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越说越激动,当即饭也不吃了,要去结账。
    柳暄红让他不要急,这羊也不会跑。
    陆杰嘿嘿笑:那倒也是,说到京里,柳老板您还记得不,我朋友曾要在京里开饭馆,我还曾邀你去京里做大厨,没想到他现在还未开业,你的柳记之名已经响遍大江南北了,他在报纸里得知你的消息,现在后悔极了,埋怨我不多缠着你。
    他这话是太夸张了,柳记的名声还没那么大,柳暄红估摸着是对方瞧见报纸,好奇问了两句。
    还是我当初小看了人,柳同志是有能耐的人,无论在哪里都能干出一番成绩。
    柳暄红笑笑。
    原本就生意火爆的小饭馆因为羊肉汤和红烧羊肉的关系,日收升了个小高峰。
    客似云来,柳暄红忙,不和他多说,去了后厨,又有人不停来,问她能不能再卖月饼。
    这些都是想搭上港商路子的人,柳记的月饼就是应节卖,昨儿是最后一波,卖完后就没了,那些买月饼的人家,大多数也是为了过节吃,中秋节一过,大家吃完了,这些人想送一盒月饼都困难。
    柳暄红看透他们的目的,这次坚定拒绝了。
    别看找她的人多,但松山县才多大,厂子有多少,而求上港商的又有几家呢,月饼本就是节日食品,节日一过就没人买了,她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为了几个厂子的人重开工坊。
    不过一连几天,除了这些心有目的的人询问,还有领着孩子或普通老百姓问月饼的事儿,或者问柳记能不能再出些吃食。
    她琢磨着,莫非真的可以开个小食品厂子?
    卖饼干糖果之类?
    这边柳暄红被人追着要开作坊卖月饼,另一边贾家饭店,贾根民黑了脸。
    昨儿一天,月饼的单子就这么点?
    周艳艳艰涩点头。
    为了保持逼格,贾家饭店的月饼并不公开售卖,而是在客人消费完指定金额后,作为赠品送上。
    这些往来客人觉着不错,可以联系饭店或月饼盒上的地址,订月饼。
    来到这吃饭的客人多多少少会给贾家饭店面子,然而,稀奇的是昨天,销售量直线下滑,打过来要月饼的单子寥寥无几。
    她们才卖了几天啊。
    听说最后一天是月饼销量巅峰期。
    周艳艳琢磨了许久,也得不出结论,她估摸着就是县里的有钱人家里不缺月饼吃了。
    贾根民:
    到底是小村子的人,有时候眼界狭窄。
    贾根民气的脖子涨红,挥了挥手,让她出去了。
    烦躁地抓起本地的报纸,却看到在夸昨日的晚会时,上面还写中秋佳节至,细数各大月饼,柳记再创辉煌,莲蓉月饼或多人喜爱。
    贾根民:
    贾根民黑了脸。
    他知道港商的到来能露脸,所以一直勤快地往那些厂子里送月饼,不过没成,这柳记又是从哪冒出了!
    贾根民隐约听到消息,说港商喜欢柳记的月饼,不过他没信,觉得是底下人夸捧柳记,毕竟现在柳记出名,然而,现在看来,应该是真的,这柳记,真那么好运气?!
    贾根民酸了。
    第47章 牛轧糖
    晚上柳暄红关店后, 是牵着头小羊羔回去的,小羊白绒绒, 叫声嫩嫩的, 一路萌化了许多人心,好奇的小朋友见了都要凑上前摸两下。
    宋小果和小月儿也不意外,俩人瞧见小羊羔瞪大了眼睛, 扔了手里的小花小草就欢呼着扑过去,直把小羊羔围得结结实实,密不透风。
    宋秋也一脸惊奇:这就是早上万水哥哥带来的?
    饭馆里难得吃羊,晌午柳暄红还特意让小言跑腿,给他们送来一锅白萝卜炖羊肉。
    白萝卜甘甜多汁,羊肉肥美细腻, 他们四个晌午是抢着吃的,现在回味起来, 宋秋忍不住舔了舔舌头。
    嗯, 这羊太小了, 得养养, 饭馆毕竟是做吃食生意, 不好养家畜,得放家里, 等你哥回来, 让他在东南角垒个篱笆。柳暄红戳了戳俩小萝卜头,让他们离小羊远一点, 别太过分, 惹急了小绵羊能咬一口。
    宋秋:小果说要在东南角搭个葡萄架子。
    柳暄红挑眉, 这葡萄藤影儿都没见着, 宋小果就开始畅想瓜藤李下了?
    不愧是她家崽崽, 会享受!
    那就改西南角吧。
    宋秋点头。
    小羊的住所是安排好了,那喂养的活计柳暄红瞅着和小羊羔玩耍嬉闹的小家伙们,心念一动。
    小学生是不是该培养爱护小动物的责任心了?
    俩人一羊耍的那么好,互相照顾也是应该的吧。
    一拍手,柳暄红招来俩小家伙,把喂养小羊羔,替小羊寻草粮的任务交给了他们。
    宋小果当即拍拍圆鼓鼓的小肚子:娘,您放心!我保证每天都领它去草坡溜达。
    小月儿抱着小羊羔轻声细语:我也会帮你洗澡,梳毛毛。
    柳暄红满意一笑。
    过了几天,陆师傅休假回来,几个姑娘轮班完了,柳暄红也抽出功夫能在家歇上一阵了。
    饭馆每日红红火火,几次上报更是掀动食客热情,然而小饭馆毕竟就那么大,每日预定排队的人数量都是有限的,食材服务什么的宋暖英和陆师傅他们都能处理好,过了节,柳暄红觉得宋暖英在作坊里干的不错,很有领导能力,就把她提了上来当柳记饭馆的店长。
    高雅如负责收银,杜婶子则是小组长,店里又招了俩临时工,她就当甩手掌柜了。
    中秋节实在忙活,她要好好放松一下。
    于是,宋万水只能带着月饼作坊的账本去小院子找她。
    中秋节卖月饼,算上厂子订单和柳记里的销售额,一共是一万六,刨去成本,一共挣了差不多一万二。
    宋万水神情激动:婶,咱们下回早点卖,能挣得更多。
    柳暄红微微颔首。
    的确,卖月饼是临时决定的,她们满打满算在柳记就卖了一礼拜,前几天还因为要生产厂子的订单,拿到柳记售卖的月饼并不多。
    这次能挣一万块,大头还是靠厂子订单拉来的。
    别的月饼铺子,至少提前大半个月就开始售卖,有的还铺货进供销社和门市店。
    柳暄红和宋万水对这个成绩已经心满意足了。
    一礼拜就挣了一个万元户,在这年头,不敢想象。
    宋万水觉得,如果她三婶把原料的级别降低点,工人工资发少点,也不用降低许多,就是把原料和工资向平常月饼作坊看齐,他们的利润会更高,因为现在这个月饼,成本占据了三分之一。
    但是他知道,他就是提了,柳暄红也不会答应。
    因为他婶婶开作坊,和挣钱相比,给大家带来更好的吃食更重要。
    如果能顺便改善村子人家的生活水平,她就更开心了。
    月饼作坊能挣钱,宋万水和宋暖英是大功臣,柳暄红给俩人各发了五百红包,把这对兄妹吓了一跳。
    她们就忙活了近十天,哪能得那么多钱呢。
    若是按请个管事的工资来看,在月均二十的松山县,这工资是高的离谱了。
    柳暄红笑意吟吟:你们拿着,这是你们辛苦得来的。
    管个小作坊可不简单,特别是吃食方面,卫生要注意,兄妹俩一个扮红脸一个扮白脸,饶是如此,作坊收工时,他们也把那些婶娘媳妇得罪透了。
    现在俩人这段时间都不好意思回小宋村。
    而且柳暄红还有自己的小心思。
    她是打算把柳记做成一个牌子的,因为饭馆的良好口碑,柳记的吃食生意不错,可以办个食品厂,卖糖果饼干什么的,先薅一波节日流量,打出名声后就能开个公司。
    宋家兄妹就是她瞧准的好帮手。
    不过现在离过年还有几个月,她还不急。
    送走了又激动又忐忑的俩兄妹,柳暄红自己又算了算,她穿越一年多,从卖串串香起,到最近的月饼,杂七杂八加起来,她手里有近六万块。
    可以说,在别人还为三十块工资奋斗的时候,她悄悄成了万元户。
    柳暄红一边骄傲一边痛苦着。
    六万块在外面的人看来,是能花一辈子的钱,然而她知道,以后钱会越来越不值钱,六万块在三十年后连个厕所都买不到,指望它躺平养老,还不行呀。
    柳暄红左瞧右瞧,觉得放家里不安全,干脆跑了趟银行存钱,回来睡了个午觉。
    天气渐渐凉爽,不过秋日的午后阳光温暖又不热烈,温凉温凉的,睡起来还是挺舒服的。
    美美地伸个懒腰,她听到院子里传来小孩们兴奋的尖叫声。
    柳暄红纳闷,打开窗户,看到几个人在小院子种树。
    底下挖坑的宋秋注意到她的目光,向她解释:在您睡着的时候,卖苗的大叔上门了。
    树苗是中秋前预定的,摊贩先去寻了桃树苗,又过了节,得了空忙不迭给他们送来了。
    她们家种果苗不是为了挣钱,也就不拘时节,苗拉到院子就开种,柳暄红下楼,东南角已经未雨绸缪搭上了葡萄架,而葡萄藤还是根光秃秃的苗根。
    隔壁宋秋挖的坑,说是小月儿的木瓜树。
    宋小果的桃树种在石桌附近,老大的苹果树则栽在院墙左侧中央,基本上,几个孩子的树苗都种在一条水平线上。
    柳暄红摸摸小月儿的揪揪,嘱咐她们要勤奋照顾。
    小月儿和宋小果鼓着小脸应好。
    柳暄红环视着小院,有树有小羊,看着有点模样了,她琢磨着明天去买几盆花栽在廊下,赏花吃果,小院就更温馨好看了。
    翌日,柳暄红去农贸市场抱了几盆菊花和一盆角腊梅。
    这时节除了灌类树类等开花植物,最繁茂艳丽的就是菊花了。
    青的红的黄的菊花挺立怒放,花团锦簇,纷红争艳,引来一堆邻居孩子跑来看稀奇,柳暄红在家时,天天撞到陌生的小萝卜头。
    因着孩子满院嬉闹的缘故,柳暄红也一连做了几天小孩零食。
    娘,您今天打算做什么?
    宋小果蹦蹦哒哒进厨房,说话的同时,眼睛不断往灶台瞟。
    他娘昨天做了香脆可口的撒子,前天吃了嘎嘣脆的炸麻花,大前天尝了软糯甘甜的咸蛋青团,宋小果觉得这几天简直是过的神仙日子!
    身为小月儿的哥哥和一众小屁孩的大哥,宋小果觉得自己应该以身作则,到厨房帮娘的忙。
    牛轧糖。
    柳暄红捏了捏他肉乎乎的小胖脸。
    不知不觉,小孩已经快八岁了,年纪小时肉乎乎胖嘟嘟还算可爱,可再大点,就不太好了。
    俩哥哥和妹妹都长的帅气漂亮,作为父母,柳暄红默默决定给他减肥!
    她绝不允许宋小果长残了。
    虽然这孩子平时比较臭美,但现在没意识到自己的美丑,柳暄红就不和他明说,打算温水煮青蛙般地节制他的饮食。
    像前几天的油炸零食当然不能做啦,恰巧她昨晚看到小月儿双手撑着脸颊嚼着大白兔,她就想到了牛轧糖。
    和许多人以为牛轧糖是用牛奶做的不一样,牛轧糖其实是一种蛋白糖,是用糖浆和蛋白搅和撒上花生仁做的,分韧糖和脆糖,两种口感的牛轧糖除了配料不同,制作方法一样。
    她一大早就炒了花生,熬了糖浆,糖团已经压平放在糖板冷凝,等定型后,就可以切块分吃了。
    柳暄红这次做了很多,她想着一部分留在家里吃,一部分留铺子售卖。
    这玩意儿保质期不长,她特意买了几个盒子,就让几个小家伙帮她抄写食用日期和提醒好了。
    于是,院子里的小崽崽们有活计了。
    宋小果和小月儿的朋友,基本都是小学生,能写会话了,抄几句话不成问题,小学生们趴在石桌上一人写字,她做的不多,就十盒,他们不一会儿就写完了,耍阵子后,牛轧糖也能吃了。
    宋小果咬上第一口,就歪了小脑袋:娘,这味道有点熟悉呀。
    柳暄红没想到他舌头挺尖,为了奶香浓郁,她特意放了几勺家里的奶粉,宋小果天天泡奶粉喝,可不熟悉。
    是花生味的!小月儿啃着一片脆糖,质地比较硬,她嘎嘣几下就吃完了,又咬了后软式的牛轧糖,松软的口感,粘却不腻,质地细柔有嚼劲,搭配浓郁的花生仁,风味十足!
    太好吃啦!小月儿眯上幸福的眼睛。
    其他孩子也小心翼翼地拿上一块,宝贝似的捧着。
    富贵舔着牙尖慢慢咬了一小块,舌头顿时被这好吃的糖征服,细嚼慢咽地吃完那一小口,就不舍得再吃了。
    这时听到柳暄红招呼大家还有许多,可以再拿的时候,富贵立马去抓了两块,塞进小兜兜里,满足地眯了眯眼,专注地舔完手中的软糖。
    回了家,他哒哒哒冲上楼,朝正在缝衣服的高婶子扯开自己的小兜兜:娘!你看,牛轧糖,你吃!
    说着,小手捏了一块踮着脚尖热情地往高婶子嘴里塞。
    高婶子尝了尝,推回去,含笑道:这是你柳姨做的吧,真好吃,娘老了吃着牙疼,乖宝你留着吧。
    富贵眨眨眼:娘,您不用舍不得,柳姨说这糖要放在柜台卖。
    高婶子当即从褂子兜里翻出两张毛票,去吧去吧,要是剩下也不用拿回来,记得请小果和月儿喝汽水。
    这小柳请孩子们吃零食,她家富贵也不能小气。
    小孩甜甜地笑了,一蹦一跳找小伙伴耍去。
    因着牛轧糖保质期短,柳暄红做好就让宋秋送柳记卖去。
    不过十盒糖,宋秋去柳记的路上,隔壁筒子楼的小孩就拿着毛票围着他,要不是他非要放铺子里售卖,没出门就能被卖光了。
    不过就是到了柳记,也是被这群小孩抢卖了。
    饭馆里的食客和预备去柜台盯着卖的小言愣在原地。
    老板又做甚好吃了?
    小伙子,你们柳记这又是卖的啥新品?
    咋一窝蜂就没了呢?让我们瞧瞧。
    正巧搁饭馆里吃饭的人里有位是筒子楼的,喊一把邻居小孩,借看下他们到底抢的啥,这群孩子咋恁积极。
    成人巴掌大的玻璃盒子,贴着密封的粉色纸条,上书牛轧糖,余下密密麻麻的小字估摸着是配料表和保质期。
    透明的玻璃里是乳白的花生糖。
    许是因为刚做好,食客仿佛闻到了股馥郁奶香。
    果然是讨小孩喜欢的玩意儿。
    食客们想起自己家的孩子,也想买一盒尝尝鲜了。
    小秋啊,还有吗?给我也来一盒呗。
    以后还出吗?上回你们中秋做的月饼不错,我家媳妇和孩子可惦记了,隔三岔五就问我柳记有没有卖。
    宋秋也不确定以后还有没有,不过他估摸着他娘不会无缘无故做了牛轧糖特意摆到柳记售卖,也就没把话说死。
    回去后,他把食客们的热情期盼说了,抿了抿唇试探道:我觉得我们可以把卖月饼的柜子接着卖些糖果饼干。
    不过这样,就得再聘个人了。
    柳暄红含笑透露:我打算开个食品厂,到时候可以给柳记供货。
    不过牛轧糖应该会断断续续售卖,因为她之所以选它,还有一个原因,牛轧糖也是过年过节送礼糖果佳品,深受大家欢迎。
    这么看,松山县的人也挺喜欢它的。
    以后可以列为款主打产品。
    宋秋微微惊讶,他们家要开厂子?这,虽然知道家里挣钱多,但是他觉得他们家还没富裕到能开厂子的地步。
    但是转念想到他娘先前开的月饼作坊,宋秋就不惊讶。
    同时,他心底冒出一股凉气和若隐若现的恐慌感。
    家里越来越好,他娘开饭馆,还要开厂子,他呢?
    恋耽美

章节目录


我靠美食成万元户穿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作者:西瓜妖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西瓜妖精并收藏我靠美食成万元户穿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