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六零我带着淘宝无敌了(134)
李主任想到这里迫不及待的去找了刘厂长和书记。
刘厂长听完了李主任的话后,愣了好半天,试探性的问道:你说的是我们家的邻居王桂灵王大姐吗?
李主任说道:我不知道这个王桂灵同志住在哪里,但是如果你说的是赵雨笙同志的母亲,宋安懿同志的丈母娘的话,那就是了。
刘厂长闻言猛的一拍大腿,连连说道:真想不到啊,真想不到啊。
书记不禁急忙问道:你已经确定了?
李主任自信的点头说道:是的,王桂灵同志科学养鸡的全过程都给我汇报过,我也一直在关注,决定真实,五十只小鸡,只弄错了一只。
书记闻言放心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好啊,好啊,真没想到这个王桂灵同志有这样的本事啊,这叫什么,这就叫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
而被他们提到的王桂灵同志,此刻正在撰写她人生中的第一份正式的报告。
抬笔措辞,想了许久,还是决定一五一十平铺直叙的将科学养鸡的方法写出来。
现在是阳历的七八月份,正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小九儿穿着粉红色的小裙子光着小屁屁坐在床上的凉席上玩玩具,时不时的抬头看一眼正在写字的姥姥。
呜呜呜~姥姥今天都不陪自己玩耍了,哼!
王桂灵写完之后,放下笔,抱起小九儿亲了一口道:姥姥厉不厉害?
然后又自己说道:还是你妈妈厉害对吧。
正说着呢,赵雨笙就回来了,还抱着一个大西瓜,这个大西瓜自然是从淘宝上买的,只不过她为了买来这个西瓜,还往厂外面跑了一圈。
毕竟现在厂里的副食品商店可没有西瓜卖了。
娘,杀瓜吧。赵雨笙说着将西瓜洗了洗,这瓜熟透了,刀尖一挨上去,它自己就崩开了。
看着里面红红的果瓤,黑黝黝的籽儿,王桂灵赞叹道:好瓜。
赵雨笙拿起一个西瓜咬了一口,满足的闭上了眼睛,甜。
但是小九儿在一旁不满意了,吃好吃的东西怎么能忘了自己呢。
于是开口催促道:妈,妈,我
如今小九儿已经能够说一些简单的单音节的字了,赵雨笙笑呵呵的看着她,道:妈妈把你忘了是吧?着急了?妈妈怎么会把我们小九儿忘了呢?
说着将西瓜给她咬了一小口,不敢给她多吃,就怕她拉肚子。
现在的小九儿因为营养充足,所以长得比一岁多点的孩子还要高还要重,再加上长得好看,现在可谓是家属院里最拉风,最可爱的宝宝了。
王桂灵的报告被送到了农技局,刚开始大家自然不会把这份报告当一回事儿,一个造船的单位,送来一份报告,说在养鸡上面实现了科学突破。
不是,您给我开玩笑呢吧,还是看不起我呢。
直到一个技术员偶然打开了这份报告,才被里面的内容所震惊,找到了一位老专家。
老专家看了之后,皱眉道:这份报告可靠吗?
技术员张山如实说道:我也拿不准,按说这琴岛第一造船厂跟咱们搞农业养殖的八竿子打不着啊,但是这上面又说这个方法是一个常年生活在农村的家属总结发现了,应该有几分可信。
这位专家看起来五十出头的样子,带着一副大大的黑框眼镜,头发已经花白,如果摘下这幅眼镜,任谁看了都不会觉得这是一位专家,反而活脱脱的像是一位老农。
张山可不会因为米老的外貌就不尊重他,谁不知道米老是省内屈指可数的农业专家,更难得的是米老从不摆架子,经常跟农民兄弟打成一片。
米老拿着报告看了又看,最终决定道:小张,你收拾东西,咱们去一趟这个琴岛第一造船厂,一探究竟。
米实中是个说干就干说走就走的人,第二天就带着技术员张山踏上了去琴岛的汽车。
两人一路颠簸谁也没惊动就来到了目的地。
张山要去找他们的领导,米老不让,找了个人打听问道:你知道你们厂里养鸡场在哪吗?
这人一脸懵逼,道:这位大爷,您找错地儿了吧,我们这里是造船厂,不是养鸡场。
张山闻言皱眉道:米老,咱们不会是被骗了吧。
米实中没有说话,又连着问了好几个人,还是没人知道什么养鸡场。
张山此刻已经怒火中烧,道:他们这是在耍咱们玩呢!这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养鸡场。
张芳杏恰巧从他们身边走过,听到他的话后顺口说了一句:你们找养鸡场啊?
米实中眼前一亮,忙问道:这位同志你知道养鸡场在哪里?
张芳杏摆摆手说道:知道啊,不过可称不上什么养鸡场,就是个小屋子,是后勤处拜托我们家邻居大姐养的。
米实中闻言忙问道:你们家邻居大姐叫什么名字?
张芳杏闻言警惕的看着他们,问道:你们到底是什么人,来我们单位干啥的?
米实中将自己的工作证拿出来,道:我们是省农技局的工作人员,来你们厂就是为了科学养鸡的事情,请问这位同志你口中的那位邻居大姐是叫王桂灵吗?
看了他们的工作证,又听到了王桂灵的名字,张芳杏的戒心就放下了不少,说道:没错,她是叫王桂灵,你们找她?
张山连连点头说道:对,我们就是找这位王桂灵同志,这位大姐,能不能帮我们带个路。
行,你们跟我来吧。
第319章 敬你一杯
王桂灵听到敲门声,将门打开,发现是张芳杏,张芳杏测了测身子,道:王大姐,这两位是省农技局的工作人员,说是来找你的。
米实中看着王桂灵,不由得一惊,信里不是说王桂灵是一个农村妇女吗,这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农村妇女啊。
王桂灵听到他们是省农技局的人,心里就有数了,肯定是为科学养鸡的方法来的。
热情的说道:你们好快请进来。
米实中和张山进来之后,看到扶着沙发边的小九儿,张山下意识都露出一个笑容,生怕吓到这么可爱的小宝宝,大姐,这是你闺女啊?
张山笑着问道。
王桂灵闻言哭笑不得,说道:这是我外孙女。
这下子张山和米实中都尴尬了,这王桂灵怎么看都不像是当姥姥的人啊。
那个,对不起啊,我看大姐你这么年轻,还以为这是你女儿呢。张山最尴尬了,自己搞了个大乌龙。
张芳杏见米实中他们真的是来找王桂灵的,就打了声招呼回去了。
王桂灵给他们倒了水,米实中迫不及待的问道:王桂灵同志,你的报告中说你掌握了在小鸡幼期就能分辨公母的方法,是真的吗?
王桂灵点头,然后将赵雨笙早就给自己编好的话说了出来,道:没错,我之前一直在农村,家里平时也养鸡,慢慢的我就摸到了一些规律。
米实中看了报告中的方法,这个方法也就是一层窗户纸,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要是按照王桂灵的这个说法,倒也说得通。
张山说道:王大姐,能不能带我们去你的养鸡场看看。
王桂灵自然没有意见,说道:这马上就中午了,要不先在我们家吃个饭,等我女儿他们回来了,我再带你们过去,不然我这边也脱不开身。
王桂灵抱着小九儿说道。
米实中看她带着孩子,确实是这个道理,总不能把孩子也带到养鸡场去吧,虽然现在大家伙也都不是很在意这个,但是一看这家孩子就是养的很精细的那种。
再说了养鸡场里都是细菌什么的,对孩子确实不好。
但是米实中和张山说什么都不肯在他们家里吃饭,王桂灵道:对了,你们去见李主任了么?
米实中面不改色都说道:还没有来得及,我们迫不及待的想早点看到养鸡场。
王桂灵也没有起疑,这也说得通。
其实米实中和张山是故意绕过李主任和其他领导直接来找王桂灵的,他们就怕提前泄露了他们的消息,到时候给他们看一些驴粪蛋子表面光的东西。
虽然可以一时半会的不看鸡,但是米实中和张山却无论王桂灵怎么说都不肯在他们家吃饭。
王桂灵也没有办法,只能约好了下午见。
米实中和张山从赵雨笙家里出来,并没有去食堂吃饭而是直接去了养鸡场。
养鸡场的屋子锁了起来,他们也进不去,就隔着门缝往里看,也看不清楚。
然后两人就这样在大太阳底下等着,一直等到下午王桂灵和李主任他们过来。
李主任远远的看到他们,快走两步上去跟米实中握了手,道:哎呀,米专家,小张同志,你们来怎么也不通知我一声,要不是王桂灵同志告诉我你们来的消息,我都还不知道呢,这可不行啊,必须让我们尽一尽地主之谊。
米实中笑着摆摆手说道:不用,不用,这个以后再说,我们先看看鸡。
王桂灵拿出钥匙把门打开,这次来的不光只有李主任和王桂灵两个人,还有好几个后勤处的工作人员。
一进来都皱了皱眉头,就算王桂灵天天打扫鸡窝,但是毕竟还是会有味道。
尤其是前两天刚刚下了雨,味道就更加的明显了。
但是米实中却面不改色的走了进来,看着这鸡舍里虽然有味道但是打扫的还算是干净,他不禁点了点头。
李主任笑呵呵都指着两边的鸡说道:公鸡和母鸡都分开饲养的,你们看一只鸡起码有四五斤沉。对了,王大姐你再给米专家好好的介绍一下。
王桂灵又将养鸡的全过程说了一遍,然后总结道:按照我的方法养鸡,小母鸡生蛋的时间起码要比传统养鸡早半个月以上。
李主任又笑道:是啊,第一批鸡蛋已经作为员工福利被大家吃下去了,其实这些公鸡也是在等着你们来,不然我们也早就杀掉吃肉了毕竟再养着就不划算了。
米实中闻言一丝不苟的问着王桂灵养鸡的过程和注意事项,任何一个小细节他都不放过。
要不是赵雨笙早就给王桂灵科普了科学养鸡的方法,再加上王桂灵又是全程亲力亲为,有的还真的回答不上来。
米实中带着张山在这间小小的屋子里,一直待到了月上枝头才离开。
这次李主任肯定要尽一尽地主之谊了,王桂灵作为最大的功臣自然也要一起去。
米实中现在确认了这个方法的真实性,不由得兴奋,在饭桌上说道:我告诉你们一个消息!就在一年前,小东瀛也发明了一个辨认小鸡公母的机器。
听到他的话大家不由自主的停下来了筷子和酒杯听着他说。
但是,他们那个机器的准确率只有百分之六十左右,而且很有可能会导致小鸡感染死亡。
而我们的人民,我们的群众,却可以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经验总结出一套辨认小鸡公母的方法来,准确率远在他们所谓的机器之上,更重要的,我们一分钱的成本都不要,只要最终确定了,就可以立刻在全国上下推广开来,让、让全国人民吃上鸡蛋!
听到米实中的话,大家不由得鼓掌喝彩。
米实中端起酒杯,面向王桂灵,郑重道:王桂灵同志,我敬你一杯。
李主任也端起酒杯道:对,王大姐我也敬你一杯,这一次你的功劳太大了。
王桂灵有些受宠若惊,道:你们真是太抬举我了,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小老百姓,这也是我的一点心意,我到现在还后悔没有早点提出来呢。
米实中闻言忙说道:不晚不晚,现在刚刚好,什么时候都不晚。
第320章 三八红旗手
王桂灵看着在座的人一个个都用敬佩的眼神看着自己,不由得心里涌现出一股豪情壮志来。
因为天色已晚,赵雨笙和宋安懿来接她,王桂灵回去的路上,低声道:雨笙,这法子可真好,真好,往后大家都有鸡蛋吃了。
赵雨笙也笑了笑,让王桂灵迁户口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她却选择了这一个,因为她也想为这个国家,这个时代做些什么呀!
自己是一个小小女子,但是小小女子也会有胸怀天下的时候啊,达则兼济天下,虽然现在自己不到发达的地步,但是超越了这个时代几十年的见识就是她最大的财富。
米实中将这件事写了报告回去,自然就引起省农技局和省农业大学的重视了,立即成立了专门小组负责研究和推广。
王桂灵同志作为这个方法的提出者,自然也加入了这个研究小组。
李主任动作特别快,专门去了一趟省会,申请把他们单位作为实验基地。
于是,一个造船厂就成了养鸡实验基地了
但是厂里员工都很赞同,管他干啥呢,只要养鸡场在他们厂里,鸡蛋就是他们的。
与此同时,李主任都不用赵雨笙和王桂灵特别去说,就主动的提出要聘请王桂灵做养鸡场的技术顾问,有了工作就有了编制,有了编制就要有粮食关系。
要粮食关系那户口不就顺理成章的迁过来了么。
在老家的赵吉福看着面前的这张函,挠破了头皮都没想到赵雨笙是怎么做到的,怎么现在王桂灵也成了他们单位的工人了,还是个顾问啥的。
虽然想不明白,但是不耽误他在心里感叹赵雨笙有本事啊,不光是自己跳出了农门,就连她娘都混成了工人。
而且赵家庙大队和张王庄大队离的又不远,王建平一家人现在如何有出息他们又不是不知道。
知道也无法,只能再次感叹赵雨笙有本事了。
养鸡场很快就办起来了,这次有厂里和省农机局和农大的支持,厂里一下子就购置了五千只小鸡苗。
还为厂里解决了二三十个工作岗位。
养鸡这个工作,要求不高,大部分的工人家属都能做,大家知道王桂灵是养鸡场的顾问之一之后,他们家的门槛又差点被踏破了。
不过现在他们还顾不上这个,目前最大的事情就是小雪和杜方麓的婚事。
现在的形势越来越紧张,杜方麓和小雪也打算低调一些。
只有王家人,赵雨笙他们一家,还有几个跟杜方麓关系好的同事参加了婚礼,也就是大家在一起吃了一顿。
赵雨笙并没有送什么大件给他们做贺礼,明面上送了一对暖壶,两床被子,但是私底下给了小雪一对玉镯子作为新婚礼物。
本来赵雨笙还想着送一台缝纫机,但是想了想,一来扎眼,二来要是小雪需要的话,完全可以到他们家来用,她们就跟亲姐妹似的,也没有那么外道。
小雪和杜方麓结了婚,这一年的大事也都差不多过去了。
一转眼就又到了冬天,在过年前有两个好消息传来。
一是王桂灵被评为省级三八红旗手,要去省会城市开表彰大会。
王桂灵知道之后私下里皱着眉跟赵雨笙说道:早知道会这样,就不该把这件事按在我头上,你要是得了这个三八红旗手多好。
赵雨笙拉着她娘的手道:你这样说我就生气了,你是我娘,我们之间还要分彼此吗?再说了,就算说是我发现的你觉得他们能相信我吗?
好不容易把王桂灵安抚好了,第二天又有好消息,赵雨笙被评为了先进工作者和先进妇女模范。
恋耽美
刘厂长听完了李主任的话后,愣了好半天,试探性的问道:你说的是我们家的邻居王桂灵王大姐吗?
李主任说道:我不知道这个王桂灵同志住在哪里,但是如果你说的是赵雨笙同志的母亲,宋安懿同志的丈母娘的话,那就是了。
刘厂长闻言猛的一拍大腿,连连说道:真想不到啊,真想不到啊。
书记不禁急忙问道:你已经确定了?
李主任自信的点头说道:是的,王桂灵同志科学养鸡的全过程都给我汇报过,我也一直在关注,决定真实,五十只小鸡,只弄错了一只。
书记闻言放心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好啊,好啊,真没想到这个王桂灵同志有这样的本事啊,这叫什么,这就叫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
而被他们提到的王桂灵同志,此刻正在撰写她人生中的第一份正式的报告。
抬笔措辞,想了许久,还是决定一五一十平铺直叙的将科学养鸡的方法写出来。
现在是阳历的七八月份,正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小九儿穿着粉红色的小裙子光着小屁屁坐在床上的凉席上玩玩具,时不时的抬头看一眼正在写字的姥姥。
呜呜呜~姥姥今天都不陪自己玩耍了,哼!
王桂灵写完之后,放下笔,抱起小九儿亲了一口道:姥姥厉不厉害?
然后又自己说道:还是你妈妈厉害对吧。
正说着呢,赵雨笙就回来了,还抱着一个大西瓜,这个大西瓜自然是从淘宝上买的,只不过她为了买来这个西瓜,还往厂外面跑了一圈。
毕竟现在厂里的副食品商店可没有西瓜卖了。
娘,杀瓜吧。赵雨笙说着将西瓜洗了洗,这瓜熟透了,刀尖一挨上去,它自己就崩开了。
看着里面红红的果瓤,黑黝黝的籽儿,王桂灵赞叹道:好瓜。
赵雨笙拿起一个西瓜咬了一口,满足的闭上了眼睛,甜。
但是小九儿在一旁不满意了,吃好吃的东西怎么能忘了自己呢。
于是开口催促道:妈,妈,我
如今小九儿已经能够说一些简单的单音节的字了,赵雨笙笑呵呵的看着她,道:妈妈把你忘了是吧?着急了?妈妈怎么会把我们小九儿忘了呢?
说着将西瓜给她咬了一小口,不敢给她多吃,就怕她拉肚子。
现在的小九儿因为营养充足,所以长得比一岁多点的孩子还要高还要重,再加上长得好看,现在可谓是家属院里最拉风,最可爱的宝宝了。
王桂灵的报告被送到了农技局,刚开始大家自然不会把这份报告当一回事儿,一个造船的单位,送来一份报告,说在养鸡上面实现了科学突破。
不是,您给我开玩笑呢吧,还是看不起我呢。
直到一个技术员偶然打开了这份报告,才被里面的内容所震惊,找到了一位老专家。
老专家看了之后,皱眉道:这份报告可靠吗?
技术员张山如实说道:我也拿不准,按说这琴岛第一造船厂跟咱们搞农业养殖的八竿子打不着啊,但是这上面又说这个方法是一个常年生活在农村的家属总结发现了,应该有几分可信。
这位专家看起来五十出头的样子,带着一副大大的黑框眼镜,头发已经花白,如果摘下这幅眼镜,任谁看了都不会觉得这是一位专家,反而活脱脱的像是一位老农。
张山可不会因为米老的外貌就不尊重他,谁不知道米老是省内屈指可数的农业专家,更难得的是米老从不摆架子,经常跟农民兄弟打成一片。
米老拿着报告看了又看,最终决定道:小张,你收拾东西,咱们去一趟这个琴岛第一造船厂,一探究竟。
米实中是个说干就干说走就走的人,第二天就带着技术员张山踏上了去琴岛的汽车。
两人一路颠簸谁也没惊动就来到了目的地。
张山要去找他们的领导,米老不让,找了个人打听问道:你知道你们厂里养鸡场在哪吗?
这人一脸懵逼,道:这位大爷,您找错地儿了吧,我们这里是造船厂,不是养鸡场。
张山闻言皱眉道:米老,咱们不会是被骗了吧。
米实中没有说话,又连着问了好几个人,还是没人知道什么养鸡场。
张山此刻已经怒火中烧,道:他们这是在耍咱们玩呢!这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养鸡场。
张芳杏恰巧从他们身边走过,听到他的话后顺口说了一句:你们找养鸡场啊?
米实中眼前一亮,忙问道:这位同志你知道养鸡场在哪里?
张芳杏摆摆手说道:知道啊,不过可称不上什么养鸡场,就是个小屋子,是后勤处拜托我们家邻居大姐养的。
米实中闻言忙问道:你们家邻居大姐叫什么名字?
张芳杏闻言警惕的看着他们,问道:你们到底是什么人,来我们单位干啥的?
米实中将自己的工作证拿出来,道:我们是省农技局的工作人员,来你们厂就是为了科学养鸡的事情,请问这位同志你口中的那位邻居大姐是叫王桂灵吗?
看了他们的工作证,又听到了王桂灵的名字,张芳杏的戒心就放下了不少,说道:没错,她是叫王桂灵,你们找她?
张山连连点头说道:对,我们就是找这位王桂灵同志,这位大姐,能不能帮我们带个路。
行,你们跟我来吧。
第319章 敬你一杯
王桂灵听到敲门声,将门打开,发现是张芳杏,张芳杏测了测身子,道:王大姐,这两位是省农技局的工作人员,说是来找你的。
米实中看着王桂灵,不由得一惊,信里不是说王桂灵是一个农村妇女吗,这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农村妇女啊。
王桂灵听到他们是省农技局的人,心里就有数了,肯定是为科学养鸡的方法来的。
热情的说道:你们好快请进来。
米实中和张山进来之后,看到扶着沙发边的小九儿,张山下意识都露出一个笑容,生怕吓到这么可爱的小宝宝,大姐,这是你闺女啊?
张山笑着问道。
王桂灵闻言哭笑不得,说道:这是我外孙女。
这下子张山和米实中都尴尬了,这王桂灵怎么看都不像是当姥姥的人啊。
那个,对不起啊,我看大姐你这么年轻,还以为这是你女儿呢。张山最尴尬了,自己搞了个大乌龙。
张芳杏见米实中他们真的是来找王桂灵的,就打了声招呼回去了。
王桂灵给他们倒了水,米实中迫不及待的问道:王桂灵同志,你的报告中说你掌握了在小鸡幼期就能分辨公母的方法,是真的吗?
王桂灵点头,然后将赵雨笙早就给自己编好的话说了出来,道:没错,我之前一直在农村,家里平时也养鸡,慢慢的我就摸到了一些规律。
米实中看了报告中的方法,这个方法也就是一层窗户纸,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要是按照王桂灵的这个说法,倒也说得通。
张山说道:王大姐,能不能带我们去你的养鸡场看看。
王桂灵自然没有意见,说道:这马上就中午了,要不先在我们家吃个饭,等我女儿他们回来了,我再带你们过去,不然我这边也脱不开身。
王桂灵抱着小九儿说道。
米实中看她带着孩子,确实是这个道理,总不能把孩子也带到养鸡场去吧,虽然现在大家伙也都不是很在意这个,但是一看这家孩子就是养的很精细的那种。
再说了养鸡场里都是细菌什么的,对孩子确实不好。
但是米实中和张山说什么都不肯在他们家里吃饭,王桂灵道:对了,你们去见李主任了么?
米实中面不改色都说道:还没有来得及,我们迫不及待的想早点看到养鸡场。
王桂灵也没有起疑,这也说得通。
其实米实中和张山是故意绕过李主任和其他领导直接来找王桂灵的,他们就怕提前泄露了他们的消息,到时候给他们看一些驴粪蛋子表面光的东西。
虽然可以一时半会的不看鸡,但是米实中和张山却无论王桂灵怎么说都不肯在他们家吃饭。
王桂灵也没有办法,只能约好了下午见。
米实中和张山从赵雨笙家里出来,并没有去食堂吃饭而是直接去了养鸡场。
养鸡场的屋子锁了起来,他们也进不去,就隔着门缝往里看,也看不清楚。
然后两人就这样在大太阳底下等着,一直等到下午王桂灵和李主任他们过来。
李主任远远的看到他们,快走两步上去跟米实中握了手,道:哎呀,米专家,小张同志,你们来怎么也不通知我一声,要不是王桂灵同志告诉我你们来的消息,我都还不知道呢,这可不行啊,必须让我们尽一尽地主之谊。
米实中笑着摆摆手说道:不用,不用,这个以后再说,我们先看看鸡。
王桂灵拿出钥匙把门打开,这次来的不光只有李主任和王桂灵两个人,还有好几个后勤处的工作人员。
一进来都皱了皱眉头,就算王桂灵天天打扫鸡窝,但是毕竟还是会有味道。
尤其是前两天刚刚下了雨,味道就更加的明显了。
但是米实中却面不改色的走了进来,看着这鸡舍里虽然有味道但是打扫的还算是干净,他不禁点了点头。
李主任笑呵呵都指着两边的鸡说道:公鸡和母鸡都分开饲养的,你们看一只鸡起码有四五斤沉。对了,王大姐你再给米专家好好的介绍一下。
王桂灵又将养鸡的全过程说了一遍,然后总结道:按照我的方法养鸡,小母鸡生蛋的时间起码要比传统养鸡早半个月以上。
李主任又笑道:是啊,第一批鸡蛋已经作为员工福利被大家吃下去了,其实这些公鸡也是在等着你们来,不然我们也早就杀掉吃肉了毕竟再养着就不划算了。
米实中闻言一丝不苟的问着王桂灵养鸡的过程和注意事项,任何一个小细节他都不放过。
要不是赵雨笙早就给王桂灵科普了科学养鸡的方法,再加上王桂灵又是全程亲力亲为,有的还真的回答不上来。
米实中带着张山在这间小小的屋子里,一直待到了月上枝头才离开。
这次李主任肯定要尽一尽地主之谊了,王桂灵作为最大的功臣自然也要一起去。
米实中现在确认了这个方法的真实性,不由得兴奋,在饭桌上说道:我告诉你们一个消息!就在一年前,小东瀛也发明了一个辨认小鸡公母的机器。
听到他的话大家不由自主的停下来了筷子和酒杯听着他说。
但是,他们那个机器的准确率只有百分之六十左右,而且很有可能会导致小鸡感染死亡。
而我们的人民,我们的群众,却可以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经验总结出一套辨认小鸡公母的方法来,准确率远在他们所谓的机器之上,更重要的,我们一分钱的成本都不要,只要最终确定了,就可以立刻在全国上下推广开来,让、让全国人民吃上鸡蛋!
听到米实中的话,大家不由得鼓掌喝彩。
米实中端起酒杯,面向王桂灵,郑重道:王桂灵同志,我敬你一杯。
李主任也端起酒杯道:对,王大姐我也敬你一杯,这一次你的功劳太大了。
王桂灵有些受宠若惊,道:你们真是太抬举我了,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小老百姓,这也是我的一点心意,我到现在还后悔没有早点提出来呢。
米实中闻言忙说道:不晚不晚,现在刚刚好,什么时候都不晚。
第320章 三八红旗手
王桂灵看着在座的人一个个都用敬佩的眼神看着自己,不由得心里涌现出一股豪情壮志来。
因为天色已晚,赵雨笙和宋安懿来接她,王桂灵回去的路上,低声道:雨笙,这法子可真好,真好,往后大家都有鸡蛋吃了。
赵雨笙也笑了笑,让王桂灵迁户口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她却选择了这一个,因为她也想为这个国家,这个时代做些什么呀!
自己是一个小小女子,但是小小女子也会有胸怀天下的时候啊,达则兼济天下,虽然现在自己不到发达的地步,但是超越了这个时代几十年的见识就是她最大的财富。
米实中将这件事写了报告回去,自然就引起省农技局和省农业大学的重视了,立即成立了专门小组负责研究和推广。
王桂灵同志作为这个方法的提出者,自然也加入了这个研究小组。
李主任动作特别快,专门去了一趟省会,申请把他们单位作为实验基地。
于是,一个造船厂就成了养鸡实验基地了
但是厂里员工都很赞同,管他干啥呢,只要养鸡场在他们厂里,鸡蛋就是他们的。
与此同时,李主任都不用赵雨笙和王桂灵特别去说,就主动的提出要聘请王桂灵做养鸡场的技术顾问,有了工作就有了编制,有了编制就要有粮食关系。
要粮食关系那户口不就顺理成章的迁过来了么。
在老家的赵吉福看着面前的这张函,挠破了头皮都没想到赵雨笙是怎么做到的,怎么现在王桂灵也成了他们单位的工人了,还是个顾问啥的。
虽然想不明白,但是不耽误他在心里感叹赵雨笙有本事啊,不光是自己跳出了农门,就连她娘都混成了工人。
而且赵家庙大队和张王庄大队离的又不远,王建平一家人现在如何有出息他们又不是不知道。
知道也无法,只能再次感叹赵雨笙有本事了。
养鸡场很快就办起来了,这次有厂里和省农机局和农大的支持,厂里一下子就购置了五千只小鸡苗。
还为厂里解决了二三十个工作岗位。
养鸡这个工作,要求不高,大部分的工人家属都能做,大家知道王桂灵是养鸡场的顾问之一之后,他们家的门槛又差点被踏破了。
不过现在他们还顾不上这个,目前最大的事情就是小雪和杜方麓的婚事。
现在的形势越来越紧张,杜方麓和小雪也打算低调一些。
只有王家人,赵雨笙他们一家,还有几个跟杜方麓关系好的同事参加了婚礼,也就是大家在一起吃了一顿。
赵雨笙并没有送什么大件给他们做贺礼,明面上送了一对暖壶,两床被子,但是私底下给了小雪一对玉镯子作为新婚礼物。
本来赵雨笙还想着送一台缝纫机,但是想了想,一来扎眼,二来要是小雪需要的话,完全可以到他们家来用,她们就跟亲姐妹似的,也没有那么外道。
小雪和杜方麓结了婚,这一年的大事也都差不多过去了。
一转眼就又到了冬天,在过年前有两个好消息传来。
一是王桂灵被评为省级三八红旗手,要去省会城市开表彰大会。
王桂灵知道之后私下里皱着眉跟赵雨笙说道:早知道会这样,就不该把这件事按在我头上,你要是得了这个三八红旗手多好。
赵雨笙拉着她娘的手道:你这样说我就生气了,你是我娘,我们之间还要分彼此吗?再说了,就算说是我发现的你觉得他们能相信我吗?
好不容易把王桂灵安抚好了,第二天又有好消息,赵雨笙被评为了先进工作者和先进妇女模范。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