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蓝冷笑:我现在问你,你倒是能跟我说个门门道道出来啊。我问你们为什么其他地方在冷浸田里掺了沙子稻田就得到了明显的改良,但这里却失败了?
连长来了兴趣:对对对,这是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我们有兵,他们老家也有这种田,掺了沙子以后效果很好,当年就增产了100斤。
学生们面面相觑,还有人试探着说:是不是你们沙子没选对呀?沙子也分很多品种的。
连长皱起了眉毛:还是啥情况?就是普通的沙子,你们还当是金子呢。
田蓝也跟着摇头:沙子的性状虽然有讲究,但这不是我们现在讨论的关键。想要研究问题,第一件事情就是请蹲下身弯下腰,别背着手光看。你孙悟空在世火眼金睛嚒,一眼能瞧出什么来呀。你们的手有没有伸进稻田里试探一下水温,摸一摸泥土到底是什么性状啊?屁事都不干,光在这儿夸夸其谈。我都搞不明白了,到底谁给了你们勇气,张嘴就来的还挺理所当然。
郭秘书在旁边听着,都觉得田蓝是在针对这群大学生。当然,他能够理解初中生那点儿暗搓搓的嫉妒心理。
不过为了防止两边又吵起来,他主动将问题抛回头:那你说说看,这是为什么呀?我也觉得挺奇怪的。
田蓝却不直接给答案,非要大学生们自己动手实践:你们往下挖,挖完之后仔细观察泥土的性状,然后再告诉我答案。
连长赶紧喊停:这可不能挖,我们插了秧的。
田蓝无语地看了他一眼,直接打破了他的幻想:你这一片秧都死了,除了等着烂掉,也没啥出路了。还不如现在就搞搞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为下一步处理打好基础。
烂泥田都泡在水里,挖起来倒不费劲。
高卫东带头跳下去,挖了足有半人深,才瞪眼睛没好气地看田蓝:还要挖吗?
田蓝可没好脸色:不会自己看啊,看看自己挖出来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哎哟,这土味道可真不好闻,大家捏着鼻子凑上前,仔细观察。这回他们倒学聪明了,没有光看,而是上手摸。
别说初中生说话虽然难听,但人家两年地的确好像没有白种,居然还真叫她说准了,这土的确有问题。
沙子掺进去之所以没发挥作用是它根本就发挥不了作用了,它根本没混在泥巴里头,而是全都沉在了泥土的底部。
这是想想也正常。泥水密度小,沙子密度大。虽然它们搅和在一起,但在重力作用下,沙子就渐渐下沉,最后形成上土下沙的结构。秧苗又扎不了那么深的根,所以沙子派不上任何用场。
连长和战士也恍然大悟,的确,他们白忙活了一场,沙子就没在表层泥里呆着。
那要怎么才能够将沙跟土真正混在一起呢?
士兵振振有词:我很肯定我们老家就是用沙子跟土混在一起的,确实有效果。
田蓝笑道:听你的口音是湖南人吧?我印象当中你们那边有种积肥的方式叫氹肥,就是把沙跟牛栏粪先混在一起沤肥。你们用这个方法试试看,看是不是土和沙能够混合好。除此之外,入冬前就掺沙子效果要比开春后再掺杂强。
连长回头就瞪了眼战士:你个二道贩子,说方法都说不全。
可怜的士兵委屈极了:咱们山上不是没牛粪吗?那只能先凑合着用呗。
连长直接一巴掌拍在他后颈上,气得七窍生烟:还跟我凑合,你看都凑合成啥样了,今年的稻子绝收了。
他把话说的这么重,其实很期待在场的人能够说一声也不至于。
可惜的是,田蓝居然点点头:这会儿确实晚了,稻子的确长不了,只能等下一季了。
王老师又主动cue她:还有其他要改造的地方吗?一次性做好了,好歹能早点产庄稼。
田蓝立刻谦虚地表示:老师你已经把大方向全都说明白了,关键是水利配套系统一定要跟上。我能补充的就是些零零散散的东西。其实我们为什么非要把它改得跟普通农田一样。我们可以利用它的特点。就好像有人怕冷有人怕热,这里的田的特点就是一个湿一个阴,有些农作物就喜欢这样。比方说芋头,比方说茭白,它们都是可以种在这种田里的,长出来产品品质高,产量还不低。
结果连长直接摇头,断然拒绝了她的提议:不行,以粮为纲,多打粮食。
田蓝有些失望,却也能够理解。平原地区作为传统的鱼米之乡,一直承担着粮仓的责任。在备战备荒的大背景下,军垦农场想尽一切办法多开田多种庄稼,实在理所当然。
她点点头:种庄稼也行。这种冷水泡烂田,关键就是土被水给泡了,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既然土在水底下,那么不如直接把土挖出来。
众人听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有挖土什么事?
田蓝认真道:土挖出来堆在旁边,做成垄,一条垄一条沟。这样子垄的位置就抬高了,不容易泡在水里,可以晒到太阳。时间久了之后,垄田就能够恢复正常的农田结构,可以种植庄稼。而旁边的沟,通过调整其中的水位,能够做到垄田该干的时候干,该湿的时候湿,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水旱灾对于庄稼生长的影响。与此同时,沟里我们可以放养鱼、泥鳅这些水产品,也能增加农副产品的产量。
她说的方法就是大名鼎鼎的稻田半旱式耕作法。
这是由我国著名农学专家侯光炯教授等一大批科技工作者经过了多年的系统研究而提出的改造低产田的良方。改造方法简单,增产效果明显,尤其对这种深脚烂泥田,冷浸田,可谓是对症下药。
就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处理方式,就完美解决了大批冷浸田的温光水热问题,可以用大道至简四个字来形容。
高卫东一直皱着眉毛,这会突然间恍然大悟:你这么一说,它不就是变形版的台田水塘吗?
其他学生也看过那篇关于知青连的报道,对于台田水塘的印象十分深刻。现在他们班长一提,大家跟着回过神来,没错,还是老套路。
高台种庄稼,水里养鱼虾。对了,她该不会还打算放鸭子和鹅吧。
田蓝笑眯眯的:因为它们的问题也一样啊,都是过高的地下水位对土壤造成的伤害。既然如此,那解决的大方向当然也就一致。不过鸭子可以,鹅还是算了,鹅体型大,在这里养不开。
众人面面相觑,嘿,一个荒漠般的大西北,一个雨水过盛的中部平原,居然叫她一网打尽。
她这是打算一招鲜,吃遍天啊。
田蓝挑高了眉毛,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们:怎么样?敢不敢?冷浸田是我国可耕农田中低产田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全部耕地的15%,低产田的45%。经过改良之后,大部分田都能够大幅度增产,少的也有10%,高的可以达到50%甚至翻倍。我在大西北的知青连的同志们说,他们的目标是将所有的盐碱地和戈壁滩都变成良田。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个志气,将冷浸田也都变成高产田。
她目光在所有人脸上都梭巡一遍,然后摸摸鼻子,自己先放弃:算了,我随口说说而已,你们不用当真。别为难你们自己。
高卫东忍无可忍,终于吼出声:你能不能不要每次都用这种低级的激将法,好好说话很难吗?小小年纪,一天到晚阴阳怪气的。你要是我妹妹,我早就把你吊起来揍了。
这到底是怎么养出来的娃?谁家的孩子这么讨厌啊?
田蓝傲慢地抬高下巴,熊孩子本熊:你赢不了我,就想来暴力吗?有本事你在专业上打败我,让我叫你一声哥,我都乐意。
高卫东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鼻孔都被气大了,一张一翕的。他伸出的手指头微微颤抖:你等着,你不过是多种了两年田。一年,最多用一年,我肯定能打败你。
太羞耻了,他堂堂一个大学生居然给初中生下战书。
人家还要在他胸口上捅一刀。
田蓝点点头,傲慢十足:可以呀,你们可以集思广益一块上,我不算你们作弊的。谁让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呢?
郭秘书感觉自己应该往前站站,省得在山上就发生人命案,影响实在太恶劣了。
这姑娘平常瞧着还行啊,怎么嘴巴这么欠?
田蓝挑挑眉毛,似乎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多么讨人厌:对呀,你们就当我是激将法好了。就是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勇气接这个活。扎根一线搞建设,可不是纸上谈兵。这个道理,我们宁甘农场的知兵连了解,不知你们是否真明白。
大学生们互相看了一眼,最后众人都咬牙应声:行啊,来吧,这有什么好怕的?
激将法就激将法吧。15%的冷浸田,假如它们真的能增产一半,那就是上亿斤的粮食。倘若自己能做到这些,那被阴阳怪气几句又怎么样呢?
嘁!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昔日韩信能忍□□之辱,他们都大学生了,还要跟初中生一般见识不成?
他们可是大人了,要有风度。
就是一件事得说清楚,她又喊他们种水面稻,又让他们改造冷浸田。她到底想做哪样?
田蓝莫名其妙:这有矛盾吗?当然是种完稻子就过来处理冷浸田。你们又不能替稻子长出稻粒来。
她狐疑地盯着这帮大姑娘小伙子,你们该不会打算趁机偷懒吧?
吼!真是够够的,这娃就是欠收拾。
大学生们恶狠狠地瞪着她,他们偷懒?他们一个顶她两个用!
众人抓着郭秘书让他当见证,今天大家就划下道来了,看看到时候水面种稻改造冷浸田,究竟是谁出力最多,收获最大。
郭郭秘书可不愿意跟这群家伙硬杠,相当痛快地点头:好,我做这个见证人,我就等待看诸位奋斗的结果。
算了,他就不提醒这群热血上头的大姑娘小伙子了。你们一群大学生,注意,是一群大学生,就算赢了一位初中生,又有什么好拿出去炫耀的呢?
这个赌,人家田蓝稳赚不赔,你们已经输了。
第41章 六十年代好种田(捉虫)
大学生们憋足了劲儿要为荣誉而战。
田蓝却气定神闲, 完全没将对手熊熊燃烧的目光之火当回事。
她将麦种都拜托给了赵老师,然后轻飘飘地招呼人:走吧,还赖在这里吃晚饭不成?我还以为你们打算趁着天黑前好歹再做几个浮床呢。
这回连王老师都听不下去, 把她拉旁边, 委婉地提醒:要团结友爱, 和同志们打成一片。
她咽下了剩下的话, 她不想田蓝因为这些学生对他们夫妻的态度不好而和他们闹矛盾。反正他们早就习惯了, 起码这群学生没有殴打过他们, 最多翻几个白眼,不屑于搭理他们而已。
这又有什么呢。
何苦为了他们这种人得罪这些被领袖接见过的卫兵呢。
田蓝笑嘻嘻的:没事,王老师, 麦子我就麻烦你们了, 我得赶着把稻子种下去,不然就晚了。
她想把这些学生当同志,人家要搭理她才成啊。你指望大学生能听初中生指挥?换位思考,让她听她家学渣表弟的话, 她会直接揍到那崽子身体力行地明白什么叫踏实做人的道理。
想要让她信服,很简单, 全方位碾压她, 让她瞪大眼睛膜拜。对, 她就是这样的肤浅。她看人的眼光也是这样的肤浅。
对付中二期青少年最好的方法就是够强大, 而且千万得保持住高冷的姿态。你越是和颜悦色,人家越不当回事。你冷着他,他说不定还上赶着往你身边凑。
别问她为什么知道,人不轻狂枉少年。老学姐虽然毕业了, 可也曾经青葱过。
田蓝笑眯眯地问大学生们:你们谁打算留在山上一块儿给小麦育种。丑话说在前面, 这活辛苦, 你们可以手心手背点兵点将点到谁谁就上或者抓阄,到时候被选中了就自认倒霉吧,省得感觉自己是被陷害了。
跟唐薇关系交好的两位女生立刻举起手来,没好气道:我们来,小妹妹,天底下不是只有你才能吃苦。我们在冰碴子里挖水渠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田蓝从善如流:哦,你说去年冬天啊。那会儿我在戈壁滩上盖大棚啊,当时我们应该获得了西红柿黄瓜还有辣椒的丰收。
呵,你就炫耀吧。
大学生们集体掉头,告辞!
然而辞不了,大家还得一块儿结伴下山。下山比上山更艰难,大家靠着两条腿走回农场时,天色都发灰了。
照理说,他们应该赶紧吃饭洗澡躺下睡觉,这样才好跟巡逻队轮大夜班。高卫东等人却挑衅地看田蓝:怎么样?趁着天黑透之前,咱们把竹子给砍了。
三江农场山上茂林修竹,郁郁葱葱。其中树和竹子都是集体财产,但前者有专门的护林员看管,后者却是谁想用就自己去砍。
田蓝一开始还惊讶农场这么大方,不怕竹笋被挖绝了代啊。后来王老师听到她念叨,就哭笑不得地提醒她,竹笋得有油水烧,不然根本没办法吃。
田蓝就在心中呵呵,那是大家尚未发现泡椒笋的美味,不然大熊猫都得瑟瑟发抖。
现在嘛,毛竹已经长得老高,没有竹笋可吃,那就砍竹子做浮床吧。
不过在此之前,大家还得再回一趟农场,申请领用劳动工具。农具是重要的生产资料,由仓库统一保管的。
大家沿着堤坝往回走,迎头碰上巡逻队的人。相熟的职工就冲他们喊: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多睡会儿,11点再过来接班。
高卫东意味深长地看了眼田蓝,然后大声回答:不了,趁着天亮多干点活。要是今天月色好的话,还能再多做几个小时的事。
巡逻队的人轰然大笑,哎哟,这帮大学生,估计只晓得公历不懂农历。马上就小暑了,哪儿来的月亮?天晴的话也是满天的星星。
高卫东等人强行挽尊:那就着星光干活也行。
田蓝直接打断他们的痴心妄想:行了,砍完竹子就回去睡觉。怎么,你们还想逃掉夜里的巡逻不成?
猪还得养肥了再杀呢,社会主义干饭人虽然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但前提是不能过劳死啊。
大学生们集体深吸气再呼气,彼此告诫同伴。忍住忍住,千万不能跟小孩子一般见识。他们得保持风度。
偏偏旁边巡逻队的人还笑:就是,不要杀鸡取卵嘛,该睡觉的时候还是得睡觉的。
前面传来吵吵嚷嚷的声音,有人大喊:谢将军来了。
巡逻队的人立刻踮起了脚尖,往声音来的方向张望,还有人表达对这群学生娃的羡慕:哎哟,大学生就是不一样,连将军都过来看你们了。我来农场三年了,还不知道谢将军长什么样呢。
学生们也搞不清楚,现在又没电视,报纸上也不可能天天登军区一把手的照片。就连田蓝都没一眼瞧出谁是谢将军,因为大家穿的都是一样的军装,而她本人对职衔标识并没有那么敏感。
直到谢将军跟他们这帮学生一一握手,她才知道中间那个其貌不扬身材矮胖的中年男人是这里的大boss。握手的瞬间,她感觉有点奇怪,低头一看,原来谢将军无名指断了一截,小指连着往下的手掌都消失了。
这双手上全是老茧,完全不像身居高位的领导。
谢将军高门大嗓,眼睛瞄了一圈,大声询问:你们谁是田蓝?
恋耽美
连长来了兴趣:对对对,这是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我们有兵,他们老家也有这种田,掺了沙子以后效果很好,当年就增产了100斤。
学生们面面相觑,还有人试探着说:是不是你们沙子没选对呀?沙子也分很多品种的。
连长皱起了眉毛:还是啥情况?就是普通的沙子,你们还当是金子呢。
田蓝也跟着摇头:沙子的性状虽然有讲究,但这不是我们现在讨论的关键。想要研究问题,第一件事情就是请蹲下身弯下腰,别背着手光看。你孙悟空在世火眼金睛嚒,一眼能瞧出什么来呀。你们的手有没有伸进稻田里试探一下水温,摸一摸泥土到底是什么性状啊?屁事都不干,光在这儿夸夸其谈。我都搞不明白了,到底谁给了你们勇气,张嘴就来的还挺理所当然。
郭秘书在旁边听着,都觉得田蓝是在针对这群大学生。当然,他能够理解初中生那点儿暗搓搓的嫉妒心理。
不过为了防止两边又吵起来,他主动将问题抛回头:那你说说看,这是为什么呀?我也觉得挺奇怪的。
田蓝却不直接给答案,非要大学生们自己动手实践:你们往下挖,挖完之后仔细观察泥土的性状,然后再告诉我答案。
连长赶紧喊停:这可不能挖,我们插了秧的。
田蓝无语地看了他一眼,直接打破了他的幻想:你这一片秧都死了,除了等着烂掉,也没啥出路了。还不如现在就搞搞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为下一步处理打好基础。
烂泥田都泡在水里,挖起来倒不费劲。
高卫东带头跳下去,挖了足有半人深,才瞪眼睛没好气地看田蓝:还要挖吗?
田蓝可没好脸色:不会自己看啊,看看自己挖出来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哎哟,这土味道可真不好闻,大家捏着鼻子凑上前,仔细观察。这回他们倒学聪明了,没有光看,而是上手摸。
别说初中生说话虽然难听,但人家两年地的确好像没有白种,居然还真叫她说准了,这土的确有问题。
沙子掺进去之所以没发挥作用是它根本就发挥不了作用了,它根本没混在泥巴里头,而是全都沉在了泥土的底部。
这是想想也正常。泥水密度小,沙子密度大。虽然它们搅和在一起,但在重力作用下,沙子就渐渐下沉,最后形成上土下沙的结构。秧苗又扎不了那么深的根,所以沙子派不上任何用场。
连长和战士也恍然大悟,的确,他们白忙活了一场,沙子就没在表层泥里呆着。
那要怎么才能够将沙跟土真正混在一起呢?
士兵振振有词:我很肯定我们老家就是用沙子跟土混在一起的,确实有效果。
田蓝笑道:听你的口音是湖南人吧?我印象当中你们那边有种积肥的方式叫氹肥,就是把沙跟牛栏粪先混在一起沤肥。你们用这个方法试试看,看是不是土和沙能够混合好。除此之外,入冬前就掺沙子效果要比开春后再掺杂强。
连长回头就瞪了眼战士:你个二道贩子,说方法都说不全。
可怜的士兵委屈极了:咱们山上不是没牛粪吗?那只能先凑合着用呗。
连长直接一巴掌拍在他后颈上,气得七窍生烟:还跟我凑合,你看都凑合成啥样了,今年的稻子绝收了。
他把话说的这么重,其实很期待在场的人能够说一声也不至于。
可惜的是,田蓝居然点点头:这会儿确实晚了,稻子的确长不了,只能等下一季了。
王老师又主动cue她:还有其他要改造的地方吗?一次性做好了,好歹能早点产庄稼。
田蓝立刻谦虚地表示:老师你已经把大方向全都说明白了,关键是水利配套系统一定要跟上。我能补充的就是些零零散散的东西。其实我们为什么非要把它改得跟普通农田一样。我们可以利用它的特点。就好像有人怕冷有人怕热,这里的田的特点就是一个湿一个阴,有些农作物就喜欢这样。比方说芋头,比方说茭白,它们都是可以种在这种田里的,长出来产品品质高,产量还不低。
结果连长直接摇头,断然拒绝了她的提议:不行,以粮为纲,多打粮食。
田蓝有些失望,却也能够理解。平原地区作为传统的鱼米之乡,一直承担着粮仓的责任。在备战备荒的大背景下,军垦农场想尽一切办法多开田多种庄稼,实在理所当然。
她点点头:种庄稼也行。这种冷水泡烂田,关键就是土被水给泡了,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既然土在水底下,那么不如直接把土挖出来。
众人听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有挖土什么事?
田蓝认真道:土挖出来堆在旁边,做成垄,一条垄一条沟。这样子垄的位置就抬高了,不容易泡在水里,可以晒到太阳。时间久了之后,垄田就能够恢复正常的农田结构,可以种植庄稼。而旁边的沟,通过调整其中的水位,能够做到垄田该干的时候干,该湿的时候湿,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水旱灾对于庄稼生长的影响。与此同时,沟里我们可以放养鱼、泥鳅这些水产品,也能增加农副产品的产量。
她说的方法就是大名鼎鼎的稻田半旱式耕作法。
这是由我国著名农学专家侯光炯教授等一大批科技工作者经过了多年的系统研究而提出的改造低产田的良方。改造方法简单,增产效果明显,尤其对这种深脚烂泥田,冷浸田,可谓是对症下药。
就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处理方式,就完美解决了大批冷浸田的温光水热问题,可以用大道至简四个字来形容。
高卫东一直皱着眉毛,这会突然间恍然大悟:你这么一说,它不就是变形版的台田水塘吗?
其他学生也看过那篇关于知青连的报道,对于台田水塘的印象十分深刻。现在他们班长一提,大家跟着回过神来,没错,还是老套路。
高台种庄稼,水里养鱼虾。对了,她该不会还打算放鸭子和鹅吧。
田蓝笑眯眯的:因为它们的问题也一样啊,都是过高的地下水位对土壤造成的伤害。既然如此,那解决的大方向当然也就一致。不过鸭子可以,鹅还是算了,鹅体型大,在这里养不开。
众人面面相觑,嘿,一个荒漠般的大西北,一个雨水过盛的中部平原,居然叫她一网打尽。
她这是打算一招鲜,吃遍天啊。
田蓝挑高了眉毛,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们:怎么样?敢不敢?冷浸田是我国可耕农田中低产田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全部耕地的15%,低产田的45%。经过改良之后,大部分田都能够大幅度增产,少的也有10%,高的可以达到50%甚至翻倍。我在大西北的知青连的同志们说,他们的目标是将所有的盐碱地和戈壁滩都变成良田。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个志气,将冷浸田也都变成高产田。
她目光在所有人脸上都梭巡一遍,然后摸摸鼻子,自己先放弃:算了,我随口说说而已,你们不用当真。别为难你们自己。
高卫东忍无可忍,终于吼出声:你能不能不要每次都用这种低级的激将法,好好说话很难吗?小小年纪,一天到晚阴阳怪气的。你要是我妹妹,我早就把你吊起来揍了。
这到底是怎么养出来的娃?谁家的孩子这么讨厌啊?
田蓝傲慢地抬高下巴,熊孩子本熊:你赢不了我,就想来暴力吗?有本事你在专业上打败我,让我叫你一声哥,我都乐意。
高卫东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鼻孔都被气大了,一张一翕的。他伸出的手指头微微颤抖:你等着,你不过是多种了两年田。一年,最多用一年,我肯定能打败你。
太羞耻了,他堂堂一个大学生居然给初中生下战书。
人家还要在他胸口上捅一刀。
田蓝点点头,傲慢十足:可以呀,你们可以集思广益一块上,我不算你们作弊的。谁让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呢?
郭秘书感觉自己应该往前站站,省得在山上就发生人命案,影响实在太恶劣了。
这姑娘平常瞧着还行啊,怎么嘴巴这么欠?
田蓝挑挑眉毛,似乎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多么讨人厌:对呀,你们就当我是激将法好了。就是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勇气接这个活。扎根一线搞建设,可不是纸上谈兵。这个道理,我们宁甘农场的知兵连了解,不知你们是否真明白。
大学生们互相看了一眼,最后众人都咬牙应声:行啊,来吧,这有什么好怕的?
激将法就激将法吧。15%的冷浸田,假如它们真的能增产一半,那就是上亿斤的粮食。倘若自己能做到这些,那被阴阳怪气几句又怎么样呢?
嘁!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昔日韩信能忍□□之辱,他们都大学生了,还要跟初中生一般见识不成?
他们可是大人了,要有风度。
就是一件事得说清楚,她又喊他们种水面稻,又让他们改造冷浸田。她到底想做哪样?
田蓝莫名其妙:这有矛盾吗?当然是种完稻子就过来处理冷浸田。你们又不能替稻子长出稻粒来。
她狐疑地盯着这帮大姑娘小伙子,你们该不会打算趁机偷懒吧?
吼!真是够够的,这娃就是欠收拾。
大学生们恶狠狠地瞪着她,他们偷懒?他们一个顶她两个用!
众人抓着郭秘书让他当见证,今天大家就划下道来了,看看到时候水面种稻改造冷浸田,究竟是谁出力最多,收获最大。
郭郭秘书可不愿意跟这群家伙硬杠,相当痛快地点头:好,我做这个见证人,我就等待看诸位奋斗的结果。
算了,他就不提醒这群热血上头的大姑娘小伙子了。你们一群大学生,注意,是一群大学生,就算赢了一位初中生,又有什么好拿出去炫耀的呢?
这个赌,人家田蓝稳赚不赔,你们已经输了。
第41章 六十年代好种田(捉虫)
大学生们憋足了劲儿要为荣誉而战。
田蓝却气定神闲, 完全没将对手熊熊燃烧的目光之火当回事。
她将麦种都拜托给了赵老师,然后轻飘飘地招呼人:走吧,还赖在这里吃晚饭不成?我还以为你们打算趁着天黑前好歹再做几个浮床呢。
这回连王老师都听不下去, 把她拉旁边, 委婉地提醒:要团结友爱, 和同志们打成一片。
她咽下了剩下的话, 她不想田蓝因为这些学生对他们夫妻的态度不好而和他们闹矛盾。反正他们早就习惯了, 起码这群学生没有殴打过他们, 最多翻几个白眼,不屑于搭理他们而已。
这又有什么呢。
何苦为了他们这种人得罪这些被领袖接见过的卫兵呢。
田蓝笑嘻嘻的:没事,王老师, 麦子我就麻烦你们了, 我得赶着把稻子种下去,不然就晚了。
她想把这些学生当同志,人家要搭理她才成啊。你指望大学生能听初中生指挥?换位思考,让她听她家学渣表弟的话, 她会直接揍到那崽子身体力行地明白什么叫踏实做人的道理。
想要让她信服,很简单, 全方位碾压她, 让她瞪大眼睛膜拜。对, 她就是这样的肤浅。她看人的眼光也是这样的肤浅。
对付中二期青少年最好的方法就是够强大, 而且千万得保持住高冷的姿态。你越是和颜悦色,人家越不当回事。你冷着他,他说不定还上赶着往你身边凑。
别问她为什么知道,人不轻狂枉少年。老学姐虽然毕业了, 可也曾经青葱过。
田蓝笑眯眯地问大学生们:你们谁打算留在山上一块儿给小麦育种。丑话说在前面, 这活辛苦, 你们可以手心手背点兵点将点到谁谁就上或者抓阄,到时候被选中了就自认倒霉吧,省得感觉自己是被陷害了。
跟唐薇关系交好的两位女生立刻举起手来,没好气道:我们来,小妹妹,天底下不是只有你才能吃苦。我们在冰碴子里挖水渠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田蓝从善如流:哦,你说去年冬天啊。那会儿我在戈壁滩上盖大棚啊,当时我们应该获得了西红柿黄瓜还有辣椒的丰收。
呵,你就炫耀吧。
大学生们集体掉头,告辞!
然而辞不了,大家还得一块儿结伴下山。下山比上山更艰难,大家靠着两条腿走回农场时,天色都发灰了。
照理说,他们应该赶紧吃饭洗澡躺下睡觉,这样才好跟巡逻队轮大夜班。高卫东等人却挑衅地看田蓝:怎么样?趁着天黑透之前,咱们把竹子给砍了。
三江农场山上茂林修竹,郁郁葱葱。其中树和竹子都是集体财产,但前者有专门的护林员看管,后者却是谁想用就自己去砍。
田蓝一开始还惊讶农场这么大方,不怕竹笋被挖绝了代啊。后来王老师听到她念叨,就哭笑不得地提醒她,竹笋得有油水烧,不然根本没办法吃。
田蓝就在心中呵呵,那是大家尚未发现泡椒笋的美味,不然大熊猫都得瑟瑟发抖。
现在嘛,毛竹已经长得老高,没有竹笋可吃,那就砍竹子做浮床吧。
不过在此之前,大家还得再回一趟农场,申请领用劳动工具。农具是重要的生产资料,由仓库统一保管的。
大家沿着堤坝往回走,迎头碰上巡逻队的人。相熟的职工就冲他们喊: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多睡会儿,11点再过来接班。
高卫东意味深长地看了眼田蓝,然后大声回答:不了,趁着天亮多干点活。要是今天月色好的话,还能再多做几个小时的事。
巡逻队的人轰然大笑,哎哟,这帮大学生,估计只晓得公历不懂农历。马上就小暑了,哪儿来的月亮?天晴的话也是满天的星星。
高卫东等人强行挽尊:那就着星光干活也行。
田蓝直接打断他们的痴心妄想:行了,砍完竹子就回去睡觉。怎么,你们还想逃掉夜里的巡逻不成?
猪还得养肥了再杀呢,社会主义干饭人虽然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但前提是不能过劳死啊。
大学生们集体深吸气再呼气,彼此告诫同伴。忍住忍住,千万不能跟小孩子一般见识。他们得保持风度。
偏偏旁边巡逻队的人还笑:就是,不要杀鸡取卵嘛,该睡觉的时候还是得睡觉的。
前面传来吵吵嚷嚷的声音,有人大喊:谢将军来了。
巡逻队的人立刻踮起了脚尖,往声音来的方向张望,还有人表达对这群学生娃的羡慕:哎哟,大学生就是不一样,连将军都过来看你们了。我来农场三年了,还不知道谢将军长什么样呢。
学生们也搞不清楚,现在又没电视,报纸上也不可能天天登军区一把手的照片。就连田蓝都没一眼瞧出谁是谢将军,因为大家穿的都是一样的军装,而她本人对职衔标识并没有那么敏感。
直到谢将军跟他们这帮学生一一握手,她才知道中间那个其貌不扬身材矮胖的中年男人是这里的大boss。握手的瞬间,她感觉有点奇怪,低头一看,原来谢将军无名指断了一截,小指连着往下的手掌都消失了。
这双手上全是老茧,完全不像身居高位的领导。
谢将军高门大嗓,眼睛瞄了一圈,大声询问:你们谁是田蓝?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