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答:令公已然不信,我若答没有,似乎也无意义了。
之后,便是于昏暗中漫长的对视。
再然后,对方问了他最后一个问题:当年吾儿云朝之死,究竟是否另有真相?
他沉默了片刻,适才开口回答。
的确另有真相,当年令公子乃是于晋军营中离奇中毒身亡,但真凶何人,萧某还在暗查,故而尚无定论。
彼时回应他的,是更为漫长而压抑的沉默。
衡玉有些意外:他察觉到了姜郎君的死因有异?
是容济于言辞间提及到了萧牧道。
那他知晓严军医原本时家旧仆的身份了?
是。但容济机敏,并未将我之事暴露出来。萧牧说道:据闻姜家姑娘如今的病情不甚乐观,容济自当竭力相救,或是因此,姜正辅虽戳破了他的身份,却也暂时未曾伤他分毫。
衡玉了然点头。
他一则想借严军医之手,试图救姜姐姐性命。二来,既是对姜公子之死起了疑,定也不甘心再自欺欺人,势必是要查到底的,而你当下是知晓内情最多的那个人甚至,若当真查明了凶手另有他人,那他对萧牧的仇恨,便不成立了。
衡玉分析着,看向萧牧:你是不是还与他谈了其它?
萧牧点头:此局固然是冲着我而来,但对方意在挑拨离间,借刀杀人,而圣人与他皆为他人眼中之刀姜家乃百年士族,他出身与天资皆非常人可比,自诩清高,自是不甘心被他人利用。
他纵然不会全信了你的话,但只要信了三分,便不会甘心错放真正的幕后之人。衡玉道:所以,他今日才会力排众议,准你回了定北侯府便是为了做给幕后之人看。
没错。幕后之人见计谋落空,必有所动
所以,你此番倒是与姜正辅达成了共识,一同做局引幕后之人现身了?衡玉莫名有些感慨。
萧牧看向亭外夜色:互取所需,亦无不可。
走到这一步来看,当年你家中与我祖父之事的真正凶手,倒果真未必是他了衡玉思索着说了一句,却又停住:眼下不必下定论,多防备些,没有坏处。
萧牧嗯了一声,也让自己从短暂的旧事回忆中抽回了神思。
你当真没有受重伤?谈罢了正事,衡玉又印证道。
当真。萧牧笑了笑:我倒巴不得受些像样的刑,好同你卖惨,博你关心。但负责审讯我的大理寺少卿,从始至终未让人对我施以重刑。
大理寺少卿衡玉思忖一瞬,旋即恍然,压低了声音道:他是太子殿下的人。
萧牧笑望着她:我家阿衡倒是对朝中各方关系烂熟于心。
衡玉也不谦虚:那是自然,这些年来暗查阿翁之事,我可是认真做了功课的。
她说着,后知后觉地看向身侧之人:所以,你一边同姜正辅达成了共识,一边得了太子殿下的人暗中照拂,可见太子殿下保你之心不假自知此番就不可能会真正出事,对吧?
不止。萧牧看着她道,眼中含笑:还有最重要的一条
第208章 搅弄风云的幕后黑手
他道:我知有你在,你为主心骨,印海他们必然信服,暗中诸事,早在入京前便已安排妥当。如此之下,你必不可能会让我出事的。
衡玉险些翻白眼:你倒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亏得我为了你四处奔劳,寝食难安。
但心中又觉几分熨帖他如此信任她,如此理所当然地将自己的安危交予她手。
萧牧笑着揉了揉她的头顶:是,辛苦你了。白日里母亲还说,你又救了我一命。
当下这么一算,那倒也不能算是我救的了
算,怎么不算。
那我可得想想如何挟恩图报了?
慢慢想,不着急。
柔柔夜风穿过长亭,将二人低低的说笑声揉散吹远。
次日,衡玉照常起身,准备去往东宫授课。
家中的马车坏了一辆,同样要入宫的吉南弦便蹭了妹妹的马车,于车内见她呵欠连天,不由问道:怎么,这是昨夜做贼去了?
翠槐闻言莫名心虚,低下了头。
做贼不至于,见贼去了
夜中多梦,未能安眠。衡玉撒起谎来面不改色。
阿兄知道你担心萧侯,如今他已经脱险,按说你该是能睡个好觉了。对于妹妹担心盟友这件事,吉南弦十分理解,人之常情嘛,他也不例外。
他此时谈起此事,语气较之这些时日也轻松了许多:太子殿下昨日也说了,萧节使既是回了定北侯府,此事便算是落定九成了。
衡玉闻言便问了一句:圣人昨日是何反应?
自然是龙颜大怒吉南弦压低了声音,道:据寝殿里的宫人称,皆是头一回见圣人对姜大人发如此大的火但姜正辅到底是有些本领在的,不知是如何安抚了圣心,最终倒也未受到什么值得一提的惩处。
此事在明面上而言,他并未做错什么,只是秉公处理而已。圣人纵然要罚,也想不出合适的罪名。衡玉道。
吉南弦点着头,叹了口气:所以这不就气急攻心了么从白日到日暮,一应医官们就没离开过寝殿,还有那位仙师,亦是寸步不离。
衡玉微皱眉:圣人如今似乎很是信重那位璞贞仙师?
是,近来每日都要服丹药神思似乎愈发混沌了。
这自然不是什么好兆头。
但此等关头,圣人的情况摆在这里,已是无人敢妄议什么。
马车行过长街时,放慢了速度。
车窗外人声嘈杂,衡玉透过车窗往外看去,只见有许多大理寺官差正于四处街铺内外搜查。
再往不远处看去,各条通往民居的窄巷内,亦有官差的身影。
这阵势倒是够大吉南弦道:一早这么搜,说不准真能搜出什么线索来。
现在也不晚。衡玉似有所指地道。
阵势越大,幕后之人便越难安坐,说不准便能露出点什么破绽来。
但衡玉未曾想到的是,这破绽会来得如此之快,又如此之彻底
当日午后,她离宫之际,行经一条小径时,偶然便听到有宫人小声议论:听说了吗,谋害河东王的真凶已经抓到了!
照此说来,竟果真不是定北侯了?
定北侯本就是被人构陷的真正的凶手另有其人
嘘有人来了。
小太监扯了扯同伴的衣袖,二人立即垂首避让到一侧。
衡玉已听得心中震动,有心想要问那小太监一句另有其人是何人,但见二人已是噤若寒蝉的不安模样,她到底未有开口。
在宫中妄议朝事是为大忌,一不小心便是害人害己,她想打听消息出了宫门随处都可以打听
见少女及那显然是一等宫女的女使走远了些,已冒了冷汗的两名小太监才大松了一口气,再不敢多言,快步离开了此处。
见衡玉未多说半个字,面色如常,月见心有赞赏,亦未多言。
出了宫门,上了马车刚驶出皇城的范围所在,衡玉便隔着车帘吩咐道:平叔,就近寻一处茶楼,越热闹的越好。
回家尚且需要半个时辰不止,她想先了解些大概。
果不其然,此事已传得沸沸扬扬。
但乍然听来颇杂乱,让人不好理出头绪来,直到一道干哑的声音问道:杀害了河东王的凶手果真被抓到了?
衡玉闻声看过去
只见程平不知何时挤到了说得最欢的那一桌人中间,将手里的瓜子正分给身边的人。
衡玉见状默了默,平叔身上的惊喜越来越多了。
老哥,这你算问对人了,我亲眼瞧见官差将人给抓住的!拿了程平瓜子的男人说道:就在朱雀大街上!
当街抓住的?程平皱眉问。
这凶手听起来怎么不是很上层次的感觉?
官爷们搜查得分外仔细,凡路过者只要是男子,皆要被拦下搜身,将要搜到那人时,他欲暗中开溜,惊动了官差!
他为何要跑?程平又问。
有谈资者最喜欢的便是好奇之人,那男人说得愈发来劲:因为他身上有刀伤,是那晚与河东王手下动手时留下的伤!心虚之下,自是不敢让人搜身!且此人当真是身手不凡,当时我眼看着十几名官差围上去,竟一时都拦他不得后来是惊动了附近的武卫,合力之下才勉强将人拿下!
将此人抓住后,官差便去了他宅中搜查,这一搜之下,果真搜出了那晚作案时的刀刃,及焚烧血衣的痕迹!一应线索,全对上了!
此人被押去大理寺后,铁证当前,倒也痛快认了!
照此说来,此人当晚也亲自参与了刺杀河东王的行动,他果真就是主使?程平思路敏锐:当真不是替他人卖命办事?
就是主使,他恨极了河东王,自然是要男人说到这里,抬手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压低声音道:自然是要亲自手刃仇人才解恨的。
程平眯起眼睛:仇人?
没错,此人可不是普通人,而是住在安善坊的明威将军!
明威将军?
衡玉下意识地蹙眉哪个明威将军?
明威将军虽为从四品,但却是武散官,并无实职,多是依自身军功亦或是父子军功而授,不止设一人。
衡玉放下了茶盏,起身离去。
程平立即跟上。
欸!老哥,我还没说完呢!
他刻意将最精彩的前因后果放到了最后压轴说的,这老哥怎么听到最紧要时走人了呢!
就不想知道那明威将军与河东王之间是什么深仇大恨?
听热闹的人走了,留下讲热闹的人心痒难安。
于衡玉而言,此事既然已经传开了来,这所谓的仇人之说的内情便没那么重要了眼下重要的是,此人当真就是真正的幕后主使吗?
还是说,不过是被人推出来的替罪羊?!
而替罪羊,在认罪之后,往往会面临同一种下场
但大理寺她注定是进不去的。
衡玉上了马车,便让翠槐取了纸笔出来,匆匆在信纸上写了几个字,便折起,递出了车厢:有劳平叔再跑一趟侯府了。
程平头也没转一下,一手驱车一手接过。
马车行至临近定北侯府的长街之时,衡玉带着翠槐下了马车,去逛了书斋和脂粉铺子。
程平闪身进了一条长巷,避开行人视线,轻车熟路地来到了定北侯府的后墙处。
衡玉估算着时辰差不多了,遂才带着手中提了不少盒子的翠槐往回走。
萧侯不在府中。她上车之际,已经折返回来的程平低声说道:两刻钟前,去大理寺了。
衡玉微一颔首。
既是去了大理寺,可见他已经想到了,那么她这信是送到还是送不到,都无区别了。
衡玉回到家中时,自家阿姐与嫂嫂,也正在议论此事。
这位明威将军已年过四十,却仍未娶妻只十多年前于凯旋的路上收养了一名孤儿做义子,但这个孩子,却于七年前被河东王让人给活活打死了,之后又将尸首丢进了河里,好些时日才被寻到
这位将军也是试着讨过公道的,但僵持了许久,大理寺最终也只是推了个王府仆从顶罪而已,不久后河东王便随父前往了河东道时隔七年,这才又回了京师。
大约是旧怨难消宁玉说着,不禁叹息了一声。
喻氏则咬牙道:这河东王的确是罪有应得!
衡玉若有所思:看来这个动机极有说服力了
小玉儿,你可是不信此事?宁玉轻声问。
衡玉摇头:我信。
大理寺的人不是傻子,作为一朝最高的司法之所,只要有心,便不可能会轻易被人蒙蔽
动机有了。
刀刃、血衣燃烧过的痕迹也寻到了。
且此人既是四品武将,手下必有得力旧部,这些人平日里可以光明正大地居于京中,出了事也不必躲藏因此,手段与条件也有了。
而以上这些,都是无法临时伪造的。
所以,她信,不得不信。
但是
人或许的确是他所杀,但这并不能说明,他身后就一定没有其他主使衡玉思忖着道:况且,他暴露的时机太过巧合了,像是急于了结此事,以免让这场火烧得更大,再烧到不该烧到的人身上。
没错。顾听南想了想,道:且此案之前瞎子都看得出来,分明就是冲着萧侯来的!可据闻此人的证词却是只为随便拉个可信些的替死鬼而已,倒像是临时起意才将脏水泼到了萧侯身上
衡玉点头:是,这一点至关重要,所以我才认定了此人背后必然另有主使。
她凝神道:一个想让河东王死,一个想借河东王之死构陷萧牧,利用姜正辅,离间卢龙军与朝廷之间本就处于危险边缘的关系而若是计谋落空,也自有前者来顶下一切罪名,后者整个计划,称得上进可攻退可守,当真是高明至极。
此案起初的构陷手段看似肤浅拙劣,就差将污蔑两个字写在脸上了,但走到这一步,一层层抽丝剥茧下来,便可见对方步步为营。
宁玉听得背后冒了层冷汗:如此心计手段,且藏得这般深此人究竟是谁?
她也是与妹妹暗中谈过一场的,起初疑心是姜正辅的设计,但昨日三堂会审后,这个猜测已经不成立了。
不是姜正辅,也不可能是当今圣人那会是谁?
这位明威将军心中必然有答案在。喻氏说道:若能撬开他的嘴,任他背后藏着什么妖魔鬼怪,也要无所遁形了!
衡玉点头。
是,只需撬开此人的嘴,即可让那只一直于暗处搅弄风云的幕后黑手现形
恋耽美
之后,便是于昏暗中漫长的对视。
再然后,对方问了他最后一个问题:当年吾儿云朝之死,究竟是否另有真相?
他沉默了片刻,适才开口回答。
的确另有真相,当年令公子乃是于晋军营中离奇中毒身亡,但真凶何人,萧某还在暗查,故而尚无定论。
彼时回应他的,是更为漫长而压抑的沉默。
衡玉有些意外:他察觉到了姜郎君的死因有异?
是容济于言辞间提及到了萧牧道。
那他知晓严军医原本时家旧仆的身份了?
是。但容济机敏,并未将我之事暴露出来。萧牧说道:据闻姜家姑娘如今的病情不甚乐观,容济自当竭力相救,或是因此,姜正辅虽戳破了他的身份,却也暂时未曾伤他分毫。
衡玉了然点头。
他一则想借严军医之手,试图救姜姐姐性命。二来,既是对姜公子之死起了疑,定也不甘心再自欺欺人,势必是要查到底的,而你当下是知晓内情最多的那个人甚至,若当真查明了凶手另有他人,那他对萧牧的仇恨,便不成立了。
衡玉分析着,看向萧牧:你是不是还与他谈了其它?
萧牧点头:此局固然是冲着我而来,但对方意在挑拨离间,借刀杀人,而圣人与他皆为他人眼中之刀姜家乃百年士族,他出身与天资皆非常人可比,自诩清高,自是不甘心被他人利用。
他纵然不会全信了你的话,但只要信了三分,便不会甘心错放真正的幕后之人。衡玉道:所以,他今日才会力排众议,准你回了定北侯府便是为了做给幕后之人看。
没错。幕后之人见计谋落空,必有所动
所以,你此番倒是与姜正辅达成了共识,一同做局引幕后之人现身了?衡玉莫名有些感慨。
萧牧看向亭外夜色:互取所需,亦无不可。
走到这一步来看,当年你家中与我祖父之事的真正凶手,倒果真未必是他了衡玉思索着说了一句,却又停住:眼下不必下定论,多防备些,没有坏处。
萧牧嗯了一声,也让自己从短暂的旧事回忆中抽回了神思。
你当真没有受重伤?谈罢了正事,衡玉又印证道。
当真。萧牧笑了笑:我倒巴不得受些像样的刑,好同你卖惨,博你关心。但负责审讯我的大理寺少卿,从始至终未让人对我施以重刑。
大理寺少卿衡玉思忖一瞬,旋即恍然,压低了声音道:他是太子殿下的人。
萧牧笑望着她:我家阿衡倒是对朝中各方关系烂熟于心。
衡玉也不谦虚:那是自然,这些年来暗查阿翁之事,我可是认真做了功课的。
她说着,后知后觉地看向身侧之人:所以,你一边同姜正辅达成了共识,一边得了太子殿下的人暗中照拂,可见太子殿下保你之心不假自知此番就不可能会真正出事,对吧?
不止。萧牧看着她道,眼中含笑:还有最重要的一条
第208章 搅弄风云的幕后黑手
他道:我知有你在,你为主心骨,印海他们必然信服,暗中诸事,早在入京前便已安排妥当。如此之下,你必不可能会让我出事的。
衡玉险些翻白眼:你倒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亏得我为了你四处奔劳,寝食难安。
但心中又觉几分熨帖他如此信任她,如此理所当然地将自己的安危交予她手。
萧牧笑着揉了揉她的头顶:是,辛苦你了。白日里母亲还说,你又救了我一命。
当下这么一算,那倒也不能算是我救的了
算,怎么不算。
那我可得想想如何挟恩图报了?
慢慢想,不着急。
柔柔夜风穿过长亭,将二人低低的说笑声揉散吹远。
次日,衡玉照常起身,准备去往东宫授课。
家中的马车坏了一辆,同样要入宫的吉南弦便蹭了妹妹的马车,于车内见她呵欠连天,不由问道:怎么,这是昨夜做贼去了?
翠槐闻言莫名心虚,低下了头。
做贼不至于,见贼去了
夜中多梦,未能安眠。衡玉撒起谎来面不改色。
阿兄知道你担心萧侯,如今他已经脱险,按说你该是能睡个好觉了。对于妹妹担心盟友这件事,吉南弦十分理解,人之常情嘛,他也不例外。
他此时谈起此事,语气较之这些时日也轻松了许多:太子殿下昨日也说了,萧节使既是回了定北侯府,此事便算是落定九成了。
衡玉闻言便问了一句:圣人昨日是何反应?
自然是龙颜大怒吉南弦压低了声音,道:据寝殿里的宫人称,皆是头一回见圣人对姜大人发如此大的火但姜正辅到底是有些本领在的,不知是如何安抚了圣心,最终倒也未受到什么值得一提的惩处。
此事在明面上而言,他并未做错什么,只是秉公处理而已。圣人纵然要罚,也想不出合适的罪名。衡玉道。
吉南弦点着头,叹了口气:所以这不就气急攻心了么从白日到日暮,一应医官们就没离开过寝殿,还有那位仙师,亦是寸步不离。
衡玉微皱眉:圣人如今似乎很是信重那位璞贞仙师?
是,近来每日都要服丹药神思似乎愈发混沌了。
这自然不是什么好兆头。
但此等关头,圣人的情况摆在这里,已是无人敢妄议什么。
马车行过长街时,放慢了速度。
车窗外人声嘈杂,衡玉透过车窗往外看去,只见有许多大理寺官差正于四处街铺内外搜查。
再往不远处看去,各条通往民居的窄巷内,亦有官差的身影。
这阵势倒是够大吉南弦道:一早这么搜,说不准真能搜出什么线索来。
现在也不晚。衡玉似有所指地道。
阵势越大,幕后之人便越难安坐,说不准便能露出点什么破绽来。
但衡玉未曾想到的是,这破绽会来得如此之快,又如此之彻底
当日午后,她离宫之际,行经一条小径时,偶然便听到有宫人小声议论:听说了吗,谋害河东王的真凶已经抓到了!
照此说来,竟果真不是定北侯了?
定北侯本就是被人构陷的真正的凶手另有其人
嘘有人来了。
小太监扯了扯同伴的衣袖,二人立即垂首避让到一侧。
衡玉已听得心中震动,有心想要问那小太监一句另有其人是何人,但见二人已是噤若寒蝉的不安模样,她到底未有开口。
在宫中妄议朝事是为大忌,一不小心便是害人害己,她想打听消息出了宫门随处都可以打听
见少女及那显然是一等宫女的女使走远了些,已冒了冷汗的两名小太监才大松了一口气,再不敢多言,快步离开了此处。
见衡玉未多说半个字,面色如常,月见心有赞赏,亦未多言。
出了宫门,上了马车刚驶出皇城的范围所在,衡玉便隔着车帘吩咐道:平叔,就近寻一处茶楼,越热闹的越好。
回家尚且需要半个时辰不止,她想先了解些大概。
果不其然,此事已传得沸沸扬扬。
但乍然听来颇杂乱,让人不好理出头绪来,直到一道干哑的声音问道:杀害了河东王的凶手果真被抓到了?
衡玉闻声看过去
只见程平不知何时挤到了说得最欢的那一桌人中间,将手里的瓜子正分给身边的人。
衡玉见状默了默,平叔身上的惊喜越来越多了。
老哥,这你算问对人了,我亲眼瞧见官差将人给抓住的!拿了程平瓜子的男人说道:就在朱雀大街上!
当街抓住的?程平皱眉问。
这凶手听起来怎么不是很上层次的感觉?
官爷们搜查得分外仔细,凡路过者只要是男子,皆要被拦下搜身,将要搜到那人时,他欲暗中开溜,惊动了官差!
他为何要跑?程平又问。
有谈资者最喜欢的便是好奇之人,那男人说得愈发来劲:因为他身上有刀伤,是那晚与河东王手下动手时留下的伤!心虚之下,自是不敢让人搜身!且此人当真是身手不凡,当时我眼看着十几名官差围上去,竟一时都拦他不得后来是惊动了附近的武卫,合力之下才勉强将人拿下!
将此人抓住后,官差便去了他宅中搜查,这一搜之下,果真搜出了那晚作案时的刀刃,及焚烧血衣的痕迹!一应线索,全对上了!
此人被押去大理寺后,铁证当前,倒也痛快认了!
照此说来,此人当晚也亲自参与了刺杀河东王的行动,他果真就是主使?程平思路敏锐:当真不是替他人卖命办事?
就是主使,他恨极了河东王,自然是要男人说到这里,抬手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压低声音道:自然是要亲自手刃仇人才解恨的。
程平眯起眼睛:仇人?
没错,此人可不是普通人,而是住在安善坊的明威将军!
明威将军?
衡玉下意识地蹙眉哪个明威将军?
明威将军虽为从四品,但却是武散官,并无实职,多是依自身军功亦或是父子军功而授,不止设一人。
衡玉放下了茶盏,起身离去。
程平立即跟上。
欸!老哥,我还没说完呢!
他刻意将最精彩的前因后果放到了最后压轴说的,这老哥怎么听到最紧要时走人了呢!
就不想知道那明威将军与河东王之间是什么深仇大恨?
听热闹的人走了,留下讲热闹的人心痒难安。
于衡玉而言,此事既然已经传开了来,这所谓的仇人之说的内情便没那么重要了眼下重要的是,此人当真就是真正的幕后主使吗?
还是说,不过是被人推出来的替罪羊?!
而替罪羊,在认罪之后,往往会面临同一种下场
但大理寺她注定是进不去的。
衡玉上了马车,便让翠槐取了纸笔出来,匆匆在信纸上写了几个字,便折起,递出了车厢:有劳平叔再跑一趟侯府了。
程平头也没转一下,一手驱车一手接过。
马车行至临近定北侯府的长街之时,衡玉带着翠槐下了马车,去逛了书斋和脂粉铺子。
程平闪身进了一条长巷,避开行人视线,轻车熟路地来到了定北侯府的后墙处。
衡玉估算着时辰差不多了,遂才带着手中提了不少盒子的翠槐往回走。
萧侯不在府中。她上车之际,已经折返回来的程平低声说道:两刻钟前,去大理寺了。
衡玉微一颔首。
既是去了大理寺,可见他已经想到了,那么她这信是送到还是送不到,都无区别了。
衡玉回到家中时,自家阿姐与嫂嫂,也正在议论此事。
这位明威将军已年过四十,却仍未娶妻只十多年前于凯旋的路上收养了一名孤儿做义子,但这个孩子,却于七年前被河东王让人给活活打死了,之后又将尸首丢进了河里,好些时日才被寻到
这位将军也是试着讨过公道的,但僵持了许久,大理寺最终也只是推了个王府仆从顶罪而已,不久后河东王便随父前往了河东道时隔七年,这才又回了京师。
大约是旧怨难消宁玉说着,不禁叹息了一声。
喻氏则咬牙道:这河东王的确是罪有应得!
衡玉若有所思:看来这个动机极有说服力了
小玉儿,你可是不信此事?宁玉轻声问。
衡玉摇头:我信。
大理寺的人不是傻子,作为一朝最高的司法之所,只要有心,便不可能会轻易被人蒙蔽
动机有了。
刀刃、血衣燃烧过的痕迹也寻到了。
且此人既是四品武将,手下必有得力旧部,这些人平日里可以光明正大地居于京中,出了事也不必躲藏因此,手段与条件也有了。
而以上这些,都是无法临时伪造的。
所以,她信,不得不信。
但是
人或许的确是他所杀,但这并不能说明,他身后就一定没有其他主使衡玉思忖着道:况且,他暴露的时机太过巧合了,像是急于了结此事,以免让这场火烧得更大,再烧到不该烧到的人身上。
没错。顾听南想了想,道:且此案之前瞎子都看得出来,分明就是冲着萧侯来的!可据闻此人的证词却是只为随便拉个可信些的替死鬼而已,倒像是临时起意才将脏水泼到了萧侯身上
衡玉点头:是,这一点至关重要,所以我才认定了此人背后必然另有主使。
她凝神道:一个想让河东王死,一个想借河东王之死构陷萧牧,利用姜正辅,离间卢龙军与朝廷之间本就处于危险边缘的关系而若是计谋落空,也自有前者来顶下一切罪名,后者整个计划,称得上进可攻退可守,当真是高明至极。
此案起初的构陷手段看似肤浅拙劣,就差将污蔑两个字写在脸上了,但走到这一步,一层层抽丝剥茧下来,便可见对方步步为营。
宁玉听得背后冒了层冷汗:如此心计手段,且藏得这般深此人究竟是谁?
她也是与妹妹暗中谈过一场的,起初疑心是姜正辅的设计,但昨日三堂会审后,这个猜测已经不成立了。
不是姜正辅,也不可能是当今圣人那会是谁?
这位明威将军心中必然有答案在。喻氏说道:若能撬开他的嘴,任他背后藏着什么妖魔鬼怪,也要无所遁形了!
衡玉点头。
是,只需撬开此人的嘴,即可让那只一直于暗处搅弄风云的幕后黑手现形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