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室内默了良久,才有内侍传话让几人离开。苏绵稍稍清醒,依规矩行礼告退,转身欲出时却见门外摇摇地走来一个女子。
赵云涛带着几人退开,拱手行礼,口称贵妃安。
贵妃?薛素兰?苏绵吃惊地望过去一眼。
烟雨朦胧,礼数相隔,苏绵没有能仔细地将人看清。可来人那般亭亭袅袅,仪态万千之姿却牢牢地印在了她的脑中。
原来这就是众人口中的妖妃,可方才望过去的那一眼,苏绵只觉到了一股清清淡淡的冷,像是瞧见了一具风情万种的人偶,骇得她心尖发颤。
淋了一路的雨,偏偏没个人出来递一把伞,苏绵紧紧咬着牙,浑身却忍不住地发抖。
该不会发烧了吧。她迷迷糊糊地想着,脚下却仍旧机械地一步步向外迈去。
终归还在皇帝的地盘儿,一行人难免多有防备,苏绵又一路不肯做声,是以直到安安稳稳地坐在了马车中,谢元方才注意到了这丫头的不对劲。
真是对不住。赵墨晗快人快语,尤其是在觉着这丫头特别地对脾气之后,他更是将其当作了一个亲朋知己,所以此刻见苏绵如此,他心中更觉愧疚:你方才要是说了,我拼着什么也得把你背出来,都是我粗心......
怎么背?苏绵倚在轿壁上,觉着自个儿的呼吸都是烫的:本来人家就瞧咱们不顺眼,一路上还不知多少耳目瞧着听着,你堂堂世子,这么背一个小小僮仆,被人一看,就知道这里有猫腻,回头再把咱们给召回去,那才是捡了芝麻丢西瓜。
赵墨晗急得抓耳挠腮,偏偏无处着手,谢元也深深皱着眉,阖目沉着自己的思量。
饶是脑门烧烫,苏绵一路上仍旧十分清醒,还有一句没一句地和赵墨晗说着话。
赵墨晗见她言语清明,一时间也松了心,觉得大概是没什么大碍的,可等马车进了侯府,偎到了唐心蓉怀中,苏绵便一下子晕沉过去,不省人事了。
作者有话说:
第37章 迷梦
罗帐影曼, 一阵轻轻的,缱缱的呜咽声蓦地从中薄薄地透出来,像是柔柔的芙瓣拂过心尖, 教人心醉心怜。
苏绵止步于帐前, 几次伸出手去想要拂开那层曼曼帘帐,指尖所触,却如同渺渺浮烟,可见不可及。
苏绵头痛欲裂,心口空落落地泛着酸疼,像是有什么极重要的东西从她心底一点点被抽空, 让她纵竭力挽留,也难循半分痕迹。
是谁, 是谁......
唐心蓉正仔细地为女儿更换衣物, 听她梦中喃喃, 呓语不断, 以为是那梦魇的疾症又犯了,一时间再忍不住,眼中热泪滚滚而落。
她深吸了口气, 抬手抹去泪水,而后挨身细听, 可听了半晌, 也只听得些朦胧轻语,并不能听得十分真切。
夫人, 那位谢先生也说了,姑娘这是身子弱, 虽一时还调理不好, 可也不会有什么大碍。姑娘向来最是孝顺贴心, 知道您总是这样为她忧心伤痛,她心里怎么过得去呢?孙嬷嬷叹了口气,拧净了帕子小心地拭去苏绵额上颈间的细汗。可她能安慰得了夫人,自己心里却怎么都过不去。
这也是她一手看大的姑娘,见她这样遭罪难熬,她更是心疼得不得了。
人人都说皇宫好,可她看来,那就是个无端端地折腾人的地儿,那定国公也是个没谱儿的,走时分明说要把姑娘好好地送回来,这会儿人是回来了,却一身狼狈,满身病痛。
如今姑娘还没入宫就这样煎熬,将来进了那虎穴狼窝一样的地方,那还能有什么好儿呢!
可这话她不能说,也不敢说。夫人心里头够苦了,她再将这些话说出来,就是雪上添霜,专意地给夫人心里头添堵。
好在她还能随着姑娘一道入宫,不管今后有什么苦,姑娘身边好歹也得有一个心疼她的人在,不然,这日子可怎么过下去呢?
苏绵还发着热,唐心蓉不敢依着她向日里的性子给她沐浴擦身,只先拧了长巾,给她将一身的冷意稍稍擦净,她一面细细地擦,一面叹道:这丫头最是矫情,回头醒来啊,肯定是要把自己投在浴桶里洗上一个时辰,帐中这些床褥也得一一换了干净的。
咱们姑娘打小儿就是这样性子,我看也没什么不好的。孙嬷嬷在一旁递巾拧帕,不经意往帐中一瞧,随即整张脸上都写满了心酸。
今日苏绵乔庄改扮,为了遮掩女儿家的身姿,身上没少勒些束缚之物。这会儿那些绵布都取了下来,才见她身上被勒得有多么可怜。
苏绵肌肤如雪,又是被家人捧在手心呵护长大,身子便尤其养得娇若芙蓉,柔洁莹润。如今这雪玉一样的肌肤上难免因着衣物绷硌而生出了青紫瘀痕,一条条的,看得人心里发惊发疼。
孙嬷嬷绑的时候没想这许多,那时候只一心地往稳妥上去了,却没想到会把姑娘勒成这副模样。
唐心蓉满心酸痛,却谁也怪责不得,只好压着眉,抑着怒,将白玉盒中的伤药一点点抹在了瘀痕之上。
行了,让她好好睡一睡。待收整妥帖,唐心蓉也觉力疲神倦。她抬手温柔地摸了摸女儿微微发热的小脸,径在傍边儿将挨着躺了,合上眼时,眉头却仍旧没能舒展得开。
孙嬷嬷愁着脸出了寝房,见木槿和双福也是一脸忧色地里外收整,登时更想叹气了。
嬷嬷......木槿瞧了一眼孙嬷嬷的脸色,忍不住开口追问,孙嬷嬷摆摆手,自己先大口喝完了一碗汤茶。
没事,你们不要乱,这会儿还在家里你们就这么持不住,将来到了东宫,姑娘还能指望谁?孙嬷嬷抹了把嘴,慢慢地坐在了靠椅上。
外间风雨骤然来得更加猛烈,孙嬷嬷从窗子望出去,正见院中几盆未及收回来的花草霎时便被打蔫儿了。
她皱紧了眉,看得心里越发烦躁。
姑娘生得太好了些,今日那番打扮,不施粉黛,不着金银,却仍看得人心里发软。
这实在不是一件好事。孙嬷嬷合手一叹,眼不见心不烦地将窗一合,同着木槿二人一道收点姑娘的妆奁。
苏绵既已无碍,赵云涛也不好在苏家多留。
彼时苏绵身体不适,眼见虚弱,他也无法再顾及那些宫中耳目,君心猜疑,只速速地将人送回了苏家来。
此时人已无恙,该说的事也已经说完,他心中虽然愧疚懊悔,却也不能再徒惹皇帝猜疑。
致歉的话已经说了一箩筐,再说下去就有些做戏的嫌疑了,赵云涛与苏家乃真心相交,着实不愿为此情态。至于今日的愧对,他也只能另想办法尽量弥补。
将将告辞之际,苏皓却携一物匆匆而来,一屋子人见他神色严肃焦灼,也都跟着提起了心来。
这是三妹在东宫时偷偷留下的些许汤药,她这会儿刚醒,便教我先把这东西送到国公爷手里来,这只是她的一点心思,也不知有没有用,国公爷看看吧。
赵云涛闻言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他心中固然十分惊喜,十分感激,可愧疚也跟着更深了一层。
谢元将苏皓手中一个白玉小盏接来,看着里头浅浅一底的汤药,轻叹一声,点头道:这很有用,今日多谢三姑娘几次相帮,我们这几个做长辈的实在是......
先生不必多说。苏逍恭敬一揖:玥儿行事只问真心,今日的事若真要怪谁,也当怪这些勾通联合的佞臣贼子,诸位待玥儿一片慈爱之心,她心里定是十分清楚,只是小女羸弱,仁善天真,今后的路还请诸位多加照拂,保她平安。
两边几番推让,却让赵云涛心中感慨良多。
父母痴心,自古而然,但苏家人对这苏氏幺女着实是罕见的疼爱。
如今要将心头肉推入那刀山火海之中,想来这家人心里都难免存了忧惧思虑。
赵云涛心念几转,便已经有了一妥帖主意。
两边的事都说过,苏皓眼见在座再无外人,便又将临去时三妹的嘱托对谢元开口一问。
一问之下,莫说谢元,便连苏家人也多有些惊讶疑惑。
原是问太子饮食宜忌。谢元笑呵呵地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言其他,只略一沉吟道:待老夫验过了这汤药中物,有了十分的把握,自会让人送信过来,三姑娘赤子心肠,我等不能及。
苏皓也觉三妹对太子关心甚切,居然连饮食起居这等事都要细细来询。不过转念一想,这许也是一件好事。太子好歹是要与三妹共度一生的人,两人间多些情分总也不算坏事。
三妹眼下不便,回头身子稍转,晚辈会带她亲至门上再叙其他,今日失礼之处,还望国公爷谢先生包涵。
苏皓言行有礼,却不失亲近,赵云涛含笑拍了拍他的肩,便一径告辞而去。
外间风雨急骤,屋内也是一片隐隐的昏黄,苏绵倚在床头,使者劲儿地拧着一方帕子,可无论怎么拧,这帕子都不肯稍稍渗出一点汤药来。
她卸了力,头痛地扶了扶额,随手将帕子丢到了一边。
太子这药物也不知是什么奇怪的幺蛾子,她利用空间将汤药带出,在宫中一是不敢再用系统,二是也没寻着好一些的时候,这会儿回了府,好容易从昏噩梦中清醒,她便想了个能将将瞒过去的方法。
她背过人将汤药倒在帕子上,忖着回头将帕子交出去,也好解释自己是如何将汤药带出来的。可偏偏那汤药入了绵帕,就如水入了海,不仅干得甚快,略一拧时,滴出来的都是清透的水,反不见丝毫的汤药沉色。
难怪太子的药汤难以偷得出来,即便是偷偷携在帕子上带了出来,只怕用处也不甚大,且细细看时,这浸过了汤药的帕子居然泛着一层浅浅的、荧荧的红。
苏绵深深拧起了眉来,自己跟自己生起了闷气来。
入了夜,唐心蓉本欲留在苏绵房中陪着女儿睡上一夜,可苏绵心疼她日日地围着自己转,硬是将人给送出了屋。
见女儿退了烧后仿佛已经无碍,她只得几番叮嘱,才万般不安地回了屋来。
苏逸理罢了公务,在灯下闲来观书。可他手中虽握着书,却没有一个字踏踏实实地落到眼里。
直到门扇开合,将他沉凝的思绪拉扯而出,他方抬目望去,继而露出一个温柔的笑。
玥儿睡下了?苏逸迎上前去,半揽着唐心蓉将她安顿在了矮榻上:不是说今夜要留为夫孤枕而眠,怎的忽然回转,难不成是心里念着,趁着女儿睡了,特意回来瞧我的?
唐心蓉满腹的忧思被他一语戳破,忍不住偏头细细地笑出声来。
终于笑了。苏逸蹲身,两手轻轻扶住唐心蓉的肩膀:自宫中赐婚,你没有一日开颜,我那天塌下来当被盖的妻子忽然整日忧心,夜夜难眠,你可知为夫心里......
我知道。唐心蓉目中含笑,拉着他坐在自己身边:对不住,要你整日里为我担心......
好了,不说这些,你没什么对不住我的。苏逸将唐心蓉揽入怀中,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背:我会保护你,保护玥儿,答应我,别再这么折磨自己。
唐心蓉笑叹着点了点头,沉默片刻,颇有些犹豫支吾地开了口:二郎,你对太子的事知道得真切吗?太子他......他为何这么些年未纳妃妾,我听了些外头的流言,说太子......她咬了咬牙,附耳过去,低声将自己的顾虑说了,苏逸听罢,神色惊愕,半晌,忍不住扶额笑出声来。
第38章 痴心人
着实也不怪京中会传出这样的流言。
太子少而掌兵, 继而平乱,十数年来,渐至大权在揽。历朝太子, 无不以仁孝恭顺事君, 纵为储君,生死福祸亦不过君父一辞之间。
但陆钺这个太子无论权势还是人望,都已有了成君之德,明主之势。这样威重令行,怎让那金殿之上的王君安心舒意?是以长久以来,皇上太子虽为骨肉至亲, 却难保全骨肉之情。
如此情势,偏生太子身有旧疾, 生死旦夕, 若为长久计, 合该早早娶妃纳妾, 绵延后嗣,广置良臣,以保万全。
可太子偏偏不肯不愿, 不仅未曾以婚联姻,甚至连一知心人也无, 清冷若此, 怎耐得人不多思多虑。
饶是山门之中,犹不乏凡心妄动, 这一尊贵无匹,手握大权之人却连一二颜色也不肯留于身侧, 不管是薄情疏冷也好, 身有隐衷也罢, 总是一份儿添人茶饭的谈资。
这话再经了有心人一染,自然什么样的难听话都能说得出来。
苏逸见再笑下去妻子就要生恼,只好将将止了笑,又噎着气儿轻咳了几声才道了恼:蓉儿,你这是关心则乱,我问你,太子不近颜色已并非一日几载,向日里你却为何连问都懈怠问一声?
这些事和我有什么关系?就连大嫂,听了这些话也不过心,这不是关切到玥儿身上了,否则我来问这些做什么,徒惹是非,还闹得大家心里都不清净。
苏逸一笑,轻轻抚了抚发妻的肩背:这就正是其中病根了。这世上有心人何其多,尤其是那金碧辉煌,权势之巅,更不乏狠辣心恶,太子有疾这样难听的话传了出来,纵一时不至引动大势,却也在不觉间挑隙人心。
唐心蓉瞧着苏逸姿态,略一皱眉,也想通了其中的关节,继而轻轻舒了一口气:这么说来,这都是小人口舌作祟,那我就安心了。
苏逸苦笑,摇摇头道:太子非多情乱性之人,这于玥儿来说是一件好事,却也是一件为难的事。顿了顿,他看着妻子担忧的目光,索性便将话都说透了:太子为人英明睿智,文韬武略样样行得通,偏有一点,性子过于冷淡矜傲,照我的见识,他多年身边清净,一是不愿以己身误人,二便是性情桀骜,轻易不愿交付真心。你不知道太子,莫看他如今是这样位高权重,跺一跺脚,就连金銮殿也要颤三颤,可再往前些时候,他的日子连寻常人家的孩童都不如,这样艰难危险的日子何等磨人心性,他如今能长成这样,也多赖当年赵家老国公的教导恩德。
唐心蓉满心里都是疑惑,样样般般都欲发问,她却仍旧开口先说起了自己最关心的事来:照你的话,咱们家的玥儿被这样送到了东宫,岂不一辈子都要对着个冷冰冰的夫婿?那......唐心蓉心乱如麻:罢了,说这个做什么,左右还有几年呢?他是病情危重,说解脱就解脱,可我的玥儿还不知要在那寒人心肠的地界儿待多少时候!
别急,莫要说出这等气话来。这些事苏逸早已想透,此刻更不愿让妻子在此间钻牛角尖。
若按他的心思,他自是不愿给自家闺女寻这样一个贵婿。
太子虽是个极出色的人,极英明的主儿,可他那性子,着实难当一个体贴温柔的夫君。
玥儿瞧着是软绵绵的,内里却和她姐姐一样,性子烈的像火,眼里揉不得沙子,这样两个人碰在一处,总得有一个先低头俯就,两边儿都骄傲,还不知要怎生磨合。
玥儿固然是自己心尖儿上的肉,是这世上绝好的女子。可太子究竟性子清冷,命途还不知几何,只怕没有那许多的耐心和心思耗费在女儿身上。这样一个冷一个傲,一个忧心家国一个自有风骨,若是天长日久了,或许还有些相悦的可能,但太子究竟命浅,即便相悦,玥儿又能得了什么好呢?
左思右想都没什么好结果,儿女相悦这样的事苏逸早就不想了,他如今所想的,都是如何保下女儿的性命,即便将来东宫有变,即便太子命归黄泉,女儿也能妥妥帖帖地脱身,好好过今后的日子。
这件事很难,却也不是毫无可能,他与大哥已经几番商议,待时机成熟,总能奋力一搏。
恋耽美
赵云涛带着几人退开,拱手行礼,口称贵妃安。
贵妃?薛素兰?苏绵吃惊地望过去一眼。
烟雨朦胧,礼数相隔,苏绵没有能仔细地将人看清。可来人那般亭亭袅袅,仪态万千之姿却牢牢地印在了她的脑中。
原来这就是众人口中的妖妃,可方才望过去的那一眼,苏绵只觉到了一股清清淡淡的冷,像是瞧见了一具风情万种的人偶,骇得她心尖发颤。
淋了一路的雨,偏偏没个人出来递一把伞,苏绵紧紧咬着牙,浑身却忍不住地发抖。
该不会发烧了吧。她迷迷糊糊地想着,脚下却仍旧机械地一步步向外迈去。
终归还在皇帝的地盘儿,一行人难免多有防备,苏绵又一路不肯做声,是以直到安安稳稳地坐在了马车中,谢元方才注意到了这丫头的不对劲。
真是对不住。赵墨晗快人快语,尤其是在觉着这丫头特别地对脾气之后,他更是将其当作了一个亲朋知己,所以此刻见苏绵如此,他心中更觉愧疚:你方才要是说了,我拼着什么也得把你背出来,都是我粗心......
怎么背?苏绵倚在轿壁上,觉着自个儿的呼吸都是烫的:本来人家就瞧咱们不顺眼,一路上还不知多少耳目瞧着听着,你堂堂世子,这么背一个小小僮仆,被人一看,就知道这里有猫腻,回头再把咱们给召回去,那才是捡了芝麻丢西瓜。
赵墨晗急得抓耳挠腮,偏偏无处着手,谢元也深深皱着眉,阖目沉着自己的思量。
饶是脑门烧烫,苏绵一路上仍旧十分清醒,还有一句没一句地和赵墨晗说着话。
赵墨晗见她言语清明,一时间也松了心,觉得大概是没什么大碍的,可等马车进了侯府,偎到了唐心蓉怀中,苏绵便一下子晕沉过去,不省人事了。
作者有话说:
第37章 迷梦
罗帐影曼, 一阵轻轻的,缱缱的呜咽声蓦地从中薄薄地透出来,像是柔柔的芙瓣拂过心尖, 教人心醉心怜。
苏绵止步于帐前, 几次伸出手去想要拂开那层曼曼帘帐,指尖所触,却如同渺渺浮烟,可见不可及。
苏绵头痛欲裂,心口空落落地泛着酸疼,像是有什么极重要的东西从她心底一点点被抽空, 让她纵竭力挽留,也难循半分痕迹。
是谁, 是谁......
唐心蓉正仔细地为女儿更换衣物, 听她梦中喃喃, 呓语不断, 以为是那梦魇的疾症又犯了,一时间再忍不住,眼中热泪滚滚而落。
她深吸了口气, 抬手抹去泪水,而后挨身细听, 可听了半晌, 也只听得些朦胧轻语,并不能听得十分真切。
夫人, 那位谢先生也说了,姑娘这是身子弱, 虽一时还调理不好, 可也不会有什么大碍。姑娘向来最是孝顺贴心, 知道您总是这样为她忧心伤痛,她心里怎么过得去呢?孙嬷嬷叹了口气,拧净了帕子小心地拭去苏绵额上颈间的细汗。可她能安慰得了夫人,自己心里却怎么都过不去。
这也是她一手看大的姑娘,见她这样遭罪难熬,她更是心疼得不得了。
人人都说皇宫好,可她看来,那就是个无端端地折腾人的地儿,那定国公也是个没谱儿的,走时分明说要把姑娘好好地送回来,这会儿人是回来了,却一身狼狈,满身病痛。
如今姑娘还没入宫就这样煎熬,将来进了那虎穴狼窝一样的地方,那还能有什么好儿呢!
可这话她不能说,也不敢说。夫人心里头够苦了,她再将这些话说出来,就是雪上添霜,专意地给夫人心里头添堵。
好在她还能随着姑娘一道入宫,不管今后有什么苦,姑娘身边好歹也得有一个心疼她的人在,不然,这日子可怎么过下去呢?
苏绵还发着热,唐心蓉不敢依着她向日里的性子给她沐浴擦身,只先拧了长巾,给她将一身的冷意稍稍擦净,她一面细细地擦,一面叹道:这丫头最是矫情,回头醒来啊,肯定是要把自己投在浴桶里洗上一个时辰,帐中这些床褥也得一一换了干净的。
咱们姑娘打小儿就是这样性子,我看也没什么不好的。孙嬷嬷在一旁递巾拧帕,不经意往帐中一瞧,随即整张脸上都写满了心酸。
今日苏绵乔庄改扮,为了遮掩女儿家的身姿,身上没少勒些束缚之物。这会儿那些绵布都取了下来,才见她身上被勒得有多么可怜。
苏绵肌肤如雪,又是被家人捧在手心呵护长大,身子便尤其养得娇若芙蓉,柔洁莹润。如今这雪玉一样的肌肤上难免因着衣物绷硌而生出了青紫瘀痕,一条条的,看得人心里发惊发疼。
孙嬷嬷绑的时候没想这许多,那时候只一心地往稳妥上去了,却没想到会把姑娘勒成这副模样。
唐心蓉满心酸痛,却谁也怪责不得,只好压着眉,抑着怒,将白玉盒中的伤药一点点抹在了瘀痕之上。
行了,让她好好睡一睡。待收整妥帖,唐心蓉也觉力疲神倦。她抬手温柔地摸了摸女儿微微发热的小脸,径在傍边儿将挨着躺了,合上眼时,眉头却仍旧没能舒展得开。
孙嬷嬷愁着脸出了寝房,见木槿和双福也是一脸忧色地里外收整,登时更想叹气了。
嬷嬷......木槿瞧了一眼孙嬷嬷的脸色,忍不住开口追问,孙嬷嬷摆摆手,自己先大口喝完了一碗汤茶。
没事,你们不要乱,这会儿还在家里你们就这么持不住,将来到了东宫,姑娘还能指望谁?孙嬷嬷抹了把嘴,慢慢地坐在了靠椅上。
外间风雨骤然来得更加猛烈,孙嬷嬷从窗子望出去,正见院中几盆未及收回来的花草霎时便被打蔫儿了。
她皱紧了眉,看得心里越发烦躁。
姑娘生得太好了些,今日那番打扮,不施粉黛,不着金银,却仍看得人心里发软。
这实在不是一件好事。孙嬷嬷合手一叹,眼不见心不烦地将窗一合,同着木槿二人一道收点姑娘的妆奁。
苏绵既已无碍,赵云涛也不好在苏家多留。
彼时苏绵身体不适,眼见虚弱,他也无法再顾及那些宫中耳目,君心猜疑,只速速地将人送回了苏家来。
此时人已无恙,该说的事也已经说完,他心中虽然愧疚懊悔,却也不能再徒惹皇帝猜疑。
致歉的话已经说了一箩筐,再说下去就有些做戏的嫌疑了,赵云涛与苏家乃真心相交,着实不愿为此情态。至于今日的愧对,他也只能另想办法尽量弥补。
将将告辞之际,苏皓却携一物匆匆而来,一屋子人见他神色严肃焦灼,也都跟着提起了心来。
这是三妹在东宫时偷偷留下的些许汤药,她这会儿刚醒,便教我先把这东西送到国公爷手里来,这只是她的一点心思,也不知有没有用,国公爷看看吧。
赵云涛闻言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他心中固然十分惊喜,十分感激,可愧疚也跟着更深了一层。
谢元将苏皓手中一个白玉小盏接来,看着里头浅浅一底的汤药,轻叹一声,点头道:这很有用,今日多谢三姑娘几次相帮,我们这几个做长辈的实在是......
先生不必多说。苏逍恭敬一揖:玥儿行事只问真心,今日的事若真要怪谁,也当怪这些勾通联合的佞臣贼子,诸位待玥儿一片慈爱之心,她心里定是十分清楚,只是小女羸弱,仁善天真,今后的路还请诸位多加照拂,保她平安。
两边几番推让,却让赵云涛心中感慨良多。
父母痴心,自古而然,但苏家人对这苏氏幺女着实是罕见的疼爱。
如今要将心头肉推入那刀山火海之中,想来这家人心里都难免存了忧惧思虑。
赵云涛心念几转,便已经有了一妥帖主意。
两边的事都说过,苏皓眼见在座再无外人,便又将临去时三妹的嘱托对谢元开口一问。
一问之下,莫说谢元,便连苏家人也多有些惊讶疑惑。
原是问太子饮食宜忌。谢元笑呵呵地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言其他,只略一沉吟道:待老夫验过了这汤药中物,有了十分的把握,自会让人送信过来,三姑娘赤子心肠,我等不能及。
苏皓也觉三妹对太子关心甚切,居然连饮食起居这等事都要细细来询。不过转念一想,这许也是一件好事。太子好歹是要与三妹共度一生的人,两人间多些情分总也不算坏事。
三妹眼下不便,回头身子稍转,晚辈会带她亲至门上再叙其他,今日失礼之处,还望国公爷谢先生包涵。
苏皓言行有礼,却不失亲近,赵云涛含笑拍了拍他的肩,便一径告辞而去。
外间风雨急骤,屋内也是一片隐隐的昏黄,苏绵倚在床头,使者劲儿地拧着一方帕子,可无论怎么拧,这帕子都不肯稍稍渗出一点汤药来。
她卸了力,头痛地扶了扶额,随手将帕子丢到了一边。
太子这药物也不知是什么奇怪的幺蛾子,她利用空间将汤药带出,在宫中一是不敢再用系统,二是也没寻着好一些的时候,这会儿回了府,好容易从昏噩梦中清醒,她便想了个能将将瞒过去的方法。
她背过人将汤药倒在帕子上,忖着回头将帕子交出去,也好解释自己是如何将汤药带出来的。可偏偏那汤药入了绵帕,就如水入了海,不仅干得甚快,略一拧时,滴出来的都是清透的水,反不见丝毫的汤药沉色。
难怪太子的药汤难以偷得出来,即便是偷偷携在帕子上带了出来,只怕用处也不甚大,且细细看时,这浸过了汤药的帕子居然泛着一层浅浅的、荧荧的红。
苏绵深深拧起了眉来,自己跟自己生起了闷气来。
入了夜,唐心蓉本欲留在苏绵房中陪着女儿睡上一夜,可苏绵心疼她日日地围着自己转,硬是将人给送出了屋。
见女儿退了烧后仿佛已经无碍,她只得几番叮嘱,才万般不安地回了屋来。
苏逸理罢了公务,在灯下闲来观书。可他手中虽握着书,却没有一个字踏踏实实地落到眼里。
直到门扇开合,将他沉凝的思绪拉扯而出,他方抬目望去,继而露出一个温柔的笑。
玥儿睡下了?苏逸迎上前去,半揽着唐心蓉将她安顿在了矮榻上:不是说今夜要留为夫孤枕而眠,怎的忽然回转,难不成是心里念着,趁着女儿睡了,特意回来瞧我的?
唐心蓉满腹的忧思被他一语戳破,忍不住偏头细细地笑出声来。
终于笑了。苏逸蹲身,两手轻轻扶住唐心蓉的肩膀:自宫中赐婚,你没有一日开颜,我那天塌下来当被盖的妻子忽然整日忧心,夜夜难眠,你可知为夫心里......
我知道。唐心蓉目中含笑,拉着他坐在自己身边:对不住,要你整日里为我担心......
好了,不说这些,你没什么对不住我的。苏逸将唐心蓉揽入怀中,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背:我会保护你,保护玥儿,答应我,别再这么折磨自己。
唐心蓉笑叹着点了点头,沉默片刻,颇有些犹豫支吾地开了口:二郎,你对太子的事知道得真切吗?太子他......他为何这么些年未纳妃妾,我听了些外头的流言,说太子......她咬了咬牙,附耳过去,低声将自己的顾虑说了,苏逸听罢,神色惊愕,半晌,忍不住扶额笑出声来。
第38章 痴心人
着实也不怪京中会传出这样的流言。
太子少而掌兵, 继而平乱,十数年来,渐至大权在揽。历朝太子, 无不以仁孝恭顺事君, 纵为储君,生死福祸亦不过君父一辞之间。
但陆钺这个太子无论权势还是人望,都已有了成君之德,明主之势。这样威重令行,怎让那金殿之上的王君安心舒意?是以长久以来,皇上太子虽为骨肉至亲, 却难保全骨肉之情。
如此情势,偏生太子身有旧疾, 生死旦夕, 若为长久计, 合该早早娶妃纳妾, 绵延后嗣,广置良臣,以保万全。
可太子偏偏不肯不愿, 不仅未曾以婚联姻,甚至连一知心人也无, 清冷若此, 怎耐得人不多思多虑。
饶是山门之中,犹不乏凡心妄动, 这一尊贵无匹,手握大权之人却连一二颜色也不肯留于身侧, 不管是薄情疏冷也好, 身有隐衷也罢, 总是一份儿添人茶饭的谈资。
这话再经了有心人一染,自然什么样的难听话都能说得出来。
苏逸见再笑下去妻子就要生恼,只好将将止了笑,又噎着气儿轻咳了几声才道了恼:蓉儿,你这是关心则乱,我问你,太子不近颜色已并非一日几载,向日里你却为何连问都懈怠问一声?
这些事和我有什么关系?就连大嫂,听了这些话也不过心,这不是关切到玥儿身上了,否则我来问这些做什么,徒惹是非,还闹得大家心里都不清净。
苏逸一笑,轻轻抚了抚发妻的肩背:这就正是其中病根了。这世上有心人何其多,尤其是那金碧辉煌,权势之巅,更不乏狠辣心恶,太子有疾这样难听的话传了出来,纵一时不至引动大势,却也在不觉间挑隙人心。
唐心蓉瞧着苏逸姿态,略一皱眉,也想通了其中的关节,继而轻轻舒了一口气:这么说来,这都是小人口舌作祟,那我就安心了。
苏逸苦笑,摇摇头道:太子非多情乱性之人,这于玥儿来说是一件好事,却也是一件为难的事。顿了顿,他看着妻子担忧的目光,索性便将话都说透了:太子为人英明睿智,文韬武略样样行得通,偏有一点,性子过于冷淡矜傲,照我的见识,他多年身边清净,一是不愿以己身误人,二便是性情桀骜,轻易不愿交付真心。你不知道太子,莫看他如今是这样位高权重,跺一跺脚,就连金銮殿也要颤三颤,可再往前些时候,他的日子连寻常人家的孩童都不如,这样艰难危险的日子何等磨人心性,他如今能长成这样,也多赖当年赵家老国公的教导恩德。
唐心蓉满心里都是疑惑,样样般般都欲发问,她却仍旧开口先说起了自己最关心的事来:照你的话,咱们家的玥儿被这样送到了东宫,岂不一辈子都要对着个冷冰冰的夫婿?那......唐心蓉心乱如麻:罢了,说这个做什么,左右还有几年呢?他是病情危重,说解脱就解脱,可我的玥儿还不知要在那寒人心肠的地界儿待多少时候!
别急,莫要说出这等气话来。这些事苏逸早已想透,此刻更不愿让妻子在此间钻牛角尖。
若按他的心思,他自是不愿给自家闺女寻这样一个贵婿。
太子虽是个极出色的人,极英明的主儿,可他那性子,着实难当一个体贴温柔的夫君。
玥儿瞧着是软绵绵的,内里却和她姐姐一样,性子烈的像火,眼里揉不得沙子,这样两个人碰在一处,总得有一个先低头俯就,两边儿都骄傲,还不知要怎生磨合。
玥儿固然是自己心尖儿上的肉,是这世上绝好的女子。可太子究竟性子清冷,命途还不知几何,只怕没有那许多的耐心和心思耗费在女儿身上。这样一个冷一个傲,一个忧心家国一个自有风骨,若是天长日久了,或许还有些相悦的可能,但太子究竟命浅,即便相悦,玥儿又能得了什么好呢?
左思右想都没什么好结果,儿女相悦这样的事苏逸早就不想了,他如今所想的,都是如何保下女儿的性命,即便将来东宫有变,即便太子命归黄泉,女儿也能妥妥帖帖地脱身,好好过今后的日子。
这件事很难,却也不是毫无可能,他与大哥已经几番商议,待时机成熟,总能奋力一搏。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