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泯哈地笑了一声,像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我来劝萧侯造反不成,萧侯反要劝我向善?
他越说越想笑,只觉荒诞无比:我找错人了,萧侯却也找错人了看来今日,你我之念注定皆要落空了。
晏泯说着,握着折扇站起了身来:既谈不拢,便也不好勉强。
此时道谈不拢,言之尚早。萧牧也自椅中起身:时辰刚好,欲请晏东家入府再叙
晏泯眼神一动,看向香炉内那炷刚好燃尽的青香。
与此同时,雅室外隐隐有整肃的脚步声响起,并着甲胄佩剑走动间特有的相击之音。
萧侯啊晏泯叹息:我诚心相谈,你怎至如此?
我亦诚心相请。萧牧眼底有着晏泯无法理解的规劝,固执的人,好似便连规劝都是固执的。
而此际看着那双满含规劝的眼睛,晏泯心底再次升起那难以言说的熟悉感。
他皱了皱眉,然而局面的紧迫让他无法再深究其它。
萧侯的诚心晏某心领了,晏某的诚意,还望萧侯能够再慎重思虑一二。晏泯嘴角微扬,拱手道:晏某随时恭候
衡玉察觉到异样,本能地站起身。
然而到底晚了。
晏泯脚下用力一踩,便有数块地板忽然往两侧分开,其下机关被触动,面上含笑的晏泯就这么坠入了脚下的暗室中。
雅室的门被推开,王敬勇带人快步走了进来,见室内并无第三人在,不由看向萧牧:将军!
逃了。萧牧看着那已经闭合回原样的地板:下面应当有密道
难怪他将地点选在此处。衡玉思索着道:此地临水,密道不可能挖得太深太长。而为躲避追踪,他必不敢在密道中久留
她下意识地看向窗外:他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出城,趁夜走水路离开,是最好的选择。
那属下带人立即守住各岸边!王敬勇道:纵然他已先一步乘船离开,数日前刚试过的新弩也可将人截杀于江面之上!
不必。萧牧道:让他走吧。
王敬勇微微一怔,却也立即应下:是。
将军行事必有深意,用不着他来质疑。
衡玉却多看了萧牧一眼。
第132章 结盟吧
将军,此处既设有机关在,定非一日所成,这临江楼怕是晏氏背地里拿来收集情报的私产。王敬勇询问道:楼中之人是否要立即控制起来?
萧牧道:不必急着抓人,且将四下暗中守住即可,先让百姓们安心过罢这个除夕吧。
北地战事不过初休,百姓们能过上一个安稳的年节尤为不易。
王敬勇应下来。
方才他们带人围上来时,那掌柜的连忙安抚了食客,又因除夕夜尤为热闹,四下嘈杂喧闹,这番动静倒未惊扰到太多人。
但若要将临江楼上下人等悉数抓捕起来,必然会引起骚乱。
到底也不着急,侯爷如何安排便如何做吧。
王敬勇立即将此事安排下去,自己则守在了雅室外,近距离保证萧牧的安全自家将军刚从鬼门关闯回来,王副将此时多少有点患得患失。
室内,衡玉来到窗前,推开了临江的那扇窗。
这间雅室虽在一楼,但整座临江楼皆是拔高而建,从此处举目,便可看到不远处为夜色所笼罩的江面。
到底是除夕,连平日里看起来幽深的江面都是热闹的,其上飘着星星点点的祈福河灯,游船画舫缓缓而行,遥遥可听有丝丝乐声荡于江面之上。
萧牧也缓步走到了窗边,来到了衡玉身侧。
为方便食客观景,此处的窗多开得极大,视线尤为开阔。
衡玉望着那些往来的船只,道:侯爷之所以放他活着离开,莫不是想给自己留条退路吧?
嗯,的确是这么打算的。萧牧一本正经地道:本来今晚便想答应的,奈何你已替我回绝,我若再当场改口,恐显得你我配合不够默契。
这样啊衡玉啧了一声:如此我岂不是耽搁侯爷的大事了?
无妨,你此番于我有救命恩情,恰可相抵了,是以也不必太过歉疚。
这就相抵了?衡玉拿不敢恭维的眼神看向他:你这般轻松便逃了债,合着我前前后后忙活这般久,就这么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萧牧的视线落在江面上,并未看她,单听这话却也忍不住微勾了嘴角,问:话说回来,为何一口替我回绝?
难道侯爷会答应吗?衡玉反问。
不会。萧牧的声音很轻,却没有丝毫犹豫。
就是说啊衡玉道:可见咱们多少还是有些默契的。
女孩子将双手伸出去搭在窗台处,双臂舒展而慵懒,像是终于放松了下来:幸亏侯爷的毒解了,否则接下来的路我一个人走起来可太难了。
若我果真出了事,你是何打算?
我都仔细想过了,如果侯爷当真有了什么差池,那我便连侯爷的仇一并报了怎么样,够义气吧?衡玉扬眉问。
萧牧点头:连我的后事都帮忙安排妥当了如此义气,世间难寻。
听得后事二字,衡玉轻咳一声:也就是随便想了想好在侯爷没事,真是谢天谢地。
谢天地作何。萧牧看向江面,语气认真地纠正道:当谢你。
而下一刻,他忽见一只手伸到了他身前。
那只手纤细白皙,此刻却有着许多细小的伤痕与冻伤。
侯爷若果真想谢我,那咱们便结盟吧?
结盟?和我?萧牧转头看向女孩子:你确定吗?
衡玉点头:确定啊,有便宜为何不占呢?
萧牧:我的麻烦比你大得多,是你吃亏才对。
麻烦比我大得多衡玉重复了一遍这并不耳生的话,问:就像当年于破庙前分别时那样吗?
那时他也说他的麻烦更大,所以无法带上她
萧牧有着一瞬的怔然。
那时匆忙下做出的决定,是他这些年来于心中反复后悔过的。
他曾无数次想,若那时能带上她,她是否反而不会遭遇那些不幸?
日后之事谁也无法预料,不是吗?衡玉道:且归根结底,咱们身上的麻烦是相同的,只是你的在明,我的在暗罢了。
她依旧维持着伸出手等回应的姿态,多少有些累了,不由叹气催促道:到底答不答应啊。
答应了。萧牧松了口。
衡玉露出笑意,朝他晃了晃手示意:如此大事,需得有仪式感啊。
萧牧:哦,那需要歃血吗?
那倒不必,侯爷的血可得省着些用了。
萧牧笑了一声,只好抬手与她交握合掌。
侯爷,从今日起,你便不再是孤身一人了。衡玉认真道。
握着那只微凉的手,萧牧只觉心中是安定且充盈的。
看着少女粲然的双眸,他温声说:你也不是了。
我原本就不是啊。衡玉将手收回,笑道:我有兄嫂祖母阿姐呢。
萧牧也从容地将手收回负在身后,道:哦,我也不是,我身边之人比你要更多些,有军师,严明,还有
说着说着,自己不由就停下了。
嗯,有被自己幼稚到
自我嫌弃的萧侯斜睨了一眼忍着笑的衡玉,自己遂也忍不住笑了。
衡玉便干脆笑出了声音来。
室内地龙火盆暖如仲春,江风拂面而来反倒添了些许清凉,似将连日的紧绷与疲惫都带走了。
二人如此静静放松了片刻,衡玉才问:侯爷,说句认真的,你之所以不愿伤晏泯性命,是因与他有旧,对吗?
只是或是许久未见,而对方起初又隐瞒了身份,他一时无法确定,所以才会在晏锦初至营洲时,便命人去庭州取了晏泯的画像印证
是。萧牧并不瞒她,道:我与他是多年未见的旧识。
见他愿意说下去,衡玉才表露出好奇:据我所知,时家与晏氏并无关系吧?你们是如何认识的?
这要从许多年前说起了,那时我也只不过六岁稚龄而已,是第一次随父亲出门历练萧牧将视线投向江面上一艘不起眼的船只远去的方向,陷入了久远的回忆中。
第133章 晴寒之死
那日我随父亲入山打猎,折返之时隐约听到啼哭声,独自寻了过去,便见有孩童坐在草丛中抹眼泪他身上脸上都受了伤,鞋也丢了,不过两三岁模样,又受了惊吓,问什么都答不上来。
父亲赶到后,使人去四下查看,只寻到跌落山崖的马车与血迹,从痕迹上来分辨,是已有人将尸身收敛走了,因此一时也无法确定那个孩子的身份。
他走了极远的路,身体虚弱且久未进食,能在深山中活下来实属侥幸,我与父亲将他带回住处,打听了十来日未有结果,便将其一并带回了京师
或因此番遭遇,他十分畏于见人,身体也不算好,因而甚少会出府走动,也不愿让太多人近身,只与我和父亲母亲日渐亲近起来我教他读书习字,又长他几岁,他便称我一声兄长。
萧牧眼前似有光阴在流转:一晃七年过去,随着长大,他的性情也逐渐开朗许多,直到十岁那年,父亲通过多番打听确认了他的身份,决定将他送回庭州晏家。
衡玉恍然。
如此便同那日印海所提到的晏泯幼时所历吻合了
三岁时父母遭遇意外双亡,失踪多年,十岁那年才得以回到家中。
他不愿走,我彼时也不愿让他走,于是我去求父亲将他留下,但父亲说他总要回家的萧牧话至此处,声音微低了些:或是在那时,父亲已经察觉到了波澜暗起,恐日后牵连他,才会那般不容商榷地坚持要将人送回去。
衡玉于心底叹息一声:当年他父母亲出事是偶然吗?
彼时晏氏商号并不招眼,这些事外人也无从查起。想到方才晏泯那双眼睛,萧牧道:或许他回到晏家之后查到了些什么。
衡玉思索着道:听闻他初归家时,并不受族中看重
一个没有父母撑腰,不受看重,甚至不止是不受看重的十岁少年,能做到今时今日这般,此间经历必然不会是轻松的。
那时父亲决心已定,已送信去往了晏家,他临走前,我与他说定不可断了书信来往,若他在晏家过得不好,待家中局面明朗安定些之后,我定会接他回来
萧牧道:父亲派人将他送回庭州之际,与晏家人透露了身份,意在哪怕是惧于舒国公府的名号,晏家至少也会善待于他。起初那两年,信中可见他的确过得还算平静安稳。只是两年之后如何,便无从得知了
衡玉沉默了一下。
两年后,舒国公府便因通敌罪而被满门抄斩
衡玉不愿在这个话题节点上多做停留,便往下问道:那之后你不曾想过要与他相认吗?
他话中表述很平淡,但听得出,二人这份幼时情谊是极深厚的。
萧牧再次看向江面:之后听闻他坐上了晏氏家主之位,一切皆好,便无意打搅他如今平静安稳的生活。
一旦相认,便等同将那些沉重的仇恨也一并压在了对方身上。
听懂了他的思虑,衡玉想到晏泯方才谈及世道不公时眼底压抑着的恨意,道:可见他如今这般模样,心中也并非平静安稳他有如此偏激的谋划,不知是否与时家的遭遇有关?
虽说离开时家才不过十岁,还只是个孩子而已,但在时家长大的那七年,于晏泯而言必然是影响深远的。
小小孩童刚经历了父母双亡的变故,为陌生人救下并收留善待,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这其中的意义已不是只感激二字可以表达得了的。
他方才玩笑般说,他那些族人不值得,或许在他心中,时家人才更像是他的家人吗?
在今晚听到他那些话之前,我亦不知他动了如此心思这八年间,他也变了许多。
所以,你方才是想将人带回去叙旧听到此处,衡玉才真正理解了他方才出言规劝时的心情。
若他做这些皆是为了时家,那他的错,我作为兄长亦有责任。萧牧道:只是他性情偏执,执念一旦生根,怕是不好拔除。
他若知晓你还在活着,或还有回头的可能。衡玉不由觉得有些惋惜:可惜他防备心太重,早便想好了退路,错过了此番叙旧的机会
旋即又道:但他此番计划落空,单凭他一人之力也难以掀起波澜,想必暂时也不会有大动作。待下次相见时,你们不妨再好好谈一谈。
萧牧点头。
衡玉看着他轮廓清晰的侧颜,此番因毒发而清减单薄的身形,隐约与旧时少年模样有了些重叠,心中不免有些感触。
一些旧事已过去多年,逝者已如尘埃星辰般远去,但活着的人,却被困在旧事中始终难以脱身。
他如此,晏泯如此,她亦如此。
而真正的脱身之法,从来不能只靠劝慰安抚,它有且只有一条路可走找出真相,慰亡灵,方能慰己。
旁人看来,这或是执念,但想要破除它,最好的法子便是实现它。
唯有将其真正破除,活着的人方能停下脚步,否则若妄谈放下,便无一日可以心安地活着。
她相信,他们都会走出去的。
不知从何处飘来了几盏天灯,衡玉抬头目送着它们飞高飞远。
萧牧与她一同静静看着。
片刻后,他说道:关于晴寒先生之事,我此前一直心存猜测,直到来之前你同我说起与那些刺客身上刺青图纹的渊源
衡玉不由转头看向他。
八年前我家中出事,虽称得上是横祸,却总算祸起有因,无论是何人手笔,然而树大招风,功高震主,这些皆是祸因。萧牧道:可晴寒先生不同,他为人清正不涉党争,且彼时已经辞官,与他人并无利益纷争何以会招来杀身之祸?
恋耽美
他越说越想笑,只觉荒诞无比:我找错人了,萧侯却也找错人了看来今日,你我之念注定皆要落空了。
晏泯说着,握着折扇站起了身来:既谈不拢,便也不好勉强。
此时道谈不拢,言之尚早。萧牧也自椅中起身:时辰刚好,欲请晏东家入府再叙
晏泯眼神一动,看向香炉内那炷刚好燃尽的青香。
与此同时,雅室外隐隐有整肃的脚步声响起,并着甲胄佩剑走动间特有的相击之音。
萧侯啊晏泯叹息:我诚心相谈,你怎至如此?
我亦诚心相请。萧牧眼底有着晏泯无法理解的规劝,固执的人,好似便连规劝都是固执的。
而此际看着那双满含规劝的眼睛,晏泯心底再次升起那难以言说的熟悉感。
他皱了皱眉,然而局面的紧迫让他无法再深究其它。
萧侯的诚心晏某心领了,晏某的诚意,还望萧侯能够再慎重思虑一二。晏泯嘴角微扬,拱手道:晏某随时恭候
衡玉察觉到异样,本能地站起身。
然而到底晚了。
晏泯脚下用力一踩,便有数块地板忽然往两侧分开,其下机关被触动,面上含笑的晏泯就这么坠入了脚下的暗室中。
雅室的门被推开,王敬勇带人快步走了进来,见室内并无第三人在,不由看向萧牧:将军!
逃了。萧牧看着那已经闭合回原样的地板:下面应当有密道
难怪他将地点选在此处。衡玉思索着道:此地临水,密道不可能挖得太深太长。而为躲避追踪,他必不敢在密道中久留
她下意识地看向窗外:他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出城,趁夜走水路离开,是最好的选择。
那属下带人立即守住各岸边!王敬勇道:纵然他已先一步乘船离开,数日前刚试过的新弩也可将人截杀于江面之上!
不必。萧牧道:让他走吧。
王敬勇微微一怔,却也立即应下:是。
将军行事必有深意,用不着他来质疑。
衡玉却多看了萧牧一眼。
第132章 结盟吧
将军,此处既设有机关在,定非一日所成,这临江楼怕是晏氏背地里拿来收集情报的私产。王敬勇询问道:楼中之人是否要立即控制起来?
萧牧道:不必急着抓人,且将四下暗中守住即可,先让百姓们安心过罢这个除夕吧。
北地战事不过初休,百姓们能过上一个安稳的年节尤为不易。
王敬勇应下来。
方才他们带人围上来时,那掌柜的连忙安抚了食客,又因除夕夜尤为热闹,四下嘈杂喧闹,这番动静倒未惊扰到太多人。
但若要将临江楼上下人等悉数抓捕起来,必然会引起骚乱。
到底也不着急,侯爷如何安排便如何做吧。
王敬勇立即将此事安排下去,自己则守在了雅室外,近距离保证萧牧的安全自家将军刚从鬼门关闯回来,王副将此时多少有点患得患失。
室内,衡玉来到窗前,推开了临江的那扇窗。
这间雅室虽在一楼,但整座临江楼皆是拔高而建,从此处举目,便可看到不远处为夜色所笼罩的江面。
到底是除夕,连平日里看起来幽深的江面都是热闹的,其上飘着星星点点的祈福河灯,游船画舫缓缓而行,遥遥可听有丝丝乐声荡于江面之上。
萧牧也缓步走到了窗边,来到了衡玉身侧。
为方便食客观景,此处的窗多开得极大,视线尤为开阔。
衡玉望着那些往来的船只,道:侯爷之所以放他活着离开,莫不是想给自己留条退路吧?
嗯,的确是这么打算的。萧牧一本正经地道:本来今晚便想答应的,奈何你已替我回绝,我若再当场改口,恐显得你我配合不够默契。
这样啊衡玉啧了一声:如此我岂不是耽搁侯爷的大事了?
无妨,你此番于我有救命恩情,恰可相抵了,是以也不必太过歉疚。
这就相抵了?衡玉拿不敢恭维的眼神看向他:你这般轻松便逃了债,合着我前前后后忙活这般久,就这么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萧牧的视线落在江面上,并未看她,单听这话却也忍不住微勾了嘴角,问:话说回来,为何一口替我回绝?
难道侯爷会答应吗?衡玉反问。
不会。萧牧的声音很轻,却没有丝毫犹豫。
就是说啊衡玉道:可见咱们多少还是有些默契的。
女孩子将双手伸出去搭在窗台处,双臂舒展而慵懒,像是终于放松了下来:幸亏侯爷的毒解了,否则接下来的路我一个人走起来可太难了。
若我果真出了事,你是何打算?
我都仔细想过了,如果侯爷当真有了什么差池,那我便连侯爷的仇一并报了怎么样,够义气吧?衡玉扬眉问。
萧牧点头:连我的后事都帮忙安排妥当了如此义气,世间难寻。
听得后事二字,衡玉轻咳一声:也就是随便想了想好在侯爷没事,真是谢天谢地。
谢天地作何。萧牧看向江面,语气认真地纠正道:当谢你。
而下一刻,他忽见一只手伸到了他身前。
那只手纤细白皙,此刻却有着许多细小的伤痕与冻伤。
侯爷若果真想谢我,那咱们便结盟吧?
结盟?和我?萧牧转头看向女孩子:你确定吗?
衡玉点头:确定啊,有便宜为何不占呢?
萧牧:我的麻烦比你大得多,是你吃亏才对。
麻烦比我大得多衡玉重复了一遍这并不耳生的话,问:就像当年于破庙前分别时那样吗?
那时他也说他的麻烦更大,所以无法带上她
萧牧有着一瞬的怔然。
那时匆忙下做出的决定,是他这些年来于心中反复后悔过的。
他曾无数次想,若那时能带上她,她是否反而不会遭遇那些不幸?
日后之事谁也无法预料,不是吗?衡玉道:且归根结底,咱们身上的麻烦是相同的,只是你的在明,我的在暗罢了。
她依旧维持着伸出手等回应的姿态,多少有些累了,不由叹气催促道:到底答不答应啊。
答应了。萧牧松了口。
衡玉露出笑意,朝他晃了晃手示意:如此大事,需得有仪式感啊。
萧牧:哦,那需要歃血吗?
那倒不必,侯爷的血可得省着些用了。
萧牧笑了一声,只好抬手与她交握合掌。
侯爷,从今日起,你便不再是孤身一人了。衡玉认真道。
握着那只微凉的手,萧牧只觉心中是安定且充盈的。
看着少女粲然的双眸,他温声说:你也不是了。
我原本就不是啊。衡玉将手收回,笑道:我有兄嫂祖母阿姐呢。
萧牧也从容地将手收回负在身后,道:哦,我也不是,我身边之人比你要更多些,有军师,严明,还有
说着说着,自己不由就停下了。
嗯,有被自己幼稚到
自我嫌弃的萧侯斜睨了一眼忍着笑的衡玉,自己遂也忍不住笑了。
衡玉便干脆笑出了声音来。
室内地龙火盆暖如仲春,江风拂面而来反倒添了些许清凉,似将连日的紧绷与疲惫都带走了。
二人如此静静放松了片刻,衡玉才问:侯爷,说句认真的,你之所以不愿伤晏泯性命,是因与他有旧,对吗?
只是或是许久未见,而对方起初又隐瞒了身份,他一时无法确定,所以才会在晏锦初至营洲时,便命人去庭州取了晏泯的画像印证
是。萧牧并不瞒她,道:我与他是多年未见的旧识。
见他愿意说下去,衡玉才表露出好奇:据我所知,时家与晏氏并无关系吧?你们是如何认识的?
这要从许多年前说起了,那时我也只不过六岁稚龄而已,是第一次随父亲出门历练萧牧将视线投向江面上一艘不起眼的船只远去的方向,陷入了久远的回忆中。
第133章 晴寒之死
那日我随父亲入山打猎,折返之时隐约听到啼哭声,独自寻了过去,便见有孩童坐在草丛中抹眼泪他身上脸上都受了伤,鞋也丢了,不过两三岁模样,又受了惊吓,问什么都答不上来。
父亲赶到后,使人去四下查看,只寻到跌落山崖的马车与血迹,从痕迹上来分辨,是已有人将尸身收敛走了,因此一时也无法确定那个孩子的身份。
他走了极远的路,身体虚弱且久未进食,能在深山中活下来实属侥幸,我与父亲将他带回住处,打听了十来日未有结果,便将其一并带回了京师
或因此番遭遇,他十分畏于见人,身体也不算好,因而甚少会出府走动,也不愿让太多人近身,只与我和父亲母亲日渐亲近起来我教他读书习字,又长他几岁,他便称我一声兄长。
萧牧眼前似有光阴在流转:一晃七年过去,随着长大,他的性情也逐渐开朗许多,直到十岁那年,父亲通过多番打听确认了他的身份,决定将他送回庭州晏家。
衡玉恍然。
如此便同那日印海所提到的晏泯幼时所历吻合了
三岁时父母遭遇意外双亡,失踪多年,十岁那年才得以回到家中。
他不愿走,我彼时也不愿让他走,于是我去求父亲将他留下,但父亲说他总要回家的萧牧话至此处,声音微低了些:或是在那时,父亲已经察觉到了波澜暗起,恐日后牵连他,才会那般不容商榷地坚持要将人送回去。
衡玉于心底叹息一声:当年他父母亲出事是偶然吗?
彼时晏氏商号并不招眼,这些事外人也无从查起。想到方才晏泯那双眼睛,萧牧道:或许他回到晏家之后查到了些什么。
衡玉思索着道:听闻他初归家时,并不受族中看重
一个没有父母撑腰,不受看重,甚至不止是不受看重的十岁少年,能做到今时今日这般,此间经历必然不会是轻松的。
那时父亲决心已定,已送信去往了晏家,他临走前,我与他说定不可断了书信来往,若他在晏家过得不好,待家中局面明朗安定些之后,我定会接他回来
萧牧道:父亲派人将他送回庭州之际,与晏家人透露了身份,意在哪怕是惧于舒国公府的名号,晏家至少也会善待于他。起初那两年,信中可见他的确过得还算平静安稳。只是两年之后如何,便无从得知了
衡玉沉默了一下。
两年后,舒国公府便因通敌罪而被满门抄斩
衡玉不愿在这个话题节点上多做停留,便往下问道:那之后你不曾想过要与他相认吗?
他话中表述很平淡,但听得出,二人这份幼时情谊是极深厚的。
萧牧再次看向江面:之后听闻他坐上了晏氏家主之位,一切皆好,便无意打搅他如今平静安稳的生活。
一旦相认,便等同将那些沉重的仇恨也一并压在了对方身上。
听懂了他的思虑,衡玉想到晏泯方才谈及世道不公时眼底压抑着的恨意,道:可见他如今这般模样,心中也并非平静安稳他有如此偏激的谋划,不知是否与时家的遭遇有关?
虽说离开时家才不过十岁,还只是个孩子而已,但在时家长大的那七年,于晏泯而言必然是影响深远的。
小小孩童刚经历了父母双亡的变故,为陌生人救下并收留善待,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这其中的意义已不是只感激二字可以表达得了的。
他方才玩笑般说,他那些族人不值得,或许在他心中,时家人才更像是他的家人吗?
在今晚听到他那些话之前,我亦不知他动了如此心思这八年间,他也变了许多。
所以,你方才是想将人带回去叙旧听到此处,衡玉才真正理解了他方才出言规劝时的心情。
若他做这些皆是为了时家,那他的错,我作为兄长亦有责任。萧牧道:只是他性情偏执,执念一旦生根,怕是不好拔除。
他若知晓你还在活着,或还有回头的可能。衡玉不由觉得有些惋惜:可惜他防备心太重,早便想好了退路,错过了此番叙旧的机会
旋即又道:但他此番计划落空,单凭他一人之力也难以掀起波澜,想必暂时也不会有大动作。待下次相见时,你们不妨再好好谈一谈。
萧牧点头。
衡玉看着他轮廓清晰的侧颜,此番因毒发而清减单薄的身形,隐约与旧时少年模样有了些重叠,心中不免有些感触。
一些旧事已过去多年,逝者已如尘埃星辰般远去,但活着的人,却被困在旧事中始终难以脱身。
他如此,晏泯如此,她亦如此。
而真正的脱身之法,从来不能只靠劝慰安抚,它有且只有一条路可走找出真相,慰亡灵,方能慰己。
旁人看来,这或是执念,但想要破除它,最好的法子便是实现它。
唯有将其真正破除,活着的人方能停下脚步,否则若妄谈放下,便无一日可以心安地活着。
她相信,他们都会走出去的。
不知从何处飘来了几盏天灯,衡玉抬头目送着它们飞高飞远。
萧牧与她一同静静看着。
片刻后,他说道:关于晴寒先生之事,我此前一直心存猜测,直到来之前你同我说起与那些刺客身上刺青图纹的渊源
衡玉不由转头看向他。
八年前我家中出事,虽称得上是横祸,却总算祸起有因,无论是何人手笔,然而树大招风,功高震主,这些皆是祸因。萧牧道:可晴寒先生不同,他为人清正不涉党争,且彼时已经辞官,与他人并无利益纷争何以会招来杀身之祸?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