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弗逑呵斥了一声:滚出去。
老姑姑顺从地爬起来,一刻也不敢耽搁,贴着墙根退了出去,她还回头贴心地带上了门。
门一开一合。
光一明一灭。
李弗逑终于舍得离开那把黑檀木的椅子,向她走近:喂,你能不能和我说说,昨晚见到那个人是什么感受?
高悦行:你很好奇?
李弗逑点头承认:我好奇啊。
高悦行:我也好奇,你能不能先告诉我,你昨晚见到那位娘娘又是什么感受?
两个人的距离靠近了一些,互相瞪着。
最终谁也没有先服软。
高悦行离开东侧殿,绷着脸。
她已经验证了心里的猜测。
高悦行方才故意将昨晚那位女子称呼为娘娘。
李弗逑没有出言纠正。
那么,白衣女子就有可能是宫里的某位后妃。
可后妃闲着没事去小南阁扮鬼干什么?
沿着檐下回自己屋子里的时候,高悦行余光瞥见一个人影,默默地候在东侧殿门口,她停下脚步多看了一眼,是李弗逑屋里的那位姑姑。
她呆在李弗逑身边,存在感十分微弱。
姿态足够卑微,也足够沉默寡言。
高悦行只浅浅的留意了一下,却在心里记住了这个人。
那天深夜里的一次互相试探,如同一次短暂的交锋,他们彼此都默契地消停了几天。
一场雨过后,宫里仅存的几只海棠花凋尽,花瓣踩进泥泞的土里,天气也明显转冷,静坐在卧房中便可听见风声凛冽。
三皇子趁这天晚上,再次悄悄溜出了景门宫。
才出了宫门没几步,他忽然察觉不对,蓦地扭头。
高悦行不远不近地坠在他的后面,被发现了也不躲,端的一副坦坦荡荡的样子。她身上披着一件雪白的狐狸毛短袄,不合身,略大,挂在一个六岁小姑娘的身上显得有点笨拙,但高悦行举止走动丝毫不受影响。
李弗逑站在原地,等她跟上来。
于是高悦行走到了与他并肩的位置。
李弗逑嫌弃地看了她一眼:你的衣服太扎眼了,怎么想的,夜行穿白衣,也不怕被宫里侍卫逮住。
高悦行不发一言,当即把狐毛脱下来,抱在怀里,这样一来,她里面便只穿了一件薄单衣,风透进去,看着都觉冷。
李弗逑难得好好说话:你还是穿上吧。
高悦行不理人,坚持把衣服抱在怀里。
到小南阁有一段距离。
李弗逑带路,他们轻松地避开了路上可能撞见的巡行侍卫。
静默中,李弗逑忽然开口:知道我为什么跟皇上要你吗?
高悦行:不知道。她的声音很小,细听好似叹息一般。
李弗逑负着双手,边走边道:那天,文华殿外,我用蜡捏的箭头射你我以为你会吓哭或晕倒,或者更狼狈地下跪求饶,但是你没有,你看着我的时候,你的眼神,让我忽然觉得,我们之间好像啊。
第10章
高悦行发自本能地嫌弃,默默腹诽像你个头!
偏偏李弗逑内心还不自知,问道:那天晚上你在小南阁见到的那个人,他有没有欺负你?
这份关切来的猝不及防,有几分想化干戈为玉帛的意思。
当人沉浸在极端的厌恶或喜爱的情绪中时,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高悦行一直觉得,李弗逑对她的厌恶来的莫名其妙,他们往日无冤近日无仇,初次见面却分外眼红,令她百思不得其解,仿佛二人曾种下什么血海深仇似的。
根本不至于。
高悦行渐渐琢磨明白了,李弗逑并不是真的讨厌她。
他只是故意欺负她。
只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找茬而已。
在偶尔不欺负她,不找她茬的时候,李弗逑竟然还能说几句人话今晚你跟紧我吧,仔细再让他给抓走了。
高悦行侧头看了他一眼,直截了当地问:你是去见那个女人吗?她是谁?是你什么人?
李弗逑:你放肆。
高悦行身为一个成年人,考虑事情有非常清晰的调理,她问的每一个问题,几乎都是狠狠戳在李弗逑的肺管子上。
李弗逑当然不会轻易把自己的秘密剖开给人看。
高悦行没有得到答案,也不再追问。
小南阁已在近前。
尽管来过多回,但此处的荒凉破败,依然让人见了心生戚戚。
高悦行停下脚步。
李弗逑发现她没跟上来,回头:你站那干什么?怕了?
见高悦行不出声,以为她真是怕了,又道:怕了就回去,别逞能。
高悦行不理会。
她站的地方,左右皆是高高宫墙,可供行走的巷道不过一丈宽。
前几次来去匆忙,没有时间认真打量小南阁的方位。
高悦行回想着刚刚一路行来的足迹。
景门宫位皇城西北方向最清净的一隅,一路往东行,途径春和宫,却绕开了正门,高悦行估摸这里应该是皇城东侧靠南的位置。
她在心里回忆上辈子的皇城布局。
以陛下的乾清宫为中心,简单做个比对,几乎所有的宫殿位置都没有变化。
出了这条巷子,北侧最近的,是柔绮阁。
据说是宫里某位娘娘的旧居,那位娘娘福薄去得早,因为生前不受宠,又没有多少故事留下,所以高悦行并不知道那里曾经住着谁。
至于小南阁正南方
高悦行转头向南望去,目光直破夜幕。
是太子东宫!
高悦行的脑海里逐渐清晰。
她记得没错。
待到十余年之后,宫里早已没了小南阁这个地方。
而在如今小南阁的旧址之上,独辟了水路,它盖头换面,彻底成为了另一个地方海棠堤。
李弗襄被封太子前夕,东宫意外走火,圣上命重新修葺。
而海棠堤那个地方,圣上大手一挥,直接把它并进了东宫里。
高悦行回望着自己脚下。
她如今站着的,是将来东宫的地盘。
冥冥之中,竟像是一种宿命般的轮回。
高悦行!
李弗逑攥着高悦行的肩膀,拔高声音:你傻了?
高悦行猛一回过神。
李弗逑触上她的目光,不由自主退后了几步。
高悦行摸了摸自己被攥得生疼的肩膀。
之前一直遗漏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她轻轻地问李弗逑:小南阁里从前住着什么人?
李弗逑冷着脸,嘴唇在抖,半天,才艰难地扯出一个笑:高悦行,你是来克我的吧。
他们在这个地方耽搁的太久了。
巷口传来整齐的脚步声,是巡行的侍卫。
他们还来不及躲,便听到侍卫远远地呼喝道:谁在那边!站住!
两个孩子对视一眼,拔腿就跑,暂且谁也顾不上谁。
但是他们的方向都出奇的一致。
都瞄准了小南阁。
高悦行受身体的限制,六岁的小孩,腿短,落开李弗逑一大截。
完蛋了。
身后脚步声越来越近,也越来越多。
高悦行心里已经开始未雨绸缪,盘算着怎么糊弄皇上了。
说巧不巧。
正好这个时候,不远处一声女人的尖叫乍起有刺客!
撕心裂肺的叫声穿透了寂静的夜幕。
高悦行正好到了小南阁的墙下,循着声音的方向,远远望去,看到了柔绮阁里的灯火通明。
侍卫们对她的追捕顿了一下。
高悦行才扑进草里,紧跟着,一只手横了过来,死死地捂着她的嘴,向后拖。
高悦行挣动了两下,没挣拖,鼻尖却闻到了熟悉的香味,丝丝缕缕的从后面缠了上来。
她瞬间不动了。
高悦行想起前些日子,摘了一个香囊送给李弗襄。
她进宫随身带的香囊,只那一个,摘给李弗襄之后,她自己便没有了,几日过去,她身上的香味早散得干干净净。
现在,这味道,只可能出现在李弗襄身上。
她送给他的香囊,他一直随身带着。
高悦行停止了挣扎。
身后那个人顺利把她拖进了地上的土洞里。
进了洞,他松了手。
高悦行不用拖,便自己奋力爬到了另一头,又是一身狼狈地躲进了小南阁。
她背靠着石砖,大口喘着。
一个青翠的竹筒里盛着水,塞进了她的手里。
高悦行喘匀了气儿,才看向眼前人。
李弗襄穿得单薄,怀里还抱了根小臂粗的竹棍儿。
宫门上挂着锁,墙下便挖个洞,深更半夜还敢出去乱窜,可见他也不是个老实人啊。
李弗襄领着她进屋。
前天下了场雨,一场秋雨一场凉,天又凉了几分。
进了门,高悦行发现他屋里多了个铜火盆,制作小巧,花纹精致,是内宅里妇人喜欢用的样式。
那张空置的床下,堆放了一些银丝碳。
宫里最是讲规矩,讲章程,主子用什么,下人用什么,一点都不能违矩,稍有僭越,便是大不敬,
银丝碳是专供御用的贡品。
圣上仁慈体恤,赏下去,各宫娘娘也可用。
而各宫用什么碳,每年用多少碳,都是有份例的。
李弗襄搁在床底下那一方银丝碳可不算少。
严冬里有碳火,是可以救命的东西。
是谁在帮他?
高悦行小口喝完了竹筒里的水。
水的味道不算好,有股发涩的味道,后味返回来舌根都发苦。
李弗襄出门,把小竹筒放回到井边。
宫里的井不知淹死过多少人,水的味道当然不会好到哪里去。
高悦行把怀中的狐狸毛抖开,披在李弗襄身上。傅芸按照高悦行的要求,特意把腰身做得宽松,李弗襄比高悦行高不了几寸,衣服披在他身上依然显大。
柔软的暖意一下子覆在了身上。
李弗襄伸手抓了一把,白软的毛从他的指缝流过。
高悦行从他脸上看到了惊奇的神色。
可能是他从前没见过的东西。
高悦行看了他一眼,舍不得,咬着牙,环住他的脖子,贴上去使劲蹭了蹭,然后飞快地比划道:今晚出了事,我恐怕不能久留了,好不容易来见你一次罢了,我会再想办法的。
李弗襄知道她要走了,一把拉住她的衣带。
高悦行:你是可以保护好自己的,对吗?
李弗襄松了手,他从自己衣衫里摘下一枚吊坠,很仔细地戴在高悦行的颈上。
高悦行低头看,是一枚精致的铜制吊坠,雕成了眯眼小狐狸的模样,上头还有他残留的体温。
眼熟。
见过。
上一世,李弗襄一直随身佩戴,不曾摘过,据说是他生母留给他的遗物。
现在,他将其赠与她。
高悦行把吊坠塞在衣服里,听到外面的声响渐渐小了,夜里似乎又恢复了静寂,她不敢留恋,今天情况真的很危险,她爬过洞,贴着墙根,头也不回地溜了。
刚走到景门宫外,正见傅芸慌慌张张奔出来。
高悦行一手扶着门口的石狮子,可能是她的身量太小,傅芸焦急之间,没看清楚,高悦行只好出声唤道:傅姐姐。
傅芸低头看清她的脸,腿一软,差点扑通跪下:我的祖宗啊,你跑哪儿去了,吓死我了。
高悦行叹了口气。
她是趁傅芸睡着之后溜出来的,宫女守夜本就警醒,更何况今晚还出了大乱子。
高悦行无师自通学会了撒谎,面不红心不跳道:听到外面有热闹,想出来看看。
傅芸数落道:傻呀,有刺客你也敢往前凑。
高悦行又拿出那副乖巧的面孔:以后不会了。
傅芸摸着她冰凉的小手,把人牵了回去,用小暖炉捂上,她则轻声细语地念叨着:太医说你的病快好全了,明天三殿下半个月的禁足之期也到了,按规矩该去文华殿上学。昨儿晚上,太妃派人传话,说你身体不好,身边一刻也不能离人,破例让我跟着伺候。
皇子公主们上学不允许随身带奴才伺候,除了伴读和书童。
五皇子身边有个小内侍,和他一般的年纪,其实是顶了个小书童的身份。
三皇子平日里行事再张扬,到了文华殿,一群奴才侍卫也只能守在门外。
高悦行道:那恐怕不合规矩。
傅芸笑了:放心吧,高小姐,是圣上允了的。
高悦行笑得勉强:那辛苦你了。
她面上不显山不露水,实则内心叫苦不迭。
身边多了一双眼睛,还不是属于自己的,以后想干点什么都不方便。
傅芸催着她睡。
高悦行解开衣裳躺下,在床上翻了一会儿,忽然开口:傅姐姐,你睡了么?
傅芸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迷糊了一会儿,回道:没呢,您要什么?
高悦行:刚才,我听宫人们说,是小南阁的方向出事儿了小南阁里住的是哪位娘娘?
下一刻。
高悦行面前的床帐被掀开。
只见傅芸一点儿也不困了,两只杏眼溜圆,竭力压着嗓子:你说什么?小南阁出事了?!
第11章
高悦行翻身坐起:你知道小南阁?
傅芸陷入了深深的迷惑中,自言自语:小南阁怎么会出事呢?
高悦行急得去拉她:到底怎么回事?
傅芸不防备,被她一拉,就跌坐在床上。
高悦行见她目光都直了,又是扇风,又是递水,一声一声地唤着她的名字,才好歹拉她回神。
傅芸:高小姐
高悦行小手贴在她的额头上:你到底怎么了?
傅芸呼了口气,缓缓道:高小姐她现在每说一个字儿都格外艰难:小南阁的事儿,您还是别打听了吧。
又是个忌讳。
大家谁也不肯说,谁也不敢说。
高悦行知道这时候不能硬着来,得缓和着,慢慢哄着她。
于是她天真道:我没想打听,可今晚就是小南阁那边出的事,我听外门的内侍们说的。
傅芸啐了一口:那起子不知轻重的人,成天嘴上没个把门的,早晚吃亏!
高悦行明知故问:不能提吗?
傅芸:最好不要。
高悦行什么也不说,静静地盯着傅芸。
傅芸被她的眼神弄得不大自在,撇开了脸。
高悦行:进宫之前,我娘亲千叮咛万嘱咐,宫里不比自己家,进了宫就是奴才,伺候好主子才是最紧要的,说话办事皆要三思后行,万一触怒天颜,整个家族都要因我受累可我匆匆卷了行李进宫,身边却连个能说说心事的人都没有。
傅芸:高小姐
高悦行觉得火候差不多了。
能让傅芸心生恻隐的不是她的处境,而是她的年纪。
高悦行:我经常做一个梦,梦见我站在高高的城墙上,我闭着眼往前迈步,然后踩空,惊醒傅姐姐,其实我很盼着娘亲能来接我回家。
傅芸是个善良的人,高悦行再清楚不过,她最吃这套。
恋耽美
老姑姑顺从地爬起来,一刻也不敢耽搁,贴着墙根退了出去,她还回头贴心地带上了门。
门一开一合。
光一明一灭。
李弗逑终于舍得离开那把黑檀木的椅子,向她走近:喂,你能不能和我说说,昨晚见到那个人是什么感受?
高悦行:你很好奇?
李弗逑点头承认:我好奇啊。
高悦行:我也好奇,你能不能先告诉我,你昨晚见到那位娘娘又是什么感受?
两个人的距离靠近了一些,互相瞪着。
最终谁也没有先服软。
高悦行离开东侧殿,绷着脸。
她已经验证了心里的猜测。
高悦行方才故意将昨晚那位女子称呼为娘娘。
李弗逑没有出言纠正。
那么,白衣女子就有可能是宫里的某位后妃。
可后妃闲着没事去小南阁扮鬼干什么?
沿着檐下回自己屋子里的时候,高悦行余光瞥见一个人影,默默地候在东侧殿门口,她停下脚步多看了一眼,是李弗逑屋里的那位姑姑。
她呆在李弗逑身边,存在感十分微弱。
姿态足够卑微,也足够沉默寡言。
高悦行只浅浅的留意了一下,却在心里记住了这个人。
那天深夜里的一次互相试探,如同一次短暂的交锋,他们彼此都默契地消停了几天。
一场雨过后,宫里仅存的几只海棠花凋尽,花瓣踩进泥泞的土里,天气也明显转冷,静坐在卧房中便可听见风声凛冽。
三皇子趁这天晚上,再次悄悄溜出了景门宫。
才出了宫门没几步,他忽然察觉不对,蓦地扭头。
高悦行不远不近地坠在他的后面,被发现了也不躲,端的一副坦坦荡荡的样子。她身上披着一件雪白的狐狸毛短袄,不合身,略大,挂在一个六岁小姑娘的身上显得有点笨拙,但高悦行举止走动丝毫不受影响。
李弗逑站在原地,等她跟上来。
于是高悦行走到了与他并肩的位置。
李弗逑嫌弃地看了她一眼:你的衣服太扎眼了,怎么想的,夜行穿白衣,也不怕被宫里侍卫逮住。
高悦行不发一言,当即把狐毛脱下来,抱在怀里,这样一来,她里面便只穿了一件薄单衣,风透进去,看着都觉冷。
李弗逑难得好好说话:你还是穿上吧。
高悦行不理人,坚持把衣服抱在怀里。
到小南阁有一段距离。
李弗逑带路,他们轻松地避开了路上可能撞见的巡行侍卫。
静默中,李弗逑忽然开口:知道我为什么跟皇上要你吗?
高悦行:不知道。她的声音很小,细听好似叹息一般。
李弗逑负着双手,边走边道:那天,文华殿外,我用蜡捏的箭头射你我以为你会吓哭或晕倒,或者更狼狈地下跪求饶,但是你没有,你看着我的时候,你的眼神,让我忽然觉得,我们之间好像啊。
第10章
高悦行发自本能地嫌弃,默默腹诽像你个头!
偏偏李弗逑内心还不自知,问道:那天晚上你在小南阁见到的那个人,他有没有欺负你?
这份关切来的猝不及防,有几分想化干戈为玉帛的意思。
当人沉浸在极端的厌恶或喜爱的情绪中时,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高悦行一直觉得,李弗逑对她的厌恶来的莫名其妙,他们往日无冤近日无仇,初次见面却分外眼红,令她百思不得其解,仿佛二人曾种下什么血海深仇似的。
根本不至于。
高悦行渐渐琢磨明白了,李弗逑并不是真的讨厌她。
他只是故意欺负她。
只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找茬而已。
在偶尔不欺负她,不找她茬的时候,李弗逑竟然还能说几句人话今晚你跟紧我吧,仔细再让他给抓走了。
高悦行侧头看了他一眼,直截了当地问:你是去见那个女人吗?她是谁?是你什么人?
李弗逑:你放肆。
高悦行身为一个成年人,考虑事情有非常清晰的调理,她问的每一个问题,几乎都是狠狠戳在李弗逑的肺管子上。
李弗逑当然不会轻易把自己的秘密剖开给人看。
高悦行没有得到答案,也不再追问。
小南阁已在近前。
尽管来过多回,但此处的荒凉破败,依然让人见了心生戚戚。
高悦行停下脚步。
李弗逑发现她没跟上来,回头:你站那干什么?怕了?
见高悦行不出声,以为她真是怕了,又道:怕了就回去,别逞能。
高悦行不理会。
她站的地方,左右皆是高高宫墙,可供行走的巷道不过一丈宽。
前几次来去匆忙,没有时间认真打量小南阁的方位。
高悦行回想着刚刚一路行来的足迹。
景门宫位皇城西北方向最清净的一隅,一路往东行,途径春和宫,却绕开了正门,高悦行估摸这里应该是皇城东侧靠南的位置。
她在心里回忆上辈子的皇城布局。
以陛下的乾清宫为中心,简单做个比对,几乎所有的宫殿位置都没有变化。
出了这条巷子,北侧最近的,是柔绮阁。
据说是宫里某位娘娘的旧居,那位娘娘福薄去得早,因为生前不受宠,又没有多少故事留下,所以高悦行并不知道那里曾经住着谁。
至于小南阁正南方
高悦行转头向南望去,目光直破夜幕。
是太子东宫!
高悦行的脑海里逐渐清晰。
她记得没错。
待到十余年之后,宫里早已没了小南阁这个地方。
而在如今小南阁的旧址之上,独辟了水路,它盖头换面,彻底成为了另一个地方海棠堤。
李弗襄被封太子前夕,东宫意外走火,圣上命重新修葺。
而海棠堤那个地方,圣上大手一挥,直接把它并进了东宫里。
高悦行回望着自己脚下。
她如今站着的,是将来东宫的地盘。
冥冥之中,竟像是一种宿命般的轮回。
高悦行!
李弗逑攥着高悦行的肩膀,拔高声音:你傻了?
高悦行猛一回过神。
李弗逑触上她的目光,不由自主退后了几步。
高悦行摸了摸自己被攥得生疼的肩膀。
之前一直遗漏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她轻轻地问李弗逑:小南阁里从前住着什么人?
李弗逑冷着脸,嘴唇在抖,半天,才艰难地扯出一个笑:高悦行,你是来克我的吧。
他们在这个地方耽搁的太久了。
巷口传来整齐的脚步声,是巡行的侍卫。
他们还来不及躲,便听到侍卫远远地呼喝道:谁在那边!站住!
两个孩子对视一眼,拔腿就跑,暂且谁也顾不上谁。
但是他们的方向都出奇的一致。
都瞄准了小南阁。
高悦行受身体的限制,六岁的小孩,腿短,落开李弗逑一大截。
完蛋了。
身后脚步声越来越近,也越来越多。
高悦行心里已经开始未雨绸缪,盘算着怎么糊弄皇上了。
说巧不巧。
正好这个时候,不远处一声女人的尖叫乍起有刺客!
撕心裂肺的叫声穿透了寂静的夜幕。
高悦行正好到了小南阁的墙下,循着声音的方向,远远望去,看到了柔绮阁里的灯火通明。
侍卫们对她的追捕顿了一下。
高悦行才扑进草里,紧跟着,一只手横了过来,死死地捂着她的嘴,向后拖。
高悦行挣动了两下,没挣拖,鼻尖却闻到了熟悉的香味,丝丝缕缕的从后面缠了上来。
她瞬间不动了。
高悦行想起前些日子,摘了一个香囊送给李弗襄。
她进宫随身带的香囊,只那一个,摘给李弗襄之后,她自己便没有了,几日过去,她身上的香味早散得干干净净。
现在,这味道,只可能出现在李弗襄身上。
她送给他的香囊,他一直随身带着。
高悦行停止了挣扎。
身后那个人顺利把她拖进了地上的土洞里。
进了洞,他松了手。
高悦行不用拖,便自己奋力爬到了另一头,又是一身狼狈地躲进了小南阁。
她背靠着石砖,大口喘着。
一个青翠的竹筒里盛着水,塞进了她的手里。
高悦行喘匀了气儿,才看向眼前人。
李弗襄穿得单薄,怀里还抱了根小臂粗的竹棍儿。
宫门上挂着锁,墙下便挖个洞,深更半夜还敢出去乱窜,可见他也不是个老实人啊。
李弗襄领着她进屋。
前天下了场雨,一场秋雨一场凉,天又凉了几分。
进了门,高悦行发现他屋里多了个铜火盆,制作小巧,花纹精致,是内宅里妇人喜欢用的样式。
那张空置的床下,堆放了一些银丝碳。
宫里最是讲规矩,讲章程,主子用什么,下人用什么,一点都不能违矩,稍有僭越,便是大不敬,
银丝碳是专供御用的贡品。
圣上仁慈体恤,赏下去,各宫娘娘也可用。
而各宫用什么碳,每年用多少碳,都是有份例的。
李弗襄搁在床底下那一方银丝碳可不算少。
严冬里有碳火,是可以救命的东西。
是谁在帮他?
高悦行小口喝完了竹筒里的水。
水的味道不算好,有股发涩的味道,后味返回来舌根都发苦。
李弗襄出门,把小竹筒放回到井边。
宫里的井不知淹死过多少人,水的味道当然不会好到哪里去。
高悦行把怀中的狐狸毛抖开,披在李弗襄身上。傅芸按照高悦行的要求,特意把腰身做得宽松,李弗襄比高悦行高不了几寸,衣服披在他身上依然显大。
柔软的暖意一下子覆在了身上。
李弗襄伸手抓了一把,白软的毛从他的指缝流过。
高悦行从他脸上看到了惊奇的神色。
可能是他从前没见过的东西。
高悦行看了他一眼,舍不得,咬着牙,环住他的脖子,贴上去使劲蹭了蹭,然后飞快地比划道:今晚出了事,我恐怕不能久留了,好不容易来见你一次罢了,我会再想办法的。
李弗襄知道她要走了,一把拉住她的衣带。
高悦行:你是可以保护好自己的,对吗?
李弗襄松了手,他从自己衣衫里摘下一枚吊坠,很仔细地戴在高悦行的颈上。
高悦行低头看,是一枚精致的铜制吊坠,雕成了眯眼小狐狸的模样,上头还有他残留的体温。
眼熟。
见过。
上一世,李弗襄一直随身佩戴,不曾摘过,据说是他生母留给他的遗物。
现在,他将其赠与她。
高悦行把吊坠塞在衣服里,听到外面的声响渐渐小了,夜里似乎又恢复了静寂,她不敢留恋,今天情况真的很危险,她爬过洞,贴着墙根,头也不回地溜了。
刚走到景门宫外,正见傅芸慌慌张张奔出来。
高悦行一手扶着门口的石狮子,可能是她的身量太小,傅芸焦急之间,没看清楚,高悦行只好出声唤道:傅姐姐。
傅芸低头看清她的脸,腿一软,差点扑通跪下:我的祖宗啊,你跑哪儿去了,吓死我了。
高悦行叹了口气。
她是趁傅芸睡着之后溜出来的,宫女守夜本就警醒,更何况今晚还出了大乱子。
高悦行无师自通学会了撒谎,面不红心不跳道:听到外面有热闹,想出来看看。
傅芸数落道:傻呀,有刺客你也敢往前凑。
高悦行又拿出那副乖巧的面孔:以后不会了。
傅芸摸着她冰凉的小手,把人牵了回去,用小暖炉捂上,她则轻声细语地念叨着:太医说你的病快好全了,明天三殿下半个月的禁足之期也到了,按规矩该去文华殿上学。昨儿晚上,太妃派人传话,说你身体不好,身边一刻也不能离人,破例让我跟着伺候。
皇子公主们上学不允许随身带奴才伺候,除了伴读和书童。
五皇子身边有个小内侍,和他一般的年纪,其实是顶了个小书童的身份。
三皇子平日里行事再张扬,到了文华殿,一群奴才侍卫也只能守在门外。
高悦行道:那恐怕不合规矩。
傅芸笑了:放心吧,高小姐,是圣上允了的。
高悦行笑得勉强:那辛苦你了。
她面上不显山不露水,实则内心叫苦不迭。
身边多了一双眼睛,还不是属于自己的,以后想干点什么都不方便。
傅芸催着她睡。
高悦行解开衣裳躺下,在床上翻了一会儿,忽然开口:傅姐姐,你睡了么?
傅芸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迷糊了一会儿,回道:没呢,您要什么?
高悦行:刚才,我听宫人们说,是小南阁的方向出事儿了小南阁里住的是哪位娘娘?
下一刻。
高悦行面前的床帐被掀开。
只见傅芸一点儿也不困了,两只杏眼溜圆,竭力压着嗓子:你说什么?小南阁出事了?!
第11章
高悦行翻身坐起:你知道小南阁?
傅芸陷入了深深的迷惑中,自言自语:小南阁怎么会出事呢?
高悦行急得去拉她:到底怎么回事?
傅芸不防备,被她一拉,就跌坐在床上。
高悦行见她目光都直了,又是扇风,又是递水,一声一声地唤着她的名字,才好歹拉她回神。
傅芸:高小姐
高悦行小手贴在她的额头上:你到底怎么了?
傅芸呼了口气,缓缓道:高小姐她现在每说一个字儿都格外艰难:小南阁的事儿,您还是别打听了吧。
又是个忌讳。
大家谁也不肯说,谁也不敢说。
高悦行知道这时候不能硬着来,得缓和着,慢慢哄着她。
于是她天真道:我没想打听,可今晚就是小南阁那边出的事,我听外门的内侍们说的。
傅芸啐了一口:那起子不知轻重的人,成天嘴上没个把门的,早晚吃亏!
高悦行明知故问:不能提吗?
傅芸:最好不要。
高悦行什么也不说,静静地盯着傅芸。
傅芸被她的眼神弄得不大自在,撇开了脸。
高悦行:进宫之前,我娘亲千叮咛万嘱咐,宫里不比自己家,进了宫就是奴才,伺候好主子才是最紧要的,说话办事皆要三思后行,万一触怒天颜,整个家族都要因我受累可我匆匆卷了行李进宫,身边却连个能说说心事的人都没有。
傅芸:高小姐
高悦行觉得火候差不多了。
能让傅芸心生恻隐的不是她的处境,而是她的年纪。
高悦行:我经常做一个梦,梦见我站在高高的城墙上,我闭着眼往前迈步,然后踩空,惊醒傅姐姐,其实我很盼着娘亲能来接我回家。
傅芸是个善良的人,高悦行再清楚不过,她最吃这套。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