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关公公看这里崭新的床铺和家具,喉头动了动,恨不得立刻就成了自由人,心说明年无论如何也要休满假,就是天王老子让他销假,他也不干啦。
    张知鱼满院子转了转,看到小关公公的房只能在前院儿就有些嫌家小。
    张阿公也道,说不得过两年等孩大些,就要再想办法修一间或者买个大些的宅子住了。
    只张家人都有些恋旧,个个都不爱挪窝儿。
    张知鱼想起竹枝巷子涨了几两的房价就笑:说不得等不到离开,竹枝巷子以后成为城南第一巷啦,知县还专门给它圈地盘扩展呢。
    虽然这话有些自恋,但张阿公觉得有他在,也就是一两年的事儿吧。
    小关公公差点笑出声儿,这两个还真是亲祖孙,连这厚脸皮也是一样一样的。
    张知鱼这话也不是没有原因,竹枝巷子本来就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城南的居所很杂,很多好一点的巷子后头都有些破巷子,竹枝巷子也一样,大人都不让孩子们去里边玩儿,就是因为里头住的人杂,租房子的比户主都多,偷了孩子都没地儿找。
    假如以后大家都发了财,说不得这几天巷子都姓了竹嘞。
    转眼就要开张,说不得沈老娘还得过来,李氏已经一年没见娘了,去年娘还怕她吃不着盐,转托李三郎带了酱菜。
    今年她好容易来一趟,李氏便翻了皇帝给的料子,给几个小的裁了身新衣裳,也叫她老人家见着女儿如今过得不错。
    新船上的家具,张家都着人去了梅姐儿夫家买。李氏又带着孩子们一起去街上买点儿新花,等到开张的时候戴。
    等到了街上,李氏见着掌柜五岁的小女儿耳朵上都打秋千了,这才想起几个孩子还没穿耳朵。
    不过大家都不干,张知鱼觉得疼,而且职业病作祟,她怕穿个耳朵就三投胎了。
    夏姐儿也叉腰:别人打我就要打么,别人吃鸡阿公还不给我杀鸡呢!
    李氏叫噎得无话可说。
    回家后夫妻两个细数着来人,竟然破天荒地觉得家里看起来有点小了。李氏笑:以前刚嫁过来,就觉得你家院子好大,不是这个我娘还不让我嫁呢,谁知这才赚了几两银子就觉得小了。
    张大郎笑:以后还有更大的给你住。
    巷子里没有秘密,张家买船的消息一下就传得很多人都知道了。
    众街坊又议论纷纷,心说张家这真是要发了。
    有婆子叹:也不知怎生得鱼姐儿这么个金疙瘩,也就一二年光景,一粒黑芝麻就发成白面馒头了。
    有人也道:小时候就见她跟别的女孩儿不同,人还只敢玩泥巴,她就敢揉白面了。
    众人听了此话都笑起来,一时都嘀咕起鱼姐儿小时候的事来,那会儿她睁眼就说胡话,张阿公在家对着她跳了不少驱邪舞,这才逐渐不说了。
    是以张阿公一直觉得这个孙女儿长成,自己是付出了巨大的劳动的!
    不然如今邪祟还在这孩子身上瞎蹦跶呢。
    本来夸鱼姐儿的话给这人一岔开,转眼就成了揭底大会,连鱼姐儿三岁时在门口栽个狗吃屎,险破了相都说得津津有味。
    这当然不是她们看到的,而是张家也有个碎嘴子来着。
    张知鱼听了愤愤道:阿公,你还我名声!
    张阿公提脚便走,心说,这机灵劲儿是像我,这斤斤计较的劲儿就跟你爹一样啦。
    在外巡逻又斤斤计较的张大郎狠狠打了个喷嚏。
    同僚也恭喜他:张捕头家中喜事多。惦记你的人也多。
    也不一定。张大郎谦虚一笑:闹不好是背后有小人嘴碎,也一样打喷嚏。
    船菜开业
    那头李三郎优哉游哉回了大搡乡就跟沈老娘说话,道:娘,鱼姐儿买了间屋子给我。
    那神情别提多得意,谁叫这家里第一个得鱼姐儿孝敬的是他呢。
    还敢拿出来显摆,沈老娘不敌儿子厚脸皮,竖了眉毛骂:还不是因为你这般大了,要家业家业没有,要媳妇儿媳妇儿没有。连鱼姐儿都为你操心,还在这厚脸皮说嘴。
    再说下去有给老娘捶死的风险,李三郎见好就收,笑嘻嘻地钻到院子里给浇地喂鸡。
    李大郎和李二郎则有些嫉妒道:鱼姐儿如今光向着三弟,咱们都成外人了。
    此话又点了沈老娘这老炮仗,吃了饭逮住几个儿子就是一顿呛,先说大儿子二儿子:你们两个从鱼姐儿小就不跟鱼姐儿亲,跟妹妹年岁也差得远,三郎是兰娘当成半个儿子带大的,自然疼他些。
    又说,妹妹和外甥女还没得到你们一点帮助,就开始往八岁多的娃娃身上刮,哪来的脸皮这么厚。叫你爹听了晚上都得上来骂!
    一番话说得兄弟几个面色惨白,忙不迭跟沈老娘请罪,几人原是开玩笑,并不真的图鱼姐儿什么。
    沈老娘冷哼:不图你说什么!完了吃得一碗粥又说,这回去县城,你们就就在家里种地看田算了。
    说罢转身回房躺在床上便哼起歌来。心说,这孩子就是替她,打小就这般会赚钱。
    张家往上数到族谱第一页也没一个人有这般大的本事。像她沈老娘就有些不同,从小也是乡里一顶一的女娘,这是什么,这就起遗传!
    想到这,沈老娘又起来吃了一个甜瓜,笑着跟儿媳说:张家娶了兰娘真是好大一场造化!
    两儿媳听得牙酸,又恨丈夫不会说话,累得自己去跟小姑子打好关系的机会都没有。
    是以这头张家喜气洋洋,殊不知鱼姐儿两个舅舅在家何等人嫌狗厌。
    只有李三郎,又乐颠颠地带了两口袋嫩藕两口袋老藕,独自往县城走。
    沈老娘云:等张家院子才几间屋子。我去了住哪儿?等你新房除了晦,等她新船开了张,老娘再去好好享受享受。
    新船开业那日,张家一家早早就起了床,这事儿一回生二回熟。先前李氏已经开过一回张,这次很容易就将事操持起来。
    张家在南水县待得久了,这么多年认识的人也不少,再则李氏做的菜本来就小有名气,是以开张第一天竟然人满为患,几个孩子都被挤得没地方站了,若非怕翻了船,张阿公简直都想立在龙头上给人让座,好叫多赚二钱银子。
    大桃乡也来了人,要说有钱的大桃乡也有几个,但说买了船铺的,张家依然是第一个,里正对着祖宗牌位拜了又拜,若非挪坟不吉,他都想叫自己爹跟老张头做邻居了。
    说到这个张大伯就愁,个个偷土不成,竟想着死了睡一起了,想着就打寒颤。
    张知鱼险叫笑死,打不过就加入呗。
    赵掌柜和顾家也来了人吃饭。
    李氏狠心给他们在二楼挤了个单间,专供熟人和孩子折腾。
    张知鱼则在外头帮黎氏算账收钱,这船没开回春河,还停在这大湖上头。
    李氏说:这船再来回春河就不合适了,那头的人家还是普通老百姓居多,但这船修得跟销金窟似的,过去有几个敢上船买食?不如就在这赚些富贵人家的钱,也叫这船早回本。
    所以今日收的钱很多都是散碎的银子,给铜板的客人不算太多,就算是这望月湖上的纨绔子弟,也有常差人去李氏的小船上买吃食的。
    如今李记船菜舫离得近了,倒更便宜,今儿好些人都呼朋唤友地过来抢座。
    张家几个女儿累得不轻,小关公公身手好,也被安排了一个跑堂的活儿。
    过了饭点,几人才将将得了些空都趴在栏杆上喘气。
    张知鱼眼尖,看到一楼口子上有个容色冷峻的男人正在排队等座儿。
    这人不说话,还叫人插了好几个队,张知鱼跟慈姑和赵聪笑:这人好傻啊,一看就是个好骗的,给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呢。
    小关公公也伸头过去看,拉长了声音惊道:那不是闷葫芦么。
    虽然不乐大好的日子见这么个扫把星,但张家跟县太爷打好关系显然有诸多好处。
    小关公公转转眼珠混在人堆里,屏声运气,声如洪钟:那不是范知县吗?不想今儿也来给张家撑场子!
    张阿公叽咕一声,差点儿掉河里,满场转着,高声道:范知县?知县也来给我们捧场?来来来,请坐请坐
    范安皱眉站在人群中,看着关仁叹气,做为职业老饕,他来南水县第二天就知道李氏船菜了。而且范家没有仆人,只有雇佣工,范安出门在外除了手下也不带别的,事事亲力亲为。是以这么长时间,他已经自个儿去了船菜舫好几次了。
    黎氏是个大脾气的,卖完了菜,天王老子在跟前儿照样关门。
    是以小范大人来得不久,吃的闭门羹还挺多,不过他来得勤快,而且时候都卡得正正好,不早一分也不晚一分,在李氏跟前还有几分面熟来着。
    但小范大人从来是个低调的人,此时叫小关公公一叫破,手就忍不住按在了佩剑上。
    小关公公见了就对鱼姐说:成天不是砍人就是骂人,难怪给人挤兑得出了京。
    那头张阿公已经见惯了叶知县,自个儿又是个文化人了,带着儿子两三下就将人拉回包间。
    大家一起坐着看新知县,心头都很好奇,盼着他比叶大人好又不想他比夜大人更好。
    被众人围住的范安忍不住开了口:我脸上有东西?
    张知鱼:比小叶大人高。
    顾慈:比小叶大人壮。
    赵聪:你会画丹青吗?
    范安:我不会,但我会打猎。
    夏姐儿立马递给她自己的弹弓说:打只猎来看看。
    范安看着几个小孩,又看一眼偷笑的小关公公,拿起弹弓走到窗边对外看了看,正有一群大雁南飞,将要路过望月湖。
    张知鱼和小伙伴也凑到船边看,不过大家看的是湖上的水鸭子,心说弄一只过来做成船鸭加加餐就好啦。
    范安用手试了试弹弓,赞了一声:这弹弓做得倒好。
    说罢取下腰间一枚玉珠对天一射,一只大雁便落在张知鱼脚边,左眼血流不止,细看正是那枚玉色弹珠。
    只可惜捧场的没几个,扫兴的却一堆,夏姐儿失望道:我还以为是水鸭子呢,这个没肉不好吃的。
    小关公公哈哈大笑,叫你装,该!
    张知这和小伙伴叽咕一番说:也行吧,看着跟叶大人也差不了太多。就勉强接受他好啦。
    小关公公见范安如此卖力表演,也就落个差不多的评语,真是通身舒泰,饭都多吃了几碗。
    范大人面不改色,还倒了酒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吃饭。
    小关公公凑过去问他:孩子们帮了忙,我大哥也帮了忙,你是不是该给点儿表示。
    范安吃着松鼠桂鱼,看他一眼说:有。
    看看这惜字如金的样儿!
    小关公公险叫噎死,那头几个孩子却眼前一亮,忍不住拍手叫好:好酷啊,好喜欢!
    作者有话说:
    明天见
    感谢在20220518 08:46:53~20220519 09:34:2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圆滚滚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圆滚滚、玲娜贝儿、福尔玛吉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痴线 168瓶;23123863 50瓶;谢小义、风格的羽翼 20瓶;Soft官方指定亲爹 15瓶;藕枝枝、热乎乎的鸡蛋仔、雨后青山、我是爱与光、可堪回首、123456789、漠北、汤圆、入画浅相思、碗转曲尘花 10瓶;小羊羊妈妈、22336602、mints、Eternity、肥仙鹤、一朵奶油芙、梨白 5瓶;清茗 3瓶;格子 2瓶;38995705、52703334、pandaandkai、绝不混吃等死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8章 、这福分给你吧
    *小关公公回京
    诚然大家都觉得雁肉不如鸭肉, 但叫李氏一清炖,肉质细腻,浓香扑鼻, 最重要的么,居然还没有脂肪肥油, 可谓天生的好食材,专补老饕胃。
    一行人才喝了一口汤, 便觉回味无穷, 瞬间从鸭子军倒戈,若说还有个甚的不满意,那就是实在是不够吃。
    张知鱼仔细拍了一通娘亲的马屁,回头再想吃第二块, 就见范大人狂风扫落叶般卷走了所有雁肉,好好的雁子进嘴, 转眼就一堆碎骨出来, 仔细看看上头还一丝肉都没有。
    众人看一回自己还没伸出去的筷子,都笑:范大人果然武艺高强。
    嘴跟剔肉机似的。
    小关公公早有先见之明,捞了一碗细嚼慢咽,闻言便哼哼道:他有什么武艺,提到军中,最多也就能做个火头兵。
    张知鱼摸出从大雁眼睛里抠出来的淡绿玉珠,怀疑小关公公这是嫉妒贤才。
    小关公公一听这话,眼睛都瞪圆了, 道:我嫉妒他,小破孩太没见过世面, 满神京谁不知道, 他是个护食的毒葫芦, 谁在他跟前儿都抢不着一块肉,也就射箭厉害些,也还是为了吃练的,让他胸口碎大石,就不成了。
    范安听了也没什么表情,他长得英俊,又满身正气,又不争不抢的,可不是好大一朵仙菊花么,大家心中看小关公公眼神都不对了,道,范大人刚刚就是饿了。小关公公从后厨截走一盘菜,坐在窗边闷头大吃,心说不听好人言,饿肚在眼前。
    酒过三巡,众人的肚子还咕咕叫,看着手快出残影的范大人脸色就有些微妙,娘啊,这事儿竟然是真的。
    张知鱼看着小范大人干净的嘴角和叠得方方正正摆在桌边的帕子,心道,原来小关公公离家出走,是给范大人饿的。
    一桌饭食下来,只饱了范大人一人肚皮,一行人回家不免就吃了二道饭,连养生的王阿婆都吃了两碗瓷实的米,正喝着船上剩下来的鸡汤道:这么下去可不行,也太失礼了。
    张知鱼也这么觉得,谁知这人生得俊,还那么瘦,结果比潲水桶都威武,吃那么些下去也不见打个嗝儿什么的。
    王阿婆难得发表意见,今儿饿狠了,也动了下脑子,道:往日听富贵人家的丫头说,他们家都是用席铺地,放了矮几,一人面前分一盘子慢慢吃,好似什么祖上富过的人都这么待客。咱们家没席子,一人给小几还拿得出来。
    好办法。张知鱼一听这主意就笑:阿婆,你想把范大人隔开。
    混说什么,我们可不是那样的人家。王阿婆怕这漏风嘴惹来祸端,赶紧纠正:这是礼遇,不是官儿我们还不这么做呢!
    那张家祖上也没富过啊。张知鱼笑,张阿公自从家里发了这银子,见天在祖宗跟前说家在他的手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此可以揣测,张家祖上没姓过赵。
    话不是这么说的。王阿婆忽然觉得这孩子脑子不甚灵光,道:江南道大桃乡张家,我是你的祖,我们家现在富了,你怎么不是祖上富过,且如今还在富呢!说完念了声佛,继续拜财神去了。
    小关公公也在吃二道饭,张家觉得饭桌上委屈了他,回来特意又煮了顿好酒好菜出来特供他一人,还熏了香肉干儿给他当成零嘴收拾在包袱里。
    小关公公在张家住了这么些日子,大家都把他当自己人了,满巷子的人都舍不得他,张家更是不爱离别的人,就得一家子热热闹闹的才好呢,但为了不叫他瞧出来,众人都乐呵呵的给他捧哏,又让小关公公开了无数专场演讲方散了会。
    小关公公说得嗓子冒烟,喝了口茶,笑:我在宫里万事不缺,大家不必担心,况且满天下打得过我的,十个手指头都数得过来,别说有人敢找我麻烦,就是皇帝想要我给他卖命,也还得花大钱呢。
    恋耽美

章节目录


古代小户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作者:竹笋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竹笋君并收藏古代小户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