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的青云路科举免费阅读(86)
翁行鑫从恭王口中得知后,嘴上的笑容就没下去。
恭王府里,翁行鑫站在恭王身侧,帮着倒茶,这个白轻舟也是虎的,新余那些盐井都废了好几年,他现在去弄,这不是拱手把新余让出来吗?
钱家在新余有人,翁行鑫和恭王都知道。他们也知道,钱家分支最近并不好过,因为江云康和白轻舟的再三打压。
白轻舟以前也不讨人喜欢,但从没这样办事过。恭王凤眼半眯,想了想道,本王觉得,这个事多半又是那个江云康的主意。
微臣觉得也是。翁行鑫点头道,江云康这人,嚣张惯了,这次胆子那么大,咱们等着瞧就好。即使真的开采出盐来,微臣也听说过,新余的盐苦又涩,一般人都不吃。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翁行鑫顿了下,凑近一点,小声道,王爷要不要和钱家打声招呼,多盯着江云康和白轻舟。他们两个胆子那么大,咱们可别让他们起来了,不然新余的位置也让不出来。
从钱家再三损失钱财后,恭王就想派自己的人去新余。没有银钱送来,他在京城也难办事。
钱家那里早就打过招呼。说到这个,恭王就忍不住皱眉,但是钱明远这人办事不太行。
早前江云康刚去新余时,恭王就派人打了招呼,结果江云康什么事都没有,反而还越来越好,钱家反而吃了几次亏。
不过现在白轻舟要弄盐井,恭王便坐等白轻舟和江云康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翁行鑫也点点头,等了那么久,钱明远也不见有作为,确实不太行。
等皇上的批阅到新余时,已是二月初。
新一年的县试即将开始,白轻舟收到皇上的旨意时,江云康也收到了林氏的家书。
林氏每个月都会来封家书,同样的,江云康也会给林氏回信报平安。
这次的家书中写,承安候打算让江云成去试试县试。
家中弟弟都要参加科考,江云康想到这个,心中感慨时间飞逝。
不过六弟的学问一般,第一次不懂能不能中个童生。
好在新年才十四,一次不过也还能接着考,若是能有个秀才功名,往后也好谋个差事做。
除了江云成要参加县试,林氏还在信中报喜,二姐在元宵那日生子。如今母子平安,小孩儿胖乎乎的,很是康健。
每次看完家书,江云康都会有动力一些。
正要出门时,看到白轻舟笑着走来,说皇上同意了。
往后三年,咱们可都要在新余了。白轻舟转身看了眼已经垒好的围墙,还有平地上堆起来的石块,期待地道,府衙也开始重建,我是想着,等后院盖好后,就把庐城的妻儿接来。一家人,总是要在一块的好。
白轻舟家里的儿女都大了,都是最关键的时刻,把妻儿留在庐城,他不放心。
江云康也正有此意。
不过府衙不算大,他是想着,等城里房屋修缮得差不多,在城里买下一处宅院,再把林氏和安儿接来新余。
就像白轻舟说的一样,一家人,还是要在一块比较好。而且近几年,他也回不去京城。
若是进度顺利,林氏入秋就能出发,今年能过个团圆年。
买宅子的事还早,现在,最主要的是换来银子去修路。
要致富,先修路。若是没有一条好路,日后做什么不方便。
但修路和修城墙一样,都要钱和时间。
这个钱,就得先提炼一部分细盐卖了才有,不然现在的新余官府穷得叮当响,根本没钱修路。
不过这个细盐,本地人是买不起,得往外边卖。
怎么卖,卖给谁,那都是有门道的。
从第一日收到皇上的旨意后,江云康就带着人进山去了。
他带着十个亲信,进到西山后,便开始搭木屋、制盐。
所有的一切,都得重新开始。
山里条件简陋,木屋一开始还会漏雨。经过几次的修缮后,才住得舒服一点。
在江云康忙着制盐时,白轻舟则是找了几个商人。
卖盐得要有官府给的盐引子,不然就是贩卖私盐,被抓到可是重罪。江云康他们要借助这些商人的门路,商人们若是对此有信心,才会愿意合作。
不过新余的商人,都以为江云康制的盐还是以前那种,并没人敢接下这个事。
连着几日,白轻舟都是白跑一趟。
这日天又下起蒙蒙细雨。
白轻舟正发愁往哪里卖盐时,门房的人突然过来,说南阳王府来人了。
南阳王府?白轻舟口中默念,但他和南阳王府素来没有来往,不懂为何会来。
让人把人请进来,再去拿三郎带来的好茶。来的毕竟是王府的人,招待的茶也得好一点。
不一会儿,门房就带了个身高八尺的汉子进来,脸上还有一条刀疤,看着倒不像王府的人,而是像山匪。
但对方一开口,又颇有规矩礼貌,白轻舟自报姓名后,再问对方叫什么。
在下曾鹏飞,是南阳府里的校尉。曾鹏飞道,去年在下曾得江大人相助,之后一直忙着剿匪的时,现下才得空过来道谢。
在他说话时,跟来的小厮抬着两个木箱进来,这都是我家王爷给江大人的谢礼,若不是江大人相助,我家小世子怕是已经丢了性命。不知江大人在何处,在下想亲自表达感谢?
他去了西山,你要见他,怕是得进山几天才行。白轻舟看了眼曾鹏飞带来的谢礼,江云康没和他提过这个事,他这下也不好帮江云康收下,若是曾校尉不急,不如进山看看?若是三郎看到你,应该挺高兴。
也行,正好我现在无事。曾鹏飞答应得爽快,性子也急,立马就想进山。
白轻舟又去找了张翔,让张翔给曾鹏飞带路。
从新余出发,到见到江云康,曾鹏飞花了两天一夜。
等看到卷起裤腿,跟着其他人一起干活的江云康,曾鹏飞都没认出江云康,和数月前的斯文书生,看不出有啥关联。
江大人。唤了一声后,等江云康抬头时,曾鹏飞才确认自己没看错。
江云康一眼就认出曾鹏飞,拍拍手上的尘土,笑着朝曾鹏飞走来,曾兄,是你啊。怎么样,救回你家世子了吧?
分别之后,江云康没想着和南阳王府攀附,便没派人去南阳王府打听。不过他没听说有不好的消息,便也能猜到没什么事。
看到曾鹏飞点头后,笑得更开心一些,我这里简陋,你随便坐。
没事,我又不是细皮嫩肉的小公子。曾鹏飞打趣说了一句,随便找了个矮凳,坐下后,接过江云康递来的茶,喝了一口,就先道歉,实在抱歉,本该早点来探望你。但救回世子后,王爷带着我们忙着剿匪,连着在山里待了几个月,连年都是在山里过。
那些山匪胆大包天,绑了世子彻底惹怒王爷,王爷干脆带着军士进山,把他们灭了个干净。
山多的地方,匪盗也就相对对一点。
以前是不好清剿,但这次南阳王是真生气,才亲自带人进山剿匪。
曾兄不用客气,我也没做什么。南阳王能有此才干,他才厉害。江云康笑着道。
哈哈,说句夸大的话,我家王爷确实年轻有为。就是出身差了点,没个厉害的母妃,才会早早到封地生活。这话在曾鹏飞心里过了一遍,他再道,本来王爷想亲自来新余,但王府事情杂多,只好派我来。王爷准备了一些薄礼,不是什么金银之物,还请江大人收下。您帮我们救了世子,就是让我们帮您赴汤蹈火都应该。
说着,曾鹏飞拿出一封信,对了,这是白大人让我交给你的。他说让他看完后,也给他一个回信。
江云康拆开信后看了眼,白轻舟问制了多少细盐,可不可以先带些出去,没见到实物,那些人都当是以前的粗盐,没人敢接手。
曾鹏飞看江云康拧眉,主动道,江大人,你们可是有什么难事,有我可以帮忙的吗?
江云康救了他一命,还帮着救了小世子,他说赴汤蹈火,都是真心话。
第108章
没人信他们, 江云康在心中默默叹气。
听到曾鹏飞问要不要帮忙,他半眯着眼睛,思索片刻后, 起身对曾鹏飞道,曾校尉与我进来一下,我给你看个东西。
江云康带着曾鹏飞走进木屋, 关上门后,才踩着凳子拿下木架上的箱子, 打开后,里面是几个布袋。
他打开一个布袋, 露出亮白色的盐粒,曾校尉,你尝尝这个,看看怎么样?
曾鹏飞第一眼没认出是盐,因为没见过颗粒那么小的盐,而且纯净得看不到杂质。就是王府里吃的盐,看着都不如这个好。
等尝了一口后, 震惊的同时,又欣喜地看着江云康, 江大人,这不是你们产的盐吧?
江云康点头说是,我带着人在山里忙活大半个月, 才提炼出这些细盐。新余城里的人, 都以为我们产的还是之前苦涩的粗盐,没人敢接手这个事。
你觉得, 我这细盐, 比起市面上的如何?
别说市面上卖的盐, 就是王府里吃的贡盐,也不如你这个好。只要你这个盐拿出去卖,保管立马卖光。曾鹏飞肯定道。
江云康也知道能卖光,只要见过的人,都能知道是好东西。
既然是好东西,那就要卖好价格。
现在拿去新余城里卖,肯定卖不了高价,但是南阳王府不一样。王府的吃穿用度都有要求,若是能卖去那些富贵人家,价格能翻上好几倍。
江云康现在正是缺钱的时候,得多卖点才好。
曾校尉应该知道,新余刚经过战乱,百姓们现在只求温饱。城中的商人也各有心思,不是什么仁善的人。
江云康对曾鹏飞微微弯腰,拱手道,如今新余百废待兴,还请曾校尉帮我把这些盐带去给南阳王看看。我会给南阳王最优惠的价格,但再卖给别人,可就要翻倍了。
没问题,你这里的细盐那么好,王爷肯定愿意让人卖。曾鹏飞笑道。
和曾鹏飞说好后,次日曾鹏飞离开时,江云康也跟着一起出山。
回到新余城里,看南阳王送来的是些药材和书,还有几样古董,心想这个南阳王倒是懂送礼。若是送点金银财宝,他是绝对不能收,但书这种东西,定价就不好说。
江云康请曾鹏飞去秋月楼喝了顿酒,歇了一晚上,再送曾鹏飞出城。
南阳和新余并不远,快马加鞭,三日左右便能到。
送走曾鹏飞,江云康就把白轻舟叫到屋里,商量着开始修路的事。
我们招工,百姓们怕是还不信我们,要是没人来,可怎么办?白轻舟这几日,因为产盐的事,愁得好几晚没睡好。
江云康对此早有准备,百姓们现在信不信我们,都不重要。只要他们愿意去修路就好,招工不来,无非是怕我们给不出工钱。但如果我们拿着钱去招工,便会有人来了。只要给他们看到钱,他们可不管我们产什么盐,只要有钱拿就行。
但是我们没钱啊。白轻舟苦笑道。
江云康从床底下拖出杉木箱子,打开后拿出一叠银票,这些都是我娘子偷偷藏给我的银票,待会拿去换成银子和铜钱,用这些钱先垫上。等曾鹏飞带回银票,我再收回来。
白轻舟看着江云康拿出来的一大把银票,瞪大双眼,好家伙,我竟然看不出,三郎你竟然如此富有!
嘘,小声一些,可不能让别人知道。江云康是信任白轻舟,才给白轻舟知道,也不是我有钱,这都是我娘子的钱。不是我娘子,我也没那么多钱。
说到自己娘子有钱时,江云康颇为自豪。
白轻舟这才想到江云康的娘子出身商贾,便不奇怪江云康手中有钱。
三郎放心,钱的事,我肯定不往外说。白轻舟保证道。
江云康拿了钱出来,白轻舟马上带着人去兑换成碎银子和铜钱。
他们一次兑了那么多银子,自然也传到钱家等人的耳里。
钱明远病过一场,身体不如从前,前几日又收到京城的来信,让他近来焦虑到失眠,都在想着怎么抓江云康他们的把柄。
你亲眼看到的?钱明远躺在躺椅上,手中捏着佛珠,不太确信地看着钱掌柜。
回大爷,千真万确,我亲眼看到的。钱掌柜道,等白轻舟走后,,我还让人去打听,足足换了两万两银子呢。也不知道他们拿那么多银子,要做什么?
还能做什么,必然是弄盐井的事。
钱明远想都没想,就能猜到,白轻舟上折子给皇上,说往后就靠西山的盐税振兴新余,真是笑话,他们也不想想,以前多少官员折在那些盐井里。既然上了折子,总要开始动工。
说到这里,钱明远坏坏地哈哈笑了几声,这些日子,新余里的流言传得够多了,就算他们有钱,怕是也没几个人愿意冒险去西山干活。
大爷说得是,不少人都说江云康太年轻,可能顶不住事。钱掌柜笑道,等白轻舟上折子的事再传出去,百姓们更不信他们了。
你明天带几个人,去他们招工那里看看,给这两位自大的人添点堵吧。钱明远很确信江云康和白轻舟做不出功绩来,他缓缓闭上眼睛,连日来的失眠,在这会得以缓解。
同样关注这个事的,还有齐家和罗家。
齐思孝听说白轻舟去换了银子,便马不停蹄地回家。
之前白轻舟也找过他们,但齐家婉拒了。因为他们也看好西山的盐井。
齐越听完齐思孝说的,拿账本的手不由捏紧,之前还觉得那位江大人是个有才干的,盐井这事,我怎么看着不太靠谱?
不是看着,就是不靠谱。齐思孝长声叹气,远想着他是个有能耐的,讨好着总没错,现在看来,新余的官员,用不了多久就要换人。
齐思孝很不看好西山的盐井,如果那是能挣钱的地方,新余那么多商人在,没有人会放着有肉不吃。
齐越眉头紧皱,他也没想到江云康和白轻舟会有此举,但他到底年长,安抚儿子道,你先别急,咱们先看看,可别像上次一样,差点打了自己的脸。咱们先观望着,总不会出错。
也只能这样了。齐思孝叹气道。
第二天的招工,一开始如江云康和白轻舟料想的一样,并不顺利。
但等白轻舟拿了钱出来,马上便有人报名。
百姓们之前得过江云康和白轻舟的好处,这下看又有钱挣,有些心地好一点的,便会劝上两句,说西山的盐井不值钱,那里产的盐,实在太差,卖不上价格。
对于百姓们的劝诫,江云康都是笑着说谢谢。
大家伙看江云康还是决定要修路弄盐井,没过多久,便有人在江云康听不到的地方传话。
原想着这个江大人是个好的,但现在看来,到底太年轻。
我也觉得,他们这般费力修路,到最后一无所获,怕是要被皇上责罚哦。
他们被罚也是活该。这时有气性大一点的出来道,你们想想啊,如果西山的盐卖不出去,咱们新余怎么办?我可是听说了,白大人和皇上保证,说往后要用盐税重建新余。但你们想想,就西山那些盐,能收来多少盐税?
恋耽美
恭王府里,翁行鑫站在恭王身侧,帮着倒茶,这个白轻舟也是虎的,新余那些盐井都废了好几年,他现在去弄,这不是拱手把新余让出来吗?
钱家在新余有人,翁行鑫和恭王都知道。他们也知道,钱家分支最近并不好过,因为江云康和白轻舟的再三打压。
白轻舟以前也不讨人喜欢,但从没这样办事过。恭王凤眼半眯,想了想道,本王觉得,这个事多半又是那个江云康的主意。
微臣觉得也是。翁行鑫点头道,江云康这人,嚣张惯了,这次胆子那么大,咱们等着瞧就好。即使真的开采出盐来,微臣也听说过,新余的盐苦又涩,一般人都不吃。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翁行鑫顿了下,凑近一点,小声道,王爷要不要和钱家打声招呼,多盯着江云康和白轻舟。他们两个胆子那么大,咱们可别让他们起来了,不然新余的位置也让不出来。
从钱家再三损失钱财后,恭王就想派自己的人去新余。没有银钱送来,他在京城也难办事。
钱家那里早就打过招呼。说到这个,恭王就忍不住皱眉,但是钱明远这人办事不太行。
早前江云康刚去新余时,恭王就派人打了招呼,结果江云康什么事都没有,反而还越来越好,钱家反而吃了几次亏。
不过现在白轻舟要弄盐井,恭王便坐等白轻舟和江云康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翁行鑫也点点头,等了那么久,钱明远也不见有作为,确实不太行。
等皇上的批阅到新余时,已是二月初。
新一年的县试即将开始,白轻舟收到皇上的旨意时,江云康也收到了林氏的家书。
林氏每个月都会来封家书,同样的,江云康也会给林氏回信报平安。
这次的家书中写,承安候打算让江云成去试试县试。
家中弟弟都要参加科考,江云康想到这个,心中感慨时间飞逝。
不过六弟的学问一般,第一次不懂能不能中个童生。
好在新年才十四,一次不过也还能接着考,若是能有个秀才功名,往后也好谋个差事做。
除了江云成要参加县试,林氏还在信中报喜,二姐在元宵那日生子。如今母子平安,小孩儿胖乎乎的,很是康健。
每次看完家书,江云康都会有动力一些。
正要出门时,看到白轻舟笑着走来,说皇上同意了。
往后三年,咱们可都要在新余了。白轻舟转身看了眼已经垒好的围墙,还有平地上堆起来的石块,期待地道,府衙也开始重建,我是想着,等后院盖好后,就把庐城的妻儿接来。一家人,总是要在一块的好。
白轻舟家里的儿女都大了,都是最关键的时刻,把妻儿留在庐城,他不放心。
江云康也正有此意。
不过府衙不算大,他是想着,等城里房屋修缮得差不多,在城里买下一处宅院,再把林氏和安儿接来新余。
就像白轻舟说的一样,一家人,还是要在一块比较好。而且近几年,他也回不去京城。
若是进度顺利,林氏入秋就能出发,今年能过个团圆年。
买宅子的事还早,现在,最主要的是换来银子去修路。
要致富,先修路。若是没有一条好路,日后做什么不方便。
但修路和修城墙一样,都要钱和时间。
这个钱,就得先提炼一部分细盐卖了才有,不然现在的新余官府穷得叮当响,根本没钱修路。
不过这个细盐,本地人是买不起,得往外边卖。
怎么卖,卖给谁,那都是有门道的。
从第一日收到皇上的旨意后,江云康就带着人进山去了。
他带着十个亲信,进到西山后,便开始搭木屋、制盐。
所有的一切,都得重新开始。
山里条件简陋,木屋一开始还会漏雨。经过几次的修缮后,才住得舒服一点。
在江云康忙着制盐时,白轻舟则是找了几个商人。
卖盐得要有官府给的盐引子,不然就是贩卖私盐,被抓到可是重罪。江云康他们要借助这些商人的门路,商人们若是对此有信心,才会愿意合作。
不过新余的商人,都以为江云康制的盐还是以前那种,并没人敢接下这个事。
连着几日,白轻舟都是白跑一趟。
这日天又下起蒙蒙细雨。
白轻舟正发愁往哪里卖盐时,门房的人突然过来,说南阳王府来人了。
南阳王府?白轻舟口中默念,但他和南阳王府素来没有来往,不懂为何会来。
让人把人请进来,再去拿三郎带来的好茶。来的毕竟是王府的人,招待的茶也得好一点。
不一会儿,门房就带了个身高八尺的汉子进来,脸上还有一条刀疤,看着倒不像王府的人,而是像山匪。
但对方一开口,又颇有规矩礼貌,白轻舟自报姓名后,再问对方叫什么。
在下曾鹏飞,是南阳府里的校尉。曾鹏飞道,去年在下曾得江大人相助,之后一直忙着剿匪的时,现下才得空过来道谢。
在他说话时,跟来的小厮抬着两个木箱进来,这都是我家王爷给江大人的谢礼,若不是江大人相助,我家小世子怕是已经丢了性命。不知江大人在何处,在下想亲自表达感谢?
他去了西山,你要见他,怕是得进山几天才行。白轻舟看了眼曾鹏飞带来的谢礼,江云康没和他提过这个事,他这下也不好帮江云康收下,若是曾校尉不急,不如进山看看?若是三郎看到你,应该挺高兴。
也行,正好我现在无事。曾鹏飞答应得爽快,性子也急,立马就想进山。
白轻舟又去找了张翔,让张翔给曾鹏飞带路。
从新余出发,到见到江云康,曾鹏飞花了两天一夜。
等看到卷起裤腿,跟着其他人一起干活的江云康,曾鹏飞都没认出江云康,和数月前的斯文书生,看不出有啥关联。
江大人。唤了一声后,等江云康抬头时,曾鹏飞才确认自己没看错。
江云康一眼就认出曾鹏飞,拍拍手上的尘土,笑着朝曾鹏飞走来,曾兄,是你啊。怎么样,救回你家世子了吧?
分别之后,江云康没想着和南阳王府攀附,便没派人去南阳王府打听。不过他没听说有不好的消息,便也能猜到没什么事。
看到曾鹏飞点头后,笑得更开心一些,我这里简陋,你随便坐。
没事,我又不是细皮嫩肉的小公子。曾鹏飞打趣说了一句,随便找了个矮凳,坐下后,接过江云康递来的茶,喝了一口,就先道歉,实在抱歉,本该早点来探望你。但救回世子后,王爷带着我们忙着剿匪,连着在山里待了几个月,连年都是在山里过。
那些山匪胆大包天,绑了世子彻底惹怒王爷,王爷干脆带着军士进山,把他们灭了个干净。
山多的地方,匪盗也就相对对一点。
以前是不好清剿,但这次南阳王是真生气,才亲自带人进山剿匪。
曾兄不用客气,我也没做什么。南阳王能有此才干,他才厉害。江云康笑着道。
哈哈,说句夸大的话,我家王爷确实年轻有为。就是出身差了点,没个厉害的母妃,才会早早到封地生活。这话在曾鹏飞心里过了一遍,他再道,本来王爷想亲自来新余,但王府事情杂多,只好派我来。王爷准备了一些薄礼,不是什么金银之物,还请江大人收下。您帮我们救了世子,就是让我们帮您赴汤蹈火都应该。
说着,曾鹏飞拿出一封信,对了,这是白大人让我交给你的。他说让他看完后,也给他一个回信。
江云康拆开信后看了眼,白轻舟问制了多少细盐,可不可以先带些出去,没见到实物,那些人都当是以前的粗盐,没人敢接手。
曾鹏飞看江云康拧眉,主动道,江大人,你们可是有什么难事,有我可以帮忙的吗?
江云康救了他一命,还帮着救了小世子,他说赴汤蹈火,都是真心话。
第108章
没人信他们, 江云康在心中默默叹气。
听到曾鹏飞问要不要帮忙,他半眯着眼睛,思索片刻后, 起身对曾鹏飞道,曾校尉与我进来一下,我给你看个东西。
江云康带着曾鹏飞走进木屋, 关上门后,才踩着凳子拿下木架上的箱子, 打开后,里面是几个布袋。
他打开一个布袋, 露出亮白色的盐粒,曾校尉,你尝尝这个,看看怎么样?
曾鹏飞第一眼没认出是盐,因为没见过颗粒那么小的盐,而且纯净得看不到杂质。就是王府里吃的盐,看着都不如这个好。
等尝了一口后, 震惊的同时,又欣喜地看着江云康, 江大人,这不是你们产的盐吧?
江云康点头说是,我带着人在山里忙活大半个月, 才提炼出这些细盐。新余城里的人, 都以为我们产的还是之前苦涩的粗盐,没人敢接手这个事。
你觉得, 我这细盐, 比起市面上的如何?
别说市面上卖的盐, 就是王府里吃的贡盐,也不如你这个好。只要你这个盐拿出去卖,保管立马卖光。曾鹏飞肯定道。
江云康也知道能卖光,只要见过的人,都能知道是好东西。
既然是好东西,那就要卖好价格。
现在拿去新余城里卖,肯定卖不了高价,但是南阳王府不一样。王府的吃穿用度都有要求,若是能卖去那些富贵人家,价格能翻上好几倍。
江云康现在正是缺钱的时候,得多卖点才好。
曾校尉应该知道,新余刚经过战乱,百姓们现在只求温饱。城中的商人也各有心思,不是什么仁善的人。
江云康对曾鹏飞微微弯腰,拱手道,如今新余百废待兴,还请曾校尉帮我把这些盐带去给南阳王看看。我会给南阳王最优惠的价格,但再卖给别人,可就要翻倍了。
没问题,你这里的细盐那么好,王爷肯定愿意让人卖。曾鹏飞笑道。
和曾鹏飞说好后,次日曾鹏飞离开时,江云康也跟着一起出山。
回到新余城里,看南阳王送来的是些药材和书,还有几样古董,心想这个南阳王倒是懂送礼。若是送点金银财宝,他是绝对不能收,但书这种东西,定价就不好说。
江云康请曾鹏飞去秋月楼喝了顿酒,歇了一晚上,再送曾鹏飞出城。
南阳和新余并不远,快马加鞭,三日左右便能到。
送走曾鹏飞,江云康就把白轻舟叫到屋里,商量着开始修路的事。
我们招工,百姓们怕是还不信我们,要是没人来,可怎么办?白轻舟这几日,因为产盐的事,愁得好几晚没睡好。
江云康对此早有准备,百姓们现在信不信我们,都不重要。只要他们愿意去修路就好,招工不来,无非是怕我们给不出工钱。但如果我们拿着钱去招工,便会有人来了。只要给他们看到钱,他们可不管我们产什么盐,只要有钱拿就行。
但是我们没钱啊。白轻舟苦笑道。
江云康从床底下拖出杉木箱子,打开后拿出一叠银票,这些都是我娘子偷偷藏给我的银票,待会拿去换成银子和铜钱,用这些钱先垫上。等曾鹏飞带回银票,我再收回来。
白轻舟看着江云康拿出来的一大把银票,瞪大双眼,好家伙,我竟然看不出,三郎你竟然如此富有!
嘘,小声一些,可不能让别人知道。江云康是信任白轻舟,才给白轻舟知道,也不是我有钱,这都是我娘子的钱。不是我娘子,我也没那么多钱。
说到自己娘子有钱时,江云康颇为自豪。
白轻舟这才想到江云康的娘子出身商贾,便不奇怪江云康手中有钱。
三郎放心,钱的事,我肯定不往外说。白轻舟保证道。
江云康拿了钱出来,白轻舟马上带着人去兑换成碎银子和铜钱。
他们一次兑了那么多银子,自然也传到钱家等人的耳里。
钱明远病过一场,身体不如从前,前几日又收到京城的来信,让他近来焦虑到失眠,都在想着怎么抓江云康他们的把柄。
你亲眼看到的?钱明远躺在躺椅上,手中捏着佛珠,不太确信地看着钱掌柜。
回大爷,千真万确,我亲眼看到的。钱掌柜道,等白轻舟走后,,我还让人去打听,足足换了两万两银子呢。也不知道他们拿那么多银子,要做什么?
还能做什么,必然是弄盐井的事。
钱明远想都没想,就能猜到,白轻舟上折子给皇上,说往后就靠西山的盐税振兴新余,真是笑话,他们也不想想,以前多少官员折在那些盐井里。既然上了折子,总要开始动工。
说到这里,钱明远坏坏地哈哈笑了几声,这些日子,新余里的流言传得够多了,就算他们有钱,怕是也没几个人愿意冒险去西山干活。
大爷说得是,不少人都说江云康太年轻,可能顶不住事。钱掌柜笑道,等白轻舟上折子的事再传出去,百姓们更不信他们了。
你明天带几个人,去他们招工那里看看,给这两位自大的人添点堵吧。钱明远很确信江云康和白轻舟做不出功绩来,他缓缓闭上眼睛,连日来的失眠,在这会得以缓解。
同样关注这个事的,还有齐家和罗家。
齐思孝听说白轻舟去换了银子,便马不停蹄地回家。
之前白轻舟也找过他们,但齐家婉拒了。因为他们也看好西山的盐井。
齐越听完齐思孝说的,拿账本的手不由捏紧,之前还觉得那位江大人是个有才干的,盐井这事,我怎么看着不太靠谱?
不是看着,就是不靠谱。齐思孝长声叹气,远想着他是个有能耐的,讨好着总没错,现在看来,新余的官员,用不了多久就要换人。
齐思孝很不看好西山的盐井,如果那是能挣钱的地方,新余那么多商人在,没有人会放着有肉不吃。
齐越眉头紧皱,他也没想到江云康和白轻舟会有此举,但他到底年长,安抚儿子道,你先别急,咱们先看看,可别像上次一样,差点打了自己的脸。咱们先观望着,总不会出错。
也只能这样了。齐思孝叹气道。
第二天的招工,一开始如江云康和白轻舟料想的一样,并不顺利。
但等白轻舟拿了钱出来,马上便有人报名。
百姓们之前得过江云康和白轻舟的好处,这下看又有钱挣,有些心地好一点的,便会劝上两句,说西山的盐井不值钱,那里产的盐,实在太差,卖不上价格。
对于百姓们的劝诫,江云康都是笑着说谢谢。
大家伙看江云康还是决定要修路弄盐井,没过多久,便有人在江云康听不到的地方传话。
原想着这个江大人是个好的,但现在看来,到底太年轻。
我也觉得,他们这般费力修路,到最后一无所获,怕是要被皇上责罚哦。
他们被罚也是活该。这时有气性大一点的出来道,你们想想啊,如果西山的盐卖不出去,咱们新余怎么办?我可是听说了,白大人和皇上保证,说往后要用盐税重建新余。但你们想想,就西山那些盐,能收来多少盐税?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