这话一出,林爹娘都是同意的。
    虽然想让闺女再嫁,省得她后半辈子孤单。
    但也不想外孙(女)受罪。
    林小红将画报收好,又和爹娘说起了开学的事情,后天就开学了,我是准备让大江和小溪都上学。
    其实按照数学来讲,大江和小溪直接上二年级也没问题。
    可是她们学汉字晚,所以就从一年级开始吧。
    如今小学只有五年级,初中、高中也只是两年制。
    所以孩子们上学普遍晚,八、九岁孩子上小学一年级不要太多。
    三月份开学属于下学期,是不收新生的,不过这事对于她来讲,完全不是问题。
    林母倒没说孩子小不让上,只道,那家里不就剩小河一个人了。
    林小红并不担心,他也不小了,没事的。等天暖和了,孩子们都出来了,他也不缺伴儿。
    林母想想也是,反正小红学校离家近,不耽误做饭。
    不过还是感叹了句,要是你住三大队就好了,离得近,我和你爹也好搭把手。
    林小红脑中闪过一个想法,想细想的时候,突然又想不起来了。
    她也没深究。
    又和林爹说起改造厕所的事情。到时候让我仨哥帮我弄点土坯。
    林小红其实想弄水泥和红砖的,坑位里最好贴瓷砖,因为光滑好冲。
    但也只是想想罢了,这三样哪个也不好买。
    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嗐!又是有钱花不出去的一天!
    林爹答应的很是痛快,等开春了,再让你仨哥去给你查查房子,省得到时候雨水来了再漏雨。
    林小红觉得这样未雨绸缪也很好,就没反对。
    娘,你帮我收两斤榛蘑、猴头菇啥的。林小红又给爹娘讲了讲她北京笔友,还有人家给帮的忙,我也不知道送啥,觉得蘑菇干不错。
    她本来打算在一大队买蘑菇的,可是这几天因为收信的缘故,她成了不少人嘴里的谈资,也不愿意太引人注目了,所以只能找林母帮忙了。
    林爹、林母都同意送点东西表达谢意。
    林母还帮着想,你上次弄的那个地瓜干也不错,也可以给邮点。你家地瓜够不够?不够从这拿。
    林小红忙道,够的,够的。
    如果要做地瓜干,那她的回信要晚几天再寄了。
    我明个就能给你弄到蘑菇干。其实咱家也有,就是草蘑菇多,不好吃。林母已经想好去谁家换了。
    娘,我给你两块钱,能买多少是多少,除了送人,我自己留着吃。她家里蘑菇干不多了。
    林母不接,两块钱得买多少,再一个多月,山上蘑菇就起来了,哪还要花钱买啊。
    林小红:我没时间啊,平时要教课,放假还要画画呢。
    其实没有那么绝对。
    如果天气好,她也是想带着孩子们上山走走的。
    不过按照性价比来说,她画画能创造更高的价值。
    但小学老师能有多忙,她挤得出画画的时间。
    林爹、林母虽然不懂性价比,但想想也能算明白账,都觉得闺女说得好有道理。
    就给孩子买了吧。林爹做了决定,林母只能将钱收了。
    林小红还不忘提醒,娘,你也别说买,就说帮忙拿回收站去。
    虽然她爹是三大队大队长,也不能一手遮天。
    万一被举、报也是麻烦。
    林母笑骂,我还用你教!我吃得盐比你走的路还多!
    林小红嘴上卑谦,那是!那是!
    心理:老太太也吹牛逼!
    第68章
    ◎带孩子去供销社◎
    林小红在做针线活, 给俩要上学的崽缝书包。
    她也没搞花样,就按照时下最流行的军布包做的。
    只是可惜家里没绿布,用的是土黄色的。
    林小红觉得这个颜色也可以,不难看的。
    因为样式简单, 两个书包从剪裁到做完也就半上午的功夫。
    搞定!大江、小溪你们背起来看看。林小红主要想看看书包带子的长短合不合适。
    李小河眼巴巴的看着大哥、二姐的书包, 娘, 我也想上学, 我也要书包。
    林小红翻了个白眼,怎么又来了。
    自从她和孩子们谈了上学的事情, 小河就时不时的来一句, 他也想上学。
    关键他虚岁才五岁, 实在太小了。
    咱们不是都说好了么,明年就让你上学。
    李小河憋着嘴, 眼眶红了, 就剩我一个。
    林小红也有些心酸,遂商量道, 那我到时候给你送大爷爷家或者姥家, 都有人陪你玩。
    李大江眼神不善, 李小河准确捕捉, 那那好吧。
    林小红安慰的揉揉小儿子, 回头娘弄些布, 给你们做新衣服。
    大江又心疼了, 娘, 我们仨都有衣服穿, 今年不用做。
    李小溪也跟着点头, 我的衣服还没破呢。
    林小红心下叹气, 她前世孩子们缺衣服的原因是不流行了, 换季了。
    而这个年代缺衣服是因为衣服烂了、小了,实在没法穿了。
    林小红挂上微笑,如果能弄到布票,咱们全家一起做。
    听她这么说,大江和小溪不反对了。
    林小红又提议,明天咱们去逛供销社吧。
    她是想让大江、小溪自己挑选学习用品。
    其实家里有的就够用,铅笔、橡皮、小刀,算草本等。
    但是自己买更有仪式感。
    李小河很是激动,去去去!
    林小红补充道,这次可没牛车,只能走着去。
    李小河毫不退缩,去!
    李大江也点头,娘,我想去。
    李小溪都不用再问,眼神出卖了她。
    林小红拍板,好,那就定下来,明早吃完饭就去。你们想想需要买什么。
    娘四个一路有说有笑的,也没觉得多累就到镇上了。
    林小红让大江看弟妹,她去了趟黑市。
    买到了一大匝地瓜粉条,其他的都没看上眼的。
    她有点想念那三位壮汉大哥。
    啥时候上山打猎啊,然后来卖肉啊。
    她等得花儿都谢啦!
    还好,母鸡陆陆续续就要下蛋了,回头她再做回好人好事,帮各位嫂子、婶子去回收站卖回鸡蛋。
    走吧,我们去供销社!
    林小红前头带路,领着仨孩子直瞄奔着供销社去了。
    进了供销社,林小红叮嘱道,你们随意看,有想买的喊我,解散!
    她则自己逛了起来。
    她去看布料了。
    一眼就看上了军绿色的布,夏天做一身断袖衣服,看着就凉快。
    可惜一张布票都没有。
    眼馋啊!
    她买了一斤桃酥。
    这个贵是贵,但是不要票啊。
    林小红给仨崽送桃酥,大江、小溪,你们看上啥了?
    大江摇头,家里都有,没啥要买的。
    林小红告诉他,娘有钱的。
    所以放心大胆的买!
    看到大儿子、二闺女这么会过日子,林小红也是无奈了。
    小的那个吃上桃酥,也没说要买东西。
    她只能带着他们去了卖学习用品的柜台。
    问服务员,有文具盒么?
    服务员代答不理的回答,就三个,早卖完了。
    林小红都没问哪天进货,反正是来不及了,明天就开学了。
    估计也是因为要开学了,被学生家长给买了。
    就这样,这趟供销社之行就这么短暂的结束了。
    李小河评价,供销社没有百货商店好。
    娘四个一到家,推开大门,看到林母居然坐在门口。
    林小红立马跑过去了,娘你咋来了?赶紧开门。
    姥姥!x3
    林母应道,哎!我来给你送蘑菇啊,这又是去哪了,娘四个都不在家。
    林小红拎起装蘑菇的面口袋,娘先进屋。
    李小河抱着姥姥的手,姥姥,我们去镇上供销社了。
    林小红:想给孩子买学习用品来着。结果买了个寂寞。
    林小红让大江烧火,让小溪给林母冲碗麦乳精。
    林母低声呵斥,你真是太能糟钱了,还买麦乳精。
    林小红赶紧狡辩,这个是有原因的。我去县医院,和医生描述了仨孩子的情况,医生说有些营养不良,我想买奶粉来着,可是医生不给开票啊,我左求右求的,最后给开个麦乳精。
    所以不是她的锅。
    林母听她这么说,更是不肯喝了,那给孩子们留着,我不喝。
    林小红抽抽嘴角,那么一桶呢,不差这一碗。
    给仨崽崽使眼色。
    小河率先出马,拉着林母手晃悠,姥姥,我们早上就隔过了,可好喝了,你就喝了吧。
    林小红觉得稳了,小河是真会撒娇啊。
    别看小溪是女孩,都没她弟会。
    果然,林母嘴巴都笑不拢,好好好,姥姥喝,还是我外孙、外孙女孝顺。
    林小红:她买的麦乳精好吧!
    林母端起碗喝了两口,吧嗒几下嘴,是挺好喝的。
    林小红保证道,等回头我再弄到票,我给您和我爹也买一桶。
    林母又想骂人了,我和你爹可不要,买了我给你扔了。你赶紧看看那蘑菇,我挑了四家才买齐。
    林小红打开面口袋,抓了一把,是一把榛蘑,品相挺好的。
    就是没有小鸡,要不然来个小鸡炖蘑菇,肯定香。
    林母又说,价格比回收站多五分,你这毕竟是挑好的,猴头菇本来就少。
    林小红一点没觉得贵,合适!太合适的。还是我娘厉害!
    她都有些不舍得邮了。
    哎,猴头菇怎么吃来着,好像是煲汤,今天晚上就先煲一顿。
    林母笑骂,少给我戴高帽。
    林小红语气诚恳,娘,我说得可是真心话,比珍珠都真!
    旁边听音的李小河立马记住,比珍珠还真这话好玩。
    第69章
    ◎开学了◎
    林小红往盘子里放了一把榛子, 一块大白兔和半块桃酥,还有一大缸子热水,小河,这是你上午加餐, 出去玩可以, 不许去河沟边。
    现在冰已经在开化了, 冰面已经不安全了。
    李小河盯着好吃的, 乖巧的连连点头,娘我不出去, 就在家呆着。
    林小红觉得倒也不必, 毕竟在屋里猫一个冬天了, 都快长毛了,出去玩玩还是可以的, 你去找你大爷爷家堂哥一起玩呗。
    李小河撇嘴, 委屈巴巴,他们不愿意带我, 愿意带我哥。
    林小红知道, 大孩子一般不愿意带年纪小的, 怕捣乱, 那要不给你送姥家?
    那边有比小河小的表妹。
    李小河直接上手推, 到了门口, 摇晃着小手, 娘, 你们快走吧。娘!大哥!二姐!再见!
    李大江回头叮嘱, 出去玩记得锁门, 钥匙带好, 不许丢了。
    李小河很是不耐烦, 知道啦!知道啦!
    李小溪和弟弟摇了摇手。
    林小红拉着大儿子、二闺女,我们走!
    学校离得很近,走路十几分钟就到了。
    林小红直接带着俩孩子去了校长室,校长,我家老大、老二今年想过来上学,我在家教过了,能跟得上。
    校长一点为难的意思都没有,直接同意了,要书么?
    林小红回答,不用,在废品收购站找了。
    校长更是干脆,那没事了,你送她们去教室吧,学籍得等明年了。
    那您忙。
    林小红就退出来了。
    她们学校,除了校长就是老师。
    校长除了负责学校日常管理,还要上课,更要顶班。
    比如哪个老师生病了,他就是头号顶替者。
    因为校长做得到位,所以林小红才第一时间过来交代一下。
    她也知道这事不会被拒绝。
    她又不是第一个这么干的。
    他们学校因为是生产大队自建的,所以本大队的学生是免费的,但是书费要教的。
    不过也允许自带书籍。
    很多人家都是哥哥、姐姐用完了(书),弟弟妹妹接着用。
    或者像她这样,去废品收购站去淘,很少有买新书的。
    所以念小学真的不费钱,可即使这样,队里孩子小学毕业的也不到一半。
    走,娘送你们去一年级。
    林小红跟一年级老师介绍,赵姐,这是我家老大李江,今年八岁,老二李溪,六岁,以后还得麻烦你帮忙多照顾一下。
    赵老师夸赞道,一看就是聪明的,你放心吧。
    林小红看着俩孩子被带进教室,被安排坐到了第二排黄金座位,而且还坐在了一起。
    心下满意,对着赵老师笑笑,才回了自己负责的班级。
    这位赵老师是早年的知青,十来年前就嫁人生子了,成了当地媳妇,所以才能当上老师的。
    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高中毕业。
    她们学校就五个年级,包括校长四个老师。
    校长不负责具体班级,赵老师负责一、二年级,另外一位李老师负责三、四年级,林小红只负责五年级。
    林小红有原身记忆,对于如何上课是不怵的。
    而且她知识储备更丰富,还做了详细教案,这都是她的底气。
    可是进了班级,看着才半个教室的学生,脸上的笑脸实在有些挂不住了。
    她数了数,才十一个学生,其中女生只有两个,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叹口气,这种情况她不是第一次遇到了,可仍然无法习惯。
    即使是一年级,男女比例也很悬殊。
    这年头在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实在太常见了。
    女生多是学个一两年,会写几个字、会数数,不是睁眼瞎就辍学了。
    能跟着上五年级简直是凤毛麟角。
    再次感恩林爹娘,供她读书。
    其实不只女生,男生辍学的也不少。
    上学期,班级还有十八个呢,包括十四个男同学,四名女同学。
    没想到新学期居然有七个没来。
    不是她的锅!
    这可不是她教学有问题。
    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们自知考不上初中。
    如今教育资源匮乏,并没有九年义务教育,所以初中也是要考的。
    很多学生学习成绩一般,加上年纪大了能下地挣工分了,也就不来了。
    女生甚至有找婆家的,自然就不念书了。
    还有一些学生是学习成绩不错,但是家里条件不行,不供了,认为上学无用,想上也没办法。
    有人会问,就剩半学期了,他们不想拿小学毕业证么?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都念到五年级了,找校长通融通融,大家都在一个大队,不看僧面看佛面,小学毕业证仍然会给的。
    恋耽美

章节目录


搭伙过日子[七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作者:牛奶花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牛奶花卷并收藏搭伙过日子[七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