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郎(双重生)免费阅读(21)
她看着镜中的晏希白,殿下看着颇为疲倦,可需涂些脂粉,若是浅浅一层都未必有人能够察觉。
晏希白任她折腾,都行。
望舒一边蹭着面脂,凑近了在他脸上涂涂抹抹,一边说道:柔嘉公主附庸风雅的也学人家办了个诗社,结果那日拉我去看,一群小郎君涂了面粉,又带了簪花,穿得粉粉嫩嫩,这诗是没做几首,人却好看极了。
她见晏希白面露不愉冷声反问道:哦,好看吗?
旋即找补:不及殿下千万分之一。
晏希白轻咳了声,那些,可都是正经人家?莫不是柔嘉拐来的?
殿下放心,公主她这些天收敛多了。
他有些面色凝重地说道:大月与大周议和的条件之一,便是要迎娶公主。若她这桩亲事又毁了,惹得父皇生气,就怕我也保不住她
望舒皱着眉不解地说:我们大周不是打了胜战,怎么还要和亲?
第32章 阶下臣
大月草肥马壮,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如今朝中能战的大将已经所剩无几,再加上连年征战, 百姓劳苦,多有怨声载道。若能议和, 此后三十年内再无战争, 两国通商,利大于弊。
大月欲求娶公主, 父皇却不舍得将几个女儿下嫁, 遂命本宫从亲王中挑选几个女郎君,授予公主封号。待大月王子进京,以成秦晋之好。
望舒上辈子是个富贵闲人,总想着如何让自己穿金戴银、吃喝不愁,再寻一个容易拿捏的如意郎君, 逃离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庭。
倒是极少在意这些。她问道:又有哪户人家愿意让女儿独自前往异国他乡,颠簸受苦呢?
晏希白环上望舒腰肢,头虚虚靠在她臂弯上, 小声说道:夫子常常与我说,若是战降, 献上国土、献上珠宝,赠予美女, 是为耻辱。
若是战和,以姻亲维持两国邦交, 是为无可奈何。
若是战胜,我们非但没有掠夺他人生存条件, 没有折辱他国百姓, 反而联为姻亲, 通商往来,是为大国风范。
望舒手下无意识地把玩着他泛红的耳垂,仔细思索却不以为是,这是歪理,那些边塞国度,除了极端的为政者穷兵黩武,妄图一统天下。其余便是觉得身处荒寒之地,天灾之下难以安歇,故而觊觎我们中原那千万里绵延不绝的群山,那奔流不息的大江大河,觊觎我们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再往上溯源,我们自称炎黄子孙,尊崇的是三皇五帝。于他国而言,我们是异族人,可以侵略,可以一路马踏山河。
这种种矛盾又怎能仅凭一桩婚姻来维系呢?
若是开放两族通婚,长此以往相互交汇融合,说不定能像儒释道三家相会在一片土地上,慢慢生根发芽、相安无事。可仅仅是上层贵族之间薄薄的一纸姻亲,只道是面子往来,苦了一双男女。自然,那大月王子可以给和亲公主至高无上的恩宠,也可以另娶他人为妾,只是苦了那倒霉的女郎君,日后埋骨他乡,与父母死生不复相见。
晏希白见她这幅模样,笑着说:望舒娘子说得对,明日我便再与那些大臣理论理论。
望舒得到肯定后,眼睛一眨一眨的有些欣喜,殿下,你们是决策者,自然要思量诸多,望舒蠢奴之言,若是有用便好,一切当以大局为重。
望舒只给晏希白涂了一层薄薄的面脂,做护肤用,现下还透露着一股淡淡的清香,他在说话间面色渐渐红润,多了些生气。
望舒问道:殿下今日可还需批阅公文?望舒在一旁替你研墨。
他摇了摇头,道:只剩下一些琐事,望舒娘子既然来了,边想着和你说说话。其余的晚些再挑灯夜读。
望舒与他颇为亲昵的相靠着,见他头上有些凌乱,又拨了拨,结果越来越不成样子,只好将头发散开再重新整理。
晏希白见她越来越慌乱,握住了她乱动的手,不必忙活了,便让它散着吧。
望舒看向镜中朱颜,你看,我们多么般配。
他笑的有些痴,若是日后我们便像寻常夫妻一般多好,理云鬓,画蛾眉,对镜贴花钿。恩爱不移,相携到老。
想到方才她的话,他又说道:可是,望舒,这世间多的是痴男怨女,又怎会事事如意?大抵最好的便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望舒低眉,是啊,所以望舒可以不求一辈子长情,只在意现下一时欢愉。我阿耶阿母也曾恩爱过,可最终还是在时间的消磨下一点点、一点点归于平淡,落得个难堪的境地。
殿下,我知道您身居高位,此后君临天下,他人生死不过一念之间,您需要繁衍子嗣,需要从后宫制衡前朝诸多势力。
可是,殿下,我不愿与你落到那种相看两相厌的境地,我也不甘心与你只有一时欢愉。您当初说过的,一生只认定我一人。我顾不得这会如何艰难,但我偏偏要你这样。若殿下觉得日后会有那么一天,再也不会喜欢望舒了。
那现在就作罢吧。我将归于山野,若是不见,便不会因求不得而相思苦。
他眼中流露出光亮,欣喜道:君子一诺千金,我应允的,永不后悔。
忽而,不知想到什么,晏希白眉目间有些落魄混沌,望舒看不清他此时是悲是喜。
他说道:自从那日在太医署晕倒,我便浑浑噩噩,做了许多梦,每一次都关乎你。如梦亦如幻,似真亦似假。
令我痛苦不堪,好像那才是现实。
每天都期待着落日掉入我怀里,但望舒是天上的月亮,她遥不可及。我试图去摘月,她爱众人,却独独不爱我。
望舒听着有些难受,投入他的怀抱之中,殿下,是假的,月亮一直在你怀里。
他失声笑道:嗯。只属于我一人。
哪怕贵为天子,也只愿做你阶下臣。
晏希白轻轻闭上了眼,长发散肩,与望舒抵头相偎,鼻息交缠,他说道:请赐予您的忠臣一场美梦吧。
嗯
*
半晌后,门外传来一声轻咳,皇兄,可否让我进来?晏妙年如是说道。
望舒一头扎进蜜糖,却忽而被这声呼唤叫醒,她连忙挣扎着想要脱离,双颊绯红,口脂也被蹭掉,头发凌乱,衣冠不整。
晏希白却还带着一些亲昵,如同梁上燕贴着呢喃,不愿分离。
他的声音还带着些春潮,等会儿,本宫有些身子不便。
望舒连忙捂住了他的嘴,有些羞涩慌张。
望舒拿起手帕整理面容,又将衣冠收拾妥帖,无奈道:殿下,我该随公主回去了。
他却全然不在意,让她再等会儿。经此一别,又要许久不能相见。
望舒哄道:殿下得了空,便修书一封,随时恭候大驾。
望舒起身后,拿出随身携带的小盒子,对镜补了口脂,临走前,晏希白小心翼翼揪着她的衣袖,侧过头不敢与她对视,俊美如玉的面庞,清冷的线条如同名师一气呵成的画作,不舍的深情让人怜惜。
望舒迷迷糊糊说了句:真好看。
然而却扯掉衣袖,头也不回的走了,探头探脑出了门,混在晏妙年的侍女中,一路出了宫门。
晏妙年死死盯着望舒,想要从她身上看出什么端倪,望舒大大方方盯了回去,你一直看着我作甚?
她神神叨叨地说:有猫腻。
望舒被看得不自在了,用手企图挡住她侵袭而来的视线。别看了。
她不屑地冷哼一声,以后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我是不要替你做了。
晏妙年负手而立,以我作为女人的直觉,我依旧觉得你与皇兄并不合适。依旧是那句话,他喜欢读书,你见了几个文绉绉的字便犯困。他喜欢清静,你却非得听乐工咿咿呀呀唱歌不停。他平日里话少,见了女孩子支支吾吾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你也不爱与人说话。他将来不管愿不愿意都要娶上三千佳丽,你却是个天生的醋坛子。
他看着端庄有礼,实际切开了也是个黑心的,最爱算计。你常常嘴上说着自己恶毒,又做了哪件坏事?
所以你看,迄今为止,这种种矛盾都未曾解决,如何相扶一生?
望舒只在一旁淡淡听着,她说的有些道理,又处处不成道理。
晏妙年。她骤然间看向了她,并直呼名讳。
若是我执意非他不可,你当如何?
晏妙年立马憨笑着搂住了望舒,自然是听你的啦。
她见望舒神色严肃,又不说话,便知自己又坏事了,连忙找补认错:望舒,你也知道,我嘴上没把门似的想到什么便说了。你若是不舒服只管骂我,我也绝不还嘴。但我也是真心想为你好。
她越说越委屈,你知道的,我只有你一个朋友,以后我乖乖的,再也不说这些话了。
望舒想,自己活了两辈子,又何曾见过她这般低头的模样,与前世相比,一切都变了的。
她说:你说的都是真的,我爱他也是真的,没有回头路了,我也决不回头。
晏妙年松动着玉挠头,不过那楚凌云确实不是什么好东西。你们退亲之后,我也见过他两回,每次气不过想要呛他两句,可一跟他提起你,都像有什么深仇大恨似的,黑着个脸,小气死了。
还有这些天,他就每天屁颠屁颠的跟在那个小哑巴身后,正事不干一件,听说他阿耶都快气死了,坚决不同意他娶哑女为妻。不知道的还以为给他下了什么蛊。
望舒想了想,可如今这情形,那哑巴神医都未必看得上楚凌云,不过又与我何干呢?
戏台搭起,我们皆是台下茶客罢了。
带着前世的记忆,望舒觉得自己像个窃梦者,她试图改变点什么,于是一切都向未可知发展了。
第33章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闲暇的日子总是极为短暂。望舒坐在秋千上, 懒洋洋打了个呵欠,看着别人进进出出,忙忙碌碌。
戚府很快便要迎来今年的第一件大喜事戚兰成即将尚公主。
房屋需重新修葺, 再挂上喜庆的大红灯笼,还要将放在库房中那些漂亮的、精贵的摆件给抬出来, 好在婚宴上彰显高门气度。
阖府上下一派喜气洋洋, 只是即将成婚的小夫妻却闹了别扭。
都说小别胜新婚,长兄刚从边塞归来, 两人许久未见自然是打得火热, 常常借着望舒的名号悄悄私会,分别时那叫一个依依不舍。
只是,婚期将近,却因为各种问题屡屡闹出矛盾。比如,婚后晏妙年想常住公主府, 隔三岔五再来戚家拜会,戚兰成却觉得父母膝下只有他一个儿子,如今年老体弱, 应当常常侍奉膝下。
两人谁也说不动谁,不负责任的干脆开始冷战, 一个天天跑到演武场操练将士,一个在自己府上办了一场又一场宴会, 美曰其名是吟诗作赋、弹琴听曲,实则是婚前最后的狂欢, 借此为名来看看京中的漂亮郎君。
一见钟情易,细水长流难。日久生情易, 携手白头难。
还有, 相思容易, 相见难
活了两辈子,望舒第一次尝到情爱的滋味,甜腻腻的、酸胀胀的,每天都是想见他、想见他。
昨日晏希白派人捎来消息,说今天便要携礼登门拜访,那是先皇后留给柔嘉公主的一份嫁妆,还有他作为兄长的一份心意。
望舒坐在秋千上,看向门外,翘首以盼。
晌午时分 ,外边传来一阵声响,有人进来通传,说送礼的马车一路出了皇宫,正向戚府赶来。
祖父受命去了凉州,阿耶与伯父正在宫中当值,只余下几个女眷还在家中。
大母拄着拐杖,疾步如飞走了出来,问道:怎么不提前知会一声便来了,可有说所为何事?
望舒笑道:送嫁妆。
大母连忙道:哎呦,天家皇恩浩荡。兰成那小子去哪儿了?
望舒:他这一连好几天,太阳没出门他就出门了,跑去演武场也不知要做甚。
还不快派人唤他回来?
望舒低声咕哝地应了声。
她在门前等了不消一会儿,远远的便看见马车一路浩浩荡荡赶了过来。
晏希白骑着马走在前头,下马后便双眼离不开望舒。两人相视,眉眼间含不住笑意,似有暗流涌动。
直到身旁众人皆下腰行礼,望舒才晃过神来,连忙跟着有模有样说了句:殿下万福金安。
晏希白上前将祖母扶起,寒暄道:许久未见,老夫人身子可还硬朗?
她笑意盈盈,年老不中用咯,只盼着有生之年能看见兰成生个大胖小子,还有我这不省心的孙女,早早许配到一户好人家。
说罢,她看了眼身后,晃了晃望舒,还不快请殿下进屋里头坐着?
是。望舒让开路来,偷偷打量他一眼后,便低下头来,疯狂压低着嘴角。
殿下里边请。
望舒缓缓走在前边,只觉背后目光灼热,却不敢回头,怕被众人看出端倪。
来到待客的厅堂,诸位落座之后,大母又吩咐道:望舒,还不给殿下看茶?
侍女端来一盏清茗,望舒将温茶倒入杯盏之中,伏低身子递了过去,殿下请用茶。
晏希白笑道:有劳娘子了。
他抬起双手想要接过,指尖碰触间,望舒不由轻颤。茶水外溢,打在指节上,传来点点温热感,热得望舒红了耳根。
小厮抬着一箱又一箱的金银珠宝走了进来,唱礼的太监拿着长长礼单念了许久。众人屏息间,也未曾顾及两人。
望舒起了坏心思,勾着手指挠了挠他的掌心,他有些怕痒,险些失声轻笑,见望舒动作越来越轻佻,潮红蔓延上脸庞。
敬茶之后,望舒不敢落座,走到祖母身侧站着。
晏希白看了看场上人,问道:怎么不见戚小将军?
这时望舒派去唤人的小厮匆匆忙忙,赶了进来,大,大事不好啦!大郎在演武场不小心伤了腿,医工正赶去救治!
大母听后,两眼一花,险些晕倒。望舒扶住她,道:大母莫急,说不定只是轻伤。
小厮补充道:听说是脱了臼。
啊姊在一旁安慰道:大母放心,脱臼在军中颇为常见,再接上去便好了。
她总算缓了口气,对着晏希白欠身道:这家中也没个男主人,让殿下见笑了。
晏希白笑着说:是本宫未曾事先招呼,这趟前来也是一时兴起,才想起母后给柔嘉遗留了不少嫁妆。本宫这妹妹性子急躁,日后还请诸位夫人多加担待。
说罢,他问身后随从,对了,本宫不是叫公主跟来,她现如今又在何处?
随从有些支支吾吾。
但说无妨。
公主殿下在府上办了诗会。这会儿有些醉意,赶走了前去接她过来的奴仆,说是要及时行乐、一醉方休,让您将嫁妆抬回,她不嫁了。
恋耽美
晏希白任她折腾,都行。
望舒一边蹭着面脂,凑近了在他脸上涂涂抹抹,一边说道:柔嘉公主附庸风雅的也学人家办了个诗社,结果那日拉我去看,一群小郎君涂了面粉,又带了簪花,穿得粉粉嫩嫩,这诗是没做几首,人却好看极了。
她见晏希白面露不愉冷声反问道:哦,好看吗?
旋即找补:不及殿下千万分之一。
晏希白轻咳了声,那些,可都是正经人家?莫不是柔嘉拐来的?
殿下放心,公主她这些天收敛多了。
他有些面色凝重地说道:大月与大周议和的条件之一,便是要迎娶公主。若她这桩亲事又毁了,惹得父皇生气,就怕我也保不住她
望舒皱着眉不解地说:我们大周不是打了胜战,怎么还要和亲?
第32章 阶下臣
大月草肥马壮,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如今朝中能战的大将已经所剩无几,再加上连年征战, 百姓劳苦,多有怨声载道。若能议和, 此后三十年内再无战争, 两国通商,利大于弊。
大月欲求娶公主, 父皇却不舍得将几个女儿下嫁, 遂命本宫从亲王中挑选几个女郎君,授予公主封号。待大月王子进京,以成秦晋之好。
望舒上辈子是个富贵闲人,总想着如何让自己穿金戴银、吃喝不愁,再寻一个容易拿捏的如意郎君, 逃离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庭。
倒是极少在意这些。她问道:又有哪户人家愿意让女儿独自前往异国他乡,颠簸受苦呢?
晏希白环上望舒腰肢,头虚虚靠在她臂弯上, 小声说道:夫子常常与我说,若是战降, 献上国土、献上珠宝,赠予美女, 是为耻辱。
若是战和,以姻亲维持两国邦交, 是为无可奈何。
若是战胜,我们非但没有掠夺他人生存条件, 没有折辱他国百姓, 反而联为姻亲, 通商往来,是为大国风范。
望舒手下无意识地把玩着他泛红的耳垂,仔细思索却不以为是,这是歪理,那些边塞国度,除了极端的为政者穷兵黩武,妄图一统天下。其余便是觉得身处荒寒之地,天灾之下难以安歇,故而觊觎我们中原那千万里绵延不绝的群山,那奔流不息的大江大河,觊觎我们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再往上溯源,我们自称炎黄子孙,尊崇的是三皇五帝。于他国而言,我们是异族人,可以侵略,可以一路马踏山河。
这种种矛盾又怎能仅凭一桩婚姻来维系呢?
若是开放两族通婚,长此以往相互交汇融合,说不定能像儒释道三家相会在一片土地上,慢慢生根发芽、相安无事。可仅仅是上层贵族之间薄薄的一纸姻亲,只道是面子往来,苦了一双男女。自然,那大月王子可以给和亲公主至高无上的恩宠,也可以另娶他人为妾,只是苦了那倒霉的女郎君,日后埋骨他乡,与父母死生不复相见。
晏希白见她这幅模样,笑着说:望舒娘子说得对,明日我便再与那些大臣理论理论。
望舒得到肯定后,眼睛一眨一眨的有些欣喜,殿下,你们是决策者,自然要思量诸多,望舒蠢奴之言,若是有用便好,一切当以大局为重。
望舒只给晏希白涂了一层薄薄的面脂,做护肤用,现下还透露着一股淡淡的清香,他在说话间面色渐渐红润,多了些生气。
望舒问道:殿下今日可还需批阅公文?望舒在一旁替你研墨。
他摇了摇头,道:只剩下一些琐事,望舒娘子既然来了,边想着和你说说话。其余的晚些再挑灯夜读。
望舒与他颇为亲昵的相靠着,见他头上有些凌乱,又拨了拨,结果越来越不成样子,只好将头发散开再重新整理。
晏希白见她越来越慌乱,握住了她乱动的手,不必忙活了,便让它散着吧。
望舒看向镜中朱颜,你看,我们多么般配。
他笑的有些痴,若是日后我们便像寻常夫妻一般多好,理云鬓,画蛾眉,对镜贴花钿。恩爱不移,相携到老。
想到方才她的话,他又说道:可是,望舒,这世间多的是痴男怨女,又怎会事事如意?大抵最好的便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望舒低眉,是啊,所以望舒可以不求一辈子长情,只在意现下一时欢愉。我阿耶阿母也曾恩爱过,可最终还是在时间的消磨下一点点、一点点归于平淡,落得个难堪的境地。
殿下,我知道您身居高位,此后君临天下,他人生死不过一念之间,您需要繁衍子嗣,需要从后宫制衡前朝诸多势力。
可是,殿下,我不愿与你落到那种相看两相厌的境地,我也不甘心与你只有一时欢愉。您当初说过的,一生只认定我一人。我顾不得这会如何艰难,但我偏偏要你这样。若殿下觉得日后会有那么一天,再也不会喜欢望舒了。
那现在就作罢吧。我将归于山野,若是不见,便不会因求不得而相思苦。
他眼中流露出光亮,欣喜道:君子一诺千金,我应允的,永不后悔。
忽而,不知想到什么,晏希白眉目间有些落魄混沌,望舒看不清他此时是悲是喜。
他说道:自从那日在太医署晕倒,我便浑浑噩噩,做了许多梦,每一次都关乎你。如梦亦如幻,似真亦似假。
令我痛苦不堪,好像那才是现实。
每天都期待着落日掉入我怀里,但望舒是天上的月亮,她遥不可及。我试图去摘月,她爱众人,却独独不爱我。
望舒听着有些难受,投入他的怀抱之中,殿下,是假的,月亮一直在你怀里。
他失声笑道:嗯。只属于我一人。
哪怕贵为天子,也只愿做你阶下臣。
晏希白轻轻闭上了眼,长发散肩,与望舒抵头相偎,鼻息交缠,他说道:请赐予您的忠臣一场美梦吧。
嗯
*
半晌后,门外传来一声轻咳,皇兄,可否让我进来?晏妙年如是说道。
望舒一头扎进蜜糖,却忽而被这声呼唤叫醒,她连忙挣扎着想要脱离,双颊绯红,口脂也被蹭掉,头发凌乱,衣冠不整。
晏希白却还带着一些亲昵,如同梁上燕贴着呢喃,不愿分离。
他的声音还带着些春潮,等会儿,本宫有些身子不便。
望舒连忙捂住了他的嘴,有些羞涩慌张。
望舒拿起手帕整理面容,又将衣冠收拾妥帖,无奈道:殿下,我该随公主回去了。
他却全然不在意,让她再等会儿。经此一别,又要许久不能相见。
望舒哄道:殿下得了空,便修书一封,随时恭候大驾。
望舒起身后,拿出随身携带的小盒子,对镜补了口脂,临走前,晏希白小心翼翼揪着她的衣袖,侧过头不敢与她对视,俊美如玉的面庞,清冷的线条如同名师一气呵成的画作,不舍的深情让人怜惜。
望舒迷迷糊糊说了句:真好看。
然而却扯掉衣袖,头也不回的走了,探头探脑出了门,混在晏妙年的侍女中,一路出了宫门。
晏妙年死死盯着望舒,想要从她身上看出什么端倪,望舒大大方方盯了回去,你一直看着我作甚?
她神神叨叨地说:有猫腻。
望舒被看得不自在了,用手企图挡住她侵袭而来的视线。别看了。
她不屑地冷哼一声,以后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我是不要替你做了。
晏妙年负手而立,以我作为女人的直觉,我依旧觉得你与皇兄并不合适。依旧是那句话,他喜欢读书,你见了几个文绉绉的字便犯困。他喜欢清静,你却非得听乐工咿咿呀呀唱歌不停。他平日里话少,见了女孩子支支吾吾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你也不爱与人说话。他将来不管愿不愿意都要娶上三千佳丽,你却是个天生的醋坛子。
他看着端庄有礼,实际切开了也是个黑心的,最爱算计。你常常嘴上说着自己恶毒,又做了哪件坏事?
所以你看,迄今为止,这种种矛盾都未曾解决,如何相扶一生?
望舒只在一旁淡淡听着,她说的有些道理,又处处不成道理。
晏妙年。她骤然间看向了她,并直呼名讳。
若是我执意非他不可,你当如何?
晏妙年立马憨笑着搂住了望舒,自然是听你的啦。
她见望舒神色严肃,又不说话,便知自己又坏事了,连忙找补认错:望舒,你也知道,我嘴上没把门似的想到什么便说了。你若是不舒服只管骂我,我也绝不还嘴。但我也是真心想为你好。
她越说越委屈,你知道的,我只有你一个朋友,以后我乖乖的,再也不说这些话了。
望舒想,自己活了两辈子,又何曾见过她这般低头的模样,与前世相比,一切都变了的。
她说:你说的都是真的,我爱他也是真的,没有回头路了,我也决不回头。
晏妙年松动着玉挠头,不过那楚凌云确实不是什么好东西。你们退亲之后,我也见过他两回,每次气不过想要呛他两句,可一跟他提起你,都像有什么深仇大恨似的,黑着个脸,小气死了。
还有这些天,他就每天屁颠屁颠的跟在那个小哑巴身后,正事不干一件,听说他阿耶都快气死了,坚决不同意他娶哑女为妻。不知道的还以为给他下了什么蛊。
望舒想了想,可如今这情形,那哑巴神医都未必看得上楚凌云,不过又与我何干呢?
戏台搭起,我们皆是台下茶客罢了。
带着前世的记忆,望舒觉得自己像个窃梦者,她试图改变点什么,于是一切都向未可知发展了。
第33章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闲暇的日子总是极为短暂。望舒坐在秋千上, 懒洋洋打了个呵欠,看着别人进进出出,忙忙碌碌。
戚府很快便要迎来今年的第一件大喜事戚兰成即将尚公主。
房屋需重新修葺, 再挂上喜庆的大红灯笼,还要将放在库房中那些漂亮的、精贵的摆件给抬出来, 好在婚宴上彰显高门气度。
阖府上下一派喜气洋洋, 只是即将成婚的小夫妻却闹了别扭。
都说小别胜新婚,长兄刚从边塞归来, 两人许久未见自然是打得火热, 常常借着望舒的名号悄悄私会,分别时那叫一个依依不舍。
只是,婚期将近,却因为各种问题屡屡闹出矛盾。比如,婚后晏妙年想常住公主府, 隔三岔五再来戚家拜会,戚兰成却觉得父母膝下只有他一个儿子,如今年老体弱, 应当常常侍奉膝下。
两人谁也说不动谁,不负责任的干脆开始冷战, 一个天天跑到演武场操练将士,一个在自己府上办了一场又一场宴会, 美曰其名是吟诗作赋、弹琴听曲,实则是婚前最后的狂欢, 借此为名来看看京中的漂亮郎君。
一见钟情易,细水长流难。日久生情易, 携手白头难。
还有, 相思容易, 相见难
活了两辈子,望舒第一次尝到情爱的滋味,甜腻腻的、酸胀胀的,每天都是想见他、想见他。
昨日晏希白派人捎来消息,说今天便要携礼登门拜访,那是先皇后留给柔嘉公主的一份嫁妆,还有他作为兄长的一份心意。
望舒坐在秋千上,看向门外,翘首以盼。
晌午时分 ,外边传来一阵声响,有人进来通传,说送礼的马车一路出了皇宫,正向戚府赶来。
祖父受命去了凉州,阿耶与伯父正在宫中当值,只余下几个女眷还在家中。
大母拄着拐杖,疾步如飞走了出来,问道:怎么不提前知会一声便来了,可有说所为何事?
望舒笑道:送嫁妆。
大母连忙道:哎呦,天家皇恩浩荡。兰成那小子去哪儿了?
望舒:他这一连好几天,太阳没出门他就出门了,跑去演武场也不知要做甚。
还不快派人唤他回来?
望舒低声咕哝地应了声。
她在门前等了不消一会儿,远远的便看见马车一路浩浩荡荡赶了过来。
晏希白骑着马走在前头,下马后便双眼离不开望舒。两人相视,眉眼间含不住笑意,似有暗流涌动。
直到身旁众人皆下腰行礼,望舒才晃过神来,连忙跟着有模有样说了句:殿下万福金安。
晏希白上前将祖母扶起,寒暄道:许久未见,老夫人身子可还硬朗?
她笑意盈盈,年老不中用咯,只盼着有生之年能看见兰成生个大胖小子,还有我这不省心的孙女,早早许配到一户好人家。
说罢,她看了眼身后,晃了晃望舒,还不快请殿下进屋里头坐着?
是。望舒让开路来,偷偷打量他一眼后,便低下头来,疯狂压低着嘴角。
殿下里边请。
望舒缓缓走在前边,只觉背后目光灼热,却不敢回头,怕被众人看出端倪。
来到待客的厅堂,诸位落座之后,大母又吩咐道:望舒,还不给殿下看茶?
侍女端来一盏清茗,望舒将温茶倒入杯盏之中,伏低身子递了过去,殿下请用茶。
晏希白笑道:有劳娘子了。
他抬起双手想要接过,指尖碰触间,望舒不由轻颤。茶水外溢,打在指节上,传来点点温热感,热得望舒红了耳根。
小厮抬着一箱又一箱的金银珠宝走了进来,唱礼的太监拿着长长礼单念了许久。众人屏息间,也未曾顾及两人。
望舒起了坏心思,勾着手指挠了挠他的掌心,他有些怕痒,险些失声轻笑,见望舒动作越来越轻佻,潮红蔓延上脸庞。
敬茶之后,望舒不敢落座,走到祖母身侧站着。
晏希白看了看场上人,问道:怎么不见戚小将军?
这时望舒派去唤人的小厮匆匆忙忙,赶了进来,大,大事不好啦!大郎在演武场不小心伤了腿,医工正赶去救治!
大母听后,两眼一花,险些晕倒。望舒扶住她,道:大母莫急,说不定只是轻伤。
小厮补充道:听说是脱了臼。
啊姊在一旁安慰道:大母放心,脱臼在军中颇为常见,再接上去便好了。
她总算缓了口气,对着晏希白欠身道:这家中也没个男主人,让殿下见笑了。
晏希白笑着说:是本宫未曾事先招呼,这趟前来也是一时兴起,才想起母后给柔嘉遗留了不少嫁妆。本宫这妹妹性子急躁,日后还请诸位夫人多加担待。
说罢,他问身后随从,对了,本宫不是叫公主跟来,她现如今又在何处?
随从有些支支吾吾。
但说无妨。
公主殿下在府上办了诗会。这会儿有些醉意,赶走了前去接她过来的奴仆,说是要及时行乐、一醉方休,让您将嫁妆抬回,她不嫁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