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穿越之前,她想过无数次,假如有机会能够见到她,她一定告诉他:人民丰衣足食,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然而机会摆在她面前,她却只能放弃。因为有些事情经历了就再也回不了头。跑出去的人怀揣着的也许是满腔热血,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这热血就会沾上他们的手。
她不希望这些可爱的小伙伴,这些一心一意想要搞建设的小伙伴,有一天,会变成刽子手。甚至在他们打死人的时候,他们都没意识到居然会闹出人命来的荒谬。
人一旦失去对生命的敬畏,就会变成魔鬼。
还是杜忠江站出来维持了纪律:好了好了,我们现在好好讨论一下,最好想个可以既不干扰正常的农业生产活动也能顺利去京城的办法。这就是又红又专。
田蓝没心思加入讨论,她感觉有些烦躁。她自认为对这段历史已经算熟悉,却不曾想到已经下乡的知青也要往外面跑。
就不能安安心心地搞生产吗?跑来跑去干什么呀,挥霍青春。
屋子里面还有人在喊:其实也不构成多大的矛盾,我们现在出发,动作快点儿,一个月以内就能来回。到时候回来刚好赶上秋收。
她深深地吸了口气,决定出去散步。否则她肯定会抓狂,当场暴走的。
真是烦死个人了,平常那么乖那么可爱,现在非要这么叛逆。说好的要当好崽崽呢。
宁甘八月晚风清凉,吹在人身上还带着微微的寒意,咋就不能吹凉了这帮热血上头的家伙呢?
前面农场中学的学生给出了答案。
那几个家伙勾肩搭背的,一边走一边亢奋地讨论:咱们也去吧,我跟你们说不要钱。吃饭住宿有人管,坐火车也不要钱!
田蓝瞬间心中就是两个字,呵呵。
免费旅游啊,谁不想去?
对于这个年代全国大部分人口别说坐火车了,很可能从来没有亲眼瞧见过火车的人来说,这个诱惑力实在太大了。
她想起了自己大学时代某位教授曾经提过的经历。
他跟他的同学们去的时候压根就没搞清楚究竟是干嘛,只听说不要钱,大家就兴奋地出门了。
一路游山玩水,从长江的下游跑到上游,然后还去瞻仰了延安。印象最深刻的是途经武汉时,看黄鹤楼这些不算,人家招待的特别好。大米饭跟馒头都管饱,还有菜。
说是要交粮票跟钱的,但你没钱没票,直接签个条子也行。那些有钱有票的人见了,也把自己的钱财和粮票收起来,光明正大地占便宜。
这些都是细粮!作为农家子弟,他一年到头连过年都不能痛快吃的细粮。当时他和他的小伙伴就集体疯了,甚至舍不得走,就想留在武汉的那所中学里,顿顿吃大米饭。
后来中央发通知不让串.联了,他还遗憾了好久,因为吃不上大米饭和白面馒头了。他后来之所以干农学,就因为想天天都有细粮吃。
前面的中学生们已经达成了一致意见,他们明天就去开证明和介绍信,拿到介绍信立即出发,坚决不能落在旁人后面。
人走了,只剩下田蓝一个人长吁短叹。她一时间希望这些人在外面多晃荡段时间,省得跑回来给劳动生产添乱;一时间又担心他们闹腾过头,把整个农场也搞得乌烟瘴气。
反正就好烦。
旁边一边走路一边讨论事情的干部,也觉得这群学生挺烦的。
其中一人酸溜溜道:坐火车不要钱,吃饭不要票,这种好事怎么轮不到我们呢?这帮家伙还搞革.命呢,明显就是去蹭吃蹭喝。
另外一人就笑他:行了,反正也不吃你的。在哪儿吃,都是国家的。你别扯这些没用的,我问你,毛竹运来了吗?
先前那人奇怪:你问这个干什么?运是运来了呀,但现在种树太晚,盖房子又太早,只能暂时堆着了。估计得等秋收以后,再盖知青连的房子。你要毛竹做什么?准备做椅子还是桌子呀?那你少拿两根可以,多了不行,都是有数的。
他的同伴摇头:不,我是从知青用毛竹在沙漠里种树这件事得到了启发,我在想可不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治理戈壁滩。你看,戈壁滩最大的问题是石头多,没办法涵养水土,所以植物无法生长。假如假如我们挖个坑,将毛竹放进去,也在里面装上营养液,然后让树长起来。这样阻挡风沙之后,就不怕再风吹石头跑了。
田蓝瞬间停下了脚步,竖起耳朵仔细倾听。一边听,她一边在心里点头,似乎还挺靠谱。
但是他的同伴并不赞同:人家沙漠里头树根能长进沙子里,才能真正扎下根来。你这个要怎么长?让它们长在石头缝里吗?
我们可以拿掉大石头,然后在里面灌沙子灌土,这样存活的概率就能提高很多。像挖鱼塘多出来的土,不一定全部用来做台田,可以匀一部分过去,用来改造戈壁滩。到时候不说种庄稼,起码在那里种蔬菜没问题。也不需要大老远的运菜进去,那成本太高了。
他的同伴连连摆手:你先别想这个了。这虽然有可能实现,但没个十年八年是看不到结果的。这十年八年里头,你先想办法保证好西大滩的蔬菜供应吧。
田蓝心念微动,直接跑上前做自我介绍:两位领导好,我是知青连的知青。你们刚才讨论的戈壁滩种菜问题,不知道具体在哪儿种,当地的条件又是个什么状况?
两人没留意到他们闲聊,居然也有人在旁边听,都皱起了眉头:你问这个干什么?
田蓝脸上露出笑容:因为我有个办法,也许能够解决戈壁滩种菜问题。
亲爱的小伙伴们,现在闲吗?没事做吗?到底是什么让你们产生了幻想,觉得自己有一个月的空闲时间。
不要做梦了,生产劳动永不停,让我们在越过盐碱地跨过沙漠之后,持续向戈壁滩进军。
这个意义非凡呢。
第28章 六十年代好种田(捉虫)
田蓝从朱团长的办公室出来, 回到宿舍时,戴金霞她们都还等着她。
几个姑娘小心翼翼地觑着她的神色,看她满脸轻松, 嘴里还哼着小曲, 大家才放下心来。
主要是她刚才突然间发火实在太吓人了。哎哟,都没看出来, 这个小妹妹居然脾气不小。
不过想想也是, 刚来农场的时候, 她就能跟高连长对上, 虽然表面上瞧着是不卑不亢, 但有这种胆量的怎么可能是软面瓜。
戴金霞笑着问道:怎么, 又高兴啦?发生什么好事了?说出来让我们大家一块儿高兴高兴。
没想到从不藏私, 每次家里给她寄好吃的都拿出来大大方方跟小伙伴们分享的田蓝, 这一回却头摇得跟波浪鼓一样, 还一本正经地强调:跟你们没关系,我就不说了。
结果她这话吓死了小姐姐们。
戴金霞等人立刻变了脸色,极其严肃地强调:田蓝同志, 个人感情问题一定要慎重。你现在年纪还小,应当以事业为重。不要太早考虑这些问题。
田蓝目瞪口呆, 喂喂喂,小姐姐们,有没有搞错, 姐是要走事业线的大女主啊。真大女主的那种,不是女版于连, 通过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的那种。
她哭笑不得:我是有新任务了。我要去改造戈壁滩, 在戈壁摊上种菜, 来解决驻军的吃菜问题。
大家面面相觑,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他们怎么没听过呀?
田蓝煞有介事:因为你们不是要出去串.联吗。农场就不好再给你们安排工作,正好今年的新军垦战士也要到了,农场的意思是让我带他们去戈壁滩种菜。
女知青们顿时感觉不是滋味,什么意思吗?这么大的事,居然通知都不通知他们。
田蓝恳切地看着大家:领导也是考虑你们的想法。既然大家不愿意在农场继续从事生产劳动,那么何必勉强呢?这是在给解放军战士种菜,要是完成不好,反而犯错误。
结果她这话一说,所有人更加感觉别扭。什么叫做他们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他们明明一直在勤勤恳恳地干活好吗,他们是革命知青,从来没偷奸耍滑过。
田蓝假装没看出来大家复杂的心情,依然笑眯眯的:你们去坐火车吧,我就不去了,我有生产任务,我得完成任务。
说着,她哼起了《边疆处处赛江南》,坐在灯下开始写写画画。
屋里的女知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好几个人目光都落在了戴金霞脸上。
承受着众人重托的戴金霞不得不硬起头皮,走到田蓝身旁,假装不在意地问:你在画什么呀?
田蓝随口答道:大棚。
这是个新鲜的名词,戴金霞忍不住又问了句:这是干什么用的?
种菜。
大家都等着田蓝继续解释其中的奥妙呢,结果田蓝一反常态,根本就没答疑解惑的意思,只干自己的活。
女知青们竖着耳朵等了半天,最终只等了个寂寞。
她们敏锐地感觉到,就好像鲁迅先生写的那样,她们和田蓝之间已经隔了堵墙。
众人百般,不是滋味,最后只能讪讪地上床睡觉。
戴金霞催促了一句田蓝:早点睡吧,明天还有事呢。
田蓝头都不抬:我又不赶火车,我不着急。对了,你们如果不回来的话,提前跟团部打声招呼,免得到时候临时找不到人会影响秋收。
徐文秀无名火起,直接叫出声:什么意思呀?我们是去见伟大领袖,聆听领袖的最高指.示,什么叫做我们不回来了?
田蓝惊讶,居然都回过头来看她们了:这我怎么知道怎么回事啊?领导就是这么说的呗。回城闹革.命,谁晓得要闹到什么时候。这革.命要是一天两天就能成功,那也不足以称之为革.命了。要是一年半载甚至三年五载呢?难不成让农场一点儿准备都没有,这不开玩笑呢。
知青们面面相觑,回城闹革.命,这是怎么回事?
田蓝慢悠悠的,声音轻飘飘:我也说不清楚,大概是本来把下乡当做镀金,履历表上好看点,将来好更上一层楼。结果到了乡下,条件才发现比自己想象的更艰苦,吃不消了。刚好不是闹革.命吗?那就打着这个旗号回城待着呗。
众人听得目瞪口呆:那他们要待到什么时候?
一辈子呗,不想待在农村,宁可在城里吃闲饭呗。田蓝又扭过头去画她的图纸,还是那副慢悠悠的腔调,搞投机取巧,这些人最擅长。也不想想,就他们那点小聪明,怎么可能瞒得过国家。到时候粮食关系转不回去,他们在城里也是盲.流。哎,你们别多想,领导就是这么一问。你们是怎样的人,大家都看在眼里呢。
呵,啥叫别多想,你不说我们还想不到,你一说我们怎么可能不想。
姑娘们集体抓狂,他们不就是想去京城亲眼看一看伟大的领袖吗。为什么就变成全是他们的错一样了?
谁把下乡当镀金了?他们知青就是打算一辈子扎根在宁甘,以后骨灰也埋在这里,绝对不会走的。
田蓝只给她们一个后脑勺,已经有些不耐烦:好了,你们在我面前表什么忠心啊。别耽误我干活,我忙着呢。
这一夜,女知青们都彻夜难眠。
尽管田蓝并没有熬到太晚,尽管她到点儿也熄了灯。但是黑夜并没有将美好的睡眠带给这群青春正好的姑娘们。自从下乡以后,基本上从未失过眠的她们居然辗转反侧起来。
于是屋子里,田蓝酣眠的声音就分外的振聋发聩。
真是的,搞得活像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一样。她们做错什么了啊,农场领导为什么要这样?
田蓝正在空间里大吃大喝呢,还有什么比吃吃喝喝更让人心情欢快的事?
她咬下一口烤得正好的羊排,感觉真的好绝啊。太好吃了,爆浆羊排。
咽下嘴里的肉之后,她又开始跟完全看不见的空间闲聊:你是不是奇怪,为什么农场要配合我把他们给留下来呀?嗐,太简单了。我们是拿工资的,现在停课闹革.命,我们也进城的话,你说农场是继续给我们每个月发工资,还是算我们旷工呢?谁愿意别人干拿钱不干活呀。再说了,马上就是忙的时候,那么多棉花那么多谷子要收。正常时候,秋收也是要放假,什么叫天气陛下?你只能配合老天爷,你甭指望老天爷会配合你。误了天时,你哭都来不及哭去。
她白絮叨了半天,没有任何声音回应她,她居然也没觉得无聊。待到吃干抹净,她还主动提出打赌:你等着看吧,到时候就见真章。
空间同志能不能看到真章,还真不好说。毕竟推理这玩意儿很可能是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却是0:5。她关于空间的所有推断,全部都是主观臆断。看似在符合逻辑也白搭,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不讲逻辑的。
不过没关系,因为知青们很快就看见真章了。
他们商量着想请农场方面给他们开介绍信和身份证明,好方便他们前往京城见领袖。
结果大家伙儿人还没走到办公房,就听见几个农场的老职工在闲聊。
一个说,你家的小子这回也跟着跑出去了。
另一个就回答:出去就出去呗,有人管饭不好嘛,省了我的口粮。
旁边人叹气:这革.命的范围有点窄啊,咱们就不能闹革.命了。应该我们都去了,我还没去过京城呢。
其他人笑:那你亏了,谁让你已经成老白菜帮子了,人家闹革.命都不带你。
那人就悻悻的:扯虎皮做大旗搞啥呢?一个个就是想偷懒耍滑,大家伙儿天天忙得要死要活。他们好了,跑得比兔子还快,就是不想干活。想偷懒,什么借口他们都能找。
原来农场中学的学生们是说走就走,已经提前一步出去闹革.命了。还有人放话说,自己要把祖国的大好河山全都看一遍。听的人真是心神摇曳啊。
知青们听了却有些不自在。这话说的,搞得好像他们去京城就是为了旅游一样。好吧,实话实说,去都去了,大家肯定要好好逛一趟京城啊。他们都没见过升国旗呢。
但是,这事儿能做不能说,被人拎出来这样讲完全本末倒置了。他们得为自己正名。
立刻有知青替中学生辩白:他们不是出去玩,这就好比长征,新时代的长征。
然而老职工立刻嗤笑出声:还长征哩,你别逗啦,娃娃。长征,那都是光着脚打着草鞋走两万五千里的,翻雪山过草地,没吃没喝,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丢了性命。长征的时候能有火车坐,能有人管饭吃,还有屋子还有床给你睡觉?你当长征是游山玩水呢!哪来这么美的事哦。
知青本还想再辩解两句,这会儿被人堵得说不出话来,只能讷讷道:他,他们是去见伟大的领袖,聆听领袖的最高.指示。
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大爷直接呵呵了:这报纸这广播都不发新闻?不长眼睛也没耳朵啊,看不见也听不着,非得跑过去?还见呢,哪儿来的脸见?他们是战斗英雄还是全国劳模?好意思耽误老人家的时间?我们伟大的领袖日理万机,难得有空也不休息,见这种干活的时候满世界晃荡,吃饭的时候脸埋在碗里的东西?好大的脸,不要脸!
知青们个个面皮发烧,羞得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
因为发话的大爷又开始感慨:哎呀,都是差不多年纪的娃娃。看看你们,跟我们一样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一门心思的干活。他们好哦,没吃过苦,就一点不知道好赖。大家都忙得了,他们却不晓得要下田干活。
恋耽美
然而机会摆在她面前,她却只能放弃。因为有些事情经历了就再也回不了头。跑出去的人怀揣着的也许是满腔热血,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这热血就会沾上他们的手。
她不希望这些可爱的小伙伴,这些一心一意想要搞建设的小伙伴,有一天,会变成刽子手。甚至在他们打死人的时候,他们都没意识到居然会闹出人命来的荒谬。
人一旦失去对生命的敬畏,就会变成魔鬼。
还是杜忠江站出来维持了纪律:好了好了,我们现在好好讨论一下,最好想个可以既不干扰正常的农业生产活动也能顺利去京城的办法。这就是又红又专。
田蓝没心思加入讨论,她感觉有些烦躁。她自认为对这段历史已经算熟悉,却不曾想到已经下乡的知青也要往外面跑。
就不能安安心心地搞生产吗?跑来跑去干什么呀,挥霍青春。
屋子里面还有人在喊:其实也不构成多大的矛盾,我们现在出发,动作快点儿,一个月以内就能来回。到时候回来刚好赶上秋收。
她深深地吸了口气,决定出去散步。否则她肯定会抓狂,当场暴走的。
真是烦死个人了,平常那么乖那么可爱,现在非要这么叛逆。说好的要当好崽崽呢。
宁甘八月晚风清凉,吹在人身上还带着微微的寒意,咋就不能吹凉了这帮热血上头的家伙呢?
前面农场中学的学生给出了答案。
那几个家伙勾肩搭背的,一边走一边亢奋地讨论:咱们也去吧,我跟你们说不要钱。吃饭住宿有人管,坐火车也不要钱!
田蓝瞬间心中就是两个字,呵呵。
免费旅游啊,谁不想去?
对于这个年代全国大部分人口别说坐火车了,很可能从来没有亲眼瞧见过火车的人来说,这个诱惑力实在太大了。
她想起了自己大学时代某位教授曾经提过的经历。
他跟他的同学们去的时候压根就没搞清楚究竟是干嘛,只听说不要钱,大家就兴奋地出门了。
一路游山玩水,从长江的下游跑到上游,然后还去瞻仰了延安。印象最深刻的是途经武汉时,看黄鹤楼这些不算,人家招待的特别好。大米饭跟馒头都管饱,还有菜。
说是要交粮票跟钱的,但你没钱没票,直接签个条子也行。那些有钱有票的人见了,也把自己的钱财和粮票收起来,光明正大地占便宜。
这些都是细粮!作为农家子弟,他一年到头连过年都不能痛快吃的细粮。当时他和他的小伙伴就集体疯了,甚至舍不得走,就想留在武汉的那所中学里,顿顿吃大米饭。
后来中央发通知不让串.联了,他还遗憾了好久,因为吃不上大米饭和白面馒头了。他后来之所以干农学,就因为想天天都有细粮吃。
前面的中学生们已经达成了一致意见,他们明天就去开证明和介绍信,拿到介绍信立即出发,坚决不能落在旁人后面。
人走了,只剩下田蓝一个人长吁短叹。她一时间希望这些人在外面多晃荡段时间,省得跑回来给劳动生产添乱;一时间又担心他们闹腾过头,把整个农场也搞得乌烟瘴气。
反正就好烦。
旁边一边走路一边讨论事情的干部,也觉得这群学生挺烦的。
其中一人酸溜溜道:坐火车不要钱,吃饭不要票,这种好事怎么轮不到我们呢?这帮家伙还搞革.命呢,明显就是去蹭吃蹭喝。
另外一人就笑他:行了,反正也不吃你的。在哪儿吃,都是国家的。你别扯这些没用的,我问你,毛竹运来了吗?
先前那人奇怪:你问这个干什么?运是运来了呀,但现在种树太晚,盖房子又太早,只能暂时堆着了。估计得等秋收以后,再盖知青连的房子。你要毛竹做什么?准备做椅子还是桌子呀?那你少拿两根可以,多了不行,都是有数的。
他的同伴摇头:不,我是从知青用毛竹在沙漠里种树这件事得到了启发,我在想可不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治理戈壁滩。你看,戈壁滩最大的问题是石头多,没办法涵养水土,所以植物无法生长。假如假如我们挖个坑,将毛竹放进去,也在里面装上营养液,然后让树长起来。这样阻挡风沙之后,就不怕再风吹石头跑了。
田蓝瞬间停下了脚步,竖起耳朵仔细倾听。一边听,她一边在心里点头,似乎还挺靠谱。
但是他的同伴并不赞同:人家沙漠里头树根能长进沙子里,才能真正扎下根来。你这个要怎么长?让它们长在石头缝里吗?
我们可以拿掉大石头,然后在里面灌沙子灌土,这样存活的概率就能提高很多。像挖鱼塘多出来的土,不一定全部用来做台田,可以匀一部分过去,用来改造戈壁滩。到时候不说种庄稼,起码在那里种蔬菜没问题。也不需要大老远的运菜进去,那成本太高了。
他的同伴连连摆手:你先别想这个了。这虽然有可能实现,但没个十年八年是看不到结果的。这十年八年里头,你先想办法保证好西大滩的蔬菜供应吧。
田蓝心念微动,直接跑上前做自我介绍:两位领导好,我是知青连的知青。你们刚才讨论的戈壁滩种菜问题,不知道具体在哪儿种,当地的条件又是个什么状况?
两人没留意到他们闲聊,居然也有人在旁边听,都皱起了眉头:你问这个干什么?
田蓝脸上露出笑容:因为我有个办法,也许能够解决戈壁滩种菜问题。
亲爱的小伙伴们,现在闲吗?没事做吗?到底是什么让你们产生了幻想,觉得自己有一个月的空闲时间。
不要做梦了,生产劳动永不停,让我们在越过盐碱地跨过沙漠之后,持续向戈壁滩进军。
这个意义非凡呢。
第28章 六十年代好种田(捉虫)
田蓝从朱团长的办公室出来, 回到宿舍时,戴金霞她们都还等着她。
几个姑娘小心翼翼地觑着她的神色,看她满脸轻松, 嘴里还哼着小曲, 大家才放下心来。
主要是她刚才突然间发火实在太吓人了。哎哟,都没看出来, 这个小妹妹居然脾气不小。
不过想想也是, 刚来农场的时候, 她就能跟高连长对上, 虽然表面上瞧着是不卑不亢, 但有这种胆量的怎么可能是软面瓜。
戴金霞笑着问道:怎么, 又高兴啦?发生什么好事了?说出来让我们大家一块儿高兴高兴。
没想到从不藏私, 每次家里给她寄好吃的都拿出来大大方方跟小伙伴们分享的田蓝, 这一回却头摇得跟波浪鼓一样, 还一本正经地强调:跟你们没关系,我就不说了。
结果她这话吓死了小姐姐们。
戴金霞等人立刻变了脸色,极其严肃地强调:田蓝同志, 个人感情问题一定要慎重。你现在年纪还小,应当以事业为重。不要太早考虑这些问题。
田蓝目瞪口呆, 喂喂喂,小姐姐们,有没有搞错, 姐是要走事业线的大女主啊。真大女主的那种,不是女版于连, 通过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的那种。
她哭笑不得:我是有新任务了。我要去改造戈壁滩, 在戈壁摊上种菜, 来解决驻军的吃菜问题。
大家面面相觑,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他们怎么没听过呀?
田蓝煞有介事:因为你们不是要出去串.联吗。农场就不好再给你们安排工作,正好今年的新军垦战士也要到了,农场的意思是让我带他们去戈壁滩种菜。
女知青们顿时感觉不是滋味,什么意思吗?这么大的事,居然通知都不通知他们。
田蓝恳切地看着大家:领导也是考虑你们的想法。既然大家不愿意在农场继续从事生产劳动,那么何必勉强呢?这是在给解放军战士种菜,要是完成不好,反而犯错误。
结果她这话一说,所有人更加感觉别扭。什么叫做他们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他们明明一直在勤勤恳恳地干活好吗,他们是革命知青,从来没偷奸耍滑过。
田蓝假装没看出来大家复杂的心情,依然笑眯眯的:你们去坐火车吧,我就不去了,我有生产任务,我得完成任务。
说着,她哼起了《边疆处处赛江南》,坐在灯下开始写写画画。
屋里的女知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好几个人目光都落在了戴金霞脸上。
承受着众人重托的戴金霞不得不硬起头皮,走到田蓝身旁,假装不在意地问:你在画什么呀?
田蓝随口答道:大棚。
这是个新鲜的名词,戴金霞忍不住又问了句:这是干什么用的?
种菜。
大家都等着田蓝继续解释其中的奥妙呢,结果田蓝一反常态,根本就没答疑解惑的意思,只干自己的活。
女知青们竖着耳朵等了半天,最终只等了个寂寞。
她们敏锐地感觉到,就好像鲁迅先生写的那样,她们和田蓝之间已经隔了堵墙。
众人百般,不是滋味,最后只能讪讪地上床睡觉。
戴金霞催促了一句田蓝:早点睡吧,明天还有事呢。
田蓝头都不抬:我又不赶火车,我不着急。对了,你们如果不回来的话,提前跟团部打声招呼,免得到时候临时找不到人会影响秋收。
徐文秀无名火起,直接叫出声:什么意思呀?我们是去见伟大领袖,聆听领袖的最高指.示,什么叫做我们不回来了?
田蓝惊讶,居然都回过头来看她们了:这我怎么知道怎么回事啊?领导就是这么说的呗。回城闹革.命,谁晓得要闹到什么时候。这革.命要是一天两天就能成功,那也不足以称之为革.命了。要是一年半载甚至三年五载呢?难不成让农场一点儿准备都没有,这不开玩笑呢。
知青们面面相觑,回城闹革.命,这是怎么回事?
田蓝慢悠悠的,声音轻飘飘:我也说不清楚,大概是本来把下乡当做镀金,履历表上好看点,将来好更上一层楼。结果到了乡下,条件才发现比自己想象的更艰苦,吃不消了。刚好不是闹革.命吗?那就打着这个旗号回城待着呗。
众人听得目瞪口呆:那他们要待到什么时候?
一辈子呗,不想待在农村,宁可在城里吃闲饭呗。田蓝又扭过头去画她的图纸,还是那副慢悠悠的腔调,搞投机取巧,这些人最擅长。也不想想,就他们那点小聪明,怎么可能瞒得过国家。到时候粮食关系转不回去,他们在城里也是盲.流。哎,你们别多想,领导就是这么一问。你们是怎样的人,大家都看在眼里呢。
呵,啥叫别多想,你不说我们还想不到,你一说我们怎么可能不想。
姑娘们集体抓狂,他们不就是想去京城亲眼看一看伟大的领袖吗。为什么就变成全是他们的错一样了?
谁把下乡当镀金了?他们知青就是打算一辈子扎根在宁甘,以后骨灰也埋在这里,绝对不会走的。
田蓝只给她们一个后脑勺,已经有些不耐烦:好了,你们在我面前表什么忠心啊。别耽误我干活,我忙着呢。
这一夜,女知青们都彻夜难眠。
尽管田蓝并没有熬到太晚,尽管她到点儿也熄了灯。但是黑夜并没有将美好的睡眠带给这群青春正好的姑娘们。自从下乡以后,基本上从未失过眠的她们居然辗转反侧起来。
于是屋子里,田蓝酣眠的声音就分外的振聋发聩。
真是的,搞得活像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一样。她们做错什么了啊,农场领导为什么要这样?
田蓝正在空间里大吃大喝呢,还有什么比吃吃喝喝更让人心情欢快的事?
她咬下一口烤得正好的羊排,感觉真的好绝啊。太好吃了,爆浆羊排。
咽下嘴里的肉之后,她又开始跟完全看不见的空间闲聊:你是不是奇怪,为什么农场要配合我把他们给留下来呀?嗐,太简单了。我们是拿工资的,现在停课闹革.命,我们也进城的话,你说农场是继续给我们每个月发工资,还是算我们旷工呢?谁愿意别人干拿钱不干活呀。再说了,马上就是忙的时候,那么多棉花那么多谷子要收。正常时候,秋收也是要放假,什么叫天气陛下?你只能配合老天爷,你甭指望老天爷会配合你。误了天时,你哭都来不及哭去。
她白絮叨了半天,没有任何声音回应她,她居然也没觉得无聊。待到吃干抹净,她还主动提出打赌:你等着看吧,到时候就见真章。
空间同志能不能看到真章,还真不好说。毕竟推理这玩意儿很可能是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却是0:5。她关于空间的所有推断,全部都是主观臆断。看似在符合逻辑也白搭,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不讲逻辑的。
不过没关系,因为知青们很快就看见真章了。
他们商量着想请农场方面给他们开介绍信和身份证明,好方便他们前往京城见领袖。
结果大家伙儿人还没走到办公房,就听见几个农场的老职工在闲聊。
一个说,你家的小子这回也跟着跑出去了。
另一个就回答:出去就出去呗,有人管饭不好嘛,省了我的口粮。
旁边人叹气:这革.命的范围有点窄啊,咱们就不能闹革.命了。应该我们都去了,我还没去过京城呢。
其他人笑:那你亏了,谁让你已经成老白菜帮子了,人家闹革.命都不带你。
那人就悻悻的:扯虎皮做大旗搞啥呢?一个个就是想偷懒耍滑,大家伙儿天天忙得要死要活。他们好了,跑得比兔子还快,就是不想干活。想偷懒,什么借口他们都能找。
原来农场中学的学生们是说走就走,已经提前一步出去闹革.命了。还有人放话说,自己要把祖国的大好河山全都看一遍。听的人真是心神摇曳啊。
知青们听了却有些不自在。这话说的,搞得好像他们去京城就是为了旅游一样。好吧,实话实说,去都去了,大家肯定要好好逛一趟京城啊。他们都没见过升国旗呢。
但是,这事儿能做不能说,被人拎出来这样讲完全本末倒置了。他们得为自己正名。
立刻有知青替中学生辩白:他们不是出去玩,这就好比长征,新时代的长征。
然而老职工立刻嗤笑出声:还长征哩,你别逗啦,娃娃。长征,那都是光着脚打着草鞋走两万五千里的,翻雪山过草地,没吃没喝,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丢了性命。长征的时候能有火车坐,能有人管饭吃,还有屋子还有床给你睡觉?你当长征是游山玩水呢!哪来这么美的事哦。
知青本还想再辩解两句,这会儿被人堵得说不出话来,只能讷讷道:他,他们是去见伟大的领袖,聆听领袖的最高.指示。
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大爷直接呵呵了:这报纸这广播都不发新闻?不长眼睛也没耳朵啊,看不见也听不着,非得跑过去?还见呢,哪儿来的脸见?他们是战斗英雄还是全国劳模?好意思耽误老人家的时间?我们伟大的领袖日理万机,难得有空也不休息,见这种干活的时候满世界晃荡,吃饭的时候脸埋在碗里的东西?好大的脸,不要脸!
知青们个个面皮发烧,羞得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
因为发话的大爷又开始感慨:哎呀,都是差不多年纪的娃娃。看看你们,跟我们一样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一门心思的干活。他们好哦,没吃过苦,就一点不知道好赖。大家都忙得了,他们却不晓得要下田干活。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