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六零我带着淘宝无敌了(51)
真的是出于涵养,要不然,赵雨笙真的直接想给面前这人一耳刮子。
七奶奶,他们家这么一大家子,我们家恐怕高攀不上。
说罢赵雨笙就转身离开了。
第117章 想的怪美
看着赵雨笙离开的背影,七奶奶愣了愣,然后朝着赵雨笙的背影吐了口唾沫。
我呸,一个被人休了的老女人,有人要还不巴巴的嫁过去,还在这里挑三拣四的,真是马脸不知长。
另一边赵雨笙也气呼呼的回了家,一回到家她给自己倒了一碗水,对王桂灵道:娘,以后七奶奶那个老媒婆再来你不许给她开门。
王桂灵闻言正在拆被子的手停了一下,道:这是咋了?
赵雨笙转头气呼呼的道:什么东西,就她那样说媒,这么多年竟然没有人把她揍一顿,什么香的臭的都往你跟前凑。
王桂灵闻言便知道了这件事情被赵雨笙知道了,她放下针线,期期艾艾的看着赵雨笙道:雨笙,你别多想,娘、娘自己没那个意思。
赵雨笙坐到她娘身边,道:娘,我不反对你再成家,但是七奶奶说的那样的可不成,一定得找个好的。
王桂灵闻言嗔怪道:你这孩子说啥呢,娘说没这个意思就是没有这个意思,娘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难不成还嫁人啊,娘下半辈子啊,就想守着你过,只要你不嫌弃娘就成。
怎么会呢,我还巴不得呢,以后您给我做饭,给我看孩子,那我多轻松啊。赵雨笙抱着王桂灵的胳膊撒娇道。
王桂灵故作生气的点了点赵雨笙的鼻尖道:合着你娘我就是你的老妈子啊?
赵雨笙看着王桂灵的表情,知道她不是在说假话,本来还想再劝几句,但是看她态度很郑重,也就没有说什么,反正现在还没有碰到合适的人,等遇到合适的人再说吧。
今天七奶奶和赵雨笙在村里说的话也没有背着人,当天便传了出去,不管怎么说,大家还是看热闹的人居多,但是也有几个动了心思。
主要是王桂灵一个人带着赵雨笙过了十几年,也没有再嫁人,所以大家一时半会的还真的没有想起来这回事,但是现在被七奶奶一提,大家一琢磨,就发现这王桂灵的条件还真不错。
之前没有人给她做媒,主要是因为王桂灵自己不想嫁,再加上王桂灵明摆着要供赵雨笙念书,谁愿意把自己家的钱拿出去供这么个赔钱货拖油瓶念书啊,而且王桂灵又黑又瘦所以还真的没有人打这个主意。
但是现在再一看王桂灵,人比原来胖了还白了,看着年轻了不少,本来就是出了名的勤快能干,虽说之前受过伤,但是现在一看,倒是比原来还建康呢,再干几年活也没问题。
以前的拖油瓶赵雨笙现在可不是拖油瓶了,而是个金光闪闪的大学生啊,说不定以后还能沾上光呢
这样一分析,王桂灵在乡村二婚市场上瞬间成了抢手货。
七奶奶本来还想着在家里拿捏拿捏王桂灵,但是没想到这一两天的,上赵雨笙家的媒人可不少,就连很多平时不做煤的人上门话里话外的也是说这件事情。
七奶奶可撑不住了,忙往许各庄去了。
说实话,在现在的人的眼光看来,七奶奶给王桂灵说的这户人家真是人丁兴旺的好人家。
这户人家的当家人许老爷子今年已经六十多了,但是身体健康,老太太也很硬朗,下面有三个儿子,死了老婆的这个便是老大,老大叫做许来金,今年四十岁,家里有四个孩子,老大今年已经十九,已经定了亲,二儿子今年十六,老三是个女儿今年十二,老四今年九岁。
这个许来金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也都成家生子多年,但是一大家子并没有分家过。
有一说一,在农村,这样的一户人家,走出去就有十几个男丁,谁不羡慕,若是许来金的原配没有死,那也是圆满的一家人。
但是若是许来金要续娶,便不是这样看了,还有老人健在,便意味这以后还要伺候老人,下面三四个孩子尚未结婚,意味着以后的压力大,虽然是大嫂,但是想必这两个妯娌对这个新大嫂也不会太友善。
而且,赵雨笙心里还有一个想法,按照王桂灵现在的年纪,说不定嫁人了还会再生个孩子,赵雨笙倒不是介意会有人来分享她的母爱,但是如果她的弟弟或者妹妹出生在这样的环境里,他(她)会幸福的成长吗?
总而言之,若是结婚,这种情况简直就是地狱难度。
七奶奶到了许家,许老太指使着孙女倒了一碗糖水,许来金的女儿许荷花不情不愿的倒了一碗糖水。
许荷花都十二岁了,该懂的事情都懂了,要是有个后妈进门他们兄妹的日子也不好过,所以她肯定是不愿意的。
七奶奶一口气将糖水喝下去,擦擦嘴才说起正事。
这事儿恐怕悬呢,老姐姐,我给你说句实话,这王桂灵可不是光你家里盯着呢。七奶奶道,大家伙可都不傻,就王桂灵这样的条件,谁不抢着要啊。
许老太脸色不太好,道:不是听说她之前受了伤还开了刀不能干重活了,咋还这么多人家盯着呢?
七奶奶一拍大腿道:可不是,但是谁能想到呢,她去了京城养了几个月,这次回来可比以前还看着好了,我瞅过了,这干活啥的,跟以前一点都不带差的。
许老太其实早就知道这一点了,她家在赵家庙大队也有亲戚,早就打听过了,要是不能确定这点,她也不敢娶王桂灵不是?
这样,老妹子,这事儿要是成了,原先说好的媒人礼,我给你翻倍。许老太道。
七奶奶一拍大腿道:那还有啥好说的,不过老姐姐这事儿也不能光我出力啊,你们家这边也得使点力不是?
许老太一想,便点了点头。
待到许来金回家,许老太将他喊道屋里,说了这件事情,许来金皱眉道:娘,要不这事儿就算了。
许老太瞪了他一眼,道:你个缺心眼的玩意,我都是为了谁啊,还不是为了你,你屋里没个女人伺候着能行吗?再说了这王桂灵我都打听好了,能干,而且她那闺女可是个大学生,要是她嫁过来了,那不就等于咱家出了个大学生吗,那得占多少好处你想过吗?
也就是赵雨笙不在这,要是在这听到他们的话,赵雨笙保证一定会让他们知道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一屋子人长得跟丑八怪似的,倒是想的挺美啊!
第118章 感谢
在王桂灵磨破了嘴皮子打发走了第n个上门来说媒的人的时候,深深的叹了一口气,道:在京城的时候想家,现在回来了,还巴不得回去呢。
就是,起码在京城不会有这么多人上门来打扰我们。赵雨笙颇为赞同的点了点头,道,就算有人上门来说媒也不至于这么不靠谱啊,你看看这上门的,不是懒汉就是盼着你过去当苦力呢。
王桂灵噗嗤一声笑出来道:你这孩子,娘都说了,娘不会嫁人的,你放心吧。
赵雨笙抱怨了一通,合着王桂灵还以为她不愿意让自己嫁人呢。
赵雨笙想解释,打那是张了张嘴还是没说出来。
现在她们并不知道,现在许家不但没有打消这个主意,反而打算采取一些措施了。
咚咚咚。
听到敲门声,赵雨笙不禁痛苦的喊了一声,又来了!
王桂灵也十分的无奈,自己年轻的时候,她爹早早的就给她定了亲,现在老了老了,倒是上门来说媒的人要把门槛子踏破了,这算是什么事啊。
王桂灵一打开门,两个身影扑通一下跪在了她面前。
倒是将王桂灵吓了一大跳,定睛一看正是周翠和她男人。
嫂子。
周翠喊了一声。
王桂灵忙弯下腰去扶,道:这是干啥呀,快起来。
嫂子,我们是专门来道谢的,要不是雨笙,我们家铁蛋可就活不成了。铁蛋的父亲道。
雨笙,雨笙。
王桂灵大声喊了两句,赵雨笙一出来看到这一幕,忙跑过来跟王桂灵一起扶他们。
叔,婶子,你们这是干啥呀,你们都是长辈,我真的受不起,快起来吧。
这时候看热闹的人也围过来了。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了好几句,再加上大家伙又扶又搀的,周翠和她丈夫才站起来。
周翠道:雨笙,等铁蛋好了,我让他来给你磕头。
你家铁蛋咋样了,这两天你们两口子都在卫生所,我们也不知道啥情况?
二大娘问道。
周翠擦擦泪道:送到卫生所就烧起来了,大夫给打了针,又问了是咋回事,我给他学了一遍雨笙是咋救铁蛋的,那大夫说,多亏了有雨笙给我们家铁蛋弄那啥。
周翠说到这里卡住了。
她丈夫补充道:人工呼吸。
对,就是人工呼吸。周翠继续说道,要不我们家铁蛋根本就活不了。
周翠又看着赵雨笙道:雨笙,这次你的大恩大德婶子一辈子都忘不了,想想以前我还经常在背后说你们娘俩的坏话,真的臊得慌,真是多亏了大人有大量。
赵雨笙不在意摇摇头道:您可别这么说,就算是旁人,我遇见了也得救,更何况铁蛋还算是我看着长大的呢。
雨笙,嫂子,这篮子鸡蛋你们可一定得收下。周翠提着一篮子鸡蛋道。
你这是干啥呀,快拿回去给铁蛋补补身子。王桂灵自然推辞。
周翠却很固执道:这鸡蛋你们一定得收下,不然我这心里都不安宁。
她都这样说了,王桂灵也只好接下这篮子鸡蛋。
都别在外头站着了,快进来吧。王桂灵对着大家招呼道,雨笙,快去倒水。
好。
大家纷纷跟进来,将小小的屋子塞满了,也多亏了家里有两个暖水壶,不然还真的不够给大家喝的呢。
大家纷纷问起铁蛋的情况,周翠又抹起了眼泪道:铁蛋这几天一直迷迷糊糊的,大夫说可能就算是醒了,脑子也得受点伤害,估计是没以前机灵了。
大家闻言也都纷纷的叹息,不过这孩子在冬天溺水还能活下来也算是命大了,这件事情,说实话也在大家的意料之中。
因为他们大队之前也有个这样的症状的人,也是冬天落水,立刻捞上来脑子也坏了。
赵雨笙突然想起来一件事,问道:河面上咋会有个洞,我看那洞不像是自己化的,倒像是人凿出来的,咱们大队不是还没冬捕吗?
冬捕也算是他们大队的过年的传统习俗之一了,在过年前几天挑个日子,大队的人都去河边凿冰捕鱼,晚上回来将鱼分给大家,第二天就杀猪,分猪肉,好让大家过个好年。
是啊,我还纳闷呢。
其中一个大爷道,本来昨儿就该捞鱼去了,这不是出了铁蛋这事儿,书记说晚两天,不过今天下午先杀猪,给大家伙分了,至于鱼的事儿,一会儿我们去河边捞点先给赵元家送去,这孩子明天就办事儿了,总不能没肉没鱼的,那多不像样啊。
我看啊,保不齐是哪家猴小子干的。一个人猜测道。
另一个人摇头道:我看不像,咱们大队年年捞鱼的习俗大家伙都知道,他犯不上为了条鱼先自己凿冰去啊,再说了咱们大队以前可没出过这事儿,说不定是别的大队干的。
这件事,书记已经在调查了。
周翠丈夫闻言狠狠道:要是让老子知道是谁,我一定饶不了他。
赵雨笙没有说话,大家却纷纷赞同,一定要给这人一个教训。
虽然动私刑不对,但是这件事情已经酿成了严重的后果,有句话叫做不受人苦莫劝人行善,铁蛋出了这样的事情,周翠夫妻恐怕连心都要疼死了。
众人在他们家坐了一会儿,便纷纷回家了,都对下午的杀猪期待着呢。
就连赵雨笙和王桂灵都不例外,毕竟今天下午杀的一头猪里就有一头是她们曾经喂过的,辛苦了大半年,现在到了享受成果的时候,谁不期待呢。
王桂灵道:我昨儿去你二大娘家看咱们家原来喂得那头猪了,你二大娘真勤快,我看着差不多两百斤了。
赵雨笙对这个数字倒是不怀疑,王桂灵和二大娘都是能干勤快的人,喂得猪自然也格外重一些。
现在可没有后世那些猪饲料,一头猪长到二百斤就算是大肥猪了。
其实这半年赵雨笙吃的猪肉也都是在淘宝上买的,都是养猪场饲养的猪,不用想都知道肯定没有农家猪好吃。
第119章 杀年猪
吃过午饭,王桂灵拿出一个大盆洗刷干净,便带着赵雨笙往大队部赶去了。
到了大队部果不其然,大队里的人已经来了大半,脸上都带着喜气。
赵元他娘看到她们母女,便过来道:昨天晚上赵元果然有点发烧,多亏了雨笙送去的药,今天早上便退烧了,不然明天可得闹笑话了。
咱们都是一个大队的,都是应该的。王桂灵笑道,家里都准备好了吧,明天我带着雨笙早点去帮忙。
赵元他娘连连摆手道:不用不用,都准备好了,哪里还用得着你们来帮忙呢,明天来了尽管吃就是了。
大队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养了猪,不过大多都是任务猪,赵吉福带着人一大早上就将猪赶到县城的屠宰场去了,只留下了五头猪给大家伙过年。
而留下的五头猪里,都是最重最肥的大肥猪,之前赵雨笙她们家养的猪也在其中。
王桂灵和二大娘的脸上隐隐的都有些自豪之色。
赵吉福身上穿着大棉袄抽着旱烟走过来,身后跟着自己的儿子赵为民,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五大三粗,膀大腰圆的男人。
赵雨笙知道这人是个屠夫,每年赵家庙大队杀猪,请的都是他。
张屠夫看了看五头猪,冲着赵吉福竖了竖大拇指道:赵书记啊,你们赵家庙大队的人都能干啊,我走了好几个大队,就属你们大队的猪喂得好,怎么样来年能拿个先进吧?
赵吉福脸上红光满面,却连连摇头,但是前几日公社的书记也对他表扬了一番,话里话外的,明年开春评先进应该有他们大队一份。
这让他如何不自豪,赵家庙大队可是在他的带领下才取得的这样的成就的。
村里的男人将猪的四肢绑起来,大肥猪立刻发出了尖叫,想必也知道自己命不久矣。
村里许多女孩子都有些害怕的转过头去,但是赵雨笙却看得两眼放光。
废话,她在学校里啥没见过,不就是杀猪吗?
也就是她没经验,要不她都敢拿刀子去杀。
只见张屠夫将自己的杀猪刀在磨刀石上象征性的磨了两下,便一副狰狞的样子冲着猪走去。
肥胖的大肥猪此刻却显得有些可怜,在张屠夫的注视下瑟瑟发抖。
张屠夫走近了大肥猪,然后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还冒着热气的猪血汩汩的流入早就准备好的大桶里。
赵吉福在人群中扫视了一圈,点了几个妇人,道:你们几个去煮猪血去。
其中就是王桂灵,王桂灵煮猪血的手艺确实不错,煮出来的猪血顺滑细腻。
王桂灵也早有准备,将盆递给赵雨笙,道:一会儿你去割肉。
恋耽美
七奶奶,他们家这么一大家子,我们家恐怕高攀不上。
说罢赵雨笙就转身离开了。
第117章 想的怪美
看着赵雨笙离开的背影,七奶奶愣了愣,然后朝着赵雨笙的背影吐了口唾沫。
我呸,一个被人休了的老女人,有人要还不巴巴的嫁过去,还在这里挑三拣四的,真是马脸不知长。
另一边赵雨笙也气呼呼的回了家,一回到家她给自己倒了一碗水,对王桂灵道:娘,以后七奶奶那个老媒婆再来你不许给她开门。
王桂灵闻言正在拆被子的手停了一下,道:这是咋了?
赵雨笙转头气呼呼的道:什么东西,就她那样说媒,这么多年竟然没有人把她揍一顿,什么香的臭的都往你跟前凑。
王桂灵闻言便知道了这件事情被赵雨笙知道了,她放下针线,期期艾艾的看着赵雨笙道:雨笙,你别多想,娘、娘自己没那个意思。
赵雨笙坐到她娘身边,道:娘,我不反对你再成家,但是七奶奶说的那样的可不成,一定得找个好的。
王桂灵闻言嗔怪道:你这孩子说啥呢,娘说没这个意思就是没有这个意思,娘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难不成还嫁人啊,娘下半辈子啊,就想守着你过,只要你不嫌弃娘就成。
怎么会呢,我还巴不得呢,以后您给我做饭,给我看孩子,那我多轻松啊。赵雨笙抱着王桂灵的胳膊撒娇道。
王桂灵故作生气的点了点赵雨笙的鼻尖道:合着你娘我就是你的老妈子啊?
赵雨笙看着王桂灵的表情,知道她不是在说假话,本来还想再劝几句,但是看她态度很郑重,也就没有说什么,反正现在还没有碰到合适的人,等遇到合适的人再说吧。
今天七奶奶和赵雨笙在村里说的话也没有背着人,当天便传了出去,不管怎么说,大家还是看热闹的人居多,但是也有几个动了心思。
主要是王桂灵一个人带着赵雨笙过了十几年,也没有再嫁人,所以大家一时半会的还真的没有想起来这回事,但是现在被七奶奶一提,大家一琢磨,就发现这王桂灵的条件还真不错。
之前没有人给她做媒,主要是因为王桂灵自己不想嫁,再加上王桂灵明摆着要供赵雨笙念书,谁愿意把自己家的钱拿出去供这么个赔钱货拖油瓶念书啊,而且王桂灵又黑又瘦所以还真的没有人打这个主意。
但是现在再一看王桂灵,人比原来胖了还白了,看着年轻了不少,本来就是出了名的勤快能干,虽说之前受过伤,但是现在一看,倒是比原来还建康呢,再干几年活也没问题。
以前的拖油瓶赵雨笙现在可不是拖油瓶了,而是个金光闪闪的大学生啊,说不定以后还能沾上光呢
这样一分析,王桂灵在乡村二婚市场上瞬间成了抢手货。
七奶奶本来还想着在家里拿捏拿捏王桂灵,但是没想到这一两天的,上赵雨笙家的媒人可不少,就连很多平时不做煤的人上门话里话外的也是说这件事情。
七奶奶可撑不住了,忙往许各庄去了。
说实话,在现在的人的眼光看来,七奶奶给王桂灵说的这户人家真是人丁兴旺的好人家。
这户人家的当家人许老爷子今年已经六十多了,但是身体健康,老太太也很硬朗,下面有三个儿子,死了老婆的这个便是老大,老大叫做许来金,今年四十岁,家里有四个孩子,老大今年已经十九,已经定了亲,二儿子今年十六,老三是个女儿今年十二,老四今年九岁。
这个许来金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也都成家生子多年,但是一大家子并没有分家过。
有一说一,在农村,这样的一户人家,走出去就有十几个男丁,谁不羡慕,若是许来金的原配没有死,那也是圆满的一家人。
但是若是许来金要续娶,便不是这样看了,还有老人健在,便意味这以后还要伺候老人,下面三四个孩子尚未结婚,意味着以后的压力大,虽然是大嫂,但是想必这两个妯娌对这个新大嫂也不会太友善。
而且,赵雨笙心里还有一个想法,按照王桂灵现在的年纪,说不定嫁人了还会再生个孩子,赵雨笙倒不是介意会有人来分享她的母爱,但是如果她的弟弟或者妹妹出生在这样的环境里,他(她)会幸福的成长吗?
总而言之,若是结婚,这种情况简直就是地狱难度。
七奶奶到了许家,许老太指使着孙女倒了一碗糖水,许来金的女儿许荷花不情不愿的倒了一碗糖水。
许荷花都十二岁了,该懂的事情都懂了,要是有个后妈进门他们兄妹的日子也不好过,所以她肯定是不愿意的。
七奶奶一口气将糖水喝下去,擦擦嘴才说起正事。
这事儿恐怕悬呢,老姐姐,我给你说句实话,这王桂灵可不是光你家里盯着呢。七奶奶道,大家伙可都不傻,就王桂灵这样的条件,谁不抢着要啊。
许老太脸色不太好,道:不是听说她之前受了伤还开了刀不能干重活了,咋还这么多人家盯着呢?
七奶奶一拍大腿道:可不是,但是谁能想到呢,她去了京城养了几个月,这次回来可比以前还看着好了,我瞅过了,这干活啥的,跟以前一点都不带差的。
许老太其实早就知道这一点了,她家在赵家庙大队也有亲戚,早就打听过了,要是不能确定这点,她也不敢娶王桂灵不是?
这样,老妹子,这事儿要是成了,原先说好的媒人礼,我给你翻倍。许老太道。
七奶奶一拍大腿道:那还有啥好说的,不过老姐姐这事儿也不能光我出力啊,你们家这边也得使点力不是?
许老太一想,便点了点头。
待到许来金回家,许老太将他喊道屋里,说了这件事情,许来金皱眉道:娘,要不这事儿就算了。
许老太瞪了他一眼,道:你个缺心眼的玩意,我都是为了谁啊,还不是为了你,你屋里没个女人伺候着能行吗?再说了这王桂灵我都打听好了,能干,而且她那闺女可是个大学生,要是她嫁过来了,那不就等于咱家出了个大学生吗,那得占多少好处你想过吗?
也就是赵雨笙不在这,要是在这听到他们的话,赵雨笙保证一定会让他们知道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一屋子人长得跟丑八怪似的,倒是想的挺美啊!
第118章 感谢
在王桂灵磨破了嘴皮子打发走了第n个上门来说媒的人的时候,深深的叹了一口气,道:在京城的时候想家,现在回来了,还巴不得回去呢。
就是,起码在京城不会有这么多人上门来打扰我们。赵雨笙颇为赞同的点了点头,道,就算有人上门来说媒也不至于这么不靠谱啊,你看看这上门的,不是懒汉就是盼着你过去当苦力呢。
王桂灵噗嗤一声笑出来道:你这孩子,娘都说了,娘不会嫁人的,你放心吧。
赵雨笙抱怨了一通,合着王桂灵还以为她不愿意让自己嫁人呢。
赵雨笙想解释,打那是张了张嘴还是没说出来。
现在她们并不知道,现在许家不但没有打消这个主意,反而打算采取一些措施了。
咚咚咚。
听到敲门声,赵雨笙不禁痛苦的喊了一声,又来了!
王桂灵也十分的无奈,自己年轻的时候,她爹早早的就给她定了亲,现在老了老了,倒是上门来说媒的人要把门槛子踏破了,这算是什么事啊。
王桂灵一打开门,两个身影扑通一下跪在了她面前。
倒是将王桂灵吓了一大跳,定睛一看正是周翠和她男人。
嫂子。
周翠喊了一声。
王桂灵忙弯下腰去扶,道:这是干啥呀,快起来。
嫂子,我们是专门来道谢的,要不是雨笙,我们家铁蛋可就活不成了。铁蛋的父亲道。
雨笙,雨笙。
王桂灵大声喊了两句,赵雨笙一出来看到这一幕,忙跑过来跟王桂灵一起扶他们。
叔,婶子,你们这是干啥呀,你们都是长辈,我真的受不起,快起来吧。
这时候看热闹的人也围过来了。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了好几句,再加上大家伙又扶又搀的,周翠和她丈夫才站起来。
周翠道:雨笙,等铁蛋好了,我让他来给你磕头。
你家铁蛋咋样了,这两天你们两口子都在卫生所,我们也不知道啥情况?
二大娘问道。
周翠擦擦泪道:送到卫生所就烧起来了,大夫给打了针,又问了是咋回事,我给他学了一遍雨笙是咋救铁蛋的,那大夫说,多亏了有雨笙给我们家铁蛋弄那啥。
周翠说到这里卡住了。
她丈夫补充道:人工呼吸。
对,就是人工呼吸。周翠继续说道,要不我们家铁蛋根本就活不了。
周翠又看着赵雨笙道:雨笙,这次你的大恩大德婶子一辈子都忘不了,想想以前我还经常在背后说你们娘俩的坏话,真的臊得慌,真是多亏了大人有大量。
赵雨笙不在意摇摇头道:您可别这么说,就算是旁人,我遇见了也得救,更何况铁蛋还算是我看着长大的呢。
雨笙,嫂子,这篮子鸡蛋你们可一定得收下。周翠提着一篮子鸡蛋道。
你这是干啥呀,快拿回去给铁蛋补补身子。王桂灵自然推辞。
周翠却很固执道:这鸡蛋你们一定得收下,不然我这心里都不安宁。
她都这样说了,王桂灵也只好接下这篮子鸡蛋。
都别在外头站着了,快进来吧。王桂灵对着大家招呼道,雨笙,快去倒水。
好。
大家纷纷跟进来,将小小的屋子塞满了,也多亏了家里有两个暖水壶,不然还真的不够给大家喝的呢。
大家纷纷问起铁蛋的情况,周翠又抹起了眼泪道:铁蛋这几天一直迷迷糊糊的,大夫说可能就算是醒了,脑子也得受点伤害,估计是没以前机灵了。
大家闻言也都纷纷的叹息,不过这孩子在冬天溺水还能活下来也算是命大了,这件事情,说实话也在大家的意料之中。
因为他们大队之前也有个这样的症状的人,也是冬天落水,立刻捞上来脑子也坏了。
赵雨笙突然想起来一件事,问道:河面上咋会有个洞,我看那洞不像是自己化的,倒像是人凿出来的,咱们大队不是还没冬捕吗?
冬捕也算是他们大队的过年的传统习俗之一了,在过年前几天挑个日子,大队的人都去河边凿冰捕鱼,晚上回来将鱼分给大家,第二天就杀猪,分猪肉,好让大家过个好年。
是啊,我还纳闷呢。
其中一个大爷道,本来昨儿就该捞鱼去了,这不是出了铁蛋这事儿,书记说晚两天,不过今天下午先杀猪,给大家伙分了,至于鱼的事儿,一会儿我们去河边捞点先给赵元家送去,这孩子明天就办事儿了,总不能没肉没鱼的,那多不像样啊。
我看啊,保不齐是哪家猴小子干的。一个人猜测道。
另一个人摇头道:我看不像,咱们大队年年捞鱼的习俗大家伙都知道,他犯不上为了条鱼先自己凿冰去啊,再说了咱们大队以前可没出过这事儿,说不定是别的大队干的。
这件事,书记已经在调查了。
周翠丈夫闻言狠狠道:要是让老子知道是谁,我一定饶不了他。
赵雨笙没有说话,大家却纷纷赞同,一定要给这人一个教训。
虽然动私刑不对,但是这件事情已经酿成了严重的后果,有句话叫做不受人苦莫劝人行善,铁蛋出了这样的事情,周翠夫妻恐怕连心都要疼死了。
众人在他们家坐了一会儿,便纷纷回家了,都对下午的杀猪期待着呢。
就连赵雨笙和王桂灵都不例外,毕竟今天下午杀的一头猪里就有一头是她们曾经喂过的,辛苦了大半年,现在到了享受成果的时候,谁不期待呢。
王桂灵道:我昨儿去你二大娘家看咱们家原来喂得那头猪了,你二大娘真勤快,我看着差不多两百斤了。
赵雨笙对这个数字倒是不怀疑,王桂灵和二大娘都是能干勤快的人,喂得猪自然也格外重一些。
现在可没有后世那些猪饲料,一头猪长到二百斤就算是大肥猪了。
其实这半年赵雨笙吃的猪肉也都是在淘宝上买的,都是养猪场饲养的猪,不用想都知道肯定没有农家猪好吃。
第119章 杀年猪
吃过午饭,王桂灵拿出一个大盆洗刷干净,便带着赵雨笙往大队部赶去了。
到了大队部果不其然,大队里的人已经来了大半,脸上都带着喜气。
赵元他娘看到她们母女,便过来道:昨天晚上赵元果然有点发烧,多亏了雨笙送去的药,今天早上便退烧了,不然明天可得闹笑话了。
咱们都是一个大队的,都是应该的。王桂灵笑道,家里都准备好了吧,明天我带着雨笙早点去帮忙。
赵元他娘连连摆手道:不用不用,都准备好了,哪里还用得着你们来帮忙呢,明天来了尽管吃就是了。
大队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养了猪,不过大多都是任务猪,赵吉福带着人一大早上就将猪赶到县城的屠宰场去了,只留下了五头猪给大家伙过年。
而留下的五头猪里,都是最重最肥的大肥猪,之前赵雨笙她们家养的猪也在其中。
王桂灵和二大娘的脸上隐隐的都有些自豪之色。
赵吉福身上穿着大棉袄抽着旱烟走过来,身后跟着自己的儿子赵为民,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五大三粗,膀大腰圆的男人。
赵雨笙知道这人是个屠夫,每年赵家庙大队杀猪,请的都是他。
张屠夫看了看五头猪,冲着赵吉福竖了竖大拇指道:赵书记啊,你们赵家庙大队的人都能干啊,我走了好几个大队,就属你们大队的猪喂得好,怎么样来年能拿个先进吧?
赵吉福脸上红光满面,却连连摇头,但是前几日公社的书记也对他表扬了一番,话里话外的,明年开春评先进应该有他们大队一份。
这让他如何不自豪,赵家庙大队可是在他的带领下才取得的这样的成就的。
村里的男人将猪的四肢绑起来,大肥猪立刻发出了尖叫,想必也知道自己命不久矣。
村里许多女孩子都有些害怕的转过头去,但是赵雨笙却看得两眼放光。
废话,她在学校里啥没见过,不就是杀猪吗?
也就是她没经验,要不她都敢拿刀子去杀。
只见张屠夫将自己的杀猪刀在磨刀石上象征性的磨了两下,便一副狰狞的样子冲着猪走去。
肥胖的大肥猪此刻却显得有些可怜,在张屠夫的注视下瑟瑟发抖。
张屠夫走近了大肥猪,然后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还冒着热气的猪血汩汩的流入早就准备好的大桶里。
赵吉福在人群中扫视了一圈,点了几个妇人,道:你们几个去煮猪血去。
其中就是王桂灵,王桂灵煮猪血的手艺确实不错,煮出来的猪血顺滑细腻。
王桂灵也早有准备,将盆递给赵雨笙,道:一会儿你去割肉。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