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道衡玉还在调查此事,说话间便目色温和地看向衡玉,衡玉则朝她微一点头。
走吧,咱们去看看大黑。甘妙向柳荀道。
一直在旁静静听着的柳荀,看向未婚妻的眼神尤为温柔怜惜,此时闻言露出笑意,道了个好字。
他轻挽起未婚妻子的手,二人一同出了后堂。
衡玉坐在椅中,看着泪流难止,佝偻的身形微颤着的老人道:您不妨也坐下说话吧。
老人也不强撑,口中道着谢,颤巍巍地坐了下来。
昨日那乔家夫妻的供词,想必已经听说了吧?衡玉问。
老人忙点头:是,都听到了乔家人说,他们的儿子也是出城后便没了音信,至今也是下落不明。
乔家便是在王家之前,与甘妙定亲后儿子暴毙的那户人家。
也是那四户人家里,除了面前的王家祖母外,唯一还在营洲的知情者,且这对夫妻已有了第二个儿子。
前日苗家人被抓去官府,逃兵役之事败露后,乔家人自然也难逃审讯。
昨日的堂审,衡玉也在人群中旁听,此时脑海中便重现了昨日那乔家夫妻的供词
事情已经败露,眼见逃脱罪名无望,那乔母于堂内低头垂泪,乔父情绪失控之下,言辞则格外激动
是,我们是逃了兵役,但也是被你们官府逼的!
那要逼死人的征兵令是你们官府下的!暗示我们有法子可以逃过征兵的也是你们衙门里的人!我们照办了,给了银子送了好处,可儿子又丢了,不知道被你们怎么样了!是死是活都不清楚!而如今,官府又要治我们的罪!
他前面所说的官府,显然是晋王在时的营洲府衙。
此言无疑激起了千层浪。
裴定印证问:你话中之意,是指当年逃兵役之举,是勾结收买了营洲衙门中人?!
若不然呢?我们这些寻常百姓,何来的门路!又何来的胆量!没有他们谋划安排,逃又能逃去哪里?
裴定:既如此,为何不在你们的儿子失去音讯之后,将此事报明官府?
我们敢吗?迟迟等不到儿子的音信,我们去找过那人,可他只说已经将人送出了城,余下的事就跟他无关了!找得烦了,便百般威胁我们!你们这些官府中人,都是官官相护一般黑,只怕根本不会帮我们找儿子,反倒我们刚开口便要被关进大牢治罪了!
这自然是事情刚发生时的真实想法。
而在那之后,纵然营洲城换了新主人,但他们也有了新的孩子。
纵然是为了这个孩子,他们也断不敢冒险报官,因为他们清楚自己是有罪的。
至于长子他们能做的,唯有继续留在营洲等待着,只盼着哪日能出现奇迹转机。
裴定:那是上一任府衙留下的纰漏过错,有罪要论罪,该找的人也理当要去找当年替你们谋划此事的衙门官吏,是何官职?姓甚名谁?你们可还记得了?
这些细节,是王家祖母所不知情的,当年负责此事的她家中儿子儿媳,她并不知具体。
故而这乔家夫妻能给出的线索,便格外关键了。
已是罪名难逃,再无隐瞒的道理,抱着最后一丝或能寻回长子的希望,夫妻二人将当年那人的身份姓名供了出来。
他们说出了一个名字冯远。
衡玉回忆罢昨日公堂上的供词,便对身侧的老人道:据乔家夫妻之后的供述中可知,他们的儿子假死后半年的时间都藏身在营洲城中,就是为了等待冯远安排出城的时机。所以,乔家儿子被送出城的时间,是和王鸣是极接近的。或者,二人根本就是同一批被送出去的。
再往上那两名与妙娘子定过亲的人,因时间又隔得远些,且这两户人家皆已不在营洲界内,故而还需官府继续探查。但就已知乔家儿子和王鸣的遭遇和出城时间来看,他们的失踪,多半是遭遇了相同之事且失踪者,或不止他们二人。
那样的世道里,这样的发财之道,既然都已经冒险了,又怎会满足一两个。
冯远经手之下,逃兵役的不止一两人
如冯远之流者,必然也不止一两人。
这背后牵扯的利益之大,所涉之人之广,怕是会越挖越深。
而当下的重点在于,当年失踪的人,究竟遭遇了什么
想要知道答案,便需找到冯远。
衡玉那些推测,王家祖母听得不甚懂,但也明白了此事远比自己想象中更复杂,愈发不安道:那阿鸣还有可能找得到吗?
她流着泪道:阿鸣是个好孩子,就是太顺从他爹娘的安排了我没想替他辩解什么,他错了就是错了,若能找得回来,流放也好受刑也罢都该受着吉姑娘,我知道此事如今是官府在查办,但还是想求求您帮帮忙
衡玉没有犹豫:这是我答应过你的,定会尽力而为。
此事的确是府衙在查,但萧侯行事有始有终,也未曾因为妙娘子之事已了便就此搁下此事。
早在昨晚,他便使人去查了有关冯远的一切在册或不在册的过往痕迹。
只是时隔久远,营洲城又已换了天,从前的官员或贬谪或流放,去处各不相同。而这冯远当年的官职也不算大,不过是个七品小官,想找到此人需要时间,也需要运气到底,还在不在世间尚是未知。
她能帮上忙的,便是做好两手准备,万一寻不到冯远的踪迹,便需推拟出王鸣的画像来碰运气了。
得了她这尽力而为四字的王家祖母,满面感激地再三道着谢。
衡玉暂时无意再多言,将要起身之际,忽听有说话声和脚步声靠近了此处。
柳荀在堂外止步,身侧多了个小厮。
衡玉看去,一眼就将人认了出来,这是萧牧身边常跟着的那位。
所以
吉画师,侯爷让我给您送个信儿!那小厮笑着行礼罢,便上前将一张字条递上。
还真是信啊。
衡玉接过,打开来,只见其上字迹工整有力,只短短一行字而已已寻到冯远,人已押回。
衡玉颇惊讶。
这么快?
她赶忙往外走,对翠槐和吉吉道:走,回侯府。
定北侯府内,外书房中,印海口中正啧啧着。
人抓到便抓到了,使人审着就是,又非是什么十万火急的要紧事,将军怎还至于亲自写了字条使人送去给吉画师呢?
也不知这究竟是为了所谓正事,还是觉着时辰这般晚了,久不见吉画师回来,借故催人回家?
将军,虽说是烈女怕缠郎,可咱们也不好黏人黏得这般紧啊,万一叫人小姑娘看轻了去,只怕反而坏事
第107章 孔圣人那种以理服人
印海于被赶出去罚站的边缘疯狂试探,已近习以为常的萧牧倒未见异色,只于书案后抬眼看向他,平静问:你又懂了?
印海含笑转动佛珠:属下修的便是参悟红尘之道,于此等事上,自然也是多多少少有些心得在的
纸上谈兵乃兵家大忌,待你哪日姻缘得成,再来授业不迟。萧牧抬笔蘸墨间,无甚表情地道。
将军此言差矣,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属下正因立于局外才能看得清晰,一旦入局,反倒要蒙了双眼失了清明了
世间事,入局于否,未必你说了算。萧牧落笔批改公文,头也未抬地道:既说完了,便照例出去站着吧。
印海微笑。
好一个照例。
印副将照例出了书房,照例守在书房门外廊下,照例吹着冷风,照例叹了口气。
如我这等不惜己身,冒死谏主成大业者,实在也是不多见
一旁的近随听得一个激灵,暗暗心潮澎湃,低声问:印副将口中的劝谏将军成大业是何业?
是他想的那种吗?
朝廷成日疑心这个疑心那个,对他们定北侯府和卢龙军百般戒备打压,要他说,将军倒不如反了算了!
印海感慨:自然是娶侯夫人之大业。
啊?近随只觉一盆冷水兜头泼下,且觉得此大业,较之他想的那种大业,甚至还要更艰难许多,不由就道出了心中迟疑:印副将,此事当真有希望吗?
他有生之年,当真能见到侯夫人这种神奇的东西吗?
怎么没有呢印海含笑看向前方:瞧,救苦救难的女菩萨这不是来了么。
若问救得什么苦难?
自然是他们将军迟迟未能开窍之苦,情路不通之难。
含笑间,印海抬手行礼,扬声道:吉画师回来了啊。
衡玉点头,回礼:印将军听说已寻到那冯远了?
此事不是什么说不得的机密,也用不着谨慎避讳。
是。印海并不多言,抬手示意身后书房的方向,笑道:将军就在里面,此中详细吉画师不妨去问将军。
人是将军煞费苦心哄回来的,他若半途截下说个没完,只怕就不止是罚站这般简单了。
衡玉笑着点头,正要开口请人通传时,书房的门已被人从里面打开了来。
开门的是一名着黑衣的近随,他朝衡玉做了个请的手势。
衡玉进了书房内,萧牧已搁了笔。
见少女手中抱着的是那只鎏金六角手炉,萧侯微展眉稍许。
侯爷,那冯远人呢?可审出什么来了?衡玉进来便问。
就在府中,已让严军师去审问了。
严军师?想到那张总是笑吟吟,慈祥和蔼的脸庞,衡玉有些意外:这是打算以理服人了?
萧牧沉默一瞬,才点头:嗯,以理服人。
孔圣人那种以理服人。
旋即看向站在那里的衡玉:也想去看看?
不必不必,严军师睿智,想必极擅攻心,那冯远定也耍不出什么花样儿来,我且与侯爷一同等结果便是。
萧牧:那不妨坐下等。
衡玉点头,却是问:侯爷想必用过晚食了吧?
萧牧嗯了一声,看向她:比不得你的晚食来得热闹
今晚的确极热闹,佳鸢娘子,裴家姑娘都在,没想到顺水小哥竟也烧得一手好菜。
萧牧哦了一声。
只可惜侯爷不在。衡玉最后道。
萧牧将这句自动当作马屁来听,似漫不经心般道:你若叫上我,我又岂会不在
衡玉立即露出笑意:侯爷身份这般贵重,若是去了,多少会有些叫人惶恐。况且您如今最需要的便是静养,岂好随意出府走动?
本侯在你眼中就这般娇弱?萧牧半真半假地微皱眉。
哪里哪里,谁不知侯爷神勇无双衡玉赶忙打散这个话题,未作停顿地问:侯爷想吃芙蓉糕吗?
?萧牧险被这忽然转变的话题闪到腰,下意识地就答:本侯不吃甜食。
衡玉轻啊了一声,从袖中摸出一只被帕子裹着的纸包:我还给侯爷带了两块儿呢。
你做的?萧牧立即问。
我哪里有这个手艺。衡玉道:此番妙娘子之事顺利解决,真相大白之下,又如愿与苗家断亲,如此值得庆贺的时刻,唯独缺了出力最多的侯爷不在饭间,我尝着这芙蓉糕倒是绵而不腻,便悄悄给侯爷带了两块儿回来。
方才那替衡玉开门的近随听得此言微微瞪大了眼睛。
这种举动让他不受控制地想到了自己每每和弟兄们吃罢饭,都会捎上剩菜骨头带回去给狗吃的画面
他们侯爷怎可能吃这种东西!
况且还来路不明!
近随嫌弃间,只听自家侯爷开了口
你既说得这般意义非同寻常,那本侯便尝一尝。
近随的表情顿时裂开了。
衡玉便笑着上前去,双手递上。
萧牧接过,打开帕子,又打开那层干净的油纸。
他隔着油纸将点心送到嘴边,刚咬了一口,嚼了嚼,便听衡玉问:如何?好吃吗?
点心入口绵密却松软,香甜而不腻。
感受着这份味觉,萧牧如实点了头。
我就说吧。衡玉露出笑意:侯爷从前不喜甜食,那定是没遇着合胃口的。
萧牧很利索地将两块芙蓉糕都吃下,待咽下最后一口时,神色忽然一顿。
你方才说并无做点心的手艺?他向衡玉问。
天赋异禀之处已然颇多,若连厨艺也这般精通的话,岂不叫旁人没活路了?女孩子承认起不足来,也与旁人不大相同。
而萧侯的重点只在一点之上:所以,那次的点心不是你做的?
哪次?衡玉不解。
萧牧唯有细致道:奚人之事后,你曾差女使送点心于我表谢意
也亏得衡玉记性好,经此提醒很快便恍然了:那是佳鸢娘子送来同侯爷道谢,托我从中转交的。
萧牧:
侯爷误以为是我做的?衡玉这才知自己竟还抢过佳鸢娘子的功。
没,随口一问。萧侯的回答逐渐简短无力,似透着不愿回首之感。
衡玉已然会意,轻咳一声,正要再开口时,只听有人叩响了书房的门。
将军
是严军师的声音。
萧牧:进来。
将军,吉画师严军师走了进来行礼,见衡玉在,倒也不觉意外。
严军师。衡玉抬手施礼。
严军师面上笑意可亲地朝她点头。
萧牧:问出来了?
是。严军师语气轻松平和道:是个寻常的小角色,三言两语间便悉数招认了。
衡玉颇钦佩地看着他,看来严军师果真深谙以理服人之道。
见萧牧未开口,她便问道:经冯远之手逃兵役者,想必不止王、乔二人吧?
没错,据他招认,此类之事,他前后做了不下二十桩之多。且只他所知,当年的营洲府衙内,暗中行此勾当的同僚,便另有三人。
严军师说话间,将一张折起的名单递上:此上有他供出的同僚姓名,以及他所经手的逃兵役之人,只是时隔久远,有一半人的姓名身份应是当真记不得了。
恋耽美
走吧,咱们去看看大黑。甘妙向柳荀道。
一直在旁静静听着的柳荀,看向未婚妻的眼神尤为温柔怜惜,此时闻言露出笑意,道了个好字。
他轻挽起未婚妻子的手,二人一同出了后堂。
衡玉坐在椅中,看着泪流难止,佝偻的身形微颤着的老人道:您不妨也坐下说话吧。
老人也不强撑,口中道着谢,颤巍巍地坐了下来。
昨日那乔家夫妻的供词,想必已经听说了吧?衡玉问。
老人忙点头:是,都听到了乔家人说,他们的儿子也是出城后便没了音信,至今也是下落不明。
乔家便是在王家之前,与甘妙定亲后儿子暴毙的那户人家。
也是那四户人家里,除了面前的王家祖母外,唯一还在营洲的知情者,且这对夫妻已有了第二个儿子。
前日苗家人被抓去官府,逃兵役之事败露后,乔家人自然也难逃审讯。
昨日的堂审,衡玉也在人群中旁听,此时脑海中便重现了昨日那乔家夫妻的供词
事情已经败露,眼见逃脱罪名无望,那乔母于堂内低头垂泪,乔父情绪失控之下,言辞则格外激动
是,我们是逃了兵役,但也是被你们官府逼的!
那要逼死人的征兵令是你们官府下的!暗示我们有法子可以逃过征兵的也是你们衙门里的人!我们照办了,给了银子送了好处,可儿子又丢了,不知道被你们怎么样了!是死是活都不清楚!而如今,官府又要治我们的罪!
他前面所说的官府,显然是晋王在时的营洲府衙。
此言无疑激起了千层浪。
裴定印证问:你话中之意,是指当年逃兵役之举,是勾结收买了营洲衙门中人?!
若不然呢?我们这些寻常百姓,何来的门路!又何来的胆量!没有他们谋划安排,逃又能逃去哪里?
裴定:既如此,为何不在你们的儿子失去音讯之后,将此事报明官府?
我们敢吗?迟迟等不到儿子的音信,我们去找过那人,可他只说已经将人送出了城,余下的事就跟他无关了!找得烦了,便百般威胁我们!你们这些官府中人,都是官官相护一般黑,只怕根本不会帮我们找儿子,反倒我们刚开口便要被关进大牢治罪了!
这自然是事情刚发生时的真实想法。
而在那之后,纵然营洲城换了新主人,但他们也有了新的孩子。
纵然是为了这个孩子,他们也断不敢冒险报官,因为他们清楚自己是有罪的。
至于长子他们能做的,唯有继续留在营洲等待着,只盼着哪日能出现奇迹转机。
裴定:那是上一任府衙留下的纰漏过错,有罪要论罪,该找的人也理当要去找当年替你们谋划此事的衙门官吏,是何官职?姓甚名谁?你们可还记得了?
这些细节,是王家祖母所不知情的,当年负责此事的她家中儿子儿媳,她并不知具体。
故而这乔家夫妻能给出的线索,便格外关键了。
已是罪名难逃,再无隐瞒的道理,抱着最后一丝或能寻回长子的希望,夫妻二人将当年那人的身份姓名供了出来。
他们说出了一个名字冯远。
衡玉回忆罢昨日公堂上的供词,便对身侧的老人道:据乔家夫妻之后的供述中可知,他们的儿子假死后半年的时间都藏身在营洲城中,就是为了等待冯远安排出城的时机。所以,乔家儿子被送出城的时间,是和王鸣是极接近的。或者,二人根本就是同一批被送出去的。
再往上那两名与妙娘子定过亲的人,因时间又隔得远些,且这两户人家皆已不在营洲界内,故而还需官府继续探查。但就已知乔家儿子和王鸣的遭遇和出城时间来看,他们的失踪,多半是遭遇了相同之事且失踪者,或不止他们二人。
那样的世道里,这样的发财之道,既然都已经冒险了,又怎会满足一两个。
冯远经手之下,逃兵役的不止一两人
如冯远之流者,必然也不止一两人。
这背后牵扯的利益之大,所涉之人之广,怕是会越挖越深。
而当下的重点在于,当年失踪的人,究竟遭遇了什么
想要知道答案,便需找到冯远。
衡玉那些推测,王家祖母听得不甚懂,但也明白了此事远比自己想象中更复杂,愈发不安道:那阿鸣还有可能找得到吗?
她流着泪道:阿鸣是个好孩子,就是太顺从他爹娘的安排了我没想替他辩解什么,他错了就是错了,若能找得回来,流放也好受刑也罢都该受着吉姑娘,我知道此事如今是官府在查办,但还是想求求您帮帮忙
衡玉没有犹豫:这是我答应过你的,定会尽力而为。
此事的确是府衙在查,但萧侯行事有始有终,也未曾因为妙娘子之事已了便就此搁下此事。
早在昨晚,他便使人去查了有关冯远的一切在册或不在册的过往痕迹。
只是时隔久远,营洲城又已换了天,从前的官员或贬谪或流放,去处各不相同。而这冯远当年的官职也不算大,不过是个七品小官,想找到此人需要时间,也需要运气到底,还在不在世间尚是未知。
她能帮上忙的,便是做好两手准备,万一寻不到冯远的踪迹,便需推拟出王鸣的画像来碰运气了。
得了她这尽力而为四字的王家祖母,满面感激地再三道着谢。
衡玉暂时无意再多言,将要起身之际,忽听有说话声和脚步声靠近了此处。
柳荀在堂外止步,身侧多了个小厮。
衡玉看去,一眼就将人认了出来,这是萧牧身边常跟着的那位。
所以
吉画师,侯爷让我给您送个信儿!那小厮笑着行礼罢,便上前将一张字条递上。
还真是信啊。
衡玉接过,打开来,只见其上字迹工整有力,只短短一行字而已已寻到冯远,人已押回。
衡玉颇惊讶。
这么快?
她赶忙往外走,对翠槐和吉吉道:走,回侯府。
定北侯府内,外书房中,印海口中正啧啧着。
人抓到便抓到了,使人审着就是,又非是什么十万火急的要紧事,将军怎还至于亲自写了字条使人送去给吉画师呢?
也不知这究竟是为了所谓正事,还是觉着时辰这般晚了,久不见吉画师回来,借故催人回家?
将军,虽说是烈女怕缠郎,可咱们也不好黏人黏得这般紧啊,万一叫人小姑娘看轻了去,只怕反而坏事
第107章 孔圣人那种以理服人
印海于被赶出去罚站的边缘疯狂试探,已近习以为常的萧牧倒未见异色,只于书案后抬眼看向他,平静问:你又懂了?
印海含笑转动佛珠:属下修的便是参悟红尘之道,于此等事上,自然也是多多少少有些心得在的
纸上谈兵乃兵家大忌,待你哪日姻缘得成,再来授业不迟。萧牧抬笔蘸墨间,无甚表情地道。
将军此言差矣,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属下正因立于局外才能看得清晰,一旦入局,反倒要蒙了双眼失了清明了
世间事,入局于否,未必你说了算。萧牧落笔批改公文,头也未抬地道:既说完了,便照例出去站着吧。
印海微笑。
好一个照例。
印副将照例出了书房,照例守在书房门外廊下,照例吹着冷风,照例叹了口气。
如我这等不惜己身,冒死谏主成大业者,实在也是不多见
一旁的近随听得一个激灵,暗暗心潮澎湃,低声问:印副将口中的劝谏将军成大业是何业?
是他想的那种吗?
朝廷成日疑心这个疑心那个,对他们定北侯府和卢龙军百般戒备打压,要他说,将军倒不如反了算了!
印海感慨:自然是娶侯夫人之大业。
啊?近随只觉一盆冷水兜头泼下,且觉得此大业,较之他想的那种大业,甚至还要更艰难许多,不由就道出了心中迟疑:印副将,此事当真有希望吗?
他有生之年,当真能见到侯夫人这种神奇的东西吗?
怎么没有呢印海含笑看向前方:瞧,救苦救难的女菩萨这不是来了么。
若问救得什么苦难?
自然是他们将军迟迟未能开窍之苦,情路不通之难。
含笑间,印海抬手行礼,扬声道:吉画师回来了啊。
衡玉点头,回礼:印将军听说已寻到那冯远了?
此事不是什么说不得的机密,也用不着谨慎避讳。
是。印海并不多言,抬手示意身后书房的方向,笑道:将军就在里面,此中详细吉画师不妨去问将军。
人是将军煞费苦心哄回来的,他若半途截下说个没完,只怕就不止是罚站这般简单了。
衡玉笑着点头,正要开口请人通传时,书房的门已被人从里面打开了来。
开门的是一名着黑衣的近随,他朝衡玉做了个请的手势。
衡玉进了书房内,萧牧已搁了笔。
见少女手中抱着的是那只鎏金六角手炉,萧侯微展眉稍许。
侯爷,那冯远人呢?可审出什么来了?衡玉进来便问。
就在府中,已让严军师去审问了。
严军师?想到那张总是笑吟吟,慈祥和蔼的脸庞,衡玉有些意外:这是打算以理服人了?
萧牧沉默一瞬,才点头:嗯,以理服人。
孔圣人那种以理服人。
旋即看向站在那里的衡玉:也想去看看?
不必不必,严军师睿智,想必极擅攻心,那冯远定也耍不出什么花样儿来,我且与侯爷一同等结果便是。
萧牧:那不妨坐下等。
衡玉点头,却是问:侯爷想必用过晚食了吧?
萧牧嗯了一声,看向她:比不得你的晚食来得热闹
今晚的确极热闹,佳鸢娘子,裴家姑娘都在,没想到顺水小哥竟也烧得一手好菜。
萧牧哦了一声。
只可惜侯爷不在。衡玉最后道。
萧牧将这句自动当作马屁来听,似漫不经心般道:你若叫上我,我又岂会不在
衡玉立即露出笑意:侯爷身份这般贵重,若是去了,多少会有些叫人惶恐。况且您如今最需要的便是静养,岂好随意出府走动?
本侯在你眼中就这般娇弱?萧牧半真半假地微皱眉。
哪里哪里,谁不知侯爷神勇无双衡玉赶忙打散这个话题,未作停顿地问:侯爷想吃芙蓉糕吗?
?萧牧险被这忽然转变的话题闪到腰,下意识地就答:本侯不吃甜食。
衡玉轻啊了一声,从袖中摸出一只被帕子裹着的纸包:我还给侯爷带了两块儿呢。
你做的?萧牧立即问。
我哪里有这个手艺。衡玉道:此番妙娘子之事顺利解决,真相大白之下,又如愿与苗家断亲,如此值得庆贺的时刻,唯独缺了出力最多的侯爷不在饭间,我尝着这芙蓉糕倒是绵而不腻,便悄悄给侯爷带了两块儿回来。
方才那替衡玉开门的近随听得此言微微瞪大了眼睛。
这种举动让他不受控制地想到了自己每每和弟兄们吃罢饭,都会捎上剩菜骨头带回去给狗吃的画面
他们侯爷怎可能吃这种东西!
况且还来路不明!
近随嫌弃间,只听自家侯爷开了口
你既说得这般意义非同寻常,那本侯便尝一尝。
近随的表情顿时裂开了。
衡玉便笑着上前去,双手递上。
萧牧接过,打开帕子,又打开那层干净的油纸。
他隔着油纸将点心送到嘴边,刚咬了一口,嚼了嚼,便听衡玉问:如何?好吃吗?
点心入口绵密却松软,香甜而不腻。
感受着这份味觉,萧牧如实点了头。
我就说吧。衡玉露出笑意:侯爷从前不喜甜食,那定是没遇着合胃口的。
萧牧很利索地将两块芙蓉糕都吃下,待咽下最后一口时,神色忽然一顿。
你方才说并无做点心的手艺?他向衡玉问。
天赋异禀之处已然颇多,若连厨艺也这般精通的话,岂不叫旁人没活路了?女孩子承认起不足来,也与旁人不大相同。
而萧侯的重点只在一点之上:所以,那次的点心不是你做的?
哪次?衡玉不解。
萧牧唯有细致道:奚人之事后,你曾差女使送点心于我表谢意
也亏得衡玉记性好,经此提醒很快便恍然了:那是佳鸢娘子送来同侯爷道谢,托我从中转交的。
萧牧:
侯爷误以为是我做的?衡玉这才知自己竟还抢过佳鸢娘子的功。
没,随口一问。萧侯的回答逐渐简短无力,似透着不愿回首之感。
衡玉已然会意,轻咳一声,正要再开口时,只听有人叩响了书房的门。
将军
是严军师的声音。
萧牧:进来。
将军,吉画师严军师走了进来行礼,见衡玉在,倒也不觉意外。
严军师。衡玉抬手施礼。
严军师面上笑意可亲地朝她点头。
萧牧:问出来了?
是。严军师语气轻松平和道:是个寻常的小角色,三言两语间便悉数招认了。
衡玉颇钦佩地看着他,看来严军师果真深谙以理服人之道。
见萧牧未开口,她便问道:经冯远之手逃兵役者,想必不止王、乔二人吧?
没错,据他招认,此类之事,他前后做了不下二十桩之多。且只他所知,当年的营洲府衙内,暗中行此勾当的同僚,便另有三人。
严军师说话间,将一张折起的名单递上:此上有他供出的同僚姓名,以及他所经手的逃兵役之人,只是时隔久远,有一半人的姓名身份应是当真记不得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