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高悦行拖着脚步追了出去。
高夫人却回了房不肯见她,命人拴了门,夏末秋初的夜里,蚊虫最是狠毒,高悦行近来停了身上的香,细皮嫩肉的净招虫子,手腕、脖子上很快多了几处痒痛的咬痕。
院里的姑姑看不过眼,进门劝了一阵子,又出门拉着高悦行往回走,让她快快回屋歇着,明早再做打算。
高悦行见到母亲的房中熄了灯,只好暂且离去,回了自己的闺房,调制了药膏,抹在被蚊虫叮咬过的地方,又在窗前和帐下悬挂了驱蚊的香袋,略躺了一躺。
高悦行不几日便要进宫了,现下是看一眼少一眼。
高夫人哪里真狠得下心,还不到二更,便自己提着灯来了。
高悦行似乎早就料到她要来,和衣躺在榻上,眼都没合,听到动静便起身迎到门外,轻轻唤了一声:母亲。
高夫人揽着她进屋,说:时间紧,我让人给你收拾些常用的衣物首饰,你现在长大了,不比小时候,娘亲教不了你什么了,你比娘亲还要厉害,都能帮着你父亲办案了。
高悦行体味了半天,总觉得母亲话中一股浓浓的酸味。
此情此景,倒也没什么好深究的了。
高悦行在母亲怀里依偎了半宿,次日,又亲自盯着下人们收拾东西。
待到母亲不在跟前时,高悦行走到门外,让他们停了一停,说:差不多得了,又不是进去过日子的,客居而已,最多到公主出嫁,我便能归家,少收拾点。
院中的丫鬟婆子面面相觑,她们都知道,高二小姐向来是个有主意的,既然说不带,那必然不会带,于是草草收拾了一番,按照高悦行的吩咐,只备了一个箱子。
宫里来人比想象中的要走。
高悦行以为怎么也得三五日,谁料,再次日,宫里便来人了。
是贤妃身边的魏姑姑。
高府里一片不舍的伤感中,唯有四岁的高明冬乐开了花。
这个不讨喜的姐姐终于要走了。
家中再也没人故意逗他,抢这抢那的。
高悦悯很生气,觉得弟弟过于不懂事了。
但是高悦行无所谓,她与这个血亲的弟弟本就没几日相处的感情,更何况,一个小孩子他懂什么。在她回来之前,家中所有人都纵着他,捧着他,她一回来,就变着法各种给他找不痛快,他能欢喜才怪。
高悦行对他皱鼻子扮鬼脸,说:不见就不见,反正我也不稀罕你。
高明冬听了这话,笑着笑着,便瘪了脸。
他不喜欢别人可以,却听不得别人不喜欢他。
高悦行才得意了,管逗不管哄,扔下泫然欲泣的小团子,蹬上车扬长而去。
路上,魏姑姑与她同坐在车里。
高悦行问:姑姑,我此番再进宫,可是要先去尚仪司受教导?
魏姑姑板正地回答:高小姐大家闺秀,礼仪是无可挑剔的,贤妃娘娘早已叮嘱上下,您是贵客。
高悦行笑了笑:姑姑言重,可不敢当。
魏姑姑一双老眼滑到了高悦行搭在膝头的双手。
并不是她信口开河巴结献媚,高悦行的一举一动,一行一礼,放眼整个宫中,都无人能挑得出错处。
这个从小便性情古怪的孩子,终于飞上的高高地枝头。
魏姑姑勾了勾嘴角,可天下风云未定,谁胜谁负还未可知,谁敢保证飞上了枝头一定是凤凰。魏姑姑活了半辈子,这一把年纪,离谱的事儿见得多了,匪夷所思的闹剧也多了,她望着高悦行年轻娇美的面容,倒是很期待未来她的下场。
作者有话说:
这卷抻的好长,终于收尾啦。
下一卷进宫待嫁。
今天有点短小,因为忙到没空摸鱼,明天会加加更的,晚安!
第73章
有好管闲事的朝臣向皇帝进言, 襄王年纪不小了,仍住在乾清宫于礼不合,襄王府既已完工, 理应尽快迁入王府。
皇帝翻开折子扫了一眼,扔给许修德。
许修德默契地将折子藏进袖子里,留中不发。
皇帝没了批折子的兴致,朱笔搁到砚上, 道:许修德。
许修德:奴才在呢, 陛下。
皇帝道:你说宫外头的万里锦绣河山到底托付到谁的手里更合适?
许修德不慌不忙地答道:陛下, 天下风云变幻莫测, 人也是如此,眼下是什么样儿, 将来未必初心不变, 您正当盛年, 不如耐心再瞧瞧?
皇帝:有理, 朕竟还不如你看的明白。
许修德:陛下您是关心则乱。
皇帝叹息:先帝驾崩之际,病痛折磨得他生不如死,病榻前,他拉着朕的手,一直在念叨,江山局势未定, 他走得不甘心, 朕今日才算是切身体会到了。
许修德觉得皇上说这话莫名有些不吉利, 于是说道:陛下, 您批折子累了, 不如去演武场瞧瞧吧, 咱们小殿下近几日似乎收了心, 不怎么往外头跑了,还把郑家两个小公子请来了玩,听说演武场上可热闹了。
皇帝有了蠢蠢欲动之心,但还未完全动,只叹道:孩子们如今也都大了,还能留得住几时呢?
许修德:再怎么说,父子连心,小殿下他最亲近的,还是您哪。
皇上心理门清,但是有些奉承,是宁肯自欺欺人也愿意相信的。
乾清宫的十二扇门次第而开,皇上摆驾演武场,却没张扬。
许修德说的演武场上热闹,只是婉转一种婉转的说法。演武场上一群血气方刚的孩子凑在一起,岂止是热闹,简直要闹翻了天。
演武场上的红泥今年刚翻了新,又扩出去一大圈,别的倒没什么,最明显的是跑马变得更肆意了。
马蹄翻腾的哒哒声。
箭矢的破云穿风声。
还有女孩在笑。
皇上隔着远远的,便见到演武场方向飘上天一只孔雀风筝,但那孔雀有些不伦不类,漂亮的尾羽上七上八下坠着许多玲珑绣球。
皇上停下了脚步。
破空声响,两只箭同时射出,极轻微地错开方向,各自衔下一只绣球。
郑彦少将军的嗓音如清空烈日般爽朗亮耳我这一招叫双龙探月,漂亮不漂亮?
公主把持着风筝线,瞧着郑彦刺棱八角的模样,觉得他才像一只趾气高扬的大孔雀。
皇上靠近了一看,公主站在高高的石台上,郑彦肩上扛着一只霸王弓,站在她脚下几步远的位置。一个低头,一个抬头,互相对望着说话。
皇上笑着笑着,心里仿佛是想到了什么,饶有兴致的念道:孔雀,绣球
阖宫最懂皇上心意的,还得属许修德,他躬身笑道:公主如花似玉,将来不知谁有那等福气,能雀屏中选,成为陛下的女婿。
皇上瞥了他一眼,道:你将来若是离了朕,去自己当个掌柜的,凭借这一身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也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许修德腰身弯得更低了,依旧笑盈盈道:陛下又说笑了,奴才的将来,必定是和陛下在一块的。
李弗襄在演武场上可没有那么活跃。
他必定是要和高悦行黏在一块儿的,他不爱动,高悦行更不爱动,于是两个人就蘑菇蘑菇到了边上遗世独立地吃西瓜,他们自己吃西瓜瓤,西瓜皮顺手就喂给马。
皇帝感慨:真热闹啊,今年秋猎也该预备起来了。
春蒐夏苗秋狝冬狩。
皇室狩猎春夏两季皆因万物生长之故,不欲多杀生,秋冬顺应天时才是真正扬我国威的时候。
许修德应了声是。
皇帝转身慢慢地走,说:你膝下没有儿女,你不知道,真正能催人老的不是岁月,而是子女啊
距离陈家的案子过去了已半个多月,高悦行进宫也半月余了。
半个月,宫里安静得很,高悦行此番再进宫,心里其实有别的打算,当年推她入水的那两个宫人,虽已伏法,但她们背后的主子始终藏在暗处,不曾露出丝毫马脚。
该还的都得还,不急在一时。
高悦行在宫里,贴心服侍她的人正是从前的傅芸。
傅芸在高悦行离宫之后,依旧在乾清宫呆了几天,当个不打眼的存在,伺候李弗襄,一段时间后又调回了景门宫,重新服侍旧主,惠太妃。
此次高悦行回宫,是惠太妃特地再将傅芸拨了来,说是体谅高悦行孤身入宫,身边总要有个贴心的人儿。
确实没有人比傅芸更合适了。
高悦行和李弗襄在一起吃西瓜,傅芸便不远不近地伺候着,见主子有餍足的迹象,立刻着人端上清水给他们净手。
高悦行挽起宽袖,用帕子擦干手上的水珠,问李弗襄:你累不累,我们回吧。
李弗襄与她心有灵犀,前一句累不累不是重点,后一句我们回吧才是她真正的意图。
他转了个方向,便带着高悦行往回走。
高悦行临走前,往演武场中张望了一眼,李兰瑶正和郑彦聊地热闹,郑绎和几位禁卫中的陪练好手打得难舍难分。
于是高悦行让侍卫去和公主通报一声,公主远远地冲她挥了挥手,示意她随意。
时已入秋,园子里的枯叶总也打扫不干净,前脚刚拾走,后脚又零星地落下来,高悦行一路上,眼前全是跑来跑去清理落叶的小内侍。
既热闹又安静,就像满地随着风打着旋的枯叶一般,
高悦行随手捏住头顶飘下来的叶子,在手心里搓碎,再洒下一地的细沫,前方一个跑着过来的小内侍,大约只有十岁左右,停在她身前不远处,目瞪口呆地望着一地的碎沫子。
高悦行猛然回过神来,低声对他道:抱歉。
小内侍吓得跪下,咕咚磕了一个头。
高悦行赶紧加快脚步,直到走出去好远,小内侍才敢站起身。
高悦行方才那一通乱走,没仔细看路,不知错到那条道上了,她打量着四周,辨别方位的时候,忽然闻到了一股浓郁的桂花香。
桂花中秋时节开得最盛,现在也近花期尾声了。
如此浓郁的花香,并非零星一两株能传出来的,必是一片可观的林子。
高悦行好奇道:宫里何时种了桂花?
李弗襄一直在她身边,她走错了路,他也不曾提醒,仿佛到哪儿都没关系,只要身边有她就行。
听她问起,李弗襄便答:靡菲宫,温昭容的住处。
高悦行听着这人陌生:温昭容?
随即立刻意识到,家中长姐曾经讲过的荒唐事。
李弗襄曾把要充进教坊司的官妓带回了皇宫,献给皇帝。
皇帝竟把人好端端地搁在了宫里,还封了昭容。
高悦行上一世不记得宫里有过这样一号人。
既然是凭空横出的,多半身上带着变数。
高悦行想去瞧一瞧。
李弗襄道:我带你去啊,温娘娘亲手酿的桂花酒是宫中一绝,我们可以去讨一些尝尝。
他的话里话外透出一种非常熟稔的意味。
高悦行奇道:你们很熟的样子?
李弗襄唔了一下,说:算不上吧,见过几次而已。
高悦行耸肩:你们熟我倒是不奇怪,毕竟人是你带进宫里的,不过,我怎么没听说她在宫里有什么动静呢?
正说着,他们穿出了园子,如同柳暗花明那般,靡菲宫还未真正显现,便先见了一片桂花盛放的林子。
靡菲宫便掩在这错落有致的桂花林之后。
高悦行惊叹地走上前,刚踏进林中的甬道,便见绰约的花影下,靡菲宫的门前站着一人。高悦行定睛一看:咦?
她差点以为自己看错了,用帕子揉了揉眼,再睁开,那人冲她微微一笑,开口道:小殿下,高姑娘。
那竟然是寸步不离皇上身边的许修德。
他在外门守着,那皇上呢?
李弗襄站在她的身后,低头耳语了一句,说:你看,这不就有动静了
高悦行退后了几步。
许修德对他们商议道:二位如果想拜访温昭容,不如改天?
高悦行已经打算点头了,李弗襄却抢着说:我晓得,他们正白日宣淫呢吧,我不进去打扰,我就去酒窖拿一些桂花酿。
高悦行:
许修德一向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的脸上难得露出惊恐的表情:小殿下,您又是从哪儿学得混账话,可万万不能胡说啊!
高悦行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她的小殿下,于男女闺房之事上,实在是过于坦率了,简直到了逼人发疯的地步。
她揪了李弗襄的衣袖,趁着许修德没注意,贴边溜进了靡菲宫,悄声教训:你怎么能说那种话呢?
李弗襄:书上有这么写的。
高悦行两只耳朵瞬间支棱起来:你看的什么书?
李弗襄说:偷偷买的那种书。
高悦行再多问几句,怕把自己气得撅过去。
她沉默了片刻,叹了口气,道:以后不许再说那样不着调的话了。
李弗襄:书上能写,我为什么不能说?
高悦行哑然,一身的理直气壮离家出走了半晌才终于又找回来,她道:你那书都是偷偷买的,能不能襟怀坦白地说,你自己心里难道没数?
李弗襄总算闭了嘴。
高悦行顿觉身心舒畅:你把书藏哪儿了?回去我要通通给你烧了!
李弗襄:文渊书库里。
高悦行脚下险些又是一绊。
皇室近百年来的藏书,皆在文渊书库里,皇帝时不时都要去转悠几圈,更有文臣向皇帝求了令牌,时常出入书库,借阅书籍。
高悦行再三叹息感慨:你可是真敢胡来啊
作者有话说:
二更稍晚
欢迎捉虫
感谢在20220424 23:32:14~20220426 20:17:3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啦啦啦 21瓶;小橙子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4章
李弗襄熟门熟路地往温昭容的酒窖里钻, 桂花酿的味道比外面的花还要香甜。
高悦行单闻着这样的味道便忍不住赞叹,温昭容酿酒的手艺好绝。
李弗襄用红叶琉璃的壶盛了一些,说:走啦。
高悦行上辈子嫁人之后喜欢浅酌花酒, 酒量不甚好,几杯便微醺,一响便到昏天暗地时分才起。
当李弗襄把壶嘴递到她面前的时候,高悦行想都不想, 便推拒了。
曾经喜欢酌酒实在是因为王府里太闲, 浑身骨头都要懒散了, 现在可不行。
李弗襄见她不要, 便自己贪进了肚。
刚出了靡菲宫的门,他便就地躺在了遍地落花的桂花树下, 赖着不走。
高悦行蹲在他身边, 知晓他没醉, 道:快起来, 地上凉。
李弗襄虽然没醉,但是眼里已经不同于清醒的时候。
高悦行在花影下看得呆了。
他分明没有笑,可眼尾处像是吊着最后一丝清醒的晚间余霞。
他无疑是好看的。
即使高悦行失去了所有相处的记忆,仍然会在初见时被勾得心神驰往。
高悦行跪坐在他身边,从地上捧起一把花,铺在他的面颈上。
恋耽美
高夫人却回了房不肯见她,命人拴了门,夏末秋初的夜里,蚊虫最是狠毒,高悦行近来停了身上的香,细皮嫩肉的净招虫子,手腕、脖子上很快多了几处痒痛的咬痕。
院里的姑姑看不过眼,进门劝了一阵子,又出门拉着高悦行往回走,让她快快回屋歇着,明早再做打算。
高悦行见到母亲的房中熄了灯,只好暂且离去,回了自己的闺房,调制了药膏,抹在被蚊虫叮咬过的地方,又在窗前和帐下悬挂了驱蚊的香袋,略躺了一躺。
高悦行不几日便要进宫了,现下是看一眼少一眼。
高夫人哪里真狠得下心,还不到二更,便自己提着灯来了。
高悦行似乎早就料到她要来,和衣躺在榻上,眼都没合,听到动静便起身迎到门外,轻轻唤了一声:母亲。
高夫人揽着她进屋,说:时间紧,我让人给你收拾些常用的衣物首饰,你现在长大了,不比小时候,娘亲教不了你什么了,你比娘亲还要厉害,都能帮着你父亲办案了。
高悦行体味了半天,总觉得母亲话中一股浓浓的酸味。
此情此景,倒也没什么好深究的了。
高悦行在母亲怀里依偎了半宿,次日,又亲自盯着下人们收拾东西。
待到母亲不在跟前时,高悦行走到门外,让他们停了一停,说:差不多得了,又不是进去过日子的,客居而已,最多到公主出嫁,我便能归家,少收拾点。
院中的丫鬟婆子面面相觑,她们都知道,高二小姐向来是个有主意的,既然说不带,那必然不会带,于是草草收拾了一番,按照高悦行的吩咐,只备了一个箱子。
宫里来人比想象中的要走。
高悦行以为怎么也得三五日,谁料,再次日,宫里便来人了。
是贤妃身边的魏姑姑。
高府里一片不舍的伤感中,唯有四岁的高明冬乐开了花。
这个不讨喜的姐姐终于要走了。
家中再也没人故意逗他,抢这抢那的。
高悦悯很生气,觉得弟弟过于不懂事了。
但是高悦行无所谓,她与这个血亲的弟弟本就没几日相处的感情,更何况,一个小孩子他懂什么。在她回来之前,家中所有人都纵着他,捧着他,她一回来,就变着法各种给他找不痛快,他能欢喜才怪。
高悦行对他皱鼻子扮鬼脸,说:不见就不见,反正我也不稀罕你。
高明冬听了这话,笑着笑着,便瘪了脸。
他不喜欢别人可以,却听不得别人不喜欢他。
高悦行才得意了,管逗不管哄,扔下泫然欲泣的小团子,蹬上车扬长而去。
路上,魏姑姑与她同坐在车里。
高悦行问:姑姑,我此番再进宫,可是要先去尚仪司受教导?
魏姑姑板正地回答:高小姐大家闺秀,礼仪是无可挑剔的,贤妃娘娘早已叮嘱上下,您是贵客。
高悦行笑了笑:姑姑言重,可不敢当。
魏姑姑一双老眼滑到了高悦行搭在膝头的双手。
并不是她信口开河巴结献媚,高悦行的一举一动,一行一礼,放眼整个宫中,都无人能挑得出错处。
这个从小便性情古怪的孩子,终于飞上的高高地枝头。
魏姑姑勾了勾嘴角,可天下风云未定,谁胜谁负还未可知,谁敢保证飞上了枝头一定是凤凰。魏姑姑活了半辈子,这一把年纪,离谱的事儿见得多了,匪夷所思的闹剧也多了,她望着高悦行年轻娇美的面容,倒是很期待未来她的下场。
作者有话说:
这卷抻的好长,终于收尾啦。
下一卷进宫待嫁。
今天有点短小,因为忙到没空摸鱼,明天会加加更的,晚安!
第73章
有好管闲事的朝臣向皇帝进言, 襄王年纪不小了,仍住在乾清宫于礼不合,襄王府既已完工, 理应尽快迁入王府。
皇帝翻开折子扫了一眼,扔给许修德。
许修德默契地将折子藏进袖子里,留中不发。
皇帝没了批折子的兴致,朱笔搁到砚上, 道:许修德。
许修德:奴才在呢, 陛下。
皇帝道:你说宫外头的万里锦绣河山到底托付到谁的手里更合适?
许修德不慌不忙地答道:陛下, 天下风云变幻莫测, 人也是如此,眼下是什么样儿, 将来未必初心不变, 您正当盛年, 不如耐心再瞧瞧?
皇帝:有理, 朕竟还不如你看的明白。
许修德:陛下您是关心则乱。
皇帝叹息:先帝驾崩之际,病痛折磨得他生不如死,病榻前,他拉着朕的手,一直在念叨,江山局势未定, 他走得不甘心, 朕今日才算是切身体会到了。
许修德觉得皇上说这话莫名有些不吉利, 于是说道:陛下, 您批折子累了, 不如去演武场瞧瞧吧, 咱们小殿下近几日似乎收了心, 不怎么往外头跑了,还把郑家两个小公子请来了玩,听说演武场上可热闹了。
皇帝有了蠢蠢欲动之心,但还未完全动,只叹道:孩子们如今也都大了,还能留得住几时呢?
许修德:再怎么说,父子连心,小殿下他最亲近的,还是您哪。
皇上心理门清,但是有些奉承,是宁肯自欺欺人也愿意相信的。
乾清宫的十二扇门次第而开,皇上摆驾演武场,却没张扬。
许修德说的演武场上热闹,只是婉转一种婉转的说法。演武场上一群血气方刚的孩子凑在一起,岂止是热闹,简直要闹翻了天。
演武场上的红泥今年刚翻了新,又扩出去一大圈,别的倒没什么,最明显的是跑马变得更肆意了。
马蹄翻腾的哒哒声。
箭矢的破云穿风声。
还有女孩在笑。
皇上隔着远远的,便见到演武场方向飘上天一只孔雀风筝,但那孔雀有些不伦不类,漂亮的尾羽上七上八下坠着许多玲珑绣球。
皇上停下了脚步。
破空声响,两只箭同时射出,极轻微地错开方向,各自衔下一只绣球。
郑彦少将军的嗓音如清空烈日般爽朗亮耳我这一招叫双龙探月,漂亮不漂亮?
公主把持着风筝线,瞧着郑彦刺棱八角的模样,觉得他才像一只趾气高扬的大孔雀。
皇上靠近了一看,公主站在高高的石台上,郑彦肩上扛着一只霸王弓,站在她脚下几步远的位置。一个低头,一个抬头,互相对望着说话。
皇上笑着笑着,心里仿佛是想到了什么,饶有兴致的念道:孔雀,绣球
阖宫最懂皇上心意的,还得属许修德,他躬身笑道:公主如花似玉,将来不知谁有那等福气,能雀屏中选,成为陛下的女婿。
皇上瞥了他一眼,道:你将来若是离了朕,去自己当个掌柜的,凭借这一身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也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许修德腰身弯得更低了,依旧笑盈盈道:陛下又说笑了,奴才的将来,必定是和陛下在一块的。
李弗襄在演武场上可没有那么活跃。
他必定是要和高悦行黏在一块儿的,他不爱动,高悦行更不爱动,于是两个人就蘑菇蘑菇到了边上遗世独立地吃西瓜,他们自己吃西瓜瓤,西瓜皮顺手就喂给马。
皇帝感慨:真热闹啊,今年秋猎也该预备起来了。
春蒐夏苗秋狝冬狩。
皇室狩猎春夏两季皆因万物生长之故,不欲多杀生,秋冬顺应天时才是真正扬我国威的时候。
许修德应了声是。
皇帝转身慢慢地走,说:你膝下没有儿女,你不知道,真正能催人老的不是岁月,而是子女啊
距离陈家的案子过去了已半个多月,高悦行进宫也半月余了。
半个月,宫里安静得很,高悦行此番再进宫,心里其实有别的打算,当年推她入水的那两个宫人,虽已伏法,但她们背后的主子始终藏在暗处,不曾露出丝毫马脚。
该还的都得还,不急在一时。
高悦行在宫里,贴心服侍她的人正是从前的傅芸。
傅芸在高悦行离宫之后,依旧在乾清宫呆了几天,当个不打眼的存在,伺候李弗襄,一段时间后又调回了景门宫,重新服侍旧主,惠太妃。
此次高悦行回宫,是惠太妃特地再将傅芸拨了来,说是体谅高悦行孤身入宫,身边总要有个贴心的人儿。
确实没有人比傅芸更合适了。
高悦行和李弗襄在一起吃西瓜,傅芸便不远不近地伺候着,见主子有餍足的迹象,立刻着人端上清水给他们净手。
高悦行挽起宽袖,用帕子擦干手上的水珠,问李弗襄:你累不累,我们回吧。
李弗襄与她心有灵犀,前一句累不累不是重点,后一句我们回吧才是她真正的意图。
他转了个方向,便带着高悦行往回走。
高悦行临走前,往演武场中张望了一眼,李兰瑶正和郑彦聊地热闹,郑绎和几位禁卫中的陪练好手打得难舍难分。
于是高悦行让侍卫去和公主通报一声,公主远远地冲她挥了挥手,示意她随意。
时已入秋,园子里的枯叶总也打扫不干净,前脚刚拾走,后脚又零星地落下来,高悦行一路上,眼前全是跑来跑去清理落叶的小内侍。
既热闹又安静,就像满地随着风打着旋的枯叶一般,
高悦行随手捏住头顶飘下来的叶子,在手心里搓碎,再洒下一地的细沫,前方一个跑着过来的小内侍,大约只有十岁左右,停在她身前不远处,目瞪口呆地望着一地的碎沫子。
高悦行猛然回过神来,低声对他道:抱歉。
小内侍吓得跪下,咕咚磕了一个头。
高悦行赶紧加快脚步,直到走出去好远,小内侍才敢站起身。
高悦行方才那一通乱走,没仔细看路,不知错到那条道上了,她打量着四周,辨别方位的时候,忽然闻到了一股浓郁的桂花香。
桂花中秋时节开得最盛,现在也近花期尾声了。
如此浓郁的花香,并非零星一两株能传出来的,必是一片可观的林子。
高悦行好奇道:宫里何时种了桂花?
李弗襄一直在她身边,她走错了路,他也不曾提醒,仿佛到哪儿都没关系,只要身边有她就行。
听她问起,李弗襄便答:靡菲宫,温昭容的住处。
高悦行听着这人陌生:温昭容?
随即立刻意识到,家中长姐曾经讲过的荒唐事。
李弗襄曾把要充进教坊司的官妓带回了皇宫,献给皇帝。
皇帝竟把人好端端地搁在了宫里,还封了昭容。
高悦行上一世不记得宫里有过这样一号人。
既然是凭空横出的,多半身上带着变数。
高悦行想去瞧一瞧。
李弗襄道:我带你去啊,温娘娘亲手酿的桂花酒是宫中一绝,我们可以去讨一些尝尝。
他的话里话外透出一种非常熟稔的意味。
高悦行奇道:你们很熟的样子?
李弗襄唔了一下,说:算不上吧,见过几次而已。
高悦行耸肩:你们熟我倒是不奇怪,毕竟人是你带进宫里的,不过,我怎么没听说她在宫里有什么动静呢?
正说着,他们穿出了园子,如同柳暗花明那般,靡菲宫还未真正显现,便先见了一片桂花盛放的林子。
靡菲宫便掩在这错落有致的桂花林之后。
高悦行惊叹地走上前,刚踏进林中的甬道,便见绰约的花影下,靡菲宫的门前站着一人。高悦行定睛一看:咦?
她差点以为自己看错了,用帕子揉了揉眼,再睁开,那人冲她微微一笑,开口道:小殿下,高姑娘。
那竟然是寸步不离皇上身边的许修德。
他在外门守着,那皇上呢?
李弗襄站在她的身后,低头耳语了一句,说:你看,这不就有动静了
高悦行退后了几步。
许修德对他们商议道:二位如果想拜访温昭容,不如改天?
高悦行已经打算点头了,李弗襄却抢着说:我晓得,他们正白日宣淫呢吧,我不进去打扰,我就去酒窖拿一些桂花酿。
高悦行:
许修德一向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的脸上难得露出惊恐的表情:小殿下,您又是从哪儿学得混账话,可万万不能胡说啊!
高悦行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她的小殿下,于男女闺房之事上,实在是过于坦率了,简直到了逼人发疯的地步。
她揪了李弗襄的衣袖,趁着许修德没注意,贴边溜进了靡菲宫,悄声教训:你怎么能说那种话呢?
李弗襄:书上有这么写的。
高悦行两只耳朵瞬间支棱起来:你看的什么书?
李弗襄说:偷偷买的那种书。
高悦行再多问几句,怕把自己气得撅过去。
她沉默了片刻,叹了口气,道:以后不许再说那样不着调的话了。
李弗襄:书上能写,我为什么不能说?
高悦行哑然,一身的理直气壮离家出走了半晌才终于又找回来,她道:你那书都是偷偷买的,能不能襟怀坦白地说,你自己心里难道没数?
李弗襄总算闭了嘴。
高悦行顿觉身心舒畅:你把书藏哪儿了?回去我要通通给你烧了!
李弗襄:文渊书库里。
高悦行脚下险些又是一绊。
皇室近百年来的藏书,皆在文渊书库里,皇帝时不时都要去转悠几圈,更有文臣向皇帝求了令牌,时常出入书库,借阅书籍。
高悦行再三叹息感慨:你可是真敢胡来啊
作者有话说:
二更稍晚
欢迎捉虫
感谢在20220424 23:32:14~20220426 20:17:3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啦啦啦 21瓶;小橙子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4章
李弗襄熟门熟路地往温昭容的酒窖里钻, 桂花酿的味道比外面的花还要香甜。
高悦行单闻着这样的味道便忍不住赞叹,温昭容酿酒的手艺好绝。
李弗襄用红叶琉璃的壶盛了一些,说:走啦。
高悦行上辈子嫁人之后喜欢浅酌花酒, 酒量不甚好,几杯便微醺,一响便到昏天暗地时分才起。
当李弗襄把壶嘴递到她面前的时候,高悦行想都不想, 便推拒了。
曾经喜欢酌酒实在是因为王府里太闲, 浑身骨头都要懒散了, 现在可不行。
李弗襄见她不要, 便自己贪进了肚。
刚出了靡菲宫的门,他便就地躺在了遍地落花的桂花树下, 赖着不走。
高悦行蹲在他身边, 知晓他没醉, 道:快起来, 地上凉。
李弗襄虽然没醉,但是眼里已经不同于清醒的时候。
高悦行在花影下看得呆了。
他分明没有笑,可眼尾处像是吊着最后一丝清醒的晚间余霞。
他无疑是好看的。
即使高悦行失去了所有相处的记忆,仍然会在初见时被勾得心神驰往。
高悦行跪坐在他身边,从地上捧起一把花,铺在他的面颈上。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