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的青云路科举免费阅读(76)
儿子不是责怪母亲。江云帆看母亲眼眶湿润,赶忙解释,只是儿子的前程有儿子自个儿去挣,三弟的好,并不会影响到我,反而还能给咱们侯府带来好处。
母亲,说不好听一点的,如今咱们侯府只剩下一个空壳子。光是儿子一个人,独木如何能成舟?
孟氏抿唇不语,这些话,她早就听过。若不是知道大儿子撑着侯府艰难,她也不会放任三房发展。
若是有三弟的帮扶,咱们侯府才能立起来。江云帆有志向,也有抱负,侯府落败几十年,如今儿子接手,有义务让侯府恢复往日的辉煌。
我也知道母亲很难和三弟做到亲亲热热,但请母亲放下芥蒂,至少做个和谐的一家人吧。江云帆起身给孟氏行礼,又道,三弟感念母亲辛劳,这才选择在临仙阁办酒,儿子先去门口等您,咱们一块过去吧。
孟氏看着转身离开的长子,心中五味陈杂。
最疼爱的长子要她大度,兄长又要她提防,承安侯却没任何有用的主意。
孟氏觉得很累,但没办法,还是得硬撑着出门。
等孟氏他们到临仙阁时,里边已经来了不少人。
成氏一看到她,就过来打招呼。如今两家人成了亲家,见面自然得多聊一会。
真是羡慕您,几个儿子都那么有出息,是您教子有方呐。成氏见面就夸,倒是夸得孟氏有些不好意思。
当然了,成氏心中清楚江云康在承安侯府的处境,不过是说两句好听的话把孟氏捧起来,好让孟氏有点好脸色,别太扫兴。
林氏看到孟氏后,也马上迎了过来。
而江云康则是去接大哥。
江云帆刚进门,就有好些人看了过去,有打量的,也有在盘算什么的。
当众人看到江云帆和江云康有说有笑,亲热得很,大部分人都是感叹真好。
张博宇就和林源夸道,很少能看到,家中嫡庶兄弟感情那么好。江家大哥倒是个胸襟宽广的人,真不错。
那是自然。说到江云帆,林源还有点怕怕的,你是不知道,之前我住在承安侯府时,江家大哥不仅压着我姐夫读书,连我也要压着。他就很有兄长风范,很适合当族长。当然喽,我姐夫也很好。
张博宇哈哈笑道,三郎确实好,走吧,咱们也过去打声招呼。
大家都是读书人,很快就有了共同的话题,场面也就热闹起来。
江云康招呼完大哥他们,又去看徐国公。
刚和徐国公说两句话,江云康就看到出现在门口的于景山。
他愣了一下,听到于景山敢小二,一起走了过去。
于公子,今儿临仙阁被承安侯府给包下了,不好意思啊。小二刚说完,于景山的面上就露出一些窘迫。
四周的好多人也看了过来,江云康不好砸了自己的场面,况且他也了解于景山,主动邀请道,于小公子来都来了,不如进来喝杯薄酒?
于景山只是路过想喝一杯酒,却没想到会遇到江云康在这里办酒。
发现好多人都朝他看了过来,于景山慢慢地热了脸,没有回答江云康的话,而是转身走了。
林源凑过来,啧啧道,他刚才好像脸红了?
你别管他了,快去招待人吧。江云康转看了林源一眼,先生对你放松了几日,你倒是滋润不少?
林源摸摸自己的脸颊,嘿嘿笑下,还好还好,这不马上就要辛苦,所以多养两斤肉。
怕姐夫再继续唠叨,林源赶忙逃走。
江云康无奈摇头,林源这般性子,也不知道下次乡试会是个什么样的名次。
在他这么想的时候,附近金店的小二突然送了个金麒麟来。
这是谁送的?江云康问。
金店小二道,那位公子不让多说,让您安心收下就是。
不等江云康再多言,金店小二就跑了。
江云康看着拳头大小的金麒麟,能在这个时候,又那么大手笔的,怕是也只有于景山。
但于景山为何要给他送呢?倒是让人奇怪。
其实于景山自己也奇怪,但他路过金店时,又忍不住走了进去。
他也发现了自己会时常看江云康几人,一开始不明白为什么,后来才突然想到一个词羡慕。
于景山出身优渥,从小不仅备受爹娘兄长的宠爱,还被无数同龄人追捧。
可长到那么大,他身边的伙伴来来去去,到最后他发现,在他落榜想找人喝酒是,却没一个人能约出去谈心。
但江云康却有很多朋友,而且每个朋友都是真心地为江云康高兴或担忧,这是他从别人那里,没有得到过得回应。
想到自己在羡慕江云康时,于景山一度觉得自己要疯了。他是高高在上的贵公子,而江云康只是个卑微庶子,他怎么可能会羡慕江云康呢?
事实上,他确实在羡慕。
穿行在热闹的街市,于家的小厮得小跑才能追着主子。
于景山越走越快,越发地不甘心输给江云康。
他在心中暗暗发誓,终有一日,他要取得比江云康更好的成就。
在于景山离开后,临仙阁的宴席也开始了。
酒过三巡,众人纷纷送上自己的庆贺后,等江云康再和木须先生等人坐下时,木须先生说到了北上游学的事。
茶室里,众人围着茶几做。
木须先生坐在最中间,你们都是自小读书,好些人长在官宦人家,自小家里不缺吃喝。你们所看所闻,都是家族和书本上的事,但真的见识过民间百姓生活的,又有多少?
除了已经回乡的文渝,在场的大部分人都不是农门出身。
既然不长在农家,也就很难去感同身受农家百姓的难处。
江云康倒是懂,毕竟他多了一世的记忆。
但他现在的身份不一样,便也只能跟着摇头说不动。
木须是希望,趁着江云康有假期的时候,不如北上看看,开阔了眼界,往后也才更能为民办事。
江云康觉得这个提议很好,与其待在京城,日日为了要不要赴宴而困惑,倒不如真的走出京城看看。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他挺赞成木须的这个提议。
而北上游学的日子,就定在后日。
第95章
北上游学, 暂时躲开京城的纷争,还能真的去见识下京城以外的民生,江云康觉得是件很好的事。
承安侯对这种小事不太关心, 这段日子,他只想着瘦了后能多吃肉,故而听江云康这么一说, 便同意了。
出发前一晚,林氏给江云康的一件里衣缝了个兜, 塞了一叠银票。
出门要低调,但也得备足银钱。
木须打算一路北上去庐城, 那里的太守是木须的学生,到了庐城也能有个照应。
而且庐城靠近余江,登上庐城附近的高山,就能看到一望无际的余江河面。
这次北上,木须特意叫上了林源,便没带其他学子。
离开京城的第一日,林源还是兴致满满, 可当木须开始要他背书,林源就丧气了。
因为木须上了年纪, 马车便走得比较慢。
五月初的季节,经过的田野皆是翠绿,让人看得心旷神怡。
从京城往北, 皆是鱼米之乡, 所见的都是富庶的城镇。
不过在离庐城还有三日的脚程时,江云康一行在三岔路口的茶摊, 遇到了流民。
流民和茶摊主讨要吃食, 但茶摊主也是小本生意, 只能分点豆渣给对方。
江云康看不过意,给一对母子分了几块病,并问他们从哪里来。
女人瘦到颧骨凸起,自己舍不得吃饼,而是撕下一半给儿子吃。
小男孩八九岁的样子,因为太瘦,显得一双眼睛特别大。
我们母子从新余来的。女人叹气道。
听到新余两个字,江云康紧张问,新余怎么了?可是新余失守?
失守一日,又攻了回来。女人说着说着,便开始抹眼泪,那日北狄的军队攻破城门,城里的百姓逃的逃,拼命的拼命。我家男人就死在了北狄人的手下,我们母子逃了一路,现下虽攻了回去,可家被烧了,再也回不去了。
现在的新余就是一个战后废城,半数的房屋被毁坏,百姓们死的死,逃的逃,尽管这场战暂时赢了,却也让许多人没了家。
百姓所求,无非是安居乐业四个字。
如今历朝兵力太弱,北狄的军队又骁勇善战,若不是北狄人不善水性,早就跨过余江踏平历朝国土。
江云康听的眉头直皱,林源在没人看到时,给这对母子塞了几块碎银子,让他们投亲去。
等他们走后,茶摊的氛围很是低沉。
在江云康身后的一桌,就在破口大骂。
北狄欺人太甚!占我半数国土还不够,竟然年年来犯!
就是,他们也太不知足,总有一日,我们会收复失去的那一半山河。
得了吧,就咱们的那些军士。你方才没听说吗,新余都失守两日,他们连新余都守不住,更何况是打过余江去,真是笑话。
开始走不一样的声音后,讨论便激烈起来。
江云康看天色不早,和木须先生说要赶路了,他们得在天黑前,到下一个城镇。
马车里,只有江云康和木须在,林源觉得马车憋闷,和车夫一起坐在车辕上。
从茶汤往城镇走,一路上又遇到了一些流民。
这里离新余有上百公里,流民能走到这儿的,已经不多。
到达允县时,城门外有富商施粥,也有官兵在巡逻。
等江云康他们在客栈安顿后,江云康想去买肉,却发现允县的肉价比京城还要贵两倍。
小二看他是外地人,和他解释道,允县往北一点就是庐城,咱们这里虽然没新余那么多战事,但一年里也会遇到一些偷袭。百姓们大多不敢圈养牲畜,城里屠户卖的肉,是从别处运来的,自然要比京城会。客官若是继续往北走,那还要更贵呢。
肉对其他地方的百姓来说,本就是逢年过节才能吃的奢侈品。但允县这里肉价翻了两倍,一般人更吃不起。
为了不引起注意,江云康也只要了半斤的牛肉,不敢买太多。
等吃晚饭时,林源看到只有半斤的牛肉,愣了会,才问江云康是不是没钱,姐夫,我姐没给你钱的话,我这里有。我娘给我塞了一叠的银票,咱们出门辛苦,不至于吃那么寒碜。
不是没钱,是允县肉价太贵。若是我们一下买个几斤肉,太引人瞩目,财不外露你不知道?江云康给木须先生盛了饭,等木须先生拿起筷子,他才给自己盛饭。
林源不信,一些肉而已,能有多贵?
是京城的两倍价格。江云康道,吃吧,小二说等到了庐城,肉价还会更贵。
木须长叹道,肉价贵是其次,米价贵便要人命。
他吃两口,便没什么胃口,白日天气热,现在吃不下什么东西,沿海一带有水贼,余江这一带便是北狄和西边的各个小国。自个不不够厉害,别人自然也没好脸色。
要承认所处的国家是弱国,对木须这种读书人是件很难的事,在历朝还没被北狄入侵时,北狄人在历朝眼中只是上不了台面的蛮人。现在他们却被这些蛮人追着打,若不是有余江这道天险,历朝怕是早就不存在。
林家有做米粮生意,林源对历朝的产粮分布,还是有些了解,东边一带的土地虽好,但遇到雨水多的年份,稻谷长得不够饱满,也会减产,甚至摧毁水田。
江云康点头说是,去年水灾,国库的税赋就捉襟见肘,往西边走,山多且险,梯田的产量终究比不上被北狄人占去的那片土地。
历朝的农耕技术有限,靠山吃山,便很依赖天气。现在产量最大的土地落入北狄人手中,把北狄人养得膘肥体壮,历朝的军士更加艰难。
这一晚,江云康少有地做梦。
他梦到战火纷飞,家园被践踏,醒来时,发觉后背都被汗水淋湿。
买好干粮等,一行人便继续赶路。
庐城太守叫白轻舟,年近四十,据说年轻时,是个功夫比读书还要厉害的进士。他在庐城三年,成功抵御北狄的四次偷袭。
在去庐城的路上,木须就和江云康说了白轻舟的事。
他是个比较直率的人,也就是因为他的直率,才没留在京城。两次入京,又连着两次被派到边境。说到白轻舟,木须眼里露出一些欣赏,庐城也是兵家重地,若是庐城失守,北狄的军士用不了七日就会攻到京城。所以皇上虽然不喜欢白轻舟这个人,却很认同他的能力。
听先生这么说,白大人应该很厉害。江云康道。
等你见过真人便明白,他和京城那些只会动动上下嘴皮的官员,很不一样。木须先生对自己的学生很赞赏,他的学生众多,能让他记在心上的却没几个。
连着赶了两日的路,马车到庐城的那日,正是艳阳高照。
在城门口排队等候进城时,江云康听到一阵马蹄,往窗外瞥了眼,便看到一个卷起袖子,骑马而来的官员,很是高大。
白轻舟下马走来,停在马车边上,激动道,先生,学生来迟了!
不迟,是我们早到。木须让白轻舟也上马车,他们去府衙再说。
白轻舟虽然年近四十,手脚却很灵活,翻身上了马车后,看到江云康就笑着伸出手,这位就是江三郎吧,先生在信中夸了你好多,现在看来果真一表人才。不过你这身板有些单薄,到了庐城,跟我好好练练。
白轻舟嗓音嘹亮,哈哈笑了下,又拍了拍江云康的肩膀。
江云康被拍的微微后仰,心想,果然是有练武的,手劲就是不一样。
五月天热,到了府衙的后院,进到正厅后,白轻舟让人去拿冰块。
辛苦先生了,这个天气,庐城军营里的士兵都不爱动,你们这一路来,肯定辛苦了吧?
倒是还好,不用赶时间,便不会太累。木须喝完半盏凉茶,心下才舒服点。
江云康看白轻舟坐姿随意,袖子也卷到最高,想到木须说的直率,现在看来,还真是这样。
不过比起弯弯绕绕的人,他更喜欢白轻舟这样的人。
一路的奔波,江云康坐下喝了盏茶,便先去洗漱。
夜里白轻舟办了宴席,不过都是白轻舟家人,并没有其他人。
因为都是木须的学生,白轻舟拉着江云康喝了好多酒,不过江云康没他厉害,很快就被灌醉了,倒是林源和白轻舟喝得不相上下。
次日,江云康醒来时,头疼欲裂。
书砚给他拧了热面巾,三爷可算醒了,白大人一早就过来了一趟,说等您醒了,要带您去余江边上看看。
昨晚喝太多了,白家人可真厉害。江云康叹了句,怕白轻舟等太久,随便洗了脸就出门。
从庐城往北骑马半个时辰,便能到余江边上。
等真的见到余江后,江云康看着广阔的河面,还有湍急的水流,才知道为什么这些年,北狄无法攻到庐城。
站在瞭望塔上,白轻舟指着河面上的一个个小黑点,嗤笑一声,三郎可看到那些小船?
江云康点头说看到了。
那就是北狄军士在锻炼水性。白轻舟道,北狄人以前生活在草原,都不通水性。但他们现在想过河攻下庐城,就得先适应水性。不过北狄人天生的不擅长浮水,所以除了下雨天,每天都能看到他们的小船。
恋耽美
母亲,说不好听一点的,如今咱们侯府只剩下一个空壳子。光是儿子一个人,独木如何能成舟?
孟氏抿唇不语,这些话,她早就听过。若不是知道大儿子撑着侯府艰难,她也不会放任三房发展。
若是有三弟的帮扶,咱们侯府才能立起来。江云帆有志向,也有抱负,侯府落败几十年,如今儿子接手,有义务让侯府恢复往日的辉煌。
我也知道母亲很难和三弟做到亲亲热热,但请母亲放下芥蒂,至少做个和谐的一家人吧。江云帆起身给孟氏行礼,又道,三弟感念母亲辛劳,这才选择在临仙阁办酒,儿子先去门口等您,咱们一块过去吧。
孟氏看着转身离开的长子,心中五味陈杂。
最疼爱的长子要她大度,兄长又要她提防,承安侯却没任何有用的主意。
孟氏觉得很累,但没办法,还是得硬撑着出门。
等孟氏他们到临仙阁时,里边已经来了不少人。
成氏一看到她,就过来打招呼。如今两家人成了亲家,见面自然得多聊一会。
真是羡慕您,几个儿子都那么有出息,是您教子有方呐。成氏见面就夸,倒是夸得孟氏有些不好意思。
当然了,成氏心中清楚江云康在承安侯府的处境,不过是说两句好听的话把孟氏捧起来,好让孟氏有点好脸色,别太扫兴。
林氏看到孟氏后,也马上迎了过来。
而江云康则是去接大哥。
江云帆刚进门,就有好些人看了过去,有打量的,也有在盘算什么的。
当众人看到江云帆和江云康有说有笑,亲热得很,大部分人都是感叹真好。
张博宇就和林源夸道,很少能看到,家中嫡庶兄弟感情那么好。江家大哥倒是个胸襟宽广的人,真不错。
那是自然。说到江云帆,林源还有点怕怕的,你是不知道,之前我住在承安侯府时,江家大哥不仅压着我姐夫读书,连我也要压着。他就很有兄长风范,很适合当族长。当然喽,我姐夫也很好。
张博宇哈哈笑道,三郎确实好,走吧,咱们也过去打声招呼。
大家都是读书人,很快就有了共同的话题,场面也就热闹起来。
江云康招呼完大哥他们,又去看徐国公。
刚和徐国公说两句话,江云康就看到出现在门口的于景山。
他愣了一下,听到于景山敢小二,一起走了过去。
于公子,今儿临仙阁被承安侯府给包下了,不好意思啊。小二刚说完,于景山的面上就露出一些窘迫。
四周的好多人也看了过来,江云康不好砸了自己的场面,况且他也了解于景山,主动邀请道,于小公子来都来了,不如进来喝杯薄酒?
于景山只是路过想喝一杯酒,却没想到会遇到江云康在这里办酒。
发现好多人都朝他看了过来,于景山慢慢地热了脸,没有回答江云康的话,而是转身走了。
林源凑过来,啧啧道,他刚才好像脸红了?
你别管他了,快去招待人吧。江云康转看了林源一眼,先生对你放松了几日,你倒是滋润不少?
林源摸摸自己的脸颊,嘿嘿笑下,还好还好,这不马上就要辛苦,所以多养两斤肉。
怕姐夫再继续唠叨,林源赶忙逃走。
江云康无奈摇头,林源这般性子,也不知道下次乡试会是个什么样的名次。
在他这么想的时候,附近金店的小二突然送了个金麒麟来。
这是谁送的?江云康问。
金店小二道,那位公子不让多说,让您安心收下就是。
不等江云康再多言,金店小二就跑了。
江云康看着拳头大小的金麒麟,能在这个时候,又那么大手笔的,怕是也只有于景山。
但于景山为何要给他送呢?倒是让人奇怪。
其实于景山自己也奇怪,但他路过金店时,又忍不住走了进去。
他也发现了自己会时常看江云康几人,一开始不明白为什么,后来才突然想到一个词羡慕。
于景山出身优渥,从小不仅备受爹娘兄长的宠爱,还被无数同龄人追捧。
可长到那么大,他身边的伙伴来来去去,到最后他发现,在他落榜想找人喝酒是,却没一个人能约出去谈心。
但江云康却有很多朋友,而且每个朋友都是真心地为江云康高兴或担忧,这是他从别人那里,没有得到过得回应。
想到自己在羡慕江云康时,于景山一度觉得自己要疯了。他是高高在上的贵公子,而江云康只是个卑微庶子,他怎么可能会羡慕江云康呢?
事实上,他确实在羡慕。
穿行在热闹的街市,于家的小厮得小跑才能追着主子。
于景山越走越快,越发地不甘心输给江云康。
他在心中暗暗发誓,终有一日,他要取得比江云康更好的成就。
在于景山离开后,临仙阁的宴席也开始了。
酒过三巡,众人纷纷送上自己的庆贺后,等江云康再和木须先生等人坐下时,木须先生说到了北上游学的事。
茶室里,众人围着茶几做。
木须先生坐在最中间,你们都是自小读书,好些人长在官宦人家,自小家里不缺吃喝。你们所看所闻,都是家族和书本上的事,但真的见识过民间百姓生活的,又有多少?
除了已经回乡的文渝,在场的大部分人都不是农门出身。
既然不长在农家,也就很难去感同身受农家百姓的难处。
江云康倒是懂,毕竟他多了一世的记忆。
但他现在的身份不一样,便也只能跟着摇头说不动。
木须是希望,趁着江云康有假期的时候,不如北上看看,开阔了眼界,往后也才更能为民办事。
江云康觉得这个提议很好,与其待在京城,日日为了要不要赴宴而困惑,倒不如真的走出京城看看。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他挺赞成木须的这个提议。
而北上游学的日子,就定在后日。
第95章
北上游学, 暂时躲开京城的纷争,还能真的去见识下京城以外的民生,江云康觉得是件很好的事。
承安侯对这种小事不太关心, 这段日子,他只想着瘦了后能多吃肉,故而听江云康这么一说, 便同意了。
出发前一晚,林氏给江云康的一件里衣缝了个兜, 塞了一叠银票。
出门要低调,但也得备足银钱。
木须打算一路北上去庐城, 那里的太守是木须的学生,到了庐城也能有个照应。
而且庐城靠近余江,登上庐城附近的高山,就能看到一望无际的余江河面。
这次北上,木须特意叫上了林源,便没带其他学子。
离开京城的第一日,林源还是兴致满满, 可当木须开始要他背书,林源就丧气了。
因为木须上了年纪, 马车便走得比较慢。
五月初的季节,经过的田野皆是翠绿,让人看得心旷神怡。
从京城往北, 皆是鱼米之乡, 所见的都是富庶的城镇。
不过在离庐城还有三日的脚程时,江云康一行在三岔路口的茶摊, 遇到了流民。
流民和茶摊主讨要吃食, 但茶摊主也是小本生意, 只能分点豆渣给对方。
江云康看不过意,给一对母子分了几块病,并问他们从哪里来。
女人瘦到颧骨凸起,自己舍不得吃饼,而是撕下一半给儿子吃。
小男孩八九岁的样子,因为太瘦,显得一双眼睛特别大。
我们母子从新余来的。女人叹气道。
听到新余两个字,江云康紧张问,新余怎么了?可是新余失守?
失守一日,又攻了回来。女人说着说着,便开始抹眼泪,那日北狄的军队攻破城门,城里的百姓逃的逃,拼命的拼命。我家男人就死在了北狄人的手下,我们母子逃了一路,现下虽攻了回去,可家被烧了,再也回不去了。
现在的新余就是一个战后废城,半数的房屋被毁坏,百姓们死的死,逃的逃,尽管这场战暂时赢了,却也让许多人没了家。
百姓所求,无非是安居乐业四个字。
如今历朝兵力太弱,北狄的军队又骁勇善战,若不是北狄人不善水性,早就跨过余江踏平历朝国土。
江云康听的眉头直皱,林源在没人看到时,给这对母子塞了几块碎银子,让他们投亲去。
等他们走后,茶摊的氛围很是低沉。
在江云康身后的一桌,就在破口大骂。
北狄欺人太甚!占我半数国土还不够,竟然年年来犯!
就是,他们也太不知足,总有一日,我们会收复失去的那一半山河。
得了吧,就咱们的那些军士。你方才没听说吗,新余都失守两日,他们连新余都守不住,更何况是打过余江去,真是笑话。
开始走不一样的声音后,讨论便激烈起来。
江云康看天色不早,和木须先生说要赶路了,他们得在天黑前,到下一个城镇。
马车里,只有江云康和木须在,林源觉得马车憋闷,和车夫一起坐在车辕上。
从茶汤往城镇走,一路上又遇到了一些流民。
这里离新余有上百公里,流民能走到这儿的,已经不多。
到达允县时,城门外有富商施粥,也有官兵在巡逻。
等江云康他们在客栈安顿后,江云康想去买肉,却发现允县的肉价比京城还要贵两倍。
小二看他是外地人,和他解释道,允县往北一点就是庐城,咱们这里虽然没新余那么多战事,但一年里也会遇到一些偷袭。百姓们大多不敢圈养牲畜,城里屠户卖的肉,是从别处运来的,自然要比京城会。客官若是继续往北走,那还要更贵呢。
肉对其他地方的百姓来说,本就是逢年过节才能吃的奢侈品。但允县这里肉价翻了两倍,一般人更吃不起。
为了不引起注意,江云康也只要了半斤的牛肉,不敢买太多。
等吃晚饭时,林源看到只有半斤的牛肉,愣了会,才问江云康是不是没钱,姐夫,我姐没给你钱的话,我这里有。我娘给我塞了一叠的银票,咱们出门辛苦,不至于吃那么寒碜。
不是没钱,是允县肉价太贵。若是我们一下买个几斤肉,太引人瞩目,财不外露你不知道?江云康给木须先生盛了饭,等木须先生拿起筷子,他才给自己盛饭。
林源不信,一些肉而已,能有多贵?
是京城的两倍价格。江云康道,吃吧,小二说等到了庐城,肉价还会更贵。
木须长叹道,肉价贵是其次,米价贵便要人命。
他吃两口,便没什么胃口,白日天气热,现在吃不下什么东西,沿海一带有水贼,余江这一带便是北狄和西边的各个小国。自个不不够厉害,别人自然也没好脸色。
要承认所处的国家是弱国,对木须这种读书人是件很难的事,在历朝还没被北狄入侵时,北狄人在历朝眼中只是上不了台面的蛮人。现在他们却被这些蛮人追着打,若不是有余江这道天险,历朝怕是早就不存在。
林家有做米粮生意,林源对历朝的产粮分布,还是有些了解,东边一带的土地虽好,但遇到雨水多的年份,稻谷长得不够饱满,也会减产,甚至摧毁水田。
江云康点头说是,去年水灾,国库的税赋就捉襟见肘,往西边走,山多且险,梯田的产量终究比不上被北狄人占去的那片土地。
历朝的农耕技术有限,靠山吃山,便很依赖天气。现在产量最大的土地落入北狄人手中,把北狄人养得膘肥体壮,历朝的军士更加艰难。
这一晚,江云康少有地做梦。
他梦到战火纷飞,家园被践踏,醒来时,发觉后背都被汗水淋湿。
买好干粮等,一行人便继续赶路。
庐城太守叫白轻舟,年近四十,据说年轻时,是个功夫比读书还要厉害的进士。他在庐城三年,成功抵御北狄的四次偷袭。
在去庐城的路上,木须就和江云康说了白轻舟的事。
他是个比较直率的人,也就是因为他的直率,才没留在京城。两次入京,又连着两次被派到边境。说到白轻舟,木须眼里露出一些欣赏,庐城也是兵家重地,若是庐城失守,北狄的军士用不了七日就会攻到京城。所以皇上虽然不喜欢白轻舟这个人,却很认同他的能力。
听先生这么说,白大人应该很厉害。江云康道。
等你见过真人便明白,他和京城那些只会动动上下嘴皮的官员,很不一样。木须先生对自己的学生很赞赏,他的学生众多,能让他记在心上的却没几个。
连着赶了两日的路,马车到庐城的那日,正是艳阳高照。
在城门口排队等候进城时,江云康听到一阵马蹄,往窗外瞥了眼,便看到一个卷起袖子,骑马而来的官员,很是高大。
白轻舟下马走来,停在马车边上,激动道,先生,学生来迟了!
不迟,是我们早到。木须让白轻舟也上马车,他们去府衙再说。
白轻舟虽然年近四十,手脚却很灵活,翻身上了马车后,看到江云康就笑着伸出手,这位就是江三郎吧,先生在信中夸了你好多,现在看来果真一表人才。不过你这身板有些单薄,到了庐城,跟我好好练练。
白轻舟嗓音嘹亮,哈哈笑了下,又拍了拍江云康的肩膀。
江云康被拍的微微后仰,心想,果然是有练武的,手劲就是不一样。
五月天热,到了府衙的后院,进到正厅后,白轻舟让人去拿冰块。
辛苦先生了,这个天气,庐城军营里的士兵都不爱动,你们这一路来,肯定辛苦了吧?
倒是还好,不用赶时间,便不会太累。木须喝完半盏凉茶,心下才舒服点。
江云康看白轻舟坐姿随意,袖子也卷到最高,想到木须说的直率,现在看来,还真是这样。
不过比起弯弯绕绕的人,他更喜欢白轻舟这样的人。
一路的奔波,江云康坐下喝了盏茶,便先去洗漱。
夜里白轻舟办了宴席,不过都是白轻舟家人,并没有其他人。
因为都是木须的学生,白轻舟拉着江云康喝了好多酒,不过江云康没他厉害,很快就被灌醉了,倒是林源和白轻舟喝得不相上下。
次日,江云康醒来时,头疼欲裂。
书砚给他拧了热面巾,三爷可算醒了,白大人一早就过来了一趟,说等您醒了,要带您去余江边上看看。
昨晚喝太多了,白家人可真厉害。江云康叹了句,怕白轻舟等太久,随便洗了脸就出门。
从庐城往北骑马半个时辰,便能到余江边上。
等真的见到余江后,江云康看着广阔的河面,还有湍急的水流,才知道为什么这些年,北狄无法攻到庐城。
站在瞭望塔上,白轻舟指着河面上的一个个小黑点,嗤笑一声,三郎可看到那些小船?
江云康点头说看到了。
那就是北狄军士在锻炼水性。白轻舟道,北狄人以前生活在草原,都不通水性。但他们现在想过河攻下庐城,就得先适应水性。不过北狄人天生的不擅长浮水,所以除了下雨天,每天都能看到他们的小船。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