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阅读-笔趣阁(42)
谢明月只看了一眼,便移开目光。
他拿出一封奏折,递给李成绮,道:是王爷向陛下请安的奏折,王爷还在奏折中问,明日想要入宫拜谒陛下,不知陛下可允准吗?
李成绮扫了一眼就还给谢明月了,内容同谢明月说的无甚差别,他有点奇怪道:自然允准。
这点事有什么非得告诉他的必要吗?
还是说谢明月看他太闲了,想给他找点事情做?
谢明月又道:陛下,王爷为皇室贵胄,身份贵重,陛下可要亲自回言?
李成绮刚拿起满空来抄完的纸,随意道:先生拿朱笔回便是了。
谢明月点头,道:是。
太后寝宫内,宫人伏身在地,瑟瑟发抖,对着那眉宇扬起的着华贵宫装女子颤声道:娘娘,奴婢无能,陛下一整日都同谢太傅在一处,奴婢实在无法当着谢太傅的面请陛下来
话音未落,一盏茶从上面重重摔下!
热水四溅,落在人身上竟起了一层白烟。
那宫人裸露在外的手被热水烫得通红滚烫,内里想必更加骇人,她却连一声痛呼都不敢有,一语不发地跪在地上叩头。
靖尔阳坐在下首的位置,劝道:娘娘息怒,莫气坏了身子。
靖嘉玉冷笑道:瞧瞧,这便是哀家生养的好儿子,与外人沆瀣一气,欺负起自家人了。
靖嘉玉却道:娘娘,陛下的孝心您是知道的,您是陛下的生身母亲,又陪着陛下受了这么多的苦,说句不敬的话,若是没有娘娘,怎会有今日的陛下?他压低了声音,陛下对您是孝顺的,若非有人离间骨肉,陛下怎么会不见您派去的宫人?
这个里间骨肉的人是谁,他们都清楚的很。
靖尔阳站起来,过去为太后斟茶,双手捧着递过去,继续道:眼下王爷马上就要回来了,奸臣必受诛,您何必为了个将死之人生气呢?
靖嘉玉接过茶,犹觉得不解气,但这次却并没有直接摔在地上,而是啜饮了一小口,看着对自己赔笑的靖尔阳勉强道:好茶。
靖尔阳登时笑逐颜开,道:这是王爷赠的,是今年新摘的石岩白,拢共得了不到七两,尽数送到您这来了。
李旒对于他们一家的用心,连靖嘉玉自持是太后都觉得受宠若惊。
李愔不过是个无权无势,还未亲政的小皇帝,怎么就这样得李旒青睐?
她点点头,道:王爷太有心,哀家都有些受之有愧了。
靖尔阳笑道:都是一家人,有什么可受之有愧的。
他表面平静,内里却还是着急。
连太后的人都进到不了李成绮面前说句话,他又有什么办法?
这迎接的事摆明是做不成了。
靖尔阳本想小皇帝亲自出宫迎接,好处却全算在自己身上,做个人情,权当是对李旒这么多恩惠的投桃报李。
不曾想李旒回来,莫说是出城迎接,便是连宫宴都没有,他面上亦觉得没有光彩,生怕李旒看轻他办事的能力。
呈上去的奏折已被快马加鞭地发回。
李旒打开奏折。
洋洋洒洒千余言,其后只朱批照准二字。
这是谢明月的字。
堂而皇之地,耀武扬威地落在奏折上。
落在他小心翼翼地询问:臣可否入宫觐见这行字之前。
李旒面无表情地合上奏折。
作者有话说:
接不上的话看一下上一章哈,我增加了两千字(已经买过的宝贝刷新一下就好,不用额外付点数。)
非常感谢宝贝们的关心和提前的生日祝福,啾咪,嘿嘿嘿。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7章
宣亲王李旒的车驾浩浩荡荡地驶过官道。
李旒安静地坐在车内, 目光若有所思地看向案上放着的琴。
这是一把通体漆黑的琴,连琴弦都是暗色, 阳光透过车帘照进来, 落在琴身上,却全部被吸纳在了这片沉静的黑暗中。
周崇水德,尚黑。
这把漆黑的琴便名为周琴。
李旒轻轻地,缓缓地深吸一口气。
他苦笑了下, 低头看向自己放在膝上的手, 那双手微微颤着。
还有不足二十里便要入城, 饶是李旒想象过无数次今日的场景, 还是不可避免地紧张。
马匹长嘶,车驾缓缓停下。
李旒疑惑地向外看去。
六面大纛倒影在他眼中。
六面大纛在风中飘扬, 旗声猎猎,每面旗上本该绣着一台,三面绣三台, 然而碍于李旒身份并未尊崇如此,故而只绣星辰。
六面大纛后, 乃是六排骑兵, 骑兵持刀剑, 明明其中足有上百人,却半点不乱, 队伍安静无声。
李旒神色骤变。
从前李昭出行时,李旒亦为皇帝筹备被仪仗,他怎么看不出, 今日他眼前的一切, 只比当年李昭的仪仗品级稍微低些, 却已是逾制!
谢明月如今专权, 据说皇帝对谢明月唯命是从,怎么会安排这样的仪仗来接他?况且他此处出巡无功无过,若说为了他的功绩如此,那真是牵强太过。
如今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帝王根本不知道有仪仗迎接,是有人自作主张。
为首者恭恭敬敬地向前,欲要亲手为李旒掀开车帘。
这人紫袍玉带,显然已官至一品,李旒定睛一看,脑中瞬间有了记忆。
居然是,少帝的亲舅舅,靖尔阳。
国舅亲自来迎接,且是出城十三里,无论对谁来说,都是莫大荣耀。
因为,国舅与皇帝关系密切,这极有可能是皇帝的意思。
李旒在看清这满面堆笑的人是谁后狠狠咬了咬牙,忽地明白了今日为何这般,他半点颜面都没给靖尔阳留,冷声对身边人道:吩咐下去,不必理会仪仗,直接冲出去。
青年人一愣,但马上反应过来,什么都没说,撩起车帘出去。
传王爷令,车驾前行,不必理会
命令一重一重传下去。
李旒车驾依仗已是亲王所能用的最高品级,但是在面对减去大半用员的帝王仪仗,竟宛如一叶扁舟流入大海般渺小平常。
靖尔阳还未靠近车驾,随从已拔出了刀刃。
雪亮的刀刃光华闪过人脸。
下一刻,四马并行的车驾骤然前行。
有人高呼,大人小心!
靖尔阳匆忙向后退,被一眼疾手快的护卫一把拽住了袖子,急急将人拖了回去,他被拽得踉跄,险些仰面摔到在官道上。
车马扬尘四起。
众人面面相觑,眼中皆有惊恐,但更多的是疑惑,还有微不可查的愤怒。
靖尔阳不可置信地看着李旒疾驰得宛如避瘟神一般的车驾,面色瞬间变得铁青。
陪靖尔阳而来的官员各个神情肃穆,却在他看不见的地方,悄声地嘀咕着什么,那声音宛如虫蚁爬过脊椎那般令人难以忍受。
靖尔阳气得浑身发抖,他不用去听都知道,那些窃窃私语中藏着多少对他的嘲笑!
退退
命令声声传着。
仪仗队像是被斩断的水般,黑压压的一片缓缓退却,让出一条路来,供摄政王车驾驶过。
李旒面色阴沉地站起,至桌案前,拿起了笔。
眼下小皇帝无权,靖嘉玉确实能动用帝王仪仗,然而据李旒所知,靖氏兄妹二人身边并没有通晓礼制的学士,大礼筹备复杂,非是他们一日所能为,朝中必有人襄助。
一张面孔瞬间浮现在李旒眼前谢明月。
即便谢明月不推波助澜,但他必然知晓此事,然而,他却没有因为逾制阻止。
谢明月非是不在意礼制的人,从前李旒同李成绮共用一车驾谢侯都能找出百条陈规以于礼不合来阻止,何况是今日之事。
谢明月是故意的。
可哪怕他知道谢明月是故意的,但仍旧无可奈何。
因为逾制的是靖尔阳,而靖尔阳和他的关系实在太近了,在外人眼中荣辱与共,休戚一体。
他落笔。
王爷看见仪仗连停都不曾停,直接命人穿过去,国舅爷刚伸了手,还没碰到王爷的车帘,车驾就走了,国舅爷险些被马车撞倒。禁军绘声绘色地和小皇帝描述刚才发生诸事,这是个年轻人,脸圆圆的,稚气还未脱。
靖尔阳依仗着皇帝与太后飞扬跋扈,极不得人心,这禁军方才奉命去看了热闹便匆忙赶回宫来,他讲时原本颇忐忑惶恐。
但见小皇帝面上并没有怒色,才放心地说下去,说到李旒像看不见靖尔阳似的出去,自己都忍不住想笑。
说完被宫人送出去,李成绮掰着糕点喂鸟,时给时不给,气得玄凤上蹿下跳。
李旒遇事不查,纵然无心,仍旧有过。
无心之过,有过不惩。
至于谢明月,李成绮心中雪亮,礼制逾越一事他必然早就知道,然而此事说到底与谢明月没有任何关系,他无论做什么都无可指摘,若李成绮发问,谢明月绝对不会承认自己早就知道。
世事巨变,这二人竟毫无变化。
李成绮把桃酥往空中一掷,倏地被玄凤咬在口中,后者乌溜溜的眼睛看了他一眼,眼中似有怨愤。
不足半个时辰,李旒的奏折送往宫中。
这是一封请罪的折子,其中只字不提靖氏兄妹,只言自己失察僭越,请李成绮降罪。
不提任何人,显然是不想让皇帝因此而为难。
李成绮放下奏折,一笑不语。
奏折谢明月早就看过,且是谢明月送到宫中来的,谢侯语调不阴不阳,平平淡淡,王爷果然体贴。
李成绮以手撑颌,望着谢明月一点人间烟火气都没有的漂亮面容,笑眯眯地说:先生比宣王爷更体贴。
两个混账东西,一个比一个让人不省心。
李旒的奏折写的哀戚真挚,几乎能使之读而泪下。
谢明月正要将奏折拿回,却被李成绮用笔管点了点手背,先生,不必拿走。
谢明月看起来有点疑惑,陛下,历来送入宫中的奏折,都要送到御书房录入,以备之后查看。
李成绮二指夹起奏折,放在自己膝头,笑道:宣王爷这封奏折文法精致,孤很喜欢,打算今夜睡前多看几遍,体味其中真意,先生不会这点小事都不允准吧?
谢明月抿了下唇,颔首道:臣不敢。
他目光落在李成绮膝头合起的奏折须臾。
原本,是无需送到李成绮面前的。
李成绮又掰了小块糕点,这次却没有送到玄凤口中,孤前几日听先生讲地方志,觉得很是有趣,先前自己到书房却没寻到,先生若是无事,不若帮孤将那本书找出来。他笑得粲然,示意谢明月伸手,后者虽不明白他要做什么,但还是伸出手,送到李成绮面前。
然后就被放了一块桃酥。
谢明月沉默了下。
若是他没记错,李成绮先前正是从这个碟子内拿出一块桃酥,去喂鸟。
哦,给他的不是一块,是半块。
李成绮甚至前前后后喂了玄凤一整块。
李成绮拿起一块丝帕擦了擦手上的碎渣。
谢明月素白的手掌内俨然多出了这么块碍眼的东西。
谢明月看了看手中的桃酥,又看了看捧着脸对他笑的李成绮,静默片刻,起身道:好。
李成绮在他身后喊,先生您要是不吃,便搁在这吧?
李成绮自以为十分好心,不想谢明月连都头没回。
李成绮叹了口气,觉得自己这皇帝当得十分艰难。
谢明月向外走,忽听闻脚步声由远及近地传来。
谢明月停下。
那人走得已经很近,见到谢明月一身常服,再随意不过地从长乐宫中出来,眸光黯了黯,大步向谢明月走去,笑道:谢侯。
谢明月颔首,权作回礼,王爷。
李旒笑容如常,若非眼中含着若有若无的忧色,当真与平时无异。
他一路快马加鞭,风尘仆仆,回京之后连身衣服都来不及换,就急急进宫来。
若靖尔阳没有多事,李旒不至于来的这样匆忙。
他来长乐宫,一是为了拜谒皇帝,二则是为了当面请罪。
谢明月的手中还拿着那块桃酥,但即便如此,他还是拿出了一种握着象牙笏板的优雅好看。
李旒的目光在谢明月拿着桃酥的手上一闪而过,谢明月亦注意到了,朝李旒笑得有几分歉然,陛下所赠不可辞,仪态不整,王爷见笑了。
外臣见皇帝,必然着官服。
可谢明月却能一身常服出入长乐宫。
表面随意,内里却全是亲昵。
唯有皇帝最为亲近之人,才能无需遵照任何礼制。
李旒笑容不变,岂敢,本王在外就听闻陛下御下宽和,宫中诸人皆蒙受陛下恩惠,他话中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今日见谢侯得陛下赏赐,果真如此,陛下仁厚,乃是我朝大幸。
谢明月含笑道:诚如王爷所说,陛下仁厚。他忽然将声音放低不少,带着点关心,虽加恩四海,仍是少年心性,亲疏内外有别分明,请王爷谨记。
谢明月说的仿佛关切,李旒道:多谢谢侯关怀,谢侯可要同本王一同进去?
谢明月轻轻摇头,道:王爷请自去,他笑,陛下盼王爷许久,昨天晚上临睡前还同我说,想早些见到王爷。
作者有话说:
尽量6k,晚安。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8章
李旒朝谢明月颔首, 大步向里走去。
长乐宫内景致殊无变化,只是庭院中的一人多高魏紫去年枯拜了, 种什么却无定论, 暂且空着。
他向里走。
李旒觉得自己不应该紧张,长乐宫他先前来过无数次,在李成绮病重时他曾衣不解带地在床边照顾,实在太累时便在旁边的塌上阖眼略歇一歇, 宫中一草一木, 每样布置, 他都熟悉, 闭眼尚且知道其中位置。
他更不应该惶恐,因为长乐宫早就易主, 而今的主人是个从藩地被他找来拥立为帝的少年,并非他那个深不可测,惯会玩弄人心的兄长。
太监高声道:宣亲王到
闻声有少年人快步从里面绕出来, 李旒低头下拜,尚未来得及见礼, 眼前已出现了一双皂色的靴子, 那人虚虚握着他的胳膊往上略托了托, 李旒顺势起身,陛下。他沿着少年人清瘦的身形向上看。
纵然先前曾见, 李旒的视线落到小皇帝脸上时仍不由得一颤。
李成绮心里也在感叹。
感叹李愔到底是怎么长得,就算他的亲儿子,也不会比李愔更相似了。
每一个同李昭有过关联的人见到李愔容貌皆惊愕震悚, 除了谢明月。
李成绮松开握着李旒胳膊的手,王爷请。
李旒这才将视线从李成绮脸上收回。
半年未见, 他只觉得李愔愈发像李昭, 容色肖似,举止更像,然而像却又不那么像,李旒从未见过李昭这样欢跃跳脱的一面。
李昭也不会有那样一面。
他心中的李昭,永远高高在上,永远遥不可及。
李成绮端茶,轻啜一口,抬眼打量李旒。
青年修晳隽秀,李成绮死时李旒二十多岁,按理说也该是成家立业的年纪,李成绮在病榻上看他,或许是俩人有点淡薄得不能再淡薄的血缘的缘故,皇帝望着他被泪水冲刷过的面容,总觉得他脸上还有些少不更事的稚气,而今还不过三年,那些稚气已烟消云散。
恋耽美
他拿出一封奏折,递给李成绮,道:是王爷向陛下请安的奏折,王爷还在奏折中问,明日想要入宫拜谒陛下,不知陛下可允准吗?
李成绮扫了一眼就还给谢明月了,内容同谢明月说的无甚差别,他有点奇怪道:自然允准。
这点事有什么非得告诉他的必要吗?
还是说谢明月看他太闲了,想给他找点事情做?
谢明月又道:陛下,王爷为皇室贵胄,身份贵重,陛下可要亲自回言?
李成绮刚拿起满空来抄完的纸,随意道:先生拿朱笔回便是了。
谢明月点头,道:是。
太后寝宫内,宫人伏身在地,瑟瑟发抖,对着那眉宇扬起的着华贵宫装女子颤声道:娘娘,奴婢无能,陛下一整日都同谢太傅在一处,奴婢实在无法当着谢太傅的面请陛下来
话音未落,一盏茶从上面重重摔下!
热水四溅,落在人身上竟起了一层白烟。
那宫人裸露在外的手被热水烫得通红滚烫,内里想必更加骇人,她却连一声痛呼都不敢有,一语不发地跪在地上叩头。
靖尔阳坐在下首的位置,劝道:娘娘息怒,莫气坏了身子。
靖嘉玉冷笑道:瞧瞧,这便是哀家生养的好儿子,与外人沆瀣一气,欺负起自家人了。
靖嘉玉却道:娘娘,陛下的孝心您是知道的,您是陛下的生身母亲,又陪着陛下受了这么多的苦,说句不敬的话,若是没有娘娘,怎会有今日的陛下?他压低了声音,陛下对您是孝顺的,若非有人离间骨肉,陛下怎么会不见您派去的宫人?
这个里间骨肉的人是谁,他们都清楚的很。
靖尔阳站起来,过去为太后斟茶,双手捧着递过去,继续道:眼下王爷马上就要回来了,奸臣必受诛,您何必为了个将死之人生气呢?
靖嘉玉接过茶,犹觉得不解气,但这次却并没有直接摔在地上,而是啜饮了一小口,看着对自己赔笑的靖尔阳勉强道:好茶。
靖尔阳登时笑逐颜开,道:这是王爷赠的,是今年新摘的石岩白,拢共得了不到七两,尽数送到您这来了。
李旒对于他们一家的用心,连靖嘉玉自持是太后都觉得受宠若惊。
李愔不过是个无权无势,还未亲政的小皇帝,怎么就这样得李旒青睐?
她点点头,道:王爷太有心,哀家都有些受之有愧了。
靖尔阳笑道:都是一家人,有什么可受之有愧的。
他表面平静,内里却还是着急。
连太后的人都进到不了李成绮面前说句话,他又有什么办法?
这迎接的事摆明是做不成了。
靖尔阳本想小皇帝亲自出宫迎接,好处却全算在自己身上,做个人情,权当是对李旒这么多恩惠的投桃报李。
不曾想李旒回来,莫说是出城迎接,便是连宫宴都没有,他面上亦觉得没有光彩,生怕李旒看轻他办事的能力。
呈上去的奏折已被快马加鞭地发回。
李旒打开奏折。
洋洋洒洒千余言,其后只朱批照准二字。
这是谢明月的字。
堂而皇之地,耀武扬威地落在奏折上。
落在他小心翼翼地询问:臣可否入宫觐见这行字之前。
李旒面无表情地合上奏折。
作者有话说:
接不上的话看一下上一章哈,我增加了两千字(已经买过的宝贝刷新一下就好,不用额外付点数。)
非常感谢宝贝们的关心和提前的生日祝福,啾咪,嘿嘿嘿。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7章
宣亲王李旒的车驾浩浩荡荡地驶过官道。
李旒安静地坐在车内, 目光若有所思地看向案上放着的琴。
这是一把通体漆黑的琴,连琴弦都是暗色, 阳光透过车帘照进来, 落在琴身上,却全部被吸纳在了这片沉静的黑暗中。
周崇水德,尚黑。
这把漆黑的琴便名为周琴。
李旒轻轻地,缓缓地深吸一口气。
他苦笑了下, 低头看向自己放在膝上的手, 那双手微微颤着。
还有不足二十里便要入城, 饶是李旒想象过无数次今日的场景, 还是不可避免地紧张。
马匹长嘶,车驾缓缓停下。
李旒疑惑地向外看去。
六面大纛倒影在他眼中。
六面大纛在风中飘扬, 旗声猎猎,每面旗上本该绣着一台,三面绣三台, 然而碍于李旒身份并未尊崇如此,故而只绣星辰。
六面大纛后, 乃是六排骑兵, 骑兵持刀剑, 明明其中足有上百人,却半点不乱, 队伍安静无声。
李旒神色骤变。
从前李昭出行时,李旒亦为皇帝筹备被仪仗,他怎么看不出, 今日他眼前的一切, 只比当年李昭的仪仗品级稍微低些, 却已是逾制!
谢明月如今专权, 据说皇帝对谢明月唯命是从,怎么会安排这样的仪仗来接他?况且他此处出巡无功无过,若说为了他的功绩如此,那真是牵强太过。
如今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帝王根本不知道有仪仗迎接,是有人自作主张。
为首者恭恭敬敬地向前,欲要亲手为李旒掀开车帘。
这人紫袍玉带,显然已官至一品,李旒定睛一看,脑中瞬间有了记忆。
居然是,少帝的亲舅舅,靖尔阳。
国舅亲自来迎接,且是出城十三里,无论对谁来说,都是莫大荣耀。
因为,国舅与皇帝关系密切,这极有可能是皇帝的意思。
李旒在看清这满面堆笑的人是谁后狠狠咬了咬牙,忽地明白了今日为何这般,他半点颜面都没给靖尔阳留,冷声对身边人道:吩咐下去,不必理会仪仗,直接冲出去。
青年人一愣,但马上反应过来,什么都没说,撩起车帘出去。
传王爷令,车驾前行,不必理会
命令一重一重传下去。
李旒车驾依仗已是亲王所能用的最高品级,但是在面对减去大半用员的帝王仪仗,竟宛如一叶扁舟流入大海般渺小平常。
靖尔阳还未靠近车驾,随从已拔出了刀刃。
雪亮的刀刃光华闪过人脸。
下一刻,四马并行的车驾骤然前行。
有人高呼,大人小心!
靖尔阳匆忙向后退,被一眼疾手快的护卫一把拽住了袖子,急急将人拖了回去,他被拽得踉跄,险些仰面摔到在官道上。
车马扬尘四起。
众人面面相觑,眼中皆有惊恐,但更多的是疑惑,还有微不可查的愤怒。
靖尔阳不可置信地看着李旒疾驰得宛如避瘟神一般的车驾,面色瞬间变得铁青。
陪靖尔阳而来的官员各个神情肃穆,却在他看不见的地方,悄声地嘀咕着什么,那声音宛如虫蚁爬过脊椎那般令人难以忍受。
靖尔阳气得浑身发抖,他不用去听都知道,那些窃窃私语中藏着多少对他的嘲笑!
退退
命令声声传着。
仪仗队像是被斩断的水般,黑压压的一片缓缓退却,让出一条路来,供摄政王车驾驶过。
李旒面色阴沉地站起,至桌案前,拿起了笔。
眼下小皇帝无权,靖嘉玉确实能动用帝王仪仗,然而据李旒所知,靖氏兄妹二人身边并没有通晓礼制的学士,大礼筹备复杂,非是他们一日所能为,朝中必有人襄助。
一张面孔瞬间浮现在李旒眼前谢明月。
即便谢明月不推波助澜,但他必然知晓此事,然而,他却没有因为逾制阻止。
谢明月非是不在意礼制的人,从前李旒同李成绮共用一车驾谢侯都能找出百条陈规以于礼不合来阻止,何况是今日之事。
谢明月是故意的。
可哪怕他知道谢明月是故意的,但仍旧无可奈何。
因为逾制的是靖尔阳,而靖尔阳和他的关系实在太近了,在外人眼中荣辱与共,休戚一体。
他落笔。
王爷看见仪仗连停都不曾停,直接命人穿过去,国舅爷刚伸了手,还没碰到王爷的车帘,车驾就走了,国舅爷险些被马车撞倒。禁军绘声绘色地和小皇帝描述刚才发生诸事,这是个年轻人,脸圆圆的,稚气还未脱。
靖尔阳依仗着皇帝与太后飞扬跋扈,极不得人心,这禁军方才奉命去看了热闹便匆忙赶回宫来,他讲时原本颇忐忑惶恐。
但见小皇帝面上并没有怒色,才放心地说下去,说到李旒像看不见靖尔阳似的出去,自己都忍不住想笑。
说完被宫人送出去,李成绮掰着糕点喂鸟,时给时不给,气得玄凤上蹿下跳。
李旒遇事不查,纵然无心,仍旧有过。
无心之过,有过不惩。
至于谢明月,李成绮心中雪亮,礼制逾越一事他必然早就知道,然而此事说到底与谢明月没有任何关系,他无论做什么都无可指摘,若李成绮发问,谢明月绝对不会承认自己早就知道。
世事巨变,这二人竟毫无变化。
李成绮把桃酥往空中一掷,倏地被玄凤咬在口中,后者乌溜溜的眼睛看了他一眼,眼中似有怨愤。
不足半个时辰,李旒的奏折送往宫中。
这是一封请罪的折子,其中只字不提靖氏兄妹,只言自己失察僭越,请李成绮降罪。
不提任何人,显然是不想让皇帝因此而为难。
李成绮放下奏折,一笑不语。
奏折谢明月早就看过,且是谢明月送到宫中来的,谢侯语调不阴不阳,平平淡淡,王爷果然体贴。
李成绮以手撑颌,望着谢明月一点人间烟火气都没有的漂亮面容,笑眯眯地说:先生比宣王爷更体贴。
两个混账东西,一个比一个让人不省心。
李旒的奏折写的哀戚真挚,几乎能使之读而泪下。
谢明月正要将奏折拿回,却被李成绮用笔管点了点手背,先生,不必拿走。
谢明月看起来有点疑惑,陛下,历来送入宫中的奏折,都要送到御书房录入,以备之后查看。
李成绮二指夹起奏折,放在自己膝头,笑道:宣王爷这封奏折文法精致,孤很喜欢,打算今夜睡前多看几遍,体味其中真意,先生不会这点小事都不允准吧?
谢明月抿了下唇,颔首道:臣不敢。
他目光落在李成绮膝头合起的奏折须臾。
原本,是无需送到李成绮面前的。
李成绮又掰了小块糕点,这次却没有送到玄凤口中,孤前几日听先生讲地方志,觉得很是有趣,先前自己到书房却没寻到,先生若是无事,不若帮孤将那本书找出来。他笑得粲然,示意谢明月伸手,后者虽不明白他要做什么,但还是伸出手,送到李成绮面前。
然后就被放了一块桃酥。
谢明月沉默了下。
若是他没记错,李成绮先前正是从这个碟子内拿出一块桃酥,去喂鸟。
哦,给他的不是一块,是半块。
李成绮甚至前前后后喂了玄凤一整块。
李成绮拿起一块丝帕擦了擦手上的碎渣。
谢明月素白的手掌内俨然多出了这么块碍眼的东西。
谢明月看了看手中的桃酥,又看了看捧着脸对他笑的李成绮,静默片刻,起身道:好。
李成绮在他身后喊,先生您要是不吃,便搁在这吧?
李成绮自以为十分好心,不想谢明月连都头没回。
李成绮叹了口气,觉得自己这皇帝当得十分艰难。
谢明月向外走,忽听闻脚步声由远及近地传来。
谢明月停下。
那人走得已经很近,见到谢明月一身常服,再随意不过地从长乐宫中出来,眸光黯了黯,大步向谢明月走去,笑道:谢侯。
谢明月颔首,权作回礼,王爷。
李旒笑容如常,若非眼中含着若有若无的忧色,当真与平时无异。
他一路快马加鞭,风尘仆仆,回京之后连身衣服都来不及换,就急急进宫来。
若靖尔阳没有多事,李旒不至于来的这样匆忙。
他来长乐宫,一是为了拜谒皇帝,二则是为了当面请罪。
谢明月的手中还拿着那块桃酥,但即便如此,他还是拿出了一种握着象牙笏板的优雅好看。
李旒的目光在谢明月拿着桃酥的手上一闪而过,谢明月亦注意到了,朝李旒笑得有几分歉然,陛下所赠不可辞,仪态不整,王爷见笑了。
外臣见皇帝,必然着官服。
可谢明月却能一身常服出入长乐宫。
表面随意,内里却全是亲昵。
唯有皇帝最为亲近之人,才能无需遵照任何礼制。
李旒笑容不变,岂敢,本王在外就听闻陛下御下宽和,宫中诸人皆蒙受陛下恩惠,他话中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今日见谢侯得陛下赏赐,果真如此,陛下仁厚,乃是我朝大幸。
谢明月含笑道:诚如王爷所说,陛下仁厚。他忽然将声音放低不少,带着点关心,虽加恩四海,仍是少年心性,亲疏内外有别分明,请王爷谨记。
谢明月说的仿佛关切,李旒道:多谢谢侯关怀,谢侯可要同本王一同进去?
谢明月轻轻摇头,道:王爷请自去,他笑,陛下盼王爷许久,昨天晚上临睡前还同我说,想早些见到王爷。
作者有话说:
尽量6k,晚安。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8章
李旒朝谢明月颔首, 大步向里走去。
长乐宫内景致殊无变化,只是庭院中的一人多高魏紫去年枯拜了, 种什么却无定论, 暂且空着。
他向里走。
李旒觉得自己不应该紧张,长乐宫他先前来过无数次,在李成绮病重时他曾衣不解带地在床边照顾,实在太累时便在旁边的塌上阖眼略歇一歇, 宫中一草一木, 每样布置, 他都熟悉, 闭眼尚且知道其中位置。
他更不应该惶恐,因为长乐宫早就易主, 而今的主人是个从藩地被他找来拥立为帝的少年,并非他那个深不可测,惯会玩弄人心的兄长。
太监高声道:宣亲王到
闻声有少年人快步从里面绕出来, 李旒低头下拜,尚未来得及见礼, 眼前已出现了一双皂色的靴子, 那人虚虚握着他的胳膊往上略托了托, 李旒顺势起身,陛下。他沿着少年人清瘦的身形向上看。
纵然先前曾见, 李旒的视线落到小皇帝脸上时仍不由得一颤。
李成绮心里也在感叹。
感叹李愔到底是怎么长得,就算他的亲儿子,也不会比李愔更相似了。
每一个同李昭有过关联的人见到李愔容貌皆惊愕震悚, 除了谢明月。
李成绮松开握着李旒胳膊的手,王爷请。
李旒这才将视线从李成绮脸上收回。
半年未见, 他只觉得李愔愈发像李昭, 容色肖似,举止更像,然而像却又不那么像,李旒从未见过李昭这样欢跃跳脱的一面。
李昭也不会有那样一面。
他心中的李昭,永远高高在上,永远遥不可及。
李成绮端茶,轻啜一口,抬眼打量李旒。
青年修晳隽秀,李成绮死时李旒二十多岁,按理说也该是成家立业的年纪,李成绮在病榻上看他,或许是俩人有点淡薄得不能再淡薄的血缘的缘故,皇帝望着他被泪水冲刷过的面容,总觉得他脸上还有些少不更事的稚气,而今还不过三年,那些稚气已烟消云散。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