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屠夫很快就将五头猪都宰杀殆尽,因为赵元明天就要举办婚礼,所以赵元家一口气就要了五十斤猪肉,现在大家伙兜里都没钱,所以大家都是记账,等到过两天算工分的时候直接扣除去。
    小莲也端着盆走到赵雨笙旁边,赵雨笙问道:你娘呢?
    小莲指了指一边道:去烧猪毛了。
    你们家今年要多少肉?赵雨笙问道。
    小莲道:我娘说要五斤就够了,再要点板油。
    上来抓阄。
    赵吉福将早就准备好的纸团放在桌子上喊道。
    为什么要抓阄呢,是因为在现在的人看来板油是最好的肉,其次是五花肉,然后才是瘦肉,至于内脏和骨头之类的,都是大家不想要的。
    但是一头猪身上的好肉都是有定量的,给谁别人都不服气,所以就抓阄,每个纸团上都写着一个数字,抽到写着1的就可以第一个去选肉,以此类推。
    听到可以抽签了,大家一窝蜂的涌上去,赵雨笙倒是无所谓,因为这个经典随机分配,全看运气,不是去的早就可以抽到靠前的字团的,但是却被小莲拉着挤进了人群。
    赵雨笙随手摸了一张纸团,打开一看,上面赫然写着2,赵雨笙笑笑,看来自己的好运体质还真的很有用啊。
    小莲满怀期待的打开自己的纸团,只见上面写着20,整个大队一共有一百多户人家,这个数字也算是不错了。
    抽中第一的那户人家的女人笑得脸上跟朵花儿似的,端着盆子,毫不客气的将最白最厚的一块大板油要走了,然后又要了一小块五花肉。
    然后赵雨笙就看到她婆婆也跟着眉开眼笑,毫不吝啬的夸奖了儿媳妇。
    接下来便是赵雨笙了,她家里不缺油,而且过完年她们又要回京城了,要了板油也吃不完。
    就要了十斤五花肉,然后又要了五斤排骨,引得一众侧目,都以为她缺心眼了呢,赵雨笙看到地上桶里放的大骨头,问道:大爷,这些骨头能要吗?
    赵吉福道:你要这骨头干啥,一点肉都没有。
    赵雨笙察觉到周围人的目光,故意大声说道:这骨头上虽然没有肉,但是用来炖汤正好给我娘补身子,大夫说了,我娘的身子亏空的厉害。不但干不了重活,必须得经常吃肉,还有这大骨头熬的汤也不能断了。
    周围人闻言都倒吸一口凉气,不能断了肉,还得经常喝大骨头汤,这过的是什么神仙日子啊。
    赵雨笙看到周围人的表情,心中暗喜,她就是故意的,省的三天两头的有人上门来给她娘说媒,说的还都是一些歪瓜裂枣。
    这样一来,谁还愿意娶一个天天吃肉的金娃娃啊。
    张屠夫手起刀落,一点都不带差的,赵雨笙看了看便端着一大盆子肉回了家。
    而王桂灵,此刻正在煮猪血,还不知道自己被闺女给坑了
    在大家伙的心里,她已经能和解放前的地主婆相比了。
    王桂灵回来的时候,还带了一块猪血,而赵雨笙正在剁肉馅。
    娘,您回来了,快和面吧,咱们晚上吃饺子。
    赵雨笙笑嘻嘻的说道。
    王桂灵忙放下猪血,开始和面。
    王桂灵活好了面醒着,走过来道:我来剁吧。
    赵雨笙躲开她的手,道:我来就行。
    当晚,赵家庙大队上漂浮着浓浓的肉香。
    第120章 丁晓春
    第二天赵雨笙和王桂灵便去了赵元家,赵元与几个年纪相仿的大小伙子则一起去接新娘子了。
    虽然还没到那十年,但是囿于经济的原因,,再加上已经出现了一些苗头,所以现在的婚礼也都以简单朴素为主。
    王桂灵来了之后,虽然赵元他娘直说不让王桂灵帮忙,但是王桂灵哪里闲得住,跟大队里好些妇人一起去帮忙了。
    人情社会便是如此,人帮我,我帮你,与后世大城市里的人情淡薄不同,但是也说不上孰好孰坏,但是就赵雨笙而言,她还是更加习惯后世那种相对保持一定距离的生活,但是对现在的生活也谈不上厌恶。
    大概上午十一点多左右,赵元便将新娘子接来了,新娘子身上穿着一件新棉袄,而脖子上带着的不正是赵雨笙之前送给赵元的嫩粉色头巾。
    赵雨笙略带调侃的看了一眼赵元,这小子应该是刚才去接人的时候送给新娘子的吧。
    为娟和小莲拉着赵雨笙往屋里去看新娘子,此时屋里已经有不少的人了,还有四五个新娘子从娘家带来的小姐妹。
    一屋子的大姑娘小媳妇叽叽喳喳,新娘子也渐渐的放松了几分。
    新娘子丁晓春听到小莲叫赵雨笙的名字,便抬起头看了一眼赵雨笙,听赵元说,他送给自己的头巾便是这个赵雨笙从京城带回来的。
    据说是京城的大学生呢。
    今天的饭菜有肉有鱼,赵元家还杀了好几只喂了好几年的老母鸡,做的也是十分的丰盛,叫人交口称赞。
    大家中午在赵元家吃过喜宴,下午又聚集在大队部,今天大家伙比昨天还兴奋呢,无他,今天要算工分了。
    前两天赵雨笙已经将自己家答应要少要一些赵青青家的赔偿的事情告诉了赵吉福,赵吉福也已经通知了赵青青家里。
    经过双方协定,赵青青家里只需要赔给他们九十块钱。
    搞定了这件事情,王桂灵的心里也算是放下了一件心事,但是很明显,不管是赵青青还是她的家人,都没有因此而感激赵雨笙和王桂灵。
    不过这些也在她们的意料之中,赵青青那一家子哪个都不像是会感恩的人,她们这么做无非是为了让自己心安,尤其是王桂灵。
    赵青青的亲事已经尘埃落定了,她父母明知道王桂灵和赵雨笙少要赔偿,但是还是坚决要将赵青青嫁去黄家村大队,这样,便彻底的与她们无关了。
    因为王桂灵只在家里干了大半年的活儿,但是因为赵青青家的赔偿,所以算出来的工分倒是比前几年还多不少。
    因为赵雨笙和王桂灵过完年还要去京城,所以就没有要粮食,全都折了现钱了。
    一共是两百二十三块八毛七分钱。
    往年每年算工分的时候,她们家只能拿到二三十块钱,其他的都是她们母女二人的口粮,王桂灵拿着一卷子的钱,也是颇为感慨。
    他们家的日子,总算是时来运转了。
    其实她们家还算是好的,大队里有些日子过得不好的人家,干了一年到头,要了口粮之后,还倒欠大队里的钱。
    带着让大家眼红一笔钱,赵雨笙和王桂灵回了家。
    第二天大队来有牛车去县城,这也是过年前最后一次去县城了,所以赵雨笙是肯定要去的,五天前给周家宇的货也到了收款的时候。
    夏天的时候她隔天去一趟县城,主要是怕肉什么的会坏,但是现在是冬天,东西也不会坏掉,最关键的是,她可做不到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严寒走两三小时去县城,真~要钱不要命啊!
    赵雨笙一如既往的将自己裹成一只大笨熊,一摇一晃的往村口走去。
    果不其然,今天去县城的人也不少,但是出于赵雨笙意料的是赵元和新娘子也去,大家伙正围着他俩打趣呢。
    赵雨笙慢悠悠的走过去,赵元看见她笑笑,对自己媳妇儿说道:小春,这就是我跟你说的雨笙。
    丁晓春对赵雨笙笑笑道:听我们家赵元说这条头巾是你送的,谢谢你。
    赵雨笙笑笑摆摆手道:不客气,我跟赵元一起长大的,这是我送你们的新婚礼物,你喜欢就好。
    喜欢喜欢。
    丁晓春连连点头。
    然后赵雨笙万般艰难的爬牛车,但是因为实在是穿的太厚了,怎么都上不去,还引得大家发笑,最后还是一位嫂子一边笑,一边将她拉上来的。
    上来之后赵雨笙的脸烧的红红的,真是丢死人了,想她一米八的大长腿竟然爬不上来一个小小的牛车。
    不过好在她带的围巾挡住了半张脸,所以大家也看不到她脸上的囧色。
    丁晓春被众人打趣的脸也通红。
    赵元舍不得看着自己的新媳妇被人打趣,忙说道:是我娘说我跟小春去县城里买点年货啥的。
    接下来的时间大家也就不再打趣丁晓春了,但是赵雨笙却感觉到,丁晓春看了自己好几次。
    终于又一次,被赵雨笙抓住机会,转过头去看着她。
    丁晓春一惊,没想到自己偷看竟然被抓了个正着。
    她压下心中的慌乱,道:我看你的围巾挺好看的。
    赵雨笙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围巾,这毛线是自己在淘宝里买的,嫩黄色的毛线,然后让王桂灵织成的,这个颜色确实好看,但是也容易脏,好在赵雨笙戴的爱惜,看起来还是很干净。
    赵雨笙笑笑道:是我娘织的。
    丁晓春哦了一声,道:毛线是在京城买的?
    赵雨笙点点头道:是。
    丁晓春又看了几眼,才转过头去。
    赵雨笙也看出来了丁晓春似乎是看上自己的围巾了,但是她就是当做没看出来的样子,看来赵元的这个新媳妇也有些眼皮子浅啊。
    到了县城之后,赵雨笙第一件事便是去了周家宇家里。
    巧的是周家宇正在家里呢,看到她后周家宇脸色激动的站起来道:我这几天就等这你呢,你要是再不来,我都要去赵家庙大队找你去了。
    看到他的这个样子,赵雨笙便猜到这几天肯定收入不菲。
    果不其然,周家宇拿出一卷钱递给赵雨笙道:你数数。
    赵雨笙粗略的看了一眼,不少于三四百块钱,跟她心里预估的数目差不多,也就直接塞进口袋里道:我相信周大哥。
    第121章 招工的消息
    对了,周大哥,这些东西应该够这两天的了。赵雨笙指了指背篓里的东西说道。
    周家宇点点头道:没错,今天已经是大年二十七了,估计也就今明两天可以做生意了。
    周家宇又说道:雨笙妹子,你上次让我帮忙打听的事情已经有些眉目了。
    赵雨笙闻言眼睛一亮,上次让周家宇帮忙打听的就是各个单位的招工的消息。
    那周大哥你快说说。
    周家宇笑着给赵雨笙介绍道:我通过朋友打探到,过完年开春纺织厂、粮站、屠宰场还有百货大楼都要招工。
    周家宇继续说道:纺织厂要招好几个一线女工,还要招两个会计,不过都是临时工;至于粮站,好像是要两个仓库保管员,屠宰场要个会计,至于百货大楼好像是要一个售货员。
    赵雨笙想了想,道:屠宰场和百货大楼就别想了,估计也轮不到我们。
    周家宇笑着点点头道,这样的单位确实不好进。
    最后赵雨笙在粮站和纺织厂之间,选择了纺织厂的会计这个职位,虽然只是个临时工,但是也正因为是个临时工,所以竞争才会小一些。
    只要能进去,再慢慢的转正也好。
    而且除了纺织厂之外,其他的三个单位都是一等一的好单位,其中的职位恐怕早就内定好了。
    从周家宇家出来,赵雨笙去了邮局,一看果然有她的信,高高兴兴的拿了信,赵雨笙便朝着百货大楼走去。
    因为过年,所以百货大楼比平时热闹了不少,里面也算是熙熙攘攘。
    不过百货大楼的售货员的脾气一如既往地不咋好,进来没多长时间,赵雨笙已经听到好几次百货大楼售货员的斥责声了。
    赵雨笙走到卖零食的柜台前面排队,好不容易排到她,售货员拉着一张脸,不情不愿的道:要啥?
    两斤瓜子,两斤炒花生,两斤高粱饴。
    都是过年家里必备的零食,不过在赵雨笙的记忆里,她们家每年过年几乎都没有买过这些,曾经还有一年因为家里没有零食,赵凤芝带着儿女回来,还将王桂灵狠狠的嘲讽了一顿。
    到了第二年王桂灵便咬着牙买了一些零食放在家里,特意等着他们来了给黄爱红他们吃,但是就算他们吃了,赵凤芝还是没有给王桂灵好脸。
    称好了瓜子花生和糖,赵雨笙又去排队买红纸,预备着过年的时候包红包用的。
    等买完了红纸,又看到大家一窝蜂的朝着一个柜台涌去,赵雨笙抓住一个大妈问了一下。
    原来是百货大楼刚到了一车带鱼,不要票,但是限购。
    赵雨笙一听有带鱼,立刻就兴奋了,炸带鱼,红烧带鱼
    呲溜,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忙跟在大妈后面去排队。
    赵雨笙排队的时候听着大家的讨论,还看了已经买的人的手里的带鱼。
    一条条冻带鱼都有四五指宽,真是好带鱼啊。
    不要票,一斤五毛三分钱,但是一人限购五斤。
    等到排到赵雨笙的时候,她毫不犹豫的就买了五斤。
    买好了带鱼,赵雨笙到了副食品商店,看到有买干辣椒的,不禁眼前一亮。
    在老家这边,大家都没有吃辣椒的习惯,在京城她倒是经常吃,买了一斤干辣椒,又买了些其他的东西,比如粉条之类的。
    从副食品商店出来,赵雨笙就去了胶鞋厂,听大舅妈说,今天大表哥就放假了。
    不过在去的时候,赵雨笙又从淘宝里下单了五斤带鱼,反正今天县城里卖带鱼了,她多带点回去别人也看不出来啥,至于县城里没有的东西,打死她都不会拿出来的。
    到了胶鞋厂门口的时候,巧的是很多人都背着包袱准备回家呢。
    赵雨笙便提着东西站在大门口等着,不得不说,胶鞋厂作为县里的第一大厂,的确是很令人向往啊。
    厂里来来往往的人脸上都带着自豪的表情。
    齐凯跟朋友出来,一眼便看到了站在大门口的赵雨笙,主要还是她头上和脖子上的嫩黄色帽子和围巾太显眼了。
    齐凯跟朋友挤眉弄眼了一会儿,就朝着赵雨笙走来。
    走到赵雨笙面前的时候,赵雨笙才认出来这人不就是赵青青之前那个男朋友。
    但是很显然齐凯并没有认出她来。
    同志,你好。
    齐凯露出一个自以为很潇洒的表情说道。
    赵雨笙面无表情,转过头去不理他。
    齐凯见状干咳了一声,然后继续说道:这位同志,你好你是来我们厂里找人的嘛,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齐凯,是
    这时候赵雨笙转过头看着她,齐凯不可置信的睁大了眼睛,很显然他认出了赵雨笙。
    说实话,虽然赵雨笙和齐凯只见过一次,但是他心里对赵雨笙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
    主要还是因为赵青青企图顶替赵雨笙去念大学的事情,已经在十里八乡的传遍了,毕竟这十里八乡的也就出了这么一个金凤凰,还差点让人给顶替了,这件事在高场县沸沸扬扬的传了很久了。
    齐凯的家里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就对齐凯下了死命令,让他不许再跟赵青青来往,说他们齐家不能有这么一个丢人的儿媳妇。
    所以通过这件事情,齐凯对于赵雨笙的印象还是挺深的。
    赵、赵雨笙。齐凯惊讶道。
    赵雨笙轻轻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但是随即齐凯的眼中露出浓浓的兴趣之色,刚想对赵雨笙说什么,就看见赵雨笙的脸上露出一个笑容,然后小跑着往大门口走去。
    王保国看到赵雨笙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无疑是很惊讶的。
    他当然知道姑姑和表妹回来了,但是他还以为自己回到家之后才能见到呢。
    恋耽美

章节目录


重回六零:我带着淘宝无敌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作者:林觉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林觉觉并收藏重回六零:我带着淘宝无敌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