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红一早来到学校,将批改好的二年级数学卷子放起来,下午才有二年级的课,不着急呢。
    她先去了五年级教室。
    然后在座位上看到了张红霞。
    张红霞看到她进来,一下子就站起来了,不知道是激动还是尴尬,脸红扑扑,喊了声,林老师。
    林小红面露微笑,好。既然来上学了,日后要更努力。
    因为张红霞来上学了,她觉得家访没白去,维持了一天的好心情。
    第三天周日放假,也是她去县城的日子。
    她带了不少东西。
    有个破面口袋,里面有地瓜干、蘑菇干,还有一封信,信里还有钱。
    这个包裹自然是给笔友章双双寄的。
    里头的钱是买颜料的费用。
    这次信封不用贴邮票了,随着包裹一起过去就行了。
    除了这个口袋,她还带了个背篓,里头装着八十个鸡蛋。
    到了县城,林小红先把包裹寄了。
    这样就轻松一半。
    她去黑市转悠一圈,又高价买了二两油票。
    然后背着背篓去了纺织厂附近的筒子楼。
    在楼道里遇到俩唠嗑老太太。
    林小红一脸焦急的问道,大娘,我问个人,这里有没有个叫宋华的人?
    姓宋的倒是有,是叫宋华么?这个大娘问旁边那个婶子。
    俩人都不确定。
    你找宋华干啥啊?大娘问道。
    这不是家里下新鸡蛋了么,俺家妹子要嫁人了,就想找宋叔叔换些布票。林小红一副要急哭的表情,那咋还能没有呢,那我这鸡蛋都带了,要是拿不回布,俺娘要打死俺的。
    这个年代不允许买卖,却是允许交换。
    特别是有一些亲戚关系的,互通有无很正常。
    所以大娘们也没怀疑,只觉得她找错地方了。
    不过有鸡蛋啊。
    俩老太太对视一眼,拉着林小红不放手,热情得不得了。
    走走,咱们进屋说去。
    林小红就被拉进了屋。
    你真有鸡蛋?大娘还想确认一下。
    林小红直接将背篓脱下,你们看,都是今年新蛋,一大家子给凑的,得换可多布票了,要给俺妹子做新被子呢。
    她已经彻底掌握了这场戏的精髓,装傻充愣就对了。
    大娘循循善诱,反正你娘只让你用鸡蛋换布票,和谁换她也不知道,只要你拿回布票她就不会打骂你了。
    林小红反应好一会,点点头,好像行。
    另外一个大娘赶紧问,那你想咋换啊?
    二尺布票四个鸡蛋。俺娘说了,都是亲戚,不能多要。所以不讲价了哦。
    大娘有些犹豫,也不便宜啊。
    俺家鸡蛋可大了。林小红抓出来俩让她们看。大娘要是不信,可以挑。
    这样的话,倒也还行。
    我有两张布票,先给我换了吧。其中一个大娘决定换了。
    开始挑鸡蛋。
    另外一个大娘着急了,赶紧小跑回家,去找布票了。
    她们这里是纺织厂筒子楼,几乎家家都有纺织厂员工。
    她们发的布票本来就多,加上还会分瑕疵布,这布票不就攒下来了么。
    装傻小红却在想,上钩的鱼还不够啊,得多骗几条才能吃得饱啊。
    第75章
    ◎买到一份笔记◎
    林小红看着手里的五张布票, 苦吧着脸,这也不够做被的啊,这咋整,回家我娘还得打我。
    急的团团转, 像是下定了决心, 大娘, 能不能求您们帮个忙, 帮我问问还有没有换的。我得了三张布票,我就白给一个鸡蛋。
    俩老太太立马来了精神。
    确认一次, 多换三张布票就白给一个鸡蛋。
    一个大娘问道, 那你一共多少鸡蛋啊?
    林小红骄傲, 我带七八十个呢,可多啦!这鸡蛋有我家的, 我爷奶家的, 我大爷家的
    行了,行了, 你在这等着吧。一个大娘去了楼上。
    林小红都能听到拍门声。
    之后陆陆续续来人, 少的换一张布票, 多的换三张。
    林小红手里已经有大把布票了。
    大娘不忘提醒, 别把我俩鸡蛋换出去。
    这是怕把鸡蛋都换没了, 没法子给她俩奖励。
    林小红也觉得差不多了。
    见好就收吧。
    这些布票, 足够用好一阵了。
    将答应俩大娘的鸡蛋给了, 林小红找了个借口就跑了。
    她已经在算这些布票能做几身衣服了。
    做一套成人衣裤大概需要七尺布。
    孩子的减半算, 她家仨崽崽, 就是十尺多点。
    加起来, 就是十七八尺。
    如果做短袖, 还能省一些。
    这次换了三十四尺布票。
    即使全家做新衣服也用不完呢。
    可以考虑做个新单被, 正好家里家里还有一些棉花。
    或者做被罩也可以,以后洗被子就方便了。
    给爹娘做新衣服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别看这次她骗了不少布票,但真用起来,真不算抗用。
    而且布票有了,也不一定买得起。
    如今的布很贵,普通布也得七八毛一尺。
    高级点的还有一块多的。
    她如果将这三十四尺布票都买了,算八毛钱一尺,就需要二十七块多。
    巨款啊!
    她再想想吧。
    接下来的目的地是废品回收站。
    虽然去了好几趟,也没弄到啥宝贝。
    她还是很喜欢那种淘宝的感觉。
    好不容易来趟县城,当然要去逛逛了。
    主要是她的心态摆正了,不再想捡漏暴富,而是当做一种消遣,就跟逛街一样。
    本来还想和老大爷打个招呼,怎么也算半个熟人了。
    可人家在忙,没空搭理她。
    她很是自觉的不裹乱,然后又退了回来。
    就听那个中年妇女说,你看这种笔记本,外皮都是纯皮子的,咱们县城根本买不到,就给那俩钱啊,再涨点!
    林小红就是被妇女手里的笔记本吸引回来的。
    笔记本应该有十六开,大概有杂志那么大,表皮是磨砂的棕色皮子。
    还带着长长皮带子,应该是用来捆绑笔记的。
    她还是头次在这个年代见到这么漂亮的笔记。
    不自觉就被吸引了目光。
    老爷子不为所动,谁卖就这个价。这价又不是我定的。要不你把皮子扒下来。
    妇女很是不乐意,嘟囔着,那么小,扒拉下来有啥用,还坏了。
    林小红听到坏了,心里有些心疼,忍不住更仔细的打量,发现笔记本书脊那块有个长条口子。
    应该是被尖锐物品划的。
    行了,行了,卖了吧。这还有一袋子,都是我儿子的,现在上初中了,小学这些都用不到了。妇女将袋子拖了过来。
    林小红听到小学,心下一动,大姐,你儿子在县小念的?
    中年妇女转头看了眼林小红,嗯呐,我和你说,我儿子学习老好了,全年第一balabala
    林小红激动了,大爷,我能挑几本不,我儿子刚上小学,学习不咋地啊,我这次就寻思给他翻点练习册啥的。
    中年妇女更是热情,随便翻!我和你说,这学习好赖还得看爹娘,我当家的学习就好。
    林小红见老爷子没反对,蹲下身开翻找。
    课本放一边,这个她不缺。
    她找做题本、练习册。
    不愧是年级第一啊,字迹工整,解题思路清晰。
    一、二年级就算了,知识点太简单了。
    她要三、四、五年级的。
    很快就摞满一摞子。
    她还找到了几本手订的笔记,她是画画的,经常买各种画纸,不能说精通,一摸也能分出好坏来。
    这些纸张都很不错。
    至少比她现在用得要好不少。
    她又想到妇女说得县里买不到,有些信了。
    随意翻看,里面的纸张居然还是折叠的,一拉开,全是图。
    仔细再看,是建筑构造图。
    林小红立马给合上,随意扔到她挑选完那堆。
    之后她又检查了一遍,确定没有漏网之鱼。
    大姐,你那个笔记还卖吧?林小红还没忘了吸引她的笔记呢。
    中年妇女诧异的看了她一眼,你想要啊,这不是我儿子的,是我公公的。
    林小红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就太好看了,从来没见过。
    中年妇女哈哈笑,还是你识货,这笔记可是有来历的算了,算了,不说了,卖你吧。
    直接扔给林小红。
    林小红牢牢的接过,摩挲了两下,努力压下翘起来的嘴角,大爷,您给称称。
    大爷还是老表情,动作利索的给称了重。
    林小红没试图摆脱中介,如果她和中年妇直接交易就犯法了。
    要是个偏僻地方,她还会琢磨琢磨。
    现在回收站不少人呢,又在老大爷眼前。
    所以她乖乖按照废纸的价格给的钱。
    中年妇女有些眼红,还磨叽老大爷,你给涨点,我的东西都是好的。
    林小红不管她们之间的官司,准备往背篓里塞。
    就看到了鸡蛋。
    这咋整呢,直接放肯定会压坏的。
    只能先把鸡蛋掏出来,装完了书本笔记再说。
    她拿了八十个鸡蛋,换了十七张布票,给俩大娘四个鸡蛋,还剩八个鸡蛋。
    中年妇女拿了一个鸡蛋抖动两下,又冲着阳光看了看,哎,这是鸡蛋?你买的?
    林小红条件反射来了句,新鸡蛋!咳咳我不卖鸡蛋。她是守法好公民。
    我有粮票,换不换?
    换!
    第76章
    ◎建筑笔记◎
    林小红又去了新华书店, 买了三本字帖。
    本来上次来县城洗澡就该买的,可是大家伙出去头发都冻着,她怕爹娘再受凉,就没让大哥往新华书店那头赶。
    至于去邮局, 那是因为顺路。
    该去下一个目的地了。
    林小红去了县报。
    她虽然已经给县报供稿好几次了, 但这还是她第一次过来。
    看门大爷倒是好说话, 她说找刘主编, 就让她进去了。
    看到主编室的牌子,她敲了三下门。
    听到里头传来, 进来!
    她才推门进入, 你好, 刘主编。我是给咱们县报供稿的林小红。
    她之所以知道刘主编,自然是李爱国告诉她的。
    但是人家刘主编不认识她啊, 所以先来个自我介绍。
    刘主编恍然, 哦?哦我想起来了。你是来送画稿的么?
    林小红点头,您看看, 我带来三份。
    将准备好的画稿递了过去。
    刘主编一边接过画稿一边做了个请的手势, 坐。
    林小红道了谢, 坐在书桌对面凳子上。
    刘主编看得很仔细, 画得很好, 要是上色肯定更好, 可惜我们报纸是黑白的。这三张我都收了, 还是按照老价钱来。
    林小红点头, 可以的。咳咳那个副食票能不能要两张卫生纸票一张肥皂票。
    刘主编答应的很痛快, 行。
    林小红以为完事了呢, 刚要起身, 就听刘主编说道, 四月一号是我们创刊十二年,我们想弄个主席语录学习特别刊。你可以根据语录画些画么,积极向上的。
    林小红没想到还有这好事,没问题,大概需要多少张?
    最少六张。希望你多画几张,特别刊,领导很重视,肯定要挑选一下的。刘主编说得隐晦。
    但是林小红懂啊,她可是在体质内混过的人。
    不管领导内行、外行,让领导选择,却是可丁可卯,那让领导怎么选,没给人家空间啊。
    这工作没做到位啊。
    刘主编很懂啊!
    怕林小红不乐意,他又补充道,如果都好的话,也可能多选几张,而且落选的以后也可以用。到时候我再多给你争取下票。
    林小红又懂,钱不可能增加,票能多给点。
    林小红满意,那大概什么时间要?
    刘主编思考了下,三月二十五号之前,可以么?
    林小红痛快答应,没问题。
    这两天又是收鸡蛋又是买东西的花了不少钱,这下子又能回血了。
    刘主编又道,要是中间有任何问题,麻烦提前和我们说一声,你要是不方便,让李爱国告诉我也可以。
    林小红连连点头,不就是怕她完不成任务么。
    为了钱票,她也会努力滴。
    刘主编带她去拿了三张画的钱票,又亲自送她出去。
    林小红破有些受宠若惊。
    其实她有些低估自己了。
    要知道她的画在北京画报那里都很受欢迎,何况在县城这个小地方呢。
    所以刘主编才这么客气的。
    林小红从县报出来直奔百货商店。
    将票花了,她手里有八斤粮票,其中两斤是和那个中年妇女换的,她用八个鸡蛋换的。
    还有布票,她挑日期近的花。
    哎呀,又要花钱!
    看来,真不能轻易来县城,来一回就要花不少钱。
    因为时间关系,林小红决定在百货商店速战速决。
    可是她没带口袋,那个面口袋她给寄走了。
    百货商店是不提供任何承装工具的。
    还有布,买是可以买,但是一下子买那么多布,又没法子藏起来。
    到时候一牛车的七大姑八大姨都要问了。
    烦人!
    最后林小红只买了一份卫生纸一块肥皂就走了。
    粮票可以去供销社买。
    布料不着急,等下次给县报送画顺便买就可以。
    小红都买啥了?这么大一个背篓都满了。
    那个大娘直接上手扒拉。
    林小红心下反感,脸上没露分毫,都是一些旧练习册。我今年负责五年级,想让学生们考出个好成绩,就多找了一些练习册。
    还好她有先见之明,她将肥皂和卫生纸都塞书本下头了,这会也不怕她们翻。
    小红可真有心。有个婶子有些惋惜的道,可惜我家没孩子在五年级。
    林小红笑笑,将背篓抱在怀里,我们学校老师都很认真、负责的。
    大江!小溪!小河!
    林小红下了牛车就冲院子喊。
    很快仨崽崽就冲了出来。
    林小红自己往屋里晃悠,背篓留给崽崽们了。
    仍然是趴在热乎炕上指挥仨崽掏东西。
    这次没买糕点。钱有些超支了,她就没舍得。卫生纸放五斗橱中间那个抽屉里,谁用谁拿。肥皂回头我锁炕柜里。那三本是字帖,你们一人一本,每天每人一页,回头娘教你们怎么用。练习册都放西屋炕上吧,回头我歇够了再细分,把那个皮笔记本给我。
    林小红现在变了姿势,由趴变趟,方便她看笔记本。
    恋耽美

章节目录


搭伙过日子[七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作者:牛奶花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牛奶花卷并收藏搭伙过日子[七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