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英对这里的地方比较熟悉,很快找到了一家相对干净的店,准备住进去。沈黎看着离燕回县也不远了,官道比别的地方还凄凉些,就决定放弃驿站,想跟着贺英在这家客舍稍微歇歇脚,叫沈言放放风,等一个时辰后接着赶路。刚好贺英也不放心这里的治安,两人一拍即合,去一家叫李三郎客舍的地方准备吃午饭。
    他家的客舍饭食最是干净,沈郎君不必担心坏肚子。
    沈黎一看,是三间草棚搭建的客舍,看着有些简陋,甚至有一面墙似乎快要倒了。他有些迟疑,但是不好驳了贺英的面子。
    他没有注意到贺英也是满脸惊讶:小郎君,我得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前年来这里,货物险些被打劫了,是这夫妻两提醒我们小心隔壁客舍的那伙人,我才成功避开祸事。这时候我不好不管不顾。
    沈黎表示理解,都是靠得住的人,他心里也放心。
    沈黎刚一下马车,拉着沈言的手进去,就看到一个妇人出来招呼他们:客官,小店如今是不能住店了,实在对不住,但是还能吃饭,请问有几位客人?
    沈黎注意到这妇人的手上都是烫伤的痕迹,不由得看久了些,没顾得上搭话。
    沈言人小鬼大,赶紧道:我们一行十五人,您赶紧上菜上饭,我阿兄饿得说不出来话啦!
    妇人不自在地将手缩回了袖子中去,她一大把年纪,倒是不至于误会这个俊俏的小郎君是登徒子一样的人,只是怕手上的腌臜样子吓走客人了,今天就又没有生意了。
    他们家虽然是官道边的客舍,可是生意并不算好。尽管做菜干净,可是也没有别的优点了。比他们距离驿站近的客舍或者客栈比比皆是,因此生意不算太好。
    贺英安顿好马车,带着沈来秋和余氏以及一众弟兄来到院中。
    妇人惊喜道:原来是贺大郎来了!这些年多亏了你给我们介绍生意,不然我们这一家也没办法糊口了!
    贺英笑道:说的是哪里的话!这是沈黎,算是我的恩人。他们一家要去燕回县,今日在你家吃顿饭,你叫你家三郎多做些吃食上来,我们慢慢叙旧。
    妇人朝着沈家人福了福身:我下去给客人们倒壶热茶。
    贺英跟着妇人去一帘之隔的厨房,问道:你们家左边客舍的墙怎么塌了?难道有恶人欺辱?
    妇人叹了口气道:我们这里,有一伙地痞流氓,常年流窜到这里,见我们家人少,好欺负,就叫我们交保护费,一年要交一两银子。你知道三郎那人,最是冲动,他本来跟我在这里糊口,还要养五个孩子,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交给那伙人,就拿起棍子上去打人。那起子人被吓跑了,怀恨在心,就趁着晚上,将我家的墙推倒了。好在三郎朋友多,在这里住了几天,那伙人见占不到便宜,就隔几天来骚扰一下。三郎见修了墙也是马上要被推掉的,就不想修了。我家如今只做饭食的生意,不提供住宿了。
    沈黎在隔壁听得非常清楚,深深觉得这伙流氓需要好好整治一下。他看到这家人的孩子,大的长得还好,几个小的简直瘦得可怜,再这么下去,大人被逼疯了,小孩离死也不远了。
    贺英是个有本事的,他想把这些流氓捉住,可是有心无力,心中憋闷。
    沈黎问道:这里的县令也不管吗?
    妇人勉强笑道:任期满了就走了的县令,如何管?他手下的差役只叫那伙人不要做得他太过分,县令不想闹出人命,但是骚扰这件事,县令是不管的。我们的庄稼,今年也怕是种不了了,前些天那些人还说要把我们家的秧苗给踩死。
    贺英气得大骂:狗官!屁事不管,当什么官?
    鸡蛋不能和石头硬碰硬,加上县令不管事,客舍保住一半,挣点糊口钱就罢了。
    一个高大的中年男人从门外进来,左手里拎着一只死鸡:我们家鸡也被石头砸死了,唉,刚死没多久。
    他的右手还拎着一串五花肉:哎哟,早看到一行人过来,一看那队伍走得端正我就知道是你来了!我买了肉,厨房蔬菜多,咱们中午喝点酒,客人不反对吧?
    沈黎笑道:不反对,你这五花肉和鸡肉打算怎么做?
    李三郎笑道:鸡肉炖汤,五花肉红烧,您看如何?
    沈黎点点头:我却想下个厨,叫贺兄看看是你家客舍做的红烧肉好吃,还是我做的好吃。说着从包袱里面拿出自己带的调料,准备做一碗以五花肉为主的卤菜。
    卤菜是沈黎常做的,在沈家村,他们家最先卖卤菜。沈黎怕燕回县的调料不全,到时候吃不了卤味,就带了不少调料过来。卤菜最大的优点就是香,卤汁一调好,满院子都是香味,闻着就叫人馋。除了沈家村,其实也没有多少地方会做出卤菜来了,因为穷得买不起香料,而且也不知道具体配方。这时候确实也有地方吃过卤味,就是配方不如沈黎的齐全,沈黎是信息大爆炸时代的人,对配方这样的东西不要太熟悉。
    卤味还没有做好,就有客人从隔壁的客栈顺着香味找来了,店家,做什么东西呢?这么香?我们也来两碗!
    沈黎将卤肉捞出来,盛了两碗饭,上面放两块卤肉,浇上一点卤汤,这碗饭就香得勾起所有人的馋虫。他迅速将碗端出去,对客人道:五文一碗,要不要?
    李三郎吓死了,他就没卖过这么贵的饭食。
    只是两位客人一点都不在乎,赶紧给钱,然后端起饭碗就开吃,将卤肉卤汤加上米饭吃得干干净净的,满意地冲沈黎点头,味道真好!下次路过还来吃!
    沈黎把钱递给李三郎:拿着。
    李三郎觉得这钱都烫手,哪里有客人帮他招待客人的道理?沈黎可不管那么多,直接将钱塞到他手里,就回去给家里人盛饭吃了。
    沈黎一边吃一边道:想解决你的困境,靠你自己肯定不行,得将这周围的客舍都联系起来。如何联系?就得靠着卤菜了。我做的卤汁还有许多,都在锅里,你这些天不必重新做卤汁了,有这个,你做卤肉,卤鸡蛋,卤干子都使得。这些天每日将卤汁煮沸,免得吃坏人肚子,做各色卤菜,味道都是不差的。你本就是厨子,刚看过一遍我做卤菜,应该都记得。等你做出卤菜,抢了别人的生意,你就将这些卤菜在晚上做好,早上卖给附近的客舍,这样你家被地痞流氓纠缠,附近的客舍就会看在你家的卤味为他们带来更多客人的分子上,帮你们一把。
    李三郎赶紧点点头,又摇摇头:这是郎君你的方子,我虽然心动,却不能占为己有。
    沈黎好笑道:你看我们家是缺一个方子的人家吗?拿着吧,你家孩子饿得这样瘦,你娘子的手都被人泼了滚烫的开水,你就不想报仇吗?
    李三郎直接跪下去了,郎君今日教我生存的办法,我无以为报,只能当您的家奴,好好报答您的恩情。
    沈黎摇头:我也不缺家奴,只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你曾经应该帮过不少行人,一饮一啄,都有定数。你今后若是赚钱了,偶尔也帮一帮走投无路的人,我也觉得值当了。
    一个方子,换一家人,甚至更多人的命,沈黎觉得怎么都值当了。
    沈黎道:我是燕回县新上任的县令,若是你们捉到那些地痞流氓,县令还不处置,就将人扭送给我吧,我来帮你们县令处理。这时候只要犯了罪行的人进入别的辖区,便可以受到别的辖区的官员管制,这是合法的。
    李三郎一个高大的汉子,简直忍不住自己眼睛里的泪水。他们这里穷,好像已经被官员们放弃了一样,没想到如今还能看到一个愿意帮他们的官,真是老天开眼,不让他们家一起去死。
    方子你自己记在心里吧,有事就去隔壁县城找我。不是沈黎多管闲事,而是两个县城相离也近,这些地痞流氓一旦尝到甜头,难保不去燕回县捣乱,早些惩治才合适。
    隔壁县就是这样乱象丛生,可见这片地方都是如此,只是燕回县最穷罢了。沈黎觉得,老天果真没有想让他休息过,一来就遇到这些糟心事。
    作者有话要说:  熬夜会猝死吗?我有点头晕......(开个玩笑)感谢在20200312 01:45:56~20200313 01:22:1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ztcrie、俞夏未满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啃猫の鱼、花花瓜瓜 20瓶;16864051 10瓶;枫虺、沿途风景 5瓶;一只大柑、昕寧、陵陵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5章
    沈黎的作为县令, 品级并不高, 不过七品而已。沈黎觉得皇帝派他来燕回县是有原因的,首先是这里太穷,皇帝想看看自己的能力。其次嘛, 就是这里没有任何大势力的掣肘,这么一个大县城,都归沈黎管。沈黎的上级是殷州知府元汾, 此人据说性格极为温和, 不会为难属下的县令, 所以沈黎算是极为自由的,在燕回县,沈黎是说一不二的存在。
    路上的积雪还没有化开,路上人烟稀少, 沈黎给沈言戴上兔毛帽子,沈言不耐烦戴这种束缚他的东西,只是他哥说一不二, 他还是乖乖戴上了。下车的时候,沈黎没有惊动任何人, 沈来秋抱着余氏下车,余氏这一路上虽然没有受到大委屈, 可是毕竟是女子, 燕回县这一片的路都不好走,晃荡晃荡的马车叫她头昏脑胀,还没下车就吐了一场。
    镖局的人将他们送到燕回县县府, 打算搬东西进去,被沈黎拦住了,沈黎对贺英道:我还是得去寻人将县府修缮一下,你看屋檐是破的,里面也十分腌臜,不整理一番,恐怕住不得人。
    贺英一笑:也是,是我大意了,这样吧,我们去寻一间客舍,您这些天暂时住在客栈,我去给您问问附近有没有中人,让他为您找好工匠。
    沈来秋一路上也累了,只凭着贺英安排,余氏好些了,就不叫沈来秋抱着,自己牵着沈言跟着沈来秋走。沈黎一行人到了一家大一点的客栈,找了房间休息,沐浴吃饭,自是不提。
    沈黎打理好了,就下了楼,打听上一任县令的事。
    您说严老县令啊,嗨,他身体不太好,县里的事情不太管,没出什么大错,今年二月初,就辞官在此地常住了。他的妻儿都在这里,儿子是这里响当当的商人,从殷州凉州进货,都是值钱东西,什么丝绸,茶叶,瓷器,还有盐,穿过沙漠和草原,卖给胡商,利润高得不得了。他还从胡人那里买骏马,贩卖回来,价格公道,这个县没有不知道他的名头的,比他爹还能干!这些年严老县令没什么资产,但是他儿子厉害,在我们这儿还有隔壁县,置办了不少田地,是富贵人家了!
    沈黎问道:那田地产出如何?他看了资料,知道这里雨水下的不多,田地恐怕没有什么好收成。不知道叫世子帮忙找的土豆和番薯怎么样了,这些年他们一直通信,可是今年还没有收到世子的来信。
    能种点麦子,豆子,还有官家叫种的玉米。唉,多亏官家说要种玉米,这几年我们燕回县可算是能吃饱了。就是这几年产量突然低了,不知道怎么回事。
    沈黎道:大约是地不够肥吧,可曾施肥过?高产作物,对地力消耗有些快,加上这里本来就贫瘠,假如再不好好管理,兴许以后这里也会变成荒漠。
    不就是粪便浇上去嘛,试了,用处不大。
    沈黎心里有数了,得抓紧时间把化肥搞出来,就算搞不出来化肥,也得改良一下如今的施肥方式,不能不定量地施肥。还有灌溉系统,沈黎觉得种地离不开水源,这里降水少,他需要勘察一下地形,再决定怎么设计灌溉系统。
    燕回县,说实话真的非常荒凉,因为这里什么都没有。胡商偶尔会在此地停留一两天,便会离开,甚至有些胡商会直接离开,不在这里多做停留。
    沈黎看着恶臭的街道,非常理解商人们为何不喜欢这里,又穷又臭的,谁愿意来?他在街上也没见着几个男人,做生意的都是女人,甚至还有妇人招揽他进暗巷里,沈黎头上的青筋跳了跳。
    县衙除了沈黎,还有县丞、主簿、县尉等一众小官。
    沈黎年纪小,这些人似乎也没怎么把沈黎放在眼里,沈黎不在意,只把修缮县衙的经费叫主簿记上,将来是要报账的。
    主簿呵呵笑了,果然还是个少年人,吃不得苦。这费用记上了,以后收的税交不上,新县令说不准是要吃挂落的,前县令家里有钱,也没有修缮,因为公中的钱和私人的钱得分开,严老县令不就是不想自己出钱,也不想公中出钱,所以县衙才如此破旧。罢了,跟这样的小儿讲做甚?
    沈黎不管他们心里想什么,他初来乍到,不便节外生枝,按照道理,还得请这几位以后将要和他一起共事的同事们吃饭。只是他如今陛下赏赐给他的宅子也没打扫干净,不方便让家人住进去,县府也没修缮好,杂事太多,所以私底下给钱,叫主簿去定一套席面。钱是给了,席面拖了三天也没见着。后来沈黎去催,主簿才去办,整了一套不三不四的席面,还给叫了两个歌女。
    县丞觉得这事儿办得太不给新来的县令面子了,毕竟新县令才十三岁,哪里知道女人的好处?那不都是他们在享受吗?官家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居然派了个嘴上无毛的小子骑在他们头上。他心里不高兴伺候,就假装不知道这回事。
    县尉也十分猖狂,据说最大的缺点就是爱喝酒,沈黎第一次看到他,他就喝得醉醺醺的,不知道东南西北为何方位。对着沈黎行了个不三不四的礼,接着就在县衙办公的地方呼呼地睡着了。
    沈黎冷眼看着,也不多说什么。一个地方穷,肯定跟当地的环境和气候有关,气候恶劣的地方,穷很正常,可是不代表都是这些自然因素导致这样的结果,最重要的,就是官府不作为。
    这个地方像是懒惰的温床,从上到下,一个个都是无所事事的样子。沈黎决定要换掉这些无所作为的官员,流程很简单,只需要从驿站处寄出公文,说明这几人未能尽到自己的职责,品行恶劣,懒待政务,希望可以让吏部重新派人过来,便可以了。
    沈来秋忧心忡忡:这要是寄不出去,该如何是好?我们在这里,早早得罪他们,怕是对我们不利。
    沈黎微微一笑:若是寄不出去,那真是更好了,私自扣下县令公文,他们有几个脑袋够朝廷砍?识相点的,趁着我还没有找到趁手的人,就赶紧离开这里,否则,真到了那一步,官位丢了无所谓,命也保不住了。
    沈来秋道:若是贺英还在就好了,这样好歹还能多震慑几天。
    沈黎道:爹,放心吧,这些天我已经开始用银钱招揽些靠谱的人了,身边青壮很多,不必太担心。您和娘带着小弟少出门,等过段时间,我保证您独自去郊外都没有任何危险了。
    恋耽美

章节目录


古代发家实录(穿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梨花树下梨花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梨花树下梨花酒并收藏古代发家实录(穿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