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觉得似乎只是一眨眼的时间,却又觉得仿佛等了大半生那般漫长
    视线中,一道藏青色的清瘦身影自屏风后慢慢走了出来。
    四目相视间,姜雪昔一眨不眨的那双眼睛倏地红透。
    他变了许多许多
    但那双眼睛她只需看上一眼,便已有了答案。
    容济。
    她唤了一声,嘴角微颤着上扬,久别重逢,总是值得开心的。
    严明立在那里,二人之间相隔七八步远,他未有再上前,只这般与那双带笑的泪眼对视着。
    衡玉见状未再多言,无声离开了雅室。
    随我去对街汪记果子铺,给姜姐姐买些点心回来。将雅室的门合上之际,衡玉对翠槐道。
    翠槐应下,与她一同下了楼。
    见她们主仆二人离去,姜家的两名女使便叩响了雅室的门,询问道:姑娘,可需婢子们进去侍奉吗?
    不必,我独自姜雪昔的视线胡乱地落在临窗小几上摆放着的几册书上,道:我独自看会儿书,等衡妹妹回来。
    是,那姑娘若是有事,便随时唤婢子。
    姜雪昔先是点头,旋即意识到她们瞧不见,遂又扬声应了声:好。
    她好似不见慌乱,却又处处可见慌乱。
    而立在屏风旁的人,只静静看着她,仍旧未开口。
    衡玉出了茶楼,带着翠槐往对街走去,倒也的确去了果子铺中买了不少点心。
    自铺中出来时,雨水又大了些,街上行人撑伞匆匆而行之际,衡玉余光内蓦地瞥见了一抹苍蓝色的背影。
    直觉大于其它,她几乎是一瞬间便从翠槐撑着的伞下迈出了脚步,转身拿视线去追寻那道背影。
    姑娘!
    见她忽然快步小跑进了人群中,翠槐赶忙去追。
    衡玉提裙快行于人群中,雨雾朦胧,伞挡视线,仿佛方才那抹苍蓝只是她的错觉。
    她一直追到一条巷尾处,眼看视线中毫无所获,这才停下了脚步。
    姑娘,您是在找什么吗?翠槐举着伞跑着追上来,边拿帕子替衡玉擦了擦脸上的雨水,边不解地问。
    方才好像看到了一位熟人。衡玉有些出神,又于原地站了片刻,才道
    走吧。
    她去了不远处的另一座茶楼中,径直上了二楼,进了一间包厢。
    翠槐握着滴水的紫竹伞,守在包厢外。
    怎淋湿了?
    包厢中,坐在临窗茶几旁的萧牧抬起眼睛之际问道。
    方才好像瞧见了晏泯衡玉来到茶几的另一端坐下,便直接与他说道:我追上去看了看又觉得许是眼花了。
    萧牧问:就在这附近?
    是,这条街一直往前。
    萧牧便交待了守在一旁的近随十一,带人前去暗中查探。
    他一直都在让人留意晏泯的踪迹,纵然兴许果真是衡玉眼花,却也不能放过任何线索。
    十一离去后,他也站起了身来。
    你要去作何?衡玉抬头问。
    她本以为萧牧是要出去,然却见他行至屏风旁,取下了其上挂着的一件披风,朝她走了过来。
    披上吧。他将披风递上。
    衡玉抬头看着他:不冷。
    她的衣裙只是微湿而已,因为她本也是穿了披风的,因湿了大半,方才进得茶楼内之时便解下了,交给了翠槐拿着。
    但她无意同面前之人说得这般细致。
    怎会不冷。萧牧抬手不由分说地替她披上,又微微弯身,系好系带。
    衡玉看着他,嘴角微翘起。
    有时适当的拒绝,看来还是很好用的。
    萧牧抬眼之际,撞见她眼中那一丝近在咫尺的笑意,心口处快跳了几下,很快便直起身来。
    见上面了?他岔开话题般问,边坐回去。
    见上了。心情颇好的衡玉将临街的窗微推开了些许,望向斜对面的茶楼:你说,旧人重逢,会说些什么呢?
    萧牧也看向那座茶楼:你既如此好奇,何不干脆留下偷听。
    我倒想呢。若非想着你还在此处等着,我高低是得想个法子听上一听的。
    如此倒是我耽误你的正事了。萧牧随手倒了盏热茶,推向她:权当倒茶赔罪。
    侯爷言重。衡玉大度一笑,却也将茶端了起来。
    近来于宫中授课,可还适应?萧牧道:此事我还未来得及当面道一句恭喜。
    衡玉吃了口热茶,道:不必你亲口当面说,我也知道的。
    萧牧看向她:知道什么?
    少女捧着茶盏,一双杏眼里有着笑意:我知道,你定然是在替我开心的。
    萧牧微微一怔后,眼底也浮上了笑,难得并未否认,而是认真点头:是。
    衡玉面上笑意便愈盛,窗外雨水更急,却愈显得室内茶香暖人。而她身上披风上的气息、及对面坐着的人,皆让她安心怡悦。
    她又静静吃了两口茶,再看向对面的茶楼时,对萧牧道:你留意到没有,那两个人似乎
    萧牧随意地看去:一早便留意到了。
    他们是姜正辅的人吗?衡玉猜测道:跟着姜姐姐的?
    应当是了。
    那他们会不会发现严军医衡玉隔着雨幕看向那二楼处。
    不过是迟早之事。萧牧道:他既做出了如此选择,便是做好了准备的。
    衡玉点头,这倒也是。
    至于具体如何应对,那便要看严军医自身了。
    屋檐青瓦为针,将颗颗晶莹的雨珠串作珠帘,垂于窗外,又洒落青石板上,发出相击之音,如断线玉珠飞溅。
    我便知道,你还活着
    这些年来,你还好吗?近九年的时间,我一直都在找你
    姜雪昔的声音低低,和着窗外雨声,有着诸多无法言说的情绪交杂。
    严明终于开口,声音微哑:为何还要找我?
    为何?姜雪昔眼睫微颤了一下,朝他伸出手去,摊开手掌,掌心里托着的是那只枯黄的狗尾巴草手环:你十五岁那年说的话,难道你忘了吗?
    严明沉默着。
    她替他答道:你说过,要守着我,护着我一辈子的。
    你不辞而别是因时家突然出事,我明白我未曾怪过你食言,我只是担心你,记挂你。她红着眼眶道:你当真不知道这些吗?
    我严明声音缓慢犹豫,好片刻,才垂眸道:我知道。
    那你为何连你尚且平安的消息,都不愿让我知道?姜雪昔朝他走近两步,却又停下,一瞬不瞬地望着他,问:还是说,你早就将旧事抛在脑后已经成家了?
    想到二人之间隔着的种种,严明微攥紧了十指,道:是,我已经成家数年。
    他鼓起勇气看向她:今日之所以前来,是为当年的不辞而别说句抱歉,也请姜姑娘从此不必再记挂岳某了。
    姜雪昔静静看了他片刻,就在他要移开视线时,只听她笃定地道:你撒谎。
    严明怔住。
    下一刻,姜雪昔蓦地快步扑向他,将他一把抱住。
    严明呼吸大窒,手足无措起来。
    我自三岁起便认识你了,你七八岁时光着身子在后山河中洗澡时的模样我都见过呜呜呜!姜雪昔眼中泪水聚集得愈发大颗,往下砸落下来。
    严明:??
    这种事情就不用特地提起了吧!
    身前之人哽咽着道:你每次撒谎,我都能一眼识破
    你成的什么家,你分明也在记挂着我若不然,你岂会冒着这般危险也要来见我?姜雪昔紧紧抱着他,失而复得之余,更有患得患失,诸多情绪翻涌间,让她一时双手发颤。
    察觉到她身体的异样,严明立时紧张地扶起她的肩膀:你且坐下,深吸口气
    他将人扶到椅中坐下去,先拿了茶水递给她,而后半蹲身在她面前,替她把看脉象。
    将手收回时,严明的心沉了沉。
    他抬头,哑声问:你近日可觉得身体哪里不适?
    姜雪昔已擦去了泪,摇头:今日见了你,我只觉得哪里都好了。
    严明着急又无奈:说实话。
    实话啊姜雪昔微微笑了笑,看着他,道:想来,我应是没多久可活了吧。
    严明面色一变:胡说八道!
    我胡说,你让我说实话。姜雪昔叹气:我说了实话,你又说我胡说。
    见他不安皱眉,她声音低了下来:容济,你不必如此,我自己的身子,我心中有数的。能再见到你一面,我已经很知足了。
    从今日起,不许再说不吉利的话。严明正色道:有我在,便一定会医好你的。
    言毕,又重复道:你要相信,我可以医得好你。
    好啊。姜雪昔不知信了没有,笑着道:那我们日后,是不是又能常常见面了?
    看着那双如九年前一般干净温柔的笑眼,严明心口处一阵无声揪痛。
    容济,说说你这些年来的经历吧?你的样子似乎变了许多我如今,该唤你什么呢?她似闲谈般问着。
    我如今姓严。严明微平复着心绪,温声答道:我之前辗转逃至北地入了定北侯麾下做军医,此番正是随同定北侯一同奉召入京。
    他的秘密可以毫无保留告知她,哪怕会招来杀身之祸
    但有关将军的一切,他必守口如瓶。
    原来你去了北地
    二人低声谈话,天地间雨势愈大,喧嚣雨声似要将一切掩埋。
    这场雨水直至次日方才停下。
    上半日天色依旧阴沉着,待到午后,乌云后忽然迸出道道金光,刺破了数日阴霾。
    午后申时,奉召入宫面圣的萧牧,来到了皇帝的寝殿外。
    内监通禀罢,萧牧便被引入了寝殿中。
    除了皇帝之外,寝殿中尚有其他人在。
    此人于萧牧而言,是第一次相见。
    但于时敬之而言,却是一位故人。
    第187章 河东王
    只是他与这位所谓故人之间的旧事回忆,并谈不上愉快。
    萧牧向坐在罗汉榻上的皇帝行礼罢,如第一次看到旁侧那名与他年纪相仿之人,未敢贸然称呼。
    直到皇帝开口道:这是朕的侄儿李瑾,与萧卿应是头一次见
    萧牧遂抬手行礼:见过河东王。
    李瑾之父乃是皇帝一母同胞的亲弟,李瑾于去年刚袭得河东王之位。
    萧节使不必多礼。河东王看向萧牧,语气里带些笑意:咱们大盛物博地广,相较之下营洲距河东道也勉强算得上比邻了,然而纵是如此,此番小王却也是头一回有幸得见萧节使本尊呢。
    萧牧微垂眸:近年来营洲战事频急,未能前去拜见,王爷见谅。
    河东王不以为然地笑了笑:萧节使言重了,我身在河东,又岂会不知萧节使近年来贵人事忙?
    听得对方话中句句带着暗刺,萧牧面色无波动。
    他少时便与此人极不对付,甚至还曾动手打伤过对方那年之所以躲在长公主府的水榭内,便是因为此事。
    而时隔多年未见,此人的品性作风,竟依旧是毫无长进。
    此番朕宣召萧卿,实则是有一事相商皇帝靠坐在罗汉榻内,气色看起来较前几日似好了些许,但也仅仅只是些许。
    萧牧:但有差事,陛下只管吩咐。
    自他呈上藏宝图已有十日余,一切看似都还算平静但他清楚,这份平静之下,谁都不曾停下过权衡与考量。
    尤其是皇帝。
    今日且看这考量的结果了。
    瑾儿是朕看着长大的,朕十分信重他但他年纪尚轻,自幼难免娇惯了些,实在缺乏历练,此番初接手河东道,朕怕他日后于军务地政之上会心余力绌,而河东道与卢龙道有颇多相似之处
    皇帝缓声道:故而,朕有意请萧卿之后返回北地之际,将瑾儿带在身边一段时日,一则营洲更多些历练的机会,二则,亦可由萧卿言传身教,开阔其眼界。
    言毕,看向萧牧:不知萧卿意下如何啊。
    萧牧面色如常:臣无异议。
    好。皇帝欣慰点头:朕便知道萧卿明大义
    说着,望向河东王:瑾儿,日后跟随萧卿,诸事须得用心请教才行,可勿要让朕与萧卿失望。
    河东王恭谨地应下:是,侄儿定当谨记于心。
    既然萧卿愿意答应,那此事便先说定了。皇帝含笑道:具体事宜,待之后可再慢慢商议。
    萧牧应是:一切但凭陛下安排。
    皇帝又问了些萧牧入京后的事宜,尽显关切:萧卿久居北地,此来京师,于饮食起居之上可还适应?
    劳陛下关切,一切都好。
    皇帝便含笑点头。
    半盏茶后,萧牧退出了寝殿。
    河东王也紧跟着告退而去。
    刘潜,依你看定北侯究竟是否有异心?皇帝盯着萧牧方才离去的方向,若有所思地问身边的心腹大太监。
    刘潜面色复杂道:奴婢眼拙,倒是无从分辨
    皇帝有气无力地冷笑一声:朕看你不是眼拙,是怕说错了话,惹祸上身才是。
    刘潜只是赔笑,并不多言。
    皇帝微微攥了攥十指,低声喃喃般道:朕有心想要给他机会,处处回护他,待他已然十分宽容只希望他勿要不识抬举,也学前人做出那等不忠不义、自寻死路的蠢事来
    刘潜垂眸应和道:是,陛下仁慈
    萧节使且留步。
    出了皇帝寝宫,河东王喊住了走在前面的萧牧。
    萧牧驻足,微侧身垂眸等候。
    见他并无丝毫热络攀交之色,河东王强忍着不悦走了过来,皮笑肉不笑地道:萧节使走这般快作何?日后你我可是要一同共事的,本王原本还想着,且于今晚设宴款待萧节使,以便彼此间熟悉一二当下看来,似乎是本王自以为是,多此一举了?
    恋耽美

章节目录


吉时已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作者:非10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非10并收藏吉时已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