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伙过日子[七零](110)
李爱国:放仓房了,去我拿,多少个?
林小红略一思考,中不溜,一人一个。
第248章
◎李二嫂要买药◎
林小红一边烧火一边和李爱国唠嗑, 恋人之间就是有说不完的话。
林小红:你家大酱是你做的?好不好吃?一会吃乎茄子,要是大酱不好吃,这菜立马下降几个水准。
李爱国摇头,我没那么多时间, 都是我娘帮着下的, 不过我也是会的。立春前后乎豆子做酱块, 发酵两个半月, 四月末开始下酱,我还知道要选晴天的时候下酱, 我说得对不对?
林小红印证了下记忆, 李爱国说得还挺准的。对!不过不是说一个人做酱一个味道吗, 有的人天生和酱块子犯冲,做出的酱都是苦的, 有的人随便下下就特别好吃, 回头你试试,看你属于哪边的。我属于中不溜, 没我娘做得好, 但也没酸没苦。
我估计和你差不多。李爱国对自己做酱也没啥信心。
林小红又往另外一个灶台添火, 那个铁锅里是米饭。
李爱国家很奢侈的有俩铁锅, 还都是大号的。
做起饭菜来就很方便。
平时婶子带孩子会让他们帮着干活么?林小红问道。
她们一起吃饭, 真不是为了一口吃的, 而是互相熟悉、磨合来了。
以前孩子们还小, 老太太都是自己干, 也就是今年会让小月她们搭把手, 小胜他们没有。李爱国并不是很肯定, 我大多数时候不在家, 所以也不是很肯定。
林小红真不是凡尔赛, 我家小河也没多大,都会自己洗衣、做饭了。爱国哥,以后咱们成家了,我会教孩子们干活的,咱家不养闲人。
那种想饭来张口是不可能的。
李爱国给予支持,你吸引我的一点就有对孩子的教育,我觉得你特别会教孩子,不只是书本知识,还包括生活,包括你跟孩子们玩儿闹都是我做不来的,以后孩子们教育你主力我辅助,反正是听你的。
听到最后一句,林小红表情缓和了,不是推卸责任就好,一起讨论一起做吧,孩子们需要母亲,也离不开父亲,我们给予孩子们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好,我听你的。李爱国让停火,饭菜都做好了。
林小红往灶台里扔了几个土豆,才拍拍手站了起来,我去喊孩子们回来吃饭。
李爱国正在往洗脸盆里倒水,过来洗手,我去喊。
林小红没争,谁喊不行。
她正用香皂洗手呢,就听外头有个爽朗的声音,小红来了,我进去看看。
林小红起身,就见一个挺壮实的三十来岁浓眉大眼的妇女进了屋,她立马认出来了,这是李爱国二嫂。
连忙喊人,李二嫂。
李二嫂上下打量着林小红,真俊!小红以后可别叫我李二嫂啦,咱们自家人,要直接叫二嫂。
林小红笑笑,心话她不是还没嫁过来么。
二嫂你有事啊?这话是刚进来的李爱国问的。
李二嫂忙道,有事,有事,明个你上班给买两片去痛片,你二哥肩膀子疼,估计又要下雨。
李爱国皱了下眉头,二哥老病又犯了,我觉得还应该去省城看看,总吃去痛片不好,治标不治本。
林小红也附和,而且吃出抗药性来,再吃药就不管用了。
李二嫂问道,啥叫药性啊?
林小红只得给解释,是抗药性。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总吃一样药,他的身体就会慢慢适应这种药,药能起的作用会越来越小,比如说二哥以前手臂疼吃半片去痛片就管用了,后来不得不吃一片儿,可能再吃一段时间就需要吃一片半才能不疼了。
李二嫂一拍大腿,还真是!现在他都一整片一整片吃,刚开始吃半片片就扛过去了。
李爱国趁机劝道,等秋收过后还是让二哥看一看,要是钱不够,我给拿些。
李二嫂摆手,家里有钱,可不借,欠人钱我都睡不着。
她开始往外掏钱。
李爱国立马道,等我买回来你再给吧。
李二嫂一听这话不掏了,行。小红下次找我唠嗑啊,我回了。
嫂子,我送你。
李爱国没留客,因为要开饭了。
林小红自然也跟着呢。
两人就送到大门,等到李二嫂风风火火的走了。
林小红忍不住向外张望了下,孩子们呢?
某人不是叫孩子去了么,这是叫哪去了。
李爱国道,我看到小月她们仨了,就让她们去找那四个去了。
林小红皮笑肉不笑,以后这种饭点不知道自觉回家的,不要叫了,就让他们吃剩饭好了。
李爱国没敢替孩子们求情。
两人往屋里走,林小红随口感叹了句,你二嫂人还不错。
李爱国却是叹口气,其实她和大嫂包括我爹娘都有些埋怨我,要不二嫂也不会和我分的这么清楚。
林小红忍不住问道,怎么回事啊?
李爱国不答反问,你二哥去了镇上当工人,还迁了户口,你知道在咱们大队影响多大么?
林小红点头,大概能猜到。
李爱国继续说道,他给开了先河,人们知道原来镇上厂子能从生产大队招人的。我爹娘她们一直认为我是三大队顶尖那戳人
林小红看向他,你本来就是。
李爱国笑笑,她们对我期望很大,认为你爹能找人,那我更可以。我又不能将事情说出去,只能说弄不了,她们就有些埋怨我不顾家。
林小红拍拍他肩膀,芝麻厂不是扩建了么,要不你和镇长说说
李爱国摇头,这个口子不能开,否则后患无穷,我爹还有兄弟姐妹,我娘也是,弄不过来的。而且从生产队招工人,就要迁户口,每年增加的城镇户口也是有数量限制的,一个厂子能接收多少农村户口也是有限定的,一下子给了你家仨名额,其他人就没啥希望了。
林小红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多的条条框框,只能想其他的办法了,灵光一闪,那二哥会写字算数么,如果会的话,明年可以接替我三哥,做了记录员还是挺轻松的。
第249章
◎干了半天◎
林小红见李爱国拖着下巴思考, 就知道他心动了。爱国哥,李二哥膀子怎么了?怎么还成老毛病了。
李爱国道,他小时候他从房顶上摔下来过,肩膀摔折了, 可能当时就没治好, 留下了病根。
林小红无语了, 你二哥小时候真够淘气的, 你小时候呢?
李爱国笑着回答,也淘, 不过大哥、二哥都不愿意带我, 我就自己玩, 也能玩的可高兴了。而且我吃教训,二哥从房子上摔下来之后, 我就再也没上过房。
林小红评价, 惜命。
李爱国开始放桌子,林小红也顾不得再打趣, 帮忙放碗筷。
我二哥现在在鱼池工作, 其实活也算不上多累, 但是鱼池水汽重, 他膀子不好, 一阴天下雨的就会有反应, 要是能当计分员也不错。李爱国准备回头和林伯商量一下。
林小红提醒, 你要是帮了二哥了, 你大哥那儿最好也给点儿甜头, 要不然你大哥不说啥, 你大嫂肯定也会有意见的。
嗯, 我回头求求大舅子, 让他教我大哥开拖拉机。这样大哥肯定是愿意的。
林小红娇嗔,谁是你大舅子!
李爱国一本正经,当然是你亲哥是我大舅子了。
林小红准备给他来个爱的么么掐,手刚伸出去就被握住了。
两人都没动,气氛暧昧了起来。
娘!
爹!
两人立马松了手,林小红还往后退了一步,然后直接去了厨房,大江你们跑哪玩了?赶紧洗手吃饭了。
小河抢答,我们打鸟去了,不过没打着,大哥今天手不行。
大江拍了下弟弟的脑袋,那意思让他别说了。
小河立马闭嘴。
李爱国也出来了,大江倒是很有哥哥样。
林小红口是心非的回答,还行吧。
其实是挺行。
这顿饭自然吃得其乐融融。
饭后大家一起收拾的,就连小奇小胜也帮忙拿了碗筷。
我们回去了,过两天去我那吃。林小红又和四个孩子拜拜,带着仨崽回家了。
一晃眼就到了秋收,这事和林小红关系不大,但是和所有队员是息息相关的,所以队小学放假,而且还是七天。
林小红自然也跟着放。
你们仨是怎么打算的?
队里并没有强硬要求孩子们干活。
但是秋收抢时间,怕下雪,所以鼓励孩子们下地。
给的工分格外的大方。
林小红也准备去呢,不过她有自知之明,会找轻松的活儿,每天干半天。
全天她怕坚持不住。
而且她还有事呢。
她之前去了趟县城,买了手表、半卷灰布和十五斤棉花。
棉袄、棉裤做完了,可是家里的棉被、窗帘都要做呢。
棉花不够了,红布没买到,县城还要去的。
林二嫂的药也吃完一些日子了,她们可能还要去趟省城。
事情真心不少。
所以她下地真的可能就是意思意思。
现在在问仨崽的想法。
大江:我去捡地瓜,姥爷说了十筐一个工分。
小溪:我和小月她们说好了,我们去挖老鼠洞。
小河看向小溪,二姐,我也去。
小溪倒是好说话,去呗。
林小红点头,可以。大江你别为了多挣几个工分使劲干,咱家不缺那点工分,锻炼锻炼自己就可以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必须好好保重。小溪你带着弟弟妹妹们,要看着他们点,别打架啊。
她不是瞎说,哪年没有小孩子为了抢老鼠洞打起来的。
对了,小胜、小奇也跟着你么?林小红又问小溪。
小溪摇头,我不知道啊。
林小红没再追问,一般小胜他们这么大的孩子不是挖老鼠洞就是捡稻穗。
再重的活儿根本不会让他们干。
第一天,林小红跟着大儿子捡了半天红薯,腰差点不是自己的了。
她本来分的是刨红薯,可是锄头使不好,每次都伤红薯。
这样可不行,红薯是能保存很长时间,但不能有伤口。
一旦破了,坏得可快了。
被不少人嘲笑一番,她就沦落到和七、八、九岁的孩子们一起捡红薯了。
结果也没好到哪里去,她都干不过孩子。
孩子们腰不疼啊。
她一上午坚持下来,腰酸的都不是自己的了。
一回家就躺倒了,中午饭是小溪和小河做的。
下午她一点想下地的意思都没有了,她差点累死,才挣了三个工分。
这还是因为秋收,工分全部上涨的关系,平时俩工分就顶天了。
仨崽倒是觉得人多好玩,午休后又去了。
林小红在床上瘫到两点半才起身。
有手表了,自然就有准确时间了。
抻了几下懒腰,她将灰布拿了出来,准备做窗帘。
当时选择窗帘颜色的挺难的,不是挑花眼了,是觉得哪哪都太丑了。
没办法,最后只能矬子里拔大个。
黑色,太暗了。
绿色,太艳了。
土黄色,真不好看。
选来选去,最后选了这块浅灰的土布。
她也不准备做啥款式,不整褶皱那种,太费布了。
她的诉求就是将窗户挡上。
所以量好尺寸,直接裁剪就可以了。
自然要有余量,要锁边,而且为了方便挂,还要在窗帘上边弄个卷,就是将布卷个圈,方便穿绳。
她心里有数。
这活不难,但是锁边必须细致,所以也快不起来。
又是怀念缝纫机的一天!
啊!我的腰!
林小红呲牙咧嘴的捶着自己的腰挪下了地。
看来以后有条件,得弄个工作台,炕真的不合适,需要弓着身子,费腰啊!
你咋地了?我一进来就听你喊腰疼。林母端着针线笸箩来了,你都快成咱们大队笑话了,干活都不如孩子。
林小红有些脸红,传得那么快啊!可能太久没干了,退化了。坚决不承认自己不行。
林母将笸箩放下,可不是咋的,越养越娇气,要不我给你捶捶腰。
林小红立马挺直腰板,摆手,不用,不用,不疼了。
她丢不起那人!
作者有话说:
晚安。
第250章
◎做针线活◎
林母指了指炕上的灰布, 你这是又做啥呢?
林小红将灰布摊开,您觉得像啥,是窗帘子。
林母这个心疼啊,做这个干啥, 多费布。窗户不用挡着, 黑天看不到啥, 白天还指望从窗户透亮呢。
林小红竟然觉得林母说得挺有道理, 但有总比没有好吧。
快速将灰布再卷起来。
娘,我的棉花不够用了, 明个准备去趟县城, 你要买啥不, 我给带回来。
四袋子还是五袋子新棉花都没了?林母眼睛差点瞪出来。
林小红摸了摸鼻子,嗯呐。我们娘四个都做了新棉袄、棉裤。
林母嘟囔, 太败家了, 太败家了,你这不过日子啦。
林小红只得和林母算账, 棉花有票不贵。娘, 现在我爹也月月能挣钱了, 你得改变下思维模式, 不要那么抠搜了。
毫不意外被林母拍了两下。
你二嫂将鞋底、鞋帮子都给你做好了, 剩下的你得自己来了。林母忍不住又骂了一句, 多完蛋, 连鞋子都不会做了。
林小红不承认, 我会, 二嫂不是想还人情么, 都说那份上了, 我再不答应也不好, 就顺水推舟了。
还真不是借口,她当时想自己做的。
做鞋真不难,但要有耐心,一层层的粘。
林母撇撇嘴,不过也没再说啥。
林小红凑了过去,娘,你回头帮我往外透透话,就说我有心卖房子。
林母好一会才说,闺女,你不给自己留个后手啊。
林小红明白林母的意思,怕她和李爱国起龌龊,她和孩子们没地待。
这也就是亲娘了,不管多看重准女婿,还是会替闺女考虑的。
林小红拉着林母的胳膊,娘,你放心,我有钱,腰杆子就硬气,而且我还能一直挣钱。况且还有我爹和仨哥呢,李爱国不敢的。
她不拿感情打包票,因为那太虚头巴脑了,也没办法让林母放心。
林母觉得很有道理,那倒也是。反正咱家分家了,现在有空房子,回来也有地住。你这房子真不错,你准备卖多少钱啊?
恋耽美
林小红略一思考,中不溜,一人一个。
第248章
◎李二嫂要买药◎
林小红一边烧火一边和李爱国唠嗑, 恋人之间就是有说不完的话。
林小红:你家大酱是你做的?好不好吃?一会吃乎茄子,要是大酱不好吃,这菜立马下降几个水准。
李爱国摇头,我没那么多时间, 都是我娘帮着下的, 不过我也是会的。立春前后乎豆子做酱块, 发酵两个半月, 四月末开始下酱,我还知道要选晴天的时候下酱, 我说得对不对?
林小红印证了下记忆, 李爱国说得还挺准的。对!不过不是说一个人做酱一个味道吗, 有的人天生和酱块子犯冲,做出的酱都是苦的, 有的人随便下下就特别好吃, 回头你试试,看你属于哪边的。我属于中不溜, 没我娘做得好, 但也没酸没苦。
我估计和你差不多。李爱国对自己做酱也没啥信心。
林小红又往另外一个灶台添火, 那个铁锅里是米饭。
李爱国家很奢侈的有俩铁锅, 还都是大号的。
做起饭菜来就很方便。
平时婶子带孩子会让他们帮着干活么?林小红问道。
她们一起吃饭, 真不是为了一口吃的, 而是互相熟悉、磨合来了。
以前孩子们还小, 老太太都是自己干, 也就是今年会让小月她们搭把手, 小胜他们没有。李爱国并不是很肯定, 我大多数时候不在家, 所以也不是很肯定。
林小红真不是凡尔赛, 我家小河也没多大,都会自己洗衣、做饭了。爱国哥,以后咱们成家了,我会教孩子们干活的,咱家不养闲人。
那种想饭来张口是不可能的。
李爱国给予支持,你吸引我的一点就有对孩子的教育,我觉得你特别会教孩子,不只是书本知识,还包括生活,包括你跟孩子们玩儿闹都是我做不来的,以后孩子们教育你主力我辅助,反正是听你的。
听到最后一句,林小红表情缓和了,不是推卸责任就好,一起讨论一起做吧,孩子们需要母亲,也离不开父亲,我们给予孩子们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好,我听你的。李爱国让停火,饭菜都做好了。
林小红往灶台里扔了几个土豆,才拍拍手站了起来,我去喊孩子们回来吃饭。
李爱国正在往洗脸盆里倒水,过来洗手,我去喊。
林小红没争,谁喊不行。
她正用香皂洗手呢,就听外头有个爽朗的声音,小红来了,我进去看看。
林小红起身,就见一个挺壮实的三十来岁浓眉大眼的妇女进了屋,她立马认出来了,这是李爱国二嫂。
连忙喊人,李二嫂。
李二嫂上下打量着林小红,真俊!小红以后可别叫我李二嫂啦,咱们自家人,要直接叫二嫂。
林小红笑笑,心话她不是还没嫁过来么。
二嫂你有事啊?这话是刚进来的李爱国问的。
李二嫂忙道,有事,有事,明个你上班给买两片去痛片,你二哥肩膀子疼,估计又要下雨。
李爱国皱了下眉头,二哥老病又犯了,我觉得还应该去省城看看,总吃去痛片不好,治标不治本。
林小红也附和,而且吃出抗药性来,再吃药就不管用了。
李二嫂问道,啥叫药性啊?
林小红只得给解释,是抗药性。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总吃一样药,他的身体就会慢慢适应这种药,药能起的作用会越来越小,比如说二哥以前手臂疼吃半片去痛片就管用了,后来不得不吃一片儿,可能再吃一段时间就需要吃一片半才能不疼了。
李二嫂一拍大腿,还真是!现在他都一整片一整片吃,刚开始吃半片片就扛过去了。
李爱国趁机劝道,等秋收过后还是让二哥看一看,要是钱不够,我给拿些。
李二嫂摆手,家里有钱,可不借,欠人钱我都睡不着。
她开始往外掏钱。
李爱国立马道,等我买回来你再给吧。
李二嫂一听这话不掏了,行。小红下次找我唠嗑啊,我回了。
嫂子,我送你。
李爱国没留客,因为要开饭了。
林小红自然也跟着呢。
两人就送到大门,等到李二嫂风风火火的走了。
林小红忍不住向外张望了下,孩子们呢?
某人不是叫孩子去了么,这是叫哪去了。
李爱国道,我看到小月她们仨了,就让她们去找那四个去了。
林小红皮笑肉不笑,以后这种饭点不知道自觉回家的,不要叫了,就让他们吃剩饭好了。
李爱国没敢替孩子们求情。
两人往屋里走,林小红随口感叹了句,你二嫂人还不错。
李爱国却是叹口气,其实她和大嫂包括我爹娘都有些埋怨我,要不二嫂也不会和我分的这么清楚。
林小红忍不住问道,怎么回事啊?
李爱国不答反问,你二哥去了镇上当工人,还迁了户口,你知道在咱们大队影响多大么?
林小红点头,大概能猜到。
李爱国继续说道,他给开了先河,人们知道原来镇上厂子能从生产大队招人的。我爹娘她们一直认为我是三大队顶尖那戳人
林小红看向他,你本来就是。
李爱国笑笑,她们对我期望很大,认为你爹能找人,那我更可以。我又不能将事情说出去,只能说弄不了,她们就有些埋怨我不顾家。
林小红拍拍他肩膀,芝麻厂不是扩建了么,要不你和镇长说说
李爱国摇头,这个口子不能开,否则后患无穷,我爹还有兄弟姐妹,我娘也是,弄不过来的。而且从生产队招工人,就要迁户口,每年增加的城镇户口也是有数量限制的,一个厂子能接收多少农村户口也是有限定的,一下子给了你家仨名额,其他人就没啥希望了。
林小红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多的条条框框,只能想其他的办法了,灵光一闪,那二哥会写字算数么,如果会的话,明年可以接替我三哥,做了记录员还是挺轻松的。
第249章
◎干了半天◎
林小红见李爱国拖着下巴思考, 就知道他心动了。爱国哥,李二哥膀子怎么了?怎么还成老毛病了。
李爱国道,他小时候他从房顶上摔下来过,肩膀摔折了, 可能当时就没治好, 留下了病根。
林小红无语了, 你二哥小时候真够淘气的, 你小时候呢?
李爱国笑着回答,也淘, 不过大哥、二哥都不愿意带我, 我就自己玩, 也能玩的可高兴了。而且我吃教训,二哥从房子上摔下来之后, 我就再也没上过房。
林小红评价, 惜命。
李爱国开始放桌子,林小红也顾不得再打趣, 帮忙放碗筷。
我二哥现在在鱼池工作, 其实活也算不上多累, 但是鱼池水汽重, 他膀子不好, 一阴天下雨的就会有反应, 要是能当计分员也不错。李爱国准备回头和林伯商量一下。
林小红提醒, 你要是帮了二哥了, 你大哥那儿最好也给点儿甜头, 要不然你大哥不说啥, 你大嫂肯定也会有意见的。
嗯, 我回头求求大舅子, 让他教我大哥开拖拉机。这样大哥肯定是愿意的。
林小红娇嗔,谁是你大舅子!
李爱国一本正经,当然是你亲哥是我大舅子了。
林小红准备给他来个爱的么么掐,手刚伸出去就被握住了。
两人都没动,气氛暧昧了起来。
娘!
爹!
两人立马松了手,林小红还往后退了一步,然后直接去了厨房,大江你们跑哪玩了?赶紧洗手吃饭了。
小河抢答,我们打鸟去了,不过没打着,大哥今天手不行。
大江拍了下弟弟的脑袋,那意思让他别说了。
小河立马闭嘴。
李爱国也出来了,大江倒是很有哥哥样。
林小红口是心非的回答,还行吧。
其实是挺行。
这顿饭自然吃得其乐融融。
饭后大家一起收拾的,就连小奇小胜也帮忙拿了碗筷。
我们回去了,过两天去我那吃。林小红又和四个孩子拜拜,带着仨崽回家了。
一晃眼就到了秋收,这事和林小红关系不大,但是和所有队员是息息相关的,所以队小学放假,而且还是七天。
林小红自然也跟着放。
你们仨是怎么打算的?
队里并没有强硬要求孩子们干活。
但是秋收抢时间,怕下雪,所以鼓励孩子们下地。
给的工分格外的大方。
林小红也准备去呢,不过她有自知之明,会找轻松的活儿,每天干半天。
全天她怕坚持不住。
而且她还有事呢。
她之前去了趟县城,买了手表、半卷灰布和十五斤棉花。
棉袄、棉裤做完了,可是家里的棉被、窗帘都要做呢。
棉花不够了,红布没买到,县城还要去的。
林二嫂的药也吃完一些日子了,她们可能还要去趟省城。
事情真心不少。
所以她下地真的可能就是意思意思。
现在在问仨崽的想法。
大江:我去捡地瓜,姥爷说了十筐一个工分。
小溪:我和小月她们说好了,我们去挖老鼠洞。
小河看向小溪,二姐,我也去。
小溪倒是好说话,去呗。
林小红点头,可以。大江你别为了多挣几个工分使劲干,咱家不缺那点工分,锻炼锻炼自己就可以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必须好好保重。小溪你带着弟弟妹妹们,要看着他们点,别打架啊。
她不是瞎说,哪年没有小孩子为了抢老鼠洞打起来的。
对了,小胜、小奇也跟着你么?林小红又问小溪。
小溪摇头,我不知道啊。
林小红没再追问,一般小胜他们这么大的孩子不是挖老鼠洞就是捡稻穗。
再重的活儿根本不会让他们干。
第一天,林小红跟着大儿子捡了半天红薯,腰差点不是自己的了。
她本来分的是刨红薯,可是锄头使不好,每次都伤红薯。
这样可不行,红薯是能保存很长时间,但不能有伤口。
一旦破了,坏得可快了。
被不少人嘲笑一番,她就沦落到和七、八、九岁的孩子们一起捡红薯了。
结果也没好到哪里去,她都干不过孩子。
孩子们腰不疼啊。
她一上午坚持下来,腰酸的都不是自己的了。
一回家就躺倒了,中午饭是小溪和小河做的。
下午她一点想下地的意思都没有了,她差点累死,才挣了三个工分。
这还是因为秋收,工分全部上涨的关系,平时俩工分就顶天了。
仨崽倒是觉得人多好玩,午休后又去了。
林小红在床上瘫到两点半才起身。
有手表了,自然就有准确时间了。
抻了几下懒腰,她将灰布拿了出来,准备做窗帘。
当时选择窗帘颜色的挺难的,不是挑花眼了,是觉得哪哪都太丑了。
没办法,最后只能矬子里拔大个。
黑色,太暗了。
绿色,太艳了。
土黄色,真不好看。
选来选去,最后选了这块浅灰的土布。
她也不准备做啥款式,不整褶皱那种,太费布了。
她的诉求就是将窗户挡上。
所以量好尺寸,直接裁剪就可以了。
自然要有余量,要锁边,而且为了方便挂,还要在窗帘上边弄个卷,就是将布卷个圈,方便穿绳。
她心里有数。
这活不难,但是锁边必须细致,所以也快不起来。
又是怀念缝纫机的一天!
啊!我的腰!
林小红呲牙咧嘴的捶着自己的腰挪下了地。
看来以后有条件,得弄个工作台,炕真的不合适,需要弓着身子,费腰啊!
你咋地了?我一进来就听你喊腰疼。林母端着针线笸箩来了,你都快成咱们大队笑话了,干活都不如孩子。
林小红有些脸红,传得那么快啊!可能太久没干了,退化了。坚决不承认自己不行。
林母将笸箩放下,可不是咋的,越养越娇气,要不我给你捶捶腰。
林小红立马挺直腰板,摆手,不用,不用,不疼了。
她丢不起那人!
作者有话说:
晚安。
第250章
◎做针线活◎
林母指了指炕上的灰布, 你这是又做啥呢?
林小红将灰布摊开,您觉得像啥,是窗帘子。
林母这个心疼啊,做这个干啥, 多费布。窗户不用挡着, 黑天看不到啥, 白天还指望从窗户透亮呢。
林小红竟然觉得林母说得挺有道理, 但有总比没有好吧。
快速将灰布再卷起来。
娘,我的棉花不够用了, 明个准备去趟县城, 你要买啥不, 我给带回来。
四袋子还是五袋子新棉花都没了?林母眼睛差点瞪出来。
林小红摸了摸鼻子,嗯呐。我们娘四个都做了新棉袄、棉裤。
林母嘟囔, 太败家了, 太败家了,你这不过日子啦。
林小红只得和林母算账, 棉花有票不贵。娘, 现在我爹也月月能挣钱了, 你得改变下思维模式, 不要那么抠搜了。
毫不意外被林母拍了两下。
你二嫂将鞋底、鞋帮子都给你做好了, 剩下的你得自己来了。林母忍不住又骂了一句, 多完蛋, 连鞋子都不会做了。
林小红不承认, 我会, 二嫂不是想还人情么, 都说那份上了, 我再不答应也不好, 就顺水推舟了。
还真不是借口,她当时想自己做的。
做鞋真不难,但要有耐心,一层层的粘。
林母撇撇嘴,不过也没再说啥。
林小红凑了过去,娘,你回头帮我往外透透话,就说我有心卖房子。
林母好一会才说,闺女,你不给自己留个后手啊。
林小红明白林母的意思,怕她和李爱国起龌龊,她和孩子们没地待。
这也就是亲娘了,不管多看重准女婿,还是会替闺女考虑的。
林小红拉着林母的胳膊,娘,你放心,我有钱,腰杆子就硬气,而且我还能一直挣钱。况且还有我爹和仨哥呢,李爱国不敢的。
她不拿感情打包票,因为那太虚头巴脑了,也没办法让林母放心。
林母觉得很有道理,那倒也是。反正咱家分家了,现在有空房子,回来也有地住。你这房子真不错,你准备卖多少钱啊?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