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城区还有大半地方要修缮,城外的农田也被毁坏不少,全都要花钱。
    大家听到白轻舟不要国库的钱,不识字的人还不懂什么事,有几个读过书的,立马哭着说完蛋。
    有一个人哭,便有其他人问为什么。
    消息越传越多人知道,本来好些人报名要修路,可到了下午,就有人来取消。
    没过多久,便由几个秀才为首,来问江云康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两位大人,我们相信你们也想干出点功绩,可是你们此番上折子,是不是太拿新余的民生当儿戏了?一个中年秀才,站在人群中间,最先开口。
    白轻舟眉头紧皱,但还是尽力安抚。我们会这么做,自然有我们的原因。之前粮食的事,我们不也是帮着解决了吗?
    他扫了眼大家,目光最后落在说话的严秀才身上。
    就是因为粮食的事,我们才对你们有信任。但西山的盐井,全新余的人都知道,那里的产盐苦涩难吃。得是实在穷得的人,才会买西山的盐吃,根本卖不上好价格。严秀才又道,这是大家伙都知道的事,你们却如此儿戏,让我们如何再信任你们?
    对啊,太儿戏了吧!人群里有人附和道。
    就是,你们这样,是不想看我们活了了吧?
    就是这样,他们当官的,根本就不懂我们的苦!
    你一言,我一句,人群立马沸腾起来。
    眼看着大家伙要吵起来,江云康忙拍手喊安静。
    他扯着嗓子道,大家先听我说两句。
    喊了好几声,百姓们才看向他。
    我们敢这么做,自然有我们的把握。江云康冲着人群大声喊道,盐井的事,还请大家给我们一些时间,别听了有心人挑拨的话。我和白大人到了新余,肯定是想把新余建好。
    大声说话太费嗓子,江云康停下休息片刻,又道,你们想想,如果我们没办好这个差事,皇上必定会问罪,到时候贬官还是砍头,都有可能。我们不会拿着自己的性命来冒险,就请大家多等一段时间,等路修好后,必定会给大家一个交代。
    如果现在就把细盐拿出来,百姓们自然会信他们,但也会引起各种抢夺。
    而且钱家等人都盯着他们,只有他们现在都看不上他和白轻舟,才不会太多阻拦。
    等路修好之后,再派官兵去镇守西山,到时候谁也别想从西山偷盐。
    百姓们听江云康这么说,开始左顾右盼,大多数人心里都没个主意。因为江云康说得也对,新余要是没建好,江云康和白轻舟都难逃责任。
    江云康看人群彻底安静下来,再接再厉,若是还有人不相信我们,也可以来取消报名。不过取消后的人,便不能再报名。
    大家想想,既然我们有工钱给,你们只要干活就好,何苦担心后面的事。现在离秋收还有好几个月,之前很多人家都被北狄人洗劫一空,若是坐吃山空,还能撑到秋收吗?
    江大人说得对啊。人群里,不知是谁嘀咕了一句,接着边上的人都开始点头讨论。
    慢慢的,大家的态度开始转变。
    白轻舟也出声安抚,大家放心,只要有我们一口吃的,绝对不会饿到大家。
    花了好大的力气,江云康和白轻舟才安抚好百姓们,才没引起骚乱。
    虽然大家还对他们心存疑虑,但都愿意给他们时间。
    当天回府衙时,江云康的嗓子沙哑得再说不出话来,回去炖了梨干喝,才舒服一些。
    之后两天,招工差不多结束,白轻舟便带着工人去西山,着手开始修路。
    修路要开山打石,还要拉土填埋,全都是力气活。西山离新余又有段距离,工人们干活累一天,根本走不回新余,白轻舟便带人在山脚下安营扎寨。
    在白轻舟带着人干得如火如荼时,曾鹏飞再次来到新余,并带来了好消息。
    他一路快马加鞭而来,坐下后,还在大口喘气,喝了一盏茶,润润嗓子后,确认屋里没有其他人,再兴奋地看着江云康道,王爷说从没见过那么好的细盐,南阳王府愿意以市面上三倍的价格进购,有多少要多少!
    第109章
    盐税本就是一国之重, 光是普通的盐税,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若是三倍价格,新余就会很富有。
    行, 那咱们就这样说好了。江云康笑着道。
    提炼细盐的过程并不复杂,时间久了,总有人能偷学会。
    江云康要做的, 就是抢先挣一笔钱,先把新余细盐的名声给打出去。日后就算有地方也产细盐, 新余也能继续产出。
    和曾鹏飞约定好之后,江云康就进山去提炼细盐了。
    现在路还没修好, 不能往外大量运盐。
    不过因为量不是特别大,也正好能遮掩一二。
    不管是修路,还是制盐,都是比较耗费时间的事。
    从二月的县试开始,到四月的府试结束,西山下的路才才刚修好五分之一。最开始是前期搭木屋等耗费时间,往后便能快一些。
    在这期间, 江云康也收到林氏家书,除了一些日常的家世, 便是江云成没能过县试。
    读书这事也讲究天分,江云成属于要非常努力,才能有点成绩的那一类。
    离家大半年, 江云康已经不懂六弟读书如何。不过有大哥在盯着, 至少不会出大错。
    说到大哥,他又升官了。这对江云康来说, 是件好消息。大哥越厉害, 他也越有脸面。
    随着天气慢慢变热, 江云康的制盐小作坊,没有他也能稳步进行,他便回到新余城里,只留下几个亲信监督制盐。
    过去两个多月,每半个月,他就派人往南阳送一次盐,如今到手的钱快能填补他拿出去的两万两银子了。
    府衙的公堂,也开始铺地基石,重建的木材,也从西山运来了。
    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发展。
    到了五月,降雨变多了后,重建府衙的工期又慢了下来。
    白轻舟还是带着人在修路,江云康则是走访农田,还有管理城中房屋的修缮。
    连着下了五日的大雨后,天才放晴。
    屋檐山河的积水滴答,滴答往下落,江云康刚从屋里出来,就被砸了一脸的水,忙往外跑了两步,站到平地后,催道,书砚你快一些,我们得出门去了。
    好不容易天晴,江云康打算去临行关看看。
    听徐放送来的信说,从开春后,城里出现好些北狄的细作。
    他这次过去,正好送点粮过去。
    将士们在前线打战,得吃饱点才行。
    卖盐后得了银子,江云康让人购了一批粮食,今日送去临兴关。
    前段时间,临兴关又招兵了。
    人多了,吃的粮食便也要多。
    当江云康带着十车辆从新余出发,城里的百姓们都有看到。
    如今家中有人在西山干活的,都不缺吃的,故而大家看到江云康去送粮,都很高兴。
    但也有不高兴的。
    钱明远就没想到,江云康还能拿出十车粮来。
    只是钱明远的不高兴,江云康听不到。
    不过江云康早就料想过,别人看他还能拿出十车粮时,肯定会惊讶。毕竟在大家看来,白轻舟带人修路,已经很花费钱财,现在还有粮拿出来。
    这钱从哪里来?
    钱的问题,江云康知道瞒不住多久,毕竟每个月派人去南阳两次,若是有点本事的人,都能查到为什么。
    带着十车粮食到临行关,就连守关的将军贺之洲都特意出来迎接。
    贺之洲年过四十,留着络腮胡,看着孔武有力。
    隔着很远的距离,他就大喊一声,江通判!
    江云康骑马招手,等到城门口,才下马和贺之洲问安,贺将军,粮食我都送来了,你派人去点点。
    贺之洲看到十车粮食,两眼放光。
    以前得连上好几封折子,京城才会送粮来。
    现在是,江云康主动问要不要粮。
    贺之洲看江云康的眼神,就像看财神爷一样。
    三郎,你也别喊我将军,我也不喊你通判,我就和徐放他们一样,也喊你三郎。贺之洲兴奋地拉着江云康进城,从今日起,你就是我们临兴关的财神爷。谁要是敢惹你不痛快,就是和我们三万守关将士做对!
    经过城门时,贺之洲让人快去拿他珍藏的好酒,今日中午他要和江云康喝个痛快。
    徐放跟在江云康边上,想到军中能多十车粮,心里也高兴,和贺之洲夸道,我们三郎本事最多,将军可要抓紧他,指不定他以后还能给我们更多惊喜。
    当然要好好招待。贺之洲哈哈笑道。
    江云康被贺之洲的热情,弄得都有些不好意思。
    他只是算着到了五月,临兴关可能会缺粮,而北狄又虎视眈眈,怕再出什么事,才想着送些粮来。
    临兴关在新余城的北边,是北狄进攻的第一个关卡。
    只有守住临兴关,后面的新余等城,才能安心睡觉。
    几个人一起往军营走去,贺之洲是个能喝的,坐下后,就拉着江云康喝酒。
    不过江云康还要回去,便不敢多喝。
    贺之洲陪着江云康用完饭,又被军营里的人叫走,等他走后,江云康和徐放能说的话便更多一些。
    听说白大人给皇上递折子后,我和木疆还为你操心许久,生怕你们没想清楚。徐放带着江云康往他自己的屋子走,不过今日你能送这些粮食来,我就知道,你们没问题了。
    虽然还不知道江云康做了什么,但徐放已经可以放心,不必替江云康担心了。
    现在大问题没有。江云康道,只要西山的路都修好,往后的事情便容易一些。
    徐放点头说是,你好好干,往后我们这些军营的人,都得靠你了。
    来到军营后,徐放彻底感受到世俗的看不上,他心里窝着火,就想快点出口气。但纯靠他们这些武夫,又在朝中说不上话。
    对了,有个事,我得和你说一下。徐放左右看了眼,给书砚使了个眼色,示意书砚去守着门,再小声道,京城里怕是要乱起来了,我母亲让我把娘子接到南阳去,她是希望我们夫妻能时常见面,也躲开京城的是非。
    不过南阳到底还有些距离,我是想着,既然你在新余,就把她安置在新余。这样我也能放心一些。
    乱?江云康想到了之前木须先生的信。
    他离开京城有些日子,只知道三王夺嫡越演越烈,但没想到会严重到,会让长公主安排儿媳来找徐放。
    是的。
    徐放压着嗓子难受,干脆搬了凳子挨着江云康坐,我母亲时常出入宫里,她说过了年后,皇上的身体大不如前。而恭王越发嚣张,已经几次当众顶撞太子,二人的关系就差点个火了。
    若是皇上驾崩后,恭王再上位,那是篡位,以后要留骂名的。
    但皇上在世时就废了太子,恭王之后的上位也就名正言顺。
    恭王处处针对太子,也是怕皇上死太快,不然日后更难上位。
    那贤王呢?江云康又问。
    在他看来,贤王属于闷声干大事的,这会没听人说贤王,但不代表贤王就老实。
    贤王应该是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直没听说他有什么动作,但肯定没歇了这份心。徐放自小跟着母亲出入宫闱,皇家亲情淡薄,就算贤王那些是他舅舅,他打小也不喜欢他们。
    他父亲和母亲都没有参与夺嫡的意思,一直避开三王,但现在到了剑拔弩张的时候,不得不做另一手准备。
    我和你说这个,是想着,等我娘子来新余时,你要不要也把嫂嫂和安儿接来?徐放提议道,白大人给皇上上了折子,未来三年里,你都要待在新余。既然如此,还不如把嫂嫂他们接来。人在你身边,你也安心一些,是不?
    我确实有这个想法。
    江云康道,但我是想着等府衙修缮得差不多,在派书砚去接人。
    别等了,今日你回去,就让书砚带上书信去京城吧。徐放催道,到时候让他们结伴而来,只要妻儿在身边,你做事也能少了顾忌。
    徐放知道江云康和承安侯府其他人关系不好,只要林氏和安儿到新余,江云康便能没最大顾虑。不然若是恭王还是太子,谁要动点心思,林家和承安侯府根本护不住林氏母子。
    听徐放那么说,江云康知道事态肯定不容乐观。
    回到新余后,江云康立马开始写信。
    他交代书砚,你回京城后,把信交给三奶奶后,再去找大哥。让大哥去帮三奶奶说,有大哥出面,父亲和母亲便不会多说什么。
    三爷,真要那么急吗?书砚皱眉问。
    我也不想那么急,但徐放特意和我说了那些话,他母亲是长公主,肯定知道一些事。去吧,现在就去准备回京城的东西,明儿天亮就出发。江云康道。
    平常没有大事,林氏又不爱出门,不会有什么事。但他在新余为官,已经打压了钱家好几次,若是恭王借此给林氏施压,确实没人能护着林氏和安儿。
    承安侯和嫡母是不在意三房,林家则是没能力和恭王对抗。就算徐国公府会帮忙,那也不如把人安顿在身边的好。
    好在新余这里慢慢变好,不然江云康还真发愁。
    次日一早,江云康亲自送书砚出府衙。
    等看不到书砚后,再回府衙去。
    如今春耕已结束,只能田里的稻谷秋收。
    但种田也有种田的技术,有些地方缺水,有些地方又容易积水。
    江云康画了图纸,让人按着比例去订做一些木板,他要试着做些水车。
    经过几次的修改,江云康总算凭着记忆做出水车,这对缺水地方的农田,能有极大的改善。
    在书砚离开后,江云康把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怕自己停下来就想太多。
    但是没过多久,盐井处传来消息,说一些半成品,被人偷了。
    白轻舟就带着人在西山修路,现在盐却能被人偷走,江云康当即去了西山。
    等他到盐井时,就看到白轻舟在骂人。
    你们夜里是睡成猪吗?
    白轻舟嗓音嘶哑,眉头紧皱地来回转,那么多人守在这里,还有狗在,这都能让人偷走?
    白轻舟越说越气,虽然被偷走的是半成品,但也比外边卖的盐要好许多。现在被偷走后,外边的人肯定知道他们产了更好的盐。
    白大哥。江云康出声喊了一句,等白轻舟回头后,再道,你先别骂他们,能来这里偷盐,肯定多次踩点,找准了时机。再怎么骂都没用,得想法子查到是谁偷的才行。
    哎,你说得对,是我太生气了。白轻舟看到江云康来了,才有种能安心一些的感觉,三郎你来看看,他们一共偷走两袋半成品盐,前段时间下了雨,泥土松软,这里留了几个脚印。
    第110章
    江云康跟着走进草丛中, 看到不甚清晰的脚印,眉头皱得更紧了。
    盗盐的人,先是毒死看守的两条狗, 再进入屋里。没有拿走全部盐,而是从中随便抽了两袋。
    江云康叫来那晚守夜的人,见对方瑟瑟发抖, 没好气问,那晚你在干嘛?
    库房每晚都有安排人守夜, 留了人守夜,就是为了以防万一, 但还是被人偷了,这就让人生气了。
    恋耽美

章节目录


庶子的青云路(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作者:听金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听金坎并收藏庶子的青云路(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