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师的震惊程度丝毫不逊色于龚丽娜等人。从岸上人逃之夭夭之后,她就一直处于呆滞的状态。
现在学生们喊她,她只下意识地点点头:就这样吧。
这样是哪样?她没说,大家就只能默认为按照田蓝的意思去办。
尸体的问题好解决。
反正现在天冷,一时半会儿也臭不了,暂且随他们去。
另一件事迫在眉梢,那就是吃饭的问题。
这回周老师找到自己能做的事了,她起炉子她热油锅,她甚至还炒了青菜。不过也只有一道青菜,因为船上存货有限。
但对田蓝而言,有炒青菜就早饭,已经美滋滋了。
毕竟1972年她人在海南时,虽然面前有大片菜地,但因为要做研究,也不能保证顿顿都有炒菜吃。况且那时候她的油料作物还没大面积推广呢,哪有许多油水吃。
就是这个米吧,有点难以下咽。红米饭并不难吃,但前提是里面不要掺杂这么多沙子。
她估摸着船工做饭前估计要挑拣一回米里沙子再下锅。但周老师她们以前都是靠学校的女工照顾生活,能把饭烧熟了就不错了,哪里能想到这许多。
田蓝也不嫌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以1937年的农业生产水平,农民自己都食不裹腹,能有东西送到自己肚子里,她没理由不珍惜。
她一边吃一边挑石子,待到吃完碗中饭,碗边的石子已经堆成了小小的山丘。就这样也没耽误田蓝再来一碗梅干菜汤,好好补充能量。
等她放下筷子,田蓝才意识到一船人似乎只有她在吃饭。
其他人即便端着碗,也是魂不守舍。
田蓝奇怪:吃啊,你们怎么不吃?天这么冷,不吃一会儿就凉了。到时候闹肚子,在船上你们打算怎么办?哭都没地方哭去。
龚丽娜抬眼,目光在她脸上一扫而过,然后又低下了脑袋,只露出纤细莹白的一截脖颈。
田蓝感觉自己挺猥琐,因为她一瞬间想到的居然是民国大渣男徐志摩的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当然,面前的女学生没有娇羞,有的只是单薄的脆弱。
比起神经粗的跟水泥柱一样的田蓝,这样单薄的脆弱才是位正常女学生的表现。
田蓝在心中叹气,劝告大家:赶紧吃,不要浪费,后面我们未必有机会坐下来安安生生地吃一餐饭。
坐在她身旁的女生耸然而起,声音都不由自主地拔高了:连饭都不能吃了吗?
田蓝平静地看着她:覆巢之下,岂有安卵?
龚丽娜丢下了手上的碗,又捂着脸呜呜地哭:我们成亡国奴了,我们已经是亡国奴。
军人看到敌人望风而逃,国家还有什么希望?
田蓝认真道:我们会赢的,我们一定会赢。从日本打淞沪会战开始就决定了一件事,他们会输掉这场战争。
众人面面相觑,虽然淞沪会战坚持了三个月,但还是日本赢得了这场战役。也正因为如此,大家才这般绝望。那是场举全国之力的战争,他们以为可以打垮日本人侵略的野心,将这帮强盗彻底赶出去的。
田蓝认真道:这种想法从一开始就是幻想。中国积弱已久,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我们就一直处于落后挨打的状态。相反的,日本搞了明治维新,他们已经逐渐强大起来。所以短期内我们根本不可能战胜日本,否则的话就不会有九一八轰炸北大营,也不会有七七事变北平沦陷。
她话还没说完,龚丽娜就哭得更加厉害了:所以从头到尾就是错的,我们也应该建立一个伪满洲国,根本就不应该抗争。
旁边人愤怒起来,纷纷呵斥:你也要当汉.奸吗?你也要当叛徒吗?你是不是也要唱天地内,有了新满洲。新满洲,便是新天地?
田蓝不知道这是什么歌,总觉得像邪.教歌曲。
她怕双方先内讧,赶紧开口劝:好了,别吵也别哭。听我继续说下去,为什么从淞沪会战开始,日本就肯定会?大家想想看,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中间间隔了多少年?这个过程中小摩擦不断,但是大动作有限。为什么?是日本人特别仁慈吗?故意给我们休养生息的时间吗?当然不是,因为它也要培养后方,支撑前线作战。北平的后方是东北,上海的后方是谁?上海距离日本本土又多远?他们的补给线又有多长?
龚丽娜却没心思听下去,垂头丧气道:可我们还是输了,我们一败涂地。
田蓝举起自己的手,又开始举强大的手指和弱小的拳头的例子。
日本军队很强大,我们要正视这个事实,必须放弃速战速决不切实际的幻想。早在多年前,国父就曾经断言中日一旦全面开战战争,持续时间不会少于5年。为什么?第一,我们要在漫长的抗日过程中锻炼军队,全民皆兵,培养出现代化的军民部队。第二,以空间换时间,这种说法大家应该都听过了。华夏人多,华夏地方大。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争打的是前线对抗也是后勤补给。一旦战线拉长,日方补给困难,人员补充不足,他们单兵作战的优势就会被大大的降低。难听点讲,就是耗死你。第三,战争也是唤醒民众觉醒的过程。我们这个国家这些年战乱不断,今天来这个大帅,明天换那个督军,哪个都得刮地皮,哪个都得收重税。换一个又怎么样呢?说不定还比现在这个好一些。民众存有这样的幻想,战斗怎能不节节退败?刀,只有架在脖子上,大家才明白,不反抗就是一个死字。
龚丽娜还在嘤嘤地哭,她周围好几个女生同样红眼圈。
周老师喃喃自语:那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昨晚的经历让她心惊肉跳,刚才跟国军的遭遇却让她万念俱灰。
田蓝认真道:我们一定会赢的。就像昨天晚上,我们都以为自己死定了,但最后死的人是谁?
众人悚然一惊,那些不愿意回忆的糟糕画面又浮现在脑海。
田蓝继续说下去:我们为什么能赢?就是拳头打败了大拇指。如果一对一单挑,我们谁都不是他们的对手,但我们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
龚丽娜反驳:不管是九一八还是七七事变或者淞沪会战,我们的人都不少啊,为什么我们还是输了?
这里要问我们昨晚为什么会赢?如果我们扯着嗓子大喊大叫,指望船工过来救我们,结果会怎样?
众人默然,还用说吗?船工早就逃之夭夭。
田蓝点头,下了定论:这就是第一,我们靠自己,我们不寄希望于其他任何人的拯救,我命由我不由天。既不会有国联的调停,也不会有国际社会伸张正义。因为正义只存在于剑锋之上。
她又继续说下去,假如昨晚我们跟他们搏斗的时候,害怕自己刮花了脸,担心自己会被抓到,想着反正这么多人呢,不差我一个人的力气,那又会怎样?不用说,没有周老师的拼死相助,没有大家的鼎力支持,我现在就是一具死尸。
周老师下意识地冒了句:你也救了我,是你们救了我。
田蓝点头:没错,这就是第二点,万众一心,我们团结一致,谁也没有因为私欲就选择退缩。第三,假如昨天我们被赶下了船,船上只留了两三个人,那么站在岸上的我们,即便听到她们的呼救声,我们是否有勇气冲上去?不用说大话,每个人都扪心自问。谁都怕死,英雄从来都不好当。如果不是逼到自己头上,我也未必会上船。
她把自己说成这样,大家就松了口气,没那么大的精神压力了。
然而田蓝又接着说下去:所有人都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打东北的时候,我们认为东北离我们很远。打北平的时候,我们认为那是北方。等战火烧到了上海,我们依然觉得那是大城市的事。然而,日本人却不嫌宛城小,蚊子再小也是肉。于是,逃亡的就变成了我们。日本鬼子在烧杀掳掠的时候,我们是庆幸,被侮辱被践踏的不是我们自己。等轮到我们时,大约也有跟当时的我们一样的人在偷偷庆幸吧。反正跟我没关系。
众人沉默,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如果人人都摒弃这样的想法,我们能够做到的事,我们华夏也能做到。就算是以十当一,我们也肯定能赢。
田蓝打着呵欠推船舱门,声音带着浓浓的倦意:我要睡觉了,继续一路往上游开,不要停留。换班,昨晚休息的人负责警戒,没睡着的也得干活。以后该吃吃,该睡睡,过了点儿没有任何人会等你们。不许出去,就在窗户边仔细观察外面的情况。女学生是靶子,天下兵乱,平民也可能会变成土匪。
话说完了,她倒在床上,很快响起了呼噜声。
船上众人面面相觑,周老师都难以置信。隔着薄薄的板壁,就是尸体,一排四个,个个面容狰狞。她居然在这种环境下倒头就睡。
她果然像是被什么东西附了体一样,全然不是她们认识的那位女同学了。
可诡异的,谁也不希望这个全然陌生的田蓝消失。
因为,现在的她,就是她们的定海神针。
学生们集体看向老师。
周老师暗自叹气,硬着头皮吩咐:就照田蓝说的做,换班睡觉,注意执勤。
被赶上床的学生们个个都瞪大眼睛,以为自己会睡不着。结果田蓝的呼噜声像有魔力,具备强烈的传染性。
稀里糊涂间,大家枕着她微微的鼾声,居然也沉沉坠入了梦乡。
窗外,太阳高高升起,初冬的阳光染了半江红艳艳的光。江上白帆点点,帆下的人同她们一道,奔向活下去的希望。
活着,努力活着,拼命活着,活着才能看到一个崭新的世界。
一个阳光普照,人人都平平安安的新世界。
第53章 三十年代来抗日(捉虫)
田蓝睡得很沉。
恍恍惚惚间, 她跌入了梦乡,梦见了父母家人。
事实上在上一个世界,她鲜少梦见自己的家人。尤其是最后几年, 能够从空间进入太空站之后, 她几乎将所有睡着之后的时间都花费在育种上了,以至于连做梦都顾不上。
这一回她在梦境里跟父母一道吃年夜饭。吃过年夜饭, 父母就要出发驰援湖北。
往常每年过年时都要喝点酒的父亲这一回连酒酿元宵都没敢喝,而一向都得絮叨她两句的母亲也出奇的沉默。
饭桌上,只有爷爷奶奶安慰即将启程的人。没事,家里有他们,孩子也大了, 没有什么可以操心的。
田蓝送父母出门上车,收到的只有一句指令:好好在家呆着, 好好照顾爷爷奶奶。
那个时候, 她还不知道父母离家前写了遗书。因为当时还没有疫苗, 当时他们对新冠的具体情况也知之有限,他们甚至没办法保证自己有足够的防护物资。他们是抱着牺牲的准备去践行自己的诺言。
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
我志愿加入中国公.产.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永不叛党。
田蓝睁开眼睛,斜阳已经坠了半个入江中,江水红染, 窗棱都透着隐隐的艳色。
周老师过来喊人:醒了啊, 醒了过来吃点东西吧, 你中午都没吃。
待到田蓝转过脸, 周老师才呀了一声:怎么了?你不舒服吗?
田蓝伸手一摸脸,发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居然已经泪流满面。
她想她不是因为思念家人而哭泣。
已经经历一个世界的历练,她没那么脆弱。
她想她不是因为失去了空间而悲伤。
因为就现在的状况,即便再冒出个太空站给她育种,她能把种子种在何方?
偌大的华夏,没有一处可以安放书桌。
偌大的国家,也没有一处可以归田园居。
她能干什么呢?来到1937年,她能做什么?
倘若是她的父母,作为知名医学专家,他们起码可以继续老本行当军医,为这场战争尽自己的一份力。
可她是学农业的呀,她要去哪儿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她喃喃自语:我能做什么呢?
周老师愣了下,下意识回应:现在没什么要做的,你先吃饭吧。吃过饭以后,要不我们开始上课吧。
在船上上课,听上去极为不可思议。
但作为老师,她也不知道自己现在能做什么,不如开始上课,起码可以给大家找点事情做,不至于这样惶惶不可终日。
田蓝呆愣愣的,半晌才冒了句:好,我教大家打.枪吧。
周老师浑身颤抖。作为彻头彻尾的良民,别说打.枪了,到现在,她看到枪都心惊胆战。
田蓝已经翻身下床,强调了一句:我们必须得每个人都会开.枪,即便我们没有那么多枪。
她回过头,面无表情道,因为就算我们战死到只有最后一人,也只能站着死,不许跪着降。
她这一眼实在太过瘆人,看得周老师忍不住浑身一个激灵。
直到此时此刻,这位年轻的教师才意识到,自己的学生已经杀过人。
她模模糊糊地想,开过枪的人果然不一样。
田蓝跟自己记忆中的模样,已经判若两人。
船舱里的学生沉默着,完全不复青春少女的活泛。
田蓝拍拍手,示意大家听她说话:我要教大家认识枪,抓到枪以后如何拿下保险栓?如何射击?这些,我们都得知道。
龚丽娜一直处于低气压状态,这会儿听了她的话愈发没好气:知道这些有什么用,我们难不成还要开枪吗?我们现在可是处于大日本帝国主义的保护下,谁敢对我们动.枪啊。我真TM的希望哪怕是有一个人,只有一个人对我们开枪甚至是扔石头也好啊。
没有,从头到尾都没有。这一路上,岸上散兵游勇冲她们喊话,瞧见日本人的帽子,就吓得一哄而散。还有帆船上那些探头探脑的人,但凡瞧见日本兵的身影,就再也不敢试图靠近。
她从来没有如此屈辱过,那些日本兵活着的时候没能糟蹋她们,死了以后却在践踏她们的尊严,她们身为华夏儿女的尊严。
我真想有人对我们开枪啊。
田蓝可听不得这话,她立刻拉下脸:真开枪的话,我们总共三柄枪,才几发子弹?这个只能吓唬人。
龚丽娜气呼呼地扭过头去,不愿意再理会田蓝。
田蓝倒是无所谓,她22岁穿越,又在上一个世界待了7年。从心理年龄上来讲,她已奔三,按照这个时代早婚早育的特点,说不定她都能当这姑娘的妈了。她觉得自己应当宽容点。
好了,大家不要放松警惕。晚上最容易出事,趁着天黑前的这点时间,所有人都好好看看枪是怎么回事?
说着,田蓝就开始拆枪。
周老师和她的学生们都惊呆了。
田蓝会打枪这事,她们惊讶完了就自己给自己找理由,好歹人家爹以前是督军。非要分门别类的话,她也可以归为将门虎女这一波。
再鸳鸯蝴蝶派点儿想,霍少不是要娶她进门吗?武将的罗曼蒂克说不定就包含打.枪这一项。
好吧,现在想想不太可能。田蓝比那位望风而逃的霍将军更加像个武将。
但,就是再像武将,她也不至于对枪械了如指掌啊。她居然会拆枪装枪!她到底是在哪儿学的?
田蓝煞有介事:连枪支都不会装卸,又怎么可能真正会打.枪呢?就好像你不会修车,你哪里能单独开车上路?
前者大家不清楚,后者倒是真的。
恋耽美
现在学生们喊她,她只下意识地点点头:就这样吧。
这样是哪样?她没说,大家就只能默认为按照田蓝的意思去办。
尸体的问题好解决。
反正现在天冷,一时半会儿也臭不了,暂且随他们去。
另一件事迫在眉梢,那就是吃饭的问题。
这回周老师找到自己能做的事了,她起炉子她热油锅,她甚至还炒了青菜。不过也只有一道青菜,因为船上存货有限。
但对田蓝而言,有炒青菜就早饭,已经美滋滋了。
毕竟1972年她人在海南时,虽然面前有大片菜地,但因为要做研究,也不能保证顿顿都有炒菜吃。况且那时候她的油料作物还没大面积推广呢,哪有许多油水吃。
就是这个米吧,有点难以下咽。红米饭并不难吃,但前提是里面不要掺杂这么多沙子。
她估摸着船工做饭前估计要挑拣一回米里沙子再下锅。但周老师她们以前都是靠学校的女工照顾生活,能把饭烧熟了就不错了,哪里能想到这许多。
田蓝也不嫌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以1937年的农业生产水平,农民自己都食不裹腹,能有东西送到自己肚子里,她没理由不珍惜。
她一边吃一边挑石子,待到吃完碗中饭,碗边的石子已经堆成了小小的山丘。就这样也没耽误田蓝再来一碗梅干菜汤,好好补充能量。
等她放下筷子,田蓝才意识到一船人似乎只有她在吃饭。
其他人即便端着碗,也是魂不守舍。
田蓝奇怪:吃啊,你们怎么不吃?天这么冷,不吃一会儿就凉了。到时候闹肚子,在船上你们打算怎么办?哭都没地方哭去。
龚丽娜抬眼,目光在她脸上一扫而过,然后又低下了脑袋,只露出纤细莹白的一截脖颈。
田蓝感觉自己挺猥琐,因为她一瞬间想到的居然是民国大渣男徐志摩的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当然,面前的女学生没有娇羞,有的只是单薄的脆弱。
比起神经粗的跟水泥柱一样的田蓝,这样单薄的脆弱才是位正常女学生的表现。
田蓝在心中叹气,劝告大家:赶紧吃,不要浪费,后面我们未必有机会坐下来安安生生地吃一餐饭。
坐在她身旁的女生耸然而起,声音都不由自主地拔高了:连饭都不能吃了吗?
田蓝平静地看着她:覆巢之下,岂有安卵?
龚丽娜丢下了手上的碗,又捂着脸呜呜地哭:我们成亡国奴了,我们已经是亡国奴。
军人看到敌人望风而逃,国家还有什么希望?
田蓝认真道:我们会赢的,我们一定会赢。从日本打淞沪会战开始就决定了一件事,他们会输掉这场战争。
众人面面相觑,虽然淞沪会战坚持了三个月,但还是日本赢得了这场战役。也正因为如此,大家才这般绝望。那是场举全国之力的战争,他们以为可以打垮日本人侵略的野心,将这帮强盗彻底赶出去的。
田蓝认真道:这种想法从一开始就是幻想。中国积弱已久,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我们就一直处于落后挨打的状态。相反的,日本搞了明治维新,他们已经逐渐强大起来。所以短期内我们根本不可能战胜日本,否则的话就不会有九一八轰炸北大营,也不会有七七事变北平沦陷。
她话还没说完,龚丽娜就哭得更加厉害了:所以从头到尾就是错的,我们也应该建立一个伪满洲国,根本就不应该抗争。
旁边人愤怒起来,纷纷呵斥:你也要当汉.奸吗?你也要当叛徒吗?你是不是也要唱天地内,有了新满洲。新满洲,便是新天地?
田蓝不知道这是什么歌,总觉得像邪.教歌曲。
她怕双方先内讧,赶紧开口劝:好了,别吵也别哭。听我继续说下去,为什么从淞沪会战开始,日本就肯定会?大家想想看,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中间间隔了多少年?这个过程中小摩擦不断,但是大动作有限。为什么?是日本人特别仁慈吗?故意给我们休养生息的时间吗?当然不是,因为它也要培养后方,支撑前线作战。北平的后方是东北,上海的后方是谁?上海距离日本本土又多远?他们的补给线又有多长?
龚丽娜却没心思听下去,垂头丧气道:可我们还是输了,我们一败涂地。
田蓝举起自己的手,又开始举强大的手指和弱小的拳头的例子。
日本军队很强大,我们要正视这个事实,必须放弃速战速决不切实际的幻想。早在多年前,国父就曾经断言中日一旦全面开战战争,持续时间不会少于5年。为什么?第一,我们要在漫长的抗日过程中锻炼军队,全民皆兵,培养出现代化的军民部队。第二,以空间换时间,这种说法大家应该都听过了。华夏人多,华夏地方大。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争打的是前线对抗也是后勤补给。一旦战线拉长,日方补给困难,人员补充不足,他们单兵作战的优势就会被大大的降低。难听点讲,就是耗死你。第三,战争也是唤醒民众觉醒的过程。我们这个国家这些年战乱不断,今天来这个大帅,明天换那个督军,哪个都得刮地皮,哪个都得收重税。换一个又怎么样呢?说不定还比现在这个好一些。民众存有这样的幻想,战斗怎能不节节退败?刀,只有架在脖子上,大家才明白,不反抗就是一个死字。
龚丽娜还在嘤嘤地哭,她周围好几个女生同样红眼圈。
周老师喃喃自语:那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昨晚的经历让她心惊肉跳,刚才跟国军的遭遇却让她万念俱灰。
田蓝认真道:我们一定会赢的。就像昨天晚上,我们都以为自己死定了,但最后死的人是谁?
众人悚然一惊,那些不愿意回忆的糟糕画面又浮现在脑海。
田蓝继续说下去:我们为什么能赢?就是拳头打败了大拇指。如果一对一单挑,我们谁都不是他们的对手,但我们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
龚丽娜反驳:不管是九一八还是七七事变或者淞沪会战,我们的人都不少啊,为什么我们还是输了?
这里要问我们昨晚为什么会赢?如果我们扯着嗓子大喊大叫,指望船工过来救我们,结果会怎样?
众人默然,还用说吗?船工早就逃之夭夭。
田蓝点头,下了定论:这就是第一,我们靠自己,我们不寄希望于其他任何人的拯救,我命由我不由天。既不会有国联的调停,也不会有国际社会伸张正义。因为正义只存在于剑锋之上。
她又继续说下去,假如昨晚我们跟他们搏斗的时候,害怕自己刮花了脸,担心自己会被抓到,想着反正这么多人呢,不差我一个人的力气,那又会怎样?不用说,没有周老师的拼死相助,没有大家的鼎力支持,我现在就是一具死尸。
周老师下意识地冒了句:你也救了我,是你们救了我。
田蓝点头:没错,这就是第二点,万众一心,我们团结一致,谁也没有因为私欲就选择退缩。第三,假如昨天我们被赶下了船,船上只留了两三个人,那么站在岸上的我们,即便听到她们的呼救声,我们是否有勇气冲上去?不用说大话,每个人都扪心自问。谁都怕死,英雄从来都不好当。如果不是逼到自己头上,我也未必会上船。
她把自己说成这样,大家就松了口气,没那么大的精神压力了。
然而田蓝又接着说下去:所有人都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打东北的时候,我们认为东北离我们很远。打北平的时候,我们认为那是北方。等战火烧到了上海,我们依然觉得那是大城市的事。然而,日本人却不嫌宛城小,蚊子再小也是肉。于是,逃亡的就变成了我们。日本鬼子在烧杀掳掠的时候,我们是庆幸,被侮辱被践踏的不是我们自己。等轮到我们时,大约也有跟当时的我们一样的人在偷偷庆幸吧。反正跟我没关系。
众人沉默,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如果人人都摒弃这样的想法,我们能够做到的事,我们华夏也能做到。就算是以十当一,我们也肯定能赢。
田蓝打着呵欠推船舱门,声音带着浓浓的倦意:我要睡觉了,继续一路往上游开,不要停留。换班,昨晚休息的人负责警戒,没睡着的也得干活。以后该吃吃,该睡睡,过了点儿没有任何人会等你们。不许出去,就在窗户边仔细观察外面的情况。女学生是靶子,天下兵乱,平民也可能会变成土匪。
话说完了,她倒在床上,很快响起了呼噜声。
船上众人面面相觑,周老师都难以置信。隔着薄薄的板壁,就是尸体,一排四个,个个面容狰狞。她居然在这种环境下倒头就睡。
她果然像是被什么东西附了体一样,全然不是她们认识的那位女同学了。
可诡异的,谁也不希望这个全然陌生的田蓝消失。
因为,现在的她,就是她们的定海神针。
学生们集体看向老师。
周老师暗自叹气,硬着头皮吩咐:就照田蓝说的做,换班睡觉,注意执勤。
被赶上床的学生们个个都瞪大眼睛,以为自己会睡不着。结果田蓝的呼噜声像有魔力,具备强烈的传染性。
稀里糊涂间,大家枕着她微微的鼾声,居然也沉沉坠入了梦乡。
窗外,太阳高高升起,初冬的阳光染了半江红艳艳的光。江上白帆点点,帆下的人同她们一道,奔向活下去的希望。
活着,努力活着,拼命活着,活着才能看到一个崭新的世界。
一个阳光普照,人人都平平安安的新世界。
第53章 三十年代来抗日(捉虫)
田蓝睡得很沉。
恍恍惚惚间, 她跌入了梦乡,梦见了父母家人。
事实上在上一个世界,她鲜少梦见自己的家人。尤其是最后几年, 能够从空间进入太空站之后, 她几乎将所有睡着之后的时间都花费在育种上了,以至于连做梦都顾不上。
这一回她在梦境里跟父母一道吃年夜饭。吃过年夜饭, 父母就要出发驰援湖北。
往常每年过年时都要喝点酒的父亲这一回连酒酿元宵都没敢喝,而一向都得絮叨她两句的母亲也出奇的沉默。
饭桌上,只有爷爷奶奶安慰即将启程的人。没事,家里有他们,孩子也大了, 没有什么可以操心的。
田蓝送父母出门上车,收到的只有一句指令:好好在家呆着, 好好照顾爷爷奶奶。
那个时候, 她还不知道父母离家前写了遗书。因为当时还没有疫苗, 当时他们对新冠的具体情况也知之有限,他们甚至没办法保证自己有足够的防护物资。他们是抱着牺牲的准备去践行自己的诺言。
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
我志愿加入中国公.产.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永不叛党。
田蓝睁开眼睛,斜阳已经坠了半个入江中,江水红染, 窗棱都透着隐隐的艳色。
周老师过来喊人:醒了啊, 醒了过来吃点东西吧, 你中午都没吃。
待到田蓝转过脸, 周老师才呀了一声:怎么了?你不舒服吗?
田蓝伸手一摸脸,发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居然已经泪流满面。
她想她不是因为思念家人而哭泣。
已经经历一个世界的历练,她没那么脆弱。
她想她不是因为失去了空间而悲伤。
因为就现在的状况,即便再冒出个太空站给她育种,她能把种子种在何方?
偌大的华夏,没有一处可以安放书桌。
偌大的国家,也没有一处可以归田园居。
她能干什么呢?来到1937年,她能做什么?
倘若是她的父母,作为知名医学专家,他们起码可以继续老本行当军医,为这场战争尽自己的一份力。
可她是学农业的呀,她要去哪儿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她喃喃自语:我能做什么呢?
周老师愣了下,下意识回应:现在没什么要做的,你先吃饭吧。吃过饭以后,要不我们开始上课吧。
在船上上课,听上去极为不可思议。
但作为老师,她也不知道自己现在能做什么,不如开始上课,起码可以给大家找点事情做,不至于这样惶惶不可终日。
田蓝呆愣愣的,半晌才冒了句:好,我教大家打.枪吧。
周老师浑身颤抖。作为彻头彻尾的良民,别说打.枪了,到现在,她看到枪都心惊胆战。
田蓝已经翻身下床,强调了一句:我们必须得每个人都会开.枪,即便我们没有那么多枪。
她回过头,面无表情道,因为就算我们战死到只有最后一人,也只能站着死,不许跪着降。
她这一眼实在太过瘆人,看得周老师忍不住浑身一个激灵。
直到此时此刻,这位年轻的教师才意识到,自己的学生已经杀过人。
她模模糊糊地想,开过枪的人果然不一样。
田蓝跟自己记忆中的模样,已经判若两人。
船舱里的学生沉默着,完全不复青春少女的活泛。
田蓝拍拍手,示意大家听她说话:我要教大家认识枪,抓到枪以后如何拿下保险栓?如何射击?这些,我们都得知道。
龚丽娜一直处于低气压状态,这会儿听了她的话愈发没好气:知道这些有什么用,我们难不成还要开枪吗?我们现在可是处于大日本帝国主义的保护下,谁敢对我们动.枪啊。我真TM的希望哪怕是有一个人,只有一个人对我们开枪甚至是扔石头也好啊。
没有,从头到尾都没有。这一路上,岸上散兵游勇冲她们喊话,瞧见日本人的帽子,就吓得一哄而散。还有帆船上那些探头探脑的人,但凡瞧见日本兵的身影,就再也不敢试图靠近。
她从来没有如此屈辱过,那些日本兵活着的时候没能糟蹋她们,死了以后却在践踏她们的尊严,她们身为华夏儿女的尊严。
我真想有人对我们开枪啊。
田蓝可听不得这话,她立刻拉下脸:真开枪的话,我们总共三柄枪,才几发子弹?这个只能吓唬人。
龚丽娜气呼呼地扭过头去,不愿意再理会田蓝。
田蓝倒是无所谓,她22岁穿越,又在上一个世界待了7年。从心理年龄上来讲,她已奔三,按照这个时代早婚早育的特点,说不定她都能当这姑娘的妈了。她觉得自己应当宽容点。
好了,大家不要放松警惕。晚上最容易出事,趁着天黑前的这点时间,所有人都好好看看枪是怎么回事?
说着,田蓝就开始拆枪。
周老师和她的学生们都惊呆了。
田蓝会打枪这事,她们惊讶完了就自己给自己找理由,好歹人家爹以前是督军。非要分门别类的话,她也可以归为将门虎女这一波。
再鸳鸯蝴蝶派点儿想,霍少不是要娶她进门吗?武将的罗曼蒂克说不定就包含打.枪这一项。
好吧,现在想想不太可能。田蓝比那位望风而逃的霍将军更加像个武将。
但,就是再像武将,她也不至于对枪械了如指掌啊。她居然会拆枪装枪!她到底是在哪儿学的?
田蓝煞有介事:连枪支都不会装卸,又怎么可能真正会打.枪呢?就好像你不会修车,你哪里能单独开车上路?
前者大家不清楚,后者倒是真的。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