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荀愈发惊愕。
侯爷也早就知道了?
衡玉便又说了在铺中与王家祖母的那番交谈:我已让平叔将老人家送去了府衙当堂说明此事。
苗娘子点点头,心情难免有些复杂。
柳荀沉默了半晌,听着二人又说了许多,最终忍不住问道:为何之前无人告知我此事?
苗娘子解释道:刚开始也只是猜测,还不能确定,到了后来么
柳荀静静等待着一个能够说服自己的理由。
后来就忘了告诉你了。
柳荀:?
偏生衡玉在一侧又认真点了头,仿佛在替苗娘子作证事实的确如此。
柳荀的表情逐渐怀疑人生。
就是说,有没有一种可能,或许身为未婚夫的他才应当是这件事情里的重要角色?
这一切真的合理吗?
这种大家都在为此事而努力,将他边缘化不提,甚至忘记要将告诉他一声的经历与其说离谱,柳先生更愿称之为离奇。
第104章 克夫始末
衡玉回到侯府时,天色已擦黑。
她于侯府前走下马车之际,恰见有人自府内而出。
晏锦?
小十七啊。那带着小厮的年轻男子朝她走来,借着薄暮微光瞧着她,便感叹道:温泉庄子养了十多日,你这气色倒是好了颇多,怎偏偏侯爷却病下了呢?
衡玉微有些意外地看着他:侯爷病了?
晏锦抬起手,拿折扇轻敲了下她的头:你这小没良心的,就住在这侯府内,竟都不知自己的恩人病下了?
衡玉不置可否地眨了眨眼。
她自然知道萧侯病了,但为何会将这等消息透露给晏锦?
我今晚特来寻侯爷喝酒,却未见得着人,只下人来回话,道是侯爷身体不适晏锦说着,朝身侧小厮伸出了手。
小厮会意,将手中提着的酒坛递上。
晏锦塞向衡玉,笑道:喏,这坛好酒今日就便宜你了。
衡玉将那酒坛抱在身前,看着面前这位样貌俊秀,仿佛万事从不上心的好友:晏锦
嗯?
已近年关了,你不打算动身回庭州吗?
你也知近年关了,便是此时动身也赶不及除夕前抵家了,你是想让我在路上过年不成?晏锦笑着反问。
你若果真有意回家,自当早做打算衡玉也似随意问道:这营洲城内,莫不是有什么格外吸引你的人或物么?竟叫你愿意逗留如此之久。
那可多了去了!如此时节,晏锦仍刷地一下展开了折扇,今日的扇面之上,赫然是个慧字。
衡玉此时看着那个浓墨写就的慧字,倒少见地没有翻白眼的冲动。
晏锦又笑着道:况且,我家小十七都在呢,既是一同来的,理应也要一同走,你说对是不对?
那你可有得等了。
晏锦浑不在意:左右闲人一个么。
衡玉嘁了一声:你哪里是闲人了?
哦?晏锦依旧笑看着她。
花楼酒馆,戏楼瓦市,怕是分身乏术吧
晏锦便哈哈笑出了声来。
旋即又颇愉悦地道:纵是再忙,然年节是与家人团聚之际,今年的除夕,是少不得要与我家小十七一起过的
听他将自己称作家人,衡玉笑了一声,便也点头:好啊,莫忘了多备些好酒。
这是自然!
二人约定了一同过除夕罢,晏锦便摇着扇子上了马车离去。
衡玉看着那辆马车离开,抬脚往侯府内行去,眼底尽是思索。
萧牧和晏锦这俩人,葫芦里究竟买的什么药,打的什么哑谜?
还是说
衡玉低头看了眼怀中抱着的酒坛。
在旁方才唤了自家姑娘两声,试着想将酒坛接过来的翠槐见状无奈失笑,只当失神中的衡玉是格外宝贝这坛子酒。
见天色将暗,恐再晚些会耽搁萧牧歇息,衡玉便未折回住处,直接就去寻了萧牧。
从下人处得知了萧牧仍在居院内,衡玉一路走过去,在院外遇到了苏先生。
苏先生显是才与萧牧议罢事出来,乍见得衡玉,甚是惊喜。
二人行礼寒暄一番罢,苏先生感慨道:吉姑娘这般时辰还要过来,可见为了侯爷的亲事,当真也是十分操劳了。
衡玉轻咳一声。
那倒不是因为这个。
也未多解释什么,只礼尚往来道:苏先生也辛劳了。
能替侯爷分忧,无甚辛苦可言。苏先生说着,笑意逐渐局促,轻轻搓了搓身前双手,好一会儿才询问道:不知吉姑娘近日可得空?
衡玉对苏家人印象一贯很好,未多问什么,便笑着点头:得空的。
苏某一家来到营洲后,还未来得及同吉姑娘真正表一表谢意,若吉姑娘不嫌弃,苏某想邀吉姑娘前去寒舍吃顿便饭薄酒
吃饭喝酒啊。
她最喜欢了。
衡玉笑意愈盛:恭敬不如从命,如此便叨扰了,不知明日可方便?
苏先生立时大喜,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方便,自然方便!那那苏某这便回去让内人准备!
衡玉有些愕然。
明日才过去,倒也不至于准备得这样早吧?
殊不知,苏先生脑海中已快速闪过千百道菜色与诸多待客流程,甚至心急如焚,只觉时间过于紧迫,怕是要全家连夜筹备才行了!
是以,苏先生匆匆便拱手告辞而去,急于将喜讯带回家中。
衡玉这厢经了近随通传罢,便被请进了书房之中。
萧牧仍坐在临窗的那张罗汉榻上,衡玉下意识地看向他手边,果然,那只手笼也还在。
如何?可见到人了?见她进来,萧牧便随手放下了正看着的图纸。
屋内初掌灯,可见少女微仰起下颌,隐有些故作得意地道:见到了啊,且事情已大致解决了。
这么快?
萧牧略有些意外,抬手示意她:坐下细说。
屋内本就有地龙,此时又烧着炭盆,暖和的有些过了头,衡玉要将裘衣解下时,才发觉自己右手里还提着那一坛子酒,便随手放在了椅边的茶几上。
萧牧看了一眼那酒坛。
衡玉很快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我与那王家祖母说定后,恰遇到一群府衙巡逻的官差,将此事说明罢,他们当即便往苗家拿人去了。
这也是官差能那么快赶到苗家的原因。
萧牧淡声道:裴刺史手下的官差,倒难得做事如此果断,动作这般快。
裴定此人是个慢性子,不上不下,不温不火,手下之人便也有样学样。
衡玉端起茶吃了两口,润了润喉,才道:当初佳鸢娘子那桩义绝案时,我与侯爷一同去过府衙,那官差眼力颇好,一眼便将我认出来了
萧牧看她一眼。
那只怕不叫眼力好
如此长相,一眼认不出才是稀奇。
萧侯爷一本正经地在心中纠正道。
视线中,女孩子放下茶盏,端出一张笑脸望着他:所以说到底,他们还是看在侯爷的面子上。
萧牧语气好奇地问:你是觉得一日不拍本侯的马屁,便没办法在这侯府里继续待下去吗?
衡玉轻叹气:我每每说实话,侯爷总要这般曲解想侯爷您本就有权有势,优点又如此之多,寻常谈话总也绕不开的,若半字不许人提,只怕是要无话可说了。
萧牧听得好笑,未与她打嘴仗,而是自一旁小几上拿起一物,道:拿去。
何物?
衡玉有些好奇,起身来到他面前,伸手去接。
其物冰凉,他的手指亦是冷的。
也因此,少女指间的温热便叫他感受得十分清晰。
这是侯爷的节度使之令?衡玉看着手中令牌,不免惊讶。
萧牧嗯了一声,道:这偌大北地,非是人人都如今日那官差恰巧认得你,拿着此物,可保行事方便。
可是苗掌柜之事已了
萧牧:你无一日是安安分分呆在府内的,总有事要用得上。
譬如,她此番来北地要办的那件事
有些事无法言明,他亦不好多作探问,能与她行些方便也是好的。
衡玉微怔之后,看着他,笑着问:侯爷就不怕我拿着这令牌,到处狐假虎威,败坏您的名声吗?
我的名声,还用得着你来败坏吗?萧牧淡然反问。
他所指自是外面那些有关他居功自傲,图谋造反的风评
衡玉认真点头:倒也是啊。
收着吧。萧牧伸手去端茶。
那我就斗胆先收下了,多谢侯爷。衡玉抬手认认真真施了个礼,道:待我离开营洲时,再行归还侯爷。
萧牧吃茶的动作一顿,不动声色问:差事尚未完成,便有回京的打算了?
衡玉已坐了回去,拿明人不说暗话的语气反问:这差事完不完得成,侯爷心中还不清楚吗?
萧牧看向她怎就知一定完成不了?
真指着这桩差事圆满结束才能回京的话,这辈子恐怕都要呆在营洲了。衡玉说话间,将那枚令牌小心地收入袖中。
萧牧:你是在诅咒本侯孤独终老吗?
不敢不敢。衡玉立即露出友善笑意:侯爷英明神武,丰神俊朗,姻缘必然顺遂,日后定能子孙满堂
她的意思自然是说,他纵是结亲,也定不会受朝廷安排摆布。
只是这话自不好明言。
听她子孙满堂这种鬼话都出来了,萧牧好气又好笑。
此时有下人隔帘道:侯爷,晚膳已备妥。
萧牧:多加一副碗筷
衡玉便要起身:如此就不叨扰侯爷用饭了。
萧牧沉默了一瞬,才问:你认为这副碗筷是加给何人的?
这句话衡玉自是听懂了,恍然道:侯爷要留我用饭啊。
她还当是邀了旁人,或是印海他们要过来。
萧牧:怎么,莫非你提酒来,竟不是为了蹭本侯的饭?
衡玉看向那坛酒,这才明白他那句加副碗筷为何如此自然,以及见她没反应过来时又何故拿看待智障的眼神看着她。
这坛子酒,是方才回来时遇到晏郎君,他顺手给我的,我便顺手提着了衡玉解释道。
萧牧哦了一声。
原是如此,他还当特意带了酒,要与他庆贺苗掌柜之事进展顺利。
我纵要来蹭饭,总也不能提酒来的,侯爷头痛之疾稍轻,尚且不宜饮酒。衡玉笑着道:这坛酒便留着,待来日侯爷养好了身体再拿出来共饮。
这番话萧牧听得十分受用,自罗汉榻上起了身,语气含笑道:行了,随我去饭堂吧。
衡玉笑着跟上。
二人出了书房,萧牧行在前,似随口问起般:当真打算回京了?
家中倒来信催了,但总要过完年再说的。
过完年
那也快了。
且家中来信催了的人,怕是还有个韶言郎君吧?
萧牧于心底思忖着,忽见身后之人走到了身侧,探着头看着他,玩笑着问:侯爷三番两次问起,莫非是不想我回京去?
到底此前还说想与她结为兄弟呢
萧牧脚下一滞,目视前方:本侯巴不得你早些回去。
这下换衡玉哦了一声:这般盼着我走,所谓若我为男子,便结为兄弟的话,原是不可信的啊。
听出她语气里半真半假的失落,萧牧难得解释道:营洲这等是非之地,到底并非宜居之所
事实如此。
她本也不该在营洲久留的。
他分明尤为清楚这一点,可为何
萧牧微握紧了负在身后的右手。
听得这句解释的衡玉,眼底溢出一丝笑意来。
廊檐下悬着的灯笼随风微动,淡芒与月色相融,将二人的影子和思绪一并拉长。
待二人一同用罢了饭,府衙那边便有消息传了回来。
王家老太太当堂将当年之事详尽道出,苗家人起初仍不肯认罪,后来是那方氏眼看狡辩无望,便将脏水全都泼向了其嫂姜氏,只道自己虽知情,却受胁迫不敢言明,至多只有隐瞒之过
便是在这欲将罪名都推向姜氏之际,那苗玉田也跟着方氏统一了口风,并将当年种种旧事都掀了出来除了王家之外,与王家之前的那三户人家议亲定亲,也皆是暗中助人逃了兵役,包括王鸣在内四人皆是假死!
只苗掌柜第一任夫君,确是因病过世,但此人身患顽疾之事早在议亲时苗家人便已知晓,只是一同瞒住了苗掌柜。
王家老太太坚称方氏夫妻也是同谋者,二人抵死不认,唯有暂且押入牢中再行审讯。
那姜氏在大堂之上,又哭又笑又骂,已有些疯态,倒未能再狡辩了。
王家老太太此番主动坦白揭露此事,也非当年之事的主谋者,裴刺史认为,此举可依律归为亲亲相隐,母为子隐,情有可原。加之其年事已高,故而不予论罪。
衡玉点头:裴刺史如此判处,甚是合矩。
至于苗家那三人的罪名,无论方氏夫妻如何抵赖,随着接下来府衙的审讯和深查,想来也绝无逃脱的可能。
这桩牵扯诸多旧事的案子,几乎是一夜之间传遍了营洲城,翌日便轰动不已。
两日后,方氏夫妻终究还是认罪了。
二人与姜氏杖责受刑后,同被判处流放八千里之刑。
然而此案刚宣判不久,苗娘子与柳荀便来到了府衙之内。
裴定看着堂内二人,微皱眉问:苗掌柜莫不是来替母求情的吗?
第105章 就该一把火烧掉
若是替姜氏求情的话,那对方此番无疑要白跑一趟了。
这件案子早已脱离了家事的范畴,是否要追究,也非这位苗掌柜能够决定的。
公堂之外,聚集了不少人,对此亦是低声议论着。
到底还是心软呀,出了这种事还要来求情
恋耽美
侯爷也早就知道了?
衡玉便又说了在铺中与王家祖母的那番交谈:我已让平叔将老人家送去了府衙当堂说明此事。
苗娘子点点头,心情难免有些复杂。
柳荀沉默了半晌,听着二人又说了许多,最终忍不住问道:为何之前无人告知我此事?
苗娘子解释道:刚开始也只是猜测,还不能确定,到了后来么
柳荀静静等待着一个能够说服自己的理由。
后来就忘了告诉你了。
柳荀:?
偏生衡玉在一侧又认真点了头,仿佛在替苗娘子作证事实的确如此。
柳荀的表情逐渐怀疑人生。
就是说,有没有一种可能,或许身为未婚夫的他才应当是这件事情里的重要角色?
这一切真的合理吗?
这种大家都在为此事而努力,将他边缘化不提,甚至忘记要将告诉他一声的经历与其说离谱,柳先生更愿称之为离奇。
第104章 克夫始末
衡玉回到侯府时,天色已擦黑。
她于侯府前走下马车之际,恰见有人自府内而出。
晏锦?
小十七啊。那带着小厮的年轻男子朝她走来,借着薄暮微光瞧着她,便感叹道:温泉庄子养了十多日,你这气色倒是好了颇多,怎偏偏侯爷却病下了呢?
衡玉微有些意外地看着他:侯爷病了?
晏锦抬起手,拿折扇轻敲了下她的头:你这小没良心的,就住在这侯府内,竟都不知自己的恩人病下了?
衡玉不置可否地眨了眨眼。
她自然知道萧侯病了,但为何会将这等消息透露给晏锦?
我今晚特来寻侯爷喝酒,却未见得着人,只下人来回话,道是侯爷身体不适晏锦说着,朝身侧小厮伸出了手。
小厮会意,将手中提着的酒坛递上。
晏锦塞向衡玉,笑道:喏,这坛好酒今日就便宜你了。
衡玉将那酒坛抱在身前,看着面前这位样貌俊秀,仿佛万事从不上心的好友:晏锦
嗯?
已近年关了,你不打算动身回庭州吗?
你也知近年关了,便是此时动身也赶不及除夕前抵家了,你是想让我在路上过年不成?晏锦笑着反问。
你若果真有意回家,自当早做打算衡玉也似随意问道:这营洲城内,莫不是有什么格外吸引你的人或物么?竟叫你愿意逗留如此之久。
那可多了去了!如此时节,晏锦仍刷地一下展开了折扇,今日的扇面之上,赫然是个慧字。
衡玉此时看着那个浓墨写就的慧字,倒少见地没有翻白眼的冲动。
晏锦又笑着道:况且,我家小十七都在呢,既是一同来的,理应也要一同走,你说对是不对?
那你可有得等了。
晏锦浑不在意:左右闲人一个么。
衡玉嘁了一声:你哪里是闲人了?
哦?晏锦依旧笑看着她。
花楼酒馆,戏楼瓦市,怕是分身乏术吧
晏锦便哈哈笑出了声来。
旋即又颇愉悦地道:纵是再忙,然年节是与家人团聚之际,今年的除夕,是少不得要与我家小十七一起过的
听他将自己称作家人,衡玉笑了一声,便也点头:好啊,莫忘了多备些好酒。
这是自然!
二人约定了一同过除夕罢,晏锦便摇着扇子上了马车离去。
衡玉看着那辆马车离开,抬脚往侯府内行去,眼底尽是思索。
萧牧和晏锦这俩人,葫芦里究竟买的什么药,打的什么哑谜?
还是说
衡玉低头看了眼怀中抱着的酒坛。
在旁方才唤了自家姑娘两声,试着想将酒坛接过来的翠槐见状无奈失笑,只当失神中的衡玉是格外宝贝这坛子酒。
见天色将暗,恐再晚些会耽搁萧牧歇息,衡玉便未折回住处,直接就去寻了萧牧。
从下人处得知了萧牧仍在居院内,衡玉一路走过去,在院外遇到了苏先生。
苏先生显是才与萧牧议罢事出来,乍见得衡玉,甚是惊喜。
二人行礼寒暄一番罢,苏先生感慨道:吉姑娘这般时辰还要过来,可见为了侯爷的亲事,当真也是十分操劳了。
衡玉轻咳一声。
那倒不是因为这个。
也未多解释什么,只礼尚往来道:苏先生也辛劳了。
能替侯爷分忧,无甚辛苦可言。苏先生说着,笑意逐渐局促,轻轻搓了搓身前双手,好一会儿才询问道:不知吉姑娘近日可得空?
衡玉对苏家人印象一贯很好,未多问什么,便笑着点头:得空的。
苏某一家来到营洲后,还未来得及同吉姑娘真正表一表谢意,若吉姑娘不嫌弃,苏某想邀吉姑娘前去寒舍吃顿便饭薄酒
吃饭喝酒啊。
她最喜欢了。
衡玉笑意愈盛:恭敬不如从命,如此便叨扰了,不知明日可方便?
苏先生立时大喜,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方便,自然方便!那那苏某这便回去让内人准备!
衡玉有些愕然。
明日才过去,倒也不至于准备得这样早吧?
殊不知,苏先生脑海中已快速闪过千百道菜色与诸多待客流程,甚至心急如焚,只觉时间过于紧迫,怕是要全家连夜筹备才行了!
是以,苏先生匆匆便拱手告辞而去,急于将喜讯带回家中。
衡玉这厢经了近随通传罢,便被请进了书房之中。
萧牧仍坐在临窗的那张罗汉榻上,衡玉下意识地看向他手边,果然,那只手笼也还在。
如何?可见到人了?见她进来,萧牧便随手放下了正看着的图纸。
屋内初掌灯,可见少女微仰起下颌,隐有些故作得意地道:见到了啊,且事情已大致解决了。
这么快?
萧牧略有些意外,抬手示意她:坐下细说。
屋内本就有地龙,此时又烧着炭盆,暖和的有些过了头,衡玉要将裘衣解下时,才发觉自己右手里还提着那一坛子酒,便随手放在了椅边的茶几上。
萧牧看了一眼那酒坛。
衡玉很快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我与那王家祖母说定后,恰遇到一群府衙巡逻的官差,将此事说明罢,他们当即便往苗家拿人去了。
这也是官差能那么快赶到苗家的原因。
萧牧淡声道:裴刺史手下的官差,倒难得做事如此果断,动作这般快。
裴定此人是个慢性子,不上不下,不温不火,手下之人便也有样学样。
衡玉端起茶吃了两口,润了润喉,才道:当初佳鸢娘子那桩义绝案时,我与侯爷一同去过府衙,那官差眼力颇好,一眼便将我认出来了
萧牧看她一眼。
那只怕不叫眼力好
如此长相,一眼认不出才是稀奇。
萧侯爷一本正经地在心中纠正道。
视线中,女孩子放下茶盏,端出一张笑脸望着他:所以说到底,他们还是看在侯爷的面子上。
萧牧语气好奇地问:你是觉得一日不拍本侯的马屁,便没办法在这侯府里继续待下去吗?
衡玉轻叹气:我每每说实话,侯爷总要这般曲解想侯爷您本就有权有势,优点又如此之多,寻常谈话总也绕不开的,若半字不许人提,只怕是要无话可说了。
萧牧听得好笑,未与她打嘴仗,而是自一旁小几上拿起一物,道:拿去。
何物?
衡玉有些好奇,起身来到他面前,伸手去接。
其物冰凉,他的手指亦是冷的。
也因此,少女指间的温热便叫他感受得十分清晰。
这是侯爷的节度使之令?衡玉看着手中令牌,不免惊讶。
萧牧嗯了一声,道:这偌大北地,非是人人都如今日那官差恰巧认得你,拿着此物,可保行事方便。
可是苗掌柜之事已了
萧牧:你无一日是安安分分呆在府内的,总有事要用得上。
譬如,她此番来北地要办的那件事
有些事无法言明,他亦不好多作探问,能与她行些方便也是好的。
衡玉微怔之后,看着他,笑着问:侯爷就不怕我拿着这令牌,到处狐假虎威,败坏您的名声吗?
我的名声,还用得着你来败坏吗?萧牧淡然反问。
他所指自是外面那些有关他居功自傲,图谋造反的风评
衡玉认真点头:倒也是啊。
收着吧。萧牧伸手去端茶。
那我就斗胆先收下了,多谢侯爷。衡玉抬手认认真真施了个礼,道:待我离开营洲时,再行归还侯爷。
萧牧吃茶的动作一顿,不动声色问:差事尚未完成,便有回京的打算了?
衡玉已坐了回去,拿明人不说暗话的语气反问:这差事完不完得成,侯爷心中还不清楚吗?
萧牧看向她怎就知一定完成不了?
真指着这桩差事圆满结束才能回京的话,这辈子恐怕都要呆在营洲了。衡玉说话间,将那枚令牌小心地收入袖中。
萧牧:你是在诅咒本侯孤独终老吗?
不敢不敢。衡玉立即露出友善笑意:侯爷英明神武,丰神俊朗,姻缘必然顺遂,日后定能子孙满堂
她的意思自然是说,他纵是结亲,也定不会受朝廷安排摆布。
只是这话自不好明言。
听她子孙满堂这种鬼话都出来了,萧牧好气又好笑。
此时有下人隔帘道:侯爷,晚膳已备妥。
萧牧:多加一副碗筷
衡玉便要起身:如此就不叨扰侯爷用饭了。
萧牧沉默了一瞬,才问:你认为这副碗筷是加给何人的?
这句话衡玉自是听懂了,恍然道:侯爷要留我用饭啊。
她还当是邀了旁人,或是印海他们要过来。
萧牧:怎么,莫非你提酒来,竟不是为了蹭本侯的饭?
衡玉看向那坛酒,这才明白他那句加副碗筷为何如此自然,以及见她没反应过来时又何故拿看待智障的眼神看着她。
这坛子酒,是方才回来时遇到晏郎君,他顺手给我的,我便顺手提着了衡玉解释道。
萧牧哦了一声。
原是如此,他还当特意带了酒,要与他庆贺苗掌柜之事进展顺利。
我纵要来蹭饭,总也不能提酒来的,侯爷头痛之疾稍轻,尚且不宜饮酒。衡玉笑着道:这坛酒便留着,待来日侯爷养好了身体再拿出来共饮。
这番话萧牧听得十分受用,自罗汉榻上起了身,语气含笑道:行了,随我去饭堂吧。
衡玉笑着跟上。
二人出了书房,萧牧行在前,似随口问起般:当真打算回京了?
家中倒来信催了,但总要过完年再说的。
过完年
那也快了。
且家中来信催了的人,怕是还有个韶言郎君吧?
萧牧于心底思忖着,忽见身后之人走到了身侧,探着头看着他,玩笑着问:侯爷三番两次问起,莫非是不想我回京去?
到底此前还说想与她结为兄弟呢
萧牧脚下一滞,目视前方:本侯巴不得你早些回去。
这下换衡玉哦了一声:这般盼着我走,所谓若我为男子,便结为兄弟的话,原是不可信的啊。
听出她语气里半真半假的失落,萧牧难得解释道:营洲这等是非之地,到底并非宜居之所
事实如此。
她本也不该在营洲久留的。
他分明尤为清楚这一点,可为何
萧牧微握紧了负在身后的右手。
听得这句解释的衡玉,眼底溢出一丝笑意来。
廊檐下悬着的灯笼随风微动,淡芒与月色相融,将二人的影子和思绪一并拉长。
待二人一同用罢了饭,府衙那边便有消息传了回来。
王家老太太当堂将当年之事详尽道出,苗家人起初仍不肯认罪,后来是那方氏眼看狡辩无望,便将脏水全都泼向了其嫂姜氏,只道自己虽知情,却受胁迫不敢言明,至多只有隐瞒之过
便是在这欲将罪名都推向姜氏之际,那苗玉田也跟着方氏统一了口风,并将当年种种旧事都掀了出来除了王家之外,与王家之前的那三户人家议亲定亲,也皆是暗中助人逃了兵役,包括王鸣在内四人皆是假死!
只苗掌柜第一任夫君,确是因病过世,但此人身患顽疾之事早在议亲时苗家人便已知晓,只是一同瞒住了苗掌柜。
王家老太太坚称方氏夫妻也是同谋者,二人抵死不认,唯有暂且押入牢中再行审讯。
那姜氏在大堂之上,又哭又笑又骂,已有些疯态,倒未能再狡辩了。
王家老太太此番主动坦白揭露此事,也非当年之事的主谋者,裴刺史认为,此举可依律归为亲亲相隐,母为子隐,情有可原。加之其年事已高,故而不予论罪。
衡玉点头:裴刺史如此判处,甚是合矩。
至于苗家那三人的罪名,无论方氏夫妻如何抵赖,随着接下来府衙的审讯和深查,想来也绝无逃脱的可能。
这桩牵扯诸多旧事的案子,几乎是一夜之间传遍了营洲城,翌日便轰动不已。
两日后,方氏夫妻终究还是认罪了。
二人与姜氏杖责受刑后,同被判处流放八千里之刑。
然而此案刚宣判不久,苗娘子与柳荀便来到了府衙之内。
裴定看着堂内二人,微皱眉问:苗掌柜莫不是来替母求情的吗?
第105章 就该一把火烧掉
若是替姜氏求情的话,那对方此番无疑要白跑一趟了。
这件案子早已脱离了家事的范畴,是否要追究,也非这位苗掌柜能够决定的。
公堂之外,聚集了不少人,对此亦是低声议论着。
到底还是心软呀,出了这种事还要来求情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