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又是一年除夕。
    去年除夕时,安儿还不太会说话,但今年已经会背两句《三字经》了。
    林氏在信中写,安儿聪明倒是聪明,就是不如顺顺有耐心,日后得让他这个做父亲的好生□□。
    江云康收好林氏的家书,走出屋子时,看到木疆和徐放在杀羊,笑着问,有没有需要帮忙的?
    今年徐放和木疆都回不去,大家伙便凑到了一块过年。
    徐放大声说不用,一边利落地给了羊致命一刀,这种粗活还是我们来,你去厨房看看,水烧开没有!
    江云康到厨房时,白轻舟正在烧火,锅里的水刚有点热,还需要一些时间沸腾。
    他便卷起袖子,帮着一块包水饺。
    大家头一次在一起过除夕,每个人都不愿意闲着,纷纷动手帮忙。
    虽说都不是会做菜的人,但好在有厨娘在一旁指挥,也有模有样地做了一桌子的菜。
    晚饭时,大家围坐在一起,徐放最高兴。
    能在这里和三郎喝上几杯酒,实在是想不到,来,我们先喝一杯。徐放举杯站起。
    江云康也不矫情,倒满酒后,就和徐放干杯。
    从相识到如今,已经数年过去,如今各自都成家立业。虽说事业都还刚开始没多久,但心中的向往都是一样,几个人围着酒桌,有说有笑,倒是缓解不少思乡的情绪。
    一顿年夜饭,寄托了对未来的向往,还有对亲人和故土的思念。
    随着新年的到来,又是新的开始。
    就算是在正月里,修城墙的人也不敢停下。
    如今只差最后的收尾,再有半个多月,便能恢复如初。
    正月初二,白轻舟便带着人去城墙附近监工。
    江云康则是开始思考,之前逃民留下来的土地,还有房屋修缮等事情。
    要想让百姓们缓过来,除了需要一个丰收的年成,还需要有银钱继续进项。
    城墙马上能修缮完,也就意味着一部分百姓会失去经济来源。
    从一月等到八月秋收,还有相当漫长的一段日子。
    江云康再次想到了新余附近的盐井,虽然这里盐井产的盐苦涩,也都是小作坊模式,但江云康有提炼细盐的方法。
    他挑了个天清气朗的日子,带着书砚和几个侍卫出城去,打算去附近的盐井看看。若是能提炼出细盐,往后新余的发展便不会缺钱。
    第106章
    新余附近山多, 峡谷也颇深。
    刚出城的一段路还算平整,但进入山林后,路面便崎岖起来。
    江云康请了个当地人带路, 大家先是骑马,后来又改步行。
    大人,新余附近盐井的产盐又苦又涩, 我们当地人都不吃,您找盐井做什么?带路的张翔走到最前头, 他生得魁梧,手里拿着一把砍刀, 若是遇到树枝挡路,便直接砍了。
    就是看看,想知道是什么样。江云康道。
    修城墙的事有白轻舟在,不需要他去操心,今年的民生问题,才是他现在最该关心的。
    其实没啥好看的,好些盐井都荒废了, 弄出一点盐卖不上价格,之前的官爷不弄了后, 也就一些穷人才会偷着弄。张翔是猎户,对附近山林都很熟悉。
    说话间,他就看到一处盆地, 指着和江云康道, 大人您瞧,从这条小路下去, 便到第一处盐井。
    小路坡度大, 路上早已长满杂草, 江云康下去时,差点被滑到。
    等到了盐井那,用手沾了点附近的水,苦涩得直皱眉头。
    大人,草民没骗您吧。张翔看江云康皱眉,哈哈笑了下,这里也就偶尔来点野兽,您瞧瞧这附近的杂草,一看便知道许久没人来。
    您要是想制盐,草民还是劝您别想了,以前的官府也都想弄,可这里山路崎岖,制出来的盐又不好,到最后只会费时费力。
    张翔跟江云康走了一路,觉得江云康为人和善,这才多说两句。
    多谢提醒。江云康知道张翔是为了自己好,古代制盐技术太差,工艺复杂且无效。在现代很寻常的细盐,拿到古代就是金子一样的宝贝。
    转头望了一圈四周,树木稀疏,但地势陡峭,想要从这里运盐出去,往后还得修路。
    张翔,像这样的盐井,附近都有多少?江云康问。
    张翔比了两根手指,光是这片山林,大大小小的盐井共有二十几处,现下只有四处还在使用。
    劳烦你,再带我去看看。江云康道。
    出门前,江云康就和白轻舟说过,得花上几日时间才会回去。
    他跟着张翔在山林里转了大半日,每处的盐井都不大,而且荒废太多,若是要用,很多东西都得重新建。
    到了夜里,他们便在其中一个正在使用的盐井附近休息。
    山里露水重,到了夜晚后就起雾。
    盐井的主人交代,夜里别乱跑,不然会遇到豺狼之类,运气不好就丢了性命。
    连着在山里逛了三日,江云康走的时候,带上五十斤的粗盐。
    张翔以为江云康要拿回去喂马,还帮着讲价。
    从山里回到新余那日,天上下着细雨,经过城门时,江云康看了眼城墙,已经修得差不多了,往后夜里也能睡得安心一些。
    没有在城门处看到白轻舟,想着人可能在府衙,江云康便走快一些。
    等回到府衙时,看到白轻舟带着人修围墙,江云康喊了一身。
    白轻舟回头时,确认了一会,才笑道,几日不见,三郎怎么衣衫破了,胡子也长了?我都不敢认。
    山里条件不好,只好凑合过。江云康看了眼四周,问,白大哥这是要把府衙的围墙都垒起来吗?
    白轻舟点头说是,现在还没钱修缮府衙,但围墙还是很重要,不然一直开着门,若是夜里来了贼人也不知道。凑到江云康耳边,小声道,这两日你不在,有好些人假装路过,咱们把围墙垒高一点,那些人便不知道咱们在府衙里做什么。
    江云康也有这个意思,之前围墙只垒了三分之一,做什么事都可能被人看到,总是缺了点隐私。
    回屋洗漱换了衣裳,江云康就迫不及待地带着书砚在屋里提炼粗盐。
    屋外时常有人经过,江云康一次不敢提炼太多,只是先拿了一斤尝试。
    书砚不懂主子要干什么,帮着打下手时,一边道,三爷,小的方才喂马时,听到有侍卫说,咱们不在的这几日,钱家在施粥呢。
    之前抬高粮价,钱家丢了名声,又卖不出去粮。江云康盯着炉子里的炭火道,他们是生意人,总要想法子挽回名声。钱家愿意施粥也挺好,百姓们至少轻松一点。
    人活一张嘴,有免费的粥吃,大部分人也不会硬气地想着钱家之前的不好,而饿着不吃。
    与此同时,钱明远大病初愈,听钱掌柜在算账,他的眉头紧紧皱起。
    大爷,咱们已经连续施粥三日,我派人打听了一下,还是有人说咱们马后炮。钱掌柜心疼送出去的粮食,那都是用白花花银子换来的,虽说之前涨价挣了一些钱,现在却一分钱挣不到。
    八成是齐家那小子让人传的,他们齐家,现在就是江云康和白轻舟的狗,摇着尾巴任人宰割。钱明远面颊消瘦,背靠着躺椅,手中捏着佛珠,但嘴里却是厚重的戾气,若是抓到齐家的人乱说话,直接动手打就是。一群只会摇尾巴的狗,倒是不用在意他们。
    听说江云康回来了,可知道他去了哪里?钱明远想了想后,问。
    好像去了西山一带,听看到的人说,请了个猎户,带着进西山去了。钱掌柜道,西山那里都是废弃的盐井,您说江云康,会不会想打那些盐井的主意?
    呵,就那些盐井,能有什么好处?听到这话,钱明远心情顿时舒畅,多少官员想靠盐挣钱,但你看看,过去那么多太守在,谁讨到好处了?
    自然是没有,若是有好处,钱家这些当地富商,哪里肯放过。
    西山地势险要,若是路况好,那些盐运出来也能卖钱。
    但西山的路不好走,以前常有运盐的队伍掉落山崖,久而久之,也就只有穷到没办法的人,才会去西山制盐。
    钱掌柜也跟着笑,看来这次,江云康是找错方向了。
    可不是嘛。钱明远正愁没法子对付江云康,现在听到这个事,立马有了主意,你派人出去悄悄传话,就说江云康想要制盐。新余的老人都知道,去西山制盐,那得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江云康刚有点官声,但等百姓们知道他要制盐,必定会觉得他年轻不靠谱。
    自从江云康到新余后,钱家损失惨重,好不容易挣点点,现在为了挽回名声,又都要花出去。
    钱明远前几日刚收到信,说皇上对太子越发不满意,等太子被废后,必定是恭王上位。等钱明鹤官复原职后,他们钱家也就能继续横着走。
    现在只是暂时的隐忍。
    钱掌柜得了吩咐,立马去找人传话。
    随便找几个地痞,给几贯铜钱,便能把话传起来。
    另一边,江云康刚完成一整道提炼的工序。
    白轻舟推门进来时,只觉得烟雾缭绕,挥着手咳了好几声,才问,三郎,你把自己关在屋里大半日,到底在干什么?
    白轻舟刚说话,江云康就起身去关门。
    嘘,你小声一点,还不能让别人听到。江云康神秘兮兮地拉着白轻舟往屋里走,等到了桌子便,让白轻舟先坐下,再拿出一包细如白沙的细盐,你用手尝尝,这盐可好?
    这是盐?白轻舟惊到了,他从没见过如此白净细小的盐粒,你可别哄我玩。
    说着,他用手指在盐堆里沾了沾,放到舌尖舔了舔,瞳孔瞬间放大,还真是盐!三郎,这是你弄出来的吗?这个盐为何不会苦,也不会涩?
    江云康指着屋里的那些小工具,都是我用粗盐提炼出来的,怎么样,这些盐可以吧?
    好在他读的是理科,记性还好,能记住粗盐提炼的方法。他给白轻舟尝的细盐,还不是最好的,做事讲究循序渐进,若是一下拿出最好的细盐,往后手里就少一张王牌。
    可以,非常地可以。白轻舟经验得连连点头,这要是拿出去卖,必定被抢光。来新余前,我就听人说过新余附近的盐井不好,而且地处深山,所以我想都没想这个事。如今你能拿出这个细盐,往后咱们干什么的钱都有!
    想到又要有钱,白轻舟笑得合不拢嘴,但又不敢太大声,只好捂着嘴笑,之前我还愁没钱造火炮,一直不敢让人去弄,现在好了,咱们手里有盐,还怕没钱吗?
    谁家都要吃盐,但现在市面上的盐,远不如江云康提炼出来的细盐好,即使价格翻倍,也会多人买。
    江云康心情也很好,这事咱们先不要声张。
    他让书砚去门后守着,防止被人偷听。
    我是想着,新余现在不是没钱没粮么,京城里说好开春就送来,但你也知道,三月都不一定有银子送来。说到这个,江云康和白轻舟都是一脸气愤,但是新余城里那么多房屋等着重建,百姓们需要时间缓过气来。北狄人指不定什么时候又打来,要是咱们没有准备好,岂不是又要被攻城?
    你的意思是悄悄地卖了盐,拿来修缮新余?白轻舟问。
    自然不能悄悄的。江云康笑道,咱们制盐、卖盐,都遮掩不住。现在钱明远视我们为眼中钉,但凡知道我们私自开采盐矿,让京城的钱家参我们一本,到时候咱们俩的乌纱帽都要没了。
    古代盐运大部分都把控在朝廷手中,若是偷卖私盐,那可是重罪。江云康要想长远发展,自然不能落下把柄。
    白轻舟不明白了,三郎你有想法就直说,只要靠谱,我肯定听你的。但你不直说,我实在猜不出你的想法。
    这段日子,江云康时不时就有惊喜给他,白轻舟越发觉得要江云康来新余没错。
    我是想让你上折子给皇上,就说你打算发展新余的盐矿,接下来三年内,不用朝廷拨款重建新余,但要留下盐矿八成的赋税供新余重建。江云康没要全部,是因为一旦发展起来后,钱却全在他们手中,皇上也会眼红。倒不如分出两分税收给皇上,这样皇上才会乐意。
    白大哥也看到我提炼的细盐,你想想,上一回京城送来的赈灾粮,早就吃完了。若不是咱们自个帮百姓谋划,现在新余城里已经饿死不少人。
    不要京城给赈灾银,皇上肯定乐意,但也意味着白轻舟要顶着天大的压力,大家都会震惊此举,还会有不少人等着看笑话。
    不过白轻舟再次抓起一把细盐,深吸一口气,下定决心道,就按你说的办!
    第107章
    白轻舟的折子送到皇上那时, 太子和两位王爷也在。
    你们说说,白轻舟此举,可行吗?皇上心中早有主意, 但还是想问问三个儿子。
    恭王抢先开口,新余乃兵家重地,岂能胡闹。这个白轻舟向来不听劝, 儿臣觉得不可。应该换了白轻舟。
    那十二弟觉得该换谁?太子最近得了不少恭王的人挤兑,现在听恭王开口, 倒是很快抓到矛盾点,白轻舟不行的话, 难道让钱明鹤去?
    钱明鹤为什么被贬官,在场的人都知道,太子这般提出来,便是要打恭王的脸。
    皇上听得眉头直拧,视线落到贤王身上。
    贤王发现皇上看了过来,倒是没急着发表意见,等皇上主动问怎么看, 才道,白轻舟此举确实冒险, 不过白轻舟这人有才干,又不太好说。儿臣愚钝,拿不定主意, 还请父皇裁决。
    三哥怎么怎么就没主意了?恭王问, 大家伙都说你有治世之才,现下父皇需要你出谋划策, 你别藏着掖着呀, 有什么想法直接说, 难道不好?
    十二弟,皇兄我是真拿不定主意。父皇圣明,他心中自由决断。贤王和皇上拱手行礼,以示奉承。
    皇上确实早有主意,但被贤王猜到心思,他的心情却很奇妙。
    嗯,就按白轻舟说的办。皇上顿了顿,下令道,既然他有心把新余的盐产弄好,朕也能少一件烦心事。国库缺钱,他真办好了,朕立马给他升官。
    但是没办好,又是另一件事。
    皇上的旨意一出,京城里一些懂门道的,都觉得白轻舟和江云康疯了。
    新余的盐井,过去那么多任太守都没弄好,他们怎么可能弄好?
    就连钟庆,都和木须表示了担忧。
    听到消息后,钟庆便来找了木须。
    林源上了茶之后,就打算退下,但被木须给叫住。
    读书做官,你留下一起听听。木须和林源说完,再去看钟庆,轻舟能上这种折子,必然和三郎商量过。你和轻舟同朝为官过,你应该懂轻舟的性格,他虽然直率,但做事向来靠谱,不然皇上也不会用他那么多年。既然他们都决定上这种折子,必然有他们的理由。
    对于自己的得意门生,木须还是比较信任。
    不过就像钟庆担忧的一样,这个事就怕没办好,还是有风险。
    有人替江云康他们担忧,自然也就有人乐得看热闹。
    恋耽美

章节目录


庶子的青云路(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作者:听金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听金坎并收藏庶子的青云路(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