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太阳 作者:初禾
洲桓终于出声,“给我看看。”
“嘿!”房东靠在满是灰尘与蜘蛛网的栏杆上,摸出一根劣质香烟别在耳背上,“我这房子又没经中介的手,就一张手写的收款单,哪来什么合同?”
程洲桓说:“收款单给我看看。”
房东耸耸肩,“没了。”
“我有。”何辛洋拧着眉,望向程洲桓,“程哥,我去车里找。”
房东的脸色不大好看。
5分钟后,何辛洋心急火燎地跑上三楼,手上是一张对折了两次的纸,上面白纸黑字写着:本人(况晶)收何辛洋400元押金,退房时退还。
程洲桓心下叹气。生活在底层的人通常法律意识淡薄,欠条借条一概乱写。类似纸条他见过不止一次,总觉荒唐可笑。
但事关何辛洋的400块钱,他笑不出来。
房东不以为然道:“这不是我写的,谁知道是不是你伪造的?上面有我的手印或者章吗?没有!”
何辛洋还想争辩,程洲桓已经按住他的肩膀,接手了那张纸条,对房东正色道:“是不是伪造的,做一个字迹鉴定就知道。”
房东像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一张本就不怎么见得人的脸笑得更加寒碜,“字迹鉴定?你谁?拍电视剧?”
程洲桓笑了笑,从随身携带的夹子里抽出一张名片,递上去让房东看了一眼,却未让他的手碰上。
“我是律师。”
房东鄙陋的笑凝固在脸上,五官歪瓜裂枣似的挤着,活像理科生乱七八糟的草稿纸。
何辛洋成功拿回400块钱,走路都带着风。
路过一家并不便宜的饮品店时,他叫住程洲桓,咧着嘴笑,“程哥,我请你喝咖啡吧。”
咖啡30多元一杯,他平时从来不舍得喝,送快递时都是自己带着白开水,偶尔买一杯饮料,还是3块钱的百事可乐。
不知为什么,大晚上舍不得花钱打车,宁愿站在公交站背单词,宁愿去网吧将就一夜,却舍得请程洲桓喝一杯接近40元的咖啡。
程洲桓有些意外,30多元的咖啡对他来说小菜一碟,对何辛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洋洋乐意请他,他自然高兴,但却舍不得洋洋破费,于是笑着摇头道:“下次吧,中午吃撑了,胃里有点胀。”
何辛洋扁扁嘴,只好将已经摸出来的100块钱收回去。不久想起那叫荣韩的“大叔”送的甜点,又道:“程哥,我有一盒日本糕点,回去你尝尝。”
程洲桓略感疑惑,“日本糕点?哪来的?”
何辛洋说起前一夜的精彩经历,讲到一半才发现漏了嘴,恁是把小巷破房和追抢匪的事儿倒出来了,心虚地瞄程洲桓一眼,打圆场道:“找房挺困难的,哈哈哈。”
程洲桓又结结实实地担心了一把,好奇那“大叔”是个什么样的人,又觉得问多了有失分寸。
回家后何辛洋献宝似的拿出那盒和果子,程洲桓一瞅包装,依稀觉得在哪儿见过。迅速打开微信,几经翻找,终于在朋友圈里看到同款和果子。
发图的是一位多年前的朋友,这些年疏于联系,已成点赞之交。
那人在附带的文字上写道:一年一度,某人又回来了,新年快乐。
某人是谁?
何辛洋拆开盒子里的糖纸,雀跃地说:“程哥,你尝尝。”
程洲桓心中闪过一个念头,眉峰微蹙,拿起一个浅绿色的团子,终于问道:“他有没告诉你他叫什么名字?”
何辛洋点点头,往衣服口袋里一摸,才想起名片在另一件衣服里,干脆不找了,开口道:“说了,荣韩,光荣的荣,韩国的韩。”
程洲桓动作一滞,团子抖落一串细碎的粉末。
何辛洋有些奇怪,扯出两张抽纸,在桌上擦了擦,“程哥你怎么了?”
程洲桓将团子放在手边的小碟子里,嘴角绷着,跟出神似的愣了片刻,才又拿起团子,笑道:“没事。这抹茶味的吧?我尝尝。”
何辛洋看着他将团子挪到嘴边,想着上次救自己于刀下的昭凡是他熟人,而这荣韩又是律师,忽然脑洞大开,撑着下巴摇头晃脑道:“程哥,荣韩也是你熟人?”
“不……”程洲桓本能地否认,险些噎住,略显失态道:“不是,不认识。”
何辛洋连忙倒来一杯水,在他背上拍了拍,见他咳得可怜,十分过意不去,小声说:“我,我就是猜猜。”
程洲桓喝了一口水,深邃的眸底暗自漾起浅澜,拾起礼盒里个头最大的团子,放在何辛洋面前的小碟子里,“这个看着不错,你试试。”
这盒日式点心最终被何辛洋消灭干净,程洲桓只吃了一个抹茶团子,就以“太甜”为由拒绝再尝。
他心里有点乱。
因为那送洋洋回来、赠洋洋甜点的荣韩正是他的初恋。
同岁,同职。抱团取暖对抗过父母,携手同心折腾过事业。
最后却分道扬镳,相忘于江湖。
当年和平分手后,荣韩从长清律所撤资,两人不管是情感上还是金钱上都断得一干二净。一年后他从双方共同的朋友处得知荣韩赴日本发展,这些年再没回过山城。
他早已放下了这段感情,甚至不认为还会再见到荣韩。
可世界上就有那么巧的事,荣韩回来了,还顺带捎了他的洋洋一程。
从何辛洋的描述中,他可以百分百确定此荣韩即彼荣韩。那家伙做得出当街追抢匪、深夜给小青年送温暖的事,何况还有一条朋友圈作为佐证。
“一年一度,某人又回来了,新年快乐。”
如此看来,荣韩并非如他所知一去不回,而是年年回山城,只是再未与他联系,甚至不让共同的朋友透露出一星半点的消息。
这也是荣韩的风格,断得干净透彻,不留悬念,不给任何开放式结局。
程洲桓出了一会儿神,抬眼看着何辛洋正忙忙碌碌收拾行李,不由得在心中矫起情来――如果荣韩知道捎的是谁,会作何反应?
半晌又自嘲地笑了笑。
荣韩能有啥反应?50会一片茫然,程洲桓?谁?不认识。50会满不在乎地笑,再揶揄一句,姓程的可算找到真爱了。
他们是彼此的初恋,却不是真爱。
他们给了对方所有的青涩与稚气,激情与放`浪,在双方家庭的勃然怒火下团结抗争,风平浪静之时却将争取来的硕果拱手而让。
让给迟到的真爱。
这也许就是初恋存在的意义。
程洲桓没由来地确信,荣韩也一定遇上真正爱的人了。如果有机会,他倒想见见这人,看看是不是被荣韩惯得有恃无恐。
这么一想,嘴角就勾了起来。
若论待心上人好,他有绝不输给荣韩的自信。
何辛洋行李的大头是书,这会儿已经归归整整放在书房空出来的桌子上。剩下的一个口袋里是一年四季的衣服,一季平均两套半,洗得干净,却十分老旧,对任何18岁的男子来说,都算得上寒碜。
何辛洋站在口袋边,表情有些为难。程洲桓起身提起口袋就往客卧走,拉开衣柜道:“春节前你不是放了几件衣服进去吗?这些也都放这儿吧。”
语气带着些不容反驳的意思。
“我……”何辛洋挠挠头,不大好意思,“我过两天可能就找到住处了。”
言下之意,不会长住,现在把衣服拿出来了,搬家时还得再放回去。
程洲桓明白他的意思,却装作不懂,一股脑将衣服全倒在床上,三下两下把口袋叠好,格外善良地笑,“慢慢整理,我也有行李得收拾。”
他确实有行李得收拾,去北京时空落落的旅行箱被塞得满满当当,还新添了两个提包。不过里面的东西大多不是给他的,而是他心急的妈给未来的小儿子准备的。
小半是老北京特产,大半是令人啼笑皆非的补品。
他挺后悔告诉父母洋洋在准备高考。
当年他念高中的时候,父亲不在身边,母亲常在外地,他跟爷爷生活在一起,整个儿呈放养状态,好在成绩本就优秀,背景也硬,几乎没怎么费力就考上了目标学府。
这两年母亲退下来了,得知洋洋也要高考,顿时跟打了鸡血似的,买东买西,见着补脑子的就收,活似要将欠儿子的都补给儿子尚未追到的对象。
程洲桓将补品全搬去书房,腾出一个小柜子挨个摆下。
晚饭就在家里解决了。他用从老家带来的香肠腊肉炒了一锅蛋炒饭,味道有点咸,但何辛洋毫不介意,吃完了还想添。
可惜锅里已经见底了。
说起来,这还是何辛洋搬来住后,两人头一次在家里开伙。饭后何辛洋洗碗,程洲桓站在一旁看,看着看着又想起除夕夜的事和何辛洋找房遇到的麻烦,保护欲顿时像被春风撩得中邪的青草,疯狂地在血管里蔓延。
如此,索性开诚布公,懒得再留转圜余地,“洋洋,别找房子了,就住这儿。”
何辛洋手一滑,瓷碗脱手,右手却迅捷地一捞,恁是杂耍似的把瓷碗抓了回来。
他将碗放在案台上,满手洗洁精泡沫,神情复杂地看着程洲桓,“程哥你刚才说啥?”
程洲桓不躲不避,平和又坦诚,却暗藏着一丝压迫,“把租房子的钱都攒着,住我这儿。”
何辛洋半天没说话,程洲桓直觉他已经察觉到什么,却不知道他脑子里正飘过成群结队的“程哥是不是喜欢你”。
两人都没有闪躲的意思,目光胶着,两道深情而包容,两道忐忑又紧张。
如果不是害怕吓跑何辛洋,程洲桓几乎要大步走过去,将他揉进自己怀里。
何辛洋眼神幽深,眸底有光掠过,局促道:“程哥,你待我够好了。房子的事我还是自己想办法解决吧。”
程洲桓垂首一笑,仍旧靠在门边,“工人村的房月租400块吧?”
何辛洋不知他为何有此一问,疑惑地点头道:“嗯。”
“那这次找房预算多少呢?”
“预算……”何辛洋低下眼皮,心情有些低落,“400的房太难找了,500多吧,不超过600。”
“与人合租还是单租?”
“单租,像工人村那种一室一卫。”
程洲桓“唔”了一声,沉思状,又用商量与建议的口吻道:“这个价位……恐怕单租比较困难。要不试试合租?两室一厅或者三室一厅带厨卫的那种?”
何辛洋无奈地摇摇头,冲掉手上的洗洁精,“合租有很多问题,我刚来主城时试过合租。便宜是便宜,但是太吵了。深更半夜还有人在唱歌,热水器点火的声音在头上一响就是一夜。卫生间厨房经常用不上,公共空间很脏,什么人都有,不安全。”
“热水器?热水器在你头上响一夜?”
“嗯。”何辛洋举起右手,在头上比划着说:“四室两厅的房子,房东隔成十多个单间,每个单间都很小,除了床,最多能再摆一张小桌子。我租得晚,位置好的单间都给占了,剩下的一间是在厨房里隔出来的。床旁边的墙上就挂着热水器,老是有人半夜三四点才回来。他们在厕所或者阳台开热水时,热水器
恋耽美
洲桓终于出声,“给我看看。”
“嘿!”房东靠在满是灰尘与蜘蛛网的栏杆上,摸出一根劣质香烟别在耳背上,“我这房子又没经中介的手,就一张手写的收款单,哪来什么合同?”
程洲桓说:“收款单给我看看。”
房东耸耸肩,“没了。”
“我有。”何辛洋拧着眉,望向程洲桓,“程哥,我去车里找。”
房东的脸色不大好看。
5分钟后,何辛洋心急火燎地跑上三楼,手上是一张对折了两次的纸,上面白纸黑字写着:本人(况晶)收何辛洋400元押金,退房时退还。
程洲桓心下叹气。生活在底层的人通常法律意识淡薄,欠条借条一概乱写。类似纸条他见过不止一次,总觉荒唐可笑。
但事关何辛洋的400块钱,他笑不出来。
房东不以为然道:“这不是我写的,谁知道是不是你伪造的?上面有我的手印或者章吗?没有!”
何辛洋还想争辩,程洲桓已经按住他的肩膀,接手了那张纸条,对房东正色道:“是不是伪造的,做一个字迹鉴定就知道。”
房东像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一张本就不怎么见得人的脸笑得更加寒碜,“字迹鉴定?你谁?拍电视剧?”
程洲桓笑了笑,从随身携带的夹子里抽出一张名片,递上去让房东看了一眼,却未让他的手碰上。
“我是律师。”
房东鄙陋的笑凝固在脸上,五官歪瓜裂枣似的挤着,活像理科生乱七八糟的草稿纸。
何辛洋成功拿回400块钱,走路都带着风。
路过一家并不便宜的饮品店时,他叫住程洲桓,咧着嘴笑,“程哥,我请你喝咖啡吧。”
咖啡30多元一杯,他平时从来不舍得喝,送快递时都是自己带着白开水,偶尔买一杯饮料,还是3块钱的百事可乐。
不知为什么,大晚上舍不得花钱打车,宁愿站在公交站背单词,宁愿去网吧将就一夜,却舍得请程洲桓喝一杯接近40元的咖啡。
程洲桓有些意外,30多元的咖啡对他来说小菜一碟,对何辛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洋洋乐意请他,他自然高兴,但却舍不得洋洋破费,于是笑着摇头道:“下次吧,中午吃撑了,胃里有点胀。”
何辛洋扁扁嘴,只好将已经摸出来的100块钱收回去。不久想起那叫荣韩的“大叔”送的甜点,又道:“程哥,我有一盒日本糕点,回去你尝尝。”
程洲桓略感疑惑,“日本糕点?哪来的?”
何辛洋说起前一夜的精彩经历,讲到一半才发现漏了嘴,恁是把小巷破房和追抢匪的事儿倒出来了,心虚地瞄程洲桓一眼,打圆场道:“找房挺困难的,哈哈哈。”
程洲桓又结结实实地担心了一把,好奇那“大叔”是个什么样的人,又觉得问多了有失分寸。
回家后何辛洋献宝似的拿出那盒和果子,程洲桓一瞅包装,依稀觉得在哪儿见过。迅速打开微信,几经翻找,终于在朋友圈里看到同款和果子。
发图的是一位多年前的朋友,这些年疏于联系,已成点赞之交。
那人在附带的文字上写道:一年一度,某人又回来了,新年快乐。
某人是谁?
何辛洋拆开盒子里的糖纸,雀跃地说:“程哥,你尝尝。”
程洲桓心中闪过一个念头,眉峰微蹙,拿起一个浅绿色的团子,终于问道:“他有没告诉你他叫什么名字?”
何辛洋点点头,往衣服口袋里一摸,才想起名片在另一件衣服里,干脆不找了,开口道:“说了,荣韩,光荣的荣,韩国的韩。”
程洲桓动作一滞,团子抖落一串细碎的粉末。
何辛洋有些奇怪,扯出两张抽纸,在桌上擦了擦,“程哥你怎么了?”
程洲桓将团子放在手边的小碟子里,嘴角绷着,跟出神似的愣了片刻,才又拿起团子,笑道:“没事。这抹茶味的吧?我尝尝。”
何辛洋看着他将团子挪到嘴边,想着上次救自己于刀下的昭凡是他熟人,而这荣韩又是律师,忽然脑洞大开,撑着下巴摇头晃脑道:“程哥,荣韩也是你熟人?”
“不……”程洲桓本能地否认,险些噎住,略显失态道:“不是,不认识。”
何辛洋连忙倒来一杯水,在他背上拍了拍,见他咳得可怜,十分过意不去,小声说:“我,我就是猜猜。”
程洲桓喝了一口水,深邃的眸底暗自漾起浅澜,拾起礼盒里个头最大的团子,放在何辛洋面前的小碟子里,“这个看着不错,你试试。”
这盒日式点心最终被何辛洋消灭干净,程洲桓只吃了一个抹茶团子,就以“太甜”为由拒绝再尝。
他心里有点乱。
因为那送洋洋回来、赠洋洋甜点的荣韩正是他的初恋。
同岁,同职。抱团取暖对抗过父母,携手同心折腾过事业。
最后却分道扬镳,相忘于江湖。
当年和平分手后,荣韩从长清律所撤资,两人不管是情感上还是金钱上都断得一干二净。一年后他从双方共同的朋友处得知荣韩赴日本发展,这些年再没回过山城。
他早已放下了这段感情,甚至不认为还会再见到荣韩。
可世界上就有那么巧的事,荣韩回来了,还顺带捎了他的洋洋一程。
从何辛洋的描述中,他可以百分百确定此荣韩即彼荣韩。那家伙做得出当街追抢匪、深夜给小青年送温暖的事,何况还有一条朋友圈作为佐证。
“一年一度,某人又回来了,新年快乐。”
如此看来,荣韩并非如他所知一去不回,而是年年回山城,只是再未与他联系,甚至不让共同的朋友透露出一星半点的消息。
这也是荣韩的风格,断得干净透彻,不留悬念,不给任何开放式结局。
程洲桓出了一会儿神,抬眼看着何辛洋正忙忙碌碌收拾行李,不由得在心中矫起情来――如果荣韩知道捎的是谁,会作何反应?
半晌又自嘲地笑了笑。
荣韩能有啥反应?50会一片茫然,程洲桓?谁?不认识。50会满不在乎地笑,再揶揄一句,姓程的可算找到真爱了。
他们是彼此的初恋,却不是真爱。
他们给了对方所有的青涩与稚气,激情与放`浪,在双方家庭的勃然怒火下团结抗争,风平浪静之时却将争取来的硕果拱手而让。
让给迟到的真爱。
这也许就是初恋存在的意义。
程洲桓没由来地确信,荣韩也一定遇上真正爱的人了。如果有机会,他倒想见见这人,看看是不是被荣韩惯得有恃无恐。
这么一想,嘴角就勾了起来。
若论待心上人好,他有绝不输给荣韩的自信。
何辛洋行李的大头是书,这会儿已经归归整整放在书房空出来的桌子上。剩下的一个口袋里是一年四季的衣服,一季平均两套半,洗得干净,却十分老旧,对任何18岁的男子来说,都算得上寒碜。
何辛洋站在口袋边,表情有些为难。程洲桓起身提起口袋就往客卧走,拉开衣柜道:“春节前你不是放了几件衣服进去吗?这些也都放这儿吧。”
语气带着些不容反驳的意思。
“我……”何辛洋挠挠头,不大好意思,“我过两天可能就找到住处了。”
言下之意,不会长住,现在把衣服拿出来了,搬家时还得再放回去。
程洲桓明白他的意思,却装作不懂,一股脑将衣服全倒在床上,三下两下把口袋叠好,格外善良地笑,“慢慢整理,我也有行李得收拾。”
他确实有行李得收拾,去北京时空落落的旅行箱被塞得满满当当,还新添了两个提包。不过里面的东西大多不是给他的,而是他心急的妈给未来的小儿子准备的。
小半是老北京特产,大半是令人啼笑皆非的补品。
他挺后悔告诉父母洋洋在准备高考。
当年他念高中的时候,父亲不在身边,母亲常在外地,他跟爷爷生活在一起,整个儿呈放养状态,好在成绩本就优秀,背景也硬,几乎没怎么费力就考上了目标学府。
这两年母亲退下来了,得知洋洋也要高考,顿时跟打了鸡血似的,买东买西,见着补脑子的就收,活似要将欠儿子的都补给儿子尚未追到的对象。
程洲桓将补品全搬去书房,腾出一个小柜子挨个摆下。
晚饭就在家里解决了。他用从老家带来的香肠腊肉炒了一锅蛋炒饭,味道有点咸,但何辛洋毫不介意,吃完了还想添。
可惜锅里已经见底了。
说起来,这还是何辛洋搬来住后,两人头一次在家里开伙。饭后何辛洋洗碗,程洲桓站在一旁看,看着看着又想起除夕夜的事和何辛洋找房遇到的麻烦,保护欲顿时像被春风撩得中邪的青草,疯狂地在血管里蔓延。
如此,索性开诚布公,懒得再留转圜余地,“洋洋,别找房子了,就住这儿。”
何辛洋手一滑,瓷碗脱手,右手却迅捷地一捞,恁是杂耍似的把瓷碗抓了回来。
他将碗放在案台上,满手洗洁精泡沫,神情复杂地看着程洲桓,“程哥你刚才说啥?”
程洲桓不躲不避,平和又坦诚,却暗藏着一丝压迫,“把租房子的钱都攒着,住我这儿。”
何辛洋半天没说话,程洲桓直觉他已经察觉到什么,却不知道他脑子里正飘过成群结队的“程哥是不是喜欢你”。
两人都没有闪躲的意思,目光胶着,两道深情而包容,两道忐忑又紧张。
如果不是害怕吓跑何辛洋,程洲桓几乎要大步走过去,将他揉进自己怀里。
何辛洋眼神幽深,眸底有光掠过,局促道:“程哥,你待我够好了。房子的事我还是自己想办法解决吧。”
程洲桓垂首一笑,仍旧靠在门边,“工人村的房月租400块吧?”
何辛洋不知他为何有此一问,疑惑地点头道:“嗯。”
“那这次找房预算多少呢?”
“预算……”何辛洋低下眼皮,心情有些低落,“400的房太难找了,500多吧,不超过600。”
“与人合租还是单租?”
“单租,像工人村那种一室一卫。”
程洲桓“唔”了一声,沉思状,又用商量与建议的口吻道:“这个价位……恐怕单租比较困难。要不试试合租?两室一厅或者三室一厅带厨卫的那种?”
何辛洋无奈地摇摇头,冲掉手上的洗洁精,“合租有很多问题,我刚来主城时试过合租。便宜是便宜,但是太吵了。深更半夜还有人在唱歌,热水器点火的声音在头上一响就是一夜。卫生间厨房经常用不上,公共空间很脏,什么人都有,不安全。”
“热水器?热水器在你头上响一夜?”
“嗯。”何辛洋举起右手,在头上比划着说:“四室两厅的房子,房东隔成十多个单间,每个单间都很小,除了床,最多能再摆一张小桌子。我租得晚,位置好的单间都给占了,剩下的一间是在厨房里隔出来的。床旁边的墙上就挂着热水器,老是有人半夜三四点才回来。他们在厕所或者阳台开热水时,热水器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