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伙过日子[七零](162)
中年男人看了看,然后没忍住又看了她们几眼,很是热情的起身伸手和李爱国握了握。我这就让柜员给你们办理。
林小红捅咕李爱国,别忘拿出来二百。
中年男人已经开始介绍,定期的汇率了。
可惜这钱是用来买房的,即使他口吐莲花,他们也不会定存的。
从银行出来,两人赶紧回了招待所,简单收拾了下,带着孩子们去看电影了。
不愧是省城电影院,虽然也很破旧,但是人家放新电影啊。
还是今年拍的。
林小红选择了《永不消逝的电波》。
这名字就挺带感的。
果然,是个谍战片。
影讲的是有关电台的故事。
1938年我地下党组织在上海的电台被敌人破坏后,延安解放区电台政委李侠来到上海,白天他是一名商人,晚上则躲在阁楼间收发电报,为了进一步做好保密工作,党组织同时安排纱厂女工与他假办夫妻。
两人在工作中产生真情,结为真夫妻。
日军通过一系列手段发现了阁楼间的电台,李侠被捕,虽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他始终守口如瓶,致使日军以为他仅为商业电台工作将其释放。
后来又与国民党斗智斗勇。
电影拍的很好,节奏感把握得也很棒,反正林小红好几次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就怕主角被发现。
看完后,全家都意犹未尽。
小河还模仿电台声音,滴滴~滴滴滴~
林小红拍他小脑袋,你可得了啊。
李小河嘿嘿笑,这个电影好看。
然后眼巴巴。
这意思是想要二刷么。
不过二刷是不能够了,等到了北京还有更好看的电影。
只能先给画个大饼了。
一说到北京,孩子们就兴奋,纷纷问起了北京还有啥好东西。
林小红还真知道一些,北京有全聚德烤鸭,听说外国人都爱吃。
还有东来顺火锅。
外国人?孩子们敏锐的捕捉到了一个新词汇。
林小红解释道,外国人就是其他国家的人。咱们的国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咱们国家之外还有其他的国家,统称他们为外国人。
小河好奇得不得了,他们跟我们一样么?
林小红摇头又点头,这要看哪国人。有一些国家的人也是黄皮肤黑眼睛的,跟我们很相似,也有一些国家的人,他们的头发可能是黄的、红的、棕色的,眼睛是蓝色、绿色或者是其他的颜色,但不是黑色的。
孩子们听得小嘴都张开的。
小河说了句,那他们长的好奇怪哦。
林小红继续说道,人家看咱们还奇怪呢,等到了北京看到外国人可不要大惊小怪的。
孩子们互相谈论着,走到了前头。
李爱国凑了过去,媳妇你懂得真多。
林小红傲娇的扬着脑袋,多看书啊。你没见过外国人?
李爱国摇头,我去哪见啊。
林小红摸着下巴,五几年那会省城应该也有不少老毛子。
那时候苏联老大哥可是援助了不少科学家。
李爱国斜她一眼,五几年我才多大,我咋来省城啊,咱们那个小县城又没大厂,自然也没有老毛子了。
林小红突然来了兴趣,咱们离老毛子远么?
李爱国被问住了,肯定还得往北边走吧,多远我也不知道。不过倒是听说有人往那边跑的。
林小红更八卦了,后来如何?
李爱国摊手,人都没回来,谁知道如何。
第370章
林小红、李爱国和孩子们第三次登上了大卡车。
这次他们上的是车斗。
这辆车拉的是一个机器, 干啥的他们看不出来。
因为外边已经用草垫子包的十分严实,又用粗绳子给固定了好几圈。
底下也用大石头挡着,防止它滑动。
他们的帐篷就支在机器和驾驶室之间。
这样两方面都能给挡挡风,十分的不错呢。
他们将厚草垫子铺在帐篷里边, 棉被、褥子、军大衣都放在草垫子上。
棉被里边是横七竖八的点滴瓶子, 里边全是刚灌好的热水。
因为没有那么多毛巾, 干脆也没包着。
娘, 烫脚!小河烫得又把脚丫缩回去了。
林小红将整条腿伸进被窝,真的是暖呼呼呢, 身上和小溪披着一件军大衣。
将点滴瓶扒拉到一边去就可以了。
林小红一伸直也不知道和谁的脚丫碰到一起了。
大家伙你踹我, 我踢你的, 玩得还挺好。
现在看来,这个帐篷还是很暖和的, 主要热源来自于那些热点滴瓶子, 等它们凉了才能知道这帐篷保不保暖。
反正现在是挺惬意的。
林小红摆手,别闹了, 别闹了, 现在玩个游戏造句吧。我起个头北京, 用北京来造句, 从李爱国同志开始。
李爱国装模作样的思考了一会, 我们全家正在去往北京的路上。
大江接着来, 我爱北京□□。
娘, 滴流瓶不热乎了。李小河突然说道。
林小红抬手看时间, 才不到两个小时, 换水吧。
这还是让瓶子一直在被窝里呢, 要是在外边, 凉得更快。
好在他们也是有所准备的。
他们还有三个暖壶的热水, 可以换水。
这次她没用暖壶装羊汤。
因为羊汤和牛骨头汤都让她冻成冰块了,用铁锅装着呢。
就将暖壶空余出来了,她就都给装上了热水。
不过卡车还在行驶,有点颠簸,换水的时候可得加倍小心,否则会被烫到的。
主要是点滴瓶子口太小了。
不过这点困难还是可以克服的。
但是第二次的点滴瓶并没有第一次的热,差了不少。
暖壶里的热水也会降温的。
这次点滴瓶只坚持了一个半小时。
好在再坚持坚持就到了中午了,这个时候是一天比较暖和的时间。
因为是两个司机轮班开车,所以中午并没有停车。
只是下午在荒郊野地停了下,因为司机要处理三急。
他们也赶紧处理了一把。
然后又急匆匆的开走了。
下午就比较难熬了,帐篷里的温度肯定是零下了,说话都冒白烟呢。
林小红就带着孩子们动手动脚,玩玩拍拍手游戏,或者脚丫碰脚丫。
谁冷得受不了就穿鞋在车斗里跑几圈。
林小红有些后悔没留一些热水了。
她现在只希望早点到晚上。
在她的期盼中,车队还是停下了,停在了一个镇上。
这种镇子是没有招待所的,但是有和车队关系不错的人家。
司机早就下去寒暄了,估计在说他们有多少人,要几间房之类的。
李爱国也下去了。
他们可不愿意在卡车里睡,自然也需要房子。
李爱国很快回来,我要了一间房,一晚上一块钱,用厨房一毛钱。
林小红点头,这价格还可以接受,那晚上有看夜的么?
李爱国点头,肯定得有,那几位师傅说不用我,他们习惯了,怕我看不住。
林小红明白了,人家也不是太信任他们,这样也好,省得受罪,回头将羊汤化了,给几位师傅一人送一碗,让他们暖暖身子。
不过还是要有所表示的。
李爱国点头,表示知道了。
林小红去看了房间,一个土坯房,好在火炕不小,挤挤还是能住下的。
就是那个炕席有点黑。
她没着急搬被褥是正确的。
招呼孩子们点火烧水,先将炕席擦擦。
林小红又去端回了各种食材。吃面饼还是面条?
李爱国道,吃面条吧,想喝热汤。
孩子们也没意见。
那就面条吧。
她先将羊汤化开,烧的滚开,你去给司机师傅们送去。
她们自己的也都盛出来,刷锅化牛骨头汤。
这次是用来下面条的。
李爱国端回来不少好东西。
林小红凑过去看看,有肉酱有咸鸭蛋还有一碗咸菜。
李爱国道,都是那些司机师傅们给的,不拿不行。他们说了,如果没有食材,还可以和屋主买。
林小红想了想,要不你去买几个鸡蛋去。
他们带的煮鸡蛋、咸鸡蛋都已经吃光了。
李爱国将东西放下,那我去问问。
他回来的很快,空手回来的,看来是没有。
屋主家也没鸡蛋了。
林小红有点小失望,不过只是一点点,没事,没有就没有吧,面条好了,吃多少自己夹,我给你们舀汤。
林小红给自己盛了大半碗,放了一些咸菜,开始大口吸面条。
一口汤一口面条,吃得胃里暖呼呼的。
这当然也有之前那碗羊汤的功劳。
晚饭后,大家一起收拾、洗漱。
又开了一个家庭小会议。
林小红边铺床边说道,咱们坐了一天卡车了,也发现了咱们的准备还不够充分,大家动动脑筋,看能不能补救一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他们亲身坐了车才体会到了不足,这样也好补救。
大江举手,主要还是热水不足的问题。可是家里只有三个暖壶,中午也不停车,没地方烧水,难么只能省着用了。
小河嘟囔,咋省啊?
林小红瞪他,听你大哥说。
既然大江提了,肯定是想到办法了。
我们将点滴瓶子灌好热水之后就用被子给包上,这样它们散热就会变慢,就是被窝里不会那么热乎了。
林小红一想就明白了,这个可以。而且我觉得三个暖壶热水不能全用了,下午的时候咱们也是要喝的。
上午不能喝太多水,要不然上厕所会很麻烦。
下午则可以,反正晚上总要停车的。
第371章
林小红将点滴瓶子用褥子包好, 放进被窝里。
又将三个暖壶用稻草、兔子皮毛裹上。
既能保温又起到了防震的作用。
至于兔子皮是从林场买的,一块二一张,她买了十张。
本来是打算给李爱国做皮大衣的,后来不是有了军大衣嘛。
加上复习高考也没时间, 这些兔子皮就被压箱底了。
之前她有想过将兔子皮缝在孩子们棉袄里。
但是孩子们的棉袄都是这两年新做的, 她做得并不大, 加上孩子们营养好长的快, 空余并不大,加上帐篷里不缺被褥, 这些兔皮就没了用武之地。
现在终于又找到了得用的地方了。
林小红掐着时间, 这次点滴瓶热乎了三个小时。
比昨天多出来整一个小时。
这样上午基本就熬过去了, 中午他们在帐篷里吃饭。
吃得是早上热过的,包在油纸包里, 然后塞在点滴旁边附近的发面饼。
菜的话, 一人两薄片卤牛肉。
林小红将发面饼从中间分开,就像肉夹馍那样, 然后将牛肉片和咸菜夹在饼中间, 双手拿着大口咬着吃。
这样都不用碗筷了, 很是省事。
其他人也跟着林小红学, 这顿午饭还是吃得很满足的。
吃了发面饼, 肯定是有些渴的。
林小红就要去取暖壶。
李小河拿着点滴瓶, 娘, 暖壶水烫, 喝这个呗。
林小红第一反应是不行, 但是想到这些点滴瓶她都煮过消了毒, 可能比暖壶还干净呢。
虽然还是有些别扭, 但的确是能喝的。
不过林小红还是让倒进铁缸子再喝。
毕竟昨天孩子们都拿脚丫踹过。
虽然因为有橡皮盖子, 不会踹到瓶口,但心里膈应啊。
不要喝太多,汽车要是不停不方便去厕所。林小红这话是说给小溪她们仨姐妹的。
男孩子如果憋不住,可以随地小便,但是女孩子们不方便,毕竟这辆车后边还有车。
帐篷的话离驾驶室又很近,还不隔音。
即使因为路况不佳,卡车噪音听不到啥,也会别扭的。
她自己也只喝了两小口润润嗓子。
这是进入县城了,大新县。虽然是一晃而过,林小红还是看到了门楼上的字。
不过这个县在哪,她就一无所知了。
主要是这个年代高速还没建,所以这路简直是九曲十八弯,不定拐哪去呢。
要她说,司机这行当也不是谁都能干的。
她就够呛,没有导航,她这种远程根本不敢开。
怕直接开丢了。
很快汽车停下了。
林小红缩回脑袋和李爱国对视一眼。
李爱国起身,我去问问。
林小红抬起了手腕,才四点半。
够早的啊,是不走了么。
孩子们都起来吧,运动运动。林小红摸了摸几个小的的小手。
点点头,还挺温乎的。
要是中午能停车,让她烧回水就好了。
可惜他们只是搭顺风车的,只能听司机师傅的。
其实塞点钱也不是不能操作,只是司机们也说了荒郊野外的危险,劫道时有发生,轻易不敢停车。
林小红也怕啊,跟命相比,冷点就冷点呗。
她带着孩子们也下了车。
不得不说,还是脚踏实地的感觉好。
李爱国很快回来了,他们要将车停在运输队,然后好好休息一天,附近就有招待所。
林小红面露喜色,也就是不走了呗?
李爱国点头,不走了,咱们是去国营饭店吃饭,还是回招待所自己做?
林小红当然选择国营饭店了,她想吃点不一样的。
确切的说,想吃点菜。
虽然冬天没啥菜,但是酸菜、白菜啥的都可以啊。
要求就这么点了。
他们一行先去招待所开了两间房,然后就去了招待所大姐介绍的杀猪菜馆子。
私人开的,据说味道嘎嘎好。
林小红不知道真好还是这位大姐是托,决定吃吃看。
在她看来,杀猪菜真材实料,再炖到时候,很难不好吃。
林小红她们一进院子就看到了并排的五口大铁锅,看来大姐没撒谎,客人应该不少,要不然老板也不傻,买这么多铁锅。
她凑近看看,有酸菜冻豆腐的,有粉条的,还有干豆角干茄子的。
忍不住抽了抽鼻子,真香啊。
和李爱国一商量,一样一小盔子,再一人一个二合面花卷。
还有免费的萝卜汤,一人也来一碗。
他们在车上都有意识的不喝水、少喝水,就是为了少上厕所。
但是这样时间长了,身体缺水会很容易上火呢。
好了,饭菜都上来了,吃饭吧。李爱国给林小红夹了一块排骨,他知道媳妇爱啃骨头。
林小红笑了下,招呼孩子们快吃吧。
要趁热吃。
林小红端起汤碗吨吨吨,直接喝了大半碗萝卜丝汤,才开始吃排骨。
老板进屋喊话,新蒸的血肠,有要得不?
林小红瞅李爱国,李爱国直接招手,要了一盘。
林小红夹着酸菜、五花肉和血肠叠放一起,再弄点蒜泥酱油在上面,然后一口咽下,艾玛,真香!
恋耽美
林小红捅咕李爱国,别忘拿出来二百。
中年男人已经开始介绍,定期的汇率了。
可惜这钱是用来买房的,即使他口吐莲花,他们也不会定存的。
从银行出来,两人赶紧回了招待所,简单收拾了下,带着孩子们去看电影了。
不愧是省城电影院,虽然也很破旧,但是人家放新电影啊。
还是今年拍的。
林小红选择了《永不消逝的电波》。
这名字就挺带感的。
果然,是个谍战片。
影讲的是有关电台的故事。
1938年我地下党组织在上海的电台被敌人破坏后,延安解放区电台政委李侠来到上海,白天他是一名商人,晚上则躲在阁楼间收发电报,为了进一步做好保密工作,党组织同时安排纱厂女工与他假办夫妻。
两人在工作中产生真情,结为真夫妻。
日军通过一系列手段发现了阁楼间的电台,李侠被捕,虽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他始终守口如瓶,致使日军以为他仅为商业电台工作将其释放。
后来又与国民党斗智斗勇。
电影拍的很好,节奏感把握得也很棒,反正林小红好几次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就怕主角被发现。
看完后,全家都意犹未尽。
小河还模仿电台声音,滴滴~滴滴滴~
林小红拍他小脑袋,你可得了啊。
李小河嘿嘿笑,这个电影好看。
然后眼巴巴。
这意思是想要二刷么。
不过二刷是不能够了,等到了北京还有更好看的电影。
只能先给画个大饼了。
一说到北京,孩子们就兴奋,纷纷问起了北京还有啥好东西。
林小红还真知道一些,北京有全聚德烤鸭,听说外国人都爱吃。
还有东来顺火锅。
外国人?孩子们敏锐的捕捉到了一个新词汇。
林小红解释道,外国人就是其他国家的人。咱们的国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咱们国家之外还有其他的国家,统称他们为外国人。
小河好奇得不得了,他们跟我们一样么?
林小红摇头又点头,这要看哪国人。有一些国家的人也是黄皮肤黑眼睛的,跟我们很相似,也有一些国家的人,他们的头发可能是黄的、红的、棕色的,眼睛是蓝色、绿色或者是其他的颜色,但不是黑色的。
孩子们听得小嘴都张开的。
小河说了句,那他们长的好奇怪哦。
林小红继续说道,人家看咱们还奇怪呢,等到了北京看到外国人可不要大惊小怪的。
孩子们互相谈论着,走到了前头。
李爱国凑了过去,媳妇你懂得真多。
林小红傲娇的扬着脑袋,多看书啊。你没见过外国人?
李爱国摇头,我去哪见啊。
林小红摸着下巴,五几年那会省城应该也有不少老毛子。
那时候苏联老大哥可是援助了不少科学家。
李爱国斜她一眼,五几年我才多大,我咋来省城啊,咱们那个小县城又没大厂,自然也没有老毛子了。
林小红突然来了兴趣,咱们离老毛子远么?
李爱国被问住了,肯定还得往北边走吧,多远我也不知道。不过倒是听说有人往那边跑的。
林小红更八卦了,后来如何?
李爱国摊手,人都没回来,谁知道如何。
第370章
林小红、李爱国和孩子们第三次登上了大卡车。
这次他们上的是车斗。
这辆车拉的是一个机器, 干啥的他们看不出来。
因为外边已经用草垫子包的十分严实,又用粗绳子给固定了好几圈。
底下也用大石头挡着,防止它滑动。
他们的帐篷就支在机器和驾驶室之间。
这样两方面都能给挡挡风,十分的不错呢。
他们将厚草垫子铺在帐篷里边, 棉被、褥子、军大衣都放在草垫子上。
棉被里边是横七竖八的点滴瓶子, 里边全是刚灌好的热水。
因为没有那么多毛巾, 干脆也没包着。
娘, 烫脚!小河烫得又把脚丫缩回去了。
林小红将整条腿伸进被窝,真的是暖呼呼呢, 身上和小溪披着一件军大衣。
将点滴瓶扒拉到一边去就可以了。
林小红一伸直也不知道和谁的脚丫碰到一起了。
大家伙你踹我, 我踢你的, 玩得还挺好。
现在看来,这个帐篷还是很暖和的, 主要热源来自于那些热点滴瓶子, 等它们凉了才能知道这帐篷保不保暖。
反正现在是挺惬意的。
林小红摆手,别闹了, 别闹了, 现在玩个游戏造句吧。我起个头北京, 用北京来造句, 从李爱国同志开始。
李爱国装模作样的思考了一会, 我们全家正在去往北京的路上。
大江接着来, 我爱北京□□。
娘, 滴流瓶不热乎了。李小河突然说道。
林小红抬手看时间, 才不到两个小时, 换水吧。
这还是让瓶子一直在被窝里呢, 要是在外边, 凉得更快。
好在他们也是有所准备的。
他们还有三个暖壶的热水, 可以换水。
这次她没用暖壶装羊汤。
因为羊汤和牛骨头汤都让她冻成冰块了,用铁锅装着呢。
就将暖壶空余出来了,她就都给装上了热水。
不过卡车还在行驶,有点颠簸,换水的时候可得加倍小心,否则会被烫到的。
主要是点滴瓶子口太小了。
不过这点困难还是可以克服的。
但是第二次的点滴瓶并没有第一次的热,差了不少。
暖壶里的热水也会降温的。
这次点滴瓶只坚持了一个半小时。
好在再坚持坚持就到了中午了,这个时候是一天比较暖和的时间。
因为是两个司机轮班开车,所以中午并没有停车。
只是下午在荒郊野地停了下,因为司机要处理三急。
他们也赶紧处理了一把。
然后又急匆匆的开走了。
下午就比较难熬了,帐篷里的温度肯定是零下了,说话都冒白烟呢。
林小红就带着孩子们动手动脚,玩玩拍拍手游戏,或者脚丫碰脚丫。
谁冷得受不了就穿鞋在车斗里跑几圈。
林小红有些后悔没留一些热水了。
她现在只希望早点到晚上。
在她的期盼中,车队还是停下了,停在了一个镇上。
这种镇子是没有招待所的,但是有和车队关系不错的人家。
司机早就下去寒暄了,估计在说他们有多少人,要几间房之类的。
李爱国也下去了。
他们可不愿意在卡车里睡,自然也需要房子。
李爱国很快回来,我要了一间房,一晚上一块钱,用厨房一毛钱。
林小红点头,这价格还可以接受,那晚上有看夜的么?
李爱国点头,肯定得有,那几位师傅说不用我,他们习惯了,怕我看不住。
林小红明白了,人家也不是太信任他们,这样也好,省得受罪,回头将羊汤化了,给几位师傅一人送一碗,让他们暖暖身子。
不过还是要有所表示的。
李爱国点头,表示知道了。
林小红去看了房间,一个土坯房,好在火炕不小,挤挤还是能住下的。
就是那个炕席有点黑。
她没着急搬被褥是正确的。
招呼孩子们点火烧水,先将炕席擦擦。
林小红又去端回了各种食材。吃面饼还是面条?
李爱国道,吃面条吧,想喝热汤。
孩子们也没意见。
那就面条吧。
她先将羊汤化开,烧的滚开,你去给司机师傅们送去。
她们自己的也都盛出来,刷锅化牛骨头汤。
这次是用来下面条的。
李爱国端回来不少好东西。
林小红凑过去看看,有肉酱有咸鸭蛋还有一碗咸菜。
李爱国道,都是那些司机师傅们给的,不拿不行。他们说了,如果没有食材,还可以和屋主买。
林小红想了想,要不你去买几个鸡蛋去。
他们带的煮鸡蛋、咸鸡蛋都已经吃光了。
李爱国将东西放下,那我去问问。
他回来的很快,空手回来的,看来是没有。
屋主家也没鸡蛋了。
林小红有点小失望,不过只是一点点,没事,没有就没有吧,面条好了,吃多少自己夹,我给你们舀汤。
林小红给自己盛了大半碗,放了一些咸菜,开始大口吸面条。
一口汤一口面条,吃得胃里暖呼呼的。
这当然也有之前那碗羊汤的功劳。
晚饭后,大家一起收拾、洗漱。
又开了一个家庭小会议。
林小红边铺床边说道,咱们坐了一天卡车了,也发现了咱们的准备还不够充分,大家动动脑筋,看能不能补救一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他们亲身坐了车才体会到了不足,这样也好补救。
大江举手,主要还是热水不足的问题。可是家里只有三个暖壶,中午也不停车,没地方烧水,难么只能省着用了。
小河嘟囔,咋省啊?
林小红瞪他,听你大哥说。
既然大江提了,肯定是想到办法了。
我们将点滴瓶子灌好热水之后就用被子给包上,这样它们散热就会变慢,就是被窝里不会那么热乎了。
林小红一想就明白了,这个可以。而且我觉得三个暖壶热水不能全用了,下午的时候咱们也是要喝的。
上午不能喝太多水,要不然上厕所会很麻烦。
下午则可以,反正晚上总要停车的。
第371章
林小红将点滴瓶子用褥子包好, 放进被窝里。
又将三个暖壶用稻草、兔子皮毛裹上。
既能保温又起到了防震的作用。
至于兔子皮是从林场买的,一块二一张,她买了十张。
本来是打算给李爱国做皮大衣的,后来不是有了军大衣嘛。
加上复习高考也没时间, 这些兔子皮就被压箱底了。
之前她有想过将兔子皮缝在孩子们棉袄里。
但是孩子们的棉袄都是这两年新做的, 她做得并不大, 加上孩子们营养好长的快, 空余并不大,加上帐篷里不缺被褥, 这些兔皮就没了用武之地。
现在终于又找到了得用的地方了。
林小红掐着时间, 这次点滴瓶热乎了三个小时。
比昨天多出来整一个小时。
这样上午基本就熬过去了, 中午他们在帐篷里吃饭。
吃得是早上热过的,包在油纸包里, 然后塞在点滴旁边附近的发面饼。
菜的话, 一人两薄片卤牛肉。
林小红将发面饼从中间分开,就像肉夹馍那样, 然后将牛肉片和咸菜夹在饼中间, 双手拿着大口咬着吃。
这样都不用碗筷了, 很是省事。
其他人也跟着林小红学, 这顿午饭还是吃得很满足的。
吃了发面饼, 肯定是有些渴的。
林小红就要去取暖壶。
李小河拿着点滴瓶, 娘, 暖壶水烫, 喝这个呗。
林小红第一反应是不行, 但是想到这些点滴瓶她都煮过消了毒, 可能比暖壶还干净呢。
虽然还是有些别扭, 但的确是能喝的。
不过林小红还是让倒进铁缸子再喝。
毕竟昨天孩子们都拿脚丫踹过。
虽然因为有橡皮盖子, 不会踹到瓶口,但心里膈应啊。
不要喝太多,汽车要是不停不方便去厕所。林小红这话是说给小溪她们仨姐妹的。
男孩子如果憋不住,可以随地小便,但是女孩子们不方便,毕竟这辆车后边还有车。
帐篷的话离驾驶室又很近,还不隔音。
即使因为路况不佳,卡车噪音听不到啥,也会别扭的。
她自己也只喝了两小口润润嗓子。
这是进入县城了,大新县。虽然是一晃而过,林小红还是看到了门楼上的字。
不过这个县在哪,她就一无所知了。
主要是这个年代高速还没建,所以这路简直是九曲十八弯,不定拐哪去呢。
要她说,司机这行当也不是谁都能干的。
她就够呛,没有导航,她这种远程根本不敢开。
怕直接开丢了。
很快汽车停下了。
林小红缩回脑袋和李爱国对视一眼。
李爱国起身,我去问问。
林小红抬起了手腕,才四点半。
够早的啊,是不走了么。
孩子们都起来吧,运动运动。林小红摸了摸几个小的的小手。
点点头,还挺温乎的。
要是中午能停车,让她烧回水就好了。
可惜他们只是搭顺风车的,只能听司机师傅的。
其实塞点钱也不是不能操作,只是司机们也说了荒郊野外的危险,劫道时有发生,轻易不敢停车。
林小红也怕啊,跟命相比,冷点就冷点呗。
她带着孩子们也下了车。
不得不说,还是脚踏实地的感觉好。
李爱国很快回来了,他们要将车停在运输队,然后好好休息一天,附近就有招待所。
林小红面露喜色,也就是不走了呗?
李爱国点头,不走了,咱们是去国营饭店吃饭,还是回招待所自己做?
林小红当然选择国营饭店了,她想吃点不一样的。
确切的说,想吃点菜。
虽然冬天没啥菜,但是酸菜、白菜啥的都可以啊。
要求就这么点了。
他们一行先去招待所开了两间房,然后就去了招待所大姐介绍的杀猪菜馆子。
私人开的,据说味道嘎嘎好。
林小红不知道真好还是这位大姐是托,决定吃吃看。
在她看来,杀猪菜真材实料,再炖到时候,很难不好吃。
林小红她们一进院子就看到了并排的五口大铁锅,看来大姐没撒谎,客人应该不少,要不然老板也不傻,买这么多铁锅。
她凑近看看,有酸菜冻豆腐的,有粉条的,还有干豆角干茄子的。
忍不住抽了抽鼻子,真香啊。
和李爱国一商量,一样一小盔子,再一人一个二合面花卷。
还有免费的萝卜汤,一人也来一碗。
他们在车上都有意识的不喝水、少喝水,就是为了少上厕所。
但是这样时间长了,身体缺水会很容易上火呢。
好了,饭菜都上来了,吃饭吧。李爱国给林小红夹了一块排骨,他知道媳妇爱啃骨头。
林小红笑了下,招呼孩子们快吃吧。
要趁热吃。
林小红端起汤碗吨吨吨,直接喝了大半碗萝卜丝汤,才开始吃排骨。
老板进屋喊话,新蒸的血肠,有要得不?
林小红瞅李爱国,李爱国直接招手,要了一盘。
林小红夹着酸菜、五花肉和血肠叠放一起,再弄点蒜泥酱油在上面,然后一口咽下,艾玛,真香!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