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伙过日子[七零](9)
用手揪一块面团,搓圆压扁,粘到锅边。
两三分钟以后再翻个面,这地瓜鸡蛋糖饼就好了。
香味已经出来了,灶台边又有仨吸香味咽口水的小孩。
没有芝麻,要不然能更好吃。
还吃酸菜丝不?林小红问仨娃。
这就可以了,整那么多干啥。李大江又咽了咽口水。
好吧,林小红看仨孩子都快忍不住了,直接掰开两个吹吹,你们先吃着。
没有菜的话,也没必要放桌子了,就在灶台吃一口得了。
不用碗、筷,还省得收拾了。
因为地瓜本身就带甜味,又放了糖,甜度增加,对于孩子们来说,这就是绝对是美食了。
一人吃了一个还不够,都不舍的盯着盆子。
林小红却不敢给吃了,地瓜吃太多烧心,行了,下午再吃。多餐少食。
拉着仨恋恋不舍的娃进屋上炕,走,进屋,娘给你们讲故事。
林小红看着仨排排坐的儿女,在讲故事之前,谁给我讲下小马过河。小河你先来,从小到大!
李小河懵逼脸,这简直是为难胖虎!
林小红还真不是,她是在鼓励孩子说话、表达。
虽然小河年纪小,但她见过一岁多点小宝宝嘴皮子溜溜的,两岁能跟大人讲道理的。
一对比,小河还一俩字蹦,就有点慢了。
李小河有点害羞,不肯开口。
林小红有办法,直接拿出来三块大白兔。
有什么是一块大白兔解决不了的,那就是两块!
果然大白兔的威力是巨大的,小河终于开口了,小马过河
林小红这时候必须捧场表扬,拍手搞气氛,务必要让小河越爱说。
虽然故事磕磕绊绊、丢三落四、缺胳膊少腿,总算是讲完了,林小红说话算数,拿出一块大白兔递给老儿子,老幺,这是你的奖励!小溪该你了。
到了女儿和大儿子这里,林小红开始加码,不但要她们复述故事,还要讲蕴含的道理。
小溪和大江表现的都不差,自然也得到了大白兔奖励。
她发现三个孩子的记忆力都不错。
还好,还好,以后上学应该不至于倒数。
你们的小石头呢,拿给娘看看。林小红冲着好大儿说道。
这话一出,三娃都下地了。
也不知道藏哪了,反正每人都捧过来不少石头。
这些石头大小不一,都很干净,有几块都被快摸包浆了。
娘你看这块石头,像不像眼睛。大江忍不住显摆。
这就是包浆石头之一,可见是真喜欢了,林小红接过仔细观察,还真像,还是双眼皮呢,哈哈
娘,我这个也好看。小溪也有宝贝。
好白,好通透呢,在哪捡的?林小红赞叹,不愧是小闺女,审美就是好。
小溪身体硬了下,表情犹豫,声音跟蚊子似的,水库。
林小红想叹气了,娘不是说过,不许去水库,那里水深很危险,滑下去你们就见不到娘了。
手又痒了怎么办?!
真的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第19章
◎玩打石子◎
林小红正在和孩子们玩石子碰石子游戏。
这个游戏很是简单,就是将所有的石头都撒在炕上。
每次每人都有一个机会,在相近的两个石头之间用手指头画条线,然后弹其中一个石头,只要这块石头碰到划线的另外一块石头且不碰到其它石头就赢了,就可以捡起两块石头,最后谁捡的石头最多谁就是赢家。
我现在有一二六块石头,你们也数数。林小红带着孩子们玩游戏,自然有些小心思的,就是让他们数数。
她已经尽量控制自己了,故意弹歪好几次,要不然石头绝大部分都得在她这儿。
李大江:娘,我多,一二三四五嗯。
林小红补充:五之后是六。和我一样多,大儿真厉害!
李小溪:娘我也六个。
林小红继续夸,闺女好棒!
娘,我李小河又被难住了,因为它只会数三个数,加上嘴不利索,只能吭叽了。
大江、小溪,你们每人教弟弟一次!
林小红看着兄妹三人和谐教学,很是欣慰。
玩过几轮,她就退出了,让孩子们喝水,兄妹仨一起玩。
她得琢磨些事儿。
靠在墙上一仰头,她就看到了房顶的蜘蛛网。
咋感觉这活儿就干不完了呢!
深深吸口气,慢慢来,不要暴躁。
最近几天她要去县城,主要看哪天有牛车。
四斤棉花肯定要买的。
再买点姜、花椒、大料啥的。
家里还缺啥呢?
其实缺的有点多,但是没票啊。
所以要去黑市逛逛,看看能不能买到肉。
一想到肉,林小红条件反射咽口水。
艹!给孩子馋啥样了。
对了,还要去废品站找找高中课本。
她自己的初中课本没扔,不过在娘家,回头要拿回来。
要尽快开始复习了。
虽然前世她学习不错,好说不说也是学霸一枚,可她参加工作那么多年了,已经将很多知识还给老师了,而且这个时代的知识点她能不能适应,都是问题宜早不宜晚,复习要尽快捡起来。
去了废品站,还要买一些旧报纸之类的。
她需要得到一些外界信息。
她可是要养三个崽的,又不想过日子太抠搜,那就只能想办法开源。
关键这个时期很多事情做不了。
所以多搜集一些信息是没错的。
顺便还可以看看能不能捡漏。
林小红控制不住自己意、淫,捡漏王、一本万利都来了。
拍了拍自己的脸,让自己清醒点。
还甩了两下头发。
对了,趁着锅里有温水,再洗一遍头,主要是为了上虱子药。
这个药粉还是挺给力的。
上次弄完让孩子们扒拉看,都没看到有爬的。
但她还怕有漏网之虫啊,再抹一次很有必要。
且那些死了的虮子也特不好弄下来,还得等头发长了,到时候再剪头才能全部弄干净。
林小红觉得脑袋又痒痒上了,赶紧下地,在舀温水的时候顿了顿,然后又找来一个菜盆,抓来不少干菜,有豆角干、野菜干、茄子干、蘑菇干,放入温水浸泡,准备晚上吃。
就是这么干炖菜不咋好吃,缺肉啊!
还得想想办法才行。
林小红一边想一边洗头、上药,等全部搞完,也没想到啥好办法,只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大队能不能早点杀猪分肉啊,都等不及了。
娘你又上虱子药了!李大江闻到了熟悉的刺鼻的味道。
我上次上药你们不都睡着了么。林小红的意思是他咋笃定是虱子药的。
李江回答:我见过堂哥他们上过。
娘,我多!李小河挤过来显摆他的石头。
林小红摸了摸他小脑袋,还挺厉害!
别看年纪小,手还挺稳。
娘,我最多!大江将石头搂在自己怀里,好大一堆。
李小溪突然开口问,玩完了咋分(石头)啊。
这问题一出,大家都愣住了。
大江皱着小眉头,开始快速挑拣,这几块是我的!
小溪也不甘示弱,这几块好看的是我的。
小河感觉要吃亏,直接趴在石头上,我的!从来没有的响亮,顺畅!
林小红真怕三人打起来,也有点心酸,孩子们没有玩具,捡的石头成了宝贝。
好了,好了,除了那几个特殊的,是谁的谁挑出来,剩下的平均分。林小红不自觉的开始端水了,不过这次真不是有意的,他们都分不出来谁是谁的,她自然也是不能的,石头上又没写字,不过这是她考虑不周了,回头娘找人给你们做冰噶、冰车行不行。
李大江少有的激动,娘,真给我们做啊!
林小红保证,娘说话算数。
李大江高兴坏了,我也有冰噶了,哈哈肯定比二蛋那个好!
林小红不用问,也猜测出了孩子们的爱恨情仇。
李溪也跟着乐,抽冰噶她也想玩。
李小河从石子堆上爬起来,眨巴着大眼睛凑近林小红,娘!要!
林小红承诺,都有,都有啊。
牛皮吹出去了,肯定要想办法做到。
这不是后世,直接淘宝就可以,过几天就送货上门了。
在这儿,得找人做。
冰噶是由两部分组成,一个陀螺一个鞭子。
陀螺大部分木质,所以要准备几个木块。
至于找谁做,她心里也有数,她亲老叔就是木匠,做个冰噶就是小意思。
难就难在陀螺尖要包一层,木头摩擦力大嘛,转不了多少圈,而且还不耐磨,所以要包一层光滑的耐磨的材料,最好是放铁珠子,可这玩意并不好找啊。
林小红眼珠一转有了主意,可以退而求其次嘛,用牙膏皮子也可以啊。
虽然不能用太长时间,可这个简单,随时可以换。
这样陀螺就没啥问题了。
接下来就是鞭子了,最好自然是皮鞭,不过不好弄,去哪买皮子啊,只能弄个麻绳的。
林小红看了眼三个又玩成一堆的崽崽,良心有点痛,这么糊弄孩子好么。
她倒是想买更好的,去哪买啊!大不了,做冰车时她多费费心思。
冰车底部她就不用牙膏皮子糊弄了。
她买几颗大铁钉子!
作者有话说:
跪求收藏:)
书荒的宝可去看看我的完结年代文,六零、七零都有。
第20章
◎定牛车◎
林小红到底还是没忍住,将三个孩子和炕上的东西都倒腾西屋去了,拿着家里的秃头扫地扫帚将房顶、墙面都扫了一遍。
不能说多干净,但至少明面上没有蜘蛛网了,也不会往下掉渣渣了。
回头和林爹说一声,帮忙做一把扫帚,家里这个秃头小宝贝实在不好用。
林小红将破外套脱下来,为了不弄脏棉袄,她特意找的破衣服,至于头发没管,反正立马要洗的。
洗了头,又烤得差不多了,林小红就出门了。
她要问问牛车哪天去县里。
靠腿的话,还得是快走,也要三个多小时。
她如今这个身体肯定受不住。
这不像去镇上,时间短当锻炼了。
当然主要是没牛车,要不然她也坐。
不过生产队牛车不白坐,来回两趟要给两分钱。
这都够买一盒火柴了,不少人舍不得。
所以能不去县城就不去,能走着就不坐车。
所以牛车挺闲的,天又冷,不是天天有的。
她们村赶车的大家伙都叫二爷爷,也是李家一支,不过老头是个孤寡老人,无儿无女的,队里特殊照顾,就让他赶车,然后给工分,这样也能养活自己。
林小红快冻成狗了,决定走小路,窜牛棚,二爷爷家就在牛棚后头。
不得不说,这时候牛比人金贵,看他们大队的牛圈多干净,基本闻不到啥味。
也是,有专门人收拾呢。
她不自觉的瞄了一眼牛棚旁边的小草棚,看着还没牛棚结实呢,里头住了六七口人,都是下、放过来的。
她是知道历史的,知道不少人都是有学问的。
也知道以后他们会平、反,但作为一个多年社畜,她也不会头脑发热的冲上去献殷勤。
不说很危险可能连累家里,就是对方也不会信任她。
换位思考一下,很多教授都是被学生、亲人举、报的。
又经过了多年批、斗,他们还会那么相信别人么。
恐怕早已经成了惊弓之鸟,敏感异常了吧。
要是有合适的机会,她还是愿意卖个好的,让对方欠她个人情。
这么胡思乱想着,她很快跑过了草棚,听到里头有些杂乱的声音也没在意。
到了二爷爷那预定车位很顺利,明天牛车就去县里,人还不多,她直接将两分钱给了。
二爷爷还说了早上经过她家门口喊她一声就行,不用去村口等。
林小红高高兴兴往家走,心里想的是能不能将棉被带着,太特么冷了。
可惜就是想想罢了,家里就那么一副好被褥了,她可不舍得拿出去嚯嚯。
明天她也不准备全程坐车,偶尔下来走走,既锻炼还能热乎热乎。
不过对于去县城她还是挺期待的。
就在这时她听到一句话,老侯这发烧了,再这么拖着要坏事的。很是清晰。
原来她又到了牛棚旁边的小草棚。
也没停留,更没听墙角,但这话却进了心。
如今家里有人生病,多数人的选择就是硬挺。
真心不夸张,即使家里有点钱,第一反应也不是去医院去诊所,都是拖拖看看,看看能不能自愈。
严重外伤除外,直接哪大出血肯定是去诊所的。
至于不严重外伤,比如划个小口子,直接乎草木灰或者大酱就可以了。
真心不是夸张,这跟这个时代人们思想有关。
所以牛棚那人应该很严重,否则不会说到送医院。
如果只是发烧的话,她家里还真有药。
万能的扑热息痛。
这个年代医生少,加上不少被下、放了。
轮到各个村子就更少了,就有了赤脚医生。
她不否认民间卧虎藏龙,高手在民间,但那毕竟是少数。
后世培养一位医生需要本科五年研究生、博士也得五六年,据说进了医院还要委培,反正需要大量的时间才能独立看诊,但是赤脚医生培训很短,能学多少??
所以就有了不少万能药,比如扑热息痛和去痛片。
发烧、感冒、浑身疼都可以吃它们。
还别说,真好使。
林小红猜测,可能跟这个年代人们很少吃药有关,没啥抗体。
不过西药也不常有,想买最好去县医院。
她家里的就是她二哥去县医院给买的。
然后她娘给拿过来的,一颗扑热息痛一颗去痛片。
但那时候原身还在,哀莫大于心死,哪有吃药的想法。
掖柜子里了,骗林母吃了。
不如做点好事。
俗话说救急不救穷,另外她也不想家里人吃这个。
后世扑热息痛好像禁了,去痛片也有了副作用小的替代药品。
家里孩子们还小,可不敢随便吃药,所以用来做人情再好不过。
但是怎么做才能不白做好事呢,学雷锋不留名不是她风格。
得好好想想。
留纸条肯定不行,白纸黑字就是证据啊。
主动露脸攀谈也不建议。
虽然要卖好,但也不能太刻意。
有点又婊又立哈。
都到家了,林小红也没能想到一个万全的办法。
嗐!看来在阴谋诡计这块她不太擅长啊。
还好没穿到古代搞宅斗,要不然怕活不过三集。
林小红进了屋,直接上炕进被窝。
别的都顾不上了。
娘明天去县里,你们有啥想买的?林小红问三个崽。
主要是她怕漏买东西,让三个崽给集思广益下。
娘,饿!李小河可怜巴巴的捂着肚子。
林小红很是干脆的让大儿子去拿两个地瓜饼,娘四个分着吃,一人一半。
恋耽美
两三分钟以后再翻个面,这地瓜鸡蛋糖饼就好了。
香味已经出来了,灶台边又有仨吸香味咽口水的小孩。
没有芝麻,要不然能更好吃。
还吃酸菜丝不?林小红问仨娃。
这就可以了,整那么多干啥。李大江又咽了咽口水。
好吧,林小红看仨孩子都快忍不住了,直接掰开两个吹吹,你们先吃着。
没有菜的话,也没必要放桌子了,就在灶台吃一口得了。
不用碗、筷,还省得收拾了。
因为地瓜本身就带甜味,又放了糖,甜度增加,对于孩子们来说,这就是绝对是美食了。
一人吃了一个还不够,都不舍的盯着盆子。
林小红却不敢给吃了,地瓜吃太多烧心,行了,下午再吃。多餐少食。
拉着仨恋恋不舍的娃进屋上炕,走,进屋,娘给你们讲故事。
林小红看着仨排排坐的儿女,在讲故事之前,谁给我讲下小马过河。小河你先来,从小到大!
李小河懵逼脸,这简直是为难胖虎!
林小红还真不是,她是在鼓励孩子说话、表达。
虽然小河年纪小,但她见过一岁多点小宝宝嘴皮子溜溜的,两岁能跟大人讲道理的。
一对比,小河还一俩字蹦,就有点慢了。
李小河有点害羞,不肯开口。
林小红有办法,直接拿出来三块大白兔。
有什么是一块大白兔解决不了的,那就是两块!
果然大白兔的威力是巨大的,小河终于开口了,小马过河
林小红这时候必须捧场表扬,拍手搞气氛,务必要让小河越爱说。
虽然故事磕磕绊绊、丢三落四、缺胳膊少腿,总算是讲完了,林小红说话算数,拿出一块大白兔递给老儿子,老幺,这是你的奖励!小溪该你了。
到了女儿和大儿子这里,林小红开始加码,不但要她们复述故事,还要讲蕴含的道理。
小溪和大江表现的都不差,自然也得到了大白兔奖励。
她发现三个孩子的记忆力都不错。
还好,还好,以后上学应该不至于倒数。
你们的小石头呢,拿给娘看看。林小红冲着好大儿说道。
这话一出,三娃都下地了。
也不知道藏哪了,反正每人都捧过来不少石头。
这些石头大小不一,都很干净,有几块都被快摸包浆了。
娘你看这块石头,像不像眼睛。大江忍不住显摆。
这就是包浆石头之一,可见是真喜欢了,林小红接过仔细观察,还真像,还是双眼皮呢,哈哈
娘,我这个也好看。小溪也有宝贝。
好白,好通透呢,在哪捡的?林小红赞叹,不愧是小闺女,审美就是好。
小溪身体硬了下,表情犹豫,声音跟蚊子似的,水库。
林小红想叹气了,娘不是说过,不许去水库,那里水深很危险,滑下去你们就见不到娘了。
手又痒了怎么办?!
真的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第19章
◎玩打石子◎
林小红正在和孩子们玩石子碰石子游戏。
这个游戏很是简单,就是将所有的石头都撒在炕上。
每次每人都有一个机会,在相近的两个石头之间用手指头画条线,然后弹其中一个石头,只要这块石头碰到划线的另外一块石头且不碰到其它石头就赢了,就可以捡起两块石头,最后谁捡的石头最多谁就是赢家。
我现在有一二六块石头,你们也数数。林小红带着孩子们玩游戏,自然有些小心思的,就是让他们数数。
她已经尽量控制自己了,故意弹歪好几次,要不然石头绝大部分都得在她这儿。
李大江:娘,我多,一二三四五嗯。
林小红补充:五之后是六。和我一样多,大儿真厉害!
李小溪:娘我也六个。
林小红继续夸,闺女好棒!
娘,我李小河又被难住了,因为它只会数三个数,加上嘴不利索,只能吭叽了。
大江、小溪,你们每人教弟弟一次!
林小红看着兄妹三人和谐教学,很是欣慰。
玩过几轮,她就退出了,让孩子们喝水,兄妹仨一起玩。
她得琢磨些事儿。
靠在墙上一仰头,她就看到了房顶的蜘蛛网。
咋感觉这活儿就干不完了呢!
深深吸口气,慢慢来,不要暴躁。
最近几天她要去县城,主要看哪天有牛车。
四斤棉花肯定要买的。
再买点姜、花椒、大料啥的。
家里还缺啥呢?
其实缺的有点多,但是没票啊。
所以要去黑市逛逛,看看能不能买到肉。
一想到肉,林小红条件反射咽口水。
艹!给孩子馋啥样了。
对了,还要去废品站找找高中课本。
她自己的初中课本没扔,不过在娘家,回头要拿回来。
要尽快开始复习了。
虽然前世她学习不错,好说不说也是学霸一枚,可她参加工作那么多年了,已经将很多知识还给老师了,而且这个时代的知识点她能不能适应,都是问题宜早不宜晚,复习要尽快捡起来。
去了废品站,还要买一些旧报纸之类的。
她需要得到一些外界信息。
她可是要养三个崽的,又不想过日子太抠搜,那就只能想办法开源。
关键这个时期很多事情做不了。
所以多搜集一些信息是没错的。
顺便还可以看看能不能捡漏。
林小红控制不住自己意、淫,捡漏王、一本万利都来了。
拍了拍自己的脸,让自己清醒点。
还甩了两下头发。
对了,趁着锅里有温水,再洗一遍头,主要是为了上虱子药。
这个药粉还是挺给力的。
上次弄完让孩子们扒拉看,都没看到有爬的。
但她还怕有漏网之虫啊,再抹一次很有必要。
且那些死了的虮子也特不好弄下来,还得等头发长了,到时候再剪头才能全部弄干净。
林小红觉得脑袋又痒痒上了,赶紧下地,在舀温水的时候顿了顿,然后又找来一个菜盆,抓来不少干菜,有豆角干、野菜干、茄子干、蘑菇干,放入温水浸泡,准备晚上吃。
就是这么干炖菜不咋好吃,缺肉啊!
还得想想办法才行。
林小红一边想一边洗头、上药,等全部搞完,也没想到啥好办法,只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大队能不能早点杀猪分肉啊,都等不及了。
娘你又上虱子药了!李大江闻到了熟悉的刺鼻的味道。
我上次上药你们不都睡着了么。林小红的意思是他咋笃定是虱子药的。
李江回答:我见过堂哥他们上过。
娘,我多!李小河挤过来显摆他的石头。
林小红摸了摸他小脑袋,还挺厉害!
别看年纪小,手还挺稳。
娘,我最多!大江将石头搂在自己怀里,好大一堆。
李小溪突然开口问,玩完了咋分(石头)啊。
这问题一出,大家都愣住了。
大江皱着小眉头,开始快速挑拣,这几块是我的!
小溪也不甘示弱,这几块好看的是我的。
小河感觉要吃亏,直接趴在石头上,我的!从来没有的响亮,顺畅!
林小红真怕三人打起来,也有点心酸,孩子们没有玩具,捡的石头成了宝贝。
好了,好了,除了那几个特殊的,是谁的谁挑出来,剩下的平均分。林小红不自觉的开始端水了,不过这次真不是有意的,他们都分不出来谁是谁的,她自然也是不能的,石头上又没写字,不过这是她考虑不周了,回头娘找人给你们做冰噶、冰车行不行。
李大江少有的激动,娘,真给我们做啊!
林小红保证,娘说话算数。
李大江高兴坏了,我也有冰噶了,哈哈肯定比二蛋那个好!
林小红不用问,也猜测出了孩子们的爱恨情仇。
李溪也跟着乐,抽冰噶她也想玩。
李小河从石子堆上爬起来,眨巴着大眼睛凑近林小红,娘!要!
林小红承诺,都有,都有啊。
牛皮吹出去了,肯定要想办法做到。
这不是后世,直接淘宝就可以,过几天就送货上门了。
在这儿,得找人做。
冰噶是由两部分组成,一个陀螺一个鞭子。
陀螺大部分木质,所以要准备几个木块。
至于找谁做,她心里也有数,她亲老叔就是木匠,做个冰噶就是小意思。
难就难在陀螺尖要包一层,木头摩擦力大嘛,转不了多少圈,而且还不耐磨,所以要包一层光滑的耐磨的材料,最好是放铁珠子,可这玩意并不好找啊。
林小红眼珠一转有了主意,可以退而求其次嘛,用牙膏皮子也可以啊。
虽然不能用太长时间,可这个简单,随时可以换。
这样陀螺就没啥问题了。
接下来就是鞭子了,最好自然是皮鞭,不过不好弄,去哪买皮子啊,只能弄个麻绳的。
林小红看了眼三个又玩成一堆的崽崽,良心有点痛,这么糊弄孩子好么。
她倒是想买更好的,去哪买啊!大不了,做冰车时她多费费心思。
冰车底部她就不用牙膏皮子糊弄了。
她买几颗大铁钉子!
作者有话说:
跪求收藏:)
书荒的宝可去看看我的完结年代文,六零、七零都有。
第20章
◎定牛车◎
林小红到底还是没忍住,将三个孩子和炕上的东西都倒腾西屋去了,拿着家里的秃头扫地扫帚将房顶、墙面都扫了一遍。
不能说多干净,但至少明面上没有蜘蛛网了,也不会往下掉渣渣了。
回头和林爹说一声,帮忙做一把扫帚,家里这个秃头小宝贝实在不好用。
林小红将破外套脱下来,为了不弄脏棉袄,她特意找的破衣服,至于头发没管,反正立马要洗的。
洗了头,又烤得差不多了,林小红就出门了。
她要问问牛车哪天去县里。
靠腿的话,还得是快走,也要三个多小时。
她如今这个身体肯定受不住。
这不像去镇上,时间短当锻炼了。
当然主要是没牛车,要不然她也坐。
不过生产队牛车不白坐,来回两趟要给两分钱。
这都够买一盒火柴了,不少人舍不得。
所以能不去县城就不去,能走着就不坐车。
所以牛车挺闲的,天又冷,不是天天有的。
她们村赶车的大家伙都叫二爷爷,也是李家一支,不过老头是个孤寡老人,无儿无女的,队里特殊照顾,就让他赶车,然后给工分,这样也能养活自己。
林小红快冻成狗了,决定走小路,窜牛棚,二爷爷家就在牛棚后头。
不得不说,这时候牛比人金贵,看他们大队的牛圈多干净,基本闻不到啥味。
也是,有专门人收拾呢。
她不自觉的瞄了一眼牛棚旁边的小草棚,看着还没牛棚结实呢,里头住了六七口人,都是下、放过来的。
她是知道历史的,知道不少人都是有学问的。
也知道以后他们会平、反,但作为一个多年社畜,她也不会头脑发热的冲上去献殷勤。
不说很危险可能连累家里,就是对方也不会信任她。
换位思考一下,很多教授都是被学生、亲人举、报的。
又经过了多年批、斗,他们还会那么相信别人么。
恐怕早已经成了惊弓之鸟,敏感异常了吧。
要是有合适的机会,她还是愿意卖个好的,让对方欠她个人情。
这么胡思乱想着,她很快跑过了草棚,听到里头有些杂乱的声音也没在意。
到了二爷爷那预定车位很顺利,明天牛车就去县里,人还不多,她直接将两分钱给了。
二爷爷还说了早上经过她家门口喊她一声就行,不用去村口等。
林小红高高兴兴往家走,心里想的是能不能将棉被带着,太特么冷了。
可惜就是想想罢了,家里就那么一副好被褥了,她可不舍得拿出去嚯嚯。
明天她也不准备全程坐车,偶尔下来走走,既锻炼还能热乎热乎。
不过对于去县城她还是挺期待的。
就在这时她听到一句话,老侯这发烧了,再这么拖着要坏事的。很是清晰。
原来她又到了牛棚旁边的小草棚。
也没停留,更没听墙角,但这话却进了心。
如今家里有人生病,多数人的选择就是硬挺。
真心不夸张,即使家里有点钱,第一反应也不是去医院去诊所,都是拖拖看看,看看能不能自愈。
严重外伤除外,直接哪大出血肯定是去诊所的。
至于不严重外伤,比如划个小口子,直接乎草木灰或者大酱就可以了。
真心不是夸张,这跟这个时代人们思想有关。
所以牛棚那人应该很严重,否则不会说到送医院。
如果只是发烧的话,她家里还真有药。
万能的扑热息痛。
这个年代医生少,加上不少被下、放了。
轮到各个村子就更少了,就有了赤脚医生。
她不否认民间卧虎藏龙,高手在民间,但那毕竟是少数。
后世培养一位医生需要本科五年研究生、博士也得五六年,据说进了医院还要委培,反正需要大量的时间才能独立看诊,但是赤脚医生培训很短,能学多少??
所以就有了不少万能药,比如扑热息痛和去痛片。
发烧、感冒、浑身疼都可以吃它们。
还别说,真好使。
林小红猜测,可能跟这个年代人们很少吃药有关,没啥抗体。
不过西药也不常有,想买最好去县医院。
她家里的就是她二哥去县医院给买的。
然后她娘给拿过来的,一颗扑热息痛一颗去痛片。
但那时候原身还在,哀莫大于心死,哪有吃药的想法。
掖柜子里了,骗林母吃了。
不如做点好事。
俗话说救急不救穷,另外她也不想家里人吃这个。
后世扑热息痛好像禁了,去痛片也有了副作用小的替代药品。
家里孩子们还小,可不敢随便吃药,所以用来做人情再好不过。
但是怎么做才能不白做好事呢,学雷锋不留名不是她风格。
得好好想想。
留纸条肯定不行,白纸黑字就是证据啊。
主动露脸攀谈也不建议。
虽然要卖好,但也不能太刻意。
有点又婊又立哈。
都到家了,林小红也没能想到一个万全的办法。
嗐!看来在阴谋诡计这块她不太擅长啊。
还好没穿到古代搞宅斗,要不然怕活不过三集。
林小红进了屋,直接上炕进被窝。
别的都顾不上了。
娘明天去县里,你们有啥想买的?林小红问三个崽。
主要是她怕漏买东西,让三个崽给集思广益下。
娘,饿!李小河可怜巴巴的捂着肚子。
林小红很是干脆的让大儿子去拿两个地瓜饼,娘四个分着吃,一人一半。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