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郎(双重生)免费阅读(4)
望舒笑了笑,道:殿下好生休养,调理好身子便能骑马射箭了。我与楚凌云这事儿也说不准呢,要是哪天他从边塞带回一个如花似玉的小娘子,我倒是宁可不嫁。
二人说笑着走进阁楼之中,便有典书匆匆走了过来,行礼后问道:殿下需寻何书,下官这便给您取来。
晏希白道:不久前秦州一带连震不止,山崩泉涌、房屋塌竭,死伤不计其数。可消息传来京都之时已经于事无补了。典书可知有何书籍记载了地震之事,只管告诉本宫藏于何处便是。
典书道:历朝史书皆有相关记载,但却并无一书统一收录诸事。地方县志中有更详尽记录,但崇文馆内似乎未曾收藏。
晏希白道:那后汉书中张衡列传在何处,还有张衡集,本宫亲自去寻。
典书翻阅名录,随后道:乙部正史十七,丁部散文集三十六。
晏希白微微颔首,便带着望舒往乙部走,只见室内图书浩如烟海,一众钿青牙轴的书卷让人眼花缭乱。
望舒走近,仔细一瞧便看见了,踮脚拿下后交给晏希白,他寻一处坐下后便专心致志地翻阅起来,道:戚娘子大可随处看看。
地方百姓苦于天灾人祸,京中却依旧处处笙歌燕舞、其乐融融。
人类之于苍天大地,又实在太过渺小了。
当真是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作者有话说:
[1]参考《唐六典》
第5章 分分钟需要你
戚望舒懒洋洋地倚在柜架上,周围是空荡荡的寂静,手中捧着一卷书,有些沉重,闻得到些许墨香。抄书匠倒是写得一手好字,端庄风雅、穹劲有力
。
史书寥寥几笔道尽他人一生,晦涩难懂,不如眼前人有趣。
她放下书,不动声色的看向晏希白。
此时他正襟危坐,心无旁骛地看着书,时不时掩面咳嗽,带了些文弱清冷的书卷气,感受到望舒投来的目光,他恍然抬头,和煦一笑,春风化雨。
不像上辈子刚被废黜那段时日,面若寒冰,怏怏不乐,如同濒死之人一般了无生气。
也不像刚登基那会儿,周身皆是天子气度,庄严肃穆、不苟言笑,让人难以接近。
更不像与望舒大婚那晚,阴郁偏执,明明口中一声声哀求着他人爱怜,却做尽疯狂之事。
晏希白抬起头,却害怕与她目光相触,眼神飘忽,半晌后开口道:父皇让本宫去一趟寺庙,参禅礼佛、抄写经书,为那些灾民祈福祷告。
常日闷在东宫也是颇为无趣,望舒若是愿意,过两日再带上柔嘉一同前去,如何?
望舒走到案前坐下,右手撑着脸颊,偏过头来看他,道:太子殿下派些属官前往便是了,何必亲自跑一趟。
又或者,还要博些宽厚仁慈、爱民如子的贤名。
晏希白半垂眼眸,道:本宫不信神佛,他们说众生皆苦,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可本宫是宁要强求也不愿得不到之人。身居高位,总有一些事情需要做给别人看,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本宫在乎的,每一个百姓的生命本宫都在乎的。
那殿下,我陪您去。
时间过得极为缓慢,望舒打了个呵欠,有些乏倦,但也只好强撑着困意。
晏希白将手中书卷放回,道:时辰不早,我送戚娘子回去歇息吧。
望舒轻应了声,站起身来收拾衣裳,扬了扬身后灰尘,随晏希白走了出去。
两人走在宽阔的宫道上,聊到酣畅淋漓之时,他开玩笑般说道:望舒曾说,如若楚将军有了心爱之人,你便宁可不嫁。怎么,望舒是不喜欢他么?
望舒摇了摇头,不喜欢。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仅此八字便困住了许多人的一生。我与楚凌云在娘胎中就被迫定下了婚约,小时候阿娘总是指着他说,望舒,可记好了,那便是你的未来夫婿。
当时迷迷糊糊吧,也不懂什么是夫婿,什么是婚约。
门当户对,他长得不错,又争气,年纪轻轻便立下赫赫战功,后来勉勉强强接受了这个事实。好像有这么一个夫君,倒也不赖。
可先不说品性如何,我打小就没与他见过几面。简直是,谈何喜欢。
可上辈子,当他牵着哑女的手,望舒才觉得守了十几年的婚约就是个笑话,到嘴的鸭子飞了,是个人都会不爽。
她落不下这份面子,百般刁难,到最后两败俱伤。
晏希白没来由感到欣喜,他结结巴巴地说:戚将军武功盖世,长相英武不凡,又会说笑逗趣,柔嘉说,很多贵族女郎都喜欢他的。
复而他的声音越来越低了,可若是望舒不喜欢楚将军,便便退了这门亲事,莫要委屈自己,若家中长辈不同意,本宫替你劝说一二。
殿下,我不喜欢他这般鲁莽的武夫。
他错愕地抬起头,本朝人素来尚武,那,那戚娘子
她轻快地说:我喜欢殿下这样的。
晏希白霎时红了脸,像是被噎着了一般,剧烈的咳嗽后,他说道:可是我,我自小体弱多病,也不会骑马射箭,不通音律,在宴会上更是不会玩些雅歌投壶、双陆、射鸭的游戏,我连打马球都不会。我,我还嘴笨,不懂得如何讨人喜欢
他埋着头说了许多,紧张到重复多遍、甚至语句不通。
望舒往前大跨一步进了宫殿,随后转过身来,可是殿下,我到了,改日再见。
说罢便大摇大摆走了进去,也不知身后人是何等窘迫。她见晏妙年还在抄书,便自顾自给自己倒了杯茶,心情舒畅。
晏妙年一只手撑着下颚,顿了笔,幽怨地看向望舒,你们刚说的话,本宫都听见了。
听见又如何,你抄完书了没。说出口后才忽然惊觉,她们好似又回到了往日闺中密友时,可以开玩笑互相取乐,可以假惺惺地嘘寒问暖。
望舒索性向她走了过去,拿起案上洋洋洒洒、凌乱不堪的纸,只消看了一眼,便下断言,你这又是找的哪个抄书匠,一看这字迹就不一样。
她嘟囔着说:我没有,真是自己写的。
她见望舒一副春风得意的样子,忽然大声嚷嚷:你不会真的喜欢太子吧?
她掰着手指头,一点点的数落道:他这种人呆板、无趣,天天让人家抄书抄书,还身娇体弱动不动就咯血晕倒,他虽然是长得是赏心悦目了些,但好看也没有用啊。你想想要是日后他继承皇位,后宫佳丽三千的,你忍得了?
望舒挑了挑眉,太子殿下人挺好的呀,我就是喜欢他,你能奈我何?
她拍案而起,不行,我不要你当我嫂嫂!
望舒属实被吓了一跳,上辈子怎么不见她这么大意见,仔细打量着她是不是哪里变了,却骤然看见她腰间的虎形玉佩,觉得有些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
察觉到望舒目光后,她掩耳盗铃一般将玉佩藏紧。望舒趁她不备,俯身拿过来一看,内心错愕,这不是我长兄的玉佩么?伯母还说过要让他留给未来媳妇,怎么在你这儿
她支支吾吾地说:什么长兄,媳妇儿,我听不懂,这就是我的。
望舒板着脸,逼问道:你撒谎,说实话。
她有些羞恼,这就是兰成打赌输了,押在我这儿的。
望舒倒吸一口凉气,只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仔细思索,差点忘了还有这茬。上辈子大兄从边塞归来之时,立下赫赫战功,家中给他介绍了诸多京城贵女,谁知他一个也看不上,谁都不愿娶,伯父都想找人压着他的头拜堂成亲了,可他却自请去镇守边关。
后来后来与贼寇殊死搏斗之时,废掉一只右手,从此成了只会纸上谈兵的武夫子,一生潦倒。
望舒试探性地问:可你都快与殷二郎成亲了,还留着其他男子物件作甚。他欠你多少银子,我出手替他赎回。而且他寄信回来说,已经在边塞与一个小娘子私定了终身,这东西是要给我未来嫂嫂的。你大方些就不要强占着了。
她怒气汹汹地吼道:不可能,他说过让本宫等他的,他说过立了战功就会向父皇求娶本宫的!
望舒内心错愕,原来大兄是在等她
只不过前世晚了一步,大军凯旋之时,柔嘉公主早早便与他人结为了夫妻。
她讪笑着说:好啊你们两人瞒了我这么久,可你与殷二郎又是怎么回事?
那日燕国公在朝堂上就向父皇求了亲,传到我这儿都为时已晚了。我苦苦哀求父皇,他却说天子一言九鼎,说话算话。我又去跟太后说我与戚家大郎两情相悦,请求不要拆散我们这对苦命鸳鸯,太后说他久战疆场,保不齐马革裹尸还,让我早早断了这份心思,与殷二郎在京城好好享着荣华富贵,不要让父皇为难。
望舒叹了口气,道:那你要如何是好?
她凑过来,在望舒耳边悄悄地说,我都想好了,若是等不回兰成,我便逃婚。
望舒扶额,她果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来,上辈子定是逃婚没逃成,最后散了一对鸳鸯,成了一对怨侣。望舒接着劝道:皇宫向来守卫森严,更别说公主大婚之日,届时必将严加看管。你这法子太鲁莽了,你且不要轻举妄动,我会帮你的。
她眉目间有些欣喜,我就知望舒心里还是有我的。
说罢她话锋一转:可本宫还是觉得太子只适合远远地看着,待他继位之后,宫中皆是千娇百媚的小娘子,昨儿临幸这个,明儿那个肚子又揣了娃,你这小醋缸不得撑破?要我说还是楚将军好,现下太平盛世,待他归来当个闲官,你日后看紧些,勒紧他的裤腰头,他定然不敢有二心的。
人人都说,轰轰烈烈的感情并不可靠,细水长流,日久方见真章。可是若一开始便没有感情,在一起后,还要因为柴米油盐吵吵闹闹,相互看不上眼,最终蹉跎着将就了一生。
从军在外,天高皇帝远的,你还真盼着他们能给你守着什么贞洁?那照你这么说,我觉得大兄也不怎么样,鲁莽不知礼数的武将,心气高,嘴上没把门,想到什么便说什么,能活活把人气死。
她哼哼地背过身子,你嘴刀子厉害,本宫不与你计较。
望舒继续说道:便是在这皇城之中,那些好儿郎也不见得有多干净。不信便拿你那未婚夫婿开了刀瞧瞧。
她唤来随行的素娥,吩咐道:素娥,你传信与春山,让她好好查查燕国公府上的殷二郎,平日里有何嗜好,入夜后去了何处,在平康坊中有没有相好的小娘子,家中可有妾侍,可曾私藏外室,是否出入赌坊,与人有过纠葛。切记暗中行事,莫要打草惊蛇。
是,娘子。
晏妙年问道:你去查他作甚?
望舒回道:你最好盼着他有些什么见不得人的丑事,好找个理由让圣人退了这桩亲事,不然你要如何嫁与我的兄长,难不成真带着他私奔、四处流浪,等圣人忆起你这个不肖女,再派人好声好气将你劝回?
她瞪大了眼睛,随后傻笑道:望舒此言有理。
我就知道你心中亦有我。
望舒感到一阵恶寒。
第6章 百无一用是相思
禁庭春深,夜凉如水。皇宫之中吃穿用度样样皆好,却有诸多规矩,不似小门小户那般随意。
望舒以伴读身份入宫,不是主子,不是客人,是万事皆需看人脸色,皇权之下的奴仆。
请人抬个热水过来洗漱,尚且要问过好些个掌事宫女。
大周朝的皇宫啊,气势恢宏、雄伟壮丽,却主仆分明,等级森严。
大周皇帝统治下的盛世包罗万象、四海来朝,却依旧分出了三六九等,贫富贵贱。
望舒曾无法自拔地沉沦在贵族身份带来的便利之中,但一朝身份颠倒,她竟也感受到了世态炎凉、万般无奈。
此时望舒正坐在窗台前,缓慢的等待着头发晾干。
素娥,约莫过几日便要来月信了,你多备些月事带,不然届时又得东问西找。
是。
窗前月光洒落,格外明亮耀眼。望舒素来认床,今晚必定又是个不眠夜。
她披了件外衣,便走到庭院中去,春寒料峭,晚来急风,守夜的宫女坐在冰凉的石阶上,已经昏昏欲睡。
望舒道:这不用守了,回去吧。
她起身行礼,奴婢谢过娘子。说罢便瑟缩着身子快步小跑到回房中去了。
望舒百无聊赖的走动着,心如止水,万籁寂静。
却陡然间看见宫门外一人正提着宫灯,往来踱步,他身量高挑,却有些清瘦,一身黑衣,裸露的肌肤却格外白皙。四周静悄悄的,他又不似提灯的宫女太监,着实把望舒吓了一跳。
她定下心来,壮着胆子往宫门走去,问道:阁下何人?
走近之后看清那人面容,望舒惊讶地问:太子殿下,现在已经宵禁,你在这作甚,深夜前来,可是有要事相商?
他磕磕巴巴的说:望舒,夜里风凉,何不多穿些衣裳?我本宫见月色正好,便出来闲逛,不知不觉便到了此处。
望舒浅笑道:殿下,进来坐坐吧。
他提起衣摆,缓缓走进宫门,将宫灯放在一旁,便与望舒一同坐到了秋千之上。
望舒与他隔了有些距离,他依旧有些局促,一手叠于腹前,另一只手却紧紧握住晃绳,生怕坐不稳似的。
娘子怎么还未入睡?
刚洗漱完,头发还有些潮湿,月光太过亮眼,闲着无事便出来瞧瞧。
他看着望舒披散开的长发,怎么不叫侍女擦干,夜里风大,当心着凉。
望舒凑到他眼前,笑着看向他,素娥今日累了一天,我让她早些去歇息了,现在已然夜深,不知殿下可有闲情帮帮忙?
晏希白不敢看她,偏过头来,身子也微微后仰,望舒猜,他一定红了脸。
殿下,附近无人,只有天知地知,你既有心来我院中,又何必在意礼节。
殿下,你怎么不敢看着我呀,我又不是夜里勾人的女妖。她轻声蛊惑道。
晏希白转过头来,与她匆匆对视上,又忙不迭垂下眼眸,娘子皎若明月,又怎能自比夜魅。
吹久了容易得风寒,我帮你便是了。
望舒取下巾帕,递给了晏希白,随后背对着他。
晏希白有些迟疑,掀起发尾,不紧不慢擦了起来,手中动作轻到不行,生怕扯痛了她。
望舒微微侧头,殿下,坐那么远作甚,近点呀。
好。
望舒今日所说之事,可是在与我开玩笑?
你当真喜欢我。
何事?
无,无事。
随后两人沉默无言,陷入了长久的寂静。望舒看着两人月下身影,思绪涣散。
恋耽美
二人说笑着走进阁楼之中,便有典书匆匆走了过来,行礼后问道:殿下需寻何书,下官这便给您取来。
晏希白道:不久前秦州一带连震不止,山崩泉涌、房屋塌竭,死伤不计其数。可消息传来京都之时已经于事无补了。典书可知有何书籍记载了地震之事,只管告诉本宫藏于何处便是。
典书道:历朝史书皆有相关记载,但却并无一书统一收录诸事。地方县志中有更详尽记录,但崇文馆内似乎未曾收藏。
晏希白道:那后汉书中张衡列传在何处,还有张衡集,本宫亲自去寻。
典书翻阅名录,随后道:乙部正史十七,丁部散文集三十六。
晏希白微微颔首,便带着望舒往乙部走,只见室内图书浩如烟海,一众钿青牙轴的书卷让人眼花缭乱。
望舒走近,仔细一瞧便看见了,踮脚拿下后交给晏希白,他寻一处坐下后便专心致志地翻阅起来,道:戚娘子大可随处看看。
地方百姓苦于天灾人祸,京中却依旧处处笙歌燕舞、其乐融融。
人类之于苍天大地,又实在太过渺小了。
当真是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作者有话说:
[1]参考《唐六典》
第5章 分分钟需要你
戚望舒懒洋洋地倚在柜架上,周围是空荡荡的寂静,手中捧着一卷书,有些沉重,闻得到些许墨香。抄书匠倒是写得一手好字,端庄风雅、穹劲有力
。
史书寥寥几笔道尽他人一生,晦涩难懂,不如眼前人有趣。
她放下书,不动声色的看向晏希白。
此时他正襟危坐,心无旁骛地看着书,时不时掩面咳嗽,带了些文弱清冷的书卷气,感受到望舒投来的目光,他恍然抬头,和煦一笑,春风化雨。
不像上辈子刚被废黜那段时日,面若寒冰,怏怏不乐,如同濒死之人一般了无生气。
也不像刚登基那会儿,周身皆是天子气度,庄严肃穆、不苟言笑,让人难以接近。
更不像与望舒大婚那晚,阴郁偏执,明明口中一声声哀求着他人爱怜,却做尽疯狂之事。
晏希白抬起头,却害怕与她目光相触,眼神飘忽,半晌后开口道:父皇让本宫去一趟寺庙,参禅礼佛、抄写经书,为那些灾民祈福祷告。
常日闷在东宫也是颇为无趣,望舒若是愿意,过两日再带上柔嘉一同前去,如何?
望舒走到案前坐下,右手撑着脸颊,偏过头来看他,道:太子殿下派些属官前往便是了,何必亲自跑一趟。
又或者,还要博些宽厚仁慈、爱民如子的贤名。
晏希白半垂眼眸,道:本宫不信神佛,他们说众生皆苦,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可本宫是宁要强求也不愿得不到之人。身居高位,总有一些事情需要做给别人看,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本宫在乎的,每一个百姓的生命本宫都在乎的。
那殿下,我陪您去。
时间过得极为缓慢,望舒打了个呵欠,有些乏倦,但也只好强撑着困意。
晏希白将手中书卷放回,道:时辰不早,我送戚娘子回去歇息吧。
望舒轻应了声,站起身来收拾衣裳,扬了扬身后灰尘,随晏希白走了出去。
两人走在宽阔的宫道上,聊到酣畅淋漓之时,他开玩笑般说道:望舒曾说,如若楚将军有了心爱之人,你便宁可不嫁。怎么,望舒是不喜欢他么?
望舒摇了摇头,不喜欢。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仅此八字便困住了许多人的一生。我与楚凌云在娘胎中就被迫定下了婚约,小时候阿娘总是指着他说,望舒,可记好了,那便是你的未来夫婿。
当时迷迷糊糊吧,也不懂什么是夫婿,什么是婚约。
门当户对,他长得不错,又争气,年纪轻轻便立下赫赫战功,后来勉勉强强接受了这个事实。好像有这么一个夫君,倒也不赖。
可先不说品性如何,我打小就没与他见过几面。简直是,谈何喜欢。
可上辈子,当他牵着哑女的手,望舒才觉得守了十几年的婚约就是个笑话,到嘴的鸭子飞了,是个人都会不爽。
她落不下这份面子,百般刁难,到最后两败俱伤。
晏希白没来由感到欣喜,他结结巴巴地说:戚将军武功盖世,长相英武不凡,又会说笑逗趣,柔嘉说,很多贵族女郎都喜欢他的。
复而他的声音越来越低了,可若是望舒不喜欢楚将军,便便退了这门亲事,莫要委屈自己,若家中长辈不同意,本宫替你劝说一二。
殿下,我不喜欢他这般鲁莽的武夫。
他错愕地抬起头,本朝人素来尚武,那,那戚娘子
她轻快地说:我喜欢殿下这样的。
晏希白霎时红了脸,像是被噎着了一般,剧烈的咳嗽后,他说道:可是我,我自小体弱多病,也不会骑马射箭,不通音律,在宴会上更是不会玩些雅歌投壶、双陆、射鸭的游戏,我连打马球都不会。我,我还嘴笨,不懂得如何讨人喜欢
他埋着头说了许多,紧张到重复多遍、甚至语句不通。
望舒往前大跨一步进了宫殿,随后转过身来,可是殿下,我到了,改日再见。
说罢便大摇大摆走了进去,也不知身后人是何等窘迫。她见晏妙年还在抄书,便自顾自给自己倒了杯茶,心情舒畅。
晏妙年一只手撑着下颚,顿了笔,幽怨地看向望舒,你们刚说的话,本宫都听见了。
听见又如何,你抄完书了没。说出口后才忽然惊觉,她们好似又回到了往日闺中密友时,可以开玩笑互相取乐,可以假惺惺地嘘寒问暖。
望舒索性向她走了过去,拿起案上洋洋洒洒、凌乱不堪的纸,只消看了一眼,便下断言,你这又是找的哪个抄书匠,一看这字迹就不一样。
她嘟囔着说:我没有,真是自己写的。
她见望舒一副春风得意的样子,忽然大声嚷嚷:你不会真的喜欢太子吧?
她掰着手指头,一点点的数落道:他这种人呆板、无趣,天天让人家抄书抄书,还身娇体弱动不动就咯血晕倒,他虽然是长得是赏心悦目了些,但好看也没有用啊。你想想要是日后他继承皇位,后宫佳丽三千的,你忍得了?
望舒挑了挑眉,太子殿下人挺好的呀,我就是喜欢他,你能奈我何?
她拍案而起,不行,我不要你当我嫂嫂!
望舒属实被吓了一跳,上辈子怎么不见她这么大意见,仔细打量着她是不是哪里变了,却骤然看见她腰间的虎形玉佩,觉得有些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
察觉到望舒目光后,她掩耳盗铃一般将玉佩藏紧。望舒趁她不备,俯身拿过来一看,内心错愕,这不是我长兄的玉佩么?伯母还说过要让他留给未来媳妇,怎么在你这儿
她支支吾吾地说:什么长兄,媳妇儿,我听不懂,这就是我的。
望舒板着脸,逼问道:你撒谎,说实话。
她有些羞恼,这就是兰成打赌输了,押在我这儿的。
望舒倒吸一口凉气,只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仔细思索,差点忘了还有这茬。上辈子大兄从边塞归来之时,立下赫赫战功,家中给他介绍了诸多京城贵女,谁知他一个也看不上,谁都不愿娶,伯父都想找人压着他的头拜堂成亲了,可他却自请去镇守边关。
后来后来与贼寇殊死搏斗之时,废掉一只右手,从此成了只会纸上谈兵的武夫子,一生潦倒。
望舒试探性地问:可你都快与殷二郎成亲了,还留着其他男子物件作甚。他欠你多少银子,我出手替他赎回。而且他寄信回来说,已经在边塞与一个小娘子私定了终身,这东西是要给我未来嫂嫂的。你大方些就不要强占着了。
她怒气汹汹地吼道:不可能,他说过让本宫等他的,他说过立了战功就会向父皇求娶本宫的!
望舒内心错愕,原来大兄是在等她
只不过前世晚了一步,大军凯旋之时,柔嘉公主早早便与他人结为了夫妻。
她讪笑着说:好啊你们两人瞒了我这么久,可你与殷二郎又是怎么回事?
那日燕国公在朝堂上就向父皇求了亲,传到我这儿都为时已晚了。我苦苦哀求父皇,他却说天子一言九鼎,说话算话。我又去跟太后说我与戚家大郎两情相悦,请求不要拆散我们这对苦命鸳鸯,太后说他久战疆场,保不齐马革裹尸还,让我早早断了这份心思,与殷二郎在京城好好享着荣华富贵,不要让父皇为难。
望舒叹了口气,道:那你要如何是好?
她凑过来,在望舒耳边悄悄地说,我都想好了,若是等不回兰成,我便逃婚。
望舒扶额,她果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来,上辈子定是逃婚没逃成,最后散了一对鸳鸯,成了一对怨侣。望舒接着劝道:皇宫向来守卫森严,更别说公主大婚之日,届时必将严加看管。你这法子太鲁莽了,你且不要轻举妄动,我会帮你的。
她眉目间有些欣喜,我就知望舒心里还是有我的。
说罢她话锋一转:可本宫还是觉得太子只适合远远地看着,待他继位之后,宫中皆是千娇百媚的小娘子,昨儿临幸这个,明儿那个肚子又揣了娃,你这小醋缸不得撑破?要我说还是楚将军好,现下太平盛世,待他归来当个闲官,你日后看紧些,勒紧他的裤腰头,他定然不敢有二心的。
人人都说,轰轰烈烈的感情并不可靠,细水长流,日久方见真章。可是若一开始便没有感情,在一起后,还要因为柴米油盐吵吵闹闹,相互看不上眼,最终蹉跎着将就了一生。
从军在外,天高皇帝远的,你还真盼着他们能给你守着什么贞洁?那照你这么说,我觉得大兄也不怎么样,鲁莽不知礼数的武将,心气高,嘴上没把门,想到什么便说什么,能活活把人气死。
她哼哼地背过身子,你嘴刀子厉害,本宫不与你计较。
望舒继续说道:便是在这皇城之中,那些好儿郎也不见得有多干净。不信便拿你那未婚夫婿开了刀瞧瞧。
她唤来随行的素娥,吩咐道:素娥,你传信与春山,让她好好查查燕国公府上的殷二郎,平日里有何嗜好,入夜后去了何处,在平康坊中有没有相好的小娘子,家中可有妾侍,可曾私藏外室,是否出入赌坊,与人有过纠葛。切记暗中行事,莫要打草惊蛇。
是,娘子。
晏妙年问道:你去查他作甚?
望舒回道:你最好盼着他有些什么见不得人的丑事,好找个理由让圣人退了这桩亲事,不然你要如何嫁与我的兄长,难不成真带着他私奔、四处流浪,等圣人忆起你这个不肖女,再派人好声好气将你劝回?
她瞪大了眼睛,随后傻笑道:望舒此言有理。
我就知道你心中亦有我。
望舒感到一阵恶寒。
第6章 百无一用是相思
禁庭春深,夜凉如水。皇宫之中吃穿用度样样皆好,却有诸多规矩,不似小门小户那般随意。
望舒以伴读身份入宫,不是主子,不是客人,是万事皆需看人脸色,皇权之下的奴仆。
请人抬个热水过来洗漱,尚且要问过好些个掌事宫女。
大周朝的皇宫啊,气势恢宏、雄伟壮丽,却主仆分明,等级森严。
大周皇帝统治下的盛世包罗万象、四海来朝,却依旧分出了三六九等,贫富贵贱。
望舒曾无法自拔地沉沦在贵族身份带来的便利之中,但一朝身份颠倒,她竟也感受到了世态炎凉、万般无奈。
此时望舒正坐在窗台前,缓慢的等待着头发晾干。
素娥,约莫过几日便要来月信了,你多备些月事带,不然届时又得东问西找。
是。
窗前月光洒落,格外明亮耀眼。望舒素来认床,今晚必定又是个不眠夜。
她披了件外衣,便走到庭院中去,春寒料峭,晚来急风,守夜的宫女坐在冰凉的石阶上,已经昏昏欲睡。
望舒道:这不用守了,回去吧。
她起身行礼,奴婢谢过娘子。说罢便瑟缩着身子快步小跑到回房中去了。
望舒百无聊赖的走动着,心如止水,万籁寂静。
却陡然间看见宫门外一人正提着宫灯,往来踱步,他身量高挑,却有些清瘦,一身黑衣,裸露的肌肤却格外白皙。四周静悄悄的,他又不似提灯的宫女太监,着实把望舒吓了一跳。
她定下心来,壮着胆子往宫门走去,问道:阁下何人?
走近之后看清那人面容,望舒惊讶地问:太子殿下,现在已经宵禁,你在这作甚,深夜前来,可是有要事相商?
他磕磕巴巴的说:望舒,夜里风凉,何不多穿些衣裳?我本宫见月色正好,便出来闲逛,不知不觉便到了此处。
望舒浅笑道:殿下,进来坐坐吧。
他提起衣摆,缓缓走进宫门,将宫灯放在一旁,便与望舒一同坐到了秋千之上。
望舒与他隔了有些距离,他依旧有些局促,一手叠于腹前,另一只手却紧紧握住晃绳,生怕坐不稳似的。
娘子怎么还未入睡?
刚洗漱完,头发还有些潮湿,月光太过亮眼,闲着无事便出来瞧瞧。
他看着望舒披散开的长发,怎么不叫侍女擦干,夜里风大,当心着凉。
望舒凑到他眼前,笑着看向他,素娥今日累了一天,我让她早些去歇息了,现在已然夜深,不知殿下可有闲情帮帮忙?
晏希白不敢看她,偏过头来,身子也微微后仰,望舒猜,他一定红了脸。
殿下,附近无人,只有天知地知,你既有心来我院中,又何必在意礼节。
殿下,你怎么不敢看着我呀,我又不是夜里勾人的女妖。她轻声蛊惑道。
晏希白转过头来,与她匆匆对视上,又忙不迭垂下眼眸,娘子皎若明月,又怎能自比夜魅。
吹久了容易得风寒,我帮你便是了。
望舒取下巾帕,递给了晏希白,随后背对着他。
晏希白有些迟疑,掀起发尾,不紧不慢擦了起来,手中动作轻到不行,生怕扯痛了她。
望舒微微侧头,殿下,坐那么远作甚,近点呀。
好。
望舒今日所说之事,可是在与我开玩笑?
你当真喜欢我。
何事?
无,无事。
随后两人沉默无言,陷入了长久的寂静。望舒看着两人月下身影,思绪涣散。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