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玉见了,不由觉得严明方才那句切要装得像一些,怕是不止对她一个人说过。
    她也拿相较轻松的语气说道:必是侯爷太过操劳费神,这大过年的,还是要以身体为重
    嗯,坐下说话吧。萧牧将按额头的手收回,目光落在了她身前拿来暖手的崭新袖笼之上。
    多谢侯爷。
    衡玉道了谢,随意拣了张离他近些的椅子坐下,再嗅着鼻尖的淡香,心中已然有了答案。
    这香气,她曾在长公主殿下的寝殿内闻到过一次那日也是寒冬,又值连日阴雨,四下潮寒,叫殿下腿上旧伤复发,疼痛难忍之下,其蓁姑姑便燃上了此香。
    此香,有缓解疼痛之效。
    平日里根本看不出他的异样,想必是极能忍痛之人,眼下却连这种只有微末效用的法子都用上了,显然是疼得厉害。
    衡玉不免有些懊悔。
    若早知如此,她断不该过来的还要叫他在忍受锥心疼痛之下,强装出若无其事的模样。
    思及此,衡玉藏在袖笼里的双手手指不禁抓紧了些,下意识地将眼睛也垂下,怕泄露出什么情绪来。
    这一幕落在萧牧眼里,便成了她盯着那只秋香色的袖笼看。
    就这么喜欢?
    萧侯爷脑子里突然冒出印海的声音两口大箱子满满当当、那位韶言郎君就连针线缝制也不在话下
    侯爷,我过来是为了苗娘子之事。衡玉抬起脸来,想要将事情尽快说明,好早些离去,是以直入正题道:我今日与好友闲谈,忽然想到,那五人之死,会不会与彼时北地的征兵令有关?
    极有可能。萧牧食指轻叩了一下小几上那一摞发黄的厚册子,道:之后死去的那四人,都曾出现在拟征名单之上
    衡玉看向那摞册子,愣了愣,侯爷早就想到了?
    否则也不会调来这些时隔多年的征兵册了。
    也是前日刚想到的,到底这些人最大的共同之处是在年龄之上,再结合彼时北地之况,便有了这个猜想。萧牧言罢,又多解释了一句:这征兵册也是今日裴刺史刚让人送来的,正想找你过来告知进展。
    衡玉本也不介意他未有第一时间将那未得证实的猜想告知自己,她只是觉得:到底还是侯爷思路敏锐。
    却听萧牧道:北地历年局势如何,我再清楚不过,有此猜想不足为奇。而你对军政民策接触甚少,全凭脑子便能想到此处,才更配得上敏锐二字。
    这算是宽慰吗?
    衡玉想了想,便也一笑:倒也是这么个道理啊。
    她这等不谦虚的反应叫萧牧也无声笑了一下。
    不过侯爷说,之后那四人都在拟征名单之上,也就是说,苗娘子第一任夫君,并无被征兵的经历了?
    五人当中有四人,已是极大巧合。萧牧道:或许在考虑此事时,暂时可将第一人剔除出去
    衡玉思索着点头:我路上也细想过了,那第一人身死之时,北地征兵之事并不频繁且此人死了两年之后,苗娘子才再次议亲,之后四次当中,三次定亲,一次成婚,皆在短短三四年之内,而这时间段正接近晋王筹谋造反之际
    所以,从之后那四人身上入手去查,才是最可行的。
    正如侯爷方才所言,如今大可先将那稍显例外的第一人剔除,才不至于混淆视线。
    侯爷?衡玉看向似忽然有些走神的萧牧。
    她方才说了什么话是足以叫他失神的吗?
    衡玉来不及细思,便听他已语气如常地道:没错,而各地为增加稳定人口,于征兵之策上亦有宽容之处,其中有一条便是未婚男子可因定亲成家而暂缓三月应征入营。
    衡玉:但大多数人家,想必也不愿将女儿嫁给即将应征之人,议亲之前定会打听清楚
    萧牧语气笃定:苗家必然知情,只是将苗掌柜瞒下了而已。
    衡玉点头,眉心微皱地道:甚至他们瞒下的,或不止是将嫁之人即将应征这一条若那些人家,当真只是想暂缓应征,或是想参军之前延续香火,有何道理非要冒险选择苗掌柜?
    即将参军之人,纵然不好议亲,却也不至于完全没有选择。
    说得现实且难听些,动荡之年,边境之地,卖女儿的只怕都比比皆是
    这些人家既出得起苗家要的聘礼,必然也都不算太过贫苦,他们为何独独选了已有克夫之名的苗掌柜?
    除非
    或许他们从一开始想的便不是暂缓应征,而是逃兵役!衡玉定声道。
    这大约才是那些人身死的关键所在!
    萧牧颔首:若是为此,那么苗掌柜背负克夫流言,于他们而言,便是最好的掩饰。
    所以,那些所谓被苗掌柜克死的人,极有可能
    衡玉手指微凉之际,心中倏地又升起一团怒意。
    若果真如此,那苗家人必然也知晓全部真相,若无苗家人的配合,此事根本没有办法遮掩干净!
    当下只是推测。萧牧看了一眼手边的征兵册,道:这些事皆发生在晋王之乱未起未平之前,营洲平定后,各处衙门官员皆清洗了一番,一时恐怕难以查证。若要查明当年真相,当下最快的法子,只能是先去撬开那些人的嘴
    衡玉赞成点头。
    所谓那些人,所指自然是苗家和那四名男子的家人。
    苗掌柜与柳主薄的亲事定下后,苗家老二夫妻的态度有些反复,他们二人唯利是图,必不会也不敢轻易招认,反倒是仍沉溺在丧子之痛中的苗母,或可让苗掌柜适时下些工夫加以试探
    衡玉思忖片刻,又道:此前我也大致了解过那些男子的家中情况,除了苗掌柜那第一任丈夫之外,其余四家已有两家没了音信,只剩些不甚亲近的旁亲还在营洲附近。余下两家当中,有一户人家老来得子,如今日子尚可,怕也不会轻易吐露另一户,也就是苗娘子上一任夫家,那男子的父母皆已过世,只有一个年迈的祖母还尚在,此番苗娘子与柳主薄的亲事,便是她点的头。
    蒋媒官是去见过这位老人家的,据说答应得十分爽快,且颇为激动,似乎极乐见苗娘子能够再行另嫁
    萧牧静静看着听着,那惋惜之感又隐隐浮现心头。
    思路清晰,头脑灵敏,记性甚佳,若是个男子的话
    思及此,他思绪忽然顿住,竟未像往常那般再往下继续惋惜,而是另有一个极清晰的念头取而代之
    她就是她,她很好,这一切在她身上也都刚刚好。
    若世上没有这么一个她,才是真正值得惋惜之事。
    怀有大智的幕僚军师,纵然难寻,却也只是难寻。
    但天南地北,万里江河,物转星移,有且只会有这么一个吉衡玉,任凭天涯海角再觅不得第二个出来。
    视线中,在他看来那绝无仅有的女孩子忽然站起了身来。
    侯爷,我想去见一见那位老人家你安心歇着,等我消息。
    萧牧下意识点头。
    见她要转身离去,却忽然道:等等。
    衡玉看向他:侯爷有何要交待于我的?
    她此际满脑子装着那逃兵役之事,结果却听坐在那里的人问道:今日为何不用手炉?
    顺着他的视线,衡玉低头看向自己抄着的袖笼,随口道:这个倒也轻巧方便
    比得上添了炭的手炉暖和吗?
    衡玉觉得这话题有些怪,但也还是答道:两端镶了狐毛,内里缝了层皮子,倒也防风保暖。
    萧牧哦了一声。
    还真是细致。
    顿了顿,又问:当真暖和?
    听他如此执着于暖和与否的问题,衡玉少不得有些茫然了,下意识抬起双手:不然侯爷试试?
    也好。
    端坐罗汉榻边的萧侯爷从容地伸出手去。
    衡玉怀着复杂的心情将双手抽出,走上前递给他。
    萧牧接过,将双手抄进去,其内有余温在。
    暖和吗?衡玉甚至有点好奇了。
    萧牧认真评价道:甚好。
    看他没有将手抽出的迹象,衡玉道:那回头我叫女使给您缝一个?
    萧牧闻言似想了想,才道:不必如此麻烦,我觉得这个就很好。
    ?衡玉看着那秋香色的绸面,其上还绣了玉兔抱月的袖笼,沉默了一会儿:侯爷确定吗?
    萧牧沉吟片刻,反问道:莫不是吉画师心爱之物?若是如此,那本候倒也不宜夺人所爱了。
    说着,便慢条斯理地要将手抽出。
    衡玉忙伸手按在袖笼上,笑得一脸尊重:岂会岂会,一只袖笼而已,侯爷既喜欢,且用着便是。
    他中毒在身,他开心便好。
    衡玉十分体贴地想着,仿佛在怜惜宠溺一个孩童。
    她曾听严军医说过,侯爷中毒后,曾有过一些反常举止与爱好,故而他疑心此毒或有牵连脑子的可能
    萧牧不知她所想,却也不再试图将手抽出,转而道:外头冷,你将此手炉带上。
    衡玉望向小几上的鎏金掐丝六角手炉,依言伸手提了过来,捧在手中感慨道:那我这桩买卖倒赚大了。
    萧牧不置可否,道:快申时了,早去早回。
    衡玉点头,走至青竹帘边,鬼使神差地回头看了一眼。
    气质如寒松般的人,在这布置清雅的书房内,将双手抄在一只绣着玉兔的手笼内
    好怪,却又让人忍不住再看一眼。
    见她不动,萧牧道:若不着急,便明早再去
    着急着急,这就去了,侯爷注意歇养,切记莫要再劳神。衡玉打起帘子,快步走了出去。
    听着她脚步声渐远,见那青竹帘角垂着的丝结停止了晃动,萧牧复才将手从那只袖笼里抽出,继而细细打量着。
    传得那般技艺精湛,神乎其神
    依他看,也不过如此吧?
    等在萧牧居院外的翠槐见自家姑娘出来,忙迎了上去。
    咿,姑娘的袖笼呢?
    侯爷甚是喜欢,便送给他了。衡玉将袖中的手炉给翠槐瞧,喏,他还了我这个。
    翠槐脸颊一抽。
    叱咤沙场的萧侯爷竟喜欢如此粉嫩活泼之物吗?
    皮子剩的还有,那婢子回头再给姑娘做一个吧?
    衡玉随意点头,道:先随我出府。
    姑娘要去哪里?
    寻苗掌柜。
    第100章 何故突然和稀泥
    包子铺做的多是早午的生意,已近昏暮之时,便多是在准备打烊的事宜了。
    年轻的伙计将一摞刷洗晾晒干净的蒸笼刚抱进堂中放下,一转身就见披着淡青裘衣的亭亭少女抱着手炉,带着女使,正往铺中走来。
    吉姑娘来了!
    伙计忙笑着迎上前:吉姑娘这个时辰过来,想必不是吃包子吧?
    是啊,来寻苗掌柜的。衡玉面上也挂着笑,说话间跨入堂内。
    吉姑娘早会儿过来便好了,我家掌柜刚走了一刻钟,回家去了。
    回家?衡玉脚下微顿。
    回苗家!伙计纠正道。
    衡玉若有所思地点头。
    回苗家啊。
    苗掌柜与柳主薄定亲已有数日,说来是时候该回去一趟了
    如此我来得倒是不巧了。
    她本打算将今日与侯爷的猜测先告知苗娘子,大致商议一番后,与苗娘子一同去见一见那位老人家
    她自己倒也去得,想要打听清楚老人的住处并非难事,只是若能同苗娘子商议罢、对旧事多些了解,知己知彼之下,才好对症下药,也能更稳妥一些。
    而当下时辰已晚,若等苗娘子回来之后再出城,多半来不及了。
    吉姑娘既都来了,不如吃杯茶暖暖身子歇歇脚再走吧?伙计十分热情周到。
    衡玉左右也不着急回去,今日为吉吉过大礼之事里里外外也颇劳神,此时便也点头坐下了。
    伙计很快捧来了刚沏的热茶。
    衡玉接过捧在手中,含笑随口问道:对了,虽见了许多次,倒还不知小哥如何称呼呢?
    伙计咧嘴一笑:小人名叫顺水,高顺水!出生之时,算命先生给起的名儿!
    衡玉笑着称赞道:一听便是个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好名字。
    嘿,哪儿有吉姑娘说得这般大气
    二人这厢闲聊之际,一道声音自铺门外传来。
    少婷可在吗?
    衡玉坐着的位置侧对着堂门方向,闻声下意识就看过去。
    那是一位身形瘦小佝偻的老妪,穿着灰扑扑的旧棉袄,灰白的发髻拿老蓝布裹着,双手握着一根拐杖拄在身前,拐杖上系着一只包袱。
    我家掌柜的不在,您是哪位?伙计已走了出去,客气地问。
    少婷不在啊老人动作有些迟缓地将包袱解下,笑得很和气:我是王家的老婆子,来给少婷送点东西
    是王家祖母吧!伙计恍然。
    是,是
    堂中,衡玉握着茶盏的手指动了动。
    本还说今日来得不巧,没成想是巧极了。
    伙计一手将包袱接过,一手就要扶着人往铺子里走:您进来先歇歇脚!
    不用不用少婷既不在,我也不好叨扰了。
    这哪儿能是叨扰啊,掌柜的常提起您老人家呢您住在城外头,这么大年纪了,来一趟可不容易,要是连盏茶都没喝就走了,回头掌柜的可是要怪我招待不周的!伙计连说带扶,将人带到了堂中。
    老妇人不大好意思地坐下来,拐杖不离手,笑得有些局促。
    衡玉见她那紧握拐杖的双手干枯皲裂,遂起身走到老人面前,弯身将手炉递上去:老人家,您暖暖手吧。
    老人视线已有些浑浊,然而离得这般近,也能看得清女孩子姣好如花的面庞,不寻常的衣着打扮,更不必谈那金灿灿的手炉
    多谢,多谢姑娘老妇人有些惶恐地摆手:一路走着,倒不冷的
    见她神态过于不安,衡玉也未一味勉强,而是在她身侧的凳子上坐下,接过她的话问道:这么远的路,您是走着进城来的?
    恋耽美

章节目录


吉时已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作者:非10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非10并收藏吉时已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