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妖精-格格党(20)
柳暄红呢,也真的做成了一件衣裳缝着密实针眼的小背心。
不过试穿用户宋小果非常嫌弃歪歪扭扭的针眼,尽管他违着良心对柳暄红夸她缝了一条龙。
柳暄红琢磨着,完了她实在没这技能,还是请人干这活儿吧。
至于请谁,柳暄红心里有了人选,就是高婶子,她们平时一块做衣裳,她做一件,高婶子缝三件,还做得又快又好,实乃专业人士。
专业人士干活她放心!
柳暄红也不是什么扭捏人,直接问高婶子愿不愿意帮她做几件孩子的衣服,她可以出钱。
高婶子愣了愣,果断应了。
不过闲着也是闲着,她做衣裳是做惯了的,给谁做不是做?还能顺手赚钱。傻子才往外推。
再者,她这段时间看下来,这小柳能开店卖吃食,是能干,不过啊,在缝补方面完全不行。
就这样,柳暄红把衣裳承包出去,她恢复了往常的看店生活。
其实卤味店不需要柳暄红花费多少心思,因为味道好,生意好,卤味买的也越来越快,如今一出锅,到中午就卖完了,下午完全可以闭店。
不过柳暄红爱待在店里,主要是为了能获取更多消息。
店里食客多,和小摊们唠嗑,顺便关注一下隔壁的点心铺。
隔壁点心铺的售货员脸色越来越阴沉,货柜上的客人越来越少,这是眼看着就要倒闭了,柳暄红瞅着隔壁的眼睛越来越绿。
柳暄红和客人说要开饭馆,不是口头上胡诌骗人,而是经过详细考虑的。
现在市面上的物资流动没有那么严格,松山县却除了一家国营饭店,没有一家餐厅,大多数人还是在自己家做饭或者吃食堂。这是一片空白市场。
柳暄红有信心,她的厨艺和服务能打败态度高傲的国营饭店。
地址她也想过了,就等隔壁点心铺子倒闭,她接着去租。以后还能打通,两家并一间铺子。
她有钱,还是做过吃食,租过一间饭铺,上次和工商所的人打交道的氛围还不错,应该能再次合作。
然而,这铺子还挺□□。
柳暄红悻悻,喊杜婶子下班,提前闭店,没想到迎来那位特殊的客人。
陆杰满脸兴奋地告诉她一个好消息,他有朋友预备在首都开饭馆,请她前去当大厨。
第26章 土豆饼
柳暄红完全没想到会有人想请她去当大厨, 整个人略懵。
陆杰依旧满脸兴奋地游说:你放心,我这朋友是正派人, 看现如今情势好了, 想开个饭馆混日子,原打算来松山县请我父亲出山,不过老爷子觉着自己年纪大, 没精力去打拼,便想起你,他信得过我和我父亲,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小老板,我晓得你不是个简单人儿, 做一家卤味店的小老板太埋没你的天赋了,不妨考虑抓住这个机会。
柳暄红豁然开朗, 原来他是眼尖瞧出她的真手艺, 惜才推荐, 她顿时哭笑不得。
若是她真的是一个没甚见识的小老板, 便把店面卖别人, 去首都见大世面了。
松山县这种小县城和繁华的首都可没有可比性,然而他遇上的偏偏是享受过一遍红尘的柳暄红。
享受过现代的便利快捷, 八十年代的首都于她而言还没小宋村的宁静悠闲有吸引力。
她张了张嘴, 就要拒绝,一道小炮/弹突然冲出, 不要, 我娘不去。
宋小果圆滚滚的小脑袋用力顶着陆杰的腰腹, 肉呼呼的小胳膊拼命推着他, 小嘴大喊:坏人, 我们不欢迎你。
可惜他费了老牛鼻子劲儿也没把人顶出门。
小月儿抡着后院的大扫帚助力:哥哥,我来啦!
陆杰吓唬一跳,被撵得四处乱蹿,喘着粗气喊救命:小老板,快阻止他们呀。
柳暄红扶额,示意宋秋抱住宋小果,她上前拽住小月儿的胳膊,一边回绝他:陆同志,对不住了,我有四个孩子要养,不会扔下他们去首都。
她一表态,两个张牙舞爪的小家伙也乖乖停下了,咚咚咚跑到柳暄红身边,一人一条胳膊紧紧攥住,扬着小下巴一副高傲姿态。
陆杰全然看不见孩子们,或者说他故意忽视他们的视线,焦急道:这是个难得的好机会,你若去了首都,还能认识更多的人,厨艺也能长进。
柳暄红微笑不语。
若是要提高厨艺,她早过了四处拜师傅的年纪,如今在自主钻研阶段,等她想动弹的时候,自会去各大城市转悠,开拓视野。
若为钱财,她手里攒着大几千,要不了多久就能成为县里的首位万元户,改革开放后,处处是商机,不管是开饭馆或者买房投资建厂,她都有信心积攒比上辈子更多的财富,实在犯不着大老远跑去人生地不熟,鱼龙混杂的首都。
柳暄红没有为了陆杰的好心而中断自己的计划的打算。
笃笃笃的剁刀声为炎热夏日的即将到来增添了一丝烟火气息。
小厨房内灶上蒸着大块头没剥皮的土豆,旺红火焰宛若小精灵,在灶里跳动飞舞。
柳暄红罕见地一人在厨房准备晚饭,晚上吃的是土豆饼,打上鸡蛋,香喷软糯,这玩意儿没啥技术含量,她一人摊饼也忙得过来,便没喊老二帮忙。
下午四点的时刻,闲聊的女人们回屋做饭去了,巷子里少有人经过,除了树枝上的鸟雀声,家属院这边安静祥和,她隐约听到菜地里几个小孩鬼鬼祟祟的谈话声,不禁摇头勾唇。
宋小果蹲着肉滚滚的小身子,小手努力拔草,叨叨向大哥告状,说来说去就是有人要抢娘。
宋致远听老半天,愣是听不出来龙去脉,目光投向老二,宋秋便把陆杰来店请娘去首都当大厨的消息说了。
宋致远知道自家老娘拒绝后,眼神并无变化,反倒瞟了眼自家兄弟,垂下眼帘,轻轻颔首:嗯。
宋小果不满他的敷衍,哼哼唧唧:哥,都有人趁爹不在家拐跑娘了,你怎么不上点心?
宋致远拧过他的小肥脸,啧了声:你见过咱爹吗你就替爹操心。
小家伙小脸一红,犟着脖子嘟囔:你不就仗着比我早出生几年,神气个啥?
他要是哥哥,也能瞧见爹爹了呀,又不是他选择那么晚从娘肚子里出来的。
宋小果越长大,渐渐有了世上大多数老幺想上位的小心思。
宋致远不用看他不服气的小臭脸就明白他心里头嘀咕什么,大掌啪啪先打了他一顿小屁股,小家伙圆润乌溜的大眼睛迅速蓄起水雾。
宋致远冷冷扫过去:闭嘴。
宋小果委屈巴巴地扭身搂住二哥的脖子小声哼唧。
篡位大业刚试探出小脚丫就失败了。
宋秋叹了口气:小果,你的手全是泥。
小人儿抬起头,眨巴水汪汪的大眼睛:我拔了小草。
宋秋:所以你能不能从我怀里滚开。
宋致远一把揪住某个装傻小屁孩的衣领,嫌弃道:少欺负你二哥,去洗手,喊月儿回家吃饭。
能不干活!小屁孩立马撒欢跑了。
宋致远微微勾唇,复又敛起那丝笑意,看向宋秋:老二,你认为娘拒绝首都的邀请是好事儿吗?
对面的人张了张嘴,没回答。
宋致远眉目泛上股戾色,死死地盯着他,俩人僵持一会儿,宋秋率先败下阵来,无奈地伸手拍上他的肩:哥
宋致远闪过身,表情冷漠:我不管你心底想什么,只告诉你一件事儿,我爹快回来了。
宋秋心头一震,瞳孔骤缩。
这是宋致远在他娘的信里看到的消息,他没再看他,自顾自锄地干活。
这个天气,适合种小白菜了。
宋秋回过神来,看着他生气的背影苦笑。
他当然知道大哥想他说什么,可是他又能说什么呢?
无论娘是去是留,他都没有立场劝说。
娘和兄弟们待他们兄妹好,他心中感恩,但他不会忘记自己的身份,去逾界。
五月最后一场微雨湿润整片大地,烈日当空,骄阳似火,宣告着夏天正式来临。
高婶子早就把做好的衣裳送来,四个孩子欢天喜地地换上新衣裳。
宋致远和宋秋穿着学校新发的夏日白衬衫,藏蓝直筒裤。
小果和小月儿则换上新的小背心和小短裤,上午到处去别家玩耍,晌午俩孩子回家度过恹恹下午,晚上再恢复活泼本性,一天天闹腾地家里小巷不安分。
夏天里,卤味店的生意却更好了。
冷卤大受欢迎,吃着凉爽的卤菜,松山县人觉着闷热的夏日也没那么难熬了。
每日卤菜不超过两小时便售光,这还是柳暄红特意分晌午和傍晚售卖,否则店面能在中午就关门。
然而并不是所有店铺都是卤味店那么幸运,大街小巷上的小摊和铺子,除了卖冷饮的,其他铺子生意惨淡,点心铺子尤为惨烈。
柳暄红瞅着隔壁点心铺子的售货员从日日无所事事的漫不经心到焦急的恨不得从大街上拉人买点心,觉着离铺子倒闭又近了一大步。
宋秋:娘,我们下礼拜就要放暑假了。
这么快吗?柳暄红皱眉,忽地瞪他一眼,下周就开始考试是不?那你最近别来厨房了,好好复习。
娘,不耽误事儿。
老二呀,柳暄红拍了拍他的肩,语重心长,做人要谦虚,啊不对,是不能三心二意。
宋秋沉默:好。
这就对了,等你们考完了,我们回小宋村杀只鸭子补补。
娘,我们要回家?宋小果抬起亮闪闪的眼睛。
是呀,我们也许久没有一家子整齐回去了。柳暄红倒是回去过几次,然而几个小孩,自打开学后就没回去过了。
小孩立马蹦下桌催促:哥哥快去学习,我们要回家!宋小果想念小宋村的桂花树和连片的大山了,城里的玩具又贵又无趣,还是乡下好玩。
老大和老二略无奈。
柳暄红扬眉,于小孩而言,县城的确没有小宋村有趣。如果没有铺子,她可能会考虑在阴凉舒爽的小宋村躲过整个夏天,享受浮瓜沉李的乐趣。
然而,她这趟回去,也不光是避暑。
小宋村的稻子快要收获了,三房之前也分了田,不过她租给了老宋家种,收粮前她得敲打一番,省得老宋家的人又要闹幺蛾子。
想到老宋家,柳暄红自然而然地想到下溪村的柳家。
不知她五妹状况如何,她娘是否还惦记着五妹。
按理说这五妹都逃了一年,她娘应该死心了。
不过看没人给她报喜,老太太八成还不死心。
柳山也快二十了,这年龄在城里还是个孩子,然而在乡下却是正适合结婚的年纪,若是晚两三年,便成大龄剩男,会被村子人笑话。
柳暄红想,老太太当初换孩子就是为了传宗接代,她应该比谁都要急。
一周时间转瞬即过,孩子们一放假,便开始在县里疯玩。
等过两天老师批完试卷,他们回校拿上成绩鉴定表,一家人就回村子。
到底是有小半年没住过的空屋子,瞧老宋家和他们决裂的样子,也不太可能好心帮他们照顾屋子。
柳暄红指挥老大和老二先回去收拾屋子,晒被褥,什么坏的地方这次也修缮一下。
至于这处院子,柳暄红请高婶子看照。
高婶子大吃一惊:小柳你们回乡下,那卤味店呢?
柳暄红云淡风轻:歇上一阵。
高婶子想起卤味店每日的排队盛况,仿佛看到大团结一张张地在眼前溜走,顿时皱脸肉痛。
若是她家铺子,她是一日也不肯关的。
这不是白丢钱嘛!
她一瞬间比柳暄红更肉疼,好像关着自家铺子般,忍着心疼劝:好好的,咋就关门呢?几个孩子回乡下疯玩一阵,你守在这也不耽误挣钱。
几个孩子乡下也有亲人照料,你不用担心。
柳暄红:孩子的陪伴最重要。
其实,她也想歇息放假。
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忙活个不停,她就白穿越了。
钱是挣不完的。
随着高婶子眼红白脸地离开,柳暄红这些话也迅速在家属院里传遍。
没人相信她是真的想陪孩子回家,高婶子笃定卤味店是发大财了,人家不在乎这几日流水。
而卢香梅则幸灾乐祸:这个月里全县卖吃食的小摊和铺子都不咋景气,这卤味店八成是亏本干不下去了。
高婶子酸溜溜的,但还是反驳:卢香梅你又晓得啥,这是人家小柳亲口和我说的。
切,谁知道那到底是不是她们灰溜溜回老家的借口!
卢香梅一脸信誓旦旦,没别的原因,她侄女就是点心铺子的售货员,这段日子侄女可是常常为铺子生意发愁,上头已经告诉她,若是到了七月铺子收益依旧不好,她们就要收拾包袱走人了。
卢香梅近日被娘家嫂子烦的不行,因为这点心铺子肉眼可见是没前途了,她们得为侄女找新工作,可是新工作又岂是那么好找的,厂子里倒是有一批老人即将退位,然而那些有心的,至少在半年前就准备钱财走后门打关系了,基本已成定局,她侄女这贸然想插队的,连找个坑都费劲。
我家侄女亲口说的,你们不也晓得她就是卖卤味隔壁的,她能骗我?卢香梅得意道。
部分人却真不信她说的了。
毕竟卢香梅看不惯柳家,也就不曾去过柳记,然而家属院里的大人们却是常常去光顾的,每日排队的人都有他们,自然瞧见卤味店火爆和隔壁点心铺的清冷。
怕不是她娘家侄女心生嫉妒,故意模糊铺子说大话,卢香梅被骗而不自知。
妇人们捂嘴偷笑,然而笑完了卢香梅的蠢笨,看到柳家小院忙活着离开,众人又一阵心酸嫉妒。
什么钱是挣不完的,陪孩子最重要,便是家属院里最疼孩子和家人的女人们也想扒着柳暄红大喊,你不挣放着我来呀!
若是她们穿越到未来四十年后,约莫能明白一个清楚表达她们现如今心情的词汇凡尔赛。
高婶子天天在丈夫和孩子面前唠叨:你看小柳多挣钱,人家想歇息就歇息,我也租个店面干点什么吧。
高大叔无奈问:你想干点什么?卖吃食?你能和人小柳比?卖别的,你也没货源,难不成你要去做衣裳?
高婶子被问住了。
她没甚规划,只是眼馋柳暄红的暴富。
仔细想想,她确实没啥绝技,唯一能拿出手的,就是做衣裳,然而现如今,家家户户女人都会做衣裳,小柳那是意外。
她拿小柳的料子回家做衣,还被卢香梅瞧了,大肆宣扬小柳一个乡下媳妇不会做衣裳,是故意瞧不起人。
老头子这一连串问实在打击到她,高婶子闷闷不乐,然而并不服输,冷哼一声:你同意就好,至于我做什么,你等着瞧就是了!
她还是要寻暄红琢磨琢磨。
不过她一想到隔壁宁愿关店也要回乡度假,高婶子就肉疼地整夜翻来覆去睡不着。
翌日,成绩单一到手,在邻居们眼红羡慕的眼神里,柳暄红领着孩子们回小宋村度假。
第27章 红糖圆子
盛夏的小宋村野花繁茂, 桂花树绿叶葱葱,别致有趣, 翠玉连绵的青山蜿蜒曲折, 仿若蛇形,远处,是如练银溪, 村人亲切的唤它作漠河,漠河原是一条小河,前些年干旱后再没恢复成原来的水位,涓涓细流潆洄淙淙,村人们却仍执意唤它漠河。
恋耽美
不过试穿用户宋小果非常嫌弃歪歪扭扭的针眼,尽管他违着良心对柳暄红夸她缝了一条龙。
柳暄红琢磨着,完了她实在没这技能,还是请人干这活儿吧。
至于请谁,柳暄红心里有了人选,就是高婶子,她们平时一块做衣裳,她做一件,高婶子缝三件,还做得又快又好,实乃专业人士。
专业人士干活她放心!
柳暄红也不是什么扭捏人,直接问高婶子愿不愿意帮她做几件孩子的衣服,她可以出钱。
高婶子愣了愣,果断应了。
不过闲着也是闲着,她做衣裳是做惯了的,给谁做不是做?还能顺手赚钱。傻子才往外推。
再者,她这段时间看下来,这小柳能开店卖吃食,是能干,不过啊,在缝补方面完全不行。
就这样,柳暄红把衣裳承包出去,她恢复了往常的看店生活。
其实卤味店不需要柳暄红花费多少心思,因为味道好,生意好,卤味买的也越来越快,如今一出锅,到中午就卖完了,下午完全可以闭店。
不过柳暄红爱待在店里,主要是为了能获取更多消息。
店里食客多,和小摊们唠嗑,顺便关注一下隔壁的点心铺。
隔壁点心铺的售货员脸色越来越阴沉,货柜上的客人越来越少,这是眼看着就要倒闭了,柳暄红瞅着隔壁的眼睛越来越绿。
柳暄红和客人说要开饭馆,不是口头上胡诌骗人,而是经过详细考虑的。
现在市面上的物资流动没有那么严格,松山县却除了一家国营饭店,没有一家餐厅,大多数人还是在自己家做饭或者吃食堂。这是一片空白市场。
柳暄红有信心,她的厨艺和服务能打败态度高傲的国营饭店。
地址她也想过了,就等隔壁点心铺子倒闭,她接着去租。以后还能打通,两家并一间铺子。
她有钱,还是做过吃食,租过一间饭铺,上次和工商所的人打交道的氛围还不错,应该能再次合作。
然而,这铺子还挺□□。
柳暄红悻悻,喊杜婶子下班,提前闭店,没想到迎来那位特殊的客人。
陆杰满脸兴奋地告诉她一个好消息,他有朋友预备在首都开饭馆,请她前去当大厨。
第26章 土豆饼
柳暄红完全没想到会有人想请她去当大厨, 整个人略懵。
陆杰依旧满脸兴奋地游说:你放心,我这朋友是正派人, 看现如今情势好了, 想开个饭馆混日子,原打算来松山县请我父亲出山,不过老爷子觉着自己年纪大, 没精力去打拼,便想起你,他信得过我和我父亲,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小老板,我晓得你不是个简单人儿, 做一家卤味店的小老板太埋没你的天赋了,不妨考虑抓住这个机会。
柳暄红豁然开朗, 原来他是眼尖瞧出她的真手艺, 惜才推荐, 她顿时哭笑不得。
若是她真的是一个没甚见识的小老板, 便把店面卖别人, 去首都见大世面了。
松山县这种小县城和繁华的首都可没有可比性,然而他遇上的偏偏是享受过一遍红尘的柳暄红。
享受过现代的便利快捷, 八十年代的首都于她而言还没小宋村的宁静悠闲有吸引力。
她张了张嘴, 就要拒绝,一道小炮/弹突然冲出, 不要, 我娘不去。
宋小果圆滚滚的小脑袋用力顶着陆杰的腰腹, 肉呼呼的小胳膊拼命推着他, 小嘴大喊:坏人, 我们不欢迎你。
可惜他费了老牛鼻子劲儿也没把人顶出门。
小月儿抡着后院的大扫帚助力:哥哥,我来啦!
陆杰吓唬一跳,被撵得四处乱蹿,喘着粗气喊救命:小老板,快阻止他们呀。
柳暄红扶额,示意宋秋抱住宋小果,她上前拽住小月儿的胳膊,一边回绝他:陆同志,对不住了,我有四个孩子要养,不会扔下他们去首都。
她一表态,两个张牙舞爪的小家伙也乖乖停下了,咚咚咚跑到柳暄红身边,一人一条胳膊紧紧攥住,扬着小下巴一副高傲姿态。
陆杰全然看不见孩子们,或者说他故意忽视他们的视线,焦急道:这是个难得的好机会,你若去了首都,还能认识更多的人,厨艺也能长进。
柳暄红微笑不语。
若是要提高厨艺,她早过了四处拜师傅的年纪,如今在自主钻研阶段,等她想动弹的时候,自会去各大城市转悠,开拓视野。
若为钱财,她手里攒着大几千,要不了多久就能成为县里的首位万元户,改革开放后,处处是商机,不管是开饭馆或者买房投资建厂,她都有信心积攒比上辈子更多的财富,实在犯不着大老远跑去人生地不熟,鱼龙混杂的首都。
柳暄红没有为了陆杰的好心而中断自己的计划的打算。
笃笃笃的剁刀声为炎热夏日的即将到来增添了一丝烟火气息。
小厨房内灶上蒸着大块头没剥皮的土豆,旺红火焰宛若小精灵,在灶里跳动飞舞。
柳暄红罕见地一人在厨房准备晚饭,晚上吃的是土豆饼,打上鸡蛋,香喷软糯,这玩意儿没啥技术含量,她一人摊饼也忙得过来,便没喊老二帮忙。
下午四点的时刻,闲聊的女人们回屋做饭去了,巷子里少有人经过,除了树枝上的鸟雀声,家属院这边安静祥和,她隐约听到菜地里几个小孩鬼鬼祟祟的谈话声,不禁摇头勾唇。
宋小果蹲着肉滚滚的小身子,小手努力拔草,叨叨向大哥告状,说来说去就是有人要抢娘。
宋致远听老半天,愣是听不出来龙去脉,目光投向老二,宋秋便把陆杰来店请娘去首都当大厨的消息说了。
宋致远知道自家老娘拒绝后,眼神并无变化,反倒瞟了眼自家兄弟,垂下眼帘,轻轻颔首:嗯。
宋小果不满他的敷衍,哼哼唧唧:哥,都有人趁爹不在家拐跑娘了,你怎么不上点心?
宋致远拧过他的小肥脸,啧了声:你见过咱爹吗你就替爹操心。
小家伙小脸一红,犟着脖子嘟囔:你不就仗着比我早出生几年,神气个啥?
他要是哥哥,也能瞧见爹爹了呀,又不是他选择那么晚从娘肚子里出来的。
宋小果越长大,渐渐有了世上大多数老幺想上位的小心思。
宋致远不用看他不服气的小臭脸就明白他心里头嘀咕什么,大掌啪啪先打了他一顿小屁股,小家伙圆润乌溜的大眼睛迅速蓄起水雾。
宋致远冷冷扫过去:闭嘴。
宋小果委屈巴巴地扭身搂住二哥的脖子小声哼唧。
篡位大业刚试探出小脚丫就失败了。
宋秋叹了口气:小果,你的手全是泥。
小人儿抬起头,眨巴水汪汪的大眼睛:我拔了小草。
宋秋:所以你能不能从我怀里滚开。
宋致远一把揪住某个装傻小屁孩的衣领,嫌弃道:少欺负你二哥,去洗手,喊月儿回家吃饭。
能不干活!小屁孩立马撒欢跑了。
宋致远微微勾唇,复又敛起那丝笑意,看向宋秋:老二,你认为娘拒绝首都的邀请是好事儿吗?
对面的人张了张嘴,没回答。
宋致远眉目泛上股戾色,死死地盯着他,俩人僵持一会儿,宋秋率先败下阵来,无奈地伸手拍上他的肩:哥
宋致远闪过身,表情冷漠:我不管你心底想什么,只告诉你一件事儿,我爹快回来了。
宋秋心头一震,瞳孔骤缩。
这是宋致远在他娘的信里看到的消息,他没再看他,自顾自锄地干活。
这个天气,适合种小白菜了。
宋秋回过神来,看着他生气的背影苦笑。
他当然知道大哥想他说什么,可是他又能说什么呢?
无论娘是去是留,他都没有立场劝说。
娘和兄弟们待他们兄妹好,他心中感恩,但他不会忘记自己的身份,去逾界。
五月最后一场微雨湿润整片大地,烈日当空,骄阳似火,宣告着夏天正式来临。
高婶子早就把做好的衣裳送来,四个孩子欢天喜地地换上新衣裳。
宋致远和宋秋穿着学校新发的夏日白衬衫,藏蓝直筒裤。
小果和小月儿则换上新的小背心和小短裤,上午到处去别家玩耍,晌午俩孩子回家度过恹恹下午,晚上再恢复活泼本性,一天天闹腾地家里小巷不安分。
夏天里,卤味店的生意却更好了。
冷卤大受欢迎,吃着凉爽的卤菜,松山县人觉着闷热的夏日也没那么难熬了。
每日卤菜不超过两小时便售光,这还是柳暄红特意分晌午和傍晚售卖,否则店面能在中午就关门。
然而并不是所有店铺都是卤味店那么幸运,大街小巷上的小摊和铺子,除了卖冷饮的,其他铺子生意惨淡,点心铺子尤为惨烈。
柳暄红瞅着隔壁点心铺子的售货员从日日无所事事的漫不经心到焦急的恨不得从大街上拉人买点心,觉着离铺子倒闭又近了一大步。
宋秋:娘,我们下礼拜就要放暑假了。
这么快吗?柳暄红皱眉,忽地瞪他一眼,下周就开始考试是不?那你最近别来厨房了,好好复习。
娘,不耽误事儿。
老二呀,柳暄红拍了拍他的肩,语重心长,做人要谦虚,啊不对,是不能三心二意。
宋秋沉默:好。
这就对了,等你们考完了,我们回小宋村杀只鸭子补补。
娘,我们要回家?宋小果抬起亮闪闪的眼睛。
是呀,我们也许久没有一家子整齐回去了。柳暄红倒是回去过几次,然而几个小孩,自打开学后就没回去过了。
小孩立马蹦下桌催促:哥哥快去学习,我们要回家!宋小果想念小宋村的桂花树和连片的大山了,城里的玩具又贵又无趣,还是乡下好玩。
老大和老二略无奈。
柳暄红扬眉,于小孩而言,县城的确没有小宋村有趣。如果没有铺子,她可能会考虑在阴凉舒爽的小宋村躲过整个夏天,享受浮瓜沉李的乐趣。
然而,她这趟回去,也不光是避暑。
小宋村的稻子快要收获了,三房之前也分了田,不过她租给了老宋家种,收粮前她得敲打一番,省得老宋家的人又要闹幺蛾子。
想到老宋家,柳暄红自然而然地想到下溪村的柳家。
不知她五妹状况如何,她娘是否还惦记着五妹。
按理说这五妹都逃了一年,她娘应该死心了。
不过看没人给她报喜,老太太八成还不死心。
柳山也快二十了,这年龄在城里还是个孩子,然而在乡下却是正适合结婚的年纪,若是晚两三年,便成大龄剩男,会被村子人笑话。
柳暄红想,老太太当初换孩子就是为了传宗接代,她应该比谁都要急。
一周时间转瞬即过,孩子们一放假,便开始在县里疯玩。
等过两天老师批完试卷,他们回校拿上成绩鉴定表,一家人就回村子。
到底是有小半年没住过的空屋子,瞧老宋家和他们决裂的样子,也不太可能好心帮他们照顾屋子。
柳暄红指挥老大和老二先回去收拾屋子,晒被褥,什么坏的地方这次也修缮一下。
至于这处院子,柳暄红请高婶子看照。
高婶子大吃一惊:小柳你们回乡下,那卤味店呢?
柳暄红云淡风轻:歇上一阵。
高婶子想起卤味店每日的排队盛况,仿佛看到大团结一张张地在眼前溜走,顿时皱脸肉痛。
若是她家铺子,她是一日也不肯关的。
这不是白丢钱嘛!
她一瞬间比柳暄红更肉疼,好像关着自家铺子般,忍着心疼劝:好好的,咋就关门呢?几个孩子回乡下疯玩一阵,你守在这也不耽误挣钱。
几个孩子乡下也有亲人照料,你不用担心。
柳暄红:孩子的陪伴最重要。
其实,她也想歇息放假。
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忙活个不停,她就白穿越了。
钱是挣不完的。
随着高婶子眼红白脸地离开,柳暄红这些话也迅速在家属院里传遍。
没人相信她是真的想陪孩子回家,高婶子笃定卤味店是发大财了,人家不在乎这几日流水。
而卢香梅则幸灾乐祸:这个月里全县卖吃食的小摊和铺子都不咋景气,这卤味店八成是亏本干不下去了。
高婶子酸溜溜的,但还是反驳:卢香梅你又晓得啥,这是人家小柳亲口和我说的。
切,谁知道那到底是不是她们灰溜溜回老家的借口!
卢香梅一脸信誓旦旦,没别的原因,她侄女就是点心铺子的售货员,这段日子侄女可是常常为铺子生意发愁,上头已经告诉她,若是到了七月铺子收益依旧不好,她们就要收拾包袱走人了。
卢香梅近日被娘家嫂子烦的不行,因为这点心铺子肉眼可见是没前途了,她们得为侄女找新工作,可是新工作又岂是那么好找的,厂子里倒是有一批老人即将退位,然而那些有心的,至少在半年前就准备钱财走后门打关系了,基本已成定局,她侄女这贸然想插队的,连找个坑都费劲。
我家侄女亲口说的,你们不也晓得她就是卖卤味隔壁的,她能骗我?卢香梅得意道。
部分人却真不信她说的了。
毕竟卢香梅看不惯柳家,也就不曾去过柳记,然而家属院里的大人们却是常常去光顾的,每日排队的人都有他们,自然瞧见卤味店火爆和隔壁点心铺的清冷。
怕不是她娘家侄女心生嫉妒,故意模糊铺子说大话,卢香梅被骗而不自知。
妇人们捂嘴偷笑,然而笑完了卢香梅的蠢笨,看到柳家小院忙活着离开,众人又一阵心酸嫉妒。
什么钱是挣不完的,陪孩子最重要,便是家属院里最疼孩子和家人的女人们也想扒着柳暄红大喊,你不挣放着我来呀!
若是她们穿越到未来四十年后,约莫能明白一个清楚表达她们现如今心情的词汇凡尔赛。
高婶子天天在丈夫和孩子面前唠叨:你看小柳多挣钱,人家想歇息就歇息,我也租个店面干点什么吧。
高大叔无奈问:你想干点什么?卖吃食?你能和人小柳比?卖别的,你也没货源,难不成你要去做衣裳?
高婶子被问住了。
她没甚规划,只是眼馋柳暄红的暴富。
仔细想想,她确实没啥绝技,唯一能拿出手的,就是做衣裳,然而现如今,家家户户女人都会做衣裳,小柳那是意外。
她拿小柳的料子回家做衣,还被卢香梅瞧了,大肆宣扬小柳一个乡下媳妇不会做衣裳,是故意瞧不起人。
老头子这一连串问实在打击到她,高婶子闷闷不乐,然而并不服输,冷哼一声:你同意就好,至于我做什么,你等着瞧就是了!
她还是要寻暄红琢磨琢磨。
不过她一想到隔壁宁愿关店也要回乡度假,高婶子就肉疼地整夜翻来覆去睡不着。
翌日,成绩单一到手,在邻居们眼红羡慕的眼神里,柳暄红领着孩子们回小宋村度假。
第27章 红糖圆子
盛夏的小宋村野花繁茂, 桂花树绿叶葱葱,别致有趣, 翠玉连绵的青山蜿蜒曲折, 仿若蛇形,远处,是如练银溪, 村人亲切的唤它作漠河,漠河原是一条小河,前些年干旱后再没恢复成原来的水位,涓涓细流潆洄淙淙,村人们却仍执意唤它漠河。
恋耽美