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万里by(5)
林占愚望着他,觉得他眼里亮闪闪的,分不清是月色还是其他。后来林占愚才明白,那应当是魏师哥不愿让他看到的眼泪。
民国十七年,那会儿你还小,大抵不记得。当时日本人派兵进驻济南,杀了许多军民百姓,也杀了许多外交官。魏青筠重新平躺着:我爹和他的同僚们跟着他们的上司蔡先生去找日本人交涉,结果一行人都被杀了。我听别人讲,日本人挖了蔡先生的眼睛、鼻子、耳朵和舌头,真是丧尽天良
他的声音越来越抖,直到再也说不下去。他抬手捂着眼眸,遮住了上半张脸,不再作声。
林占愚从没想过这些,一时尽是震惊与心痛。他本想安抚魏师哥几句,思忖了许久却仍不知该如何开口。
两人各怀心事,都睡得不好。林占愚不知道魏师哥是几时睡着的,至于他自己,他觉得好像刚打了个小盹儿,院子里的鸡便开始叫唤,而后魏青筠就起身穿衣裳了。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没再出活,乔笑言跑前跑后劳碌许久,凭着舌灿莲花的本事终究平息了一切流言蜚语,等日子重新平静下来便已到了除夕。
这是林占愚在乔笑言这里过的头一个新年,也是他生平头一次没有他爹陪着过年。若说他不想念林秀才,那必然是无稽之谈。因着思念与感伤,吃年夜饭的时候他一言不发,熬夜守岁之时他也只是搬着凳子自己坐在一角。
诶,小孩。林占愚正昏昏欲睡,忽地发觉面前有个影子挡住了烛光,他抬头揉了揉眼睛,发觉正是魏青筠。对方扯住他的衣袖,想把他拽起来:走吧,跟我出去放鞭炮。
不去。林占愚挣开魏师哥的手,把棉衣裹得更紧了些,喃喃地说:我困了。
师哥,你何苦为难他?小孩子觉多,也是常事。乔鲤放下筷子擦了擦嘴,走到门口笑着大喊:快过来!我和你去。
这就来!魏青筠赶忙应下,再回头望一眼靠在墙角的瘦小孩子,心里忽而有些放不下。
他觉得自己能明白林占愚此刻的所思所想,但又不好在小孩面前直接提林秀才这件伤心事,纠结了半晌,只得把自己穿在外头的棉衣脱下来扔到对方身上。
小杆子,好好睡吧,别着凉了。这是出门前魏师哥给他留的最后一句话。
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响起,似是要彻底赶尽前一年的晦气,以求得第二年的安泰与康健。
新年对林占愚而言并无太大不同,若说有什么可以被称作新的地方,那大概是他起得更早了,歇下的时候更晚了。
这倒不是因为师父师哥们对他不好,相反的,每每瞧见林占愚打哈欠,乔笑言都会指着魏青筠恨铁不成钢地说:你看看你,好的不教,净教他该睡的时候不睡。小孩正是长个子的时候,耽误了可如何是好?
不过于魏青筠而言,乔老板这话并非全然是误解,毕竟林占愚每日挤出来的工夫几乎都花在了魏师哥身上。
魏青筠练贯口,他扶着扫帚站在旁边听,魏青筠习身段,他拎着抹布坐地上看,边看边想,啥时候我也能会这么多本事呀?
小孩并没有等太久,春暖花开的日子里,乔笑言终于发话要带他入门了。
孩子,你过来。那天中午吃完饭,乔笑言喊住了林占愚:听我教你《报菜名》和《洋药方》。
我不。让乔老板没想到的是,小孩居然不愿意。只见小大人一样的林占愚摇了摇头,竟理直气壮地提起了要求:我要学《八扇屏》。
嘿,你这小娃娃,长本事啦?乔师父哭笑不得,他拍了一下林占愚的脑门:你知道《八扇屏》是啥么你就要学?
林占愚摇了摇头。他只知道里面的一句话,还是魏青筠告诉他的。
曾经在一个天朗气清的午后,魏师哥闲坐在院子里的墙根边上晒太阳,望着他当初从上面掉下来的那堵墙跟他说:我正念到我左肩头有朱砂痣呢,就瞧见了你。
见他如此,乔老板笑了:听师父的,让你学啥你就好生学啥。
不久后的一天上午,刚出活回来的魏青筠被乔笑言叫了去。他站在师父边上,与对方一同望着不远处正在认真背贯口的小少年。
如今入春了,小孩脱了棉衣,更显得他瘦瘦小小的,连身上新做的大褂都撑不起来。他的声音还带着几分未脱的稚气,却干净清脆,掷地有声。
这孩子快十四了吧?乔笑言忽而开口问。
是。魏青筠点点头:再过两个月就满十四。
你觉得如何?乔笑言转向自家二徒弟:你把他领走,让他以后给你量活怎么样?
当然很好,多谢师父。魏青筠笑了:占愚和我不一样,他那是老天爷赏饭吃。瞧他说话就知道,一字一句字正腔圆,不含糊不打哏。他嗓子也清亮,日后若是出柳活,必能要得叫好。
说罢,他回忆道:您还记不记得我刚来的时候?我当时连段绕口令都背不利索,在您面前紧张得一句囫囵话都说不出来,满嘴北方口音,南京话也听不懂多少,在这样的地方这样的行当原本是不好混的。难为您老人家不嫌。
我嫌你做什么?乔老板也笑了起来,伸手比划着:你那会儿饿得面黄肌瘦,整个人风尘仆仆的,做一副学生打扮,身上的衣裳却破了好几处。我要再嫌你,那还是人么?
您说的是。魏青筠笑着应下:那年我还是个十七八岁的学生,一路往南跑,生怕被日本人逮住,不敢走大道,只能走小路,结果在徐州碰上了土匪,把我身上的盘缠和值钱的东西搜刮一空。您在路边捡着我的时候,我都好几天没正儿八经吃过东西了。
说着他冲乔笑言鞠了个躬:您救了我的命,还给了我吃饭的本事。您于我有大恩。
客气了。乔笑言摆了摆手:你我师徒,不必说这个。
不过勤于练习的小少年不知道的是,他其实是个运气极好的人。彼时在夫子庙露天书场的雪夜里,乔笑言之所以如此干脆利索地答应收他为徒,不全是因为觉得他是吃这碗饭的料,还有魏青筠的缘故在。
乔老板一直想给自己的爱徒魏小哥寻个量活的,可他们这一行实在辛苦,若是稍有不慎得罪了人,还免不了有性命之忧。但凡有旁的营生能吃上一口饭的,没人愿意来干这个。如今有个林占愚愿意跟着他们,于乔笑言和魏青筠而言都是极好的事。
我去忙些别的,你替我看着他。乔笑言说。
好嘞。听了一会儿,魏青筠冲林小杆子喊道:小孩!气口错啦!
小孩听见后赶忙着意调整。魏师哥却还不满意,觉得他的零碎身段太多,于是快步走过去,手把手地教他。
站稳了,别晃,动作要在腰上面。魏青筠按着他的肩膀,在他身上比划:干脆一点,别软绵绵的。
练了几天后,林占愚除了疲累便再没旁的感受。这天晚上他带着一身倦意回了屋,见魏青筠依然在看书,他便坐在了这人身边。
林占愚年纪轻脑子好用,长篇大论的贯口背过倒是不成问题,可他发现背书与表演是全然不同的两码事。说玩艺儿不是念经,记住词句只是第一步,如何把想说的东西活灵活现地递到旁人耳朵里才是他们该琢磨的。
说白了,他们早也练晚也练,磨的正是那一股松弛自如的劲头。有了这样的劲头,出活时观众们看得舒服,自然愿意叫好。
尤其是与天津北平一带的艺人们相较,乔笑言说单口,在演这方面分外重视,这便要求林占愚要下更多的工夫琢磨神情意态。
他越琢磨,对魏青筠的钦佩便越发浓厚。
咋啦?魏青筠把书放下,笑眯眯地望着他,幸灾乐祸似的:累了吧?
林占愚点点头,拽住魏青筠的衣摆,撒娇一般:师哥,你教教我。
教你当然没问题。魏青筠问:想听什么?
教我气口,教我现挂,教我如何像你一样,站在那里不论做啥人家都愿意看、愿意从腰包里把钱掏出来。林占愚很是苦恼:我什么都学不明白,若是让我现在出活,必然和背书没什么两样。
有些东西虽然也能搜到,但是为了省些麻烦,俺来稍微解释一下吧。
贯口指的是有节奏的语言表演,气口指的是说贯口的时候呼吸的节奏,现挂指的是即兴发挥,量活的指的是捧哏演员,柳活指的是说学逗唱里面的唱。
乔老板这个人和他的绝大部分经历是架空的,但他的表演风格可以参照南京白话的创始人之一钱天笑先生。
第7章 思故园
你人不大,口气倒不小。魏青筠伸手在他脑门上弹了一下:谁许你现在出活了?想得美。
林占愚捂着额头,冲他哼了一声:你不教我,反倒笑话我。
贪多嚼不烂。你啊,耐住性子跟师父一点一点学、一句话一句话地打磨就好。魏青筠笑了,从桌上凌乱的纸堆里随意抽出了几张:不过有些法子我还是可以与你说说的。
林占愚接过泛黄的宣纸,只见那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字。
他很是惊愕:从前他以为这些不过是再普通不过的废纸,是魏师哥闲来无事写写画画留下的东西,没成想这里面却大有门道。
魏青筠给小孩的是自己关于单口《君臣斗》的记录。这份笔记可以说是过于全面了,上面不仅有所有该说的词,连语气神态和相应的动作身段都被魏青筠十分仔细地标注了出来。
小孩看得目瞪口呆:师哥,这些东西你都一点儿不差地记在心里么?
对。魏青筠望着他:虽说我小时候爱听这个,可我从前毕竟是个在中学里按部就班读书的腼腆学生,半路出家基本功不扎实,不这样容易露怯。
林占愚记得魏青筠对他说过,自己出师的时间不长,算起来他入行也不过三四年光景。
小孩回忆了一下魏青筠出活时众人纷纷叫好的模样与当初在露天书场时老村长的感叹,这才知道原来这人连语气词、连什么时候该哭该笑都是预备好的,半分不敢松懈。
我这法子其实不好,太过刻板,都是没办法的事情,但是带你入门足够了。魏青筠自嘲地笑了,从林占愚手里把那几张纸拿了回来:日后你若能摸索出更好的路,把这些弃了就是。
小孩不知该说什么,好在下一刻魏青筠便岔开了话:对了,过阵子我跟你小乔师哥要去一趟天津。
去天津干嘛?小孩对上他的视线。
师父让我们去的,固步自封要不得。魏青筠笑道:虽说人家不认咱,可咱几个隔三差五还是得去一回,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接下来的几天里,魏青筠晚上再没了看书和陪小孩聊天的悠闲:他得跟乔鲤一同商量一路上的行程与吃穿用度,还得忙碌着打包行李。
一忙数日过去,直到成行的前一天晚上,乔鲤和薛贺去茶棚出活不在家里吃,乔笑言对着一桌子饭菜颇为疑惑地问小孩:你魏师哥呢?
林占愚想了好久:我好像下午在后院看到他来着。
快去把他叫来。乔笑言冲小孩摆了一下手:等会儿饭菜就凉了。
林占愚应声跑到后院,却发觉魏青筠正背对着他坐在墙头上。
此时夕阳西下,灿烂的霞光给那人的半边身子镶上了一层暖色的边。林占愚抬头看他,只见他的袖子挽到了胳膊肘,露出结实有力的小臂,稍显褪色的大褂下摆垂了下来,随着微风轻轻摇荡着。
他整个人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活像一尊雕塑。
小孩本想喊一句师哥,刚欲开口,忽而听得魏青筠高声唱曲,声音混在仲春的晚风里,如泣如诉。
他不知道魏青筠唱的是哪一段,最终只听清了两句,一句是每年间花开儿的心不开,另一句是愿老娘福寿康宁,永和谐无灾。
你师哥嗓子好,云遮月,挂味儿。不知何时乔笑言站在了林占愚身后,乔老板眯起眼,望着魏青筠的背影,伸手拍了拍小孩的肩膀:又是一年春天,他想家啦。
林占愚这才发现,魏青筠面朝的方向正是北方。
他与你说过吧?他老家在济南。乔笑言问。
小孩点点头:他还说过他爹娘都是被日本人杀的。
乔笑言嗯了一声:他刚逃到南京的时候狼狈得很,险些丢了性命。
林占愚靠在师父身边,静静地听着。
人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确不是空穴来风。小半年来小孩的饭量与日俱增,乔家饭桌上摆的吃食与以往相较多了足足一倍,小孩每每吃完却仍觉得意犹未尽,天天跟在乔笑言身后喊饿。
与之相称的是这孩子不住往上窜的个子。林占愚从前久经摔打,如今堪称给点儿阳光就灿烂。不过几个月的工夫,乔笑言便明显地觉察到孩子长高了,以往搂他一伸手即可,可如今还要稍稍抬一下胳膊。
你大师哥说得不错,这家伙是个活阎王、亡命徒。乔老板轻声说:那会儿他爹娘都成了日本人的刀下鬼,他便也存了以命相搏的心思。一个从前连鸡都没杀过的年轻学生,自个儿拿着手枪冲到日本人的军营门口,冷不丁砰砰几声,守门的鬼子都倒在了地上,溅了他一身血。
说着乔老板无奈地干笑了两声:好在他不傻,冲动劲头过去还知道跑。后来中学的老师连夜把红着眼的小年轻送出了济南城,帮他留了一条命。我遇上他的时候他衣裳破烂,上面的血渍还能瞧见。
那他这回去天津,途径济南的时候,会去看他爹娘吗?小孩眨巴着眼睛。
看啥呀?尸身都找不着了。他南下的时候遇上了土匪,拼死命才护住了他那小檀木箱子。里面有他爹娘的衣物。乔笑言叹了口气:衣冠冢就在不远处,他清明之前肯定是要回来的。
说罢,乔老板微微弯下腰,似是想让林占愚听得更清楚些:孩子,你听过《文昭关》吗?
林占愚摇了摇头。乔笑言早料到如此,便深吸一口气,不紧不慢地唱道:过了一天又一天,心中好似滚油煎。腰间枉挂三尺剑,不能报却父母冤。
乔老板方才说魏青筠的有云遮月的嗓子,可他人至中年,嗓音更是醇厚,虚实相映,云之瑕不掩月之明。他一开口,尽是难言的满腹幽愤与锥心之痛。
师父?占愚?魏青筠听见了乔老板的声音,转身从墙头上跳了下来。他走上前,摆出一张笑脸:咋啦?
喊你吃饭呢,这都什么时辰了。乔笑言拽着魏青筠,没给他好脸色:快走吧。
第二天上午魏青筠和乔鲤走的时候林占愚一直把他们送到巷子口。到了地方,魏师哥停下脚步,本想抓住小孩的手,对方却猛地往回缩了一下。
恋耽美
民国十七年,那会儿你还小,大抵不记得。当时日本人派兵进驻济南,杀了许多军民百姓,也杀了许多外交官。魏青筠重新平躺着:我爹和他的同僚们跟着他们的上司蔡先生去找日本人交涉,结果一行人都被杀了。我听别人讲,日本人挖了蔡先生的眼睛、鼻子、耳朵和舌头,真是丧尽天良
他的声音越来越抖,直到再也说不下去。他抬手捂着眼眸,遮住了上半张脸,不再作声。
林占愚从没想过这些,一时尽是震惊与心痛。他本想安抚魏师哥几句,思忖了许久却仍不知该如何开口。
两人各怀心事,都睡得不好。林占愚不知道魏师哥是几时睡着的,至于他自己,他觉得好像刚打了个小盹儿,院子里的鸡便开始叫唤,而后魏青筠就起身穿衣裳了。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没再出活,乔笑言跑前跑后劳碌许久,凭着舌灿莲花的本事终究平息了一切流言蜚语,等日子重新平静下来便已到了除夕。
这是林占愚在乔笑言这里过的头一个新年,也是他生平头一次没有他爹陪着过年。若说他不想念林秀才,那必然是无稽之谈。因着思念与感伤,吃年夜饭的时候他一言不发,熬夜守岁之时他也只是搬着凳子自己坐在一角。
诶,小孩。林占愚正昏昏欲睡,忽地发觉面前有个影子挡住了烛光,他抬头揉了揉眼睛,发觉正是魏青筠。对方扯住他的衣袖,想把他拽起来:走吧,跟我出去放鞭炮。
不去。林占愚挣开魏师哥的手,把棉衣裹得更紧了些,喃喃地说:我困了。
师哥,你何苦为难他?小孩子觉多,也是常事。乔鲤放下筷子擦了擦嘴,走到门口笑着大喊:快过来!我和你去。
这就来!魏青筠赶忙应下,再回头望一眼靠在墙角的瘦小孩子,心里忽而有些放不下。
他觉得自己能明白林占愚此刻的所思所想,但又不好在小孩面前直接提林秀才这件伤心事,纠结了半晌,只得把自己穿在外头的棉衣脱下来扔到对方身上。
小杆子,好好睡吧,别着凉了。这是出门前魏师哥给他留的最后一句话。
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响起,似是要彻底赶尽前一年的晦气,以求得第二年的安泰与康健。
新年对林占愚而言并无太大不同,若说有什么可以被称作新的地方,那大概是他起得更早了,歇下的时候更晚了。
这倒不是因为师父师哥们对他不好,相反的,每每瞧见林占愚打哈欠,乔笑言都会指着魏青筠恨铁不成钢地说:你看看你,好的不教,净教他该睡的时候不睡。小孩正是长个子的时候,耽误了可如何是好?
不过于魏青筠而言,乔老板这话并非全然是误解,毕竟林占愚每日挤出来的工夫几乎都花在了魏师哥身上。
魏青筠练贯口,他扶着扫帚站在旁边听,魏青筠习身段,他拎着抹布坐地上看,边看边想,啥时候我也能会这么多本事呀?
小孩并没有等太久,春暖花开的日子里,乔笑言终于发话要带他入门了。
孩子,你过来。那天中午吃完饭,乔笑言喊住了林占愚:听我教你《报菜名》和《洋药方》。
我不。让乔老板没想到的是,小孩居然不愿意。只见小大人一样的林占愚摇了摇头,竟理直气壮地提起了要求:我要学《八扇屏》。
嘿,你这小娃娃,长本事啦?乔师父哭笑不得,他拍了一下林占愚的脑门:你知道《八扇屏》是啥么你就要学?
林占愚摇了摇头。他只知道里面的一句话,还是魏青筠告诉他的。
曾经在一个天朗气清的午后,魏师哥闲坐在院子里的墙根边上晒太阳,望着他当初从上面掉下来的那堵墙跟他说:我正念到我左肩头有朱砂痣呢,就瞧见了你。
见他如此,乔老板笑了:听师父的,让你学啥你就好生学啥。
不久后的一天上午,刚出活回来的魏青筠被乔笑言叫了去。他站在师父边上,与对方一同望着不远处正在认真背贯口的小少年。
如今入春了,小孩脱了棉衣,更显得他瘦瘦小小的,连身上新做的大褂都撑不起来。他的声音还带着几分未脱的稚气,却干净清脆,掷地有声。
这孩子快十四了吧?乔笑言忽而开口问。
是。魏青筠点点头:再过两个月就满十四。
你觉得如何?乔笑言转向自家二徒弟:你把他领走,让他以后给你量活怎么样?
当然很好,多谢师父。魏青筠笑了:占愚和我不一样,他那是老天爷赏饭吃。瞧他说话就知道,一字一句字正腔圆,不含糊不打哏。他嗓子也清亮,日后若是出柳活,必能要得叫好。
说罢,他回忆道:您还记不记得我刚来的时候?我当时连段绕口令都背不利索,在您面前紧张得一句囫囵话都说不出来,满嘴北方口音,南京话也听不懂多少,在这样的地方这样的行当原本是不好混的。难为您老人家不嫌。
我嫌你做什么?乔老板也笑了起来,伸手比划着:你那会儿饿得面黄肌瘦,整个人风尘仆仆的,做一副学生打扮,身上的衣裳却破了好几处。我要再嫌你,那还是人么?
您说的是。魏青筠笑着应下:那年我还是个十七八岁的学生,一路往南跑,生怕被日本人逮住,不敢走大道,只能走小路,结果在徐州碰上了土匪,把我身上的盘缠和值钱的东西搜刮一空。您在路边捡着我的时候,我都好几天没正儿八经吃过东西了。
说着他冲乔笑言鞠了个躬:您救了我的命,还给了我吃饭的本事。您于我有大恩。
客气了。乔笑言摆了摆手:你我师徒,不必说这个。
不过勤于练习的小少年不知道的是,他其实是个运气极好的人。彼时在夫子庙露天书场的雪夜里,乔笑言之所以如此干脆利索地答应收他为徒,不全是因为觉得他是吃这碗饭的料,还有魏青筠的缘故在。
乔老板一直想给自己的爱徒魏小哥寻个量活的,可他们这一行实在辛苦,若是稍有不慎得罪了人,还免不了有性命之忧。但凡有旁的营生能吃上一口饭的,没人愿意来干这个。如今有个林占愚愿意跟着他们,于乔笑言和魏青筠而言都是极好的事。
我去忙些别的,你替我看着他。乔笑言说。
好嘞。听了一会儿,魏青筠冲林小杆子喊道:小孩!气口错啦!
小孩听见后赶忙着意调整。魏师哥却还不满意,觉得他的零碎身段太多,于是快步走过去,手把手地教他。
站稳了,别晃,动作要在腰上面。魏青筠按着他的肩膀,在他身上比划:干脆一点,别软绵绵的。
练了几天后,林占愚除了疲累便再没旁的感受。这天晚上他带着一身倦意回了屋,见魏青筠依然在看书,他便坐在了这人身边。
林占愚年纪轻脑子好用,长篇大论的贯口背过倒是不成问题,可他发现背书与表演是全然不同的两码事。说玩艺儿不是念经,记住词句只是第一步,如何把想说的东西活灵活现地递到旁人耳朵里才是他们该琢磨的。
说白了,他们早也练晚也练,磨的正是那一股松弛自如的劲头。有了这样的劲头,出活时观众们看得舒服,自然愿意叫好。
尤其是与天津北平一带的艺人们相较,乔笑言说单口,在演这方面分外重视,这便要求林占愚要下更多的工夫琢磨神情意态。
他越琢磨,对魏青筠的钦佩便越发浓厚。
咋啦?魏青筠把书放下,笑眯眯地望着他,幸灾乐祸似的:累了吧?
林占愚点点头,拽住魏青筠的衣摆,撒娇一般:师哥,你教教我。
教你当然没问题。魏青筠问:想听什么?
教我气口,教我现挂,教我如何像你一样,站在那里不论做啥人家都愿意看、愿意从腰包里把钱掏出来。林占愚很是苦恼:我什么都学不明白,若是让我现在出活,必然和背书没什么两样。
有些东西虽然也能搜到,但是为了省些麻烦,俺来稍微解释一下吧。
贯口指的是有节奏的语言表演,气口指的是说贯口的时候呼吸的节奏,现挂指的是即兴发挥,量活的指的是捧哏演员,柳活指的是说学逗唱里面的唱。
乔老板这个人和他的绝大部分经历是架空的,但他的表演风格可以参照南京白话的创始人之一钱天笑先生。
第7章 思故园
你人不大,口气倒不小。魏青筠伸手在他脑门上弹了一下:谁许你现在出活了?想得美。
林占愚捂着额头,冲他哼了一声:你不教我,反倒笑话我。
贪多嚼不烂。你啊,耐住性子跟师父一点一点学、一句话一句话地打磨就好。魏青筠笑了,从桌上凌乱的纸堆里随意抽出了几张:不过有些法子我还是可以与你说说的。
林占愚接过泛黄的宣纸,只见那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字。
他很是惊愕:从前他以为这些不过是再普通不过的废纸,是魏师哥闲来无事写写画画留下的东西,没成想这里面却大有门道。
魏青筠给小孩的是自己关于单口《君臣斗》的记录。这份笔记可以说是过于全面了,上面不仅有所有该说的词,连语气神态和相应的动作身段都被魏青筠十分仔细地标注了出来。
小孩看得目瞪口呆:师哥,这些东西你都一点儿不差地记在心里么?
对。魏青筠望着他:虽说我小时候爱听这个,可我从前毕竟是个在中学里按部就班读书的腼腆学生,半路出家基本功不扎实,不这样容易露怯。
林占愚记得魏青筠对他说过,自己出师的时间不长,算起来他入行也不过三四年光景。
小孩回忆了一下魏青筠出活时众人纷纷叫好的模样与当初在露天书场时老村长的感叹,这才知道原来这人连语气词、连什么时候该哭该笑都是预备好的,半分不敢松懈。
我这法子其实不好,太过刻板,都是没办法的事情,但是带你入门足够了。魏青筠自嘲地笑了,从林占愚手里把那几张纸拿了回来:日后你若能摸索出更好的路,把这些弃了就是。
小孩不知该说什么,好在下一刻魏青筠便岔开了话:对了,过阵子我跟你小乔师哥要去一趟天津。
去天津干嘛?小孩对上他的视线。
师父让我们去的,固步自封要不得。魏青筠笑道:虽说人家不认咱,可咱几个隔三差五还是得去一回,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接下来的几天里,魏青筠晚上再没了看书和陪小孩聊天的悠闲:他得跟乔鲤一同商量一路上的行程与吃穿用度,还得忙碌着打包行李。
一忙数日过去,直到成行的前一天晚上,乔鲤和薛贺去茶棚出活不在家里吃,乔笑言对着一桌子饭菜颇为疑惑地问小孩:你魏师哥呢?
林占愚想了好久:我好像下午在后院看到他来着。
快去把他叫来。乔笑言冲小孩摆了一下手:等会儿饭菜就凉了。
林占愚应声跑到后院,却发觉魏青筠正背对着他坐在墙头上。
此时夕阳西下,灿烂的霞光给那人的半边身子镶上了一层暖色的边。林占愚抬头看他,只见他的袖子挽到了胳膊肘,露出结实有力的小臂,稍显褪色的大褂下摆垂了下来,随着微风轻轻摇荡着。
他整个人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活像一尊雕塑。
小孩本想喊一句师哥,刚欲开口,忽而听得魏青筠高声唱曲,声音混在仲春的晚风里,如泣如诉。
他不知道魏青筠唱的是哪一段,最终只听清了两句,一句是每年间花开儿的心不开,另一句是愿老娘福寿康宁,永和谐无灾。
你师哥嗓子好,云遮月,挂味儿。不知何时乔笑言站在了林占愚身后,乔老板眯起眼,望着魏青筠的背影,伸手拍了拍小孩的肩膀:又是一年春天,他想家啦。
林占愚这才发现,魏青筠面朝的方向正是北方。
他与你说过吧?他老家在济南。乔笑言问。
小孩点点头:他还说过他爹娘都是被日本人杀的。
乔笑言嗯了一声:他刚逃到南京的时候狼狈得很,险些丢了性命。
林占愚靠在师父身边,静静地听着。
人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确不是空穴来风。小半年来小孩的饭量与日俱增,乔家饭桌上摆的吃食与以往相较多了足足一倍,小孩每每吃完却仍觉得意犹未尽,天天跟在乔笑言身后喊饿。
与之相称的是这孩子不住往上窜的个子。林占愚从前久经摔打,如今堪称给点儿阳光就灿烂。不过几个月的工夫,乔笑言便明显地觉察到孩子长高了,以往搂他一伸手即可,可如今还要稍稍抬一下胳膊。
你大师哥说得不错,这家伙是个活阎王、亡命徒。乔老板轻声说:那会儿他爹娘都成了日本人的刀下鬼,他便也存了以命相搏的心思。一个从前连鸡都没杀过的年轻学生,自个儿拿着手枪冲到日本人的军营门口,冷不丁砰砰几声,守门的鬼子都倒在了地上,溅了他一身血。
说着乔老板无奈地干笑了两声:好在他不傻,冲动劲头过去还知道跑。后来中学的老师连夜把红着眼的小年轻送出了济南城,帮他留了一条命。我遇上他的时候他衣裳破烂,上面的血渍还能瞧见。
那他这回去天津,途径济南的时候,会去看他爹娘吗?小孩眨巴着眼睛。
看啥呀?尸身都找不着了。他南下的时候遇上了土匪,拼死命才护住了他那小檀木箱子。里面有他爹娘的衣物。乔笑言叹了口气:衣冠冢就在不远处,他清明之前肯定是要回来的。
说罢,乔老板微微弯下腰,似是想让林占愚听得更清楚些:孩子,你听过《文昭关》吗?
林占愚摇了摇头。乔笑言早料到如此,便深吸一口气,不紧不慢地唱道:过了一天又一天,心中好似滚油煎。腰间枉挂三尺剑,不能报却父母冤。
乔老板方才说魏青筠的有云遮月的嗓子,可他人至中年,嗓音更是醇厚,虚实相映,云之瑕不掩月之明。他一开口,尽是难言的满腹幽愤与锥心之痛。
师父?占愚?魏青筠听见了乔老板的声音,转身从墙头上跳了下来。他走上前,摆出一张笑脸:咋啦?
喊你吃饭呢,这都什么时辰了。乔笑言拽着魏青筠,没给他好脸色:快走吧。
第二天上午魏青筠和乔鲤走的时候林占愚一直把他们送到巷子口。到了地方,魏师哥停下脚步,本想抓住小孩的手,对方却猛地往回缩了一下。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