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摆摆手,认真道:我也不想发什么财。老九,要不是你今年就高考走了,我也不会带你看这个电视剧。你要举报我的话,那请便吧,其实我也不太在意这些事了。如果举报我,能够让你更上一层楼的话,我愿意当这块砖头。
陈立恒哑然失笑:你想哪去了?你可是财神爷。要说举报的话,10个我们都不够被举报的。你看我们搞的那些东西,说白了不都是为了挣钱吗?不比你这样自娱自乐性质严重多了?现在政策变了,鼓励大家劳动致富。你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创造的财富,有什么好害怕的?
然而唐老师有唐老师的顾虑,任何没经历过他惨淡人生的人,都没资格指责他的谨小慎微。
以他倒霉的命运,他但凡再不小心一点,也没能耐活到今天。
陈立恒劝了半天,对方也不为所动。
他实在没辙,只好只向唐老师请教技术问题。毕竟,他跟着学生做电视机的时候,情况跟现在又不尽相同。
只要不让唐老师做电视卖,技术方面的问题,他倒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尤其是购买渠道,他也一一交代清楚。
两人还就电视机该如何改进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连饭都是胡乱吃了两包糖,还是田蓝送给唐老师当谢礼的糖。
后来要不是高复班到了上课的时候,学生过来敲宿舍门,说的意犹未尽的唐老师还舍不得出去呢。
陈立恒再抬头一看天,才发现时候不早了,外面又下起了雨。
胡长荣他们都劝他今晚干脆留在公社,大家把大礼堂的桌子拼在一起,就变成了大通铺,一块儿睡觉。
陈立恒却摇头:算了吧,明天我还有事,得一大早就出门。
他要去买元件啊。
唐老师的电视机太小了,一个人看能凑合,上电视大学却不成。
他得做个更大的电视机。
众人劝不过他,只好帮他找了蓑衣和斗笠,送他出门。
如此一耽搁,等陈立恒回到赵家沟时,天早就黑透了,雨也淅淅沥沥的下得愈发大起来。
田蓝听到动静,赶紧开了房门,把人迎进屋:今天怎么到现在?事情不顺利吗?
陈立恒叫夜雨冻得够呛,陡然进了温暖的屋子,他不由自主打了个寒战,才能说话:还行吧,我慢慢跟你说。
田蓝慌忙的给他倒了热水,让他喝下去顺顺气:先不着急,你把衣服换了再说,别着凉了。
陈立恒喝下热水,又泡了脚,这才舒服地发出一声叹息,慢慢说唐老师的事。
真没想到,他76年的时候就自己做出了电视机。做好的当天,刚好播放主席逝世的新闻。当时他都吓死了,根本不敢提,生怕被人说他是恶毒的□□分子,在诅咒我们领袖。后来广播也开始播放新闻,他才知道那是真的。
田蓝默然,半晌才叹了口气:他也怪倒霉的。
可不是嚒。陈立恒苦笑,这样一个人才,本来应该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做出多少贡献。结果却被蹉跎了这么多年。
田蓝端了温在锅里的玉米饼子来,招呼他吃,趁机怂恿人:好饭不怕迟,唐老师现在也就是50岁,起码还能再干20年了。往事不可追,失去的青春,现在开始抢回来。他既然有做电视机的技术,就应该发挥专长,好好把这变成一项事业。虽然他自己花了三个月,但我想啊,只要把流程规划好,步骤变成流水线作业,那么生产速度肯定能够大大提高。第1台电视机的原料成本是60块钱,咱们对外卖200块钱,不要票,应该能卖出去。那利润可是两倍还多。
陈立恒咬了口玉米面饼子,感觉真是香。他摇头苦笑:甭提了,唐老师已经被吓坏了,根本不肯接这一茬。
其实没唐老师帮忙,他也能自己把电视机做出来。但他想做的事太多了啊,他还想在高考前把水泥厂给弄出来。这样加了电视机,他就分.身乏术了。
田蓝眼睛珠子一转,立刻有了主意:别怕,咱们先不说卖电视机的事,就说电视大学。他的电视不是小吗?我们要做个大的。因为我们没空,所以只能委托唐老师帮忙。又因为唐老师还身负着高复班的指导任务,无法全心全意干着活。所以我们得给他找助手,让他们协助唐老师完成这项工作。
她又强调,可以暗示唐老师,如果他不想插手的话,直接把技术教给学生就行。后面的事就跟他没关系了。
陈立恒笑着点头:好,咱们公社先来个大电视机,来解决电视大学的问题。后面,其他公社应该会有样学样了。
田蓝用力点头:那当然了,大家都是兄弟公社,怎么能够厚此薄彼?落在别人后面呢。起码每家公社都要有台电视机吧。
先从公社开始,然后再到各个大队。
现在赵家沟大队已经渐渐阔起来了,应该可以考虑通电的问题。其实通电的花费也不大,主要开支就是电线杆子和电线。其他大队一旦开始熬糖,估计手上也能拿出这笔钱。
从向阳公社开始,渐渐扩散到周边各个公社的大队,需要的电视机也就越来越多。到那个时候,再让做熟了手的唐老师兼任个技术顾问吧。
不用坐班,作为老师,学生上门请教问题,总不该把学生赶出门吧。
陈立恒越说越乐呵,伸手拍床板:很好,温水煮青蛙,一步步慢慢来。
气得田蓝立刻打他的手:你个家伙,塘里的水冻死人了,你洗床单不嫌烦啊?
陈立恒盯着她笑:我洗就是了,明天洗床单好不好?
田蓝立刻推他:滚滚滚,好好睡你的觉。不是要去买元件吗?赶紧睡觉吧。
得,熬夜的同志就是这么没人权,躺在同一个被窝里也只能乖乖睡觉。
陈立恒唉声叹气了半天,到底没扛过睡魔的侵袭,缓缓地发出了呼噜声。
田蓝耳朵靠在他的胸口上,听他低沉的呼噜声,感受他胸膛起伏发出的震荡,感觉跟听摇篮曲似的,也渐渐进入了梦乡。
一夜好眠。
第二天,陈立恒照旧蹭车进城。到了县城,再坐一班公交,就能去城东的旧货市场。那里能淘到不少宝贝。
他没敢耽误时间,下了酒厂的车,就赶紧去坐公交。
没等他到公交站台,宋清远在后面喊他的名字:哎,老九,你咋又跑到城里溜达了?兰花花呢?不是我批评你,即便你俩已经结婚了,你也不能每次都丢下兰花花。
你少扯淡,我问你,你跑酒厂来干什么?
宋清远嘿嘿直乐,伸手捣他胸口:到时候记得来喝喜酒啊,下个月初六,我要结婚了。我过来看能不能多要点酒。
陈立恒连声道恭喜:你小子可真不容易,总算没被甩了。
瞧你这话说的,能不能说点好听的?
陈立恒笑道:好听的不如好用的,下个月是吧?等着,喜糖的事儿,你们就不用愁了。
宋清远嘿嘿直笑:本来这事儿就归你和兰花花管。对了,你跑来干啥?还负责押货呀。
不是。陈立恒没瞒他,我准备去旧货市场淘点元件,看能不能装台电视机。
宋清远大吃一惊,很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意思:你小子可以啊,当初连录音机都是我们装的,你现在连电视都会装啦?
陈立恒白了他一眼:这有什么难的?原理就是那些。我不跟你废话了,我得早点过去,尽可能多找些能用的零部件。
宋清远今天调休,反正也没事做,索性缠着他:你小子真行吗?如果你能做出来,你给我也做一台呗。我花钱买,200块钱怎么样?
现在他生活的大院里只有一户人家有电视,每到礼拜四晚上8:00,电视机里开始播放《大西洋底来的人》,他真是抓心挠肺的难受。
因为他跟那户人家关系不好,实在不想为电视剧而折腰。可他又特别想看。
陈立恒一本正经:我还不知道成本呢,如果贵的话,那我可不能便宜卖给你。
宋清远看透了他丑陋的嘴脸。
自从老九一门心思挣钱开始,他就已经不是当初的老九了。
走走走,我陪你去,我看看到底什么价。说吧,都要哪些零部件?我看我那儿有没有。
六七十年代的知青,普遍都是无线电爱好者。手上多半攒了不少零部件,用来组装收音机用的。
陈立恒报了几个名字,说到显像管的时候,宋清远突然间一拍大腿:哎呦,这还真有。
陈立恒奇怪:你买这个干啥?
宋清远哈哈大笑:我是说县里的百货商店有,我看见过。
这个家伙,到今天还好好活着,只能说明大家都非常仁慈,不跟他一般见识。
不过既然县里的商店有显像管。那他们肯定得看看。不然旧货市场看他们不了解行情,宰人,旧货卖的比新货还贵怎么办?那可真亏大了。
百货商店也不远,宋清远骑着自行车过来的,直接驮陈立恒去商店里就行。
两人进门,直奔柜台,开口问售货员显像管怎么卖。
售货员正在剪指甲,倒也没不理睬他们,随口回答:显像管啊,90块钱。
陈立恒一听,也不再啰嗦,直接掉头走人。
没想到旁边一个干部模样的中年男人却喊住了他:小伙子,你要买显像管吗?想干什么呀?
陈立恒一本正经:想做实验呗,现在都说科学技术很重要,得动手才能得出结论。
那人点点头,到柜台后面同售货员说了两句话,售货员又开口喊陈立恒:同志,你过来吧,这批显像管按积压商品处理,5块钱一只。
我的妈呀,宋清远差点没当场摔到地上。90块钱变5块,那真是猪肉卖出了大白菜的价。
他结结巴巴地询问售货员:真真的吗?这显像管还能用吗?
美丽的售货员送了他一个大白眼:当然能用,是好的!就是太贵了,90块钱谁买得起?从进这批货开始,就一直摆在这里吃灰,一只都没卖出去过。
陈立恒笑道:不是我们不想买,实在买不起呀。90块钱呢,我们一个月才能拿多点工资呀。
我也觉得这价格不合理,根本就不是想卖的意思。售货员拿了显像管给他,收下10块钱,准备找5块。
陈立恒却拦住她:同志,我不止要一只,你们这批有多少货?我都要了。
售货员立刻警觉:你到底是什么人?你为什么要这么多显像管?你做实验需要多少显像管啊?
陈立恒苦笑:同志,你别误会,其实我是帮学校买的。我们学校做实验需要显像管,而且是大批量的显像管。我们一直找不到货源,只能满世界碰运气。你看现在学校经费那么紧张,又不能耽误学生的学习。好不容易让我碰到了便宜的显像管,我当然想包圆了。您别误会,我真不是坏人,也不敢做坏事。
这个年头的人普遍淳朴,售货员被他的说法打动了,立刻点头答应:没问题,这批都包圆给你了。
陈立恒大喜过望:那好,我马上请我同事把钱送过来。这些我都要。
商场领导前脚刚去门口的小黑板上,用粉笔写下新处理一批积压显像管,5块钱一只,欲购从速。
后脚就有电子发烧友登门求购。
结果等他们到柜台一问,才知道自己晚了一步,显像管已经销售一空。
第130章 八零知青不回城
陈立恒等不及田蓝给他送钱。
他要先打电话回向阳公社, 然后再由向阳公社的喇叭通知到赵家沟,田蓝才能得到消息。完了她还得想办法把钱送到县城来。
如此折腾一圈,估计今晚钱能不能到位, 都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因为交通实在太不方便了。
陈立恒都觉得一辆拖拉机太少, 起码各个生产队都有一辆。除此之外,还要有公共拖拉机,就像公交车一样, 定时发车,好歹能把大家送到县城来。
他等不及, 索性将主意打到宋清远头上。5块钱一只显像管,必须得今天拿走啊。
老陈同志当了一辈子的将军,气场全开始时,都不用张嘴, 单凭眼神便让宋清远稀里糊涂地主动提出:别磨蹭了, 不就是1500块钱吗?这钱我先出。回头你还我。
待到他交出了存单,看着那一大堆显像管,他就傻眼了, 可怜巴巴地抓着陈立恒的胳膊, 死死盯着对方:老九, 你可得尽快把钱还我。这是我结婚的钱!
什么喜糖、喜酒以及办宴席, 对了,还有给新娘子的手表,都要从这钱里出。
陈立恒好笑:喜酒、喜糖我包了, 电视机也送给你。我还能给你弄个有穿衣镜三门橱衣柜,还要啥家具都给你打好了送过去。办婚宴时要的蔬菜和鸡蛋还有咸肉以及香肠, 我们给你备上。加在一起就抵这1500块钱。这买卖你划算吧?
宋清远在肚子里算了回账, 满脸严肃地强调:还有手表, 起码得是121块钱的上海牌全钢手表。
陈立恒捶了他一把:美不死你吧?你能弄到手表票再说。
他们不敢耽误时间,提了货就暂时放在宋清远的宿舍,然后又跑去城东的旧货市场,继续淘剩下的元件。
这回他们运气不错,从中午跑到晚上,总算把所有需要的元件都找齐了。剩下的就是要多少货的问题。
陈立恒原先想先少量进货,试制成功之后再扩大生产规模。但显像管的事打破了他的计划,他怕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干脆来把大的,将人家有的电子元件全收了。
当然,他没那么多钱,只能先交定金,等回头拿了钱再把货都取走。
宋清远都惊呆了,满脸认真地看着他:老九,你跟兰花花不打算过日子了吗?
这么多东西呀,那可是大几千块钱。
万一电视机做不好,或者做好了卖不掉,后面的日子他们准备喝西北风吗?
陈立恒涌到脑子里的热血稍稍退下,也生出了担忧,这还强撑着:这有什么,一点冒险精神都没有,还怎么做事呀?
打仗就那样,从来没有百分百的把握。那你就不打吗?该打的时候还得打。进攻是最好的防御。
宋清远说不过他,只是强调一点:反正我的电视机、收音机还有喜糖喜酒喜宴跟家具,外带手表,你都得包了。
瞧这家伙的疯魔劲儿,他是不敢指望下个月能拿回他的1500块钱了。
好在这个月的工资还没发,他手上又有点活钱。把这些大头解决了,剩下的他只能自己凑合了。
陈立恒白了他一眼:我至于贪你那三瓜两枣吗?
当着外人面,他口气大的很。
等回到赵家沟,跟田蓝躺在一个被窝里睡觉的时候,他终于知道发愁了。
当家才晓得柴米贵呀,这一出手差不多一万块了。万一到时候电视机做不好,做好了又卖不出去,那可真要砸在手里了。
电视机不是糖和酒,几毛钱也能尝尝味道。几百块钱的开销,对全国老百姓来说都不是小数目,更别说这里的社员了。
电视机也不是拖拉机,虽然后者更贵,一台要几千块。但拖拉机有产出啊,无论耕田还是拖货,都能哗哗地挣钱。
电视机就是个享受的奢侈品,满足大家文化娱乐需求而已。眼下,大家的物质生活水平已经足够承担这样的享受了吗?
恋耽美
陈立恒哑然失笑:你想哪去了?你可是财神爷。要说举报的话,10个我们都不够被举报的。你看我们搞的那些东西,说白了不都是为了挣钱吗?不比你这样自娱自乐性质严重多了?现在政策变了,鼓励大家劳动致富。你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创造的财富,有什么好害怕的?
然而唐老师有唐老师的顾虑,任何没经历过他惨淡人生的人,都没资格指责他的谨小慎微。
以他倒霉的命运,他但凡再不小心一点,也没能耐活到今天。
陈立恒劝了半天,对方也不为所动。
他实在没辙,只好只向唐老师请教技术问题。毕竟,他跟着学生做电视机的时候,情况跟现在又不尽相同。
只要不让唐老师做电视卖,技术方面的问题,他倒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尤其是购买渠道,他也一一交代清楚。
两人还就电视机该如何改进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连饭都是胡乱吃了两包糖,还是田蓝送给唐老师当谢礼的糖。
后来要不是高复班到了上课的时候,学生过来敲宿舍门,说的意犹未尽的唐老师还舍不得出去呢。
陈立恒再抬头一看天,才发现时候不早了,外面又下起了雨。
胡长荣他们都劝他今晚干脆留在公社,大家把大礼堂的桌子拼在一起,就变成了大通铺,一块儿睡觉。
陈立恒却摇头:算了吧,明天我还有事,得一大早就出门。
他要去买元件啊。
唐老师的电视机太小了,一个人看能凑合,上电视大学却不成。
他得做个更大的电视机。
众人劝不过他,只好帮他找了蓑衣和斗笠,送他出门。
如此一耽搁,等陈立恒回到赵家沟时,天早就黑透了,雨也淅淅沥沥的下得愈发大起来。
田蓝听到动静,赶紧开了房门,把人迎进屋:今天怎么到现在?事情不顺利吗?
陈立恒叫夜雨冻得够呛,陡然进了温暖的屋子,他不由自主打了个寒战,才能说话:还行吧,我慢慢跟你说。
田蓝慌忙的给他倒了热水,让他喝下去顺顺气:先不着急,你把衣服换了再说,别着凉了。
陈立恒喝下热水,又泡了脚,这才舒服地发出一声叹息,慢慢说唐老师的事。
真没想到,他76年的时候就自己做出了电视机。做好的当天,刚好播放主席逝世的新闻。当时他都吓死了,根本不敢提,生怕被人说他是恶毒的□□分子,在诅咒我们领袖。后来广播也开始播放新闻,他才知道那是真的。
田蓝默然,半晌才叹了口气:他也怪倒霉的。
可不是嚒。陈立恒苦笑,这样一个人才,本来应该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做出多少贡献。结果却被蹉跎了这么多年。
田蓝端了温在锅里的玉米饼子来,招呼他吃,趁机怂恿人:好饭不怕迟,唐老师现在也就是50岁,起码还能再干20年了。往事不可追,失去的青春,现在开始抢回来。他既然有做电视机的技术,就应该发挥专长,好好把这变成一项事业。虽然他自己花了三个月,但我想啊,只要把流程规划好,步骤变成流水线作业,那么生产速度肯定能够大大提高。第1台电视机的原料成本是60块钱,咱们对外卖200块钱,不要票,应该能卖出去。那利润可是两倍还多。
陈立恒咬了口玉米面饼子,感觉真是香。他摇头苦笑:甭提了,唐老师已经被吓坏了,根本不肯接这一茬。
其实没唐老师帮忙,他也能自己把电视机做出来。但他想做的事太多了啊,他还想在高考前把水泥厂给弄出来。这样加了电视机,他就分.身乏术了。
田蓝眼睛珠子一转,立刻有了主意:别怕,咱们先不说卖电视机的事,就说电视大学。他的电视不是小吗?我们要做个大的。因为我们没空,所以只能委托唐老师帮忙。又因为唐老师还身负着高复班的指导任务,无法全心全意干着活。所以我们得给他找助手,让他们协助唐老师完成这项工作。
她又强调,可以暗示唐老师,如果他不想插手的话,直接把技术教给学生就行。后面的事就跟他没关系了。
陈立恒笑着点头:好,咱们公社先来个大电视机,来解决电视大学的问题。后面,其他公社应该会有样学样了。
田蓝用力点头:那当然了,大家都是兄弟公社,怎么能够厚此薄彼?落在别人后面呢。起码每家公社都要有台电视机吧。
先从公社开始,然后再到各个大队。
现在赵家沟大队已经渐渐阔起来了,应该可以考虑通电的问题。其实通电的花费也不大,主要开支就是电线杆子和电线。其他大队一旦开始熬糖,估计手上也能拿出这笔钱。
从向阳公社开始,渐渐扩散到周边各个公社的大队,需要的电视机也就越来越多。到那个时候,再让做熟了手的唐老师兼任个技术顾问吧。
不用坐班,作为老师,学生上门请教问题,总不该把学生赶出门吧。
陈立恒越说越乐呵,伸手拍床板:很好,温水煮青蛙,一步步慢慢来。
气得田蓝立刻打他的手:你个家伙,塘里的水冻死人了,你洗床单不嫌烦啊?
陈立恒盯着她笑:我洗就是了,明天洗床单好不好?
田蓝立刻推他:滚滚滚,好好睡你的觉。不是要去买元件吗?赶紧睡觉吧。
得,熬夜的同志就是这么没人权,躺在同一个被窝里也只能乖乖睡觉。
陈立恒唉声叹气了半天,到底没扛过睡魔的侵袭,缓缓地发出了呼噜声。
田蓝耳朵靠在他的胸口上,听他低沉的呼噜声,感受他胸膛起伏发出的震荡,感觉跟听摇篮曲似的,也渐渐进入了梦乡。
一夜好眠。
第二天,陈立恒照旧蹭车进城。到了县城,再坐一班公交,就能去城东的旧货市场。那里能淘到不少宝贝。
他没敢耽误时间,下了酒厂的车,就赶紧去坐公交。
没等他到公交站台,宋清远在后面喊他的名字:哎,老九,你咋又跑到城里溜达了?兰花花呢?不是我批评你,即便你俩已经结婚了,你也不能每次都丢下兰花花。
你少扯淡,我问你,你跑酒厂来干什么?
宋清远嘿嘿直乐,伸手捣他胸口:到时候记得来喝喜酒啊,下个月初六,我要结婚了。我过来看能不能多要点酒。
陈立恒连声道恭喜:你小子可真不容易,总算没被甩了。
瞧你这话说的,能不能说点好听的?
陈立恒笑道:好听的不如好用的,下个月是吧?等着,喜糖的事儿,你们就不用愁了。
宋清远嘿嘿直笑:本来这事儿就归你和兰花花管。对了,你跑来干啥?还负责押货呀。
不是。陈立恒没瞒他,我准备去旧货市场淘点元件,看能不能装台电视机。
宋清远大吃一惊,很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意思:你小子可以啊,当初连录音机都是我们装的,你现在连电视都会装啦?
陈立恒白了他一眼:这有什么难的?原理就是那些。我不跟你废话了,我得早点过去,尽可能多找些能用的零部件。
宋清远今天调休,反正也没事做,索性缠着他:你小子真行吗?如果你能做出来,你给我也做一台呗。我花钱买,200块钱怎么样?
现在他生活的大院里只有一户人家有电视,每到礼拜四晚上8:00,电视机里开始播放《大西洋底来的人》,他真是抓心挠肺的难受。
因为他跟那户人家关系不好,实在不想为电视剧而折腰。可他又特别想看。
陈立恒一本正经:我还不知道成本呢,如果贵的话,那我可不能便宜卖给你。
宋清远看透了他丑陋的嘴脸。
自从老九一门心思挣钱开始,他就已经不是当初的老九了。
走走走,我陪你去,我看看到底什么价。说吧,都要哪些零部件?我看我那儿有没有。
六七十年代的知青,普遍都是无线电爱好者。手上多半攒了不少零部件,用来组装收音机用的。
陈立恒报了几个名字,说到显像管的时候,宋清远突然间一拍大腿:哎呦,这还真有。
陈立恒奇怪:你买这个干啥?
宋清远哈哈大笑:我是说县里的百货商店有,我看见过。
这个家伙,到今天还好好活着,只能说明大家都非常仁慈,不跟他一般见识。
不过既然县里的商店有显像管。那他们肯定得看看。不然旧货市场看他们不了解行情,宰人,旧货卖的比新货还贵怎么办?那可真亏大了。
百货商店也不远,宋清远骑着自行车过来的,直接驮陈立恒去商店里就行。
两人进门,直奔柜台,开口问售货员显像管怎么卖。
售货员正在剪指甲,倒也没不理睬他们,随口回答:显像管啊,90块钱。
陈立恒一听,也不再啰嗦,直接掉头走人。
没想到旁边一个干部模样的中年男人却喊住了他:小伙子,你要买显像管吗?想干什么呀?
陈立恒一本正经:想做实验呗,现在都说科学技术很重要,得动手才能得出结论。
那人点点头,到柜台后面同售货员说了两句话,售货员又开口喊陈立恒:同志,你过来吧,这批显像管按积压商品处理,5块钱一只。
我的妈呀,宋清远差点没当场摔到地上。90块钱变5块,那真是猪肉卖出了大白菜的价。
他结结巴巴地询问售货员:真真的吗?这显像管还能用吗?
美丽的售货员送了他一个大白眼:当然能用,是好的!就是太贵了,90块钱谁买得起?从进这批货开始,就一直摆在这里吃灰,一只都没卖出去过。
陈立恒笑道:不是我们不想买,实在买不起呀。90块钱呢,我们一个月才能拿多点工资呀。
我也觉得这价格不合理,根本就不是想卖的意思。售货员拿了显像管给他,收下10块钱,准备找5块。
陈立恒却拦住她:同志,我不止要一只,你们这批有多少货?我都要了。
售货员立刻警觉:你到底是什么人?你为什么要这么多显像管?你做实验需要多少显像管啊?
陈立恒苦笑:同志,你别误会,其实我是帮学校买的。我们学校做实验需要显像管,而且是大批量的显像管。我们一直找不到货源,只能满世界碰运气。你看现在学校经费那么紧张,又不能耽误学生的学习。好不容易让我碰到了便宜的显像管,我当然想包圆了。您别误会,我真不是坏人,也不敢做坏事。
这个年头的人普遍淳朴,售货员被他的说法打动了,立刻点头答应:没问题,这批都包圆给你了。
陈立恒大喜过望:那好,我马上请我同事把钱送过来。这些我都要。
商场领导前脚刚去门口的小黑板上,用粉笔写下新处理一批积压显像管,5块钱一只,欲购从速。
后脚就有电子发烧友登门求购。
结果等他们到柜台一问,才知道自己晚了一步,显像管已经销售一空。
第130章 八零知青不回城
陈立恒等不及田蓝给他送钱。
他要先打电话回向阳公社, 然后再由向阳公社的喇叭通知到赵家沟,田蓝才能得到消息。完了她还得想办法把钱送到县城来。
如此折腾一圈,估计今晚钱能不能到位, 都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因为交通实在太不方便了。
陈立恒都觉得一辆拖拉机太少, 起码各个生产队都有一辆。除此之外,还要有公共拖拉机,就像公交车一样, 定时发车,好歹能把大家送到县城来。
他等不及, 索性将主意打到宋清远头上。5块钱一只显像管,必须得今天拿走啊。
老陈同志当了一辈子的将军,气场全开始时,都不用张嘴, 单凭眼神便让宋清远稀里糊涂地主动提出:别磨蹭了, 不就是1500块钱吗?这钱我先出。回头你还我。
待到他交出了存单,看着那一大堆显像管,他就傻眼了, 可怜巴巴地抓着陈立恒的胳膊, 死死盯着对方:老九, 你可得尽快把钱还我。这是我结婚的钱!
什么喜糖、喜酒以及办宴席, 对了,还有给新娘子的手表,都要从这钱里出。
陈立恒好笑:喜酒、喜糖我包了, 电视机也送给你。我还能给你弄个有穿衣镜三门橱衣柜,还要啥家具都给你打好了送过去。办婚宴时要的蔬菜和鸡蛋还有咸肉以及香肠, 我们给你备上。加在一起就抵这1500块钱。这买卖你划算吧?
宋清远在肚子里算了回账, 满脸严肃地强调:还有手表, 起码得是121块钱的上海牌全钢手表。
陈立恒捶了他一把:美不死你吧?你能弄到手表票再说。
他们不敢耽误时间,提了货就暂时放在宋清远的宿舍,然后又跑去城东的旧货市场,继续淘剩下的元件。
这回他们运气不错,从中午跑到晚上,总算把所有需要的元件都找齐了。剩下的就是要多少货的问题。
陈立恒原先想先少量进货,试制成功之后再扩大生产规模。但显像管的事打破了他的计划,他怕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干脆来把大的,将人家有的电子元件全收了。
当然,他没那么多钱,只能先交定金,等回头拿了钱再把货都取走。
宋清远都惊呆了,满脸认真地看着他:老九,你跟兰花花不打算过日子了吗?
这么多东西呀,那可是大几千块钱。
万一电视机做不好,或者做好了卖不掉,后面的日子他们准备喝西北风吗?
陈立恒涌到脑子里的热血稍稍退下,也生出了担忧,这还强撑着:这有什么,一点冒险精神都没有,还怎么做事呀?
打仗就那样,从来没有百分百的把握。那你就不打吗?该打的时候还得打。进攻是最好的防御。
宋清远说不过他,只是强调一点:反正我的电视机、收音机还有喜糖喜酒喜宴跟家具,外带手表,你都得包了。
瞧这家伙的疯魔劲儿,他是不敢指望下个月能拿回他的1500块钱了。
好在这个月的工资还没发,他手上又有点活钱。把这些大头解决了,剩下的他只能自己凑合了。
陈立恒白了他一眼:我至于贪你那三瓜两枣吗?
当着外人面,他口气大的很。
等回到赵家沟,跟田蓝躺在一个被窝里睡觉的时候,他终于知道发愁了。
当家才晓得柴米贵呀,这一出手差不多一万块了。万一到时候电视机做不好,做好了又卖不出去,那可真要砸在手里了。
电视机不是糖和酒,几毛钱也能尝尝味道。几百块钱的开销,对全国老百姓来说都不是小数目,更别说这里的社员了。
电视机也不是拖拉机,虽然后者更贵,一台要几千块。但拖拉机有产出啊,无论耕田还是拖货,都能哗哗地挣钱。
电视机就是个享受的奢侈品,满足大家文化娱乐需求而已。眼下,大家的物质生活水平已经足够承担这样的享受了吗?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