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上学日常(9)
招人这事是我亲口答应的,契书既然已经签了,此时我若说不要,那就是打我自己脸,也伤和气。谁不喜欢钱呢,但我招的学徒的待遇一直是一样的,我也不可能因为钱掌柜的规矩就改了我的规矩。
钱掌柜皱眉,问简穆:那郎君的意思是?
简穆伸出两根手指:我提两个方案,你选一个。一是,我们再签一份契书,那两个学徒归我,之前我们怎么合作,以后我们还怎么合作。二是,我让我的匠人全心全意带这两个学徒一个月,这两个人之后如何安排我不插手,条件是未来一年里,你每月要从我这里收固定数量的绒花制品,当然,质量我会保证。
钱掌柜的脸顿时黑了,刚刚才坐下的身子猛地拔起,压着愤怒对简穆说:郎君这是觉得我签这两个学徒就是为了让他们偷手艺?我代夫人管理产业这许多年,不说经过大风大浪,但还不屑于做此等小人之事!
钱掌柜很激动,简穆却始终很放松,等钱掌柜说完,才开口:我最开始找五婶谈合作时就说了,京城能工巧匠无数,绒花仅从工艺上说并不难,有人能自己琢磨出来,我一点都不会意外。
钱掌柜听了这话,脸色才缓和了些:那郎君是何意?
简穆的语气柔和:钱掌柜,我说过了,在商言商,我们之前合作得还算愉快,但是很显然,我们并不了解彼此。你有你的规矩,但我同样不喜欢有人替我做主。
简穆站起身:钱掌柜,我还要在京城待至少三年,所以我不希望因为些微小利就和五叔五婶产生不愉快。所以我是真心提出这两个方案的,希望你认真考虑。当然,如果你有其他可以兼顾我们彼此心意和利益的提议也行。
简穆朝钱掌柜拱拱手,告辞道:钱掌柜决定好随时找何平就行。简穆眼睛弯弯地又补了一句:这次是钱掌柜请我来的,那壶茶汤的钱就算你的吧。
钱掌柜突然就想起第一次见简穆,简穆同样眼睛弯弯地朝他拱手说请他多照顾自己的生意,生意红火就给他封大红包时的样子,那时的简穆就像个装大人样的小郎君,十分可爱,但也只是可爱而已。明明是不久前的事,简穆眼角的弧度似乎都没有变化,但钱掌柜就是觉得那个郎君和眼前这个半耍赖地要让他请客的郎君判若两人。
钱掌柜心下有丝后悔,是他轻看了对方。钱掌柜未等简穆踏出房间,就叫住了简穆,对着简穆一个长揖,道:盼郎君谅解,小人真是没有多想,看着人合适,顺手就签了。这事是小人考虑不周,郎君稍等片刻,小人现在就把人叫来,和他们解了契书,您与那二人重新立契即可。
简穆对钱掌柜的果断十分欣赏,上前两步扶起钱掌柜:说谅解就过了,我们第一次合作,有摩擦再正常不过,只要我们都愿意沟通,事情总有解决之法。
简穆想了想说:契书也别解了,钱掌柜与我另签一份契书,这两个人你借我三年,这三年他们是我的人,吃穿住行我包了。三年后我多半会离京,到时我把他们还给钱掌柜,钱掌柜看这样如何?
钱掌柜暗叹夫人这侄子真是深谙进退之道,不过心里到底舒服了些,笑着应了。
何平扶着简穆上车后,也跟了进去,刚刚应该是憋坏了,刚坐好就开始说话:少爷,钱掌柜就是故意把人签在了铺子里!
嗯。
您怎么最后又让步了?您完全不用搭理他,我们自己也能招人。
简穆翻了个白眼,刚刚说太多话,他此刻完全不想张嘴。
少爷,我觉得他就是仗着是五夫人的人,把您当个小孩子糊弄呢!
呃
少爷,您说他是不是想以后把那两个人放到别的铺子去?
少爷,五夫人知道这事吗?五夫人平时对您和二少爷很照顾,不像喜欢占这种便宜的人。
少爷
那一声一声的「少爷」就如魔音穿耳,扰得简穆头疼,简穆最终忍不了了:闭嘴。
何平顿了顿,闭上了嘴巴,然后就眨着两只不大的眼睛左一眼右一眼地瞥简穆。
简穆被他瞅得无法,只得开口:商人逐利、各为其主,我只是他主子夫君的庶出兄长的儿子,又不是他主子的儿子。若不是他非要掰扯那两个人的月钱,那两个人签给谁我也不是特别在乎,我又不是只靠这个吃饭,互相探探底线罢了。
何平评价:京城的人就是心眼儿多。
车内主仆说得热闹,完全没注意到,自从他们走出茶楼那一刻,就有人隔着茶楼二楼的某扇窗子给他们行了一路的瞩目礼。
昭景泽从窗口收回目光,他对面还坐着一个七岁的小姑娘,小姑娘面前的圆桌上摆了二十多只五颜六色的绒花鸡。昭景泽抿口茶:真是巧。
作者有话说:
何平在简穆心中最讨人喜欢的阶段:变声期;
求评论,求收藏
第14章
年节前的最后一个休沐日,京城下起了鹅毛大雪,推窗望去,目尽皆霜色。
武师傅家的两个小子一上午都没闲着,和简怡以及何平四个,把一院子的雪都搓起来搭成了各种奇奇怪怪的雪人。眼睛鼻子嘴巴一个都没落下,全对准了简穆所在的房间,简穆都没敢想晚上看见会是个什么场景。
简穆对何安说:等他们闹够了,你把那些鼻子眼睛什么的都给我抠下来。
何安憋笑应诺。
今日虽然是休沐日,但是简穆完全不得闲,不是为了下一旬的考试,而是在给各种亲戚朋友准备年节礼。其他都可以别人帮忙办,但帖子和书信需要他亲自写,因为书信的事,他还难得被祖父给教育了。
简穆和简怡来京以后就只给简爹写了一封报平安的信,后来又趁着给吴先生送书时,给简憬琛送了一套国际象棋,就再没给简爹捎去只言片语。而这几个月,简穆至少给大姑母写了三次信,这事不知道怎么就被祖父给注意到了,把简穆简怡叫道跟前说了几句孝道。
虽然只有几句,但是对于祖父而言,就算是「长篇大论」了。简老爷子大概也是知道父子关系具体如何,所以话不重,以劝解为重点。
简穆不以为然,但是也检讨了一番,此处的表面功夫没做好,于是给何平下了命令,每月十五都要提醒他给简爹写信加送礼。
这年代就是这样,这几个月简穆也没收到简爹的任何东西,但是他不仅不能抱怨,还得上赶着去表现孝顺。
简穆再淡定的人,心里也不舒服,于是最近一次的书信里,他给简爹的信里夹带了一张画。画是他和简怡的「拜耶图」,「耶」就是「爹」,简穆表示,虽然他和简怡不在他面前,但是见图如见人,同时,又暗示简爹,不要忘记他和简怡的年节红包。
简爹见图后,如何嘴角抽搐地准备红包不提,简穆在年前收到了人生中第一份来自皇帝的赏赐。
国子监里有一项功课是针对所有监生的练字。每人每日都要写完一张三尺全开的宣纸。内容、字体、大小皆随意,每日散学前都要上交给助教。
看似自由,实则只要不是找人代写的,学生对此大多都完成的很认真。因为,助教们每月都会挑出最好的和最烂的拿到翰墨轩公开展览。简穆第一个月就被展览过,嗯,在最烂的那一拨,为此,简穆在心里把茂秉文的祖宗八辈都给问候了一遍。
对于字不好的学生来说,这项「活动」自然是够损的,但是对于善书的学生来说,这却是十分享受的时刻。
除夕前的最后一次展览,汇聚了百余份课业,这些课业都是从这一年中最好的书法作品中选出来的,简穆这个月的一篇字也被选入其中。
这次展览可以投票,印有汇知阁印鉴的票,每人一张。票选最高的三位可以获得一套不错的笔墨奖励,票选过程并不严格,若某位学生想给自己拉票,去买别人手里的票都可以。不过,几乎没有人会这样做,因为票高者的作品或者他本人不被大多数人认可的话,只会招来无情嘲笑。
简穆对于自己的字被选上有些开心,也有些惭愧。
简穆的书法在前世是从小学就练起的,一直到死他也没停过,而且那时候名家字帖在书店随便买,而现在却是没有什么统一的字帖的。例如,简怡最开始的字帖,就是简家家学里统一发的。后来吴秀才又给简怡提供了新的字帖,是一份名家字帖的摹本。而真正的名家字帖,那一般是大家族里才有的,听说简家有一份汉代摩崖石刻西狭颂的拓本,是曾祖父的心头宝,现在在大伯父那里,简穆是从没见过的。
简怡其实很好强,实际上,课业上简怡也比简穆更好些,但是在书画方面,简怡是真的跟不上简穆,还曾经因此厌学过。当时简穆花了好大的力气,才让简怡理解,有些「天赋」就真的是「天」赋予的,没有道理,简怡才不再企图以他一年之功追上简穆的天赋之才。
经书诗赋,简穆很少发表意见,但是对于书法,简穆指点起简怡丝毫没有心理压力。
将展览上的作品看完一遍,简穆就拉着简怡到一副字前,在他看来,简怡的字有些板正,细节处理得也过于草率。
简怡看着这篇游记的摘抄,问简穆:哥,你喜欢这副字?
这字虽还有些青涩,但舒展神气,字文相合。我听说执笔无须刻意着力亦可锋势备全,以前朦朦胧胧,现在看这字总算是品出些意味了。
简穆虚虚指着两个字:发现没有?同样的笔画,在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字之间,结构差异也很明显,就连字体大小的安排都十分有意思,有种韵律美。你该好好学学。
简怡嘟囔:如果吴先生看到,一定会说,不够审慎规范。
简穆忍不住笑出声:先生明明也更喜欢这类变幻灵动的,先生是怕我们基础不扎实,只学出些表面功夫。虽然我不信字如其人那一套,但是能写出这样一篇字的人,内心一定是丰富的。
说完,简穆又忍不住叹口气:我的字久未进益,和这样的字摆在同一处真是公开处刑。
说到这里,简穆看向简怡:我不会一票都得不到吧?
简怡十分上道:放心,我的票一定是哥你的。
简穆很满意。
简怡看简穆笑了,也跟着笑了,问简穆:哥,姑母送你的那套琉璃珠一定也是我的,是吧?
简穆:简穆扬手要教育弟弟,就听到背后一声轻笑,简穆和简怡回过头去,竟然是掌议郑舒承。
简穆和简怡向对面二人行礼:学长好。郑舒承回礼后,与简穆二人寒暄:没想背后偷听,但是被你夸得实在不好意思,就站住了。简穆有些惊讶,回头看那篇字,角落里署名是:听哲郑舒承,字听哲。
站在郑舒承旁边的秦润之看着比他们矮了大半个头的简穆,似笑非笑地说:听哲也是第一次被学弟说「青涩」啊。简穆一愣,反应过来,连忙换上羞赧的神情:我妄言了。简穆这通「马屁」没白拍,郑舒承后来通过王宇给他送了一份字帖,应该是他自己用过的,简穆觉得很适合简怡,所以还挺高兴。
简穆嘴上谦虚,但是他的字获得的票数最终位于第19位,后来又被谢祭酒挑出来,与另外13份作品一起被带进了宫,给圣人过目年节降至,朝廷无事,当今是个喜欢书法的,所以知道国子监里的这个活动,就让谢祭酒给他挑一些来看看。
既然看了就不能白看,也赶上圣人心情好,里面还有好几个孩子的父祖就坐在他眼前呢,圣人夸完大人,就顺手赏了简穆这些孩子。这种赏赐十分随意,没有敲锣打鼓的配置,有父祖在朝的,由父祖谢赏后带回家便罢。
圣人赏的是贡品澄心堂纸,简老爷子添了一只诸葛笔,一起交给了简穆。简穆十分欢喜,转头就向简爹通报这个好消息,并狮子大开口地和简爹讨他珍藏的一丸松烟墨,简爹最后也没舍得,不过也送了他一丸不错的徽州朱墨。
要不说简穆和简爹一起生活了五年也很难对他产生任何感情呢,五叔和卢氏得知简穆的字被圣人赞了,当天就给他叫了百味楼的席面,还送给他一方暖砚。
暖砚在这个时候是十分珍贵的,简家里的暖砚绝对超不过五方,简穆捧着那砚台,把简在渊和卢氏从身到心给赞了个遍,把两人乐得不行。
简穆也是很久以后才知道,这暖砚也有「赔礼」的意思在,学徒那事简穆根本没和卢氏说过,也不知道是钱掌柜还是哪个人把这事透给了卢氏。
简穆最近算是发了一笔小财,年终考发挥得也不错,他和简怡商量,明年年中大考争取直接升入乙级。
不过,可能是因为最近过得太顺,又或者真是因为天气反复,在这个本应该收红包搞交际的好时候,简穆和简怡双双病倒。简穆和简怡从小到大只要生病就是一起,明明现在他们都分屋了,但简怡一个喷嚏,简穆就开始头晕。
在现代流感都可能致死,何况千百年前的今天,卢氏请了仁善堂的大夫每天过来看兄弟两个的病情。本来跟着简穆简怡就是为了养老的奶娘都亲自接过服侍两个小主子的活计,无论简穆怎么劝,老太太都不听。
最让简穆无奈的还是简怡,简穆想着两人分开养病就挺好,以防交叉感染嘛。但是大概因为人一生病就特别脆弱,简怡也不说别的,就一个劲儿地叫哥,简穆最终也只能让他过来和自己挤在一起。
简穆看着简怡半是烧半是捂出来的红脸蛋,一时也有些恍惚。
简穆在这具身体里醒来时,正逢原身出水痘,当时的简怡才不到六岁,一张小脸儿也是烧得红彤彤的,半梦半醒间一边哭一边叫哥。不知道是不是来自血缘的神奇感应,那一晚简怡哭得特别厉害,奶娘怎么哄他都没用。
简穆当时也是懵的,只是出于成年人对孩子本能的保护欲,他第一时间就拉着简怡的手,一个劲儿地说:你哥还在,你哥还在。
简穆当时也真的觉得「小简穆」还在,他那时每天坚持在心里叫「简穆」,但是始终也没什么奇迹发生。直到差不多五个月后的某一天,那天也没什么特别,就是一个午后,天气很晴朗,他陪着小简怡在床边玩翻绳时,一阵风吹过来,简穆一个晃神后就再也感受不到那个「小简穆」了,也是从那时候起,他把简怡真正当成了弟弟。
一晃眼都长这么大了
大郎这话说的,不像二郎的阿兄,像是二郎的爹爹呐。
简穆一惊,才察觉到奶娘还在旁边的榻上呢,对上老太太宠溺的眼神,简穆有些不好意思:我也是烧糊涂了。
老太太有些伤感,又带着怀念:夫人在天上看着大郎把二郎照顾的这样好,一定很欣慰。
简穆笑眯眯地奉承老太太:娘看到我们长得这么好,肯定觉得自己特别有识人之明,能把我们托给您照顾呐。
老太太果然高兴,和简穆轻声唠叨起他们小时候的事,简穆就静静听着。
作者有话说:
求评论,求收藏
第15章
简穆简怡也是好久没生过病了,这次的病足足持续了半个月,两个人脸上本来还有些婴儿肥,此时也消失了个干净,虽然奶娘急着给他们补回来,但是简穆还挺满意的。
这半个月生病的也不止简穆和简怡,丙四班足足躺了4人,赵晨很有同学爱,每隔两天就给两个人送笔记过来,两人上学第一天的中午就把赵晨和王宇拉上,去了庆元楼吃饭。
恋耽美
钱掌柜皱眉,问简穆:那郎君的意思是?
简穆伸出两根手指:我提两个方案,你选一个。一是,我们再签一份契书,那两个学徒归我,之前我们怎么合作,以后我们还怎么合作。二是,我让我的匠人全心全意带这两个学徒一个月,这两个人之后如何安排我不插手,条件是未来一年里,你每月要从我这里收固定数量的绒花制品,当然,质量我会保证。
钱掌柜的脸顿时黑了,刚刚才坐下的身子猛地拔起,压着愤怒对简穆说:郎君这是觉得我签这两个学徒就是为了让他们偷手艺?我代夫人管理产业这许多年,不说经过大风大浪,但还不屑于做此等小人之事!
钱掌柜很激动,简穆却始终很放松,等钱掌柜说完,才开口:我最开始找五婶谈合作时就说了,京城能工巧匠无数,绒花仅从工艺上说并不难,有人能自己琢磨出来,我一点都不会意外。
钱掌柜听了这话,脸色才缓和了些:那郎君是何意?
简穆的语气柔和:钱掌柜,我说过了,在商言商,我们之前合作得还算愉快,但是很显然,我们并不了解彼此。你有你的规矩,但我同样不喜欢有人替我做主。
简穆站起身:钱掌柜,我还要在京城待至少三年,所以我不希望因为些微小利就和五叔五婶产生不愉快。所以我是真心提出这两个方案的,希望你认真考虑。当然,如果你有其他可以兼顾我们彼此心意和利益的提议也行。
简穆朝钱掌柜拱拱手,告辞道:钱掌柜决定好随时找何平就行。简穆眼睛弯弯地又补了一句:这次是钱掌柜请我来的,那壶茶汤的钱就算你的吧。
钱掌柜突然就想起第一次见简穆,简穆同样眼睛弯弯地朝他拱手说请他多照顾自己的生意,生意红火就给他封大红包时的样子,那时的简穆就像个装大人样的小郎君,十分可爱,但也只是可爱而已。明明是不久前的事,简穆眼角的弧度似乎都没有变化,但钱掌柜就是觉得那个郎君和眼前这个半耍赖地要让他请客的郎君判若两人。
钱掌柜心下有丝后悔,是他轻看了对方。钱掌柜未等简穆踏出房间,就叫住了简穆,对着简穆一个长揖,道:盼郎君谅解,小人真是没有多想,看着人合适,顺手就签了。这事是小人考虑不周,郎君稍等片刻,小人现在就把人叫来,和他们解了契书,您与那二人重新立契即可。
简穆对钱掌柜的果断十分欣赏,上前两步扶起钱掌柜:说谅解就过了,我们第一次合作,有摩擦再正常不过,只要我们都愿意沟通,事情总有解决之法。
简穆想了想说:契书也别解了,钱掌柜与我另签一份契书,这两个人你借我三年,这三年他们是我的人,吃穿住行我包了。三年后我多半会离京,到时我把他们还给钱掌柜,钱掌柜看这样如何?
钱掌柜暗叹夫人这侄子真是深谙进退之道,不过心里到底舒服了些,笑着应了。
何平扶着简穆上车后,也跟了进去,刚刚应该是憋坏了,刚坐好就开始说话:少爷,钱掌柜就是故意把人签在了铺子里!
嗯。
您怎么最后又让步了?您完全不用搭理他,我们自己也能招人。
简穆翻了个白眼,刚刚说太多话,他此刻完全不想张嘴。
少爷,我觉得他就是仗着是五夫人的人,把您当个小孩子糊弄呢!
呃
少爷,您说他是不是想以后把那两个人放到别的铺子去?
少爷,五夫人知道这事吗?五夫人平时对您和二少爷很照顾,不像喜欢占这种便宜的人。
少爷
那一声一声的「少爷」就如魔音穿耳,扰得简穆头疼,简穆最终忍不了了:闭嘴。
何平顿了顿,闭上了嘴巴,然后就眨着两只不大的眼睛左一眼右一眼地瞥简穆。
简穆被他瞅得无法,只得开口:商人逐利、各为其主,我只是他主子夫君的庶出兄长的儿子,又不是他主子的儿子。若不是他非要掰扯那两个人的月钱,那两个人签给谁我也不是特别在乎,我又不是只靠这个吃饭,互相探探底线罢了。
何平评价:京城的人就是心眼儿多。
车内主仆说得热闹,完全没注意到,自从他们走出茶楼那一刻,就有人隔着茶楼二楼的某扇窗子给他们行了一路的瞩目礼。
昭景泽从窗口收回目光,他对面还坐着一个七岁的小姑娘,小姑娘面前的圆桌上摆了二十多只五颜六色的绒花鸡。昭景泽抿口茶:真是巧。
作者有话说:
何平在简穆心中最讨人喜欢的阶段:变声期;
求评论,求收藏
第14章
年节前的最后一个休沐日,京城下起了鹅毛大雪,推窗望去,目尽皆霜色。
武师傅家的两个小子一上午都没闲着,和简怡以及何平四个,把一院子的雪都搓起来搭成了各种奇奇怪怪的雪人。眼睛鼻子嘴巴一个都没落下,全对准了简穆所在的房间,简穆都没敢想晚上看见会是个什么场景。
简穆对何安说:等他们闹够了,你把那些鼻子眼睛什么的都给我抠下来。
何安憋笑应诺。
今日虽然是休沐日,但是简穆完全不得闲,不是为了下一旬的考试,而是在给各种亲戚朋友准备年节礼。其他都可以别人帮忙办,但帖子和书信需要他亲自写,因为书信的事,他还难得被祖父给教育了。
简穆和简怡来京以后就只给简爹写了一封报平安的信,后来又趁着给吴先生送书时,给简憬琛送了一套国际象棋,就再没给简爹捎去只言片语。而这几个月,简穆至少给大姑母写了三次信,这事不知道怎么就被祖父给注意到了,把简穆简怡叫道跟前说了几句孝道。
虽然只有几句,但是对于祖父而言,就算是「长篇大论」了。简老爷子大概也是知道父子关系具体如何,所以话不重,以劝解为重点。
简穆不以为然,但是也检讨了一番,此处的表面功夫没做好,于是给何平下了命令,每月十五都要提醒他给简爹写信加送礼。
这年代就是这样,这几个月简穆也没收到简爹的任何东西,但是他不仅不能抱怨,还得上赶着去表现孝顺。
简穆再淡定的人,心里也不舒服,于是最近一次的书信里,他给简爹的信里夹带了一张画。画是他和简怡的「拜耶图」,「耶」就是「爹」,简穆表示,虽然他和简怡不在他面前,但是见图如见人,同时,又暗示简爹,不要忘记他和简怡的年节红包。
简爹见图后,如何嘴角抽搐地准备红包不提,简穆在年前收到了人生中第一份来自皇帝的赏赐。
国子监里有一项功课是针对所有监生的练字。每人每日都要写完一张三尺全开的宣纸。内容、字体、大小皆随意,每日散学前都要上交给助教。
看似自由,实则只要不是找人代写的,学生对此大多都完成的很认真。因为,助教们每月都会挑出最好的和最烂的拿到翰墨轩公开展览。简穆第一个月就被展览过,嗯,在最烂的那一拨,为此,简穆在心里把茂秉文的祖宗八辈都给问候了一遍。
对于字不好的学生来说,这项「活动」自然是够损的,但是对于善书的学生来说,这却是十分享受的时刻。
除夕前的最后一次展览,汇聚了百余份课业,这些课业都是从这一年中最好的书法作品中选出来的,简穆这个月的一篇字也被选入其中。
这次展览可以投票,印有汇知阁印鉴的票,每人一张。票选最高的三位可以获得一套不错的笔墨奖励,票选过程并不严格,若某位学生想给自己拉票,去买别人手里的票都可以。不过,几乎没有人会这样做,因为票高者的作品或者他本人不被大多数人认可的话,只会招来无情嘲笑。
简穆对于自己的字被选上有些开心,也有些惭愧。
简穆的书法在前世是从小学就练起的,一直到死他也没停过,而且那时候名家字帖在书店随便买,而现在却是没有什么统一的字帖的。例如,简怡最开始的字帖,就是简家家学里统一发的。后来吴秀才又给简怡提供了新的字帖,是一份名家字帖的摹本。而真正的名家字帖,那一般是大家族里才有的,听说简家有一份汉代摩崖石刻西狭颂的拓本,是曾祖父的心头宝,现在在大伯父那里,简穆是从没见过的。
简怡其实很好强,实际上,课业上简怡也比简穆更好些,但是在书画方面,简怡是真的跟不上简穆,还曾经因此厌学过。当时简穆花了好大的力气,才让简怡理解,有些「天赋」就真的是「天」赋予的,没有道理,简怡才不再企图以他一年之功追上简穆的天赋之才。
经书诗赋,简穆很少发表意见,但是对于书法,简穆指点起简怡丝毫没有心理压力。
将展览上的作品看完一遍,简穆就拉着简怡到一副字前,在他看来,简怡的字有些板正,细节处理得也过于草率。
简怡看着这篇游记的摘抄,问简穆:哥,你喜欢这副字?
这字虽还有些青涩,但舒展神气,字文相合。我听说执笔无须刻意着力亦可锋势备全,以前朦朦胧胧,现在看这字总算是品出些意味了。
简穆虚虚指着两个字:发现没有?同样的笔画,在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字之间,结构差异也很明显,就连字体大小的安排都十分有意思,有种韵律美。你该好好学学。
简怡嘟囔:如果吴先生看到,一定会说,不够审慎规范。
简穆忍不住笑出声:先生明明也更喜欢这类变幻灵动的,先生是怕我们基础不扎实,只学出些表面功夫。虽然我不信字如其人那一套,但是能写出这样一篇字的人,内心一定是丰富的。
说完,简穆又忍不住叹口气:我的字久未进益,和这样的字摆在同一处真是公开处刑。
说到这里,简穆看向简怡:我不会一票都得不到吧?
简怡十分上道:放心,我的票一定是哥你的。
简穆很满意。
简怡看简穆笑了,也跟着笑了,问简穆:哥,姑母送你的那套琉璃珠一定也是我的,是吧?
简穆:简穆扬手要教育弟弟,就听到背后一声轻笑,简穆和简怡回过头去,竟然是掌议郑舒承。
简穆和简怡向对面二人行礼:学长好。郑舒承回礼后,与简穆二人寒暄:没想背后偷听,但是被你夸得实在不好意思,就站住了。简穆有些惊讶,回头看那篇字,角落里署名是:听哲郑舒承,字听哲。
站在郑舒承旁边的秦润之看着比他们矮了大半个头的简穆,似笑非笑地说:听哲也是第一次被学弟说「青涩」啊。简穆一愣,反应过来,连忙换上羞赧的神情:我妄言了。简穆这通「马屁」没白拍,郑舒承后来通过王宇给他送了一份字帖,应该是他自己用过的,简穆觉得很适合简怡,所以还挺高兴。
简穆嘴上谦虚,但是他的字获得的票数最终位于第19位,后来又被谢祭酒挑出来,与另外13份作品一起被带进了宫,给圣人过目年节降至,朝廷无事,当今是个喜欢书法的,所以知道国子监里的这个活动,就让谢祭酒给他挑一些来看看。
既然看了就不能白看,也赶上圣人心情好,里面还有好几个孩子的父祖就坐在他眼前呢,圣人夸完大人,就顺手赏了简穆这些孩子。这种赏赐十分随意,没有敲锣打鼓的配置,有父祖在朝的,由父祖谢赏后带回家便罢。
圣人赏的是贡品澄心堂纸,简老爷子添了一只诸葛笔,一起交给了简穆。简穆十分欢喜,转头就向简爹通报这个好消息,并狮子大开口地和简爹讨他珍藏的一丸松烟墨,简爹最后也没舍得,不过也送了他一丸不错的徽州朱墨。
要不说简穆和简爹一起生活了五年也很难对他产生任何感情呢,五叔和卢氏得知简穆的字被圣人赞了,当天就给他叫了百味楼的席面,还送给他一方暖砚。
暖砚在这个时候是十分珍贵的,简家里的暖砚绝对超不过五方,简穆捧着那砚台,把简在渊和卢氏从身到心给赞了个遍,把两人乐得不行。
简穆也是很久以后才知道,这暖砚也有「赔礼」的意思在,学徒那事简穆根本没和卢氏说过,也不知道是钱掌柜还是哪个人把这事透给了卢氏。
简穆最近算是发了一笔小财,年终考发挥得也不错,他和简怡商量,明年年中大考争取直接升入乙级。
不过,可能是因为最近过得太顺,又或者真是因为天气反复,在这个本应该收红包搞交际的好时候,简穆和简怡双双病倒。简穆和简怡从小到大只要生病就是一起,明明现在他们都分屋了,但简怡一个喷嚏,简穆就开始头晕。
在现代流感都可能致死,何况千百年前的今天,卢氏请了仁善堂的大夫每天过来看兄弟两个的病情。本来跟着简穆简怡就是为了养老的奶娘都亲自接过服侍两个小主子的活计,无论简穆怎么劝,老太太都不听。
最让简穆无奈的还是简怡,简穆想着两人分开养病就挺好,以防交叉感染嘛。但是大概因为人一生病就特别脆弱,简怡也不说别的,就一个劲儿地叫哥,简穆最终也只能让他过来和自己挤在一起。
简穆看着简怡半是烧半是捂出来的红脸蛋,一时也有些恍惚。
简穆在这具身体里醒来时,正逢原身出水痘,当时的简怡才不到六岁,一张小脸儿也是烧得红彤彤的,半梦半醒间一边哭一边叫哥。不知道是不是来自血缘的神奇感应,那一晚简怡哭得特别厉害,奶娘怎么哄他都没用。
简穆当时也是懵的,只是出于成年人对孩子本能的保护欲,他第一时间就拉着简怡的手,一个劲儿地说:你哥还在,你哥还在。
简穆当时也真的觉得「小简穆」还在,他那时每天坚持在心里叫「简穆」,但是始终也没什么奇迹发生。直到差不多五个月后的某一天,那天也没什么特别,就是一个午后,天气很晴朗,他陪着小简怡在床边玩翻绳时,一阵风吹过来,简穆一个晃神后就再也感受不到那个「小简穆」了,也是从那时候起,他把简怡真正当成了弟弟。
一晃眼都长这么大了
大郎这话说的,不像二郎的阿兄,像是二郎的爹爹呐。
简穆一惊,才察觉到奶娘还在旁边的榻上呢,对上老太太宠溺的眼神,简穆有些不好意思:我也是烧糊涂了。
老太太有些伤感,又带着怀念:夫人在天上看着大郎把二郎照顾的这样好,一定很欣慰。
简穆笑眯眯地奉承老太太:娘看到我们长得这么好,肯定觉得自己特别有识人之明,能把我们托给您照顾呐。
老太太果然高兴,和简穆轻声唠叨起他们小时候的事,简穆就静静听着。
作者有话说:
求评论,求收藏
第15章
简穆简怡也是好久没生过病了,这次的病足足持续了半个月,两个人脸上本来还有些婴儿肥,此时也消失了个干净,虽然奶娘急着给他们补回来,但是简穆还挺满意的。
这半个月生病的也不止简穆和简怡,丙四班足足躺了4人,赵晨很有同学爱,每隔两天就给两个人送笔记过来,两人上学第一天的中午就把赵晨和王宇拉上,去了庆元楼吃饭。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