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病美人原配[年代](210)
在首都读书的日子过得充实而安静,家里没有电话,穆冰莹和顾长逸都是用书信来往。
因为写的勤奋,寄的勤奋,两人每周都能收到对方的信,信里记录着琐碎日常。
儿子成长,他不在身边,穆冰莹便经常让二弟拿着相机给顾蔚阳拍照,吃饭的,睡觉的,玩耍的,学习的样子,都记录下来,寄到玫瑰岛,让他能看到儿子每个月变化的样子。
当然,也少不了她的照片。
穆冰莹安静地学习,即使在国内最好的首都大学,依然能够出类拔萃,别人还在上着基础课,她已经跟关逢哲教授的科研团队去研究了出土文献,参加学术研讨会,写下了一篇篇让同学们争相学习的论文。
学习上用功,家里也没落下,带罗慧去叶丰爷爷那看了嗓子,因为她不是先天性耳聋引起的失语症,治起来没有想象中的难,定好疗程之后,每天上午罗慧都会带着顾蔚阳一起去治病。
叶丰还没结婚,没有孙子辈,叶家一家人非常喜欢顾蔚阳,每次都会备好很多孩子喜欢吃的点心和玩具等着顾蔚阳,孩子一去,大人们就抢着抱他玩。
识字方面,罗慧没落下,顾蔚阳更没落下,两人都是刚刚学会说完整的句子,每天下午他们会一起坐在凉亭里的石桌上,学习穆冰莹布置的作业。
完不成的人,晚上是会被穆冰莹惩罚的。
顾蔚阳会被惩罚没收小玩具,没收零花钱,还要擦桌子浇花扫地。
罗慧学习很认真,目前没有被惩罚过。
首都日子很平静,玫瑰岛的天已经风起云涌,飞机坦克,各类武器,水下格斗,水下爆破特战营的战士日夜加强训练,解放军文艺报刊的文章比之刚完年期间,更让人愤怒,珠市军区的军人已经整装待发,时刻准备前往南疆决战。
顾长逸给穆冰莹的信仍然没有透露这一点,他知道预计什么时候开战,没有提前写下很多信,让人帮忙寄,因为那时候媳妇肯定放假回来了。
但他写好了最后一封信,交代了很多事情。
因为儿子的出生,让他知道,他所知道的剧情,并不是百分之百如他所想更改,这场战争伤亡率不低,一切都有可能发生。
这天,穆冰莹正在图书馆学习,珠扬日报佟社长突然出现。
冰莹同志,真是好久没见了,我就知道你即使不说明玫瑰的身份,你在首都大学也会成为名人。
穆冰莹怔了一下,连忙站起来,看了看周围学习的同学,放低声音道:佟社长,你怎么来了?
佟社长看了看周围,静园旁边有个茶室,我们去那里聊?
穆冰莹收起书本,去我家里吧,跟去茶室的路程差不多。
不知道要聊多久,她不想在外面待很久,不如在家里,一边聊还能一边看到孩子。
那更好了,我刚才去过你家里,知道你在上课才找了过来。
穆冰莹带着佟社长赶到家里,罗慧刚从叶丰家里看完病,买了菜回来。
顾蔚阳发现妈妈今天早放学之后,高兴冲过去抱着妈妈的腿蹭着小脸。
穆冰莹把儿子抱起来,走进凉亭。
虽然已经进入冬天了,但是中午太阳大,在凉亭里喝茶,温度正好,佟社长,今天中午就在家里吃饭吧。
吃饭就算了,我和你们学校几个老教授约了饭,跟你说完事情之后就得走。
佟社长坐到凉亭里,等罗慧把茶端上来,他没耽搁时间,道:我这次来啊,是受卿务院广会长的委托,最近的新闻你应该已经看了吧?联产责任到户的事?
徽省那事?我看了。穆冰莹抱着老实的儿子,好奇问:广会长想让我做什么?
之前的《南燕》,为恢复高考出了力,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你的笔名玫瑰,也在人民群众中有着非同小可的影响力。佟社长脸上挂着光荣的笑容,广会长希望你再以包产到户,包产到组,以基层民众为出发点,像拉开高考序幕一样,拉开改革开放的序幕,提高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的期待值,也在文章中用剧情与人物事迹,深刻让人民群众领悟到改革开放的益处。
穆冰莹微怔,还没说话,广会长又道:冰莹同志,这可是一项非常光荣的任务,广会长就是看中你的才能,才会将这项任务交给你。
确实是很光荣的任务。穆冰莹微微拧眉,但是第一学期目前课程很紧张,我又加入了导师的科研团队,没办法把手头事情都放下来去写作,这
不急。佟社长挥了挥手,改革开放才刚刚开始,包产到户也只是改革开放中的一个伊始事件,这是一项长达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的大事件,你可以像南燕后期一样,半个月连载一期,具体还得以你的学业为主,利用一些课余时间去创作即可。
穆冰莹松了口气,露出笑容,半个月一期可行,我手头上有合适的人设大纲,只需要细化改革开放事件的大纲就能开始写了。
好啊!那好啊!佟社长从皮包里掏出文件袋,这是广会长交给我的改革开放计划书,里面有上面对国情的规划,这是秘密文件,暂时不能泄露出去,你在创作中,审核次数会比南燕要多,也更严,创作中途可能还会随时更改,你创作大纲之前要仔细看一看。
穆冰莹接过文件,当下没有立马打开,我心里有数了,佟社长,能够参与到这么重要的事件当中,我觉得很荣幸,会不忘初心,去写好这本书。
佟社长满意笑了,你的水平和文笔我都很放心,就是想建议一点,因为你现在在首都大学里深造这么久了,听说你写出了很多篇连教授们都感到惊艳的论文,我有幸看了几篇,文笔那是行云流水,让人眼前一亮,只是比较晦涩深奥,我明白你不是故意的,是因涉及古文字,自然而然形成,这在论文中很适用,但如果你的文章也改用这种文风,对大部分读者来说,会有了阅读门槛,毕竟这每年高考录取的人才那么一点,能进首都大学的就更少了,省状元那更是凤毛麟角。
佟社长,我懂得你的意思。
穆冰莹笑着道:从创作《南燕》开始,我就知道主要核心读者群是女性读者,因为国情,也因为很多地方女性不受重视,识字不多,所以我选择的文风是即使不识字也能通过查字典读懂,明白文章含义,以改革开发为灵感的文章读者,同样是全国普通人民群众,我会保留之前的文风,不会故弄玄虚,写的让人看不懂。
哎哎,你能明白,足够清醒,有为读者着想的意识,我就不多言了,冰莹同志,珠扬日报有了你是福气,再有你接下来创作的这篇文章,想必我们在首都的分社也能彻底站稳脚跟了。
佟社长过誉了,《南燕》是天时地利人和,每篇文都是新的开始,每篇文也都有他们自己的使命,能够拥有《南燕》曾经的成就固然很好,但也不希望报社对它期望过高,以免到时候成绩不佳,让你们失望。
第202章
佟社长笑了, 当然,这道理我自然是清楚的,只是我也很清楚外界读者有多期待玫瑰新文,以你的水平罢了罢了, 我们先不说后续的事情了, 你先安心写,写好了随时去报社, 或者我帮你这边安一个电话, 你没空的时候打个电话,我安排人来拿。
穆冰莹微微一愣, 嗓子眼里的话跟着顿住, 佟社长,如果安装电话难度不高的话,我倒是想安装一个,费用方面我自己来出。
她不是第一天想安装电话了, 只是私人没办法安装,首都这边都要以单位名义去申请。
佟社长面色一喜,没想到随便一说,居然说到了穆冰莹的心坎上,他正愁不知道怎么笼络住玫瑰, 也愁不知道送玫瑰什么,她这一同意, 真就像是瞌睡来了有人递枕头, 当即道:单位报销,不用费用, 你这里离报社不算远, 牵一条线, 安个座机的事情,我这两天就让后勤去给你预约上。
穆冰莹露出笑容,那真是谢谢佟社长了。
不客气,千万别客气,这也是为了报社着想。佟社长起身,伸手摸了摸顾蔚阳的头,笑着道:你下午还要上课吧,就不耽搁你吃饭了,正好我那边还有饭局等着,就先走一步了。
佟社长慢走。
穆冰莹抱着孩子送到门口,看着佟社长远走之后,掂了掂穿着厚棉袄的顾蔚阳小同志,再重下去,妈妈都要抱不动你了。
顾蔚阳一听,挣扎着要下去,嘴里嘟囔着:自己,走。
这孩子,真疼人,心疼你妈累了吧?隔壁张家奶奶眯着一双笑眼走过来,小穆,刚刚家里来客人了?怎么没留人吃中饭哪?
穆冰莹轻轻笑了笑,邻居什么都好,就是喜欢打听,恨不得把一条街上每家每户的家事都了解得一清二。
她也没有隐瞒,除了避免闲话,也是知道张家奶奶打听归打听,不会出去乱说,就她是玫瑰的事,除了张家人,附近还没人知道呢,张奶奶,那是珠扬日报的社长,就是我和羊果写文章的报社。
张家奶奶一听,顿时哟了一声,那是领导啊?这怎么领导来了家里,也没留人吃饭呢?
穆冰莹把儿子放下来,牵着他的小手,佟社长说有饭局。
我估摸着,是看你自己个儿在家,留下来吃饭会给你添话柄,这领导挺有眼力见儿的。张家奶奶分析完之后,满眼好奇问:报社社长来找你,你是不是要写新文章了?
有这计划。穆冰莹抬起手腕看了看手表,张奶奶,中午上我们家吃吧,小慧买了一只公鸡,您应该咬得动。
不了,家里也烧好饭了,我就是听到门口有动静,出来看一看。
张家奶奶也是很有眼力见儿的人,拄着拐棍往家走,你赶紧进去吃饭吧,下午还要上课不是。
穆冰莹应了一声,牵着顾蔚阳往门槛里迈,顺手关上了门。
首都安装电话要预约,穆冰莹打听了一下,预约上就开始排队,大概是半个月到一个月时间能安上。
得知要这么久的时间,她就没放在心上,继续忙自己的事去了,也继续用原来写信拍照片的方式,跟顾长逸和家里人联系。
毕竟再过一个月就放寒假了,电话安上她暂时也不需要了。
大半个月时间里,穆冰莹整理好新文大纲,除了上基础课,跟着关逢哲老师研究新出土文献,还自己释读了《银雀山汉墓竹简》和《先秦道家文献》,写下了自己的观点,又尝试去完成老师布置的论文主题《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个主题老师没有明说是布置给师兄师姐,以前会明说,后来在她交上去几篇论文之后,老师就省略了。
穆冰莹心领神会其意,老师这就是在故意留白,如果她有能力写,就去尝试,没有能力写,便当做不知道。
她写好了就想将论文给老师看,想要老师指点,虽然这可能会让团队里的二师兄看她不顺眼。
大师兄骆北风是个实诚性子,师姐杜丹也是一个心无旁骛,醉心研究的性子,不会有旁的心思,但这二师兄庞运锋,是个说话三缄其口,颇有点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的特质。
他又不算是老师正儿八经的学生,只是看在人际关系上略作指点,因为老师直接收了她当正式学生,又很快加入了科研团队,这个二师兄,看她总归是不得劲的,虽然没完全表现出来,但能让人感觉到他的不乐意。
不顺眼也好,不乐意也好,她仍然没打算因为别人的不顺眼和不乐意,就不去学习往前进。
快要放寒假了,穆冰莹两手拎满了东西,分别是给沈老师和关老师送的春节礼物,每人两瓶茅台,一方端砚,两条徽墨,还有些首都特色糕点,另外又给师母买了厚布和皮鞋。
先把东西送给沈老师之后,穆冰莹又来到关老师家里。
开门的正好是庞运锋,穆冰莹礼貌一笑,二师兄,你也在。
你们都赶在今天给老师送东西了,就我空着手来。庞运锋身高不高,但也不矮,带着一副黑框眼镜,身上已有几丝文气,快进来吧,老师,师母,小师妹来了。
关老师家里的墙上都摆满了书,客厅没有放沙发,放了一张长桌,几把竹椅,朴素之余,书香气十足。
关逢哲正坐在长桌前,戴着眼镜,手上拿着一沓资料,旁边坐着骆北风和杜丹。
大师兄,师姐,你们也在。
两人同时站起来,杜丹点了点头,又推了推眼镜,骆北风把椅子递到穆冰莹常坐的位置,老师刚才正夸你,你就到了。
关逢哲脸上露出淡淡的笑纹,将资料放在桌子上, 怎么拎了这么些东西。
冰莹来了。正在厨房的师母马月英围着围裙走出来,一脸笑容道:他们几个都来了,我猜到你要来,特地做了豌豆黄,等下带回去给阳阳吃。
穆冰莹将东西放在一旁椅子上,阳阳最喜欢吃师奶奶做的豌豆黄了,看到了肯定要高兴。
高兴好,高兴就好。马月英高兴地合不拢嘴,今天怎么没把阳阳带过来?
我是先去了图书馆,才来老师这里。
穆冰莹拿出厚布和皮鞋递给马月英,师母,马上放假我们就要回珠市,春节见不着了,提前买些东西给你们送过来,您看看喜不喜欢,如果不喜欢还可以再拿去调换。
你这孩子,又给我们买东西。,马月英脸上露出笑容,没有过多推辞,欢欢喜喜接下礼物。
她之前是要推辞好几个来回的,但是冰莹说了,晚辈给长辈买东西就是想看到长辈的笑脸,就是想要气氛变得融洽,让双方都很高兴,如果不是真的不喜欢,就不要再抱怨心疼钱之类的话,那样只会让双方都变得不高兴,好事也就变成了坏事。
马月英越想越有道理,之后便欢欢喜喜收下,再另外准备一些冰莹家里能用得着的东西还回去。
这样双方就都很满意高兴了。
穆冰莹看师母收下后笑了,转而将茅台酒砚台徽墨都拿出来,递给关逢哲,师父,您看看,这端砚和徽墨正不正宗,我没买错吧?
关逢哲指着徽墨笑道:这墨条一拿出来,香味就告诉我有多正宗了。
说罢就将砚台拿起来打量,越打量脸上的笑容就越满意。
马月英看着丈夫高兴的样子,笑道:他那砚台都开裂了,还舍不得扔,你送了这块新的,下午练字估计就得立马用上。
老师满意就好。
正当气氛融洽的时候,庞运锋突然出声:一两徽墨一两金,到底是小师妹有实力,师父才能收到这样的礼物,否则靠我们几个,师父不知得等到何年何月。
穆冰莹笑容微淡,大师兄骆北风接话:你年前去了好几场访谈交流,不比小师妹有实力多了。
气氛骤然僵持。
外界经常有人来邀请关逢哲出去访谈,价格都随关逢哲随便开,但是不问来多少邀请,关逢哲全都拒了,他认为自己学术依然浅薄,主要责任除了教书,就是带好手下的学生,这才是他对自身位置的定位。
恋耽美
因为写的勤奋,寄的勤奋,两人每周都能收到对方的信,信里记录着琐碎日常。
儿子成长,他不在身边,穆冰莹便经常让二弟拿着相机给顾蔚阳拍照,吃饭的,睡觉的,玩耍的,学习的样子,都记录下来,寄到玫瑰岛,让他能看到儿子每个月变化的样子。
当然,也少不了她的照片。
穆冰莹安静地学习,即使在国内最好的首都大学,依然能够出类拔萃,别人还在上着基础课,她已经跟关逢哲教授的科研团队去研究了出土文献,参加学术研讨会,写下了一篇篇让同学们争相学习的论文。
学习上用功,家里也没落下,带罗慧去叶丰爷爷那看了嗓子,因为她不是先天性耳聋引起的失语症,治起来没有想象中的难,定好疗程之后,每天上午罗慧都会带着顾蔚阳一起去治病。
叶丰还没结婚,没有孙子辈,叶家一家人非常喜欢顾蔚阳,每次都会备好很多孩子喜欢吃的点心和玩具等着顾蔚阳,孩子一去,大人们就抢着抱他玩。
识字方面,罗慧没落下,顾蔚阳更没落下,两人都是刚刚学会说完整的句子,每天下午他们会一起坐在凉亭里的石桌上,学习穆冰莹布置的作业。
完不成的人,晚上是会被穆冰莹惩罚的。
顾蔚阳会被惩罚没收小玩具,没收零花钱,还要擦桌子浇花扫地。
罗慧学习很认真,目前没有被惩罚过。
首都日子很平静,玫瑰岛的天已经风起云涌,飞机坦克,各类武器,水下格斗,水下爆破特战营的战士日夜加强训练,解放军文艺报刊的文章比之刚完年期间,更让人愤怒,珠市军区的军人已经整装待发,时刻准备前往南疆决战。
顾长逸给穆冰莹的信仍然没有透露这一点,他知道预计什么时候开战,没有提前写下很多信,让人帮忙寄,因为那时候媳妇肯定放假回来了。
但他写好了最后一封信,交代了很多事情。
因为儿子的出生,让他知道,他所知道的剧情,并不是百分之百如他所想更改,这场战争伤亡率不低,一切都有可能发生。
这天,穆冰莹正在图书馆学习,珠扬日报佟社长突然出现。
冰莹同志,真是好久没见了,我就知道你即使不说明玫瑰的身份,你在首都大学也会成为名人。
穆冰莹怔了一下,连忙站起来,看了看周围学习的同学,放低声音道:佟社长,你怎么来了?
佟社长看了看周围,静园旁边有个茶室,我们去那里聊?
穆冰莹收起书本,去我家里吧,跟去茶室的路程差不多。
不知道要聊多久,她不想在外面待很久,不如在家里,一边聊还能一边看到孩子。
那更好了,我刚才去过你家里,知道你在上课才找了过来。
穆冰莹带着佟社长赶到家里,罗慧刚从叶丰家里看完病,买了菜回来。
顾蔚阳发现妈妈今天早放学之后,高兴冲过去抱着妈妈的腿蹭着小脸。
穆冰莹把儿子抱起来,走进凉亭。
虽然已经进入冬天了,但是中午太阳大,在凉亭里喝茶,温度正好,佟社长,今天中午就在家里吃饭吧。
吃饭就算了,我和你们学校几个老教授约了饭,跟你说完事情之后就得走。
佟社长坐到凉亭里,等罗慧把茶端上来,他没耽搁时间,道:我这次来啊,是受卿务院广会长的委托,最近的新闻你应该已经看了吧?联产责任到户的事?
徽省那事?我看了。穆冰莹抱着老实的儿子,好奇问:广会长想让我做什么?
之前的《南燕》,为恢复高考出了力,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你的笔名玫瑰,也在人民群众中有着非同小可的影响力。佟社长脸上挂着光荣的笑容,广会长希望你再以包产到户,包产到组,以基层民众为出发点,像拉开高考序幕一样,拉开改革开放的序幕,提高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的期待值,也在文章中用剧情与人物事迹,深刻让人民群众领悟到改革开放的益处。
穆冰莹微怔,还没说话,广会长又道:冰莹同志,这可是一项非常光荣的任务,广会长就是看中你的才能,才会将这项任务交给你。
确实是很光荣的任务。穆冰莹微微拧眉,但是第一学期目前课程很紧张,我又加入了导师的科研团队,没办法把手头事情都放下来去写作,这
不急。佟社长挥了挥手,改革开放才刚刚开始,包产到户也只是改革开放中的一个伊始事件,这是一项长达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的大事件,你可以像南燕后期一样,半个月连载一期,具体还得以你的学业为主,利用一些课余时间去创作即可。
穆冰莹松了口气,露出笑容,半个月一期可行,我手头上有合适的人设大纲,只需要细化改革开放事件的大纲就能开始写了。
好啊!那好啊!佟社长从皮包里掏出文件袋,这是广会长交给我的改革开放计划书,里面有上面对国情的规划,这是秘密文件,暂时不能泄露出去,你在创作中,审核次数会比南燕要多,也更严,创作中途可能还会随时更改,你创作大纲之前要仔细看一看。
穆冰莹接过文件,当下没有立马打开,我心里有数了,佟社长,能够参与到这么重要的事件当中,我觉得很荣幸,会不忘初心,去写好这本书。
佟社长满意笑了,你的水平和文笔我都很放心,就是想建议一点,因为你现在在首都大学里深造这么久了,听说你写出了很多篇连教授们都感到惊艳的论文,我有幸看了几篇,文笔那是行云流水,让人眼前一亮,只是比较晦涩深奥,我明白你不是故意的,是因涉及古文字,自然而然形成,这在论文中很适用,但如果你的文章也改用这种文风,对大部分读者来说,会有了阅读门槛,毕竟这每年高考录取的人才那么一点,能进首都大学的就更少了,省状元那更是凤毛麟角。
佟社长,我懂得你的意思。
穆冰莹笑着道:从创作《南燕》开始,我就知道主要核心读者群是女性读者,因为国情,也因为很多地方女性不受重视,识字不多,所以我选择的文风是即使不识字也能通过查字典读懂,明白文章含义,以改革开发为灵感的文章读者,同样是全国普通人民群众,我会保留之前的文风,不会故弄玄虚,写的让人看不懂。
哎哎,你能明白,足够清醒,有为读者着想的意识,我就不多言了,冰莹同志,珠扬日报有了你是福气,再有你接下来创作的这篇文章,想必我们在首都的分社也能彻底站稳脚跟了。
佟社长过誉了,《南燕》是天时地利人和,每篇文都是新的开始,每篇文也都有他们自己的使命,能够拥有《南燕》曾经的成就固然很好,但也不希望报社对它期望过高,以免到时候成绩不佳,让你们失望。
第202章
佟社长笑了, 当然,这道理我自然是清楚的,只是我也很清楚外界读者有多期待玫瑰新文,以你的水平罢了罢了, 我们先不说后续的事情了, 你先安心写,写好了随时去报社, 或者我帮你这边安一个电话, 你没空的时候打个电话,我安排人来拿。
穆冰莹微微一愣, 嗓子眼里的话跟着顿住, 佟社长,如果安装电话难度不高的话,我倒是想安装一个,费用方面我自己来出。
她不是第一天想安装电话了, 只是私人没办法安装,首都这边都要以单位名义去申请。
佟社长面色一喜,没想到随便一说,居然说到了穆冰莹的心坎上,他正愁不知道怎么笼络住玫瑰, 也愁不知道送玫瑰什么,她这一同意, 真就像是瞌睡来了有人递枕头, 当即道:单位报销,不用费用, 你这里离报社不算远, 牵一条线, 安个座机的事情,我这两天就让后勤去给你预约上。
穆冰莹露出笑容,那真是谢谢佟社长了。
不客气,千万别客气,这也是为了报社着想。佟社长起身,伸手摸了摸顾蔚阳的头,笑着道:你下午还要上课吧,就不耽搁你吃饭了,正好我那边还有饭局等着,就先走一步了。
佟社长慢走。
穆冰莹抱着孩子送到门口,看着佟社长远走之后,掂了掂穿着厚棉袄的顾蔚阳小同志,再重下去,妈妈都要抱不动你了。
顾蔚阳一听,挣扎着要下去,嘴里嘟囔着:自己,走。
这孩子,真疼人,心疼你妈累了吧?隔壁张家奶奶眯着一双笑眼走过来,小穆,刚刚家里来客人了?怎么没留人吃中饭哪?
穆冰莹轻轻笑了笑,邻居什么都好,就是喜欢打听,恨不得把一条街上每家每户的家事都了解得一清二。
她也没有隐瞒,除了避免闲话,也是知道张家奶奶打听归打听,不会出去乱说,就她是玫瑰的事,除了张家人,附近还没人知道呢,张奶奶,那是珠扬日报的社长,就是我和羊果写文章的报社。
张家奶奶一听,顿时哟了一声,那是领导啊?这怎么领导来了家里,也没留人吃饭呢?
穆冰莹把儿子放下来,牵着他的小手,佟社长说有饭局。
我估摸着,是看你自己个儿在家,留下来吃饭会给你添话柄,这领导挺有眼力见儿的。张家奶奶分析完之后,满眼好奇问:报社社长来找你,你是不是要写新文章了?
有这计划。穆冰莹抬起手腕看了看手表,张奶奶,中午上我们家吃吧,小慧买了一只公鸡,您应该咬得动。
不了,家里也烧好饭了,我就是听到门口有动静,出来看一看。
张家奶奶也是很有眼力见儿的人,拄着拐棍往家走,你赶紧进去吃饭吧,下午还要上课不是。
穆冰莹应了一声,牵着顾蔚阳往门槛里迈,顺手关上了门。
首都安装电话要预约,穆冰莹打听了一下,预约上就开始排队,大概是半个月到一个月时间能安上。
得知要这么久的时间,她就没放在心上,继续忙自己的事去了,也继续用原来写信拍照片的方式,跟顾长逸和家里人联系。
毕竟再过一个月就放寒假了,电话安上她暂时也不需要了。
大半个月时间里,穆冰莹整理好新文大纲,除了上基础课,跟着关逢哲老师研究新出土文献,还自己释读了《银雀山汉墓竹简》和《先秦道家文献》,写下了自己的观点,又尝试去完成老师布置的论文主题《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个主题老师没有明说是布置给师兄师姐,以前会明说,后来在她交上去几篇论文之后,老师就省略了。
穆冰莹心领神会其意,老师这就是在故意留白,如果她有能力写,就去尝试,没有能力写,便当做不知道。
她写好了就想将论文给老师看,想要老师指点,虽然这可能会让团队里的二师兄看她不顺眼。
大师兄骆北风是个实诚性子,师姐杜丹也是一个心无旁骛,醉心研究的性子,不会有旁的心思,但这二师兄庞运锋,是个说话三缄其口,颇有点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的特质。
他又不算是老师正儿八经的学生,只是看在人际关系上略作指点,因为老师直接收了她当正式学生,又很快加入了科研团队,这个二师兄,看她总归是不得劲的,虽然没完全表现出来,但能让人感觉到他的不乐意。
不顺眼也好,不乐意也好,她仍然没打算因为别人的不顺眼和不乐意,就不去学习往前进。
快要放寒假了,穆冰莹两手拎满了东西,分别是给沈老师和关老师送的春节礼物,每人两瓶茅台,一方端砚,两条徽墨,还有些首都特色糕点,另外又给师母买了厚布和皮鞋。
先把东西送给沈老师之后,穆冰莹又来到关老师家里。
开门的正好是庞运锋,穆冰莹礼貌一笑,二师兄,你也在。
你们都赶在今天给老师送东西了,就我空着手来。庞运锋身高不高,但也不矮,带着一副黑框眼镜,身上已有几丝文气,快进来吧,老师,师母,小师妹来了。
关老师家里的墙上都摆满了书,客厅没有放沙发,放了一张长桌,几把竹椅,朴素之余,书香气十足。
关逢哲正坐在长桌前,戴着眼镜,手上拿着一沓资料,旁边坐着骆北风和杜丹。
大师兄,师姐,你们也在。
两人同时站起来,杜丹点了点头,又推了推眼镜,骆北风把椅子递到穆冰莹常坐的位置,老师刚才正夸你,你就到了。
关逢哲脸上露出淡淡的笑纹,将资料放在桌子上, 怎么拎了这么些东西。
冰莹来了。正在厨房的师母马月英围着围裙走出来,一脸笑容道:他们几个都来了,我猜到你要来,特地做了豌豆黄,等下带回去给阳阳吃。
穆冰莹将东西放在一旁椅子上,阳阳最喜欢吃师奶奶做的豌豆黄了,看到了肯定要高兴。
高兴好,高兴就好。马月英高兴地合不拢嘴,今天怎么没把阳阳带过来?
我是先去了图书馆,才来老师这里。
穆冰莹拿出厚布和皮鞋递给马月英,师母,马上放假我们就要回珠市,春节见不着了,提前买些东西给你们送过来,您看看喜不喜欢,如果不喜欢还可以再拿去调换。
你这孩子,又给我们买东西。,马月英脸上露出笑容,没有过多推辞,欢欢喜喜接下礼物。
她之前是要推辞好几个来回的,但是冰莹说了,晚辈给长辈买东西就是想看到长辈的笑脸,就是想要气氛变得融洽,让双方都很高兴,如果不是真的不喜欢,就不要再抱怨心疼钱之类的话,那样只会让双方都变得不高兴,好事也就变成了坏事。
马月英越想越有道理,之后便欢欢喜喜收下,再另外准备一些冰莹家里能用得着的东西还回去。
这样双方就都很满意高兴了。
穆冰莹看师母收下后笑了,转而将茅台酒砚台徽墨都拿出来,递给关逢哲,师父,您看看,这端砚和徽墨正不正宗,我没买错吧?
关逢哲指着徽墨笑道:这墨条一拿出来,香味就告诉我有多正宗了。
说罢就将砚台拿起来打量,越打量脸上的笑容就越满意。
马月英看着丈夫高兴的样子,笑道:他那砚台都开裂了,还舍不得扔,你送了这块新的,下午练字估计就得立马用上。
老师满意就好。
正当气氛融洽的时候,庞运锋突然出声:一两徽墨一两金,到底是小师妹有实力,师父才能收到这样的礼物,否则靠我们几个,师父不知得等到何年何月。
穆冰莹笑容微淡,大师兄骆北风接话:你年前去了好几场访谈交流,不比小师妹有实力多了。
气氛骤然僵持。
外界经常有人来邀请关逢哲出去访谈,价格都随关逢哲随便开,但是不问来多少邀请,关逢哲全都拒了,他认为自己学术依然浅薄,主要责任除了教书,就是带好手下的学生,这才是他对自身位置的定位。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