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砚看了眼少年,却犹豫道,三奶奶,那人小的认识,他兄长和三爷可不对付啊。三爷刚到新余时,此人兄长就给三爷下马威。不过这钱家二哥儿和他兄长关系不好,但钱家被抄,他们沦落至此,咱们是不是别沾惹的比较好?
    一旁的张月英听了插话道,既然关系不好,眼下人都死了,给点银钱帮忙安葬也没什么。
    林氏看钱明宇身形消瘦,却还是拖着破竹席,身后一人都没有,叹气道,找个面生的,给他送去吧,别说我们身份就好。
    说完,林氏和张月英就牵着安儿往马车上走,书砚则是另外找人去送钱。
    钱家被抄,钱明宇母亲出身风尘,没有舅家投奔,其他人都弃之而去,只留下两个老仆和父亲。
    但他们年纪大了,加上父亲腿又不行,没几日便病了。如今身上的孝衣,还是他从死人堆里扒出来的。
    听有人喊他,钱明宇还当是错觉,直到对方跑来,才愣愣停下。
    小哥儿,我家夫人看你一片孝心,这点银钱给你拿去买过的棺材,剩下的你留着投亲去吧。小厮见钱明宇迟迟没动,便主动把银子放钱明宇兜里。
    等钱明宇回过神时,小厮已经走远,转身时,只看到两位年轻妇人在上马车。
    他眼眶酸涩,跪下给妇人方向磕头,心想这份恩情,若是有来日,必定要回报。
    只是等他起来时,却发现自个忘记问恩人姓名,而马车已经走远,只好去驿站打听。
    林氏和张月英并没有把钱明宇的事放心上,她们现在,最期待的,就是快点到新余。
    往日张月英上了马车就难受,今儿个倒是精神,一直往木窗看去。
    我家三爷说,徐世子拖他在新余赁房,想来三爷会把我们两家安排到一处。林氏笑着道,安儿已经睡着,一只手抓着她的手指,若是在一块,咱们往后也有个照应。妹妹第一回 出远门,有什么不习惯的尽管来找我们。
    张月英现在一心想着快些见到徐放,林氏说的话也没听清,直到林氏拍了下她,才愣愣回神,林姐姐,你方才说了什么吗?
    看着张月英错愕的模样,林氏逗得哈哈笑起来,摆手道,没什么,我这会说什么,你也听不进去,还是等到新余再说吧。
    马车摇摇晃晃,大家的心情都很迫切。
    申时刚到,书砚就隔着帘布和马车里道,三奶奶,徐夫人,再有一刻钟左右,便能看到新余城墙了。
    听到这话,林氏和张月英赶忙伸头往外看去。
    新余多少,和京城的景致很不一样。
    马车穿过一片峡谷,视野渐渐开阔,不一会儿,就看到新余和京城差不多高的城墙。
    张月英惊叹道,新余不愧是兵家重地,这里的城墙,都快有京城的高了。
    话音刚落,她就听到脆脆的一声娘子,抬眼望去,便瞧见徐放骑马而来。
    刷地,张月英就红了脸。
    特别是城门附近候着的其他人,听到徐放喊娘子,纷纷打趣笑了起来。
    张月英立马缩回马车。
    林姝倒是没那么害羞,大方地和徐放挥手,喊世子。
    徐放纵马到马车边上,弯腰朝马车里看去,瞧见自个娘子,笑出一排白牙,娘子,你怎么瘦了?我想你了都,你怎么不看我?
    我!张月英哪里见过这种阵仗,羞得不知道该怎么办,看徐放一直在笑,薄唇咬得鲜红,你你快别喊了,行吗?
    徐放这才意识到自家娘子脸皮薄,他自个是在军营里听多了荤话,但自家娘子出身腐书网,赶忙摇头说不喊了,再去和林氏打招呼。
    林姝拉着半睡半醒的安儿和徐放打招呼,安儿睡得迷迷糊糊,这会被吵醒还不大情愿,挥挥小胖手,又赖着要躺下。
    没过多久,马车便停下。
    江云康方才看徐放去追人,都吊着脚跟去看,这会瞧到马车停下,赶忙小跑过去。
    娘子。他停在木窗边,他喊得娘子,便比徐放要含蓄很多。
    林姝倒是没害羞,只是许久没见夫君,如今再见,不由哽咽想哭,你怎么也黑了?
    还好呢。江云康欣喜道,先别在这里待着,我已让人准备了热水和饭菜,快些回家去。等洗漱完,咱们边吃边聊。
    徐放也跟着点头说是。
    一行人去了江云康准备的宅院,到门口,便各自分开。
    等徐放待着张月英走了,江云康才牵住林氏的手,我如今官位不高,不敢太过高调,便先赁了个三进的宅院。里头的摆设大多还没弄,等娘子休息好了,再派人去采买。
    林氏被江云康牵着,这才有些不好意思,她浅笑着道,也行,你们男人也弄不来那些。
    夫妇俩手牵着手走进宅院,安儿还在睡,被奶娘抱进屋后,闻到饭菜香,才醒来要吃东西。
    隔壁院子的徐放,许久没见到自家娘子,自是一番温存。
    直到书砚来敲门喊吃饭,徐放才牵着娘子过去。
    安儿早就吃过,小孩儿到了新的地方,看什么都新鲜,拉着奶娘到处逛。
    用饭时,便只有江云康四个大人。
    两家夫妇都是久别重逢,徐放告了两天的假,今晚便多喝了两杯。
    江云康也喝了个微醺,他们虽不是兄弟,却也胜是兄弟,一块坐下喝酒,倒是快活。
    酒过三巡,徐放有些醉了,突然叹气道,就是可惜,木疆不能接来家人,不然咱们可都聚齐了。
    木须先生留在京城还有事,我二姐也刚生完孩子没多久,实在不宜长途跋涉。江云康也想看木疆能家人团聚,但可惜,现在还不是时候。
    大家喝完酒,便坐着闲聊。
    不过林氏他们头一日到新余,大家都很累,便没拖太久,早早地就各自去歇着。
    江云康来新余许久,夜里歇下时,才觉得有娘子好。
    两人一番温存后,还是紧紧抱着。
    从你来新余后,我夜里睡得总是不踏实,担心你会不会有什么危险,又害怕你做不好。林氏躺在江云康怀中,柔声说完,有抬头去看江云康,摸着江云康粗糙的胡茬,又笑道,听书砚说,你之前都住在府衙的小房子里,难怪今日瞧着你衣裳都旧了,你吃了不少苦吧?
    其实都还好,现在也过去了。江云康笑道,现在好就好,娘子来了新余,便是我最开心的事。
    咱们一家人能在一块,我也开心。林氏想到往后看不到嫡母和二嫂,在这里能自个当家做主,对以后的日子越发期待,就是安儿真的大了,马上三周岁,你该想着找个启蒙先生。
    夫君有了前程,林氏便操心起儿子的读书。她最怕儿子一直调皮,若是学了弟弟林源的性子,做梦都会发愁。
    那也还没到三周岁嘛。江云康真觉得不用急,小孩有小孩的天性,这么早就拘束着,往后都没童年快乐可以回忆,启蒙先生等明年再说,现在我教他认字就好。虽说我公务忙,但教他认字的时间还是有的。
    那也行。林氏张张嘴,最想说的事已经说完,便想睡了。
    一觉好眠到天亮,江云康带着林氏出门采买,本着初来乍到低调一些,林氏不敢多买,只买了一部分家具。
    有林氏在,江云康在新余才有家的感觉,不然之前都是随便住、随便睡,常常忘了天黑要回家。
    不过新余事多,休息两日,江云康又忙碌起来。
    如今钱家被抄,空出来的生意,有许多落在齐家那。
    但江云康之前就和白轻舟说过,不能让一家独大,便又扶持四户人家,至于谁能起来,便各凭本事了。
    六月过完,刚到七月时,白轻舟还带着人在西山修路,京城来了嘉奖,说新余产的盐好。
    旨意到新余,皇上除了口头表扬,还赐下一些财物。
    虽然一百两银子对江云康来说不算什么,但皇上赏赐,便是一种荣誉,往后能写到他的功绩中,对下次升迁也有帮助。
    不过这么一来,大家都知道新余产的盐好,但西山的路还没修完。
    西山原本进山的路,只能容两个人并排经过,而且还陡峭难走。现在要修平坦,还要容车马经过,一时半会还不能完工。
    可需求却立马变大,皇上的赏赐并不是百给,往后每年,新余都要进贡千斤细盐。除了上供的细盐,还有周边一些王爷,也派人来要卖盐。
    路没修完,盐井附近的建设也没弄好,现在能产的细盐并不多,根本拿不出那么多细盐供应给所有人,只能紧着上供的细盐,和新余本地的贩卖。
    现在是不愁销路,压力却也大了。
    好在回报也丰厚,新余的税银肉眼可见地变多,修缮府衙的进度也变快了。
    这日江云康去府衙时,白轻舟正好从西山回来,把江云康单独叫进屋里。
    三郎,有个事我想和你商量下。白轻舟说话时,双眸亮晶晶的,搓着手道,咱们现在有了点钱,是不是该干点大事?
    第112章
    江云康看白轻舟一脸期待, 迟疑道,你先说说,你要干啥?
    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白轻舟嘿嘿笑了下, 最近北狄人不是又频频搞动作,我是想着,咱们的火炮是不是该多造一些了?
    见识过火炮的威力, 白轻舟久很想让北狄人尝一尝,最好是打得北狄人落荒而逃, 然后乘胜追击。
    你说这个,是不是早了点?江云康也有这个想法, 但去过临兴关几次,可以明显感受到,临兴关的军备是比较落后的。
    见白轻舟要急了,江云康紧接着解释道,我们现在的那点钱,造不了多少火炮。但是临兴关的军需储备,你肯定也知道, 比起北狄的武器和防御都要差。就算北狄人打来,我们可以利用火炮震慑他们, 但想乘胜追击,还是要有厉害的军队。
    所以我觉得,目前有两门火炮看家便好, 剩下的钱, 应该先让临兴关的守备厉害起来。
    皇上不注重军防,现在身体又不好, 更没精力管这些。
    如今江云康到了新余, 若是临兴关被攻破, 新余也难守住,他自己和家人也要完蛋。
    好不容易重建新余,让新余有点起色,江云康可不想自己的成果很快被毁了。
    你说得有道理,是我太着急了。白轻舟镇守庐城多年,每次都是被打,现在有了个盼头,便想快点来次反击。
    哈哈笑了下,白轻舟扶额道,我是年纪大了,所以迫不及待想看北狄人吃瘪,是我没想清楚。你说的临兴关军防,确实有很多需要改善。贺之洲那个人,只懂打战,缺了个搞军需的助手。
    江云康想了想,从军士的武器,再到铠甲,还有造船厂,那都是要时间和金钱的。你瞧瞧,哪天约贺将军来新余一趟,叫上罗超平。
    罗家有多年的锻造工艺,从冶铁到武器研发,江云康都要利用到罗家的技术和地方。前几次和罗超平见面,罗超平都收着性子,看不出具体是个什么人。现在倒是可以接触一二。
    白轻舟点头说好,临近秋收,正是北狄最爱生事的时候。不过只要你说给钱给东西,就是夜里不睡觉,贺之洲也会来拿。
    那就麻烦白大哥,给贺之洲送个信,我派人去约罗超平。江云康笑道。
    最近这段日子,贺之洲怕北狄人再次攻过来,忙着操练士兵,还要抓细作,忙得不可开交。
    当正如白轻舟说的一样,只要有人给钱给军备,贺之洲再忙也愿意去新余。
    这次去新余,贺之洲还是带上徐放。
    徐放和木疆都是他身边得力的将士,徐放虽更机敏勇武,但不如木疆细致,两个人,一个适合守城,一个更适合攻城。
    到了约定的日子,贺之洲和徐放出了临兴关,便快马加鞭去新余。
    直到新余城门外,一行人才慢下来。
    书砚早就等候在城门外,瞧见贺之洲几人来了,忙过去迎接,贺将军,我们大人已经在秋月楼备下宴席。
    劳烦你家大人了。贺之洲爽朗笑道,上回送的粮食,这次又有其他东西。我在临兴关多年,还是头一回见那么阔绰的通判大人。你也上马,咱们快些去会面。
    白轻舟的口信只说商量军需,但贺之洲不知道具体给他什么,他现在特别期待,只想快点见到江云康和白轻舟。
    贺之洲骑马穿街而过,他道秋月楼时,江云康已经在了。
    江云康刚和罗超平父子打过照面,茶水刚上,便听到嘹亮的一声三郎,没过多久,楼梯下就蹬蹬上来几人。
    他忙站起迎接,贺将军,您好啊。
    诶,上次不是和你说了么,喊什么将军,那么客气做什么。面对给钱的财神爷,贺之洲脸上的笑容就没下来过,大家都快坐,别干站着。
    江云康哈哈笑了下,让酒楼的小二开始上菜。
    等上菜的时候,江云康先道,上次新余城破,若不是贺大哥带人又杀回来,现在的新余怕是成一片废墟了。但只是破城一日,新余就遭受重创。如今我的妻儿也在新余,若是临兴关不稳,夜里也难安眠。
    没有国,哪里有家,罗老爷你说是吧?
    罗超平听江云康突然点到自己,笑了下,再点头说是。
    今日来之前,他大概猜到江云康贺白轻舟要说什么。他们罗家在新余的底蕴还比不上钱家,更没有恭王那种靠山,但钱家说倒就倒,这会再面对江云康几人,他得提起十二分精神说话。
    草民之前就想过,就是怕自个接不住大人们的托付。罗超平很快又接话,不过几位大人若是什么需要帮忙的,罗家一定不推辞。正如江大人说的一样,若是临兴关破了,我们这些平头百姓也要跟着倒霉。
    上一次城破时,罗家损失惨重,现在得知江云康他们的用意,他也愿意帮忙。就是不知道,江云康他们打算怎么开价。罗家毕竟是开门做生意,若是一直亏本,也撑不住偌大的家族。
    江云康见罗超平的眸光顿了顿,一早就聊到罗超平会害怕亏本,压榨百姓的事,他也做不出来,因为这样不能长久。
    罗老爷放心,如今铁矿的价钱,我都打听清楚,还有人工费也都了解过。为了清楚这些行情,江云康还特意写信给岳父,保管在成本上,还会让你有些银钱挣。不过,如今国库不给新余拨钱,你也能体谅我们的一些难处吧?
    体谅,自然能体谅。罗超平听到江云康愿意让利,面上的笑容瞬间真诚不少,听到不会亏本,他就没什么好不放心。
    让点价格也是应该,就像江云康说的一样,他们这些生意人,也要靠官府的庇佑才能长远发展,不然城破就要家破人亡,哪里还能继续做生意。
    大家都有诚意,生意谈得也就很快。
    如今临兴关缺刀、缺盾牌只要军营里用得上的东西,那都缺。
    所以江云康让罗超平的铁铺先打三千把刀,还有三千个盾牌。再多的,就以后再说,毕竟他现在也拿不出更多钱。
    但贺之洲听到江云康如此大手笔,三郎,三郎地喊得更亲热了。
    三郎,你真是我们临兴关的财神爷,等我回临兴关后,我得让军士们把你和白兄供起来。贺之洲哈哈笑道。
    恋耽美

章节目录


庶子的青云路(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作者:听金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听金坎并收藏庶子的青云路(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