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的青云路科举免费阅读(2)
作为侯府三公子,原主每个月有五两银子的月钱,若是钱不够用,需要打报告和嫡母另外请支出,但原主和嫡母关系疏远,从不敢去另外要钱。他生母又早亡没留下钱财,林氏虽有嫁妆万贯,但古代要点脸的男人,都不会觊觎夫人的嫁妆。
而古代书籍又贵,除了借阅而来的书,原主自己的书并不多,且边角都泛黄起褶了,显然是经常翻阅。
一边整理书籍,江云康一边做记录。
花了小半天的功夫,江云康才把书房收拾完。
他也发现,原主就是个死读书的,一心一意考功名,不管有用没用的书本都要死记,费时又费力,并没掌握到学习要领。
江云康想了想本朝的科举,院试题目较为死板,虽分上下两卷,但较多的分数都是书本上的知识,这部分原主都能比较好地作答,他败就败在活泛的题目上,所以考了两次,连秀才都没中。
开始研究考题后,江云康就忘记时间。
直到窗外晚霞晕染了半空,侍从书砚进来提醒,该去前头用晚宴了。
江云康看了眼天色,摇头说不去了,这两日的主角都是大哥,没人会注意到我,这会出了一身汗,沐浴更衣后也太迟了。你让人随便备点吃食,我在自个的屋里用饭就行。
书砚有些犹豫,三爷,这样能行吗?
你放心,父亲巴不得我不去前头,他也好省得和别人介绍我。江云康摆摆手,示意书砚快去备饭。
事实上,晚宴时确实没人提到江云康,倒是木须先生问了江云帆一句,但江云帆没看到人,他们也就没多谈。
当个不得宠的儿子也有好处,不需要时不时去父亲和嫡母跟前说话伺候,按着规矩去请安就行。
江云康还没见过他那位嫡母,但印象中,是个不苟言笑,颇有威严的妇人。侯府一共出生十几个孩子,但在嫡母生前三个孩子时,都没一个庶子庶女出生,直到嫡母生了两儿一女,才有庶女出生,可见这位嫡母的手段。
独自用完饭,书砚也备好热水,江云康不让人伺候,他还是没适应被伺候穿衣的举动。
泡了个热水澡,舒舒服服地从浴桶出来。
刚穿上亵裤,就听到房门很轻地吱呀一生,他心头一紧,颤颤地问,是谁?
三爷,是我。林氏刚从宴席回来,语气软软,略显疲惫。
她是庶媳,迎来送往的体面活轮不到她,都是婆母带着安和郡主去做。即使屋里招待的,也有出身大家族的二嫂去。因婆母觉得她是商贾出身,不懂侯府规矩,怕她见客丢人,只让她做点监督饭菜的累活。
一天下来,身上的胭脂香味早没了,只有一身的油烟味。
本是自个的娘子,就算被她看到光着膀子也无事,但江云康不是原主,他慌忙穿好里衣,心里惴惴不安,不懂如何面对这个从天而降的娘子。
磨蹭好一会儿,才犹犹豫豫地从屏风后出来。
但刚抬眼看去,就被惊艳到了。
林氏单手扶额,忧郁地坐在烛台边。
昏黄的烛光映在脸上,勾勒出精致的脸庞。
她来自江南,没有京城贵女的距离感,带了种小家碧玉的感觉,薄唇上的口脂红艳如火,让人不敢多看。
江云康察觉到自己看呆了,尴尬地收回目光。林氏转头看来,见他头发湿漉漉的,起身要帮他擦头发。
娘子歇着就好。江云康怕林氏真要过来,赶忙拿面巾胡乱擦了两下头发,在林氏看不到的地方,江云康的耳垂红得能滴血。
林氏却误会了江云康的害羞,以为江云康还是和以前一样不喜欢她,胸口本来堵着的一口气,这会更难受了。
却又只能咬牙不吭声。
江云康擦完头发,才后知后觉地发现林氏心情不好,正好彩萍带人进来换热水,他问林氏怎么了。
林氏摇头说先说没事,过了会,还是忍不住叹气道,今日二姐也回来了。
承安侯膝下一共有四个女儿,除了长女江蕙是嫡出,其余三个都是庶出。
二姑娘江芸只比江云康大五个月,五年前由承安侯做主,嫁给了一个从五品都尉的儿子。
本朝重文抑武,武将的地位偏低,江芸虽是庶出,但也配得都尉的儿子。但那家儿子好色成性,外边养了外室不说,屋里的女使都被他淫了个遍。但凡江芸有个脸色,便是拳打脚踢,生生把江芸打小产过一次。
因为都是庶出,加上年纪相仿,江云康和这位二姐的关系不错,连带着林氏也和江芸常有来往。
今日江芸回来赴宴,私下里偷偷给林氏看了身上的伤,看得林氏眉头直跳,江芸身上竟没一处好的。
当即林氏就没忍住,她往日性子虽柔一些,但遇上这种事,三分气性还是有,便带着江芸去找婆母。
可婆母却只是云淡风轻地说,这又不是什么大事,女婿在外辛苦,你伺候不周,应该反省下自己。且进门五年,没能生出一儿半女,江家都不好意思找女婿说话。
说完江芸,又怪林氏,你也是的,进门一年了,应该以江家香火为重。少大惊小怪,快去厨房盯着,若是出了什么差错,你可担待不起。
林氏不好背后说婆母坏话,她只说了二姐身上的伤,简单总结,咱们庶出的这些人,仿佛就像不配好好活着一般。
话音刚落,林氏清瘦的脊背一抽一抽地哭了起来。
她为江芸的命运唏嘘,也为自己这一房的未来感到担忧。
江云康眉头紧皱,记忆里二姐是个很温柔的人,说话总是斯斯文文,从不和人面红,如今却要遭遇这些,让他着实气愤。
但不等他开口安慰,屋外进来丫鬟,说夫人身边的张嬷嬷带人送东西来了。
林氏马上止住眼泪,让张嬷嬷进来。
张嬷嬷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面圆眼长,进屋后先打量了一圈屋子陈设,再没什么表情地开口,夫人说了,今儿得了三奶奶的提醒,才想到府里如今连一个孙子都没有,特意找人要了方子,配的上好坐胎药。让老奴给三夫人送来一份。
这话一出,林氏的脸就僵了。什么叫得她提醒?这不是明着怪她多管闲事,借此警告她,又让两位嫂嫂嫉恨她吗?
同时得罪夫人和两位嫡嫂,往后的日子岂不是更艰难!
如今侯府,江云康这一辈,成亲的公子有三个,大爷江云帆膝下有两个女儿,二爷和江云康膝下都暂时空空。二奶奶去年倒是遇喜过,但因为身子骨不好,没三个月就落胎了。
故而至今,侯府孙辈里确实还没有男丁。
张嬷嬷看林氏的脸瞬间白了,面上这才有了点笑意,药送来了,还请三奶奶往后记得喝,老奴还要去和夫人回话,就不多待了。反正穷酸屋子,也没什么好茶招待她。
江云康好半天才回过神来,以前在食堂吃饭,看过一些宫斗和宅斗剧,原想着电视剧里都是夸大骗人的,如今真实体验到了,才觉得古代的女人太不容易。
看着案几上的药包,江云康面色阴沉,夫人这是狠狠地打林氏的脸。若是真把这一堆药给喝了,没病也要瘦一圈。
彩萍,你把这些药,拿去偷偷丢了。江云康道。
彩萍以为自己听错了,愣住不知该怎么办,偏头去看三奶奶寻求示意。
林氏也惊住,以前的夫君可从不会管她的事,更不会为她着想,现在却让彩萍把药丢了。意外的同时,心里又有点暖意。
第3章
林氏还是有些担心,细眉轻蹙地转头看向江云康,母亲特意让人送来的药,若是我不喝,她会不高兴吧。而且大嫂和二嫂那也有,并不只是我有。
江云康坐在林氏对面,因为坐得近了,更觉林氏是个标志的美人,但他不敢多看,目光缓缓移向窗外,低声道,娘子顾虑太多了。母亲送给大嫂和二嫂的,必定和你这份会不同。而且只是悄悄丢了,让彩萍做样子另外给你炖点汤喝,母亲也不会知道。
况且,即使你喝了,母亲也不见得会高兴。
听到最后一句话,林氏才觉得这是夫君往日会说的,反而更习惯。
她犹豫地看了眼药包,吩咐彩萍道,就按三爷说的办吧,等迟一点,拿后面竹林去埋了。
彩萍点头说好,又道,三奶奶,热水换好了,奴婢伺候您沐浴吧。
林氏的余光正好能看到江云康的侧脸,不知为何,今晚的江云康总感觉更俊朗一些。尽管成亲一年,但他们同房很少,当着江云康去沐浴,她还是有些面热,轻轻颔首后,才和彩萍去屏风后。
其实江云康的脸也很烫。
昨晚他是喝醉了,所以没意识。
可今晚怎么睡呢?
若是和林氏同睡,他一个血气方刚小伙子,怕是一晚都睡不着。
好在这时有丫鬟进来,说书砚在外头等他。
到了正厅后,书砚回话,大爷让人送了一些注释本来,小的已经拿去书房了,您要不要过去看看?
听次,江云康如获大赦。
想到原主为了读书常睡书房,他打算最近也住过去,以免和林氏尴尬。
林氏在里屋听到江云康走后,薄唇轻抿。
彩萍在一旁叹气道,奴婢知道夫人心中有气,三爷心中一直在意您的出身,故而冷待了您。但比起二姑爷等人,三爷算是不错的了。如今您膝下没个一儿半女,家里的夫人老爷都一直为您揪心。就算为了您自个儿的前程,也适当哄哄三爷吧,等生了儿子,什么都好了。
林氏还是不说话,刚嫁过来时,也曾幻想过夫妻琴瑟和鸣。但日子越久,她就越能感受到江云康的冷淡。她是家中独女,不仅爹娘,兄弟们也都捧着她,何曾受过侯府的这些委屈。家人以为把她嫁进侯府,就能改变她的命运,殊不知她宁愿嫁个门当户对的人家,也不要在侯府里受人耻笑。
林氏长吸一口气,身子慢慢往浴桶下沉。
这会不愿多想,头疼。
另一边,江云康已经全神贯注地看起大哥给的注释本,好些是大哥亲自撰写的注释,也有从外头买来的。
江云帆的注释有条有理,也有侧重点,不愧是当男主的人。
书砚在一旁帮着整理,赞叹道,除了二爷,其他的几位爷那里,大爷也送了好些去。咱们这位大爷,倒是真不错。
江家二爷,是个打小看字就头晕的主。幼时承安侯为了逼他读书,甚至动了家法,可再怎么打都没有用,读不进去就是读不进去。没办法,承安侯只能把他送去练武,另外寻了一门出路。故而江云帆没给他送书。
大哥向来是个公允的,自然不会厚此薄彼。江云康放下手中的注释本,走到书柜边,拿出一个精致的红木锦盒,递给书砚,你明日把这个送去给大哥,就说是我的谢礼。
啊?书砚不舍得,您统共就这么一块拿的出手的砚台,大爷那里又不缺这一块,若是明日送了,往后怎么办?
江云康白了书砚一眼,大哥有是大哥的事,但他对我好,我自然也得给他回礼。有来有往,才能继续发展,你莫要这般小气,眼光放长远些才是。
书砚还是有些心疼,但主子都这么说了,他只好照办。
这边江云康继续研读书本,主院那里,承安侯特意把江云帆叫到他屋里。
主院的书房比江云康的要大四五倍,这里不仅宽敞,陈设也更为奢华,写字的书桌都是用金丝楠木做的。
承安侯看了眼坐得笔挺的大儿子,发自内心地露出满意的笑容,云帆啊,为父这会喊你过来,是有些事想和你交代。
为父年纪大了,这些年渐感力不从心,即使再撑十年二十年,也不会有入内阁的机会。
顿了顿,放下手中的茶盏,认真地道,但你不一样,年纪轻轻就考取功名,就连皇上对你都有了印象,钦点了你进翰林院修录史册。你有个能干的舅舅,安和郡主的娘家又颇受皇上宠爱,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江云帆今年二十有七,也有比他更年轻的进士。但在公侯家族里,能得此成绩者,寥寥无几。
虽说他较为稳重,可听到父亲说的这些,也不由露出一丝自豪。
承安侯继续道,你下边的几个弟弟,除了四郎读书略微可以,其余几个都不会有什么建业。
江云帆看父亲停下喝茶,插话道,其实三弟的文章也不错,就是差了点气运开窍,今日木须先生也这样说。
他?承安侯还没放下茶盏就摇头,木须先生说的是客气话而已,不好拂了你的面子才夸三郎。你几个兄弟里,就三郎最畏手畏脚,也最不会有出息。你往后莫要再管他们,免得浪费你的时间。只有你好了,为父才能安心去见祖宗。
为父与你说。当今圣上已过花甲,太子稳坐东宫多年,将来登基指日可待,但京城里还有两位王爷没就番,虽说是皇上用来牵制朝堂的,可保不齐他们会有什么野心。你入翰林院后,必然有人来与你攀附关系,切记不要和两位王爷的人走得太近,和太子打好关系,才是最要紧。
江云帆浓眉轻轻皱起。其实太子的才干并不如其他两位王爷,不过是母家强大,又占了嫡长子的身份。这些年太子私下寻丹问药,甚至还闹出过人命,不过没传到御前罢了。
直觉上,江云帆并不看好太子。
但父亲一直是太子党,让他有些纠结,父亲,其实以江家的门第,已经不需要再靠皇权的宠爱来撑门楣了。其实不管太子,还是其他王爷,孩儿都可以不用巴结,做好自己分内职责才是真的。
承安侯却立马说不行,咱们侯府从你祖父起,就落寞了三四十年,你是不知道,以前我们府里是何等光景。云帆,为父好不容易培养了你这个儿子,你一定要给为父争气。
就算太子有些糊涂账,但嫡子就是嫡子,那些庶子再努力,也不可能超过嫡子的,你且放宽心去接近太子,为父不会害你。
书房外月圆如银盘,秋风瑟瑟,云雾如薄纱般慢慢靠近月亮,遮掩出朦胧疏影。
江家父子交谈到深夜,江云帆从书房出来时,满脸倦意。
一觉好眠到天亮时,有丫鬟说三爷身边的书砚过来了。
江云帆让人把书砚请进屋里,听书砚拿了徽砚来感谢他,有些意外。
他知道三郎囊中羞涩,送来的徽砚怕是三郎私藏里最好的。这份礼物对他来说并不贵重,但反观其他几位弟弟都没来回礼,对三郎的回礼便有些暖暖的。
替我谢过三郎,这方徽砚我很喜欢。礼物送到屋里,若是不收下,会拂了三郎的好意,江云帆让人接下,等书砚走后,又让小厮去库房挑了一整套文房四宝。
等书砚回到三房时,江云帆的文房四宝也送到了。
江云康倒是不意外,大哥是个大方的,你对他好,他的回礼只会更多。
想到大哥未来会平步青云到入内阁,江云康暗暗想,怎么也得兄亲弟爱才行。
三爷,您今日该去族学了。书砚提醒道。
江家有自个的族学,除了江云帆这种尊贵的嫡长子会送去更好的书院,其余人都在族学读书。
想到江家族学,江云康眉心微拧,白净的面庞露出一丝厌烦。
就在这时,四郎江云杰来了。
他穿着松石绿锦缎新衣,发饰也精心收拾过,与往日格外不一样。
还没迈进门槛,就笑盈盈地道,三哥,你准备好了吗?
江云康不动声色地浅笑了下,这就好了,书砚,你帮我把书箱整理好,咱们这就出门吧。
恋耽美
而古代书籍又贵,除了借阅而来的书,原主自己的书并不多,且边角都泛黄起褶了,显然是经常翻阅。
一边整理书籍,江云康一边做记录。
花了小半天的功夫,江云康才把书房收拾完。
他也发现,原主就是个死读书的,一心一意考功名,不管有用没用的书本都要死记,费时又费力,并没掌握到学习要领。
江云康想了想本朝的科举,院试题目较为死板,虽分上下两卷,但较多的分数都是书本上的知识,这部分原主都能比较好地作答,他败就败在活泛的题目上,所以考了两次,连秀才都没中。
开始研究考题后,江云康就忘记时间。
直到窗外晚霞晕染了半空,侍从书砚进来提醒,该去前头用晚宴了。
江云康看了眼天色,摇头说不去了,这两日的主角都是大哥,没人会注意到我,这会出了一身汗,沐浴更衣后也太迟了。你让人随便备点吃食,我在自个的屋里用饭就行。
书砚有些犹豫,三爷,这样能行吗?
你放心,父亲巴不得我不去前头,他也好省得和别人介绍我。江云康摆摆手,示意书砚快去备饭。
事实上,晚宴时确实没人提到江云康,倒是木须先生问了江云帆一句,但江云帆没看到人,他们也就没多谈。
当个不得宠的儿子也有好处,不需要时不时去父亲和嫡母跟前说话伺候,按着规矩去请安就行。
江云康还没见过他那位嫡母,但印象中,是个不苟言笑,颇有威严的妇人。侯府一共出生十几个孩子,但在嫡母生前三个孩子时,都没一个庶子庶女出生,直到嫡母生了两儿一女,才有庶女出生,可见这位嫡母的手段。
独自用完饭,书砚也备好热水,江云康不让人伺候,他还是没适应被伺候穿衣的举动。
泡了个热水澡,舒舒服服地从浴桶出来。
刚穿上亵裤,就听到房门很轻地吱呀一生,他心头一紧,颤颤地问,是谁?
三爷,是我。林氏刚从宴席回来,语气软软,略显疲惫。
她是庶媳,迎来送往的体面活轮不到她,都是婆母带着安和郡主去做。即使屋里招待的,也有出身大家族的二嫂去。因婆母觉得她是商贾出身,不懂侯府规矩,怕她见客丢人,只让她做点监督饭菜的累活。
一天下来,身上的胭脂香味早没了,只有一身的油烟味。
本是自个的娘子,就算被她看到光着膀子也无事,但江云康不是原主,他慌忙穿好里衣,心里惴惴不安,不懂如何面对这个从天而降的娘子。
磨蹭好一会儿,才犹犹豫豫地从屏风后出来。
但刚抬眼看去,就被惊艳到了。
林氏单手扶额,忧郁地坐在烛台边。
昏黄的烛光映在脸上,勾勒出精致的脸庞。
她来自江南,没有京城贵女的距离感,带了种小家碧玉的感觉,薄唇上的口脂红艳如火,让人不敢多看。
江云康察觉到自己看呆了,尴尬地收回目光。林氏转头看来,见他头发湿漉漉的,起身要帮他擦头发。
娘子歇着就好。江云康怕林氏真要过来,赶忙拿面巾胡乱擦了两下头发,在林氏看不到的地方,江云康的耳垂红得能滴血。
林氏却误会了江云康的害羞,以为江云康还是和以前一样不喜欢她,胸口本来堵着的一口气,这会更难受了。
却又只能咬牙不吭声。
江云康擦完头发,才后知后觉地发现林氏心情不好,正好彩萍带人进来换热水,他问林氏怎么了。
林氏摇头说先说没事,过了会,还是忍不住叹气道,今日二姐也回来了。
承安侯膝下一共有四个女儿,除了长女江蕙是嫡出,其余三个都是庶出。
二姑娘江芸只比江云康大五个月,五年前由承安侯做主,嫁给了一个从五品都尉的儿子。
本朝重文抑武,武将的地位偏低,江芸虽是庶出,但也配得都尉的儿子。但那家儿子好色成性,外边养了外室不说,屋里的女使都被他淫了个遍。但凡江芸有个脸色,便是拳打脚踢,生生把江芸打小产过一次。
因为都是庶出,加上年纪相仿,江云康和这位二姐的关系不错,连带着林氏也和江芸常有来往。
今日江芸回来赴宴,私下里偷偷给林氏看了身上的伤,看得林氏眉头直跳,江芸身上竟没一处好的。
当即林氏就没忍住,她往日性子虽柔一些,但遇上这种事,三分气性还是有,便带着江芸去找婆母。
可婆母却只是云淡风轻地说,这又不是什么大事,女婿在外辛苦,你伺候不周,应该反省下自己。且进门五年,没能生出一儿半女,江家都不好意思找女婿说话。
说完江芸,又怪林氏,你也是的,进门一年了,应该以江家香火为重。少大惊小怪,快去厨房盯着,若是出了什么差错,你可担待不起。
林氏不好背后说婆母坏话,她只说了二姐身上的伤,简单总结,咱们庶出的这些人,仿佛就像不配好好活着一般。
话音刚落,林氏清瘦的脊背一抽一抽地哭了起来。
她为江芸的命运唏嘘,也为自己这一房的未来感到担忧。
江云康眉头紧皱,记忆里二姐是个很温柔的人,说话总是斯斯文文,从不和人面红,如今却要遭遇这些,让他着实气愤。
但不等他开口安慰,屋外进来丫鬟,说夫人身边的张嬷嬷带人送东西来了。
林氏马上止住眼泪,让张嬷嬷进来。
张嬷嬷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面圆眼长,进屋后先打量了一圈屋子陈设,再没什么表情地开口,夫人说了,今儿得了三奶奶的提醒,才想到府里如今连一个孙子都没有,特意找人要了方子,配的上好坐胎药。让老奴给三夫人送来一份。
这话一出,林氏的脸就僵了。什么叫得她提醒?这不是明着怪她多管闲事,借此警告她,又让两位嫂嫂嫉恨她吗?
同时得罪夫人和两位嫡嫂,往后的日子岂不是更艰难!
如今侯府,江云康这一辈,成亲的公子有三个,大爷江云帆膝下有两个女儿,二爷和江云康膝下都暂时空空。二奶奶去年倒是遇喜过,但因为身子骨不好,没三个月就落胎了。
故而至今,侯府孙辈里确实还没有男丁。
张嬷嬷看林氏的脸瞬间白了,面上这才有了点笑意,药送来了,还请三奶奶往后记得喝,老奴还要去和夫人回话,就不多待了。反正穷酸屋子,也没什么好茶招待她。
江云康好半天才回过神来,以前在食堂吃饭,看过一些宫斗和宅斗剧,原想着电视剧里都是夸大骗人的,如今真实体验到了,才觉得古代的女人太不容易。
看着案几上的药包,江云康面色阴沉,夫人这是狠狠地打林氏的脸。若是真把这一堆药给喝了,没病也要瘦一圈。
彩萍,你把这些药,拿去偷偷丢了。江云康道。
彩萍以为自己听错了,愣住不知该怎么办,偏头去看三奶奶寻求示意。
林氏也惊住,以前的夫君可从不会管她的事,更不会为她着想,现在却让彩萍把药丢了。意外的同时,心里又有点暖意。
第3章
林氏还是有些担心,细眉轻蹙地转头看向江云康,母亲特意让人送来的药,若是我不喝,她会不高兴吧。而且大嫂和二嫂那也有,并不只是我有。
江云康坐在林氏对面,因为坐得近了,更觉林氏是个标志的美人,但他不敢多看,目光缓缓移向窗外,低声道,娘子顾虑太多了。母亲送给大嫂和二嫂的,必定和你这份会不同。而且只是悄悄丢了,让彩萍做样子另外给你炖点汤喝,母亲也不会知道。
况且,即使你喝了,母亲也不见得会高兴。
听到最后一句话,林氏才觉得这是夫君往日会说的,反而更习惯。
她犹豫地看了眼药包,吩咐彩萍道,就按三爷说的办吧,等迟一点,拿后面竹林去埋了。
彩萍点头说好,又道,三奶奶,热水换好了,奴婢伺候您沐浴吧。
林氏的余光正好能看到江云康的侧脸,不知为何,今晚的江云康总感觉更俊朗一些。尽管成亲一年,但他们同房很少,当着江云康去沐浴,她还是有些面热,轻轻颔首后,才和彩萍去屏风后。
其实江云康的脸也很烫。
昨晚他是喝醉了,所以没意识。
可今晚怎么睡呢?
若是和林氏同睡,他一个血气方刚小伙子,怕是一晚都睡不着。
好在这时有丫鬟进来,说书砚在外头等他。
到了正厅后,书砚回话,大爷让人送了一些注释本来,小的已经拿去书房了,您要不要过去看看?
听次,江云康如获大赦。
想到原主为了读书常睡书房,他打算最近也住过去,以免和林氏尴尬。
林氏在里屋听到江云康走后,薄唇轻抿。
彩萍在一旁叹气道,奴婢知道夫人心中有气,三爷心中一直在意您的出身,故而冷待了您。但比起二姑爷等人,三爷算是不错的了。如今您膝下没个一儿半女,家里的夫人老爷都一直为您揪心。就算为了您自个儿的前程,也适当哄哄三爷吧,等生了儿子,什么都好了。
林氏还是不说话,刚嫁过来时,也曾幻想过夫妻琴瑟和鸣。但日子越久,她就越能感受到江云康的冷淡。她是家中独女,不仅爹娘,兄弟们也都捧着她,何曾受过侯府的这些委屈。家人以为把她嫁进侯府,就能改变她的命运,殊不知她宁愿嫁个门当户对的人家,也不要在侯府里受人耻笑。
林氏长吸一口气,身子慢慢往浴桶下沉。
这会不愿多想,头疼。
另一边,江云康已经全神贯注地看起大哥给的注释本,好些是大哥亲自撰写的注释,也有从外头买来的。
江云帆的注释有条有理,也有侧重点,不愧是当男主的人。
书砚在一旁帮着整理,赞叹道,除了二爷,其他的几位爷那里,大爷也送了好些去。咱们这位大爷,倒是真不错。
江家二爷,是个打小看字就头晕的主。幼时承安侯为了逼他读书,甚至动了家法,可再怎么打都没有用,读不进去就是读不进去。没办法,承安侯只能把他送去练武,另外寻了一门出路。故而江云帆没给他送书。
大哥向来是个公允的,自然不会厚此薄彼。江云康放下手中的注释本,走到书柜边,拿出一个精致的红木锦盒,递给书砚,你明日把这个送去给大哥,就说是我的谢礼。
啊?书砚不舍得,您统共就这么一块拿的出手的砚台,大爷那里又不缺这一块,若是明日送了,往后怎么办?
江云康白了书砚一眼,大哥有是大哥的事,但他对我好,我自然也得给他回礼。有来有往,才能继续发展,你莫要这般小气,眼光放长远些才是。
书砚还是有些心疼,但主子都这么说了,他只好照办。
这边江云康继续研读书本,主院那里,承安侯特意把江云帆叫到他屋里。
主院的书房比江云康的要大四五倍,这里不仅宽敞,陈设也更为奢华,写字的书桌都是用金丝楠木做的。
承安侯看了眼坐得笔挺的大儿子,发自内心地露出满意的笑容,云帆啊,为父这会喊你过来,是有些事想和你交代。
为父年纪大了,这些年渐感力不从心,即使再撑十年二十年,也不会有入内阁的机会。
顿了顿,放下手中的茶盏,认真地道,但你不一样,年纪轻轻就考取功名,就连皇上对你都有了印象,钦点了你进翰林院修录史册。你有个能干的舅舅,安和郡主的娘家又颇受皇上宠爱,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江云帆今年二十有七,也有比他更年轻的进士。但在公侯家族里,能得此成绩者,寥寥无几。
虽说他较为稳重,可听到父亲说的这些,也不由露出一丝自豪。
承安侯继续道,你下边的几个弟弟,除了四郎读书略微可以,其余几个都不会有什么建业。
江云帆看父亲停下喝茶,插话道,其实三弟的文章也不错,就是差了点气运开窍,今日木须先生也这样说。
他?承安侯还没放下茶盏就摇头,木须先生说的是客气话而已,不好拂了你的面子才夸三郎。你几个兄弟里,就三郎最畏手畏脚,也最不会有出息。你往后莫要再管他们,免得浪费你的时间。只有你好了,为父才能安心去见祖宗。
为父与你说。当今圣上已过花甲,太子稳坐东宫多年,将来登基指日可待,但京城里还有两位王爷没就番,虽说是皇上用来牵制朝堂的,可保不齐他们会有什么野心。你入翰林院后,必然有人来与你攀附关系,切记不要和两位王爷的人走得太近,和太子打好关系,才是最要紧。
江云帆浓眉轻轻皱起。其实太子的才干并不如其他两位王爷,不过是母家强大,又占了嫡长子的身份。这些年太子私下寻丹问药,甚至还闹出过人命,不过没传到御前罢了。
直觉上,江云帆并不看好太子。
但父亲一直是太子党,让他有些纠结,父亲,其实以江家的门第,已经不需要再靠皇权的宠爱来撑门楣了。其实不管太子,还是其他王爷,孩儿都可以不用巴结,做好自己分内职责才是真的。
承安侯却立马说不行,咱们侯府从你祖父起,就落寞了三四十年,你是不知道,以前我们府里是何等光景。云帆,为父好不容易培养了你这个儿子,你一定要给为父争气。
就算太子有些糊涂账,但嫡子就是嫡子,那些庶子再努力,也不可能超过嫡子的,你且放宽心去接近太子,为父不会害你。
书房外月圆如银盘,秋风瑟瑟,云雾如薄纱般慢慢靠近月亮,遮掩出朦胧疏影。
江家父子交谈到深夜,江云帆从书房出来时,满脸倦意。
一觉好眠到天亮时,有丫鬟说三爷身边的书砚过来了。
江云帆让人把书砚请进屋里,听书砚拿了徽砚来感谢他,有些意外。
他知道三郎囊中羞涩,送来的徽砚怕是三郎私藏里最好的。这份礼物对他来说并不贵重,但反观其他几位弟弟都没来回礼,对三郎的回礼便有些暖暖的。
替我谢过三郎,这方徽砚我很喜欢。礼物送到屋里,若是不收下,会拂了三郎的好意,江云帆让人接下,等书砚走后,又让小厮去库房挑了一整套文房四宝。
等书砚回到三房时,江云帆的文房四宝也送到了。
江云康倒是不意外,大哥是个大方的,你对他好,他的回礼只会更多。
想到大哥未来会平步青云到入内阁,江云康暗暗想,怎么也得兄亲弟爱才行。
三爷,您今日该去族学了。书砚提醒道。
江家有自个的族学,除了江云帆这种尊贵的嫡长子会送去更好的书院,其余人都在族学读书。
想到江家族学,江云康眉心微拧,白净的面庞露出一丝厌烦。
就在这时,四郎江云杰来了。
他穿着松石绿锦缎新衣,发饰也精心收拾过,与往日格外不一样。
还没迈进门槛,就笑盈盈地道,三哥,你准备好了吗?
江云康不动声色地浅笑了下,这就好了,书砚,你帮我把书箱整理好,咱们这就出门吧。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