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早饭,宋致远和宋秋和柳暄红还有小月儿打招呼,率先骑着自行车出发,宋小果挎着小布包儿抱着铝饭盒,摸了把小月儿的小脑袋,笑嘻嘻道:妹妹在家要乖乖听娘的话,等哥哥放学带你玩儿。
    月儿不舍地点头。
    家里他俩关系最好,而且所有哥哥都去念书了,只留月儿在家。
    柳暄红牵着小姑娘回三房,柔声道:月儿,咱们今天也出门,去大队给你改名字。
    嗯。小姑娘害羞点头。
    改名儿这事儿是一开始就该办的,但是当时柳蕴的事儿还没爆发,小姑娘不适应新家庭,一直想念妈妈爸爸,就没改。
    后来张丽来后,特意提醒她们给小月改名。
    她还小,把名字改了吧,长大后会忘记小时候的事儿。
    张丽实在不想让月儿继续跟着人渣姓。
    在和小月儿沟通过后,她们一家一致决定,让月儿恢复宋姓。
    不过柳暄红还是保留了月字,月是张丽给取的名字,她也曾含辛茹苦地照顾她长大,柳暄红不想小月儿忘记这份恩情。
    于是,小月的名字便由柳月改为了宋安月,柳暄红希望她一生平安喜乐。
    生而丧母,沦为孤儿,碾转领养五岁时又遇恶人被迫离家,虽然小姑娘幸运地没有受到实质伤害,但是柳暄红还是觉得她幼年太苦。
    往后余生柳暄红不敢说能保证她一辈子开心快乐,但是会尽心尽责。
    改完了名儿,给小姑娘落了户,柳暄红摸摸小孩的脑袋,笑道:小月,以后你就是我们的家人了。
    小月好奇地瞪大眼睛看着她和宋小果一起并列的新名字。
    柳暄红微微翘起嘴角。
    宋渊媳妇儿,你给小姑娘落户,你家宋渊也同意了?
    柳暄红一僵。
    她还真没考虑过宋渊的意见。
    因为他太长时间不在家,她直接忽视了。
    大队长其实也不咋想起这回事儿,他多嘴问一句,是因为今儿恰巧邮递员送来了宋渊的一封信。
    一封专门寄给柳暄红的信。
    大队长暗暗嘀咕,宋渊往常的信件不管是关乎宋家人的还是媳妇孩子的都是直接写宋老头的名儿,寄给宋家。
    突然特意写一封信指名道信寄给柳暄红,大队长担忧地看了眼她。
    宋家人的闹腾他也晓得的,当初他们写信给宋渊的目的就是让宋渊管教媳妇儿,没想到传来了宋渊提前复员的消息。
    如今这封信八成是宋渊专门教训媳妇的。
    柳暄红前脚踏出公社,后脚宋家村就扬起了宋渊专门写信训妻的传闻。
    宋家人在地里上工都觉得腿不酸腰不疼了。
    三房媳妇越发要上天,就该儿子/哥哥/弟弟敲打敲打。
    柳暄红对外界的传闻一无所知,回家后她打开信封一看,里面是一沓大团结,粗略数数竟有几百元。
    第17章 青椒炒肉【含入v通知
    娘!三婶的信封里全是大团结!
    不等柳暄红琢磨出宋渊骤然寄给她一笔巨款是为啥原因,二房的妞妞扒着木窗子偷看大喊,老宋家的人全听见了。
    这些天因为愁小儿子彩礼的老太太搁屋子里躺着叹气呢,猛听到这话,顿时跟打了鸡血似的弹起,利索地小跑到三房门口,腿脚一点都不比俩媳妇慢。
    我的老天爷呀,我儿是看不得他老娘吃苦,特意送钱来了!
    二嫂:娘,三弟多孝顺呀!
    宋老太太和俩媳妇一唱一和,搂成一团,俨然把这几百块当囊中之物。
    娘小月儿没见过这架势,吓得揪住柳暄红的衣裳。
    柳暄红拍拍她的小背安抚,低头继续看信封,她数了数,这沓大团结加起来约莫有六百块。
    便宜丈夫还挺能干呀,这笔钱能顶上她忙活一个月的摆摊收入了。
    毕竟她的串串香就是图个新鲜,卖得贵,而且为了不被人眼红举报,也不能天天去摆摊,挣得都是辛苦钱。
    宋渊突然寄来的这笔巨款,难道是退伍费?
    柳暄红隐约记得军人退伍部队会给一份补贴,宋渊是军医,军医也是军,应该也有吧。
    厚厚的纸币下,还压着一张信。
    柳暄红一瞄,乐了。
    致吾妻,愿此阿堵物解吾妻之忧。
    虽然不知道宋渊为何突然变得文绉绉了,但是不妨碍柳暄红理解信的意思,这些钱是寄给她的!
    老太太眼红地快滴血,当即要抢过来:老三媳妇,你松手呀。
    娘,该您松手。柳暄红咧嘴,露出大白牙齿,这信是寄给我的,这钱也是寄给我的。
    天降巨款,柳暄红觉得自己晚上睡觉得乐醒。
    老太太不可思议地瞪大眼睛,尖着嗓子吼道:胡说,这信是特意寄来骂你不帮家里的,钱当然是老三寄给他老娘的!
    娘,信上真没骂人,就一句话,什么妻什么忧的,让她不要为钱操心。
    宋二嫂也是上过几年扫盲班的人,识得几个字。
    她满脸愤愤:他三叔是咋回事儿?明明家里缺钱的是娘,怎么给老三家的寄钱了。
    老太太捂着胸口不敢置信。
    大嫂注意到信封的日期,指出:八月十三号,娘,咱们写信的时候是九月开头吧。
    我记得,是一号!宋二嫂道
    这么说,信是上月前寄的。
    那会儿,老三媳妇还没变,是个软糯性子呢,多好的时候呀。
    大嫂和二嫂不禁露出怀念之色。
    上月?那就不是退伍金,也不可能是工资,柳暄红特想写信给宋渊,问问他有什么独特的挣钱技巧!
    我的老天爷啊!宋老太太揪着胸口跌靠在门框边上,嘴里大骂:我是做了什么孽养了个狼心狗肺不孝老娘只顾着媳妇的不肖子!
    故意寄给柳暄红,不明摆着是宋渊特意留给三房的私房钱,要是搁以前她不会这么心疼,老三媳妇是个手松的,三儿寄给谁都一样,然而现在这个?
    老太太瞧着柳暄红不紧不慢地点着大团结,压根儿就没想拿出来,心知自己是不可能打它的主意了。
    宋老太太气的一口气堵在嗓子眼儿,骂人都不利索了。
    老宋家白高兴一场。
    等晚上宋老头回来,老太太依旧念念不忘着今天的大团结,非要下床去闹。
    宋老头斥她:你不想和三儿离心就去闹吧。
    老太太想想宋渊每月的津贴,一脸肉疼地又躺下了。
    六百块和长久的津贴,哪个更好她还是能算清的。
    老宋家其他人失落,三房倒是很高兴。
    宋小果得意洋洋地冲小月儿炫耀:你看,我爸爸多能干!你在我家也会过上以前的日子的!
    小月儿懵懂点头附和,捧着小脸乖巧地听小哥哥吹嘘她从未见过的爹爹。
    她还记得上次这小崽子压根儿就对亲爹没印象,居然也能吹嘘一个小时不带住嘴儿。
    柳暄红无语了。
    宋致远不耐烦地拎着两个小家伙出去洗漱,总算结束他们的唠嗑。
    娘,这样你也不用那么辛苦了。宋秋回校后总是担心柳暄红没他们帮忙,平日摆摊太劳累。
    柳暄红嗯了声,其实她自小孩们上学后就和朱茜红出过两次摊,实在谈不上累字。
    不过宋渊寄过来的这笔钱,的确有些好处,她能加速她的计划了。
    她原想再摆一段时间串串香摊的,现在她手里资金丰裕,能把摊子交给朱茜红,她则专心去城里物色房子。
    她在宋家手握巨款,又不可能天天带身上,其他几房人眼热起来,不定要生什么事儿。
    钱要花出去才安心。
    第二天柳暄红和朱茜红出摊,俩人忙碌过后,柳暄红问:茜红姐,你想不想自己卖串串香?
    朱茜红懵了懵:啥?我现在不是在帮你卖?
    对,你是在帮我,柳暄红一屁股坐下小板凳,锤了锤小腿,懒洋洋道:我不想卖了,你想接手吗?我会把汤底配方交给你。
    朱茜红第一反应不是欢喜,而是一脸退却,想了想问:大妹子,你不弄这营生了要干啥?
    我想在县里买个房子,做点卤味卖。天天吃串串香,柳暄红有点腻了。
    你可以继续雇我,一边卖串串香,一边卖卤肉。
    朱茜红有些心动,但是一想到柳暄红的配方不要钱,她一天跟着卖串串香,亲眼看着一天能挣二三十,据说巅峰期曾卖到差不多一百块,这么好的营生法子,不会免费,买配方的法子估计需要一大笔钱。
    可是想想自家的日子,虽比之前好过了些。但让她拿出勇气一人单干,朱茜红踌躇不决。
    麻烦。柳暄红当初选择卖串串香是因为它方便来钱快,可不想一辈子都抓着串串香不放手,当串串香女王,柳暄红摇摇头,把这个雷人的称号在脑子删掉,一本正经道:
    您可以先考虑,方子就两百。
    朱茜红一阵感动,如果方子价钱太高,她卖了全家也凑不齐,而两百块,她咬咬牙,向娘家借借是可以凑到的。
    卖串串香一天就有二十,两百块算白菜价,朱茜红焉不知柳暄红是在特意照顾她们。
    女人悄悄转身抹了把泪水。
    自从男人去世后,她再也没感受过这么纯粹的善意了。
    朱茜红咬牙道:妹子,我不考虑,我应了。不过以后你卖卤味,定要喊我帮忙。
    柳暄红爽朗道:茜红姐您干活比我利索,到时候一定托您照顾我。
    三天后,朱茜红交了钱,柳暄红教会她方子后,就放手了。
    宋致远和宋秋一致认为可惜,毕竟他们靠卖串串香挣了不少钱。
    不过她娘显然对卖卤味的兴趣更大,俩人只好支持。
    娘,您看房子的时候,记得带上我们看一眼。
    知道啦。
    经过一段时间打听,李大娘给她寻摸了好几个房子,就等着她有空去看。
    柳暄红也不拖延,周末一到,学生放假,就领着四孩子去看房了。
    大娘看到小月儿还有些奇怪:妹子,你家原来有小闺女?咋以前不领出来玩儿?
    柳暄红笑笑:瞧我闺女多水灵白嫩,以前来县里摆摊累,我可不舍得闺女她来干活。
    大娘信了,她平时也舍不得自家孙女儿干活,何况是小月儿这么可爱的小女娃呢。
    俩人转而谈起房子来。
    大娘一共寻摸了五套,这第一套是个大院子,有三户人家挤着,第二套是个独立院,两层小楼,有厨房卫生间,还能种菜,不过要价比较高,第三套也是独立小院
    柳暄红直接暗暗否掉了第一套,她搬到县里就是想从宋家那种挤着好几个小家庭的地方出来,省得整天被人窥探,想住的舒坦些,少点邻里纠纷。
    第二套房子她挺喜欢,不过主人家要价五千,属实离谱,最后她们敲定了第三家,第三家也是独立小院,两层楼上下四个房间,院子空荡荡,但有口井,主人家是隔壁筒子楼的职工,是附近工厂工人,年初的时候他们一家分到了两间房,小院就空下来了,本来不打算出售的,但是他们急需现金。
    大娘也挺高兴她喜欢第三套小院:这是我一个老妹子的,她家大孙子毕业了要找工作,一个月前就看上了一个好岗位,那人快退休,也不传儿女,就卖钱,要价还挺高,得四位数,这不得砸锅卖铁抢机会。
    主人家的确急,给的价格也合理,房子总价六百块。
    这年头房屋不能自由买卖,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跑了几趟房管局后,柳暄红掏出六百,得到县里一套院子。
    当天,宋致远他们特别高兴,柳暄红想到能摆脱老宋家那些麻烦的亲戚也挺开心,大手一挥,一家人去国营饭店吃晚饭。
    什么青椒炒肉、红烧排骨、大盘鸡等肉菜上桌,四个孩子双眼发光,敞开肚皮儿吃了个肚儿圆。
    回去的路上宋小果一边打饱嗝,一边小声嘟囔,国营饭店的菜还没他娘做的好吃,惹得大家不禁失笑。
    三房买了房子高兴,老太太却仍不死心。
    她觉得既然不能抢来,就豁出去偷抢,老三媳妇就算看出钱是被院子的人拿的,但还敢能怀疑她这个当娘的吗?
    结果老太太悄摸在三房翻了半天,也没找到一分钱。
    看到三房喜气洋洋回来,老太太沉着脸:老三媳妇,前儿老三寄回来的钱呢?
    不等柳暄红回答,宋小果迫不及待地颠颠儿跑去搂住他奶的大腿,闪着亮晶晶的大眼睛兴奋地和疼爱他的奶奶分享好消息:奶奶!娘今天去买房子啦!我们要去县里住了!
    老太太气的眼冒金星。
    三房要抛掉老宋家住去县里!
    老太太连疼爱的小孙子都推开了,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 反了!老三媳妇真要反了
    当天老宋家又炸开了锅,这回的动荡比上次要大,毕竟之前三房只是不借钱,但在其他人眼里,三房日子和他们一样过得苦哈哈。
    冷不丁有人率先跳出水深火热的日子,要去县里了,其他人既酸又妒!
    大家都是老宋家的孩子,凭什么三房能去县里?
    不过柳暄红才不管宋家人如何嫉妒。
    她催促几个孩子赶紧去洗澡后,在衣柜里翻开上次宋渊寄回的信封,又取出新买的信纸,拿了笔趴桌子前认真写信。
    这是她第一次写信给宋渊,实在是日子过得太快了,把千里之外的便宜丈夫忘了。
    自作主张收养了小月儿,又在县里买了房,并决定全家搬家后,柳暄红觉得,她是时候和她白净俊俏的便宜丈夫联络感情了。
    省得到时候人一回家,连媳妇孩子去哪了也不晓得,对着空荡荡的房子发愣,那就太不友好了。
    写完信,她看一个信封孤零零的,好像不太好,便收拾了些农家的蘑菇栗子等山货,并她这段时间做的好吃的肉脯之类的小玩意儿,凑了个大包裹寄出去。
    于是,不久后,宋渊再次收到了老家寄回来的东西,当他看到大包裹时,他略有些懵。
    第18章 素面【三合一】
    * 宋医生, 您居然结婚了?门卫处的工作人员瞥见信封上的爱人俩字,不禁惊讶。
    *这位宋医生听闻是不知从哪个疙瘩的卫生队调出来的, 方来他们这处军医院不久, 凭借着白净俊俏的相貌,修长的身形,偷偷摘了医院里许多未婚小护士的芳心, 没成想人家竟然已经有了爱人。
    工作人员暗暗感慨,小护士们得知得哭了。
    宋渊微微勾起一抹极浅的弧度,轻轻点头,将包裹提回科室。
    办公室里冷清清,宋渊放好包裹,给自己倒了杯水, 没急着打开包裹,先拆开了那封信。
    这是他第一次收到来自他妻子的信。
    不可否认, 宋渊内心深处隐隐有些期待。
    然而想起上次老宋家来信对她的刁难, 宋渊暗叹, 希望不会是出了什么事儿。
    然而打开信件后, 他发现, 这位面容模糊的妻子,竟然和他记忆中软弱可欺的小妻子不太一样。
    做小买卖, 领养女儿, 在县里买房子。
    桩桩件件事情都在挑衅他记忆里柳暄红人设的认知。
    信里字里行间,宋渊感受到的是一种爽利自信。
    他不禁好奇, 宋家村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会让她产生如此巨大的改变。
    不过她这样能干, 倒让他不能立刻就回去的焦急心态略有些缓解。
    恋耽美

章节目录


我靠美食成万元户穿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作者:西瓜妖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西瓜妖精并收藏我靠美食成万元户穿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