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正辅未急着开口,微抬眼看向萧牧。
臣以为,或当暂时瞒下此事,不宜着急对外明言。萧牧道:如今如今诸侯与别国使臣皆在京中,南境又初生战事,若此时陛下中风的消息传扬出去,必生诸多弊端。
太子思索着点头,看向姜正辅:不知老师是何看法?
他近年来虽与这位老师政见多有相左,但此等对外大事上,仍应、亦需要考虑对方的意见。
姜正辅看向萧牧:臣之所见,与萧节使近似。
正如对方所言,而今各国使臣与诸侯皆齐聚京中而诸侯之列,本又数此人威胁最大。
对方此时率先有此言,倒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但一句话,并不能说明什么。
这世上多得是擅于伪装工于心计之人。
姜正辅不欲卸下戒心,而脑海中却又响起方才皇帝那一番混乱的言辞
随后,闪现在脑中的是那日于大理寺天牢内,刺杀河东王的真凶、时家军旧部顾长武自尽身亡时的神态情形。
皆是巧合吗?
姜正辅心底有一道声音在问。
同样的疑问,亦在太子心头升起。
吾在想,父皇虽日渐分不清幻想与真实,可为何偏偏将萧节使认作了舒国公?
时至深夜,处理完一切事宜的太子躺在床榻上歇息之际,声音低低地说着。
身侧与他共枕的太子妃轻声道:许是萧节使与舒国公一样,皆为武将,同是常年征战沙场之人,气势上免不得有些相似之处再加之二人又都为父皇所忌惮诸多重叠之下,才叫父皇生出了如此错觉来。
太子默然片刻后,道:或许是如此。
殿下可是又想起旧事了吗。太子妃侧身,轻轻靠在夫君肩侧。
太子未答,只拥着她,陷入了久久的静默中。
皇帝中风致瘫的消息虽被封锁在了寝殿之内,外面不曾察觉到风吹草动,但衡玉仍是很快知晓了此事。
这一日出宫后,她与萧牧又一次约在了燕春楼相见
而相较于皇帝中风这个谈不上是好是坏的消息,她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此事之上:你是说圣人当着太子殿下与姜正辅的面,将你认作了时伯父?
萧牧点头。
衡玉有些不安:那他们二人会不会起疑?
虽说皇帝糊涂疯癫,傻子也知道萧牧断不可能是时敏晖,但太子与姜正辅皆是心细擅察之人,会不会因此存下疑心,当真不好说。
我猜会。萧牧道:虽说一时未必猜得到时敬之身上,但必会多一重思量。
一旦存下猜疑,必会加倍留意你的言行举止衡玉正色道:你与太子殿下自幼相识,他待你必然了解颇多,姜正辅又是看着你长大在全部的真相明朗之前,你定要小心应对。
你放心,我会当心的。
对了,南境那边,战况究竟如何,是否可控?
当下局面牵一发而动全身,衡玉深知此理。
萧牧便也将此中影响,一点点地剖开了说与她听。
二人于二楼房内长谈,守在外头的顾听南靠在围栏边,正欣赏着楼下堂中伴琵琶声而舞的貌美花娘。
想必这便是阿衡所说,自天竺传来的飞天舞了吧?她兴致勃勃,催促着一旁的人一起看:快看快看,真跟画儿似得!
王敬勇恍若未闻,目不斜视。
娘子长得也跟画儿里的人似得不如随我去房中吃杯酒如何啊?一名醉了酒的男子脚步略踉跄地朝顾听南扑去。
顾听南靠着围栏一转身,动作灵敏地躲开,正要说话时,那男人又不由分说地笑着扑过来。
然而这次伸出去的手却非扑空,而是被人攥住了手腕。
手腕处传来的疼痛让男子顿时清醒了几分,忐忑地看着那张面无表情、却显然不好招惹的年轻面孔:你,你这是作何?
王敬勇冷冷地道:眼睛不想要可以挖了,她非是楼中之人,拿开你的脏手
是是在下眼拙了。
男人的手一经被松开,便连连赔了不是,很快离去了。
往后少来此地。
听得此言,顾听南看向那脸色颇臭之人,笑着道:怕什么,反正每回我来,你也都在。
王敬勇脸色几变:我又不是你的护卫!
我倒也请不起这般威风凛凛门神一般的护卫。
王敬勇斜睨着那打趣他的人,只见女子双手随意地扶搭在围栏上,笑盈盈地望着他,四下流光落在她身上,与那枫红裙衫相衬之下,愈显肤色白皙,玉颈如脂,整个人好似都在发光。
楼下的琵琶声骤然紧密起来,声声砸得人心迷意乱。
王敬勇抬手解开了披风,朝她丢了过去。
顾听南接住,抱在身前看着他。
穿上就不招眼了。他声线有几分僵硬地道,并不再看她。
自此句后,王副将便不曾再开口。
直到自家将军出来后,他跟随其后出了燕春楼,晚春的风一吹,凉意袭身。
王副将猛地回神他怎将披风给了那姓顾的?
且对方怎都没提要还给他!
回头看向那烟花之处,不禁皱眉这鬼地方,又是挂灯,又是奏曲演舞,胭脂酒气熏天,置身其中,脑子都乱了!
果然是传闻中那销魂蚀骨,吃人不吐骨头之处!
两日后的京师,落了场濛濛细雨。
称病未去中书省,在家中休养的姜正辅由仆从撑着伞,冒着细雨来到了姜雪昔的居院前。
仆从在院外止步,姜正辅接过伞,缓步走进院中,便听得廊下传来轻笑声。
抬眼看去,只见一双人影立在廊下,系着披风身姿过于柔弱的女子正将手伸出廊外接着雨水。
见她面上带笑,姜正辅冷肃的面孔上也难得现出一丝淡淡笑意。
他于原处静立了好一会儿,直到严明的视线望过来,与他四目相接。
二人静静对视了片刻,眼底却已无对峙之色。
父亲!
姜雪昔顺着严明的视线看了过来,不禁露出笑意。
顺着这声唤,姜正辅压下眼底涩然,面色慈和地走了过去。
严明抬手施礼后,暂时退去了别处,将长廊留给了父女二人。
近日乍暖还寒,父亲要好生照料自个儿的身子才是。姜雪昔笑着道:女儿让厨房熬了药膳,是容济专给您开的调理方子。
姜正辅笑着点头,抬手轻抚了抚女儿的发髻:昔儿近日精神很好。
是。姜雪昔看着他,轻声道:阿爹,谢谢您。
姜正辅抚着女儿发髻的大手微颤,强压着眼眶中冲起的酸涩,温声问:这场雨不会太大,雨停后,昔儿可想出府走走吗?
姜雪昔展颜点头:女儿还想去一趟城外庄子,上次回来的急,有些东西未能带回来。
好。姜正辅笑着点头:那便去今日去,明日返,勿要耽搁了后日拜堂。
说着,望向方才严明离开的方向,道:让他让容济陪着你一起吧。
姜雪昔应下,轻轻挽住父亲一只手臂,靠在他身侧,认真道:阿爹,女儿从前不知可有同您说过没有您当真是世上最好的阿爹了。
姜正辅轻轻拍了拍女儿削薄的背,动作轻柔慈爱。
我们昔儿,也是世上,最好的昔儿。
风过,云散,雨休。
第220章 沉眠
当日,严明陪着姜雪昔离开姜府,去了城外庄子上。
不足两个时辰的路程,已叫姜雪昔疲惫到了极点。待到了庄子上,勉强用了些吃食后,便睡下了。
这般一昏睡,再睁开眼时,她只见窗外青黑一片,已不知是什么时辰。
室内留了一盏灯,她转了转头,只见床边有人在守着自己,他就这样坐在床边,头靠在床柱上,睡了过去。
姜雪昔伸出手去,手指轻触了触他满是倦色的眉心。
这轻之又轻的动作,却也叫他立时睁开眼睛醒了过来。
四目相触,他眼中不见丝毫初醒的朦胧,只有无尽温柔:醒了?
我是不是睡了很久?姜雪昔嘴角有淡淡笑意:现下什么时辰了?
见她要坐起身来,严明遂将人扶起,边道:再有一个时辰,快要天明了。
姜雪昔看向窗外,兴致颇佳地道:那咱们去后山看日出可好?这么多年,我再未曾看过日出了。
严明不多说,只点头应好。
女使青衿闻声走了进来,眼底虽是红彤彤的,却先露出了个大大的笑容:婢子侍奉姑娘洗漱穿衣。
姜雪昔点头。
青衿绕去屏风后,片刻后,捧着一套做工繁琐的青色深衣走了出来,笑问道:姑娘可想试一试礼衣吗?
所谓礼衣,便是喜服。
怎么还带上了礼衣?姜雪昔颇觉意外。
是我让青衿带上的。严明笑着道:正巧试一试,若有不合身之处,便还有一日修改的时间。
青衿捧上前来:姑娘试一试吧?
姜雪昔抬手轻抚了抚那样式繁琐而精致的罗纱细绸青绿喜服,轻轻点了头。
青衿便将人扶去屏风后,为自家女郎里里外外、一层层仔仔细细地穿上。
待姜雪昔被扶着自屏风后而出
好看吗?
好看吗?
她与严明几乎同时开口问对方。
姜雪昔看着也已换上了绛红喜袍的严明,笑着点头:好看。
他笑望着她,也点头:好看。
他走过去,朝她伸出了手。
姜雪昔将手递上,交由他握住的一瞬,被他弯身轻轻打横托抱而起。
严明将她抱到了房外备好的黄梨木四轮车椅上,蹲身替她悉心整理好裙裾广袖,复才推着人缓缓往后山而去。
待来至后山前,天光已经透亮,提灯在旁的青衿未再跟上去。
容济,咱们还去那儿坐着吧?姜雪昔伸手指向河边那块昔年巨石。
严明便将她抱过去,二人同坐,望向河那边的低矮青山那里是朝阳即将升起的地方。
一年之中,便数此时的气候最是宜人了未进暑日,还有些凉意,景致也是最佳。
姜雪昔望着四下朦胧景色,感受着此中幽静与生机,含笑道:能在此时与我家容济同坐此处,静待日升,真是幸运。
严明拥着她,使她靠在自己身前,道:四季轮转,各有好景,往后你若不想住在城中,咱们便在这处庄子上长住终老。
终老啊姜雪昔轻声道:我时常想,人活一生,不晓得有多少变故病痛能平安终老,需得是多大的福气啊。
她的福气也很大,但许就是太大了,于是太早便用光了,便只能支撑着她走到当下了。
这没什么可埋怨的,她已经比太多人要幸运了。
不知是否察觉到了她的想法,严明无声将她拥得更紧了些。
容济,我好像又有些想睡了。
再等等,很快便能看到日出了。
她微微扬了扬嘴角:那咱们说说话吧
好,我陪你说说话。
我给你看个东西姜雪昔动作迟缓地从袖中取出了一张水波纹纸,笑着缓声道:你看了可莫要笑话我。
严明接过,认真看着其上一行行纤秀的字迹,直到看到最后那一行时,眼睛颤了颤找到岳言,知他平安,见他一面。
这上面,皆是我想做之事。姜雪昔拿手指轻轻点给他看,生辰宴,去茶楼听戏,去西市,看戏法杂技这些,都是阿衡妹妹陪着我完成的。
这最后一条么也是得了衡妹妹指引。
衡妹妹,当真是我的贵人。
本只是想见你一面的没成想,竟还能靠在你身前等日升,与你谈婚论嫁姜雪昔说着,笑了笑:就是冲喜赘婿这个名头实在不甚好听。
所以严明声线微绷:你是故意拖延了婚期,对不对?
也怪白先生的药太好使了些,竟又让我多赚了好几日她的声音越来越轻:我这一生,只到此处了,可你的一生还有很长的路若我这么不管不顾地拖着你成了亲,之后的日子你要怎么过啊。
你休要说这些不中听的胡话。严明握紧了她的肩,声音微哑:婚聘已定,礼衣着身,天地山河为证,你已是我的妻子了。
这样啊姜雪昔轻轻闭了闭眼睛,允许自己沉浸于这份短暂却注定伴她长久的妄念之中:好,那就这样吧。
严明不知何时已红了眼眶,与她一同看向青山后的鱼白之色。
容济,还有一事
你说,我听得清。
我知道,当年时家之事,你一直未能释怀,且认定是我阿爹从中使了手段,纵非主谋,也是帮凶她的声音很弱,还有一丝畏冷般的颤意:我亦无证据可证阿爹清白,阿爹亦从不愿对任何人再提旧事但是,我敢断定,此事必另有内情他是我的阿爹,我知道自己的阿爹是个怎样的人。
严明将她抱得更紧更贴向自己,下颌抵在她发顶。
我知道,空口无凭,阿爹有诸多可疑之处我也非是想要为他开脱我只是不想让你错恨了人。
严明闭着眼睛,低声道:好,我记下了我必会用心分辨。
姜雪昔嘴角泛起一丝安心笑意:如此我便可放心了。
先不要说这些了。严明道:你看,太阳就要出来了。
姜雪昔艰难地抬起眼睛,朝远处看去。
山后隐隐发亮,有一丝光芒破云而出。
应当,很快便能看到太阳了她只能在心里这般说道。
因为她想留些力气,对他说一句:容济,能将你找回,且与你待在一起这么久,我常觉得,自己是在做梦
严明颤颤地在她额上印下一吻。
如果你觉得尚且算是个好梦那便一直做下去吧。
恋耽美
臣以为,或当暂时瞒下此事,不宜着急对外明言。萧牧道:如今如今诸侯与别国使臣皆在京中,南境又初生战事,若此时陛下中风的消息传扬出去,必生诸多弊端。
太子思索着点头,看向姜正辅:不知老师是何看法?
他近年来虽与这位老师政见多有相左,但此等对外大事上,仍应、亦需要考虑对方的意见。
姜正辅看向萧牧:臣之所见,与萧节使近似。
正如对方所言,而今各国使臣与诸侯皆齐聚京中而诸侯之列,本又数此人威胁最大。
对方此时率先有此言,倒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但一句话,并不能说明什么。
这世上多得是擅于伪装工于心计之人。
姜正辅不欲卸下戒心,而脑海中却又响起方才皇帝那一番混乱的言辞
随后,闪现在脑中的是那日于大理寺天牢内,刺杀河东王的真凶、时家军旧部顾长武自尽身亡时的神态情形。
皆是巧合吗?
姜正辅心底有一道声音在问。
同样的疑问,亦在太子心头升起。
吾在想,父皇虽日渐分不清幻想与真实,可为何偏偏将萧节使认作了舒国公?
时至深夜,处理完一切事宜的太子躺在床榻上歇息之际,声音低低地说着。
身侧与他共枕的太子妃轻声道:许是萧节使与舒国公一样,皆为武将,同是常年征战沙场之人,气势上免不得有些相似之处再加之二人又都为父皇所忌惮诸多重叠之下,才叫父皇生出了如此错觉来。
太子默然片刻后,道:或许是如此。
殿下可是又想起旧事了吗。太子妃侧身,轻轻靠在夫君肩侧。
太子未答,只拥着她,陷入了久久的静默中。
皇帝中风致瘫的消息虽被封锁在了寝殿之内,外面不曾察觉到风吹草动,但衡玉仍是很快知晓了此事。
这一日出宫后,她与萧牧又一次约在了燕春楼相见
而相较于皇帝中风这个谈不上是好是坏的消息,她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此事之上:你是说圣人当着太子殿下与姜正辅的面,将你认作了时伯父?
萧牧点头。
衡玉有些不安:那他们二人会不会起疑?
虽说皇帝糊涂疯癫,傻子也知道萧牧断不可能是时敏晖,但太子与姜正辅皆是心细擅察之人,会不会因此存下疑心,当真不好说。
我猜会。萧牧道:虽说一时未必猜得到时敬之身上,但必会多一重思量。
一旦存下猜疑,必会加倍留意你的言行举止衡玉正色道:你与太子殿下自幼相识,他待你必然了解颇多,姜正辅又是看着你长大在全部的真相明朗之前,你定要小心应对。
你放心,我会当心的。
对了,南境那边,战况究竟如何,是否可控?
当下局面牵一发而动全身,衡玉深知此理。
萧牧便也将此中影响,一点点地剖开了说与她听。
二人于二楼房内长谈,守在外头的顾听南靠在围栏边,正欣赏着楼下堂中伴琵琶声而舞的貌美花娘。
想必这便是阿衡所说,自天竺传来的飞天舞了吧?她兴致勃勃,催促着一旁的人一起看:快看快看,真跟画儿似得!
王敬勇恍若未闻,目不斜视。
娘子长得也跟画儿里的人似得不如随我去房中吃杯酒如何啊?一名醉了酒的男子脚步略踉跄地朝顾听南扑去。
顾听南靠着围栏一转身,动作灵敏地躲开,正要说话时,那男人又不由分说地笑着扑过来。
然而这次伸出去的手却非扑空,而是被人攥住了手腕。
手腕处传来的疼痛让男子顿时清醒了几分,忐忑地看着那张面无表情、却显然不好招惹的年轻面孔:你,你这是作何?
王敬勇冷冷地道:眼睛不想要可以挖了,她非是楼中之人,拿开你的脏手
是是在下眼拙了。
男人的手一经被松开,便连连赔了不是,很快离去了。
往后少来此地。
听得此言,顾听南看向那脸色颇臭之人,笑着道:怕什么,反正每回我来,你也都在。
王敬勇脸色几变:我又不是你的护卫!
我倒也请不起这般威风凛凛门神一般的护卫。
王敬勇斜睨着那打趣他的人,只见女子双手随意地扶搭在围栏上,笑盈盈地望着他,四下流光落在她身上,与那枫红裙衫相衬之下,愈显肤色白皙,玉颈如脂,整个人好似都在发光。
楼下的琵琶声骤然紧密起来,声声砸得人心迷意乱。
王敬勇抬手解开了披风,朝她丢了过去。
顾听南接住,抱在身前看着他。
穿上就不招眼了。他声线有几分僵硬地道,并不再看她。
自此句后,王副将便不曾再开口。
直到自家将军出来后,他跟随其后出了燕春楼,晚春的风一吹,凉意袭身。
王副将猛地回神他怎将披风给了那姓顾的?
且对方怎都没提要还给他!
回头看向那烟花之处,不禁皱眉这鬼地方,又是挂灯,又是奏曲演舞,胭脂酒气熏天,置身其中,脑子都乱了!
果然是传闻中那销魂蚀骨,吃人不吐骨头之处!
两日后的京师,落了场濛濛细雨。
称病未去中书省,在家中休养的姜正辅由仆从撑着伞,冒着细雨来到了姜雪昔的居院前。
仆从在院外止步,姜正辅接过伞,缓步走进院中,便听得廊下传来轻笑声。
抬眼看去,只见一双人影立在廊下,系着披风身姿过于柔弱的女子正将手伸出廊外接着雨水。
见她面上带笑,姜正辅冷肃的面孔上也难得现出一丝淡淡笑意。
他于原处静立了好一会儿,直到严明的视线望过来,与他四目相接。
二人静静对视了片刻,眼底却已无对峙之色。
父亲!
姜雪昔顺着严明的视线看了过来,不禁露出笑意。
顺着这声唤,姜正辅压下眼底涩然,面色慈和地走了过去。
严明抬手施礼后,暂时退去了别处,将长廊留给了父女二人。
近日乍暖还寒,父亲要好生照料自个儿的身子才是。姜雪昔笑着道:女儿让厨房熬了药膳,是容济专给您开的调理方子。
姜正辅笑着点头,抬手轻抚了抚女儿的发髻:昔儿近日精神很好。
是。姜雪昔看着他,轻声道:阿爹,谢谢您。
姜正辅抚着女儿发髻的大手微颤,强压着眼眶中冲起的酸涩,温声问:这场雨不会太大,雨停后,昔儿可想出府走走吗?
姜雪昔展颜点头:女儿还想去一趟城外庄子,上次回来的急,有些东西未能带回来。
好。姜正辅笑着点头:那便去今日去,明日返,勿要耽搁了后日拜堂。
说着,望向方才严明离开的方向,道:让他让容济陪着你一起吧。
姜雪昔应下,轻轻挽住父亲一只手臂,靠在他身侧,认真道:阿爹,女儿从前不知可有同您说过没有您当真是世上最好的阿爹了。
姜正辅轻轻拍了拍女儿削薄的背,动作轻柔慈爱。
我们昔儿,也是世上,最好的昔儿。
风过,云散,雨休。
第220章 沉眠
当日,严明陪着姜雪昔离开姜府,去了城外庄子上。
不足两个时辰的路程,已叫姜雪昔疲惫到了极点。待到了庄子上,勉强用了些吃食后,便睡下了。
这般一昏睡,再睁开眼时,她只见窗外青黑一片,已不知是什么时辰。
室内留了一盏灯,她转了转头,只见床边有人在守着自己,他就这样坐在床边,头靠在床柱上,睡了过去。
姜雪昔伸出手去,手指轻触了触他满是倦色的眉心。
这轻之又轻的动作,却也叫他立时睁开眼睛醒了过来。
四目相触,他眼中不见丝毫初醒的朦胧,只有无尽温柔:醒了?
我是不是睡了很久?姜雪昔嘴角有淡淡笑意:现下什么时辰了?
见她要坐起身来,严明遂将人扶起,边道:再有一个时辰,快要天明了。
姜雪昔看向窗外,兴致颇佳地道:那咱们去后山看日出可好?这么多年,我再未曾看过日出了。
严明不多说,只点头应好。
女使青衿闻声走了进来,眼底虽是红彤彤的,却先露出了个大大的笑容:婢子侍奉姑娘洗漱穿衣。
姜雪昔点头。
青衿绕去屏风后,片刻后,捧着一套做工繁琐的青色深衣走了出来,笑问道:姑娘可想试一试礼衣吗?
所谓礼衣,便是喜服。
怎么还带上了礼衣?姜雪昔颇觉意外。
是我让青衿带上的。严明笑着道:正巧试一试,若有不合身之处,便还有一日修改的时间。
青衿捧上前来:姑娘试一试吧?
姜雪昔抬手轻抚了抚那样式繁琐而精致的罗纱细绸青绿喜服,轻轻点了头。
青衿便将人扶去屏风后,为自家女郎里里外外、一层层仔仔细细地穿上。
待姜雪昔被扶着自屏风后而出
好看吗?
好看吗?
她与严明几乎同时开口问对方。
姜雪昔看着也已换上了绛红喜袍的严明,笑着点头:好看。
他笑望着她,也点头:好看。
他走过去,朝她伸出了手。
姜雪昔将手递上,交由他握住的一瞬,被他弯身轻轻打横托抱而起。
严明将她抱到了房外备好的黄梨木四轮车椅上,蹲身替她悉心整理好裙裾广袖,复才推着人缓缓往后山而去。
待来至后山前,天光已经透亮,提灯在旁的青衿未再跟上去。
容济,咱们还去那儿坐着吧?姜雪昔伸手指向河边那块昔年巨石。
严明便将她抱过去,二人同坐,望向河那边的低矮青山那里是朝阳即将升起的地方。
一年之中,便数此时的气候最是宜人了未进暑日,还有些凉意,景致也是最佳。
姜雪昔望着四下朦胧景色,感受着此中幽静与生机,含笑道:能在此时与我家容济同坐此处,静待日升,真是幸运。
严明拥着她,使她靠在自己身前,道:四季轮转,各有好景,往后你若不想住在城中,咱们便在这处庄子上长住终老。
终老啊姜雪昔轻声道:我时常想,人活一生,不晓得有多少变故病痛能平安终老,需得是多大的福气啊。
她的福气也很大,但许就是太大了,于是太早便用光了,便只能支撑着她走到当下了。
这没什么可埋怨的,她已经比太多人要幸运了。
不知是否察觉到了她的想法,严明无声将她拥得更紧了些。
容济,我好像又有些想睡了。
再等等,很快便能看到日出了。
她微微扬了扬嘴角:那咱们说说话吧
好,我陪你说说话。
我给你看个东西姜雪昔动作迟缓地从袖中取出了一张水波纹纸,笑着缓声道:你看了可莫要笑话我。
严明接过,认真看着其上一行行纤秀的字迹,直到看到最后那一行时,眼睛颤了颤找到岳言,知他平安,见他一面。
这上面,皆是我想做之事。姜雪昔拿手指轻轻点给他看,生辰宴,去茶楼听戏,去西市,看戏法杂技这些,都是阿衡妹妹陪着我完成的。
这最后一条么也是得了衡妹妹指引。
衡妹妹,当真是我的贵人。
本只是想见你一面的没成想,竟还能靠在你身前等日升,与你谈婚论嫁姜雪昔说着,笑了笑:就是冲喜赘婿这个名头实在不甚好听。
所以严明声线微绷:你是故意拖延了婚期,对不对?
也怪白先生的药太好使了些,竟又让我多赚了好几日她的声音越来越轻:我这一生,只到此处了,可你的一生还有很长的路若我这么不管不顾地拖着你成了亲,之后的日子你要怎么过啊。
你休要说这些不中听的胡话。严明握紧了她的肩,声音微哑:婚聘已定,礼衣着身,天地山河为证,你已是我的妻子了。
这样啊姜雪昔轻轻闭了闭眼睛,允许自己沉浸于这份短暂却注定伴她长久的妄念之中:好,那就这样吧。
严明不知何时已红了眼眶,与她一同看向青山后的鱼白之色。
容济,还有一事
你说,我听得清。
我知道,当年时家之事,你一直未能释怀,且认定是我阿爹从中使了手段,纵非主谋,也是帮凶她的声音很弱,还有一丝畏冷般的颤意:我亦无证据可证阿爹清白,阿爹亦从不愿对任何人再提旧事但是,我敢断定,此事必另有内情他是我的阿爹,我知道自己的阿爹是个怎样的人。
严明将她抱得更紧更贴向自己,下颌抵在她发顶。
我知道,空口无凭,阿爹有诸多可疑之处我也非是想要为他开脱我只是不想让你错恨了人。
严明闭着眼睛,低声道:好,我记下了我必会用心分辨。
姜雪昔嘴角泛起一丝安心笑意:如此我便可放心了。
先不要说这些了。严明道:你看,太阳就要出来了。
姜雪昔艰难地抬起眼睛,朝远处看去。
山后隐隐发亮,有一丝光芒破云而出。
应当,很快便能看到太阳了她只能在心里这般说道。
因为她想留些力气,对他说一句:容济,能将你找回,且与你待在一起这么久,我常觉得,自己是在做梦
严明颤颤地在她额上印下一吻。
如果你觉得尚且算是个好梦那便一直做下去吧。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