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郎(双重生)免费阅读(5)
上辈子,晏希白在寝宫前替她打了一架秋千,可惜,命如纸薄,无福消受。
如今,他是否在窗前对月叹息,为她的离去感到哀愁。
又或者,已然娶了新妇,长恨春宵苦短,散尽千金只为博美人一笑。
想到这儿,内心便没来由的酸胀。
当初晏希白说喜欢她,她的第一反应是感到不可置信,随后便陷入了长久的害怕。
怕你的喜欢太过浅薄,怕你的真心掺杂着权势利益。
怕你早早纳了侍妾,更怕你将来后宫佳丽三千,而我容颜逝去,君恩不复。
也怕自己是见弃之人,那些世家郎君尚且看不上,更别说天潢贵胄的太子殿下了。
而此时,晏希白却只是在她身后,替她默默擦干头发。
殿下,只擦发尾怎么可能干呢?
好。他小心翼翼靠近了些,望舒转身面向他,往他怀里嗅了嗅,殿下今日用的什么香,怪好闻的。
在望舒凑过来那一刻,晏希白便紧张到手抖,更何况她还埋进怀里,嗅自己身上的气味,月夜寂静,她会不会听到那乱得要死的心跳
他慢条斯理,温温吞吞地说:是我自己调的香,还剩有许多,若是娘子喜欢,明日一早便派人送来。
望舒笑得眉眼弯弯,好呀,那日后便能沾染些殿下的书香气了。
殿下可有喜欢的女孩子?
他摇了摇头,却又喃喃自语,算是有的吧。
那殿下平日里都在做什么呀,三天两头看不见人影,很忙吗?
每天就是进宫请安、上朝、下朝,随后便是在书房中处理事务,得空了便去崇文馆看书。
望舒噗嗤一笑,这太子殿下怎么像块木头似的,好生无趣,就不会去听上三两小曲,宴饮作乐?
他摇了摇头,我以后会学的。
望舒纳闷,说道:殿下,这不是学来的,我的意思是呢,倒也不必将自己拘得那么紧,与寻常郎君一般,给枯燥乏味的生活寻些乐趣,才能日日好心情嘛。
他还是愣愣的,不开窍。谨听娘子教诲。
唉,殿下小时候还会捉弄蛐蛐,如今跟个小老头似的,张口礼仪,闭口礼仪,好像要将我拒之门外一般。
不是的。他急急忙忙解释,望舒有婚约在身,我不敢靠近。
小时候喜欢玩蛐蛐,但是有人上奏说我玩物丧志,德不配位。父皇将我斥责了一顿后,便再也不敢胡闹了。
望舒心想,当太子可真累啊。
玩蛐蛐怎么能算胡闹呢,京城里好些郎君娘子现如今还在玩呢。圣人不也喜欢踢蹴鞠打马球,这群老头子庸官,没事上赶着找事。
他憋了许久,赞同道:娘子说得对。
半晌后,望舒说:殿下,这桩婚事很快便要玩完了,莫要再冷着我了,可好?
真的吗,你要与楚凌云退亲?他手中动作停下,有些惊讶地问道。
殿下这么欣喜,难不成是喜欢我吗?
他好像一下子被戳中了心思,急急站起身来,说道:如今时辰也不早了,戚娘子好生歇息,本宫先行告退。说罢便捡起宫灯,仓皇离去。
望舒还想说些什么,最后却未能开口。
这日,晏妙年本该在崇文馆中听那些夫子说着之乎者也,她却逃了课,将望舒拉到她闺房之中,门窗紧闭,神神秘秘地问:望舒,你那日所查之事可有结果,这东宫我是一刻也呆不下去了。若是查到那殷二郎的把柄,我便立马冲到父皇身前,让他为我退了这门亲事。
此时,戚望舒与晏妙年对坐,正一口吃着一个樱桃。望舒吩咐道:素娥,念一下近日春山送来的信件。
是,娘子。
素娥从衣襟内掏出一张纸,清了清嗓子,念道:回禀娘子,据春山所查,这殷二郎周身清白,靠门荫入仕,现任礼部员外郎。平日里勤学有礼,饱读诗书,礼贤下士。此人酷爱音律,常常宴请些文人墨客,前往城西郊外的豪宅赏花饮酒。家中并无妾侍,也未曾出入赌坊。受友人相邀,他休沐日里去过几次平康坊,但也只是宴饮作诗,听三两小曲,听老鸨说未曾有过相好的小娘子。
晏妙年一听,惨呼到:完了,这可如何是好
望舒也觉得惊奇,这年头还有去了平康坊只饮酒听曲儿的郎君,他去的哪家店,改日我也去瞅瞅。
素娥又仔细看了信件,道:万春家。
晏妙年道:这本宫倒是有所耳闻,听说她们家那个都知郑晚晚不仅生得花容月貌,更是有一颗七窍玲珑心,有一日兵部侍郎与光禄寺少卿在宴会上险些大打出手,她一张巧嘴三言两语就劝和了两位。
她又忽然灵光一动,道:望舒有办法了!我们雇人去绑了殷二郎,逼他亲自向圣人退亲,你说如何?
望舒看着她这般聪明的样子,欲说还休。
我觉得你还是要多读些书,那可是燕国公府上的嫡子,是你想绑就能绑得住的吗?若是他告到圣人那儿,你得吃不了兜着走。
她瘪了瘪嘴,啊啊啊烦死了!
望舒也有些无可奈何,素娥,这几日再派人跟着他些,看看他都去了何处,若是有不对劲的地方立马来报。
是,娘子。
晏妙年忽然兴致勃勃,戳了戳望舒的脸,唉,我发现了一个惊天大秘密!
她凑到望舒耳边轻声道:太子他暗恋一个小女郎。
此话怎讲?
我听说,他还喜欢收集各种兔子形状的饰物,房中堆得满满当当的。
有时候还大晚上的对月作画,画的都是一个女子的眉眼。
你看,兔子,月亮,可不就是杜家的三娘子,杜父子是太子太傅,杜三娘与太子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不仅属兔还叫婵娟,所以我断定,晏希白就是喜欢她!
所以,望舒,你就死了这条心吧,不要再喜欢他了!
望舒:我
作者有话说:
求花花,求收藏~
第7章 胆小如鼠
已有好些日子未曾见到太子殿下,虽然不知他平日里在忙何事,望舒倒是被迫着和晏妙年一起学了些诗书礼仪。
太后派来的尚仪颇为严苛,正在二人将要被折磨将死之际,太子殿下派人匆匆传来福音,说是请她们二人一同前往寺庙为百姓祈福消灾。
再度见到晏希白之时,望舒便觉得他好似又清瘦了些,一副靡靡不振、郁郁寡欢的样子。
望舒想要开口问安,骤然与他对视上,他却隐隐约约有些避之不及。
马车一路前行,望舒静静的倚着窗棂上,大街小巷时不时传来摊贩的三两吆喝,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一路上有人行色匆匆,也有人不慌不忙为娘子挑选着簪子珠玉,更有人挑着果蔬,摇摇晃晃往集市走去。
待车辙停息,望舒在侍女搀扶下缓缓落地,入眼即是气势恢宏的山门,四周古木参天,中间三门并立,两旁坐落着醒目石狮。抬头时见一蓝底金字的匾额,上书慈恩寺。
寺庙中香火袅袅,众人小心翼翼进了佛门,不敢高声语。东西两侧,晨钟暮鼓二楼遥遥相对,绕过一重院落,方见大雄宝殿,院前摆着宝鼎香炉,里面供奉着释迦牟尼的金身佛像。
有僧人前来接应,晏妙年好奇地问:接下来是要作甚?
慈眉善目的小和尚回道:先是取香供奉佛祖,随后前往藏经阁抄写经书为秦州百姓祈福。
晏妙年有些绝望地瘫倒在望舒怀中,撒娇道:啊,又是抄书,皇兄你看我这几日手都快抄断了,写字歪歪扭扭的,便不去给您添乱啦,我随处逛逛,顺便为远在西域的将士们求个平安。
说罢她便搀起望舒的手臂,在她耳边轻声道:听芙蕖说,寺庙里有个大师求姻缘特别准,你要不要随我去算上一卦?
望舒没有什么兴致,挣开她的手道:不必了,我还是留下陪太子殿下抄书吧。
她飞来一记眼刀,平日里怎么不见你这般积极?
望舒施施然尴尬一笑,却依旧默默走到了晏希白身侧。
两人取香祭拜之后,跪在蒲团上听了会儿僧人诵读。紧接着便去了藏经阁,一路上过了禅房、斋堂,又在罗汉堂稍作瞻仰,满目皆是神态各异、姿势不同,却又栩栩如生的金身罗汉。
曲径通幽,二人入了藏经阁,小和尚收拾好笔墨纸砚,笑着作揖道:施主,晌午时分会有僧人送来素斋,贫道便先行告退了。
阁中一片清静,阁楼上还有僧人在整理着佛经典籍。望舒挑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晏希白却沉默地离了她三丈远。她不禁有些纳闷,自从那晚过后,晏希白便异常的沉默寡言,看见她甚至会匆匆绕道而行。
她默默叹了口气,那晚可是说错什么惹了误会?
但仔细回想,当时望舒还未曾说几句话,他便匆匆离去。实在无心抄写佛经,她抽出一张白纸,在上面写道:殿下,我不喜欢楚将军,望舒心悦于你。
她有些踌躇不安,倒拿着狼毫,一下一下在纸面上戳戳点点,斟酌许久后铁下心来,将它卷作一团,瞅准方向朝晏希白扔了过去。
接着便速速低下头来,当作无事发生,忐忑地抄写着佛经,执笔的手略微有些颤抖,可却又总是忍不住用余光偷偷打量他是何反应。
晏希白诧异的拾起信团,看了她一眼,有些迷惑,随后缓缓打开。望舒觉得自己的心脏像是被牢牢拴住一般,剧烈挣扎着、跳动着。
她紧张到抬起双手紧紧捂住了脸:啊啊啊真的是太羞耻了!活了两辈子她还是头一次向郎君表明心迹,他会不会觉得我太轻浮了?他会不会根本不喜欢我?他会不会当面拒绝我?
晏希白打开信团,看清内容后瞬间涨红了双脸,他陡然拍案而起,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地说:望、望舒,我本宫
阁楼上的小和尚听到这番动静,先是吓了一跳,以为太子殿下被何人惊怒,随后纷纷走到栏杆处围观,投来了异样的目光。
望舒做了个噤声的动作,招了招手示意让他坐下先冷静冷静。
晏希白此时肌肤皆是一片通红,原先白皙的耳后根更是惨不忍睹。他定定坐下,慌慌张张抽出白纸,提笔写着些什么,可却涂涂改改又揉成一团想要丢弃。
望舒百无聊赖地坐着,经过了一轮漫长的等待。良久、良久,只见他将白纸折好,起身向望舒走了过来。他跪坐在蒲团上,将信纸放到案边,满怀希冀地看了望舒一眼,随后便害羞的别过脸去,好似等待凌迟一般。
望舒小心翼翼拿起纸张,摊开来入眼便是极为清隽秀丽的小楷,他洋洋洒洒写了许多内容。先是自陈有多么多么喜欢望舒,从很早很早便上了心,随后又磕磕巴巴地说了些贬低自己的话,还将楚凌云拉出来对比一番。
最终得出结论:待他日望舒与楚将军解除婚约,本宫便禀明父皇,亲自上门提亲。
她放下纸,侧过头来笑意盈盈地看着晏希白,开口无声地道:好呀,我等你。
忽然间,门外传来一阵吵闹,晏妙年风风火火闯了进来,见二人皆是满脸通红,周遭氛围颇为诡异,但她却浑然顾不得这些,大大咧咧的喊了声:望舒!
望舒连忙做了个捂嘴的动作,让她说话小声些,她凑了过来,见周围没什么位置,也不管不顾毫无仪态地坐在了地面上,附过身子,喜笑颜开地说:我刚去大师那儿卜了一卦,你猜怎么着?
望舒呵呵一笑:他说你命里定会大富大贵,长乐无极。
她埋怨道:你有没有仔细听,本宫求的是姻缘,是姻缘!
说罢她注意到望舒手中拿着的纸张,好奇地问道:你拿的是什么呀,看着不像你的字迹,内容也不似佛经。
望舒慢条斯理地将纸折起,放入袖中藏好,不慌不忙的道:一位故人的信件,不甚重要。
她也不是很在意的样子,接着说道:大师说我红鸾星动,此生定能嫁给所爱之人,我又去求了平安符,现在京中人人都在传天降祥瑞,大军必当凯旋。
望舒悄悄看了眼晏希白,两人相视一笑。晏妙年有些傻愣愣的看着二人,问道:你们笑什么笑,那位大师真的很灵的,好多小娘子围着他,我等了许久才排上队,不信你们待会儿也去算一卦。
望舒无奈地摇了摇头,不欲再理会她,只问道:太子殿下可抄好佛经了?
晏希白这才想起正事,退回原来座位。
晏妙年不愿抄书,在一旁坐着,她有些紧张的说:可是望舒,还有不久本宫便要与那殷二郎成亲了,这可如何是好,要不还是按原来计划,直接逃婚吧。
望舒道:春山传来消息,殷二郎近日频繁出入平康坊还有西郊的宅子,不像寻常那般饮酒作乐,却也不知所谓何事,我再让人盯紧些。
晏妙年却道:要不等宵禁之后,我们去平康坊瞧瞧,好久都没去过了,我还惦记着好些个小娘子。
望舒耸了耸肩,看了眼晏希白,放低声音道:你还能在禁军眼皮子底下瞒天过海不成?
她拍了拍胸脯,道:放心,这事儿我熟,不会有人发现的。
*
抄完佛经之后,二人耐不住晏妙年一直念叨,便应她所求去大师处求了卦姻缘签。
却只见那位和尚唇红齿白,倒不似一般僧人那般清瘦寡淡,眉宇间竟还透露着一股富贵气。望舒有些犹豫:这就是你口中的大师?
对对对,很灵的。
望舒凝眸,晃动签筒,最终摇出了个中签。
那僧人接过来仔细端详,念了遍签文,随后又接着说:贫道看施主情爱之路颇为不顺,这命中还需历经三段姻缘,才能求得如意郎君。
说罢他又拿出一箩筐器物,推销道:贫道这里还有些桃木剑,娘子若是买些回去,说不定还能斩断几朵烂桃花。
晏妙年呵斥道:忒,你这秃驴净瞎说,原是想骗人买你的符篆法宝,算本宫看走了眼,死骗子。
她拉起望舒就要离开,望舒却说:我倒是觉得小师傅算得挺准的。
旋即她看向晏希白,道:殿下,要不你也算上一卦?
晏希白有些茫然,笑着推辞道:不必了。
和尚:施主不妨一试,不准不收钱。
晏妙年哼哧哼哧的骂道:你这秃驴,眼盲心瞎,没瞧见这是太子殿下,谁缺你那点破钱了。
和尚笑道:出家人不打诳语。
望舒:殿下,试试嘛,来都来了。
他犹豫着上前一步。和尚道:请在心中默念所问之事,随后请签。
晏希白照做后,不曾想却摇出一支上上签,和尚解道:看来施主好事将近,贫僧便预祝施主与你家娘子红叶为媒,好结青庐,凤凰于飞,琴瑟和鸣。
恋耽美
如今,他是否在窗前对月叹息,为她的离去感到哀愁。
又或者,已然娶了新妇,长恨春宵苦短,散尽千金只为博美人一笑。
想到这儿,内心便没来由的酸胀。
当初晏希白说喜欢她,她的第一反应是感到不可置信,随后便陷入了长久的害怕。
怕你的喜欢太过浅薄,怕你的真心掺杂着权势利益。
怕你早早纳了侍妾,更怕你将来后宫佳丽三千,而我容颜逝去,君恩不复。
也怕自己是见弃之人,那些世家郎君尚且看不上,更别说天潢贵胄的太子殿下了。
而此时,晏希白却只是在她身后,替她默默擦干头发。
殿下,只擦发尾怎么可能干呢?
好。他小心翼翼靠近了些,望舒转身面向他,往他怀里嗅了嗅,殿下今日用的什么香,怪好闻的。
在望舒凑过来那一刻,晏希白便紧张到手抖,更何况她还埋进怀里,嗅自己身上的气味,月夜寂静,她会不会听到那乱得要死的心跳
他慢条斯理,温温吞吞地说:是我自己调的香,还剩有许多,若是娘子喜欢,明日一早便派人送来。
望舒笑得眉眼弯弯,好呀,那日后便能沾染些殿下的书香气了。
殿下可有喜欢的女孩子?
他摇了摇头,却又喃喃自语,算是有的吧。
那殿下平日里都在做什么呀,三天两头看不见人影,很忙吗?
每天就是进宫请安、上朝、下朝,随后便是在书房中处理事务,得空了便去崇文馆看书。
望舒噗嗤一笑,这太子殿下怎么像块木头似的,好生无趣,就不会去听上三两小曲,宴饮作乐?
他摇了摇头,我以后会学的。
望舒纳闷,说道:殿下,这不是学来的,我的意思是呢,倒也不必将自己拘得那么紧,与寻常郎君一般,给枯燥乏味的生活寻些乐趣,才能日日好心情嘛。
他还是愣愣的,不开窍。谨听娘子教诲。
唉,殿下小时候还会捉弄蛐蛐,如今跟个小老头似的,张口礼仪,闭口礼仪,好像要将我拒之门外一般。
不是的。他急急忙忙解释,望舒有婚约在身,我不敢靠近。
小时候喜欢玩蛐蛐,但是有人上奏说我玩物丧志,德不配位。父皇将我斥责了一顿后,便再也不敢胡闹了。
望舒心想,当太子可真累啊。
玩蛐蛐怎么能算胡闹呢,京城里好些郎君娘子现如今还在玩呢。圣人不也喜欢踢蹴鞠打马球,这群老头子庸官,没事上赶着找事。
他憋了许久,赞同道:娘子说得对。
半晌后,望舒说:殿下,这桩婚事很快便要玩完了,莫要再冷着我了,可好?
真的吗,你要与楚凌云退亲?他手中动作停下,有些惊讶地问道。
殿下这么欣喜,难不成是喜欢我吗?
他好像一下子被戳中了心思,急急站起身来,说道:如今时辰也不早了,戚娘子好生歇息,本宫先行告退。说罢便捡起宫灯,仓皇离去。
望舒还想说些什么,最后却未能开口。
这日,晏妙年本该在崇文馆中听那些夫子说着之乎者也,她却逃了课,将望舒拉到她闺房之中,门窗紧闭,神神秘秘地问:望舒,你那日所查之事可有结果,这东宫我是一刻也呆不下去了。若是查到那殷二郎的把柄,我便立马冲到父皇身前,让他为我退了这门亲事。
此时,戚望舒与晏妙年对坐,正一口吃着一个樱桃。望舒吩咐道:素娥,念一下近日春山送来的信件。
是,娘子。
素娥从衣襟内掏出一张纸,清了清嗓子,念道:回禀娘子,据春山所查,这殷二郎周身清白,靠门荫入仕,现任礼部员外郎。平日里勤学有礼,饱读诗书,礼贤下士。此人酷爱音律,常常宴请些文人墨客,前往城西郊外的豪宅赏花饮酒。家中并无妾侍,也未曾出入赌坊。受友人相邀,他休沐日里去过几次平康坊,但也只是宴饮作诗,听三两小曲,听老鸨说未曾有过相好的小娘子。
晏妙年一听,惨呼到:完了,这可如何是好
望舒也觉得惊奇,这年头还有去了平康坊只饮酒听曲儿的郎君,他去的哪家店,改日我也去瞅瞅。
素娥又仔细看了信件,道:万春家。
晏妙年道:这本宫倒是有所耳闻,听说她们家那个都知郑晚晚不仅生得花容月貌,更是有一颗七窍玲珑心,有一日兵部侍郎与光禄寺少卿在宴会上险些大打出手,她一张巧嘴三言两语就劝和了两位。
她又忽然灵光一动,道:望舒有办法了!我们雇人去绑了殷二郎,逼他亲自向圣人退亲,你说如何?
望舒看着她这般聪明的样子,欲说还休。
我觉得你还是要多读些书,那可是燕国公府上的嫡子,是你想绑就能绑得住的吗?若是他告到圣人那儿,你得吃不了兜着走。
她瘪了瘪嘴,啊啊啊烦死了!
望舒也有些无可奈何,素娥,这几日再派人跟着他些,看看他都去了何处,若是有不对劲的地方立马来报。
是,娘子。
晏妙年忽然兴致勃勃,戳了戳望舒的脸,唉,我发现了一个惊天大秘密!
她凑到望舒耳边轻声道:太子他暗恋一个小女郎。
此话怎讲?
我听说,他还喜欢收集各种兔子形状的饰物,房中堆得满满当当的。
有时候还大晚上的对月作画,画的都是一个女子的眉眼。
你看,兔子,月亮,可不就是杜家的三娘子,杜父子是太子太傅,杜三娘与太子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不仅属兔还叫婵娟,所以我断定,晏希白就是喜欢她!
所以,望舒,你就死了这条心吧,不要再喜欢他了!
望舒:我
作者有话说:
求花花,求收藏~
第7章 胆小如鼠
已有好些日子未曾见到太子殿下,虽然不知他平日里在忙何事,望舒倒是被迫着和晏妙年一起学了些诗书礼仪。
太后派来的尚仪颇为严苛,正在二人将要被折磨将死之际,太子殿下派人匆匆传来福音,说是请她们二人一同前往寺庙为百姓祈福消灾。
再度见到晏希白之时,望舒便觉得他好似又清瘦了些,一副靡靡不振、郁郁寡欢的样子。
望舒想要开口问安,骤然与他对视上,他却隐隐约约有些避之不及。
马车一路前行,望舒静静的倚着窗棂上,大街小巷时不时传来摊贩的三两吆喝,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一路上有人行色匆匆,也有人不慌不忙为娘子挑选着簪子珠玉,更有人挑着果蔬,摇摇晃晃往集市走去。
待车辙停息,望舒在侍女搀扶下缓缓落地,入眼即是气势恢宏的山门,四周古木参天,中间三门并立,两旁坐落着醒目石狮。抬头时见一蓝底金字的匾额,上书慈恩寺。
寺庙中香火袅袅,众人小心翼翼进了佛门,不敢高声语。东西两侧,晨钟暮鼓二楼遥遥相对,绕过一重院落,方见大雄宝殿,院前摆着宝鼎香炉,里面供奉着释迦牟尼的金身佛像。
有僧人前来接应,晏妙年好奇地问:接下来是要作甚?
慈眉善目的小和尚回道:先是取香供奉佛祖,随后前往藏经阁抄写经书为秦州百姓祈福。
晏妙年有些绝望地瘫倒在望舒怀中,撒娇道:啊,又是抄书,皇兄你看我这几日手都快抄断了,写字歪歪扭扭的,便不去给您添乱啦,我随处逛逛,顺便为远在西域的将士们求个平安。
说罢她便搀起望舒的手臂,在她耳边轻声道:听芙蕖说,寺庙里有个大师求姻缘特别准,你要不要随我去算上一卦?
望舒没有什么兴致,挣开她的手道:不必了,我还是留下陪太子殿下抄书吧。
她飞来一记眼刀,平日里怎么不见你这般积极?
望舒施施然尴尬一笑,却依旧默默走到了晏希白身侧。
两人取香祭拜之后,跪在蒲团上听了会儿僧人诵读。紧接着便去了藏经阁,一路上过了禅房、斋堂,又在罗汉堂稍作瞻仰,满目皆是神态各异、姿势不同,却又栩栩如生的金身罗汉。
曲径通幽,二人入了藏经阁,小和尚收拾好笔墨纸砚,笑着作揖道:施主,晌午时分会有僧人送来素斋,贫道便先行告退了。
阁中一片清静,阁楼上还有僧人在整理着佛经典籍。望舒挑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晏希白却沉默地离了她三丈远。她不禁有些纳闷,自从那晚过后,晏希白便异常的沉默寡言,看见她甚至会匆匆绕道而行。
她默默叹了口气,那晚可是说错什么惹了误会?
但仔细回想,当时望舒还未曾说几句话,他便匆匆离去。实在无心抄写佛经,她抽出一张白纸,在上面写道:殿下,我不喜欢楚将军,望舒心悦于你。
她有些踌躇不安,倒拿着狼毫,一下一下在纸面上戳戳点点,斟酌许久后铁下心来,将它卷作一团,瞅准方向朝晏希白扔了过去。
接着便速速低下头来,当作无事发生,忐忑地抄写着佛经,执笔的手略微有些颤抖,可却又总是忍不住用余光偷偷打量他是何反应。
晏希白诧异的拾起信团,看了她一眼,有些迷惑,随后缓缓打开。望舒觉得自己的心脏像是被牢牢拴住一般,剧烈挣扎着、跳动着。
她紧张到抬起双手紧紧捂住了脸:啊啊啊真的是太羞耻了!活了两辈子她还是头一次向郎君表明心迹,他会不会觉得我太轻浮了?他会不会根本不喜欢我?他会不会当面拒绝我?
晏希白打开信团,看清内容后瞬间涨红了双脸,他陡然拍案而起,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地说:望、望舒,我本宫
阁楼上的小和尚听到这番动静,先是吓了一跳,以为太子殿下被何人惊怒,随后纷纷走到栏杆处围观,投来了异样的目光。
望舒做了个噤声的动作,招了招手示意让他坐下先冷静冷静。
晏希白此时肌肤皆是一片通红,原先白皙的耳后根更是惨不忍睹。他定定坐下,慌慌张张抽出白纸,提笔写着些什么,可却涂涂改改又揉成一团想要丢弃。
望舒百无聊赖地坐着,经过了一轮漫长的等待。良久、良久,只见他将白纸折好,起身向望舒走了过来。他跪坐在蒲团上,将信纸放到案边,满怀希冀地看了望舒一眼,随后便害羞的别过脸去,好似等待凌迟一般。
望舒小心翼翼拿起纸张,摊开来入眼便是极为清隽秀丽的小楷,他洋洋洒洒写了许多内容。先是自陈有多么多么喜欢望舒,从很早很早便上了心,随后又磕磕巴巴地说了些贬低自己的话,还将楚凌云拉出来对比一番。
最终得出结论:待他日望舒与楚将军解除婚约,本宫便禀明父皇,亲自上门提亲。
她放下纸,侧过头来笑意盈盈地看着晏希白,开口无声地道:好呀,我等你。
忽然间,门外传来一阵吵闹,晏妙年风风火火闯了进来,见二人皆是满脸通红,周遭氛围颇为诡异,但她却浑然顾不得这些,大大咧咧的喊了声:望舒!
望舒连忙做了个捂嘴的动作,让她说话小声些,她凑了过来,见周围没什么位置,也不管不顾毫无仪态地坐在了地面上,附过身子,喜笑颜开地说:我刚去大师那儿卜了一卦,你猜怎么着?
望舒呵呵一笑:他说你命里定会大富大贵,长乐无极。
她埋怨道:你有没有仔细听,本宫求的是姻缘,是姻缘!
说罢她注意到望舒手中拿着的纸张,好奇地问道:你拿的是什么呀,看着不像你的字迹,内容也不似佛经。
望舒慢条斯理地将纸折起,放入袖中藏好,不慌不忙的道:一位故人的信件,不甚重要。
她也不是很在意的样子,接着说道:大师说我红鸾星动,此生定能嫁给所爱之人,我又去求了平安符,现在京中人人都在传天降祥瑞,大军必当凯旋。
望舒悄悄看了眼晏希白,两人相视一笑。晏妙年有些傻愣愣的看着二人,问道:你们笑什么笑,那位大师真的很灵的,好多小娘子围着他,我等了许久才排上队,不信你们待会儿也去算一卦。
望舒无奈地摇了摇头,不欲再理会她,只问道:太子殿下可抄好佛经了?
晏希白这才想起正事,退回原来座位。
晏妙年不愿抄书,在一旁坐着,她有些紧张的说:可是望舒,还有不久本宫便要与那殷二郎成亲了,这可如何是好,要不还是按原来计划,直接逃婚吧。
望舒道:春山传来消息,殷二郎近日频繁出入平康坊还有西郊的宅子,不像寻常那般饮酒作乐,却也不知所谓何事,我再让人盯紧些。
晏妙年却道:要不等宵禁之后,我们去平康坊瞧瞧,好久都没去过了,我还惦记着好些个小娘子。
望舒耸了耸肩,看了眼晏希白,放低声音道:你还能在禁军眼皮子底下瞒天过海不成?
她拍了拍胸脯,道:放心,这事儿我熟,不会有人发现的。
*
抄完佛经之后,二人耐不住晏妙年一直念叨,便应她所求去大师处求了卦姻缘签。
却只见那位和尚唇红齿白,倒不似一般僧人那般清瘦寡淡,眉宇间竟还透露着一股富贵气。望舒有些犹豫:这就是你口中的大师?
对对对,很灵的。
望舒凝眸,晃动签筒,最终摇出了个中签。
那僧人接过来仔细端详,念了遍签文,随后又接着说:贫道看施主情爱之路颇为不顺,这命中还需历经三段姻缘,才能求得如意郎君。
说罢他又拿出一箩筐器物,推销道:贫道这里还有些桃木剑,娘子若是买些回去,说不定还能斩断几朵烂桃花。
晏妙年呵斥道:忒,你这秃驴净瞎说,原是想骗人买你的符篆法宝,算本宫看走了眼,死骗子。
她拉起望舒就要离开,望舒却说:我倒是觉得小师傅算得挺准的。
旋即她看向晏希白,道:殿下,要不你也算上一卦?
晏希白有些茫然,笑着推辞道:不必了。
和尚:施主不妨一试,不准不收钱。
晏妙年哼哧哼哧的骂道:你这秃驴,眼盲心瞎,没瞧见这是太子殿下,谁缺你那点破钱了。
和尚笑道:出家人不打诳语。
望舒:殿下,试试嘛,来都来了。
他犹豫着上前一步。和尚道:请在心中默念所问之事,随后请签。
晏希白照做后,不曾想却摇出一支上上签,和尚解道:看来施主好事将近,贫僧便预祝施主与你家娘子红叶为媒,好结青庐,凤凰于飞,琴瑟和鸣。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