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吧。他说。
话音一落,那双波光潋滟的桃花眼意料之内的眯了起来,像是两轮弯月,散发着柔和的月光。
余清和知道,他们的想法再次不谋而合。
不对,他早就知道会是一样的,但看到叶未歇开心,他还是忍不住高兴起来。
销量怎么办?他问。
毕竟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叶未歇再度捧起汤碗,道:我打算去鹿城开荒。
鹿城,海岛城市,年平均气温25.7C,可以全年穿裙子,他们的牛仔系列也合适,最适合开荒了。
余清和预想过几个方案,但完全没想到这个,所以有些惊讶道:那羊城的景辉?
我想过了。叶未歇慢慢喝着汤道,景辉虽然现在还算是平民化,但过不了几年,他的定位肯定会往中高端走,最多就是在里面放置一两家平价的品牌。
但我们夏天服饰最初走的就是平民路线,所以就算现在因为一时新鲜得以入驻,久了也会因为不合适被淘汰掉,所以我的意思,我们不如从一开始就走中高端的路线。
余清和反应很快,你是想要在夏天服饰下开一条中高端的系列?
对。叶未歇想了想,道,你觉得礼服定制怎么样?
余清和一顿,礼服定制?
嗯。叶未歇想了下,说,时代原因,现在出来做生意的,还是男人居多,所以现在可能对这方面的需求还没有那么大,但随着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女性走到台前的机会会越来越多。
到时候参加个宴会啊,出席个什么活动之类的,总不能一直穿正装吧?
那个时候就是礼服走到台前的时候。
余清和若有所思。
叶未歇说的是对的,但据他所知,首都和沪市这些地方已经有服装定制,景城没有,是因为经济比较落后的原因。
但羊城肯定已经有了。
所以,这部分应该已经有人在做。
叶未歇点点头表示认同,道:我知道,但现在大部分的定制是针对日常穿的,而我想走正式一点的风格。
而且盘子那么大呢,吃不完。
余清和想了下,道:这个倒是可以尝试一下。但是,他话锋一转,说,单单靠礼服定制肯定撑不起来一家店。
何况还是夏天服饰这个没什么名气的牌子。
另外,我们当初和景辉签的是夏天服饰的合同,突然另开一个系列,那边估计会有意见。
这个我已经想过了,叶未歇说,所以我打算分两部分来做,一是出售中高端的成品裙子,二是礼服定制。裙子的话就做类似上次云娜姐定制的那种,当然,是简化版的。
不然几百块一件,肯定没人买。
但是两三百的话就不一样了。
余清和回忆了一下黄云娜的裙子,点点头,可以。
但有个问题。叶未歇突然道。
嗯?余清和闻言看向叶未歇,什么问题?说来听听,看我能不能解决。
叶未歇叹了口气,道:我们没有设计师。
你
叶未歇摇摇头,我偶尔来一下,或者给点建议还行,要我一直做肯定是不可能的。
工作忙是一回事,他只懂一点皮毛才是重点。
应付现在的局面已经让他快江郎才尽了,再下去肯定出问题,所以现在要赶紧找到合适的设计师。
听了叶未歇的话,余清和沉思了一下,这的确是个问题。
半晌,他道:在景城估计很难找到,不如去省城试试?实在不行,还可以去艺术学院打听一下。大不了从头培养一个。
叶未歇一怔,培养一个?
他倒是没想过这个,不过想想也不是不行。
就在这时,他的脑子里突然出现了一个人的身影。
虽然对方的画还有欠缺,但很有灵气,如果送去学习的话应该可以。
就是不知道对方愿不愿意尝试一下。
*
作者有话要说:
第92章 齐心协力(二更)
翌日, 叶未歇在时隔十天后,终于回到公司。
同时到的,还有新买的电脑。
虽然功能和后来的电脑平板根本没法比, 但不用手写文件这一点就已经让叶未歇感动得快哭了。
让一个用惯了手机电脑的人去手写字, 真的很崩溃。
得知余清和会装后, 他干净利落的把安装电脑的工作交给对方,然后自己拿着娃娃衣的婚服系列设计图去车间找赵师傅去了。
现在都在忙着赶订单不做新款, 所以赵师傅师徒俩没什么打版工作要做,当然,两人也没干闲着, 而是到产线帮忙了。
所以叶未歇到时, 两人正在产线上帮着做衣服。
赵师傅就不说了, 那是几十年的裁缝手艺,他徒弟赵来十岁出头就开始接触缝纫机,所以做出来的衣服对比产线上的只好不坏, 而且速度还不慢。
叶未歇看了都忍不住称赞两句, 不错, 这个月给你们加奖金。
赵师傅和徒弟立刻笑着感谢叶未歇。
生产经理看到叶未歇过来时,还担心他对此有意见,现在听到加奖金才松了口气。
老板, 赵师傅他们做衣服那是没话说的。
是不错, 叶未歇说,不过再不错我也得把人叫回去了。
赵师傅一听, 道:是有新品要打版吗?
对。叶未歇笑说,有几套娃娃衣需要打版。
好, 赵师傅加快了手上的速度, 那我做完这一件就回去。
赵来虽然没说话, 但动作也不自觉加快了。
叶未歇怕人赶工出错,就道:不着急。我先和经理说点事,你们慢慢来。
哎,好。赵师傅忙不迭应声。
叶未歇就把生产经理叫到了一边,问起了最近的生产情况和产能。
生产经理是个负责的,虽然每天都有交生产日报,但叶未歇问起,还是老老实实的报了一遍,期间出现的问题也提了提。
人够用吗?叶未歇问。
生产经理想说够,但最后犹豫了一下,还是道:人员配置是是够,但最近订单多,所以还是有点紧张。
这没人请假还好,要是哪天有人请假,那产能就会受影响。
叶未歇刚刚大概算了下,发现人员配置确实排得有点紧张。
虽然没到高负荷,但真崩断了不划算。
他想了下,道:那你先把现有的人员和产能这些都列好出来,再算一下你需要加多少人,然后下午我们再碰个头,看看是不是真的要加。
生产经理闻言面上一喜,立刻应下他马上去办。
见人转身就想走,叶未歇喊住人,等等。
生产经理赶紧停下,老板还有事?
叶未歇想了下,还是提点道:我知道你平时工作认真负责,也经常亲自上手去干活。
生产经理心底凉了一下,因为这些话后往往跟着一个但是。
果不其然,下一瞬就听叶未歇说:但是,我和郑辉大部分时候都在办公区那边,所以产线的情况就很有可能关注不到位,那这个时候,你这个生产经理就要多费点心力。
听到这里,生产经理终于松了口气,原来是希望他好好干活的。
他赶紧道:我知道,老板放心,我会好好努力的工作的。
好。叶未歇拍拍他的肩膀,道,所以如果有问题,我希望你能及时提出来,而不是等我们发现后问起来你才说。
就像人员不足的情况,你在发现后应该第一时间和我们说,至于加不加,那是我们要考虑的事,但如果你不报上来,之后出了问题,那是你的责任。
知道吧?
生产经理脸色已经变得严肃,点头道,我知道了,老板。
知道就行。叶未歇又道,还有就是,你在产线上干的年头都快赶上我的年龄了,所以了解得肯定比我和郑辉多,所以如果产线有哪里安排得不合理,或者是哪里可以改善提高产能的,你都可以提出来。
嗯,不止是你,其他员工也可以。
叶未歇说到这,突然想到一个激励办法,就道:这样,我晚点会让郑辉出一个文件,只要是谁提出的办法能真的改善产线的环境或者提高产能的,都给相应的奖励。
奖励从五十到五百不等,主要是看效果。
到时候你宣传一下。
听到叶未歇对自己工作的肯定时,生产经理就已经浑身/火/热,恨不得立刻投身到工作里,现在听到还有奖励,他立刻重重的点头,目光灼灼道:好!我一定办好。
虽然不知道这人怎么突然一副打了鸡血的样子,但叶未歇乐见其成,笑道:那好好干,干好了年底都有奖金。
老板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干。
嗯。
等人走远了,叶未歇摇摇头,难道是他心态太老了?
怎么就没有打了鸡血的感觉?
叶老板,我们好了。
来了。
叶未歇回神,感觉过去交代打版的事情。
最后他又找余清和合计了一下娃娃衣的数量。
这次去展会,除了保罗他们下了单之外,娃娃衣只出了两单,数量也不算大,对方也只说是试试水,好的话继续订,不好的话只能是一次性的。
叶未歇也不在意。
反正他就是有这种直觉,那就是娃娃衣最后肯定会火,只是早晚的问题。
最后他和余清和一合计,干脆在完成订单后又追加了不少的数量当备用库存,免得到时候没库存手忙脚乱的。
而另一头,自从发生那天会议室里的事情后,褚军就一直等着叶未歇来找他,但几天过去,不仅叶未歇没找他,连其他人都没有找。
大家忙着工作,好似把他给遗忘掉了一样。
只是除了褚军外,夏天服饰的其他员工们也感觉到了公司里蔓延着的不同寻常的气息。
最明显的是,老板和郑辉以前见面打招呼时都是笑眯眯的,很亲民,但现在不仅没了笑脸,但动不动就吵起来。
就是产线上的普工,也能偶尔听到叶未歇和郑辉的争吵声。
两人的怒火打破了公司的平静,大家都在猜测出了什么事。
最后经过多方打探,终于传出了点消息。
这不,趁着休息,产线上的女工们快速的凑在一起分享消息。
我打听出来了,说是老板接了张大单子。有人迫不及待道。
其他人一听到这就不干了,马上提出了疑问,接大单子还吵架啊?
这你就不懂了吧?最开始说话的女工神秘兮兮道,听说这单子是被人算计签下的,要的特别急。
急就急,到时候大家赶赶工不就完了?大不了到时候我们每天多干两小时。
就是,让我们多干三小时都没问题。
大家纷纷表示愿意多加班,反正多干多拿钱,大家都乐意。
这不是多加班的事,最初说话的女工道。
那是什么?
快说啊,别磨磨唧唧的,马上要开工了。
快点儿。
等把胃口吊足,女工终于开口道:是因为原材那边延迟了交货。
延迟交货?
是啊,对方摊手道,你看,没了面料,就是我们想要加班做都没东西做,那句老话怎么说来着?巧、巧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说了一句属于,对方高兴道:就是这样。
其他人闻言,脸上却不自觉的露出了着急的神色来,那怎么办?
我们不会倒闭吧?有比较担心的问。
只是话音刚落,就收获了一批呸呸呸,别乱说话啊。
她们现在能找到这么一份好工作可不容易,夏天服饰给的工资高不说,福利也好,老板时不时的还请个客,喝瓶汽水,吃个冰激凌什么的。
虽说这些东西也不值什么钱,但起码说明老板对他们有心了。
她们不怕工作辛苦,就怕辛苦了也拿不到什么钱。
现在是干多少活拿多少钱,多好啊?
而且最近还出了一个政策,只要能提出有用的建议就会有奖励。
有不少人因为给出办法,提高了产能,都拿到了钱。钱虽然是不多,但也算是额外收入,所以拿到的人都特别开心。
其他厂子哪里能有这样的好待遇?
所以绝对不能破产。
有一个平时不怎么说话的短发女工突然问到:那是不是解决了原材的问题,公司就不会倒闭了?
问题一出就把大家给问住了。
因为大家的文化水平都不高,哪里懂怎么样就不倒闭的问题?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大家想问题也想的简单。
应该吧?不是原材出了问题吗?那有原材不就好了?
问题是,原材哪里来?
老板们都解决不了,更不用说我们了。
哎,要是我们认识那些个卖原材的就好了。
我认识。
谁说不是呢,好不容易找着一份这么轻松还挣钱的工作,可别没了啊。
还是我们认识的人太少了。
我说我认识。
要不我们去打听
等等!
十几个人突然倏地转头朝不怎么爱说话的女工看过去。
你刚说什么?
十几双眼睛突然看过来,短发女工惊得向后缩了一下。
最后为了厂子不倒闭,她顶着压力道:我说我认识卖原材的。
大家倏地瞪大眼,似乎是不敢相信般道:你认识?熟吗?
短发女工:我娘家嫂子家就是做那个的,不过他们厂子不大。
没事没事,有就行。
就是,能有一点是一点。
大家顿时开心起来,很快商量起要去和老板说这事。
不过短发女工说,她先去问问看,不然贸然和老板说,到时候没有的话就尴尬了。
大家一听,觉得也有道理,所以让短发女工晚上下班后就去打电话。
等第二天女工找到办公室里来,叶未歇着实惊了下,他们虽然用不到,但叶未歇还是让新招的采购去和人家联系了一下。
一是摆出他们原材很缺的样子,二是对女工们的帮忙表示感谢,不然人家好心好意的帮忙,他们却完全不理,那说不过去。
还真别说,虽然人家厂子小,但东西质量不错,价格也合适。
所以叶未歇很干脆的买了一批,还下了一部分订单。
最后大家皆大欢喜。
11月月初的时候,叶未歇和余清和再次回元丰县参加了期中考试。
恋耽美
话音一落,那双波光潋滟的桃花眼意料之内的眯了起来,像是两轮弯月,散发着柔和的月光。
余清和知道,他们的想法再次不谋而合。
不对,他早就知道会是一样的,但看到叶未歇开心,他还是忍不住高兴起来。
销量怎么办?他问。
毕竟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叶未歇再度捧起汤碗,道:我打算去鹿城开荒。
鹿城,海岛城市,年平均气温25.7C,可以全年穿裙子,他们的牛仔系列也合适,最适合开荒了。
余清和预想过几个方案,但完全没想到这个,所以有些惊讶道:那羊城的景辉?
我想过了。叶未歇慢慢喝着汤道,景辉虽然现在还算是平民化,但过不了几年,他的定位肯定会往中高端走,最多就是在里面放置一两家平价的品牌。
但我们夏天服饰最初走的就是平民路线,所以就算现在因为一时新鲜得以入驻,久了也会因为不合适被淘汰掉,所以我的意思,我们不如从一开始就走中高端的路线。
余清和反应很快,你是想要在夏天服饰下开一条中高端的系列?
对。叶未歇想了想,道,你觉得礼服定制怎么样?
余清和一顿,礼服定制?
嗯。叶未歇想了下,说,时代原因,现在出来做生意的,还是男人居多,所以现在可能对这方面的需求还没有那么大,但随着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女性走到台前的机会会越来越多。
到时候参加个宴会啊,出席个什么活动之类的,总不能一直穿正装吧?
那个时候就是礼服走到台前的时候。
余清和若有所思。
叶未歇说的是对的,但据他所知,首都和沪市这些地方已经有服装定制,景城没有,是因为经济比较落后的原因。
但羊城肯定已经有了。
所以,这部分应该已经有人在做。
叶未歇点点头表示认同,道:我知道,但现在大部分的定制是针对日常穿的,而我想走正式一点的风格。
而且盘子那么大呢,吃不完。
余清和想了下,道:这个倒是可以尝试一下。但是,他话锋一转,说,单单靠礼服定制肯定撑不起来一家店。
何况还是夏天服饰这个没什么名气的牌子。
另外,我们当初和景辉签的是夏天服饰的合同,突然另开一个系列,那边估计会有意见。
这个我已经想过了,叶未歇说,所以我打算分两部分来做,一是出售中高端的成品裙子,二是礼服定制。裙子的话就做类似上次云娜姐定制的那种,当然,是简化版的。
不然几百块一件,肯定没人买。
但是两三百的话就不一样了。
余清和回忆了一下黄云娜的裙子,点点头,可以。
但有个问题。叶未歇突然道。
嗯?余清和闻言看向叶未歇,什么问题?说来听听,看我能不能解决。
叶未歇叹了口气,道:我们没有设计师。
你
叶未歇摇摇头,我偶尔来一下,或者给点建议还行,要我一直做肯定是不可能的。
工作忙是一回事,他只懂一点皮毛才是重点。
应付现在的局面已经让他快江郎才尽了,再下去肯定出问题,所以现在要赶紧找到合适的设计师。
听了叶未歇的话,余清和沉思了一下,这的确是个问题。
半晌,他道:在景城估计很难找到,不如去省城试试?实在不行,还可以去艺术学院打听一下。大不了从头培养一个。
叶未歇一怔,培养一个?
他倒是没想过这个,不过想想也不是不行。
就在这时,他的脑子里突然出现了一个人的身影。
虽然对方的画还有欠缺,但很有灵气,如果送去学习的话应该可以。
就是不知道对方愿不愿意尝试一下。
*
作者有话要说:
第92章 齐心协力(二更)
翌日, 叶未歇在时隔十天后,终于回到公司。
同时到的,还有新买的电脑。
虽然功能和后来的电脑平板根本没法比, 但不用手写文件这一点就已经让叶未歇感动得快哭了。
让一个用惯了手机电脑的人去手写字, 真的很崩溃。
得知余清和会装后, 他干净利落的把安装电脑的工作交给对方,然后自己拿着娃娃衣的婚服系列设计图去车间找赵师傅去了。
现在都在忙着赶订单不做新款, 所以赵师傅师徒俩没什么打版工作要做,当然,两人也没干闲着, 而是到产线帮忙了。
所以叶未歇到时, 两人正在产线上帮着做衣服。
赵师傅就不说了, 那是几十年的裁缝手艺,他徒弟赵来十岁出头就开始接触缝纫机,所以做出来的衣服对比产线上的只好不坏, 而且速度还不慢。
叶未歇看了都忍不住称赞两句, 不错, 这个月给你们加奖金。
赵师傅和徒弟立刻笑着感谢叶未歇。
生产经理看到叶未歇过来时,还担心他对此有意见,现在听到加奖金才松了口气。
老板, 赵师傅他们做衣服那是没话说的。
是不错, 叶未歇说,不过再不错我也得把人叫回去了。
赵师傅一听, 道:是有新品要打版吗?
对。叶未歇笑说,有几套娃娃衣需要打版。
好, 赵师傅加快了手上的速度, 那我做完这一件就回去。
赵来虽然没说话, 但动作也不自觉加快了。
叶未歇怕人赶工出错,就道:不着急。我先和经理说点事,你们慢慢来。
哎,好。赵师傅忙不迭应声。
叶未歇就把生产经理叫到了一边,问起了最近的生产情况和产能。
生产经理是个负责的,虽然每天都有交生产日报,但叶未歇问起,还是老老实实的报了一遍,期间出现的问题也提了提。
人够用吗?叶未歇问。
生产经理想说够,但最后犹豫了一下,还是道:人员配置是是够,但最近订单多,所以还是有点紧张。
这没人请假还好,要是哪天有人请假,那产能就会受影响。
叶未歇刚刚大概算了下,发现人员配置确实排得有点紧张。
虽然没到高负荷,但真崩断了不划算。
他想了下,道:那你先把现有的人员和产能这些都列好出来,再算一下你需要加多少人,然后下午我们再碰个头,看看是不是真的要加。
生产经理闻言面上一喜,立刻应下他马上去办。
见人转身就想走,叶未歇喊住人,等等。
生产经理赶紧停下,老板还有事?
叶未歇想了下,还是提点道:我知道你平时工作认真负责,也经常亲自上手去干活。
生产经理心底凉了一下,因为这些话后往往跟着一个但是。
果不其然,下一瞬就听叶未歇说:但是,我和郑辉大部分时候都在办公区那边,所以产线的情况就很有可能关注不到位,那这个时候,你这个生产经理就要多费点心力。
听到这里,生产经理终于松了口气,原来是希望他好好干活的。
他赶紧道:我知道,老板放心,我会好好努力的工作的。
好。叶未歇拍拍他的肩膀,道,所以如果有问题,我希望你能及时提出来,而不是等我们发现后问起来你才说。
就像人员不足的情况,你在发现后应该第一时间和我们说,至于加不加,那是我们要考虑的事,但如果你不报上来,之后出了问题,那是你的责任。
知道吧?
生产经理脸色已经变得严肃,点头道,我知道了,老板。
知道就行。叶未歇又道,还有就是,你在产线上干的年头都快赶上我的年龄了,所以了解得肯定比我和郑辉多,所以如果产线有哪里安排得不合理,或者是哪里可以改善提高产能的,你都可以提出来。
嗯,不止是你,其他员工也可以。
叶未歇说到这,突然想到一个激励办法,就道:这样,我晚点会让郑辉出一个文件,只要是谁提出的办法能真的改善产线的环境或者提高产能的,都给相应的奖励。
奖励从五十到五百不等,主要是看效果。
到时候你宣传一下。
听到叶未歇对自己工作的肯定时,生产经理就已经浑身/火/热,恨不得立刻投身到工作里,现在听到还有奖励,他立刻重重的点头,目光灼灼道:好!我一定办好。
虽然不知道这人怎么突然一副打了鸡血的样子,但叶未歇乐见其成,笑道:那好好干,干好了年底都有奖金。
老板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干。
嗯。
等人走远了,叶未歇摇摇头,难道是他心态太老了?
怎么就没有打了鸡血的感觉?
叶老板,我们好了。
来了。
叶未歇回神,感觉过去交代打版的事情。
最后他又找余清和合计了一下娃娃衣的数量。
这次去展会,除了保罗他们下了单之外,娃娃衣只出了两单,数量也不算大,对方也只说是试试水,好的话继续订,不好的话只能是一次性的。
叶未歇也不在意。
反正他就是有这种直觉,那就是娃娃衣最后肯定会火,只是早晚的问题。
最后他和余清和一合计,干脆在完成订单后又追加了不少的数量当备用库存,免得到时候没库存手忙脚乱的。
而另一头,自从发生那天会议室里的事情后,褚军就一直等着叶未歇来找他,但几天过去,不仅叶未歇没找他,连其他人都没有找。
大家忙着工作,好似把他给遗忘掉了一样。
只是除了褚军外,夏天服饰的其他员工们也感觉到了公司里蔓延着的不同寻常的气息。
最明显的是,老板和郑辉以前见面打招呼时都是笑眯眯的,很亲民,但现在不仅没了笑脸,但动不动就吵起来。
就是产线上的普工,也能偶尔听到叶未歇和郑辉的争吵声。
两人的怒火打破了公司的平静,大家都在猜测出了什么事。
最后经过多方打探,终于传出了点消息。
这不,趁着休息,产线上的女工们快速的凑在一起分享消息。
我打听出来了,说是老板接了张大单子。有人迫不及待道。
其他人一听到这就不干了,马上提出了疑问,接大单子还吵架啊?
这你就不懂了吧?最开始说话的女工神秘兮兮道,听说这单子是被人算计签下的,要的特别急。
急就急,到时候大家赶赶工不就完了?大不了到时候我们每天多干两小时。
就是,让我们多干三小时都没问题。
大家纷纷表示愿意多加班,反正多干多拿钱,大家都乐意。
这不是多加班的事,最初说话的女工道。
那是什么?
快说啊,别磨磨唧唧的,马上要开工了。
快点儿。
等把胃口吊足,女工终于开口道:是因为原材那边延迟了交货。
延迟交货?
是啊,对方摊手道,你看,没了面料,就是我们想要加班做都没东西做,那句老话怎么说来着?巧、巧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说了一句属于,对方高兴道:就是这样。
其他人闻言,脸上却不自觉的露出了着急的神色来,那怎么办?
我们不会倒闭吧?有比较担心的问。
只是话音刚落,就收获了一批呸呸呸,别乱说话啊。
她们现在能找到这么一份好工作可不容易,夏天服饰给的工资高不说,福利也好,老板时不时的还请个客,喝瓶汽水,吃个冰激凌什么的。
虽说这些东西也不值什么钱,但起码说明老板对他们有心了。
她们不怕工作辛苦,就怕辛苦了也拿不到什么钱。
现在是干多少活拿多少钱,多好啊?
而且最近还出了一个政策,只要能提出有用的建议就会有奖励。
有不少人因为给出办法,提高了产能,都拿到了钱。钱虽然是不多,但也算是额外收入,所以拿到的人都特别开心。
其他厂子哪里能有这样的好待遇?
所以绝对不能破产。
有一个平时不怎么说话的短发女工突然问到:那是不是解决了原材的问题,公司就不会倒闭了?
问题一出就把大家给问住了。
因为大家的文化水平都不高,哪里懂怎么样就不倒闭的问题?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大家想问题也想的简单。
应该吧?不是原材出了问题吗?那有原材不就好了?
问题是,原材哪里来?
老板们都解决不了,更不用说我们了。
哎,要是我们认识那些个卖原材的就好了。
我认识。
谁说不是呢,好不容易找着一份这么轻松还挣钱的工作,可别没了啊。
还是我们认识的人太少了。
我说我认识。
要不我们去打听
等等!
十几个人突然倏地转头朝不怎么爱说话的女工看过去。
你刚说什么?
十几双眼睛突然看过来,短发女工惊得向后缩了一下。
最后为了厂子不倒闭,她顶着压力道:我说我认识卖原材的。
大家倏地瞪大眼,似乎是不敢相信般道:你认识?熟吗?
短发女工:我娘家嫂子家就是做那个的,不过他们厂子不大。
没事没事,有就行。
就是,能有一点是一点。
大家顿时开心起来,很快商量起要去和老板说这事。
不过短发女工说,她先去问问看,不然贸然和老板说,到时候没有的话就尴尬了。
大家一听,觉得也有道理,所以让短发女工晚上下班后就去打电话。
等第二天女工找到办公室里来,叶未歇着实惊了下,他们虽然用不到,但叶未歇还是让新招的采购去和人家联系了一下。
一是摆出他们原材很缺的样子,二是对女工们的帮忙表示感谢,不然人家好心好意的帮忙,他们却完全不理,那说不过去。
还真别说,虽然人家厂子小,但东西质量不错,价格也合适。
所以叶未歇很干脆的买了一批,还下了一部分订单。
最后大家皆大欢喜。
11月月初的时候,叶未歇和余清和再次回元丰县参加了期中考试。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