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侯府庶子,上有出色嫡兄,下有讨喜弟弟,他是最不起眼的一个,连婚事也被父亲随手报恩了。
    没有爵位承袭,也继承不了万贯家财。
    江云康上辈子一路保送到硕士,最大的优点就是应付考试,思来想去,还是继续读书有前途。
    后来,谁都想不到,屡次不中的江家庶子,能连中解元、会元、状元,成为大历朝最年轻的大三元。
    朝堂之上,平步青云,官至一品。
    ps:是架空的哦。
    内容标签: 种田文 穿书 科举 朝堂之上
    搜索关键字:主角:江云康 ┃ 配角: ┃ 其它:
    一句话简介:每次都考第一名
    立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VIP作品简评
    江云康穿成侯府庶子,上有出色嫡兄,下有得宠弟弟。没有爵位承袭,也没万贯家财继承,思来想去,还是读书有前途。不曾想,他能连中六元,青云直上,官居一品。
    本文情节紧凑,人物性格鲜明,男主坚韧果敢,从小人物成长到一品宰相,堪称励志。
    第1章
    月上西头,承安侯府却还是一片热闹。
    今儿殿试放榜,府里的大哥儿中了第二十三名。本是嫡长子出身,有爵位承袭,却偏要苦读考科举,还中了个极好的名次。
    侯府连放六响爆竹,宴请宾客百桌。
    江云康就在一片醉酒喧闹声中醒来。
    边上不知谁扶住他,可他脚下无力,最后被踉踉跄跄地抬走。
    朦胧间,看到四周古色古香的场景,脑中猛地一惊,头疼的同时,接收了一份不属于他的记忆。
    他竟然穿书了!
    这是本叫《嫡长子》的权谋文。
    男主江云帆四岁启蒙,出身高贵,人生一路开绿灯,即使有小波小浪,也会很快被他解决,是众人眼中的天之骄子。
    而江云康穿的是侯府庶子,一直活在长兄的光环下。长兄早早启蒙,受到父亲和嫡母悉心教养,他长到九岁,父亲才想到他还没启蒙;后来入族学,父亲时常提点长兄的功课,而他头悬梁写的文章,父亲却连看都不看;最后说亲时,长嫂更是出身显贵的郡主,而他的夫人却出自商贾之家。
    小说里,江云康屡试不中后,在侯府里越发压抑,自暴自弃下,醉酒淹死在池塘中,等尸首被发现时,已经泡肿了。
    作为二十一世纪应试教育下,从保送名校,到本硕连读的江云康,想了想他拿到的剧本,眉头不由紧皱。
    侯府庶子的身份,比上不足,但比下有余,至少吃喝不愁。爹不疼,又没亲娘,这也没关系,上辈子他就是孤儿,对亲缘看得比较单薄。
    再次确认自己穿书后,江云康认命了。
    不过他绝对不要重走原主老路,好不容易还活着,总得让自个舒坦点才是。
    迷迷糊糊中,江云康被送进一间屋子。
    还没睁眼,就先嗅到淡淡的熏香,让人舒服得想睡觉。
    醉意袭来,眼皮沉重得睁不开,有什么事也等明儿再说,今晚先歇着了。
    他这睡得香甜,外屋坐着的林氏却没有睡意,白嫩的细手撑着脑袋,一连三叹气。
    丫鬟秋萍端来安神汤,杏眼往里屋敲了眼,敛眸道,姑娘,您累了一日了,早些歇着吧。
    林氏摇头,秋萍,我睡不着。
    秋萍是林氏从娘家陪嫁来的,和林氏最亲近,也懂林氏的心事。
    林家常年行商,纵有万贯家财,奈何士农工商,商人是地位最低的一等。为了改变家中子女的命运,从林氏这一代,男子都去书院读书,就指望能出个秀才。
    不过秀才还没有人考中,林家老爷先意外救了承安侯,便有了林氏和江云康的这门婚事。
    嫁来江家前,林氏对侯府生活充满了期待。她想着夫君出身侯府,虽是庶子,但必定在侯府有些地位。
    可嫁过来才发现,嫡母自己生了三子,对庶子半点不重视。夫君读书虽刻苦,可一直连个秀才都没中,抑郁寡欢下,对她也是较为冷淡。
    在家中时,她也是千娇百宠大的姑娘,可到了侯府备受冷遇,加上今日听了不少促狭的话,心中很是委屈。
    姑娘,三爷是个肯用功的,他还年轻,总有一日会中举的。秋萍细声宽慰。
    林氏低头看着茶盏,褐色的茶汤映着她模糊的倒影,看不清面容,也看不出她的愁绪,我并不是因为三爷这次没中而难过,两次没中也没什么,我的兄长不也考了三次还没中。今日你没听到,那些夫人如何笑我,就因我出身商贾,便拿什么金屋银屋来编排我。偏婆母听到,也跟着说一句林氏是个囊中有数的,当时我窘得脸都不知往哪里放。
    罢了,不说这些了。只求三爷早日中举,我也能有扬眉吐气那日。
    里屋的江云康睡得熟,林氏不愿去打扰,起身去了侧屋歇息。
    江云康这一觉,睡得格外沉。
    他上辈子是过劳而亡,故而穿到这里,一觉睡到了大天亮。
    等他睁眼时,脑袋昏沉沉的,仿佛要从里炸开一样。
    刚坐起来,外边便有丫鬟端着铜盆进来。
    作为万年单身狗,江云康上辈子连姑娘的手都没牵过,一遭穿越,却被人伺候穿衣,颇不习惯。自个慌乱穿好衣裳,走到厅里时,丫鬟们已经摆好早膳。
    早膳很简单,一碗清粥,加三碗小菜。
    江云康刚坐下,冬梅便在一旁道,三奶奶一早就去给夫人请安和帮忙了,她让奴婢提醒您,今日府中还会宴客,三爷用完早膳,记得去前院露露脸。
    江家大郎中举,府中宴席连摆三日,虽说江云康这次又是连秀才都没中,但即使强颜欢笑,也要去前院走一圈。
    听此,江云康才想到原主是有个夫人的,这让他突然有些尴尬。
    盲婚哑嫁是古代的事,江云康作为一个现代人,实在做不到没有感情还一起睡觉。
    可古代的规矩他也懂,若是女子和离,日后不仅会被人说道,也再难嫁到好人家。
    回忆了下他的这位夫人,其实印象不深,因为原主一直想考功名,心中又记恨父亲给他娶了个商贾出身的夫人,对林氏便很冷漠。他就记得是个面容娟秀的姑娘,平常话也不多。
    哎,突然头疼。
    江云康几口吃完粥,决定还是先看看再说。
    江云康住的两进小院,在侯府西侧。
    出了小院是条松木长廊,挨着侯府的园子,是个僻静的地方,但离前院也就比较远。
    走上一刻钟,江云康才听到一些热闹声。
    穿过一方拱门,才看到他那位众星捧月的长兄,和他那位正受人奉承的父亲。
    承安侯府往前数三代,还颇有建树,但到了江云康祖父时,便开始走下坡路了。
    如今的承安侯,也就是江云康父亲,早年间也曾立志想靠科举入仕,可中了秀才后,连着三次都没能中举,老爷子怕再不中会丢脸,给承安侯安排了个修录的官职。可二十年过去,承安侯也不见升迁多少,如今也只是翰林院侍读学士,未来的官路一眼能望到尽头,不太可能再升官了,所以一心寄托在嫡长子身上。
    承安侯于做官一般,但生孩子很行。
    江云康排行老三,下边还有三个弟弟,其中五弟是嫡母的幼子,最得宠爱。至于姊妹,除了夭折的两个,出嫁了的两个,府中还有两位待字闺中的妹妹。
    不过那么多孩子,却没一个和江云康是同母出生。他母亲是官员送妾,凭着一副好样貌,得了承安侯好些宠爱,可偏偏命不好,生他时难产死了。
    府中孩子多,江云康又是个没亲娘的庶子,自然得不到什么关注。
    三哥!
    老四江云杰迎面走来,他比江云康小三岁,如今十八,五官偏圆,笑起来有种单纯无害的感觉。他刚中秀才后,承安侯就帮他定下光禄寺署正家的嫡幼女,配他庶子身份,倒是合适。
    由于都是庶子,两人比其他兄弟走得近一些。
    江云康转头看去,等江云杰走近走,并肩朝父亲走去。
    江云杰歪头和他小声道,三哥,我知道你今年又没考中,心中很是郁闷,若是待会父亲说你两句,你可别往心里去。
    同时参加科考,江云杰这个弟弟头一次就中了秀才,虽说名次靠后,但比起没中的哥哥,也算是争气了。
    江云康微微勾唇,四弟说什么呢,我没考中本就是我不好,被父亲说两句是自然,当然不会往心里去。
    他拍拍江云杰的肩膀,见到了父亲跟前,恭恭敬敬地行礼问安。
    古人百善孝为先,就算老子对你再不好,但想要立足,就不能背个不孝、不敬长辈的罪名。
    承安候淡淡看了眼江云康,目光很快移到边上的江云杰身上,随后笑着和边上的人介绍道,这是我第四子,第一次科考就中了秀才。云杰,这位是徐大人,他可是两榜进士出身,若是你有功课问题,大可以找徐大人讨教。
    徐敬文笑着说客气了,江云杰接过边上仆人的茶盏,热情地给徐敬文倒茶,若是徐大人不嫌弃小侄愚笨,小侄还真有几处疑惑。
    今日来的都是客,徐敬文抬手让江云杰尽管说。
    江云杰则提到今年院试的题目,这些年四海升平,出现不少有名商流,商人有了银子便想抬高地位,可本朝向来更重视农业。院试中问,是否也要打破眼下的平衡,不知徐大人有何见解?
    徐敬文领太府寺少卿之职,正好管工农的事,江云杰的问题看似讨教,实则是在拍他马屁了。
    士农工商,缺一不可。徐敬文稍稍坐直,目光赞许地看着江云杰,但农业是民之根本,不能再有调整。
    徐大人说得极是,小侄也是这么觉得。江云杰看徐敬文的茶盏空了,又帮着续上。
    由始至终,都没人提到江云康,或者让江云康发表意见。
    他站得腿僵,忍不住动了下,这才引来徐敬文目光。
    侯爷,这位是?徐敬文看着江云康问。
    承安侯不大情愿地介绍,这是本侯的第三子,叫云康,是个不成器的。说着,看着江云康皱眉道,你还杵在这里干嘛,若是不会招待,就先回自个的小院去。
    江云康算是第一次感受到承安候的不待见了,但不等他开口,徐敬文就笑着插话,让他说说对商流的看法。
    徐敬文一说话,众人都朝他看过来。
    他浅笑回话,方才徐大人说士农工商缺一不可,既然都不可缺,便需要互相扶持和掣肘,谁更重要的问题,在于一个平衡,而不是谁多了更才行。小侄愚见,若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徐大人不要见笑。
    徐敬文听得微愣,他还没听过这样的答复,细想后,又觉得江家三郎好似没正面回答他,想要再问,承安侯却把人支走了。
    承安侯本来对江云康没那么大意见,但江云康连着两次没中秀才,又在其余两个儿子的衬托下,显得江云康越发碍眼。他怕徐敬文再多问,江云康会说些丢人的话,便让江云康快些走。
    江云康本就不愿和这位父亲多待,得了准话,心里倒是轻松。
    不过经此一事,他越发认定,考个功名有多重要。
    他是庶子,父亲又不疼爱,日后分家,到手的产业肯定很少。
    但古代是个拜高踩低的地方,若是无权无势,日后就要仰人鼻息地过活。
    既然上辈子能一路报送到硕士,再读一次书而已,苦读几年,他就不信中不了功名。
    思绪到这时,江云康心中已经有了目标,打算往回走,听到清脆的一声三弟,回头看到人群中被围着的大哥,正笑着和他招手,让他过去。
    还没到江云帆跟前,江云帆先走出长亭,拉着他往里走,一边给他介绍上首的白发老者,三弟,那位是木须先生,也是我的恩师。其实我一直觉得你的文章不错,不过是差点气运,今儿正好木须先生来了,让他帮你指点一二。
    作为原著主角,江云帆不仅读书好,品行也端正。
    书里这次,江云帆本想给江云康和恩师牵线搭桥,但原主心中已有嫉恨,觉得是大哥故意拉他出来羞辱,并没有给木须先生好脸色看,自然也就得不到木须先生的指点。
    但穿书而来的江云康知道,这位木须先生知识渊博,收的每一位学生都有了功名,且成绩优异。只是要获得他的青睐,并不是出资优渥就行,得要和木须先生的眼缘。
    江云帆歪头凑近江云康,小声提醒,方才恩师听到你和徐大人的谈话,特意问到你是谁。若是你能得恩师指点,往后必有前途,父亲也会对你另眼相待的。
    江云康有些意外,但面上并不显露,而是气定神闲地跟着大哥走进长亭,行到木须先生跟前后,恭敬又不卑不亢地行礼。
    第2章
    长亭里,或站或坐地围了十几个人,大多是江云帆的同窗。
    初夏的风有些许湿润,倒是很舒服。
    木须先生坐在中间,瞧到江云康过来,不由定睛看去,青色长褂虽低调,但江云康面容白净,五官立体而清俊,看似清风隽永,又好似有种韧劲。倒是和往日传言不太一般。
    江云帆笑着介绍,众人听到是他三弟,尽管知道是江家庶子,却也会给江云帆面子,跟着附和问江云康几句。
    江云康都一一温声答了,这让他有种研究生面试时的感觉,不过那会他更自信,眼下到了古代,那些诗词歌赋,他还不能头头是道地说,只能简而答之。
    而由始至终,木须先生都没说话,只静静品茶。
    一番谈话后,大家也各自认识,在场者大多是出身显贵的嫡子,虽然对江云康印象不错,但也没人会和他深聊。
    江云康想到了嫡庶有别四个字,古代礼教森严,嫡子和庶子有着天和地的区别,嫡子们向来不屑和庶子来往,这些往日的天子骄子会和他搭话,全是因为江云帆。
    若是原主,这会必定窘迫至极。
    但江云康是从现代穿来的,他对嫡庶的看法,则是体现在鄙夷古代的一夫多妻制,是嫡是庶,于他而言只是一个开局,日后功名前程还需看个人本事。
    好在众人交谈没多久,宴席便备好了。
    江云康跟在一行人后边,一起往主院走去。
    今日承安侯府又设宴三十桌,江云康刚要坐下,父亲跟前的江达就过来,凑到他耳边道,三爷,老爷让您今日别再喝醉了,可别再让人看笑话。
    这音量不大不小,刚好够左右两边的人听到。这是怪他昨晚醉酒不好看,特意过来叮嘱了。
    可当着一桌子人说,就不是好心提醒,而是嫌弃。
    边上的人,都是江家亲眷,一早都知道江云康是个不讨喜的,这会听到江达的话,面上虽不显,余光却一直在往江云康这看。若是以前,江云康必定绷着脸不悦,不给人好脸色看,惹出更多笑话。
    但其他人不知道,眼下的江云康不再是原主。
    他大大方方地和江达道谢,劳烦达叔特意过来一趟,多谢父亲关心,我已知教训,今日不会再饮酒了。
    江云康笑得真诚,仿佛真觉得承安侯是在关心他一样。
    江达看得微愣,但三爷说了不再饮酒,也算达到老爷的目的,便不再多逗留。
    等江达走后,一桌人都在打量江云康,有用余光偷偷瞄的,也有正大光明看过来。
    江云康丝毫不在意别人的目光,而是热情地让大家动筷子,让那些想看热闹的心头一空,反倒觉得自己小心眼。
    午宴过后,其余人都去投壶听戏,江云康却没这个心思。
    尽管刚穿越来,但他已经明确自己在承安侯府的地位,若是他没作为,后半生只有窝囊两个字可以形容。
    回到书房,江云康开始整理原主的书籍。
    恋耽美

章节目录


庶子的青云路(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作者:听金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听金坎并收藏庶子的青云路(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