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这个时候有,秧苗刚栽下去,为了避免害虫破坏,村里会组织一场捕蛙比赛,头三名会奖励很多工分。 穆冰莹心里发愁,村干部都有工分比率指标,她这个小小的记分员一样有,每个季度必须要在地里完成百分之四十的工分,才能达到指标。
    农场这些天都在下河挖藕,基本上都是男人下水,女人不下,往年她可以利用捉青蛙比赛得来的工分补上这几天欠下的,要是这次拿不成,就得想尽办法去地里多挣回来。
    但她还有记分员和农场的本职工作,想要额外去找活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尤其家里刚和村支书闹了矛盾,想要从别人手里分活干,就更不容易了,她爸要是单独分给她,说不定会引起其他社员不满。
    你以前捉青蛙都能得到第一第二名?得到前三名能挣多少工分?
    顾长逸没想到媳妇居然还敢下手捉青蛙,记忆里她最怕田鸡牛蛙这些东西,也从来不吃,结婚前居然还是捉青蛙种子选手。
    穆冰莹转头道:第一名是一百工分,第二名是六十工分,第三名是三十工分,我一般能拿个第三名。
    小姑不敢抓,都是我帮她抓的,她要是敢抓,肯定比穆炎还要厉害!
    壮壮打了个嗝,捧着碗仍然舍不得放。其实他很担心小姑挣不到工分,以前小姑得了第三名,就会给他买汽水,买奶油冰棍吃,要是这次得不到,他的汽水和奶油冰棍就全跑了。
    顾长逸更好奇了:你不敢抓,那是怎么得到第三名的?
    听声音,我耳朵比别人好使些。穆冰莹把切好的油渣放到盆里,拿了两棵白菜过来切,心里再担心,今晚的饭还是要做。
    听声音?顾长逸来了兴趣,是比别人听得准,还是比别人听得远?
    壮壮又抢答了:青蛙在哪里叫,小姑隔着老远就知道,她说青蛙藏在什么地方,我就跑过去抓。
    每次都准?
    差不多,八九不离十。
    顾长逸讶异看了一眼媳妇。
    凭声音判断目标位置,这可是军人的必备训练项目,很多人训练了好几年,准确率都达不到百分之八十,达到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成了优秀狙击手。
    他媳妇这简直是天赋异禀,在逃精英啊!
    你别听壮壮吹牛。穆冰莹感受到男人的讶异,我只是大概能听出来,不是次次都准,穆炎是最准的,他基本上十拿十稳,之前他在村里都是他拿第一,后来去公社干活了,不参加这些,我才能拿到第三名。
    十拿十稳?顾长逸瞬间坐直身体,他是怎么辨别声音方向的?
    穆冰莹摇了摇头,不知道,他从小听力就好,山上有动物叫,他隔着老远就知道是什么叫声,从哪传过来的,听说村里闹饥荒最厉害的那年,还是十来岁的穆炎,带着人去山里深处打到了一头野猪,村里才没饿死人。
    顾长逸若有所思,那后来的第一第二是?
    穆炎走了以后,就是穆晖拿第一,第二是村里的超支户,他们家生得多,分的粮食少,每年这个时候会全家一起去捉青蛙补工分。
    穆冰莹将切好的白菜放进搪瓷盆里,撒了点盐浸一会,等下拿布把水挤掉。
    穆晖是为什么能拿第二?
    他打弹弓很厉害,村里谁先碰到青蛙算谁的,他是拿着弹弓去抢青蛙。
    顾长逸思考了一会,青蛙比赛什么时候开始?
    明天晚上。穆冰莹察觉到了什么,转头看向他,你想参加?
    听着很有意思,正好没事,我帮你一起抓着玩。顾长逸摸了摸旁边壮壮的头,壮壮,明天晚上,你得多教教我怎么能抓到更多的青蛙。
    肯定不能让媳妇连个第三名的工分都挣不到。
    虽然他很想赶紧结婚,带着媳妇走人,不用再在村里辛苦,但是一天不走,就得挣一天工分。
    工分对于家家户户来说,是最重要的东西。
    春夏分粮,年底分钱,全凭借工分去领,再到粮票布票肉票糖票等各种票子,哪怕是一个红薯一颗瓜,都是以工分去分。
    工分等同全家命脉,媳妇自然十分在意,他也不会不当回事,劝她说,不挣便不挣了。
    没问题!壮壮高兴了,有了最高大的小姑夫帮忙,他的汽水和奶油雪糕又回来了。
    穆冰莹没有说什么,除了超支户,每个人可以找一个大人帮忙,壮壮是小孩子,勉强算半个,应该不会有人说什么。
    村里无聊,找些事做确实可以打发时间,再说明天晚上挺热闹的,村里大部分人都会参加,不参加的,吃完饭也都会拿着火把旁观。
    穆冰莹拧干了白菜,泡软了粉丝切碎,全部放进盆里,再倒入切碎的油渣,放了盐和酱油,往一个方向充分搅拌后,搁置一旁。
    然后走到锅台,揭开蒙着面盆的蒸布,面团变得蓬松,涨高了好几厘米。
    穆冰莹用手拍了几下,面团发出嘭嘭声,又用手指戳了戳,面团上出现几个凹陷的小洞,随着手指离开,很快恢复成原样,面团已经彻底发酵好了。
    帮我把旁边的面案板放到桌子上。
    顾长逸听到指挥,立马端起架子上的圆面板,稳稳当当放到桌子上,而后走到灶洞前,抢在媳妇之前,端走面盆。
    穆冰莹被抢着抢着,已经逐渐习惯了,拿小碗倒了一碗水,走过去,开始和面。
    等到松软带着蜂窝洞的面团,被揉按得紧实后,穆冰莹抓了一把面粉撒在面案上,再把面团从面盆里拿出来,放到案板上继续揉捻。
    面团揉得越久,蒸出来的包子越有嚼劲和弹性。
    我帮你一起包。顾长逸看到媳妇拿刀切面了,知道要开始包了,端着脸盆走出去,拿肥皂仔细洗了手,擦干后走进来。
    穆冰莹看他是真愿意做厨房这些事,不是因为两人才刚处对象,特地来表现的,没有劝阻。
    揉面的过程,就和之前挖南瓜籽一样,是让她能逐渐冷静下来,并梳理思绪的过程。
    订亲再怎么着急,也都已经订了,她接下来得知道更多关于他,关于他家里,还有两人结婚后的吃住事情。
    衣食住行看起来日常,但也是必不可缺的事,她都得弄清楚才行。
    面团被切成一个个小面团后,穆冰莹搬了椅子,拿了擀面杖坐下,男人同样搬了张椅子坐在她旁边,对于包包子这事,明显还有些兴奋。
    你在家经常干活?
    穆冰莹拿着擀面杖,将面团擀成圆皮,第一块先递给他,然后又拿了一个小面团擀着,看他会不会包。
    放到她手掌心要溢出去一圈的包子皮,到了他手上,顿时变小了,稳稳躺在他的掌心里,一点都没往外漏。
    男人舀了一勺馅放到面皮中间,分量估算的不多不少,然后捏着面皮,快速绕圈捏出褶花,明显是做过的,而且这么熟稔的手法,明显不止做过一回。
    第一个包子很快成形,皱褶均匀,饱满喜人。
    顾长逸欣赏了一会,觉得很满意,刚开始进部队什么都做,因为不服管教,还被丢到炊事班受训,所以会包。
    这个不是假话,但只去了炊事班两天,前方战线吃紧,他就上了战场,除了喂了两天猪,洗了两天碗,连菜都没摸到一下。
    会包包子,是她教的。
    你不服管教?穆冰莹笑了,多看了他几眼,想说真看不出来,但又想到他对父母的态度,还有他父母对他的态度,好像确实是那么回事。
    这个男人只是在她面前很好说话,对外一定不是轻易服人的性子。
    从小在部队大院里长大,觉得自己看得多学得多,什么都会,比较年轻气盛。顾长逸想到刚参军的时候,脸上出现笑意,但部队是卧虎藏龙的地方,人不可能是全能的,那么多人联合起来,总能在你不会的事情上,教你学做人。
    穆冰莹瞬间抓住了重点,你得罪了所有人?
    第24章
    顾长逸大笑出声, 笑了好一会都停不下来,年轻气盛,吃了亏就会做人了。
    穆冰莹受他影响,嘴角翘起, 她很喜欢当下这种气氛, 喜欢听他以前的故事,这样就能对他更熟悉。
    你之前经常上战场?那是不是受了很多伤?
    刚当兵那几年经常上战场, 后来驻守北疆训练, 上战场就没有那么频繁。顾长逸顿了顿,突然不想挑好听的安全的事, 说给媳妇听, 让她放心。
    他毕竟是军人,随时听从国家召唤,之后还会有大规模战争,得让现在懵懂的媳妇有心理准备, 不能让她觉得婚后会岁月静好。
    受伤是常有的事,上了战场,时时刻刻都会遇到危险,不但会受伤,还会随时面临牺牲。
    穆冰莹手上的擀面杖突然顿住, 抬头看向他,你会保护好自己么?
    顾长逸眼神认真, 会。
    穆冰莹继续擀面皮, 心头不可避免变得有些沉重,在此之前, 知道他是军人, 已经有了这种心理准备, 但牺牲两个字从他嘴里说出来,仍然不能真的做到轻松面对。
    顾长逸看到媳妇脸上的笑意缓缓褪去后,打趣道:我会尽量保护好自己,不会让你有改嫁的机会。
    谁要改嫁。穆冰莹发现自己的情绪很容易受到他影响,刚才开心着,被他一句话弄得沉重,而后又因为他一句话变得轻松。
    这种感觉不是很喜欢,也不是不喜欢,矛盾得很。
    穆冰莹余光瞥到小侄子正在偷笑,恼怒道:你在这偷听什么,出去玩。
    壮壮捂住眼睛,我等着吃包子呢,不走。
    穆冰莹耳朵微热,转头看向男人,小孩子在这,你说话注意点。
    好,肯定注意。顾长逸眼里带着笑,你继续问,我继续答。
    穆冰莹没有立马问,她怕顾长逸又不知道会扯出什么让她不自在的话,连着擀了十来个包子皮,才做好心理准备,问道:
    你住在哪里?是什么样的地方?
    你想住什么样的地方?
    我想住什么样的地方,就能住什么样的地方?
    说说看。
    你要不好好回答,我就不问了。
    别,我说。顾长逸把媳妇逗急了,才笑着道:我刚回来就遇上了地震灾情,执行完任务就进了医院,一直没去申请房子,暂时住在家里。
    家里的房子在部队大院,两层楼房,是我爸分配的房子,如果我不申请房子,新房会在楼上,就是我原来的房间,我是不怎么想和他住在一起,但如果你想住那边,我就没什么问题。
    楼房?穆冰莹有些惊讶,又不是那么惊讶,虽然青红砖瓦房在他们公社,就是最富裕,条件最好的家庭了,但毕竟今天他父亲拿来那么多东西,这不是一般条件可以做到。
    更重要的是他父亲身上的气势,不同于其他人。
    在她认识的人当中,只有公社书记有一两分那样的气势,是一种经常发号施令的人才有的气质。
    顾长逸点了点头,对,房间大概三十个平方,带卫生间,可以洗澡,阳台朝南阳光很好,可以养花,其他都可以按你的喜好布置。
    穆冰莹听了自然心动,尤其是听到有单独卫生间和阳光很好的阳台,心里顿时产生了很多憧憬。
    但她没有忘记他说不想与父亲一起住。
    如果不住家里,你申请到的房子是什么样?
    这个我还没去看,不过 顾长逸沉默一会,沉默到把拿起的包子皮,添了馅,捏了褶子包成形,才看向因他沉默而一直盯着他的媳妇。
    我这趟回去,没有变动的话,会升到团职,分到的房子不会差,至少是两室一厅,应该也会带卫生间,带厨房,不用去锅炉房打水,与同楼层的人共用一个厕所。
    穆冰莹停下手上的动作,有变动也不怕,去锅炉房打水,和别人共用一个厕所都不怕,你不用有压力,我就是随便问问。
    这个变动不是来自于别人,是来自于我自己。
    顾长逸也停下动作,正视媳妇,如果有变动,你要是想随军,很有可能是到某一个各方面条件,比穆溪村还要落后的海边小岛,条件很有可能不如你家,什么都需要你重新弄。
    甚至很有可能自己盖房子,开垦菜园,种植水果,连供销社都不一定会有,就算有,会比现在去公社还要远,需要搭船出去,买什么都不方便,一切都得重头开始,你能接受么?
    穆冰莹愣住,听到比穆溪村条件落后,她没有惊讶。
    穆溪村依山傍水,土地肥沃,不管是农业产量,还是农副产品,都比很多村强。
    就拿工分来说,有的村里一工分只有一分钱两分钱,虽说是钱,但其实很有可能一年到头,除了粮食,根本分不到钱,只能保证勉强不饿死,甚至还有的地方连粮食都不够分,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全家孩子穿一套衣裳。
    而她们村,一个工分是三分钱,春夏分粮几乎没有出现过短缺的情况,每年还能按工分如数发钱,这两年光景是越来越好。
    不如他们村的,数不清得多,这很正常。
    但是听到还得自己盖房子,开垦菜园连供销社都没有,真的让她惊讶了,再穷的地方都有人民公社,有公社就有配套设施。
    顾长逸说的,就像是要到一个荒岛上去。
    这只是说说,哪怕真的有这样的变动,你也可以待在城里,住在家里,不用随军,我每天都能给你打电话。
    顾长逸看媳妇半天反应不过来,以为她是被吓到了。
    虽然他非常了解媳妇,知道她不是嫌贫爱富的人,但毕竟上辈子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上辈子他按着正常的,让所有人羡慕的轨迹一步步上升,媳妇去世之前,他已经让媳妇住上了单独的独栋楼房,衣食住行上从来没有让她觉得不方便过。
    所以他现在真摸不准她的想法,也不敢随便猜测她的决定。
    我都可以,没问题。
    这一句话,瞬间让顾长逸头皮发麻,就像是被一道闪电击中,从里到外,从每一个毛孔到每一寸血肉都被震得发颤。
    他紧紧盯着媳妇笑了。
    除了笑,根本说不出话。
    因为嗓子被堵住了。
    看他不说话,穆冰莹放下擀面杖,学他的样子,转过来正视他,认真道:
    人本来就要靠自己的双手让生活一点点变好,不论你去什么样艰苦的地方,我都会跟你一起去,再说你是军人,越艰苦,说明越是为了国家和人民,在砥砺前行,我也是人民之一,不可能会嫌弃抱怨。
    顾长逸忍不住伸出手,想要摸一摸她的头发,最终却只能停在她额前,不到两秒,又收了回来,有你这话,我就能彻底放心去做了。
    尽管去做你想做的事。穆冰莹重新拿起擀面杖,将剩下的面团擀完。
    其实比起在城里住楼房,住两室一厅,她更愿意去他说的荒岛。
    本来就在担心,结婚后不能在村里挣工分了,去城里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来源,她每天能做些什么。
    恋耽美

章节目录


院病美人原配[年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作者:萌铃千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萌铃千叶并收藏院病美人原配[年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