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大师在八零年代 作者:雀鸣
分卷阅读218
事实上, 陶二国因为身患侏儒症,脾气变得越来越古怪。
在家里,他没办法对父母说出心声,所以大多数时候, 他都沉默躲在房间里。老冯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在学校里, 那些青春期的孩子难免会欺负弱小。
班里个子最矮,长得又丑的陶二国, 也就成了他们欺负嘲笑的对象。
从前,陶二国是不在乎这帮小崽子们上蹿下跳,疯言疯语的。他反而能够冷眼旁观,任由他们撒欢折腾, 也不能伤着他分毫。
那时候,二国是并不会轻易对这些人出手的。
现在可倒好, 这帮人总是随口就管陶二国叫“小矮子”, “小矬子”。
这些绰号就像利剑似的, 狠狠地刺在二国的伤口上。二国自然也就无法继续容忍了。
二国本就心机深沉,性格也比较阴险,他脑子也聪明。
此时这帮蠢孩子还不知深浅地继续得罪他,拿他来取笑。二国自然也就毫不留情地还了回去。
一时间, 陶二国他们班那帮同学就都惨了。
开始时,那些欺负同学的熊孩子,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突然间就这么倒霉?
有人甚至被老师叫了家长不说, 又被家长狠狠地打了一顿。
慢慢的, 聪明点的人也就隐约察觉到了, 自己倒霉或多或少都跟陶二国有点关系。只是,他们又抓不着证据,又不敢说陶二国什么。
没办法,现在的陶二国一脸阴气沉沉,眼神也是阴冷阴冷的,就像是一条毒蛇。好像得谁都会恨恨地咬上一口。
后来,那些熊孩子也就不敢再欺负陶二国,或者给他取外号了。
没办法,有些人平时闷不做声,一疯起来就跟疯狗没什么区别。咬了人也不轻易撒嘴,非要在那人腿上狠狠地撕下来一块儿肉,他才会善罢甘休。
班里的同学实在被吓坏了,都离陶二国远远的。也有人说陶二国会一些很邪门的东西。
陶二国可不管他们怎么想,他也乐得自己一个人清静。
去年期末的时候,陶二国考了全班第一。愣是没有一个同学敢说他的不是,也没有人怀疑他是作弊抄袭。
因为数学老师破天荒出了两道难题加分题,全年纪只有陶二国一个人做对了。
自那以后,老师们也变得对二国青睐有加。
特别是数学老师他发现陶二国脑子特别聪明,在数学方面很有天分。
所以,过完春节再开学之后,老师就找到陶二国,说是方丁丁同学家里有事,不能参加奥数比赛,想让二国代替他去。
二国只答应,回家再考虑考虑,并没有直接应下老师的这件美差。
他这都变成矬子了,就不想再出风头。被报纸上报道成,身残志坚的好少年了。
*
转过天起来,陶二国起了个大早。
起床后,他走到墙边儿,小心翼翼的用柜子上的直尺,比着自己的头顶,测量着身高。
对比的目标是墙上用红粉笔,画出来的一小条红线。这还是二国让大国帮他画上去的。
二国想用这种方式,来确定自己是不是长高了?他每天都要悄悄测量上一下。
只可惜直尺的另一边,顶到墙上,每次都和那道红线重合在一起。
二国一时间有些心烦气躁,放下直尺,狠狠地用拳头砸了墙壁一下,感受到手上的疼痛,他这才多了几分清醒。
过了好一会儿,二国才穿好了衣服,故作无事地走到外间的客厅里。
他爸虽然平时很忙,可自从他得了这毛病。老冯几乎每天早上都会给儿子热牛奶,摊鸡蛋,有时甚至会准备酱牛肉,骨头汤或鱼汤。
前些年,他们一家住在乡下,日子过得格外艰难。老冯早就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就算后来到了城里,跟着容五爷一起养龙鱼。他们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可老冯仍是节俭的厉害,他自己连个鸡蛋也舍不得吃。
自从二国病了之后,老冯整个人就完全变了,他开始日复一日,想办法改善全家的伙食。
在他的心里,就觉得只要伙食好了,营养跟得上去,二国肯定还能长大个子。
大国也知道弟弟身体不好,从来不跟二国抢饭吃,反而知道把好吃的东西要留给弟弟吃。
面对这样的家人,陶二国觉得心酸委屈的同时,却也会感到格外的温暖。
就算他再怎么发脾气,闹情绪,也还是会把父亲准备的爱心早餐全都吃干净。
老冯看着儿子吃完早饭,过了一会儿,又忍不住问道。
“昨天,秀秀说几点过来接你来着?我要不要也给她弄一些早饭预备着?”
二国头也不抬地说道:“不用了。秀秀很粘伯母的。每顿饭都必须跟家里吃,她才觉得舒坦呢。
伯伯家知道她今天一早要出门,肯定提前就把早饭准备好了。爸,您就放心吧,过一会儿,秀秀就来了。”
老冯只得点头说道。“秀秀这丫头,一向稳重,她做事我也很放心。”
说完,他又劝了二国两句。“你到了医院,就把你的情况好好跟大夫说说。看看大夫有没有什么别的意见?也不用太担心,该怎么治疗,咱们都听大夫的。他让怎么吃药,咱们就怎么吃药。你这毛病肯定会好起来的。”
二国心中无比苦闷,有心想反驳他父亲两句。“我这毛病恐怕再也好不了了。”可他抬眼一看,父亲的两鬓白发,和那张布满辛酸的沧桑老脸,二国突然就噎住了,他一个字都说不出口。
治好他的病,这也成了他老父亲的心愿。二国实在没勇气,彻底打破它。
此时的陶二国就像是被身高束缚着的小兽,就连在家里
分卷阅读218
分卷阅读218
事实上, 陶二国因为身患侏儒症,脾气变得越来越古怪。
在家里,他没办法对父母说出心声,所以大多数时候, 他都沉默躲在房间里。老冯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在学校里, 那些青春期的孩子难免会欺负弱小。
班里个子最矮,长得又丑的陶二国, 也就成了他们欺负嘲笑的对象。
从前,陶二国是不在乎这帮小崽子们上蹿下跳,疯言疯语的。他反而能够冷眼旁观,任由他们撒欢折腾, 也不能伤着他分毫。
那时候,二国是并不会轻易对这些人出手的。
现在可倒好, 这帮人总是随口就管陶二国叫“小矮子”, “小矬子”。
这些绰号就像利剑似的, 狠狠地刺在二国的伤口上。二国自然也就无法继续容忍了。
二国本就心机深沉,性格也比较阴险,他脑子也聪明。
此时这帮蠢孩子还不知深浅地继续得罪他,拿他来取笑。二国自然也就毫不留情地还了回去。
一时间, 陶二国他们班那帮同学就都惨了。
开始时,那些欺负同学的熊孩子,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突然间就这么倒霉?
有人甚至被老师叫了家长不说, 又被家长狠狠地打了一顿。
慢慢的, 聪明点的人也就隐约察觉到了, 自己倒霉或多或少都跟陶二国有点关系。只是,他们又抓不着证据,又不敢说陶二国什么。
没办法,现在的陶二国一脸阴气沉沉,眼神也是阴冷阴冷的,就像是一条毒蛇。好像得谁都会恨恨地咬上一口。
后来,那些熊孩子也就不敢再欺负陶二国,或者给他取外号了。
没办法,有些人平时闷不做声,一疯起来就跟疯狗没什么区别。咬了人也不轻易撒嘴,非要在那人腿上狠狠地撕下来一块儿肉,他才会善罢甘休。
班里的同学实在被吓坏了,都离陶二国远远的。也有人说陶二国会一些很邪门的东西。
陶二国可不管他们怎么想,他也乐得自己一个人清静。
去年期末的时候,陶二国考了全班第一。愣是没有一个同学敢说他的不是,也没有人怀疑他是作弊抄袭。
因为数学老师破天荒出了两道难题加分题,全年纪只有陶二国一个人做对了。
自那以后,老师们也变得对二国青睐有加。
特别是数学老师他发现陶二国脑子特别聪明,在数学方面很有天分。
所以,过完春节再开学之后,老师就找到陶二国,说是方丁丁同学家里有事,不能参加奥数比赛,想让二国代替他去。
二国只答应,回家再考虑考虑,并没有直接应下老师的这件美差。
他这都变成矬子了,就不想再出风头。被报纸上报道成,身残志坚的好少年了。
*
转过天起来,陶二国起了个大早。
起床后,他走到墙边儿,小心翼翼的用柜子上的直尺,比着自己的头顶,测量着身高。
对比的目标是墙上用红粉笔,画出来的一小条红线。这还是二国让大国帮他画上去的。
二国想用这种方式,来确定自己是不是长高了?他每天都要悄悄测量上一下。
只可惜直尺的另一边,顶到墙上,每次都和那道红线重合在一起。
二国一时间有些心烦气躁,放下直尺,狠狠地用拳头砸了墙壁一下,感受到手上的疼痛,他这才多了几分清醒。
过了好一会儿,二国才穿好了衣服,故作无事地走到外间的客厅里。
他爸虽然平时很忙,可自从他得了这毛病。老冯几乎每天早上都会给儿子热牛奶,摊鸡蛋,有时甚至会准备酱牛肉,骨头汤或鱼汤。
前些年,他们一家住在乡下,日子过得格外艰难。老冯早就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就算后来到了城里,跟着容五爷一起养龙鱼。他们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可老冯仍是节俭的厉害,他自己连个鸡蛋也舍不得吃。
自从二国病了之后,老冯整个人就完全变了,他开始日复一日,想办法改善全家的伙食。
在他的心里,就觉得只要伙食好了,营养跟得上去,二国肯定还能长大个子。
大国也知道弟弟身体不好,从来不跟二国抢饭吃,反而知道把好吃的东西要留给弟弟吃。
面对这样的家人,陶二国觉得心酸委屈的同时,却也会感到格外的温暖。
就算他再怎么发脾气,闹情绪,也还是会把父亲准备的爱心早餐全都吃干净。
老冯看着儿子吃完早饭,过了一会儿,又忍不住问道。
“昨天,秀秀说几点过来接你来着?我要不要也给她弄一些早饭预备着?”
二国头也不抬地说道:“不用了。秀秀很粘伯母的。每顿饭都必须跟家里吃,她才觉得舒坦呢。
伯伯家知道她今天一早要出门,肯定提前就把早饭准备好了。爸,您就放心吧,过一会儿,秀秀就来了。”
老冯只得点头说道。“秀秀这丫头,一向稳重,她做事我也很放心。”
说完,他又劝了二国两句。“你到了医院,就把你的情况好好跟大夫说说。看看大夫有没有什么别的意见?也不用太担心,该怎么治疗,咱们都听大夫的。他让怎么吃药,咱们就怎么吃药。你这毛病肯定会好起来的。”
二国心中无比苦闷,有心想反驳他父亲两句。“我这毛病恐怕再也好不了了。”可他抬眼一看,父亲的两鬓白发,和那张布满辛酸的沧桑老脸,二国突然就噎住了,他一个字都说不出口。
治好他的病,这也成了他老父亲的心愿。二国实在没勇气,彻底打破它。
此时的陶二国就像是被身高束缚着的小兽,就连在家里
分卷阅读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