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4)
周幽王昏聩且大宗既无兵马也无钱粮,就算没有褒姒,诸侯们也是要反的,杨贵妃更是无辜,寿王护不住她,李隆基也是个只会耍嘴皮子的,他自己败光了江山,马嵬坡前倒是要靠杨玉环的命,去续他李唐王朝的寿数
沈娆说完,偷偷抬眼看太皇太后的反应,她这话跟上杆子找死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明着是说古,实际上是讽喻的是谁,哪个又听不出来了。
太皇太后颓然地靠在软塌上,半晌竟笑了出来,她想立时处死这个女人,身为罪魁祸首家的后裔,却敢在她面前辩驳,口口声声替董鄂氏那个女人喊冤,把错都推到自己儿子头上。
可她不能,身为一个女人,一个十二岁就为了家族而嫁给自己姑父的女人,没有谁比她更明白这世道,女人活着的不易。
她的丈夫不爱她,却爱自己寡居的姐姐。丈夫死后,她为了自己和儿子能活命,委身给了自己的小叔子,为了儿子的皇位,她又亲手送走了自己也爱着的小叔子,可到头来她的儿子不理解她,甚至视她为耻辱,然后他爱上了董鄂氏,一个满足武官的妻子,然后为了那个女人,他抛下了江山、妻儿,也抛弃了自己这个曾和他相依为命的额娘。
做女人的苦,她这一生都吃遍了,如今她又如何能以莫须有的罪名要了另一个女人的命的呢
泰安皇太后疲惫地摇摇头,挥挥手示意沈娆退下,就在沈娆即将踏出殿门的刹那,又突然叫住她。
你说的不错,女人难,可这都是命里定好了的,那是长生天定下来规矩,谁也改不了的,你要是想活着啊,还是自己仔细些着好
沈娆躬了躬身:谢太皇太后提点,奴婢定当谨言慎行。但长生天至高无上,不会看着自己的子民永远受苦的,也许再过上个三五百年,咱们也能读书、也能养家,不必再指望着谁过日子。
她这话叫太皇太后听了,心里一阵敞亮。
真心实意还是虚言,活到这个岁数还有什么看不出来的,那丫头说的这样恳切,好像跟亲眼见过似的,听着她讲,自己就好像也瞧见了一样。
这丫头你看如何。
临睡前,太皇太后终于像自己的心腹问出了这句话。
苏麻喇姑笑着给她掖了掖被角,跟六十年前在毡房里的情景一模一样。
人老喽,连个小丫头都说不过了。也只有她敢这样奚落她。
太皇太后也笑了:怎么说不过,不过是呵,她的话我听着新鲜,虽然离经叛道了些,但以前没听过,这第一回 听,心里还挺舒坦的。
皇上不是先帝,真闹得那个地步,他绝不会放下手中的权力,甚至还会更好地利
呵呵,苏麻喇姑跟着笑,瞧着也像是个没寿数的,就这么着吧
平心而论,苏麻喇姑是不想太皇太后深掺和皇上的事儿的,一个是她年岁在这儿,不论喜怒,都对身子不好,再者说,皇上亲政多年,早不是当年那个可以随意摆弄的小男孩了。
不是说皇上不孝顺太皇太后,可毕竟隔着一辈,就是亲儿子又如何,不是也照样为了个女人跟亲额娘闹翻了吗?
只要想到那种可能,苏麻喇姑就觉得胆寒,因此,话里话外劝着太皇太后别再管皇上这事儿了。
不过是多个伺候的人罢了,姓什么有什么要紧。
太皇太后也明白她的意思,这辈子,只有苏麻喇姑事事以她为先。
太皇太后拍了拍她的手,不管啦,也管不动喽
拽了拽身上的锦被,又捂着嘴笑了起来,太皇太后促狭地说道:而且吧,她弄得那个叫什么,什么茶浮什么雪的,还真挺好吃的。
哈哈哈哈,那格格下回可得给奴婢也叫上一盏尝尝。
作者有话说:
白玉嵌宝描金的盖碗,碗口状若莲花。化用《古代精美器具》中的介绍
第5章
那天,从慈宁宫回去的路上,沈娆觉得特别的冷,开始她还以为是因为快要落雪了所以天格外寒些,可直到回了房,她才明白,原来是因为自己的里衣早都湿透了。
就是之前在御茶房做使唤宫女,成日搬细料的时候都没这么累过,沈娆摊在床上懒懒地想着。
可还没等她喘口气的功夫,门就被敲响了,皇上宣她进殿伺候。
沈娆一句粗口憋在心里,恨不得直接抗旨算了,反正今日份作死也不差这一回了。
不过身体还是先大脑一步,乖乖爬起来,整理仪容然后迈着规矩的步伐往正殿去了,沈娆对康熙总有种莫名的恐惧,大概是因为她一点也看不透他吧。
不错嘛。
这会的康熙看上去心情很好,他没像往日那样,伏于案前,只在批折子累了的空档才跟她说几句话,说话时甚至连眼都不抬。
这会,他什么旁的事儿也没做,一双浓黑的眼眸直直地锁在了沈饶身上,他的脸离她挺翘的鼻尖不到三寸,围着她来来回回绕了好几圈,从上到下好好看了个遍。
沈娆前世就母胎solo,这辈子又穿到了礼教森严的清朝,饶是鄂汉家的教育方式再奇葩,也不会真的搞个男人来给她练习,这还是沈娆第一次和一个成年男子,离得这样近。
一时,娇美的脸庞泛起阵阵红晕,康熙见了,大笑起来,他将头往后一仰,手里的串珠随着被高高抛起,明黄的穗子划出一道完美弧线,又稳稳地落回了他的手里。
呵,真是不错,朕还想着要不要派人去慈宁宫救你呢,结果你居然自己跑回来了。
沈娆拼命克制住自己想翻白眼的冲动,男人的嘴,骗人的鬼!想救我不早点去,真指着你,我就只能等着被收尸了!
康熙这会大概真是在兴头上,沈娆的冷脸,也不能破坏他的好心情,伸手捏了捏眼前莹白圆润的小巧耳垂。
她居然没有耳洞?康熙暗暗惊奇。
方才靠得近,见她耳上竟无半点环痕,再想起她平日里也一直两耳空空,不仅有些疑惑。
满人女子讲究一耳钳三环,就是汉人家的姑娘也多在儿时就穿耳洞了,田间地头上劳作的农妇还戴个银耳环呢,董鄂氏又不是贫苦人家,还能短了女儿这点首饰吗?
女孩的耳垂小小的、软软的,开始还有些凉,随意搓摸了两下,就热得发烫,康熙摸得得趣,也不撒手,就这么捏着她耳朵问道:你怎么不刺耳洞?
沈娆窘得不行,只以为赶紧回答完,他就能赶紧松手,想都没想,实话实说道:幼时,我额娘也说过要给我穿耳,可、可我阿玛说、说急不得
说到一半,沈娆突然说不下去了,康熙也愣住了,不自觉地松开了手。
二人就这么沉默着对视片刻,康熙却突然笑了。
哈哈,说得好!康熙一顿,深深地看了沈娆一眼,又在她耳垂上揉了下,才继续说道:确实急不得。
沈娆一张俏脸烧的通红,她这才明白了鄂汉的打算,他是想把给自己穿耳的机会留给眼前这个人
康熙笑着,复又想起了什么似的,眼里闪过一道狡黠的光。
那你有闺名吗?他居高临下地问道。
这下沈饶更觉难堪,却又不能欺君,只得摇摇头,轻声回道:没有
呵,康熙笑得十分得意,他现在还真有点佩服鄂汉了,之前只觉得此人不学无术、毫无所长,如今一瞧,居然是自己偏见了,都说术业有专攻,至少在揣摩男人心思这方面,人家就很有建树嘛。
一个完全按照他的喜好□□的绝色美人,该教的、该学的都会了,却独独不给取名字
一切的准备竟全是为了今日,这名字,得由他亲自取,那纯白的耳垂,也得由他亲自添那一抹艳色。
康熙勾勾嘴角,突然有种眼前这个女人,是完完全全属于他的快感。
他笑着抬了抬沈娆的下巴,却看见她眼里满是水色,但他只觉得更满意了。
傻丫头,你不该只说没有,你要说:还没有,求皇上赐名。
康熙一字一句说得极慢,每个字都清晰地砸在沈饶耳边,他身材高大,沈娆被拨弄着下巴,需得抬头才能跟他对视,眼前这张脸生的极为俊朗,棱角分明,剑眉星目,可说出的话却是极恶毒的,每一句都是在拿她的痛处肆意取乐。
沈娆从没受过这种侮辱,不说她,就是教坊司里的姑娘恐怕都没受过,她忍了又忍,告诉自己,任何脆弱的表现都只能叫这人看得更加开心,可泪珠却还是不听话地,争先恐地滚了下来。
沈娆闭了闭眼,不想看见康熙不屑的眼神,浓密睫毛就这么沾着点点泪光轻轻合上,一颤一颤地,几乎要颤进人心里去了。
泪水划过脸颊,顺着精致的曲线,汇到小巧的下颌处,打湿了康熙捏着她下巴的手指。
康熙倏地收回手,像是被烫到了似的,他七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如今御极宇内近十年,眼下却忽然有种手足无措之感。
只是他很快便克制住了这一瞬的慌乱,又四平八稳地坐回了红木圈椅上。
没有人发现他那片刻的失神。
半刻钟后,沈娆才算完全平复下来:奴婢御前失仪,求皇上恕罪。
康熙不知是玩够了还是顾及了她的眼泪,又恢复成了平日里那个深不可测的帝王模样。
多大点事儿也至于哭鼻子,你要是不想要名字,朕不给你取就是了。
这是几个意思?不让他给起,就别想要名字了?
沈娆觉得自己真是要被他给锻炼出来了,居然毫无障碍地开口道:没有,奴婢只是听闻皇上赐名,太高兴了,一时忘了形。
和没有名字的诸多不便比起来,被他奚落就奚落吧,反正也不差这一回了。
康熙看着她这一脸太高兴了的神情,又想起曾听宫人说过,御茶房里的宫女都唤她娆娆,虽不知她们为什么这么叫,但这个名字确实很配她这个人。
娆也,娇妖妍媚。
且在《说文》里又有戏弄、玩物之意,康熙原想拿这事儿再逗逗她的。
现在一想,却又怕再把人给招哭了,只能端正了态度,正色道:朕曾听有人唤你娆娆,这是何意?
沈娆没想到他连这都知道了,她刚入宫时,没有闺名,又不愿人人都唤她董鄂氏,便在来人询问时偷偷撒了谎,拿前世的名字充数。
这个娆字是她爸爸取的,因为她出生的那天下了好大雪,奶奶说叫沈雪,可她爸觉得太过流俗,取了□□的词,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一字未提到雪,读起来却又好像亲眼见到了北国冬日雪大如席的景象。
可现在总不能告诉他,自己叫娆娆是因为《沁园春雪》吧,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射大雕,而你,说什么千古一帝,却连被拉出来diss的资格都没有!
为了自己的脑袋,沈娆只得继续敷衍道:女孩子随口玩闹,做不得真。
是吗?可朕觉得娆娆,很好听。
他在说到娆娆两个字的时候声音压得很低,是那种很男人的音色,低沉却不暗哑,充满磁性。
如果不是在御前,沈娆甚至有点想揉揉自己的耳朵,怪痒痒的。
不过这些都没有耽误她那聪明的小脑袋瓜的飞速运转,沈娆一听这话,立马跪下谢恩道:奴婢谢皇上赐名。
能正大光明地叫自己前世的名字,简直太幸运了好不好,得赶紧敲定了,省的他兴致来了,还不知道要给自己起什么奇怪的名字呢。
康熙看出了她的小心思,直接道:那不行,朕还没取呢。
沈娆不可置信地望着他,简直不敢相信他真能如此幼稚,就为了个名字跟她斤斤计较。
康熙看着她错愕的反应,忍不住又笑了起来:嗯这样吧,咱们各退一步,闺名可以叫娆娆,但是大名还得朕来取。
大名?沈娆没太理解他的意思,这个时代的女人,有什么大名?即使是太皇太后那样的女人,除了将来死后的谥号,也只是博尔济吉特氏,她一时没明白康熙所谓的大名是什么。
康熙却没理会她的不解,他伸手附在沈娆的眼睛上,遮住了那道清凌水润的光,感受着毛茸茸的睫毛扫过手心的触感,他低低笑了笑,附在她耳边说道:乌格尔申。
沈娆满语学的并不好,她此刻只能知道康熙说的大抵是个名词,可对这名字背后的意思却一概不知。
但她却明白了,康熙所说的大名,其实就是满名。
虽说距离大清入关不过几十年,但汉化痕迹还是十分明显的,即使是在满人占大多数的皇宫里,也鲜少互相称呼满名,所以别说是叫乌格尔申,只要康熙同意让她用自己原来的名字,就算叫阿其那、塞斯黑,她都没意见。
沈娆十分乖巧地谢恩,康熙看她这样子就知道她八成连乌格尔申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
可他也没纠结于此,转而把话题又带回了最初:以后若是太皇太后再宣你,你也好有个自称,别张口闭口董鄂氏,惹她老人家心烦。
他一副为了你好的模样,沈娆却在心里继续疯狂吐槽,我不是一直自称奴婢的吗?用得着这么大费周章吗?你要真是怕气死你奶奶,直接让我回御茶房不就行了?
还不领情?觉得自己有本事,连太皇太后都叫你哄住了?居然什么都没罚,就让你回来了。
沈娆连称不敢,却在下一秒,整个人都僵住了。
既然这样,那你今晚留下侍寝吧。
沈娆:
所以你是不满意我能从慈宁宫毫发无损地回来了,非要给我加难度对吧!
作者有话说:
这一章信息量太大了,内容提要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要挑什么写了,揉耳朵、起名字都好撩啊!~~~~~~~~~小宝贝们可以猜一猜乌格尔申是什么意思~
第6章
主子,今儿可是十五,再等一天,就一天,成不成?梁九功苦着脸求道。
沈娆已经被嬷嬷带下去梳洗了,趁着这会功夫,他在作一次最后的挣扎。
依祖制,每月初一、十五,是要歇在正妻屋头里的,虽说如今后位空悬,可也正因如此,满后宫的眼睛都在这两个日子上盯着呢。
在此之前,康熙一贯是初一去惠妃宫里,十五翻佟贵妃的牌子,以示对这两人的恩宠。这会子,却非要在这要命的日子里,临幸个没名没分的小宫女,梁九功都不敢想象,明日佟贵妃的脸色得有多精彩。
你这大总管都要管道朕头上来了?这铁口直谏的,留你在这儿伺候,可真是屈才了,要不朕破例,在御史监给你找个差事做?康熙不凉不热地讽刺道。
哎呦,我的爷呀,您要是真在今儿个就将人收用了,不用为奴才破例,御史监那些个老大人们,且有的闹腾呢。
梁九功近日被慈宁宫和后宫几位娘娘轮番轰炸,再好的脾气也算是磋磨到头了,这会面对罪魁祸首,忍不住抱怨起来。
只不过,这太监的骨气,还真跟那些动辄跪庭三天三夜的御史们没法比,康熙一眼瞪过去,就瞬间缩了脖子,小声嘀咕:再说,都这会子了,也没处找驮妃的嬷嬷去呀
这就有点耍赖的嫌疑了,天下之大、奉养一人,又不是什么稀奇物什,上哪儿还找不着个身强力壮的婆子了。
恋耽美
沈娆说完,偷偷抬眼看太皇太后的反应,她这话跟上杆子找死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明着是说古,实际上是讽喻的是谁,哪个又听不出来了。
太皇太后颓然地靠在软塌上,半晌竟笑了出来,她想立时处死这个女人,身为罪魁祸首家的后裔,却敢在她面前辩驳,口口声声替董鄂氏那个女人喊冤,把错都推到自己儿子头上。
可她不能,身为一个女人,一个十二岁就为了家族而嫁给自己姑父的女人,没有谁比她更明白这世道,女人活着的不易。
她的丈夫不爱她,却爱自己寡居的姐姐。丈夫死后,她为了自己和儿子能活命,委身给了自己的小叔子,为了儿子的皇位,她又亲手送走了自己也爱着的小叔子,可到头来她的儿子不理解她,甚至视她为耻辱,然后他爱上了董鄂氏,一个满足武官的妻子,然后为了那个女人,他抛下了江山、妻儿,也抛弃了自己这个曾和他相依为命的额娘。
做女人的苦,她这一生都吃遍了,如今她又如何能以莫须有的罪名要了另一个女人的命的呢
泰安皇太后疲惫地摇摇头,挥挥手示意沈娆退下,就在沈娆即将踏出殿门的刹那,又突然叫住她。
你说的不错,女人难,可这都是命里定好了的,那是长生天定下来规矩,谁也改不了的,你要是想活着啊,还是自己仔细些着好
沈娆躬了躬身:谢太皇太后提点,奴婢定当谨言慎行。但长生天至高无上,不会看着自己的子民永远受苦的,也许再过上个三五百年,咱们也能读书、也能养家,不必再指望着谁过日子。
她这话叫太皇太后听了,心里一阵敞亮。
真心实意还是虚言,活到这个岁数还有什么看不出来的,那丫头说的这样恳切,好像跟亲眼见过似的,听着她讲,自己就好像也瞧见了一样。
这丫头你看如何。
临睡前,太皇太后终于像自己的心腹问出了这句话。
苏麻喇姑笑着给她掖了掖被角,跟六十年前在毡房里的情景一模一样。
人老喽,连个小丫头都说不过了。也只有她敢这样奚落她。
太皇太后也笑了:怎么说不过,不过是呵,她的话我听着新鲜,虽然离经叛道了些,但以前没听过,这第一回 听,心里还挺舒坦的。
皇上不是先帝,真闹得那个地步,他绝不会放下手中的权力,甚至还会更好地利
呵呵,苏麻喇姑跟着笑,瞧着也像是个没寿数的,就这么着吧
平心而论,苏麻喇姑是不想太皇太后深掺和皇上的事儿的,一个是她年岁在这儿,不论喜怒,都对身子不好,再者说,皇上亲政多年,早不是当年那个可以随意摆弄的小男孩了。
不是说皇上不孝顺太皇太后,可毕竟隔着一辈,就是亲儿子又如何,不是也照样为了个女人跟亲额娘闹翻了吗?
只要想到那种可能,苏麻喇姑就觉得胆寒,因此,话里话外劝着太皇太后别再管皇上这事儿了。
不过是多个伺候的人罢了,姓什么有什么要紧。
太皇太后也明白她的意思,这辈子,只有苏麻喇姑事事以她为先。
太皇太后拍了拍她的手,不管啦,也管不动喽
拽了拽身上的锦被,又捂着嘴笑了起来,太皇太后促狭地说道:而且吧,她弄得那个叫什么,什么茶浮什么雪的,还真挺好吃的。
哈哈哈哈,那格格下回可得给奴婢也叫上一盏尝尝。
作者有话说:
白玉嵌宝描金的盖碗,碗口状若莲花。化用《古代精美器具》中的介绍
第5章
那天,从慈宁宫回去的路上,沈娆觉得特别的冷,开始她还以为是因为快要落雪了所以天格外寒些,可直到回了房,她才明白,原来是因为自己的里衣早都湿透了。
就是之前在御茶房做使唤宫女,成日搬细料的时候都没这么累过,沈娆摊在床上懒懒地想着。
可还没等她喘口气的功夫,门就被敲响了,皇上宣她进殿伺候。
沈娆一句粗口憋在心里,恨不得直接抗旨算了,反正今日份作死也不差这一回了。
不过身体还是先大脑一步,乖乖爬起来,整理仪容然后迈着规矩的步伐往正殿去了,沈娆对康熙总有种莫名的恐惧,大概是因为她一点也看不透他吧。
不错嘛。
这会的康熙看上去心情很好,他没像往日那样,伏于案前,只在批折子累了的空档才跟她说几句话,说话时甚至连眼都不抬。
这会,他什么旁的事儿也没做,一双浓黑的眼眸直直地锁在了沈饶身上,他的脸离她挺翘的鼻尖不到三寸,围着她来来回回绕了好几圈,从上到下好好看了个遍。
沈娆前世就母胎solo,这辈子又穿到了礼教森严的清朝,饶是鄂汉家的教育方式再奇葩,也不会真的搞个男人来给她练习,这还是沈娆第一次和一个成年男子,离得这样近。
一时,娇美的脸庞泛起阵阵红晕,康熙见了,大笑起来,他将头往后一仰,手里的串珠随着被高高抛起,明黄的穗子划出一道完美弧线,又稳稳地落回了他的手里。
呵,真是不错,朕还想着要不要派人去慈宁宫救你呢,结果你居然自己跑回来了。
沈娆拼命克制住自己想翻白眼的冲动,男人的嘴,骗人的鬼!想救我不早点去,真指着你,我就只能等着被收尸了!
康熙这会大概真是在兴头上,沈娆的冷脸,也不能破坏他的好心情,伸手捏了捏眼前莹白圆润的小巧耳垂。
她居然没有耳洞?康熙暗暗惊奇。
方才靠得近,见她耳上竟无半点环痕,再想起她平日里也一直两耳空空,不仅有些疑惑。
满人女子讲究一耳钳三环,就是汉人家的姑娘也多在儿时就穿耳洞了,田间地头上劳作的农妇还戴个银耳环呢,董鄂氏又不是贫苦人家,还能短了女儿这点首饰吗?
女孩的耳垂小小的、软软的,开始还有些凉,随意搓摸了两下,就热得发烫,康熙摸得得趣,也不撒手,就这么捏着她耳朵问道:你怎么不刺耳洞?
沈娆窘得不行,只以为赶紧回答完,他就能赶紧松手,想都没想,实话实说道:幼时,我额娘也说过要给我穿耳,可、可我阿玛说、说急不得
说到一半,沈娆突然说不下去了,康熙也愣住了,不自觉地松开了手。
二人就这么沉默着对视片刻,康熙却突然笑了。
哈哈,说得好!康熙一顿,深深地看了沈娆一眼,又在她耳垂上揉了下,才继续说道:确实急不得。
沈娆一张俏脸烧的通红,她这才明白了鄂汉的打算,他是想把给自己穿耳的机会留给眼前这个人
康熙笑着,复又想起了什么似的,眼里闪过一道狡黠的光。
那你有闺名吗?他居高临下地问道。
这下沈饶更觉难堪,却又不能欺君,只得摇摇头,轻声回道:没有
呵,康熙笑得十分得意,他现在还真有点佩服鄂汉了,之前只觉得此人不学无术、毫无所长,如今一瞧,居然是自己偏见了,都说术业有专攻,至少在揣摩男人心思这方面,人家就很有建树嘛。
一个完全按照他的喜好□□的绝色美人,该教的、该学的都会了,却独独不给取名字
一切的准备竟全是为了今日,这名字,得由他亲自取,那纯白的耳垂,也得由他亲自添那一抹艳色。
康熙勾勾嘴角,突然有种眼前这个女人,是完完全全属于他的快感。
他笑着抬了抬沈娆的下巴,却看见她眼里满是水色,但他只觉得更满意了。
傻丫头,你不该只说没有,你要说:还没有,求皇上赐名。
康熙一字一句说得极慢,每个字都清晰地砸在沈饶耳边,他身材高大,沈娆被拨弄着下巴,需得抬头才能跟他对视,眼前这张脸生的极为俊朗,棱角分明,剑眉星目,可说出的话却是极恶毒的,每一句都是在拿她的痛处肆意取乐。
沈娆从没受过这种侮辱,不说她,就是教坊司里的姑娘恐怕都没受过,她忍了又忍,告诉自己,任何脆弱的表现都只能叫这人看得更加开心,可泪珠却还是不听话地,争先恐地滚了下来。
沈娆闭了闭眼,不想看见康熙不屑的眼神,浓密睫毛就这么沾着点点泪光轻轻合上,一颤一颤地,几乎要颤进人心里去了。
泪水划过脸颊,顺着精致的曲线,汇到小巧的下颌处,打湿了康熙捏着她下巴的手指。
康熙倏地收回手,像是被烫到了似的,他七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如今御极宇内近十年,眼下却忽然有种手足无措之感。
只是他很快便克制住了这一瞬的慌乱,又四平八稳地坐回了红木圈椅上。
没有人发现他那片刻的失神。
半刻钟后,沈娆才算完全平复下来:奴婢御前失仪,求皇上恕罪。
康熙不知是玩够了还是顾及了她的眼泪,又恢复成了平日里那个深不可测的帝王模样。
多大点事儿也至于哭鼻子,你要是不想要名字,朕不给你取就是了。
这是几个意思?不让他给起,就别想要名字了?
沈娆觉得自己真是要被他给锻炼出来了,居然毫无障碍地开口道:没有,奴婢只是听闻皇上赐名,太高兴了,一时忘了形。
和没有名字的诸多不便比起来,被他奚落就奚落吧,反正也不差这一回了。
康熙看着她这一脸太高兴了的神情,又想起曾听宫人说过,御茶房里的宫女都唤她娆娆,虽不知她们为什么这么叫,但这个名字确实很配她这个人。
娆也,娇妖妍媚。
且在《说文》里又有戏弄、玩物之意,康熙原想拿这事儿再逗逗她的。
现在一想,却又怕再把人给招哭了,只能端正了态度,正色道:朕曾听有人唤你娆娆,这是何意?
沈娆没想到他连这都知道了,她刚入宫时,没有闺名,又不愿人人都唤她董鄂氏,便在来人询问时偷偷撒了谎,拿前世的名字充数。
这个娆字是她爸爸取的,因为她出生的那天下了好大雪,奶奶说叫沈雪,可她爸觉得太过流俗,取了□□的词,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一字未提到雪,读起来却又好像亲眼见到了北国冬日雪大如席的景象。
可现在总不能告诉他,自己叫娆娆是因为《沁园春雪》吧,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射大雕,而你,说什么千古一帝,却连被拉出来diss的资格都没有!
为了自己的脑袋,沈娆只得继续敷衍道:女孩子随口玩闹,做不得真。
是吗?可朕觉得娆娆,很好听。
他在说到娆娆两个字的时候声音压得很低,是那种很男人的音色,低沉却不暗哑,充满磁性。
如果不是在御前,沈娆甚至有点想揉揉自己的耳朵,怪痒痒的。
不过这些都没有耽误她那聪明的小脑袋瓜的飞速运转,沈娆一听这话,立马跪下谢恩道:奴婢谢皇上赐名。
能正大光明地叫自己前世的名字,简直太幸运了好不好,得赶紧敲定了,省的他兴致来了,还不知道要给自己起什么奇怪的名字呢。
康熙看出了她的小心思,直接道:那不行,朕还没取呢。
沈娆不可置信地望着他,简直不敢相信他真能如此幼稚,就为了个名字跟她斤斤计较。
康熙看着她错愕的反应,忍不住又笑了起来:嗯这样吧,咱们各退一步,闺名可以叫娆娆,但是大名还得朕来取。
大名?沈娆没太理解他的意思,这个时代的女人,有什么大名?即使是太皇太后那样的女人,除了将来死后的谥号,也只是博尔济吉特氏,她一时没明白康熙所谓的大名是什么。
康熙却没理会她的不解,他伸手附在沈娆的眼睛上,遮住了那道清凌水润的光,感受着毛茸茸的睫毛扫过手心的触感,他低低笑了笑,附在她耳边说道:乌格尔申。
沈娆满语学的并不好,她此刻只能知道康熙说的大抵是个名词,可对这名字背后的意思却一概不知。
但她却明白了,康熙所说的大名,其实就是满名。
虽说距离大清入关不过几十年,但汉化痕迹还是十分明显的,即使是在满人占大多数的皇宫里,也鲜少互相称呼满名,所以别说是叫乌格尔申,只要康熙同意让她用自己原来的名字,就算叫阿其那、塞斯黑,她都没意见。
沈娆十分乖巧地谢恩,康熙看她这样子就知道她八成连乌格尔申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
可他也没纠结于此,转而把话题又带回了最初:以后若是太皇太后再宣你,你也好有个自称,别张口闭口董鄂氏,惹她老人家心烦。
他一副为了你好的模样,沈娆却在心里继续疯狂吐槽,我不是一直自称奴婢的吗?用得着这么大费周章吗?你要真是怕气死你奶奶,直接让我回御茶房不就行了?
还不领情?觉得自己有本事,连太皇太后都叫你哄住了?居然什么都没罚,就让你回来了。
沈娆连称不敢,却在下一秒,整个人都僵住了。
既然这样,那你今晚留下侍寝吧。
沈娆:
所以你是不满意我能从慈宁宫毫发无损地回来了,非要给我加难度对吧!
作者有话说:
这一章信息量太大了,内容提要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要挑什么写了,揉耳朵、起名字都好撩啊!~~~~~~~~~小宝贝们可以猜一猜乌格尔申是什么意思~
第6章
主子,今儿可是十五,再等一天,就一天,成不成?梁九功苦着脸求道。
沈娆已经被嬷嬷带下去梳洗了,趁着这会功夫,他在作一次最后的挣扎。
依祖制,每月初一、十五,是要歇在正妻屋头里的,虽说如今后位空悬,可也正因如此,满后宫的眼睛都在这两个日子上盯着呢。
在此之前,康熙一贯是初一去惠妃宫里,十五翻佟贵妃的牌子,以示对这两人的恩宠。这会子,却非要在这要命的日子里,临幸个没名没分的小宫女,梁九功都不敢想象,明日佟贵妃的脸色得有多精彩。
你这大总管都要管道朕头上来了?这铁口直谏的,留你在这儿伺候,可真是屈才了,要不朕破例,在御史监给你找个差事做?康熙不凉不热地讽刺道。
哎呦,我的爷呀,您要是真在今儿个就将人收用了,不用为奴才破例,御史监那些个老大人们,且有的闹腾呢。
梁九功近日被慈宁宫和后宫几位娘娘轮番轰炸,再好的脾气也算是磋磨到头了,这会面对罪魁祸首,忍不住抱怨起来。
只不过,这太监的骨气,还真跟那些动辄跪庭三天三夜的御史们没法比,康熙一眼瞪过去,就瞬间缩了脖子,小声嘀咕:再说,都这会子了,也没处找驮妃的嬷嬷去呀
这就有点耍赖的嫌疑了,天下之大、奉养一人,又不是什么稀奇物什,上哪儿还找不着个身强力壮的婆子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