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从这里走出去的狼崽子,仿佛是摇着大尾巴回来了,进牢房就像是进自己家门一样。
    秦涓找到昨夜自己睡的那间,往草垛子上一躺,倒头就睡了。
    我滴个乖乖,干了一辈子管牢房这种差事,头一回见把牢房当自己家的啊,这到底是哪里来的神仙哦。牢头提着裤子爬上榻睡觉的时候还在叨咕。
    所以秦涓压根没睡饱,一大早趴在桌子上睡觉。
    暗处的只必帖木儿问朵奴齐:这他娘的就是你查到的吉哈布骑射班拿第一的好学生?
    朵奴齐眼观鼻鼻观口,不想说话。不,压根就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只必帖木儿冷哼一声,也没有心情再看下去了,想不到他英明神武的父王也会有无聊的时候。
    和尚对着桌子敲了两下戒尺,秦涓才醒过来,茫然的看着和尚。
    秦涓迷茫的想,他刚才是睡着了?还是打鼾了?
    尴尬又无措的看向四周,因为和尚敲了戒尺,许多人都向他这处看来,秦涓顿觉几分丢人。
    有廉耻之心便也能知善恶。和尚忽然寻找到一丝欣慰之处。
    秦涓不想说话,呆了一天多了,据他的观察和了解,这群和尚都颇为自我,仿佛是沉浸在自我的认知里,自己走不出来,别人也进不去。
    和尚说:佛法是导众生之法,你我皆是众生,佛法又是出世间之法,你我皆是世间。
    因为众人围观的尴尬,秦涓脸颊烧的慌也顿时清醒了许多,这时他一面听着,一面不动声色的思考着这些人的来历,及扩端王的用意。
    中原的僧人、吐蕃的僧人、西域更远的地方来的僧人,他们汇聚在这里,说着蒙人还没有开始完全信仰的佛法
    蒙人大多信奉的是萨.满.教,于是从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征开始,有无数的宗教往来于蒙古王廷,宣扬着自家的教义,成吉思汗大多接纳,这其中就包括中原盛行的佛、道、和西方伊.斯.兰、天主等。
    成吉思汗采取听而不授,知而不详,包容而不采纳的策略。
    而当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儿子、孙子踏入中原圣地。
    才愕然发现这里儒道两教已根生蒂固。
    当扩端王开府凉州,守西夏故地时期,这里更是棘手。
    几年之后,扩端王不得不明白一个道理,要治理这里,必须尊重信仰,必须了解佛法
    西夏和金都信奉佛法,这里的人一大半都信奉佛法
    但是问题也来了
    佛法传至河西走廊,这里西夏汉人金国汉人的佛法、吐蕃的佛法、羌人的佛法理解压根没有一个共识。
    尤其是如何解决吐蕃问题上,扩端王光是想到都睡不着觉。
    扩端派大将攻吐蕃,朵尔达打至吐蕃东北,至此三年也未曾再攻乌思藏地区。虽胜犹败,只因那里气候高寒,蒙军无法适应,也不适合长期高原作战。
    但吐蕃一日不归顺,扩端一日难安。
    而平府所养僧人半百,皆因乌思藏。
    秦涓猜了一个大概,便也有了眉目。
    他回想起那日扩端对他说的话,隐约是记得扩端说要带他见什么人?
    但直觉也不是让他来见这些人啊
    秦涓越想越觉得是在考验他。
    他不明白扩端王想要他做这么,但他明白一个王爷,一个将军,对一个孩子感兴趣,或者想利用这个孩子?那一定是为了服务于他的统治
    对于当权者来说,他有利,也只是作为有利的棋子。
    他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了这一点。
    秦涓深吸一口气,看向滔滔不绝的和尚,和那些看着他的一群和尚。
    给他讲经的和尚侧过脸来,只见秦涓也看着他,他愣了一下皱起眉低吼道:你这孩子还在开小差,你说,贫僧刚才所说什么是佛法?
    秦涓抬起一双惑人心神的眉眼,淡笑道: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语出《金刚经》)
    秦涓才刚一开口,就让群僧大吃一惊。
    他用的汉话,因为蒙语还没翻译过来这段。
    而习佛法的大多数僧人都是汉语梵语吐蕃话皆知。
    教导秦涓的和尚立刻傻了眼,他想都没想过这个孩子会汉话还会
    菩提言:甚多,释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
    秦涓笑道:那大师再问您什么是佛法?
    和尚一惊,答道:你刚才所言既是佛法。
    秦涓笑了笑,又问在座的其他和尚:诸位大师呢?
    自然是佛说之真理,包括戒律清规,阿弥陀经,四圣谛
    你问我们不妨说说你的见地。有人笑了笑问道。
    秦涓不以为惧,众僧诱他向佛法,他也能诱众生他勾唇一笑,眯起好看的眼眸,淡声道:佛祖已对在座的大师说过了,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再说了,佛祖当年从故乡出发游历了人间至那烂陀菩提树下顿然参悟,诸位大师不出去走走寻找佛法,窝在这里又怎知佛法会不会从天而降?佛法之精妙既然可遇不可求,不靠心和身去感悟,怎么去领悟佛法,又怎么去感悟佛法之有形,我若是你们,必将寻着那些高僧的足迹去游历四海,寻找和感悟佛祖留下的佛法
    众人一惊,各自相看,交头接耳。
    秦涓再道:无相有相,即众生相,又无众生相,无形又有形。所谓佛,即非佛,心之感悟,形之顿悟。
    他一语掷地,满座皆惊。
    夺鲁傻愣了一下,没听懂,不压根就不懂,但不妨碍他鼓掌,只觉得大哥不愧是大哥。
    众僧无话可说,参悟这么多年还不如一个孩子?所以他们始终只是个和尚没办法成为大师?
    感谢施主,贫僧今日顿然参悟,只觉豁然开朗,现在就脱了这身官袍,去寻找佛祖的足迹那人说着对秦涓合十作揖后,将身上的官袍解下,露出里面的僧衣。
    他离开后,陆续有和尚脱衣而去。
    夺鲁已看傻了眼,估计连平府外面驻守的守军也不明白到底是出了什么事。
    朵奴齐站着听了半天都不禁要对这孩子刮目相看了。
    凭一己之力让众僧幡然领悟而后弃扩端王,去云游四方去了?
    朵奴齐不知是该笑还是该哭,他立即离开,他要将此时告知扩端王。
    扩端王听后勃然大怒,道:平府养百僧是为来年入乌思藏游说乌思藏各部各家,他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三言两语将本王所养百僧遣散,本王派何人入乌思藏?朵奴齐你还不去将人给找回来!
    朵奴齐小心翼翼的答道:僧人已去十有八九,大王息怒,臣恐怕无法找回他们臣做不到,大王息怒。
    你什么意思!扩端拍桌而起。
    僧人们最重要的便是信仰今日即被那小子说的豁然开朗,便也请不回来了,大王还是另寻其他人吧。
    你把那崽子给本王叫过来,本王欣赏他聪慧有几分佛法悟性,让他在平府同僧人们学习,他竟然这般扩端王气的胡子颤颤。
    朵奴齐叹了一口气,让人去将秦涓叫过来。
    秦涓是被人抓至扩端王面前的。
    看着被两个士兵押着的脸上还有些挂彩的秦涓,扩端王瞬间气消了,问道:怎么回事?打他作甚?
    回王爷,这小子趁着平府众僧离任之际,混入众僧之中逃出平府,若是守门的眼力儿不好就真让逃走了好在抓回来了,因这小子武艺不错还伤了咱们几个人,咱们领头的给兄弟们出气揍了他一顿
    朵奴齐听后擦了一把汗:这是哪里来的个不怕死的,拿平府当客栈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狼崽子,你行啊,贼精啊,遣了老子养的和尚不说还想逃?看把你能的扩端捏住秦涓的下颌,冷冷一笑。
    在场的人想笑不敢笑,只能憋出一副十分难看的表情。
    扩端指下用力了点,捏的秦涓下颌骨生疼,却紧皱着眉就是不发出声音来。
    哼!扩端气急甩开秦涓,秦涓差点疼得吐血。
    搞了半天一场游说就是为了逃出去,老子旧账还没给你算清楚呢!扩端瞬间想到这孩子之前从他的大营里面逃出去的事。
    扩端拍桌:你可真是能耐,从老子的大营里逃出去,叫狼群咬伤老子马匹无数,你这小子是鬼变的?还是
    秦涓眼眸一亮,突然沉声大喊道:老子乃是天狼神托生成人,来凡事历七七四十九劫数!怎么样怕不怕?你们若不放了我小心我嗷嗷嗷嗷唔。
    小狼崽子被三支毛笔堵住了嘴巴。
    扩端王看着他,气极反笑:你厉害你他娘的倒是继续给老子编!怎么不说了!嗯?
    狼崽子被毛笔卡着眼眶红红,说什么,舌头都动不了了。
    大王您消消气,他一个孩
    一个孩子能使计让我养的一帮僧人离开?一个孩子叫来一群狼咬死我百匹骏马?你觉得这是一个孩子做的事?
    扩端看向红着眼眶的秦涓:告知本王是谁在教你做这些事,本王饶你一命,若是叫本王查出来了,你、你背后的人都得死。
    他冷厉的话传至秦涓耳中,秦涓豁然明白了扩端王查他,派人盯死了他的用意。
    他们排除了曰曰,才会问出这句话,他们不怀疑曰曰又最会会怀疑谁呢
    或许他们会觉得他是博博怒故意留下的,如果是这样,他们应该杀了他的,不应该留着他。
    秦涓这才知道,当别人留着你的命时,不一定是因为你对他们来说还有价值,他们不是把你当做棋子,而是在把你当做诱饵啊!
    他真蠢,为什么不早点想办法逃!
    他脸白若纸。
    也是这一瞬间他突然明白了
    他会害了狐狐的!他真的可能会害了狐狐!在斡端跟着他的人只有赵淮之!千万不要让这些人查到这一点!希望赵淮之藏的好一点!
    只希望赵淮之不要来找他!更不要来凉州!
    赵淮之他回宋国去,或者去找博博怒都可以,千万不要来管他!
    扩端见他有话要说,取出了毛笔,扔掉了。
    在脸色一阵惨白之后,秦涓笑了笑:王爷,你想多了,我从来只是想活着,逃离你的大营也好,逃离平府也罢,一切都只是为了活着寻找一份生机,你的马不是我有意叫狼咬死它们的,这一点是个意外,至于那些僧人,我本意只想要让他们对佛法达成一个认识,这样就不会有争论了,没有想到会这样所以,王爷不要杀我。
    他面上平静,袖中的手已颤抖的有些不能自已,他强忍着,这本就是他的心里话,听着让人动容。
    扩端皱了皱眉,显然微有思虑。
    朵奴齐沉默了须臾方道:大王,此子所言合乎情理,再者他们没有查到这个孩子的背后除了大永王还有其他人
    他相信扩端王比他更清楚。
    房里安静了一会儿,只听扩端王低沉的声音问道:你和博博怒有仇?
    第56章 有狼初长成
    我和博博怒什么仇秦涓也在想他和博博怒到底什么仇怨, 博博怒恨不得他死,大概我刺了他一刀?虽然他真的分不清这里到底是真是假,如果他刺博博怒之事是真的, 那就是他的记忆出问题了。
    那一夜的事,他至今恍惚。
    你刺了博博怒一刀?就凭你?扩端王挑眉, 你知道博博怒是什么人吗?这么说吧,你能近我身两米以内且不被我察觉才能伤到博博怒, 你明白吗?
    秦涓摇摇头:我记不清了, 只是恍惚间有时候会有一个片段闪过, 它告知我刺了博博怒一刀, 这也能解释为何我受了很重的内伤, 再说了, 你去查查博博怒那段时间有没有受过伤不就会明白了吗?
    朵奴齐走向扩端王在他耳边耳语几句。
    朵奴齐说有消息表示博博怒饭量大不如以往。
    你刺他何处?
    秦涓闭眸想了一下:也许是腹部那个片段的记忆如梦境一般的模糊,真的记不清了。
    朵奴齐看向扩端王。
    扩端王这才道:先把他带下去,别让他跑了。
    朵奴齐让人将秦涓押下去后再回来。
    扩端王对他说:你不觉得蹊跷吗?他刺了博博怒一刀, 博博怒没有杀他却是将他留给了我?
    大王的意思是博博怒不想亲自动手,而是想借您之手除掉这个孩子?
    凡事都需要理由, 博博怒这样做又是为何呢?扩端王反问他。
    想杀一个人却又不想亲自动手,这种情况除非是不想在那个时间杀那个孩子, 或者说不想在什么人面前杀那个孩子。
    扩端王烦的是, 这个孩子到底留还是不留。
    他刚在城中颁布了法令,其中有一条就是十五岁以下的孩子无论犯下多大的罪恶, 都罪不至死, 简而言之就是十五岁以下的孩子不杀。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条法令的颁布, 这和长达几十年的蒙古崛起、争战杀伐有关,大量人口投入战争,但孩童的早夭率也十分之高, 争战持续几十年,青黄不接的时代早已到来。
    这种情况在五年前就以明显感受到,故护佑孩童实乃保证未来士兵数量。
    况且扩端王现在也是汗位的最大竞争者之一。
    杀了这个孩子可能不算什么,但他的法令才刚颁布下去,这事若传出去,难以服众。
    可扩端王的直觉又告知他,太聪明的孩子若不为己用,留着,将来只会是祸害。
    大王,臣有一计。
    朵奴齐突然这么说,扩端王看了过来。
    恋耽美

章节目录


经贸大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君泗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君泗吾并收藏经贸大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