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伙过日子[七零](31)
娘也香!
母女俩进入商业互吹阶段。
林小红心情愉悦的擦头发,毛巾虽然使劲使劲再使劲的拧了, 也没那么干, 加上吸水性一般, 擦了好一会, 头发也没干多少。
她就开始用手扒拉,希望快点干, 又是想念吹风机的一天啊。
好在她也是有准备的, 带了帽子和围脖, 问题不大!
等她们全家都洗完集合,太阳都升到正中间了。
也就是中午十二点了。
不过大家伙谁也没说要去国营饭店, 直接回家。
林小红经过邮局的时候跑进去问问, 有没有她的信。
很遗憾,并没有。
到家的时候, 娘四个都蔫吧了, 又冷又饿还累。
进了屋, 林小红让大江他们升火, 她冲了两大碗麦乳精。
她和小溪分一碗, 大江、小河分另外一碗。
热乎的有能量的热饮快速的冲散了身体的冷意。
她又将最后一块桃酥拿了出来, 娘四个平均分了。
先垫吧垫吧肚子, 她要做饭了。
冻饺子早没了, 肉和鸡蛋也没了, 鱼也吃光了。
大米还剩最后一把。
做啥呢?
蒸一些地瓜、土豆, 熬个苞米面粥。
苞米面很细, 很好熟的, 水开了放苞米面,搅和搅和,三五分钟就好了。
菜的话,拌个酸菜丝,放一些烤辣椒。
林小红在烧火,因为她要烤头发,虽然她擦了又擦,扒拉了又扒拉,头发还是有水分,一出去就冻上了。
又羡慕仨崽崽的小短发了。
这边地瓜、土豆蒸的差不多了,可以停火了,林小红才让小溪点另外一个灶台熬粥。
她切酸菜丝。
又要累腰了。
有人吗?
林小红听到声,放下菜刀推门出去了。
就看到了熟悉的邮局自行车,立马心领神会,有我的信?
对方已经不是第一次过来送信了,对林小红已经面熟,都没用确认,直接递过来了一封信。
还感叹了句,你的信每次都这么厚!
谢谢啊。林小红高兴的拿着信跑进了屋。
这里头有啥,太厚了。
她差点没忍住好奇心直接拆了。
还算记得要切酸菜丝,只能将信先收好,洗了手,再继续切菜。
等仨崽摆放碗筷的时候,林小红到底没忍住,将信拆开了。
啊!是画报!
新的画报!
她的样刊!
章双双同学这礼物简直是送到她心坎上了。
信都顾不得读了,开始看画册。
封面就是她的图。
虽然县报也有她的图,但那是黑白的。
就没画册彩色的有冲击力。
这个调色做得好棒!果然卧虎藏龙啊!林小红一边嘟囔着一边翻开。
这本画册一共有她三幅画,一幅封面,两幅内画。
再次欣赏一遍,她才恋恋不舍的放下。
娘,我想看看!李小河眼巴巴的。
林小红却没第一时间答应,看了下仨崽。
大江和小溪正在撕邮票呢。
老幺没挤上去,这不就惦记她的画册了。
等你吃完饭再看!
林小红怕他把画册弄脏了。
娘,她为啥给你买画册啊?要给钱么?操大江心来了。
应该不是买的。林小红清清嗓子,一脸郑重,我不是和你们说过,我有向北京的一家画报投稿么,对方收了,还给我汇了稿费,这本画册就刊登了我的画,这个应该是样刊。
还有些不确定,因为没看信。
这下子不只小河要看,大江和小溪都来了兴趣。
林小红仍然无情拒绝,吃完饭,洗了手再看。
要不给她弄脏了咋办。
仨崽崽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能同意了。
娘,你不是去了邮局,没有信么,怎么又有了?大江突然想到了,有些想不明白。
林小红虽然不敢肯定,但也是有所猜测的,这个邮局也分等级的,信会先到县里的(邮局),再到镇上的,这封信应该昨天或者前天就到县里了,然后根本这个收信地址又被分到了镇上,我今天去县里邮局去问,可不是没有嘛,已经到了镇上了。只能说阴错阳差。
林小红让仨崽吃饭,她却看起了信。
一共就两张信纸,她很快看完了。
没错,这本画册就是样刊。
章双双在信里多次感谢她教小技巧。
也提到了可以帮忙买颜料,连具体价格都有。
这颜料不是日用品,不需要票,但是价格不便宜。
章双双推荐的那个品牌,一管颜料需要五毛钱。
这价格是有些贵,不过还在接受范围之内。
林小红都在考虑要买哪几个颜色了。
有了颜料,以后画稿费就高了。
还可以多投几家。
比如省城那家画报。
以后就可以挣更多的小钱钱了!
林小红将信折好,心里想的是如何还礼。
人家帮忙买颜料,她是会给钱,但也耽误了章双双的时间啊,还要去邮局给邮寄,这个时候可没到付,又要搭邮费。
所以除了钱,她也准备给邮点东西过去聊表心意。
北京作为首都,好东西肯定多。
她这更多的是心意。
就邮一些特产吧。
林小红思来想去,觉得蘑菇干最适合,挑些这边独有的品种。
她家蘑菇太杂,也没多少,回头问问大伯娘,谁家蘑菇多,她去换点。
蘑菇干还好邮寄,没分量,邮费也便宜。
越想越合适。
娘,你也吃饭吧,粥都快凉了。大江提醒道。
哦,好。林小红将信和画册放到一边,端起粥碗一口气喝半碗。
吃上饭了,才觉得好饿。
之前吃的那点桃酥根本不顶事。
她又扒了一个地瓜。
大江、小河,你俩洗澡洗的好不好?林小红边吃边问。
李小河:娘,澡堂子可好玩了,大家都光屁股。
林小红尴尬,这个可以不用说。你俩有没有好好搓澡啊?
李小河声音响亮,有,可多小球球了。
林小红突然有些后悔提这个话题了。
她可还在吃饭呢。
作者有话说:
晚安。
第66章
◎和爹娘坦白◎
林小红又双叒回娘家了。
她拉着林爹娘进了东屋, 还把门给叉上了。
唬得林母心里直跳,以为出啥大事了,整这么一出。
慌忙问道,小红, 咋地啦?
林小红还有点懵, 没咋地啊, 哎呀, 我是有事要和爹娘说。
她扶着爹娘坐好,很是做作的挺着身板, 爹、娘, 我挣钱了!
林爹和林母面面相觑, 一时谁也没吱声。
林小红皱着眉头,咋地, 你们不高兴啊?
和她预想的不一样啊。
林母:你不是早就能挣钱了么。这算啥事啊。
林小红知道她们理解错了, 我不是说当老师。我的其他兼职挣钱了。爹,我上次提醒你来着。
林爹点头, 是有过。
林母扬起手, 笑骂, 要说就说, 整事儿!
林小红乖巧回答, 好嘞!爹、娘你们看看。
她拿出两张报纸和一个画报, 分别递给爹娘。
林爹拿的是报纸, 给我报纸干啥
林小红欺过身去, 指着报纸上的一幅画, 爹, 这幅画咋样?
林爹没多想, 画的真好!跟真人一样。
林小红嘿嘿, 这是我画的!
啥?!x2
看着爹娘都盯着她,林小红压力山大,立马解释,我不是要养仨孩子么。我给自己算了笔账,如果就靠我当老师挣的工分,有点难。家里仨孩子都有些营养不良,我想让他们吃得好点,所以就想到了挣钱。
林小红说到这里,停顿了下,我在废品收购站找了不少画报,就给人家写信,问收不收画。
林爹看向林母手里的画报,抖了抖报纸,那报纸呢?
在他眼里,能上报纸当然更厉害!
林母已经激动的手抖了,闺女,这画都是你画的!
林小红摆手,不不不!就这封面,里面还有两幅。
咋能全是她画的呢。
她倒是想。
画得可真好,跟画一样。林母稀罕的摩挲着。
林小红差点笑出来,她画的就是画,可不跟画一样。
不过她也懂林母的意思,这边夸孩子好看,就说这孩子真好看,跟画似的。
她娘这是说顺嘴了。
爹,说到报纸,还得感谢李爱国。上次你让我帮忙写报告,我心里也没底,就去了李家,让帮忙看看。林小红看向林母,当时娘也跟我去了。
林母闻言点头,嗯呐,我也记得这事呢。
林小红继续说,我当时就咨询了他一件事,就是墙字这活儿能给多少钱。当时画报都还没给我信呢,李爱国就说能给一些,但要等开春以后。他就说可以帮忙搭个线,问县报收不收,县报那边很满意,两块钱一张收的。
林爹看向报纸上的画,两块钱一副。
这个价格倒也还行。
林小红补充道,还有两斤粮票,一张副食票啥的,之前的红糖、肥皂都是用副食票买的。不过县报一个月只需要两张画,多了不收。之后画报那边也给了我回信,我就又向那儿投稿了。稿费比县报多点,不过没任何票。
这个具体价格她就没再细说。
林爹、林母自然就推断,价格应该比两块钱多点不多。
不过人家也不缺画,三个月只收一次。不过即使这样,我一年也有不少收入,加上当老师挣得工分,能把孩子养得很好。林小红拉着林爹和林母各一个手臂,你们闺女能挣钱,以后买点东西孝敬你们,可别皱着眉头替我心疼了。
林爹哈哈笑,行,我闺女孝心。
林母却道,别有俩钱就烧得亨,攒起来,以后孩子大了,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林小红敷衍的点点头,知道啦!知道啦!
闺女,你给哪学的画啊?这玩意好学么?林母显然动了其他的心思。
林小红一点不慌,早就编圆乎了,哎,以前三军还在,我挺闲的,觉得画画挺有意思的,可是没人教,我就拿张纸在画上描,描得多了,我慢慢就能自己画了。爹娘你们没发现,我画得和很多画都有相似之处么。
林爹和林母都点头。
林爹:我就说看着眼熟。
林小红嘴角抽抽,其实是她为了过稿,研究了这个年代的画画风格。
又红、又专,能选上的差不多都一个画风好嘛。
所以她这话纯粹是糊弄外行的,不过用来忽悠林爹娘是足够的了。
主要是林爹娘不会怀疑自己亲闺女,闺女又说得那么有道理,自然没有怀疑的理由。
那你教没教仨孩子,要是他们也会画画林母那意思,孩子们学会了也是一门手艺,以后也可以谋生。
我有教。大江和小溪学的不错,小河还小,定力差些,就一般,他们年纪还小,慢慢来吧。林小红又趁机给爹娘洗脑,爹、娘你们看,这上学还是有用的,我要是没念过初中,就当不成老师,天天下地挣工分累个半死,就没闲暇时间学画,现在就挣不到钱。咱家孩子没有笨的,上点心管管,肯定能有不错的,别的不说,念完初中总是要得吧。
到时候高考也恢复了,他们只会更加注重教育。
林爹听了这话不禁陷入沉思。
林母叹口气,咋不想让他们好好学,咱家又不是供不起,一个个跟屁股底下长钉子似的也坐不住,你那时候可比他们强多了,我们也没管,也知道天天写作业看书。
林小红就给爹娘出主意,回头编个柳条鞭子,谁不好好学就抽他,棍棒底下出孝子,打疼了就知道学了。
颤抖吧!侄子(女)们!
等开学了,我也在学校也会看着他们的,也会和他们老师多沟通沟通的。
前身其实对于学习也没太重视,要不然也不会在学校对于侄子他们睁只眼闭只眼。
可现在换她了,必须严格起来。
因为她知道这个年代读书意味着什么。
那可是能够跳跃阶层的。
机会珍贵,不容错过!
作者有话说:
女主不是圣母,下章解释
第67章
◎林母帮忙买蘑菇◎
林小红不是圣母, 这么苦口婆心,以后甚至还要劳心劳力(在学校看着),除了亲近的血缘关系,更多的是为了爹娘。
她发过誓, 要好好孝敬爹娘的。
可如果林家子孙没有一个争气的, 爹娘就不会真正开心, 多大年纪了, 还要劳心劳力。
就像她送爹娘糕点,但大部分都给侄子(女)吃了, 她拦不住的。
他们作为林家的大家长, 肯定希望林家越来越好的。
林小红这时候出力恰巧是最省事的。
只要林家第三代出了成才的, 到时候担子就会从爹娘身上挪下来了。
虽然有些对不住侄子(女),但还是爹娘亲啊。
所以她才这么不遗余力的窜腾(劝说), 就指望爹娘听进去。
即使柳条鞭子不成, 鸡毛掸子也好啊!
林小红向林爹娘伸手,爹、娘, 将报纸和画报给我吧。
她要将报纸、画报都保存起来。
林爹动作利索的将报纸折叠起来, 这个我收着。
林小红有些傻眼, 眼看着老爷子将报纸塞兜里了。
知道抢不回来了, 林小红手疾眼快的将画报抢到手, 这个画报三个孩子还要看呢, 他们现在雪花, 就要多看画报。
林母听她这么说, 稍显惋惜。
不过还是外孙(女)重要。
林小红突然想到, 爹、娘, 我画画这事一定保密, 要是让外人知道, 都想和我学画,我教是不教。
林母立马回答,那肯定不教啊。
挣钱的门道咋能教给外人。
倒是家里的几个孩子,不知道能不能学。
可是娘,我是小学老师,要是家长都找去学校,你说校长会不会让我教。林小红不用猜,结果是肯定的。
林爹拍板,嘴都严实点,别往外说。
心下不是不遗憾的,他还想让其他大队长看看县报呢。
他闺女给他长脸呢。
林母的想法和林爹差不多,她还有别的想法。
在她心里,她姑娘比谁都好,即使做了寡妇。
之前和队里几个嫂子聊天,就有人开玩笑似的给说了几个男的,那都是啥歪八裂枣啊,她都看不上眼,不就是看她闺女要养仨孩子么,现在她闺女能挣钱了,那孩子就不是拖油瓶了。
漏些口风下去,到时候肯定有人给闺女介绍更好的(男人)。
爹、娘,我现在能挣钱,也不着急走一步。林小红看着林母表情有些急,我就是想好好挑挑,因为再婚不但涉及我,还有仨孩子,我总得找个对大江他们好的。
恋耽美
母女俩进入商业互吹阶段。
林小红心情愉悦的擦头发,毛巾虽然使劲使劲再使劲的拧了, 也没那么干, 加上吸水性一般, 擦了好一会, 头发也没干多少。
她就开始用手扒拉,希望快点干, 又是想念吹风机的一天啊。
好在她也是有准备的, 带了帽子和围脖, 问题不大!
等她们全家都洗完集合,太阳都升到正中间了。
也就是中午十二点了。
不过大家伙谁也没说要去国营饭店, 直接回家。
林小红经过邮局的时候跑进去问问, 有没有她的信。
很遗憾,并没有。
到家的时候, 娘四个都蔫吧了, 又冷又饿还累。
进了屋, 林小红让大江他们升火, 她冲了两大碗麦乳精。
她和小溪分一碗, 大江、小河分另外一碗。
热乎的有能量的热饮快速的冲散了身体的冷意。
她又将最后一块桃酥拿了出来, 娘四个平均分了。
先垫吧垫吧肚子, 她要做饭了。
冻饺子早没了, 肉和鸡蛋也没了, 鱼也吃光了。
大米还剩最后一把。
做啥呢?
蒸一些地瓜、土豆, 熬个苞米面粥。
苞米面很细, 很好熟的, 水开了放苞米面,搅和搅和,三五分钟就好了。
菜的话,拌个酸菜丝,放一些烤辣椒。
林小红在烧火,因为她要烤头发,虽然她擦了又擦,扒拉了又扒拉,头发还是有水分,一出去就冻上了。
又羡慕仨崽崽的小短发了。
这边地瓜、土豆蒸的差不多了,可以停火了,林小红才让小溪点另外一个灶台熬粥。
她切酸菜丝。
又要累腰了。
有人吗?
林小红听到声,放下菜刀推门出去了。
就看到了熟悉的邮局自行车,立马心领神会,有我的信?
对方已经不是第一次过来送信了,对林小红已经面熟,都没用确认,直接递过来了一封信。
还感叹了句,你的信每次都这么厚!
谢谢啊。林小红高兴的拿着信跑进了屋。
这里头有啥,太厚了。
她差点没忍住好奇心直接拆了。
还算记得要切酸菜丝,只能将信先收好,洗了手,再继续切菜。
等仨崽摆放碗筷的时候,林小红到底没忍住,将信拆开了。
啊!是画报!
新的画报!
她的样刊!
章双双同学这礼物简直是送到她心坎上了。
信都顾不得读了,开始看画册。
封面就是她的图。
虽然县报也有她的图,但那是黑白的。
就没画册彩色的有冲击力。
这个调色做得好棒!果然卧虎藏龙啊!林小红一边嘟囔着一边翻开。
这本画册一共有她三幅画,一幅封面,两幅内画。
再次欣赏一遍,她才恋恋不舍的放下。
娘,我想看看!李小河眼巴巴的。
林小红却没第一时间答应,看了下仨崽。
大江和小溪正在撕邮票呢。
老幺没挤上去,这不就惦记她的画册了。
等你吃完饭再看!
林小红怕他把画册弄脏了。
娘,她为啥给你买画册啊?要给钱么?操大江心来了。
应该不是买的。林小红清清嗓子,一脸郑重,我不是和你们说过,我有向北京的一家画报投稿么,对方收了,还给我汇了稿费,这本画册就刊登了我的画,这个应该是样刊。
还有些不确定,因为没看信。
这下子不只小河要看,大江和小溪都来了兴趣。
林小红仍然无情拒绝,吃完饭,洗了手再看。
要不给她弄脏了咋办。
仨崽崽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能同意了。
娘,你不是去了邮局,没有信么,怎么又有了?大江突然想到了,有些想不明白。
林小红虽然不敢肯定,但也是有所猜测的,这个邮局也分等级的,信会先到县里的(邮局),再到镇上的,这封信应该昨天或者前天就到县里了,然后根本这个收信地址又被分到了镇上,我今天去县里邮局去问,可不是没有嘛,已经到了镇上了。只能说阴错阳差。
林小红让仨崽吃饭,她却看起了信。
一共就两张信纸,她很快看完了。
没错,这本画册就是样刊。
章双双在信里多次感谢她教小技巧。
也提到了可以帮忙买颜料,连具体价格都有。
这颜料不是日用品,不需要票,但是价格不便宜。
章双双推荐的那个品牌,一管颜料需要五毛钱。
这价格是有些贵,不过还在接受范围之内。
林小红都在考虑要买哪几个颜色了。
有了颜料,以后画稿费就高了。
还可以多投几家。
比如省城那家画报。
以后就可以挣更多的小钱钱了!
林小红将信折好,心里想的是如何还礼。
人家帮忙买颜料,她是会给钱,但也耽误了章双双的时间啊,还要去邮局给邮寄,这个时候可没到付,又要搭邮费。
所以除了钱,她也准备给邮点东西过去聊表心意。
北京作为首都,好东西肯定多。
她这更多的是心意。
就邮一些特产吧。
林小红思来想去,觉得蘑菇干最适合,挑些这边独有的品种。
她家蘑菇太杂,也没多少,回头问问大伯娘,谁家蘑菇多,她去换点。
蘑菇干还好邮寄,没分量,邮费也便宜。
越想越合适。
娘,你也吃饭吧,粥都快凉了。大江提醒道。
哦,好。林小红将信和画册放到一边,端起粥碗一口气喝半碗。
吃上饭了,才觉得好饿。
之前吃的那点桃酥根本不顶事。
她又扒了一个地瓜。
大江、小河,你俩洗澡洗的好不好?林小红边吃边问。
李小河:娘,澡堂子可好玩了,大家都光屁股。
林小红尴尬,这个可以不用说。你俩有没有好好搓澡啊?
李小河声音响亮,有,可多小球球了。
林小红突然有些后悔提这个话题了。
她可还在吃饭呢。
作者有话说:
晚安。
第66章
◎和爹娘坦白◎
林小红又双叒回娘家了。
她拉着林爹娘进了东屋, 还把门给叉上了。
唬得林母心里直跳,以为出啥大事了,整这么一出。
慌忙问道,小红, 咋地啦?
林小红还有点懵, 没咋地啊, 哎呀, 我是有事要和爹娘说。
她扶着爹娘坐好,很是做作的挺着身板, 爹、娘, 我挣钱了!
林爹和林母面面相觑, 一时谁也没吱声。
林小红皱着眉头,咋地, 你们不高兴啊?
和她预想的不一样啊。
林母:你不是早就能挣钱了么。这算啥事啊。
林小红知道她们理解错了, 我不是说当老师。我的其他兼职挣钱了。爹,我上次提醒你来着。
林爹点头, 是有过。
林母扬起手, 笑骂, 要说就说, 整事儿!
林小红乖巧回答, 好嘞!爹、娘你们看看。
她拿出两张报纸和一个画报, 分别递给爹娘。
林爹拿的是报纸, 给我报纸干啥
林小红欺过身去, 指着报纸上的一幅画, 爹, 这幅画咋样?
林爹没多想, 画的真好!跟真人一样。
林小红嘿嘿, 这是我画的!
啥?!x2
看着爹娘都盯着她,林小红压力山大,立马解释,我不是要养仨孩子么。我给自己算了笔账,如果就靠我当老师挣的工分,有点难。家里仨孩子都有些营养不良,我想让他们吃得好点,所以就想到了挣钱。
林小红说到这里,停顿了下,我在废品收购站找了不少画报,就给人家写信,问收不收画。
林爹看向林母手里的画报,抖了抖报纸,那报纸呢?
在他眼里,能上报纸当然更厉害!
林母已经激动的手抖了,闺女,这画都是你画的!
林小红摆手,不不不!就这封面,里面还有两幅。
咋能全是她画的呢。
她倒是想。
画得可真好,跟画一样。林母稀罕的摩挲着。
林小红差点笑出来,她画的就是画,可不跟画一样。
不过她也懂林母的意思,这边夸孩子好看,就说这孩子真好看,跟画似的。
她娘这是说顺嘴了。
爹,说到报纸,还得感谢李爱国。上次你让我帮忙写报告,我心里也没底,就去了李家,让帮忙看看。林小红看向林母,当时娘也跟我去了。
林母闻言点头,嗯呐,我也记得这事呢。
林小红继续说,我当时就咨询了他一件事,就是墙字这活儿能给多少钱。当时画报都还没给我信呢,李爱国就说能给一些,但要等开春以后。他就说可以帮忙搭个线,问县报收不收,县报那边很满意,两块钱一张收的。
林爹看向报纸上的画,两块钱一副。
这个价格倒也还行。
林小红补充道,还有两斤粮票,一张副食票啥的,之前的红糖、肥皂都是用副食票买的。不过县报一个月只需要两张画,多了不收。之后画报那边也给了我回信,我就又向那儿投稿了。稿费比县报多点,不过没任何票。
这个具体价格她就没再细说。
林爹、林母自然就推断,价格应该比两块钱多点不多。
不过人家也不缺画,三个月只收一次。不过即使这样,我一年也有不少收入,加上当老师挣得工分,能把孩子养得很好。林小红拉着林爹和林母各一个手臂,你们闺女能挣钱,以后买点东西孝敬你们,可别皱着眉头替我心疼了。
林爹哈哈笑,行,我闺女孝心。
林母却道,别有俩钱就烧得亨,攒起来,以后孩子大了,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林小红敷衍的点点头,知道啦!知道啦!
闺女,你给哪学的画啊?这玩意好学么?林母显然动了其他的心思。
林小红一点不慌,早就编圆乎了,哎,以前三军还在,我挺闲的,觉得画画挺有意思的,可是没人教,我就拿张纸在画上描,描得多了,我慢慢就能自己画了。爹娘你们没发现,我画得和很多画都有相似之处么。
林爹和林母都点头。
林爹:我就说看着眼熟。
林小红嘴角抽抽,其实是她为了过稿,研究了这个年代的画画风格。
又红、又专,能选上的差不多都一个画风好嘛。
所以她这话纯粹是糊弄外行的,不过用来忽悠林爹娘是足够的了。
主要是林爹娘不会怀疑自己亲闺女,闺女又说得那么有道理,自然没有怀疑的理由。
那你教没教仨孩子,要是他们也会画画林母那意思,孩子们学会了也是一门手艺,以后也可以谋生。
我有教。大江和小溪学的不错,小河还小,定力差些,就一般,他们年纪还小,慢慢来吧。林小红又趁机给爹娘洗脑,爹、娘你们看,这上学还是有用的,我要是没念过初中,就当不成老师,天天下地挣工分累个半死,就没闲暇时间学画,现在就挣不到钱。咱家孩子没有笨的,上点心管管,肯定能有不错的,别的不说,念完初中总是要得吧。
到时候高考也恢复了,他们只会更加注重教育。
林爹听了这话不禁陷入沉思。
林母叹口气,咋不想让他们好好学,咱家又不是供不起,一个个跟屁股底下长钉子似的也坐不住,你那时候可比他们强多了,我们也没管,也知道天天写作业看书。
林小红就给爹娘出主意,回头编个柳条鞭子,谁不好好学就抽他,棍棒底下出孝子,打疼了就知道学了。
颤抖吧!侄子(女)们!
等开学了,我也在学校也会看着他们的,也会和他们老师多沟通沟通的。
前身其实对于学习也没太重视,要不然也不会在学校对于侄子他们睁只眼闭只眼。
可现在换她了,必须严格起来。
因为她知道这个年代读书意味着什么。
那可是能够跳跃阶层的。
机会珍贵,不容错过!
作者有话说:
女主不是圣母,下章解释
第67章
◎林母帮忙买蘑菇◎
林小红不是圣母, 这么苦口婆心,以后甚至还要劳心劳力(在学校看着),除了亲近的血缘关系,更多的是为了爹娘。
她发过誓, 要好好孝敬爹娘的。
可如果林家子孙没有一个争气的, 爹娘就不会真正开心, 多大年纪了, 还要劳心劳力。
就像她送爹娘糕点,但大部分都给侄子(女)吃了, 她拦不住的。
他们作为林家的大家长, 肯定希望林家越来越好的。
林小红这时候出力恰巧是最省事的。
只要林家第三代出了成才的, 到时候担子就会从爹娘身上挪下来了。
虽然有些对不住侄子(女),但还是爹娘亲啊。
所以她才这么不遗余力的窜腾(劝说), 就指望爹娘听进去。
即使柳条鞭子不成, 鸡毛掸子也好啊!
林小红向林爹娘伸手,爹、娘, 将报纸和画报给我吧。
她要将报纸、画报都保存起来。
林爹动作利索的将报纸折叠起来, 这个我收着。
林小红有些傻眼, 眼看着老爷子将报纸塞兜里了。
知道抢不回来了, 林小红手疾眼快的将画报抢到手, 这个画报三个孩子还要看呢, 他们现在雪花, 就要多看画报。
林母听她这么说, 稍显惋惜。
不过还是外孙(女)重要。
林小红突然想到, 爹、娘, 我画画这事一定保密, 要是让外人知道, 都想和我学画,我教是不教。
林母立马回答,那肯定不教啊。
挣钱的门道咋能教给外人。
倒是家里的几个孩子,不知道能不能学。
可是娘,我是小学老师,要是家长都找去学校,你说校长会不会让我教。林小红不用猜,结果是肯定的。
林爹拍板,嘴都严实点,别往外说。
心下不是不遗憾的,他还想让其他大队长看看县报呢。
他闺女给他长脸呢。
林母的想法和林爹差不多,她还有别的想法。
在她心里,她姑娘比谁都好,即使做了寡妇。
之前和队里几个嫂子聊天,就有人开玩笑似的给说了几个男的,那都是啥歪八裂枣啊,她都看不上眼,不就是看她闺女要养仨孩子么,现在她闺女能挣钱了,那孩子就不是拖油瓶了。
漏些口风下去,到时候肯定有人给闺女介绍更好的(男人)。
爹、娘,我现在能挣钱,也不着急走一步。林小红看着林母表情有些急,我就是想好好挑挑,因为再婚不但涉及我,还有仨孩子,我总得找个对大江他们好的。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